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上海和福州哪個經濟發達
擴展閱讀
杭州如果中考失利怎麼辦 2025-07-02 05:50:09

上海和福州哪個經濟發達

發布時間: 2023-04-06 06:29:11

Ⅰ 中國十大經濟最發達城市排名

1、上海市 16872.42億元 增9.9% (滬)
2、北京市 13777.9億元 增10.2% (京)
3、廣州市 10604.48億元 增13.0% (廣東1)
4、深圳市 9510.91億元 增12.0% (廣東2)
5、蘇州市 9168.91億元 增13.2% (江蘇1)
6、天津市 9108.83億元 增17.4% (津)
7、重慶市 7894.24億元 增17.1% (渝)
8、杭州市 5945.82億元 增12.0% (浙江1)
9、無錫市 5758.00億元 增13.1% (江蘇2)
10、青島市 5666.2億元 12.9%(山東1)
11、佛山市 5638.47億元 14.0% (廣東3)
12、武漢市 5515.76億元 14.7% (湖北1)
13、成都市 5508.30億元 15.0% (四川1)
14、大連市 5150億元 15.2%(遼寧1)
15、寧波市 5125.82億元 12.4% (浙江2)+2
16、沈陽市 5015億元 14%(遼寧2)-1
17、南京市 5010.36億元 13.1% (江蘇3)-1
18、長沙市 4547.06億元 15.5%(湖南1)+2
19、煙台市 4358.46億元 14.1%(山東2)+2
20、唐山市 4300億元 13% (河北1)-2
21、東莞市 4246.25億元 10.3% (廣東4)-2
22、鄭州市 4000億元 13%(河南1)+1
23、濟南市 3910.80億元 12.7%(山東3)-1
24、哈爾濱市 3665.9億元 14.0%(黑龍江1)
25、泉州市 3564.76億元 12.8% (福建1)+1
26、南通市 3417.88億元 13.0%(江蘇4)+1
27、石家莊市 3401億元 12.7%(河北2)-2
28、長春市 3369.7億元 15.6%(吉林1)
29、西安市 3241.49億元 14.5%(陝西1)
30、濰坊市 3090.9億元 12.9%(山東4)
31、福州市 3068.21億元 14.0%(福建2)
32、常州市 2976.68億元 13.1%(江蘇5)+1
33、溫州市 2925.57億元 11.1% (浙江3)-1
34、大慶市 2900億元 %(黑龍江2)+6
35、徐州市 2866.93億元 13.9%(江蘇6)
36、淄博市 2866.75億元 13.7%(山東5)-2
37、紹興市 2782.74億元 11.0% (浙江4)-1
38、合肥市 2702.5億元 17.5%(安徽1)+3
39、鄂爾多斯2580億元 22%(內蒙古1)
40、濟寧市 2542.80億元 12.9%(山東6)-3
41、台州市 2415.12億元 13.1%(浙江5)+3
42、包頭市 2400億元 16%(內蒙古2)-4
43、臨沂市 2400.0億元 12.9%(山東7)-1
44、東營市 2359.94億元 13.2%(山東8)-1
45、洛陽市 2321億元 %(河南2)+1
46、嘉興市 2296.00億元 13.7%(浙江6)+1
47、邯鄲市 2250億元 %(河北3)-2
48、鹽城市 2250億元 13%(江蘇7)
49、揚州市 2207.99億元 13.4%(江蘇8)+1
50、南昌市 2207.11億元 14.0%(江西1)+1 ..

Ⅱ 中國經濟排名前20位的城市

005年央視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

1、上海
2、北京
3、深圳
4、廣州
5、天津
6、杭州
7、南京
8、武漢
9、成都
10、沈陽
11、大連
12、長沙
13、濟南
14、青島
15、蘇州
16、福州
17、無錫
18、哈爾濱
19、寧波
20、重慶
21、大慶
22、廈門
23、西安
24、長春
25、珠海
26、鄭州
27、海口
28、昆明
29、太原
30、石家莊
31、溫州
32、合肥
33、烏魯木齊
34、南寧
35、南通
36、合肥
37、蘭州
38、呼和浩特
39、貴陽
40、煙台
41、秦皇島
42、包頭
43、唐山
44、銀川
45、汕頭
46、連雲港
47、威海
48、西寧
49、湛江
50、北海
同時還發布了綜合實力排名,前15分別是: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南京、成都、沈陽,重慶,大連,長沙,濟南,青島

中國城市最新排名

2004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在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如果按照200個城市的比較數據計算,居於前10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杭州、天津、寧波、南京、溫州,最後10位依次是晉城、宿州、鐵嶺、巢湖、宣城、漢中、保山、亳州、延安、池州。毫無疑問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多
位於三大都市圈內。東部沿海某些省份的一批地級市競爭力較強,提升也較快。

在本次研究中,綜合競爭力指標由人才本體競爭力、企業本體競爭力、生活環境競爭力、商務環境競爭力4大類指標綜合而成,按50個城市比較數據計算,各分項指標的排名狀況依次如下。

人才本體競爭力

在人才本體競爭力排名中,列前10位的分別是北京、深圳、廣州、上海、蘇州、廈門、溫州、鎮江、常州、佛山,最後10位依次是蕪湖、鄭州、呼和浩特、威海、南昌、天津、福州、石家莊、秦皇島、徐州。總體上看,人才本體競爭力比較好的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小城市相對較弱,同時一些中小城市如溫州、鎮江、常州、佛山等擠入全國人才本體競爭力前10名中,說明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加大了對人才體系的建立,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

人才本體競爭力指標由健康水平指數、知識水平指數、技術水平指數、能力水平指數、價值取向指數、創業精神指數、創新意識指數、交往操守指數8個指標綜合而成。這八類指標的基本排名狀況如下:

①健康水平指數排名。健康水平指數由人口平均壽命 、嬰兒死亡率、 從業人員占總人口比例三個指標組成。列前10位的分別為深圳、珠海、北京、哈爾濱、秦皇島、青島、威海、石家莊、廣州、上海-南寧(並列),最後10名依次是:蕪湖、溫州、烏魯木齊、長沙、合肥、南昌、成都、泉州、重慶、台州。

②知識水平指數排名。知識水平指數由成人識字識字率、大專以上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重、 知識水平綜合指數三項組成。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蘇州、鎮江、深圳、南京、廈門、南通、哈爾濱-西安、無錫-合肥,最後10位分別是:溫州-台州、中山、南寧、天津、呼和浩特、徐州、重慶、惠州、泉州、東莞。

③技術水平指數排名。技術水平指數由專業技術人員指數、企業家創業人員指數、技術水平綜合指數三項指數組成。列前10名的是北京、深圳、蘇州、廣州、寧波、溫州、台州、沈陽、無錫、上海,後10名的是呼和浩特、重慶、西安、石家莊、濟南、南寧、天津、武漢、秦皇島、徐州。

④能力水平指數排名。能力水平指數由學習與創新能力指數 、組織與交往能力指數、開拓和適應能力指數三項組成。排序前10名的分別是:深圳、北京、廣州、溫州、常州、上海、蘇州、廈門、台州、惠州、佛山,後10名是煙台、大連、威海、濟南、南昌、天津、徐州、石家莊、福州、秦皇島。

⑤價值取向指數排名。價值取向指數由重商意識、賺錢慾望、消費傾向組成,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廣州、深圳、北京、廈門、溫州、鎮江、上海、蘇州、寧波、東莞,後10位的是:大連-威海、天津、蕪湖、徐州、沈陽、福州、秦皇島、石家莊、鄭州。

⑥創業精神指數排名。創業精神指數由辛勞精神、闖盪意識、競爭心理三項組成,排前10名的是:溫州、深圳、北京、泉州、重慶、台州、鎮江、中山、惠州、佛山-哈爾濱,後10位的分別是:廈門-長春、天津、福州、秦皇島、成都、大連、沈陽、南京、石家莊。

⑦創新意識指數排名。創新意識指數由求新意識、平等觀念、兼容心理這三個方面來表現,排前10名的分別是:深圳、上海、重慶、溫州、廣州、佛山、珠海、西安、惠州、金華-廈門,後10名的分別是:合肥-南寧、烏魯木齊、鎮江、徐州、常州、濟南、福州、石家莊、紹興、沈陽。

⑧交往操守指數排名。交往操守指數由誠信意識、法制觀念、協作精神三項組成,位列前10名的分別為:北京、南京、廣州、天津、哈爾濱、廈門-南昌、佛山、蘇州、鎮江,後10位的是:蕪湖、烏魯木齊、重慶、福州、溫州、徐州、合肥、泉州、鄭州、石家莊。

企業本體競爭力

在企業本體競爭力中,排名前10位的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蘇州、廣州、南京、天津、東莞、中山、惠州,後10名是:烏魯木齊、嘉興、金華、泉州、台州、呼和浩特、秦皇島、蕪湖、徐州、鎮江。

企業本體競爭力指標由企業文化、治理結構、組織管理、戰略控制、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營銷服務、競爭優勢8項組成,這八項指標的排名狀況基本如下:

①企業文化指數排名。企業文化指數由企業家慾望、僱主的作風、員工的精神三項指標組成,其中企業文化精神較強的前10位的城市:煙台、石家莊、紹興-溫州、深圳-廣州-中山-惠州-杭州-淄博,後10位的城市分別為嘉興、大連-成都-濟南-泉州-鎮江、長春、武漢、徐州、北京。

②治理結構指數排名。治理結構指數由公司董事會效力、委託代理有效性、經濟利益激勵三個指標組成,位列前10名的城市為:石家莊、溫州、廣州、杭州、威海、煙台-紹興-金華、天津、哈爾濱-南通-西安,後10位的城市分別為:南寧-佛山-北京、無錫、呼和浩特、沈陽、上海、徐州、長春、鎮江。

③組織管理指數排名。組織管理指數由企業管理普遍性、企業管理標准化、管理人員的經驗三項組成,前10位的是:溫州-廣州、紹興、南通-南京-上海、威海-南昌、西安-中山,後10名是:無錫-沈陽-長春、成都-烏魯木齊、徐州、常州-秦皇島、鎮江、武漢、鄭州-濟南。

④戰略控制指數排名。戰略控制由企業決策的規范性、企業規劃的慎密性、企業定位的准確性三方面組成,前10位的是:廣州、溫州-南通-金華-天津、南京-上海-威海-南昌-佛山-深圳-南寧,後10名是:廈門-無錫-徐州-常州―秦皇島-鄭州-濟南、重慶-長春-烏魯木齊、沈陽-武漢、鎮江、成都。

⑤研發設計指數排名。研發設計由企業自主創新設計能力、企業模仿創新設計能力、企業綜合研發狀況三項指標組成,位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漢、西安、廣州、沈陽、重慶、鄭州、長春,後10位的是:佛山、嘉興、金華-泉州-秦皇島、蕪湖-惠州-鎮江、東莞、威海。

⑥生產過程指數排名。生產過程由高新產品生產、生產方法復雜性、產品生產質量三個指標組成,排名在前10位的是:北京、上海、西安、廣州、重慶、天津、武漢、沈陽、哈爾濱、南京,後10名的城市為:呼和浩特-東莞、煙台-嘉興-秦皇島、中山-蕪湖、徐州、台州、鎮江。

⑦營銷服務指數排名。營銷服務由產品品牌狀況、產品營銷深度、顧客滿意度三個指標組成,排名前10位的是:廣州、溫州、天津、杭州-青島、福州、紹興-深圳、中山、嘉興-台州-西安-珠海,後10位的是:濟南、長沙、東莞-呼和浩特、武漢、沈陽-徐州、鎮江、北京、成都。

⑧競爭優勢指數排名。競爭優勢由產品國際競爭力、競爭優勢的實質、高技術產品出口三個指標組成,排前10位的是:深圳、上海、蘇州、南京、廣州、北京、東莞、天津、中山、惠州,後10位的是:南昌-泉州、金華-武漢、鎮江、秦皇島、南寧、烏魯木齊、徐州、蕪湖、呼和浩特。

生活環境競爭力

生活環境競爭力主要由經濟吸引力和社會凝聚力加以體現,分別由私人消費和服務、基礎設施質量、衛生教育基礎設施質量、城市自然環境、就業機會、司法環境、制度環境、文化氛圍、政府服務九個指標組成,生活環境競爭力最強的10個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東莞、南京、佛山、天津、蘇州、杭州,後10名城市為:鎮江、威海、煙台-呼和浩特、徐州、金華、長春、淄博、嘉興、蕪湖。總體來看,特大、大城市及風景宜人的城市生活環境競爭力較強。其中分指標具體排名情況如下:

①私人消費和服務指數排名。私人消費和服務由住房及價格、社區服務質量、私人消費質量三項指標組成,前10位的城市是:深圳、廈門、廣州、北京、東莞、佛山、惠州、大連、珠海、溫州,後10名是:蕪湖-泉州、淄博、金華、煙台-鎮江、西安、長春-天津、石家莊。

②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基礎設施質量由水電煤氣設施指數、通訊設施指數、交通設施指數三項指標組成,前10名是:深圳、廣州、上海、珠海、惠州、北京、南昌、無錫、石家莊、蘇州,後10名分別為:武漢-呼和浩特-嘉興、泉州、南通、徐州、金華、西安、溫州、重慶。

③衛生教育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衛生教育基礎設施質量由衛生保健質量、公共教育質量文、化娛樂質量三項指標組成,前10名的為上海、北京、南京、佛山、深圳、重慶、烏魯木齊、濟南、東莞、武漢,後10位為:鎮江、呼和浩特、珠海、淄博、長春、寧波、威海、煙台、嘉興、蕪湖。

④城市自然環境指數排名。城市自然環境由城市環境質量指數、城市環境舒適度指數、城市環境優美度指數、城市風景優美度指數四個指標組成,前10名的城市是:北京、深圳、廣州、上海、南京、大連、杭州、青島、珠海、天津,後10名為:蕪湖、溫州、南昌、惠州、中山、石家莊、常州、金華、台州、南通。

⑤就業機會指數排名。就業機會由收入水平及增長預期、個人發展機會及預期、城市發展及增長預期三項指標組成,機會最大的前10位城市分別為:北京、深圳、廣州、東莞、天津、蘇州、廈門、佛山、惠州、南通,較弱的後10位的城市:武漢-合肥、成都、哈爾濱、石家莊、長春、淄博、鄭州、沈陽、福州、呼和浩特。

⑥司法環境指數排名。司法環境由司法體系保證履約狀況、社會穩定性及預期、社會治安狀況三項指標組成,北京、南京、廈門、鎮江、佛山、南通、煙台、廣州、蘇州、上海為司法環境最好的前10位城市,後10名分別是:溫州、徐州、呼和浩特、泉州、沈陽、東莞、石家莊、福州、淄博、長春。

⑦制度環境指數排名,制度環境由外地人的平等與機會、婦女的平等與機會、市民就業、遷徙的自由度三項指標組成,制度環境建設較好的前10位城市是:北京、鎮江-東莞、廣州、深圳、溫州、南京-廈門、惠州、珠海,而後10名城市是:合肥-重慶、大連-天津-石家莊、南昌-福州、呼和浩特、徐州、長春、沈陽。

⑧文化氛圍指數排名。文化氛圍由文化鄉土性、文化國際性、文化多樣性三項指標組成,其中氛圍最濃的前10位城市是:深圳、上海、北京、東莞、廈門、廣州、珠海、蘇州、中山-杭州,後10名是:秦皇島、合肥、淄博、南昌、鎮江、蕪湖-長沙、石家莊、鄭州、徐州。

⑨政府服務指數排名。政府服務主要從官僚主義程度、各種侵權行為的發生率、市民對政府滿意程度三個方面來考察,指數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廈門-蘇州、廣州、南通、北京、青島、佛山-金華、寧波、西安,後10名是:鄭州、深圳、台州、沈陽-烏魯木齊、泉州、長春、徐州、石家莊、福州。

商務環境競爭力

商務環境競爭力分為硬環境競爭力和軟環境競爭力兩個方面,在硬環境競爭力中主要通過要素資源環境、產業關聯、區位及當地需求、基礎設施四大因素來體現,而法制與文化環境、市場競爭與開放環境、政府管理服務、政府營銷戰略則是商務軟環境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在商務環境競爭力中,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武漢、南京、杭州、重慶、沈陽,後10名的是:威海、徐州、呼和浩特、台州、紹興、蕪湖、嘉興、鎮江、淄博、金華。大城市的商務環境競爭力總體強於中小城市。

⒈要素資源環境競爭力

在商務硬環境中,要素資源環境是城市競爭力提升的基礎,主要由人才要素、資本要素、科學技術、自然資源要素、生產要素成本構築而成,對商務環境支撐較強的前10位要素資源環境競爭力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武漢、南京、杭州、沈陽、西安、重慶,而在這50個城市中,後10名是:徐州-常州、台州、蕪湖、紹興、廈門、惠州、泉州、金華、鎮江,雖然一些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中小城市自然資源等「先天」優勢較強,但由於其他要素發育不充分,構成了要素資源環境競爭力的「瓶頸」。其基本要素排名狀況如下:

①人才要素指數排名。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天津、西安、南京、杭州、福州、濟南-大連排名在前10位,其人才獲得的便利性、專業技術人員及人才培訓和引進等優勢較強,排名後10位的城市為:台州、溫州、深圳、泉州、徐州、常州、鎮江、惠州、東莞、廈門,雖然一些中小城市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經濟地位提升較高,但人才儲備及人才體系建立遠未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長遠來看,是城市競爭力提升最大的障礙之一。

②資本要素指數排名。資本要素主要由金融機構存款數、資金獲得的便利性、融資體系的健全性三個指標組成,排名前10位的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佛山、天津、武漢、沈陽、杭州、東莞,後10名的是:呼和浩特、紹興-秦皇島、泉州、惠州、威海、嘉興、金華-蕪湖、鎮江,很明顯,一些東部沿海城市由於改革開放進程較早,市場發育程度較高,其資本要素競爭力遠遠強於內陸中小城市。

③科學技術環境指數排名。科學技術競爭力較強的前10位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南京、杭州、濟南、西安、重慶,後10名是:東莞-無錫、淄博、金華、徐州、泉州、佛山-中山、惠州、鎮江。

④自然資源要素指數排名。自然資源要素由土地稀缺程度、獲得土地的難易程度,供水豐富程度三個指標組成,其中條件最好的10個城市分別為:台州、寧波、南寧、南通、蕪湖、佛山、南昌、紹興、常州、杭州、溫州,而較差的後10名為:北京、沈陽、成都、南京、上海、鎮江、福州、哈爾濱、青島、徐州。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產業集聚的不斷增加,在沿海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如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地區自然資源要素的壓力逐漸加大,而一些中小城市其優勢日益凸顯,在客觀上為加快城市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條件。

⑤生產要素成本指數排名。生產要素成本由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資本實際利率三項組成,其成本最優的前10位城市為:惠州、蕪湖、重慶、淄博、威海、哈爾濱、南通、沈陽、南昌、烏魯木齊,而成本較高的後10位城市為:蘇州、杭州、嘉興-珠海、金華、中山、寧波、上海、北京、廣州、深圳。

⒉產業關聯競爭力

城市產業發展決定著城市的競爭能力和發展方向,是構成城市經濟收益的主體部分。通過產業關聯指數的高低來衡量城市產業發展的環境,具體包括產業集群環境和產業服務環境,指數最高的城市是廣州、重慶、南昌、西安、長沙、武漢、福州、溫州、紹興、杭州、珠海、中山、上海、深圳,多分布於江浙帶,是我國產業關聯程度最為典型的地區,也是市場經濟和和民營企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其具體指標排名狀況如下:

①產業集群環境指數排名。產業集群環境由產業群集發展狀態、產業專業化聚集、群集中的合作程度三項組成,發展狀況較好的前10位城市是:廣州、東莞、紹興-杭州、溫州-佛山-台州、嘉興、深圳、威海,後10名為:沈陽、哈爾濱、大連、秦皇島、廈門、長春、呼和浩特、北京、徐州、鎮江,可以明顯看出,國有經濟比重較高的城市產業集群環境發展較差,此外一些老工業基地城市在培育產業集群環境方面,包袱較重。

②產業服務環境指數排名。產業服務環境指數最高的前10位為:廣州、南昌、西安、珠海、重慶、上海-福州、深圳、中山、杭州,後10名為:常州-呼和浩特、佛山、惠州、寧波-烏魯木齊-北京-徐州、成都-鎮江、淄博,相比較而言,東南沿海城市的服務組織、創業服務、中介服務發展的較好,體系較為健全。

⒊區位及當地需求

當地需求規模和質量以及區位條件構成城市區位競爭力和需求競爭力,全國城市區位及需求競爭力最強的前10名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重慶、成都、南京,後10名是:紹興-嘉興、泉州-呼和浩特、蕪湖、惠州、台州、金華、鎮江、淄博,很明顯,可以驗證出外商直接投資較為集中的城市,區位及當地需求指數較高,而外商投資進入較晚且規模較小的城市,指數較低。其分項指標排名狀況如下:

當地需求規模指數排名。當地需求規模由宏觀經濟預期、城市前景預期、當地的內需規模三個指標組成,規模最大的前10位城市為: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深圳、武漢、南京、沈陽、成都、杭州,後10名是:長春、威海、台州、泉州-蕪湖-惠州、紹興、秦皇島、金華、呼和浩特。人口密度較高的大中城市明顯高於小城市的需求規模。

①當地需求質量指數排名。指數最高的前10名為:杭州、上海、廣州、深圳、中山、北京、青島、哈爾濱、佛山、東莞,後10名是:煙台、天津-鄭州、濟南-金華、淄博呼和浩特、沈陽、南京、鎮江,歷史悠久、產業基礎雄厚的大中城市消費者的挑剔程度、對高新消費品的喜好程度及當地環保和質量法規嚴格程度自然高於近期新發展起來的一些地級市,但一些中小城市經過粗放式發展,現在質量提升也較快,發展方式也較集約,如佛山、東莞等。

②區位條件指數排名。區位條件主要從自然、經濟、政治科技三方面來考察,優勢較明顯的前10位城市為:上海、北京、天津、武漢、廣州、杭州、深圳、南京、重慶、沈陽,後10名是:威海-秦皇島-惠州-煙台-金華-鎮江、中山-佛山、南通、溫州、嘉興、台州、淄博。

⒋基礎設施

在基礎設施指數排名中,前10名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廈門、武漢、大連、重慶、青島,後10名是:長春、蕪湖、徐州、威海、台州、紹興、金華、淄博、鎮江、嘉興。

基礎設施指標由市內商務設施質量指數、對外基本基礎設施質量指數、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指數、基礎設施成本指數組成,這四類指標的排名狀況如下:

①市內商務設施質量指數排名。市內商務設施質量指數由旅遊會展設施狀況、供電豐富度、交通擁擠度三個指標組成,前10名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東莞、重慶、武漢、青島、大連,後10名為:台州、威海、長春、徐州、呼和浩特、金華、淄博、紹興、鎮江、嘉興。

②對外基本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這種通過對外大型設施而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方式,在城市排序中可以明顯看出:前10名為:廣州、上海、廈門、北京、武漢、深圳、福州、大連、重慶、南京,後10名是:徐州、蘇州、石家莊、常州、紹興-鎮江、台州、淄博、嘉興、金華,東部沿海城市及省會城市、直轄市的路網設施、港口設施、航空設施的建設力度較強。

③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指數排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由通訊設施、網路設施、電腦設施三個指標組成,信息化建設較好的前10名城市為:深圳、廣州、惠州、珠海、上海、東莞、北京、佛山、中山、福州,而技術性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的後10位城市為:南京-常州-嘉興、武漢、西安、徐州-鎮江、台州、淄博、重慶、呼和浩特。

④基礎設施成本指數排名。基礎設施成本主要由市內設施成本、對外交通成本、通訊信息成本組成,前10名城市是:泉州、徐州、南京、沈陽、福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惠州、杭州-常州,後10名是:南昌、大連-南寧、天津、蕪湖、成都、煙台、西安、佛山、上海。

⒌法制與文化環境

在軟環境建設方面,法制與文化環境是城市競爭力提升的保障,也是保證城市競爭力可持續性的條件,其主要由商業制度、商業文化、秩序與安全、制度成本四大要素構成,最好的前10位分別由廈門-廣州、北京、蘇州-鎮江、南京-深圳-上海、佛山、哈爾濱摘取,後10名是:沈陽-蕪湖、呼和浩特-長春-威海、泉州-鄭州、徐州、福州-石家莊。其分項指標排名如下:

①商業制度指數排名。商業制度主要由地方法規健全、連續性和透明度、法院體系保證履約狀況、盜版知識產品狀況三個指標體現的,前10名城市是:北京、廣州、廈門、南京、佛山、上海、南通、嘉興、煙台、深圳,後10名為:東莞、溫州、福州、泉州、淄博、呼和浩特、石家莊、徐州、長春、沈陽。

②商業文化指數排名。前10名城市為:廣州、廈門、北京、深圳、鎮江、蘇州、上海、哈爾濱、溫州、南京。後10名是:成都-大連-秦皇島、威海、蕪湖-泉州、鄭州、石家莊-徐州、福州。

③秩序與安全指數排名。秩序與安全由經濟安全狀況、社會治安狀況兩個指標組成,排序前10位的城市為:鎮江、南通、南京-天津-威海、濟南-煙台-常州、廈門-蘇州-大連,後10位的是:淄博-徐州、長春-呼和浩特-泉州、合肥、廣州-烏魯木齊、福州、深圳、東莞。

④制度成本指數。制度成本由對企業非規范收費、對企業侵權成本、對企業訴訟成本三個指標組成,企業發展制度環境建設較好,則成本較低,企業的競爭力會較強,在200個城市中前10名是:徐州、重慶、溫州、鎮江、烏魯木齊、合肥-福州、杭州、嘉興、石家莊,後10名:北京-佛山-中山、威海、武漢-青島、上海、長沙、南寧、深圳、蕪湖。

⒍市場競爭與開放環境

市場競爭與開放環境指數由競爭環境、開放環境、市場國際化三項指標組成,指數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東莞、深圳、珠海-惠州、廈門-廣州-上海、蘇州-天津-佛山,後10名是:重慶-烏魯木齊-濟南-秦皇島-成都-呼和浩特-長沙-蕪湖、淄博、徐州。總體來看,沿海地區的開放競爭力明顯於內陸城市,不僅因為沿海城市開放早,程度高,而且還由於沿海地區區位上的便利性以及歷史上對外交流頻繁,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也比較高,同時,內陸城市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日漸加強,開放競爭力不斷提高。其分項指標排名如下:

①市場競爭環境指數排名。市場競爭環境主要由同行業競爭程度、企業與供應商競爭、生產要素市場發育三個指標組成,競爭環境較強的前10位城市是:深圳、紹興、廣州、南昌、上海、常州、佛山、東莞、福州-杭州,後10名是:寧波、惠州-南通、蕪湖、鎮江、沈陽、大連、淄博-徐州、秦皇島。

②市場開放環境指數排名。前10名為:沈陽、深圳、廣州、東莞、寧波、佛山-南京、上海-石家莊、北京,後10名為:台州、淄博、西安、南昌、常州、嘉興、福州-杭州、珠海、重慶。

③市場國際化指數排名。市場國際化主要從對外貿易依存度、外資占總投資比重、企業國際交流程度三個方面來考察,其中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東莞、惠州、珠海、深圳、蘇州-廈門、天津、大連、上海-青島,後10名是長春、金華-濟南、石家莊、成都、呼和浩特、長沙、鄭州、徐州、烏魯木齊。很明顯以企業為載體,以跨國公司發展為主體的城市,其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較高。

⒎政府管理服務

在政府管理服務中,指數較高的前10位城市分別為:無錫-鎮江-溫州、蘇州-寧波-南通-紹興-嘉興-重慶-金華,而後幾位城市是:深圳、南寧、長沙。

政府管理服務指標由政府監管指數、政府服務質量、政府管理成本指數三個指標組成,分項指標排名如下:

①政府監管指數排名。政府監管指數由審批和管理的程序復雜、政府監管適度性、政府監管有效性三方面組成,前10名是:沈陽、無錫、上海-蕪湖、鎮江、佛山、深圳-煙台、南通、南京,後10名是:蘇州-重慶-杭州-合肥-中山-濟南、福州-南寧、天津、大連-哈爾濱、東莞-秦皇島。

②政府服務質量指數排名。政府服務質量較好的前10個城市為:南通-寧波-蘇州、上海-紹興、北京、青島-嘉興-廣州-金華,後10名為:威海-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濟南-福州、沈陽、烏魯木齊-徐州、長春。

③政府管理成本指數排名。政府管理成本指數由各種稅收總額、部門非規范收費兩項組成,其中成本較低的前10位城市為:徐州、溫州、鎮江-重慶、合肥-福州、杭州-烏魯木齊、嘉興-無錫,後10名城市為:天津-西安-威海、佛山-中山-武漢、青島、上海、長沙-深圳、南寧、蕪湖。

⒏政府營銷戰略

城市營銷無疑正在或將要成為促進城市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十分重要的制度、方法和手段,而政府營銷戰略則直接決定著城市競爭力的強弱。在政府營銷戰略指數中,排序前10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佛山、南京、長春、重慶、蘇州,後10名是:南昌、紹興、金華-台州、徐州、南寧、淄博、蕪湖、烏魯木齊、呼和浩特。

政府營銷戰略指標由政府規劃能力指數、政府財政能力指數、政府推銷導向指數三個指標組成,其具體排名狀況如

Ⅲ 沿海城市排名

截止到2018年,這14座沿海開放城市的GDP排名順序是:1、上海:32679億;2、廣州:22859億;3、天津:18809億;4、青島:12002億;5、寧波:10745億;6、南通:8427億;7、煙台:7832億;8、福州:7856億;9、大連:7668億;10、溫州:6006億;11、湛江:3008億;12、連雲港:2771億;13、秦皇島:1635億;14、北海:1215億。

要說哪個城市最有發展潛力呢?第一,上海、廣州、天津這三個沿海城市,肯定是最有發展潛力。上海有「魔都」的稱號,他不僅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還是我國經濟中心和金融之都,2018年的GDP達到3.27萬億元,是我國超一線城市。而廣州在中國的貿易中心位置不可動搖。2018年GDP達到2.28萬億元。天津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京津唐地區的代表性城市,區位及政策優勢很大,2018年GDP達到1.88億元。

第二,能夠受到上海、廣州、天津這三大城市輻射周邊沿海城市,比如,在上海附近的沿海城市有南通和寧波。南通自蘇通大橋建成後,南通開啟了騰飛模式。2018年GDP達到8427億元,突破萬億指日可待。此外,還有寧波在浙江地位最高,也是計劃單列市,2018年GDP達到1.07萬億元。

第三,大連、青島等計劃單列市發展潛力也是不錯的。青島作為我國副省級城市,山東經濟中心城市,這些年經濟一直保持較高增長,它是山東經濟的領頭羊。2018年GDP達到1.2萬億。而煙台作為山東省地級市,由於宜居程度比較高,2018年GDP達到7832億元。當然,像湛江、連雲港、秦皇島、北海這四個城市則是走到了末端,經濟總量也在14個城市中墊底。

從目前發展情況看,沿海開放城市最有潛力的當屬上海、廣州、天津這三個大城市,而像寧波、南通等圍繞著這些特大城市的二三線城市也可以受到輻射帶來經濟增長的好處。另外,還有在本省處於領頭羊的城市,以及宜居的沿海城市也具有較大的經濟發展潛力。當然,還有部分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城市,只要通過努力,發揮好自己的區域優勢,相信GDP的增長也會慢慢跟上大部隊的。

Ⅳ 上海和福州的優缺點

上海和福州的優缺點如下:
1.上海優點:國際化程度高,教育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缺點:房價高臘襲,人口密集,空氣質量差,競爭壓力大。
2.福州輪轎兄優點: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經濟發展迅速,生活成本低。缺點:市場發展相對滯後,公共交通不便,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城市規模相對較小。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帆寬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

Ⅳ 曾經的福州強大到趕超上海,現在還有那個實力嗎

作為福建省會的福州,無論在歷史上還是今天,似乎名氣都略遜於廈門與泉州。如果說到海上絲綢之路,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泉州,今天說到去福建哪裡玩,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廈門和它附近的鼓浪嶼。在今天的福建,GDP排名第一的是泉州,而工資相對較高的則是廈門,說到台海關系,我們想到的也是廈門。

福州身為福建省會,相較於中國其他省會城市,它的存在感並不是那麼的高。殊不知,歷史上的福州是福建重要的港口,也有過鮮為人知的輝煌。

繁榮的天津港

文史君說

福州從秦代開始一直都是整個閩地的政治中心,而福州港更是因為靠近閩江而成為福建地區最大的港口。雖然泉州曾一度超越了福州,但福州還是憑借自身的基礎在明代再次完成了反超。只是隨著時代的更替,曾經的福州港因為列強的滲透以及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它最後的衰落。

參考文獻

譚其驤;《長水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鄒逸麟:《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陝福建專刊上),2009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貢行者)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Ⅵ 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中國總收入最高的城市毫無疑問上海,在大陸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克拉瑪依市,接近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當然和最富有的東京比起來還遠遠不夠,但是克拉瑪依僅僅是縣級市,而東京怎麼也是日本首都,要是國家重視發展旅遊業政府重金改造像迪拜那樣搞,克拉瑪依會有機會成為全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的小城市的!當然總體收入怎麼可能和大城市比,大城市面積大人口多,還是重復一次比例吧!我一個人有100塊錢,我的5個朋友每個人有35塊錢,誰更有錢的?答案;我比他們更有錢!他們人多錢全部都加起來就比我一個人的多,但是一比一我勝於他們任何一個的!比富有就要分兩種總體和人均收入,要是比人均收入上海比不過克拉瑪依市!

上海中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國貿易進、出口大門,深圳也是重金開發的特區主要以科技電子工業開發比如華為手機公司還有出社交軟體的騰訊公司等等,而克拉瑪依主要靠油氣,全世界80%的油氣來自那裡,克拉瑪依僅僅地級市主要資源豐富也成為當地人的財富!

香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上海人口多城市面積也大總收入當然超過香港,香港人均GDP比上海高幾倍,重復一次比例吧!我一個人有一百塊錢,我的5個朋友每個有35塊錢,他們5個人的錢加起來確實比我一個人的多,到底誰更有錢?答案;我!我一個人手上一百塊他們有5個人,人數比我多全加起來才比我的多啦,一比一我贏!所以香港更發達,但是發展速度上海比較快,不知道的人總以為迪拜豪車成群還說世界最富的城市就是迪拜非常幼稚的想法,人均收入迪拜還嫩於香港得多啦!全世界最富的城市.日本首都東京!二戰日本投降美國鎮壓日本軍事,美國軍隊駐扎,還鎮壓經濟發展,一開始日本的娛樂圈都是被美國電影、歌手蓋住,導致日本人主要選擇AV,十幾年過去啦才對日本開放經濟發展,日本娛樂圈通過十幾年的發展成為全世界音樂市場最好的國家,東京成為全世界人均GDP最好的城市,不要跟我計較迪拜,這里我補充!迪拜是通過重金打造繁華城市吸引有錢人去旅遊消費的,香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同時也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的商人、企業家等等到香港生存發展還有來旅遊的!迪拜GDP也沒有中國上海強!豪車成群那些都是來自世界多國家的有錢人真以為迪拜人?上海市是中國最大、最經濟繁華城市也是國際一線城市,總體來說GDP比迪拜強好幾倍!上海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的商人、企業家發展,而迪拜來自世界200多個國家有錢人來消費的地方!這就是不同之處!

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的紐約,很多國際行業比如金融、玩具、旅遊太多啦,而迪拜就是政府出錢直接通過綠化改造建立高樓成為國際大都市來消費的,主要靠石油支撐而來靠旅遊行業吸引全球有錢人來消費,滿街成群的豪車來自世界各國而不是迪拜本地的懂不懂?香港同時也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相對於迪拜來說,它是另一種概念,香港作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來說,他的許多行業都是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比如鍾表業,玩具業,旅遊業,金融業等。它具有許多實際的行業,而反觀迪拜,恐怕除了旅遊業以外,沒有實際的行業,可以這么說,阿聯酋的國民都是國家養著的,而國家又靠石油養著的;再來說香港,香港公民不依賴於香港區政府,而反而是香港區政府依賴於香港公民的稅賦,這是其最重要的財政收入。
這其實是它們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依賴性關系。
說到國際化,香港的國際化水平遠遠比迪拜高。

PS: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香港都會比較好的,畢竟香港有許多成熟的行業,上面已經提到了,它具有相當的城市競爭力,當然香港受限於地理位置的影響,城市面積不能再擴張,那麼城市規模就不能再擴大了。

紐約美國最大城市也是美國最富城市,GDP比較對紐約來比的小面積港口城市香港當然香港比不了,因為紐約面積比香港大好幾倍人口也是的,人均收入香港完勝的!
而迪拜,其實就是用石油來供養的城市,就是資源性依賴性的城市,沒有核心競爭力,前途很不光明。

人均收入最高的東京、香港、紐約、上海、迪拜

全球最富有城市排名中國的香港十多年來一直排在上海前面好前面

中國城市人均收入排名這幾年排前十名有香港和澳門,大陸首位就是克拉瑪依市其餘的有內蒙古自治區和浙江省、江蘇省出的排名前十位城市!

Ⅶ 中國最發達的10大城市是哪裡啊

中國最發達的10大城市排名由前到後分別是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重慶。
1、上海,簡稱「滬」或「申」,中國第一大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是中國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所在地。上海是中國最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和國際大都市,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亦為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GDP總量居中國城市之首。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上海正致力於在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
2、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銷空,中國第二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虧稿瞎會所在地。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6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餘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3、廣州,簡稱穗,地處廣東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中國的南大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國家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會展中心,中國南方的政治、軍事、文化、科教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社會經濟文化輻射力直指東南亞。廣州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稱。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廣州外國人士眾多,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國華僑最多的大城市,與北京、上海並稱「北上廣」。
4、深圳,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省級城市之一,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國際重要的空海樞紐和外貿口岸。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相當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是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深圳是中國南部美麗的濱海城市,有遼闊的海域連接南海和太平洋。 深圳毗鄰香港,市域邊界設有全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2012年經濟總量居中國大陸第四位。
5、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中國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和生態城市、國際航運融資中心、中國中醫葯研發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
6、南京,簡稱寧,華東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教第三城,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政治、軍事、科教、文化、航運和金融中心,國家交通樞紐、通信樞紐和科技創新中心。 南京是國家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中心城市和重要產業城市,長江航運物流中心,濱江生態宜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2014年,舉辦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7、杭州,簡稱杭,是中國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華東地區特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及華東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是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華東地區重要的經濟、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
8、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國家敬山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西南地區的政治、文化、科教、商貿、金融、軍事和國際交往中心,交通、通信樞紐及最大航空港,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城市之一。
9、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因武昌、漢口、漢陽三地合稱而得名,是一座現代化濱江國際性港口城市。武漢位於中國腹地中心、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巨大型城市。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國家重要的科技、工業、信息、產業、通信中心,內陸地區的金融、商業、貿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開啟中國內陸市場的「金鑰匙」,經濟發展的「立交橋」,具有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區位優勢。
10、重慶,簡稱巴、渝,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中央直轄市,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溫泉之都;國務院定位的四大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及政治、航運、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西部最大水、陸、空交通樞紐。

Ⅷ 在北京,上海,福州這三個城市中,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景

海西?

一個叫法,如此而已。

如果我們有了海西就能從此騰飛,人家有長三角、有珠三角,還早幾十年就有了薯余,還是完全空早不一個重量級的。

經濟危機有什麼意義嗎?意思是,京滬兩地因為危機墮落了,福州因為危機和海西騰飛了?

一點可比性都沒有~~~!絕對。

愛福州,也正視事實。福建的建設就是和臨近的江浙滬都差得遠,遑論京滬斗手雀。

Ⅸ 福州會成為下一個上海嗎

客觀分析還不能。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國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要說福州近40年的發展如何呢?相比於全國其他主要城市,只能說福州的發展表現平平,經濟上被泉州超越,知名度上被廈門蓋過。
不過近十年來,福州的發展之快令人咋舌,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無論是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城建水平都得到顯著提高。
經濟上雖然還是福建第二,但2020年的GDP已經成功突破萬億,且和泉州的差距也蘆蘆只有一百多億,差距並不大。在城建方面,沿江高搜段樓陪漏帶拔地而起,交通路網逐漸完善,地鐵也已經規劃到第三期了,街頭公園更是達到驚人的1200多座。

Ⅹ 上海地方比福州大

上海凱櫻總面積6,340.5平羨皮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長江口水域面積1,107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76平方公里。
福州全市總面兄孫差積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公里。
上海的城區面積是福州城區面積的3.5倍
但是總面積還沒有福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