① 社區工作者的工資水平如何你願意做社區工作者嗎為什麼
社區工作者做為社區聘請的人員,盡管也是根據統一的招錄,從百萬雄兵中殺出去,可是並不算體制內人員,她們既不算是行政編制人員也不算是事業編人員,因而它們的對待當然也是更低的。盡管全國各地都是有頒布標准社區職業工作中人員薪水員工福利的文檔,可是從全國各地材料中可以看到政府部門確立的社區工作者標准工資也不高,一些地域社區工作者的工資待遇已經很多年並沒有提高。
上邊逐層文檔通告下發,領導幹部怎麼講大夥兒如何干,那麼干對不對有沒有合理適合不適合,是不用個人職工來考慮和承擔的,不良影響較多便是指責,撤銷一些資質,不容易大量改動,較為類似國家公務員。相比公司的劍影刀光劍影煞費苦心,在身心疲憊層面並不是一個檔次的。
② 農村村委會委員工資多少
法律分析: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屬於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因此,村民委員不發工資。2021年最新村兩委人員待遇包含工資和其他福利待遇兩方面,但具體多少要看當地政策,比如2021年上海村兩委人員待遇是村級後備幹部月工資為本年度上海市月最低工資標准,享受每月1000元的崗位津貼,並參照現任村幹部享受社保待遇。年終考核合格者按照村考核檔次分別給予每人10000元一年、8000元一年、5000元一年的考核獎金。北京村幹部的基本工資是2500元/月,每年會增加500元,後期可能增加的更多,但具體還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條件而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
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
對村民委員會成員,根據工作情況,給予適當補貼。
③ 社區工作者薪酬標準是多少
社區工作者薪酬標准實施辦法(試行)
一、統一社區工作者工資標準的目的
社區工作者是基層社會治理與服務的重要力量,為保障基層工作提速增效,統籌解決我市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存在的一些短板問題,改變薪酬待遇標准不一,且水平較低,絕大部分沒有薪酬增長機制的現狀,現制定社區工作者統一工資標准,並建立分級管理和適度增長機制。
二、統一社區工作者工資標準的實施范圍
本辦法所稱社區工作者是指社區黨組織、居民委員會班子中的專職成員(以下簡稱社區「兩委」成員),以及市、區組織、民政部門統一招聘的專職從事基層黨建、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社區專職工作者)。
三、社區工作者薪酬標准
社區工作者的薪酬收入包含基本報酬、休息日及法定休假日考勤補貼和績效獎勵。
(一)基本報酬
為體現工資待遇標準的合理性、公平性,綜合考慮學歷、職業資格、工齡和崗位等因素,社區工作者的基本報酬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工作補貼、保留工資四個部分組成。
1.崗位工資:社區工作者按照所任崗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月崗位工資標准為,社區正職3400元,社區副職3100元,正副職以外的「兩委」成員和黨建專職工作者2800元,其他社區專職工作者2500元。社區正職包括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區副職包括社區黨組織副書記、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社區工作服務站站長、副站長分別比照社區正職、副職執行崗位工資。
社區工作者崗位發生變化的,執行新崗位的崗位工資。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社區工作者的工作表現和資歷。
新入職社區,社區工作者以入職社區前實際工作(勞動合同生效時間)並繳交養老保險的年限為依據計算起始薪級工資,每交滿12個月為一年,每年40元;未交滿12個月的,交滿7個月及以上的按一年計算,不滿7個月的按半年計算。
入職社區後,根據工作年限和年度考核結果確定薪級工資。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社區工作者,每年增加1個薪級(詳見附表),於年度考核結束後的次年1月核增。社區工作者考核結果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年度,不增加薪級工資。
入職社區前有本市社區或村「兩委」任職經歷的,任職社區或村「兩委」的工作年限可按入職社區後的薪級工資標准累計計算薪級。入職社區前的其他社區工作經歷按起始薪級工資標准累計計算。
3.工作補貼:包含學歷補貼及職業補貼。
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每人每月分別給予100元、200元、300元、500元的學歷補貼。
取得國家承認的初級、中級、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的,每人每月分別給予200元、400元、600元的職業補貼。
學歷學位或職業資格發生變化的,工作補貼在獲得新的學歷學位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的次月執行。
4.保留工資:社區工作者原工資低於按照本實施辦法核定的工資,調整到按照本實施辦法核定的工資;社區工作者原工資高於按照本實施辦法核定的工資,高出的部分轉為保留工資,並以每年增加的薪級工資逐年進行沖銷,直到沖銷完畢。
(二)休息日及法定休假日考勤補貼
對休息日及法定休假日輪班的社區工作者,應安排調休補休、發放休息日考勤補助。按照多勞多得、不同職務適用相同補貼標準的要求進行發放,具體發放標准、方式由各區確定並實施。
④ 你認為基層中的基層社區工作人員的工資多少合適為什麼
基層社區工作者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類。有正式成立的基層社區工作者。這樣的社區工作者進入,是通過正式的筆試、面試、體檢後進入的。這類有編制的社區工作者一般在省會以下較大城市或區縣的社區。對於這類社區工作者來說,我們這邊工資在4500-5000左右。單位繳納五險一金,年底發年終獎。
⑤ 村兩委工資每月多少元
法律分析:1、工資村委文書(村支書):工資要高於當地百姓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村主任(村長):不低於村文書的70%;村委會其他幹部:不低於村文書的50%。2、其他福利待遇方面定期體檢:村幹部可享用定期體檢,費用鄉財政報銷;養老保險:離退休老幹部只需交納滿3年以上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就能夠領養老金,養老保險繳費實驗個人補助和財務補助,以及集團繳費相結合的方式,財務補助和個人補助每年的費用不得低於2800元。三、各地村幹部工資標准1、北京村幹部工資,剛開始根本工資是每月2500元,第二年添加500元,往後還會逐年添加。2、重慶村幹部工資,平均根本工資是每月2500元左右,每年有300元補貼,五險一金不包。3、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江蘇、安徽等地,剛開始工資為每月1780元-2000元之內,同時還有一些補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七十九條 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規定的工資制度。
公務員工資制度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工作職責、工作能力、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保持不同領導職務、職級、級別之間的合理工資差距。
國家建立公務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
第八十條 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
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
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
⑥ 居委會上班的一個月多少工資
梅州市蕉嶺縣社區幹部和村幹部一樣,待遇實領(扣了社保)不足3000元,沒有五險一金的待遇,醫保需個人繳交,退休還跟靈活就業人員一樣社保待遇!!!
⑦ 社區250工資
無交叉任職的其他「兩委」為250元/月,崗位報酬,採取基數×崗位系數方式核算,基數為250元/月,系數按聘任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崗位確定。
⑧ 2022年村委委員工資是多少
以往農村地區的村幹部極少有人關注,用別拿村長不當幹部來形容非常的貼切,隨著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村幹部也開始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當中,而且現在網路技術發展的越來越發達。2022年村幹部工資待遇會提高。因為根據2021年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就明確表示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激勵關懷,提高工資補助待遇。而在2021年的時候,部分地區就發布了村幹部待遇最新標准,在去年沒有提高的,今年也會制定相關方案並落實。但由於每個地區的經濟水平不一樣,村幹部工資上漲標准也會有所差異。2022一肩挑工資每個月薪資水平在2500-3500之間,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有所提高。2022村支委工資每月的薪資水平在1200-2000之間,經濟發展不同差異化明顯。2022其他幹部工資每月的薪資均在1200元以內,並不是統一標准。每月的薪資均在1200元以內,並不是統一標准。據了解,每月發給村幹部的錢不能完全稱為工資,主主要由生活補貼、績效補貼組成的。提高基本報酬:村兩委正職每人每月2200元,「兩委」其他成員每人每月2000元,分別提高400元、600元;社區兩委正職每人每月2400元,「兩委」其他成員每人每月2200元,分別提高400元、500元。
拓展資料:村幹部的薪資發放標準是分為經濟水平發展比較低和經濟水平比較發達兩種形式來劃分的,並且劃分的標准也沒有一個限定的標准。還有就是一般在農村村書記和村長一般都是由一個人來擔當,國家對於這種一肩挑的形式也表示鼓勵,畢竟這樣的話會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同時也能減少日常工作中的分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一條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⑨ 寧陽縣社區兩委幹部工資標准
兩委幹部目前像委員工資每月有2000元左右。
村「兩委」正職年基本報酬不低於本縣(市、區)鄉鎮領導班子副職上年度基本工資的平均水平,並隨著鄉鎮領導班子副職年平均基本工資水平的提高每2年調整一次。
村其他「兩委」成員基本報酬按照不低於村「兩委」正職調整後基本報酬的80%計算,同步進行調整。
⑩ 社區工作者怎麼樣,收入是多少具體干什麼
社區工作者是政府聘用人員〈臨時工,簽定的是勞務派遣合同,男的只能幹到53歲,女的50歲〉。
這些年社區隨著 社會 的的變遷及政府機構改革,各種服務職能下沉社區,政府每個部門都把工作下到社區,領導們要求社區參公管理,一波波工作壓力和要求層層下壓,這些年進社區都要大專以上文憑,怎耐社區人員收入很低,雖然加了點工資但是,社區人員干三個月還不如公務員、或者事業編一個月的工資多。而且只有五險還是最低的基數。
曾經統計過社區承擔了100多項工作,社區13個工作人員默默承受,昆明盤龍這邊一個社區一萬人口,承擔黨建,民政,城管,社保,低保,計生,老年人,青少年,環保,婦聯,工會.,文明創建,綜合治理,文體,禁毒,水務,應急......等工作。感覺社區就是一個小心臟,所以委辦局的事社區都要對,居民反應的事也要對。
所以說,社區鍛煉人。
社區工作者是政府聘用人員〈或合同,或臨時〉。
以前是大媽們提提菜籃,上傳下達,那時候單位都行使一些 社會 職能,所以工作也不是太復雜,太累。
這些年社區儼然一個小政府,各種服務職能下沉社區,政府每個部門都進社區,領導們要求社區工作人員十八般武藝全會,一波波工作壓力和要求層層下壓,怎耐社區人員收入很低,專業素質高,學歷高的留不住,留下的人疲於奔命,養家糊口都成奢望。
曾經統計過社區承擔了120多項工作,社區10個工作人員默默承受,長沙這邊一個社區一萬人口,承擔黨建,民政,城管,社保,低保,計生,老年人,青少年,環保,婦聯,工會.,文明創建,綜合治理,......等工作。感覺雖然社區無甚權利,但上級的活兒真都得接著。
所以說,社區鍛煉人。
我妹妹就是一個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簽定的是勞務派遣合同,跟一個國有企業簽訂的,然後拍到一個社區干網格員。
工資是這樣的:每月2300 元左右(含個人繳納「五險一金」),疫情防控期間每人每月增發1200元衛生防疫補助,其他的就沒有了,中午在單位食堂吃飯,象徵性的交2元錢。
作為社區網格員,主要是承擔街道安排的各項工作,我看她日常報表比較多,像去年的人口普查也參與,平時還管著計劃生育、移風易俗、退伍軍人檔案、文明單位創建等,經常加班加點。
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作為社區工作者,我妹妹有時跟我聊起來,說有時也特別自豪,特別是直接與人民群眾打交道,經常服務困難群眾、孤寡來人和留守兒童。但也有時候遇到奇葩的人不理解社區工作,說一些很難聽的話。有時在電話里就跟我哭了。
總而言之,社區工作者不容易,如果想從事社區工作,必須具備和老百姓打交道的能力水平,做好吃苦的准備。也希望社區工作者的收入能夠再提高一些,畢竟為群眾工作很辛苦。
過來人告訴你,幹啥不好,千萬別干這個,沒前途,浪度餘生
我是一名社區的專職社工,在社區幹了有5年了,我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回答這個問題。
社區的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現在越來越多的工作下沉到社區,工作不難但是量不小,也很鍛煉人,工作待遇方面我們這交保險但沒公積金,工資就是當地平均工資,但是這幾年漲工資的幅度很大,但願以後越來越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題主所問的問題,我的回答分城市和農村:而城市裡的社區工作人員,主要是管理公共衛生、公共設施,如場地,車位,照明,電梯,綠化,關愛困難家庭,高齡老人,等等…。工資大概5000以內。而農村社區工作者,除了公共衛生,關愛困難家庭,高齡老人以外還要安排糧食生產,玉米,高梁輪作,處理鄰里沖突,土地確權及爭議,還要到外面搞點人事關系,爭取整改項目,直說就是搞點錢負責村務各種開銷,如果不這樣,就會負債。所以農村社區工作者,工作量大,有時也辛苦,月工資在4000以下,很正常,但是有多數人還是想干。理由很簡單,可以與上級搞好了關系,接觸的人也多,總要佔些面子的。
總之,社區工作者,要服務好社區人民,除了能吃苦外,還要有朝氣活力,引項目,重管理,爭豐產,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村民才會擁戴。謝謝各位!
社區工作者工資低,待遇差,企業合同制,啥活都做,生養二胎這點工資不夠,而且沒有 社會 地位
這幾年,社工發展很快,風頭正盛,其行業規范、就業待遇正在逐步好轉。
何謂社區工作者?顧名思義是指在社區里邊工作的一群人,他們是經過一定選拔或公開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鎮)或社區的兩委一站(黨委黨組織、居委會、社區服務站)選用的人員。其工作服務區域以 社會 基層社區為基本,為居住在小區內的各類人群提供各類公共服務(協同治理)與其他公益服務的專職工作人員。
說到社區工作者,這里也想提及一個證件: 社會 工作師證。在工作領域的許多方面都會涉及到 社會 工作,譬如政府民政、文化教育、 社會 保障、司法、公安、衛生人員,還有群團組織的共青團、婦聯、工會、殘聯、紅十字會,這些都與 社會 工作者有著密切的聯系。現在,想要成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也是需要持崗上證的,而這個證就是 社會 工作師證,它也是職稱證書。近些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社區的建設,社區工作者的考試熱度也在逐年上升,想要投入到此行業中,考取 社會 工作師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喲。
但社區工作者既不屬於公務員編制也不屬於事業編制, 而屬於合同制。不過他們也有向事業編制和公務員靠攏的機會。
那麼,社區工作者的薪資福利到底如何呢?
(一) 工資加薪獎勵根據《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由基本工資、職務年限補貼、獎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組成。另外通過國家 社會 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獲得 社會 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區工作者,每人每月可享有100元到200元不等的職業水平補貼。北京市在2018年對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水平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的年人均應發工資達到10萬元。月人均應發工資將增長至月3000元。各地區標准不一,可查找所在地具體信息。
(二) 積分落戶政策在考取國家 社會 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的前提下,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聘用(任)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職務。事業單位 社會 工作專業技術崗位執行人保部門規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薪酬制度。按照規定享受積分落戶、保障房申請等相關優惠政策
(三) 應聘加分政策社區工作者隸屬於國家民政局,是國家為推動城市化發展、維護 社會 穩定而設立的崗位,以自然居住小區為服務單位的工作人員。是活躍在我國社區建設工作第一線的 社會 工作者隊伍,是專門從事中國社區 社會 工作的專業人員。考取《中華人民共和國 社會 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表明其已具備相應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會對你應聘社區工作者崗位有加分政策。各地政策不同,一般是取得《 社會 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者加10分。
我是中國第一批 社會 工作專業的大學生,在2003年時,屬於新專業。但是畢業等於失業,真是一言難盡啊,平生最後悔的是讀了這個專業。據我所知,同學當中100%都做了與專業無關的工作,所以當年設立這個專業是失敗的,母校在設了2屆這個專業後也停招了,理想敗給了現實。現在社區工作者的待遇在三四線城市是偏低的,低於當地平均工資,所以男性建議不要去從事。
至於考 社會 工作師,建議從事這個工作的人去考。非從事這個工作的不建議去考,沒有啥經濟價值。
社區工作者說句大實話,就是城市裡的村幹部。不是事業編制,更沒有公務員身份,只是聘用人員。收入算是很低的了,像我們北方這個省會城市,一個月兩千多塊錢。養活自己沒有問題,養活別人就困難了。具體工作很多,分為日常分工范圍和臨時中心工作。每個人都有向上對應的條線,街道辦的所有工作都延伸到社區,都要落實到社區工作者身上,算是最基層的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的人了。所以很多老百姓誤認為他們是政府工作人員。如果有臨時的中心工作,那就要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動員起來去配合。比如要創建文明衛生城市了,他們就上街去撿煙頭。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及社區工作者曝光率大增,他們的付出他們的重要性也廣為人知。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是他們的收入卻不高,在這里順便也替他們呼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