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閩侯縣
閩侯縣 所屬地區:福建省福州市
閩侯(hòu)縣,福建省福州下轄縣,是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第一批沿海開放縣,「中國橄欖之鄉」和福建省著名僑鄉,素稱「八閩首邑」。1913年由閩縣 和 侯官縣合並而成。位於福建省 福州 西南側,總面積2136平方公里,通行閩東方言 福州話。縣內著名景點有旗山國家森林公園、曇石山文化遺址、雪峰寺、馬嵐山、十八重溪風景區等。
截至2010年末,閩侯縣下轄15個鄉鎮街道(1個街道、8個鎮、6個鄉)313個行政村(居),縣人民政府駐甘蔗街道。
⑵ 台風龍王的災害影響
1、台灣
台灣有1個人被倒塌的房屋壓死,此外還有1人失蹤。農漁牧損失約新台幣7.5億元。全台有約76萬戶停電。本次風災以花蓮縣災情最為嚴重。
2、福州
中國福州有86位武警被龍王造成的急流沖走,10月4日,其中尋獲50具屍體;2005年10月,福州人都記得「龍王」台風的肆虐,強降水造成山洪暴發,沖擊福州市區,造成福州市區138平方公里受淹,最深達5米,96個居民小區停電,81條公交線路停運。
2005年10月2日5時10分,台風龍王於台灣花蓮縣豐濱鄉海岸地區登陸,登陸時花蓮氣象站更測出了每秒64.9米(相當於17級以上)的最大陣風,打破台灣花蓮氣象站有史以來的紀錄。
(2)福州哪個縣停電擴展閱讀:
龍王 前身的風暴於9月26日在日本硫黃島東南偏南335海里處形成;同日上午8時,聯合台風警報中心開始為這風暴發出警報。9小時後,它增強為熱帶風暴(約相當於台灣的輕度台風),並被命名為龍王。在9月27日上午9時,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再把它升級為台風。
龍王其後持續增強,以西北偏西的移動方向朝向台灣。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於9月29日將此風暴命名為Maring作菲律賓當地警報用途。
如以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敘述,超強台風龍王是先於9月27日增強為2級台風,同日再增強為3級台風。翌日下午1時,這風暴繼續增強為4級超級台風。不過隨後強度逐漸減弱,於9月30日下午5時,龍王被降級為台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台風龍王
⑶ 福州有幾個區
福州市簡稱「榕」,轄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長樂6個區,閩侯、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6個縣,以及縣級市福清。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
福州市鼓樓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位於福州市市區西北部,中國首批37個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為福州全市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也是福州市初等、中等教育資源最雄厚的區。鼓樓區號稱八閩首善之區,是福建省省政府和福州市市政府所在地。
台江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是福建省福州市轄區,位於福州市城區中部,閩江下游北岸,地理中心坐標為北緯26°05′,東經119°18′。東以光明港、晉安河與晉安區為界,西、南以閩江與倉山區為界,北以瓊東河、東西河、斗池路、上浦路與鼓樓區為界。
倉山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因為在鹽倉前而得名,倉山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山北麓開始建鹽倉,該地俗通稱鹽倉前,藤山遂又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倉山的區建置前隸屬於閩侯縣,民國36年始建置區,當時區域僅3平方公里。
晉安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地處福州市城區四周,內環從北到南分別與福州市的鼓樓、台江、倉山3個城區交錯;外環東臨東海,東南與長樂區隔江相望,南部、西部與閩侯縣交界,北與羅源縣接壤,東北與連江縣相鄰。
(3)福州哪個縣停電擴展閱讀: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福州開始,直到1978年4月,福州開始對文革中受迫害的人士進行平反。經國務院批准,1970年2月17日福建閩侯專區專區機關駐地移駐莆田城廂 ,管轄閩侯縣、永泰縣、長樂縣、福清縣、閩清縣、連江縣、古田縣、羅源縣、屏南縣、平潭縣、莆田縣、仙游縣。1970年7月底,連江縣和古田縣、羅源縣、屏南縣再度劃入福安專區。
1971年4月改閩侯專區為莆田專區,莆田專區管轄莆田縣、仙游縣、閩侯縣、永泰縣、長樂縣、福清縣、閩清縣 、平潭縣。同年6月,改稱莆田地區,管轄范圍不變。1973年07月,閩侯縣從莆田地區實際劃給福州。1980年3月30日,國務院批准福州成為沿海開放城市,1983年08月,原莆田地區轄屬的永泰、福清、平潭、長樂、永泰、閩清實際給福州管轄。
1983年9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莆田地區改為莆田市,永泰縣和福清市(1990年福清縣升格為福清市)、平潭縣的電力和水利供給仍然繼續由莆田地區(莆田市)建設、維護、負責到2008年, 永泰縣和福清市、平潭縣的電力和水利在2008年正式從莆田市區劃給福州代管。1985年又批准在馬尾興辦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世紀90年代,福州經濟經歷了高速發展,到了2009年5月,國務院又公布了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