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建的結婚風俗是什麼樣的
【婚禮紀】搜羅了一堆資料,福建的結婚風俗包括以下這些:
訂婚儀式:
「過禮」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認為是對兒女的婚事負責,往往在接到紅帖之後要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好在現代人多半不相信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換紅帖,往往也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要選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盡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少收聘禮。「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定婚姻關系。
男方下聘禮:
男方父母、媒人帶著新郎去女方家訂婚。(現可約在酒店內訂婚,後大家吃頓便飯)
男方要送:聘金:3萬3,5萬3或10萬3(議定的聘金尾數必為三字。福州方言三與生諧音,象徵婚後多生兒女)。喜慶十色(喜糖5斤2包、2個大豬腿、2隻大魚、2頭目魚干、線面5斤2包(線面要用大紅紙包好)、紅蛋若干、蘋果或桔子若干、紅酒2瓶、10隻腳腳健全的煮熟後變紅的2隻大螃蠏{意為十全十美}、一對活雞{要用三尺三的紅繩將兩只雞的腳綁在一起的,得打活結哦。男方回去的時候要把母雞帶回去,這時候母雞的兩只腳用那根紅繩綁好。)黃金若干(注意:不一定要訂婚時送,黃金何時送雙方可以協商)
以上這些東西都要用紅紙外包裝,或者在送的東西上放上四方的小紅紙。
女方回禮:
可備一隻母雞,以便與男方訂婚送來的母雞交換下,讓男方帶回一對雞(包括對方原來送來的那隻公雞也返還)回去。有的女方家裡不事先備母雞,只是把男方送來的母雞留下,讓男方只帶回公雞去。須回送:新郎內衣一套、新郎西裝一套、新郎襯衫一件。新郎男襪一雙(不能是白色的襪子)、金戒指一個。其中的「襪金褲」,寓意新郎以後發展為:「活金庫」。至於女方要回送多少禮金給男方,可以在訂婚儀式時當場返送,也可以在結婚時,當嫁妝給新娘。
(備註:上方所說,訂婚時男方所送「喜慶十色」,女方可將十色中所有的一半返給男方帶回。不過,這「喜慶十色」,也是可以商量的,現在許多人都沒有送十色,只是隨便意思地送點。)
女方置辦嫁妝:
一、辦些新家需要的電器:根據各人情況,按需辦理。如女方有條件,現流行置辦「轎車一部」。 二、紅皮箱:(個數一般2個,取好事成雙之意). 皮箱里裝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辦給女兒嫁妝物。
三、紅傘:接親時,伴娘為新娘撐紅傘出門,上車,下車,露天。這把傘要求要嶄新的而且沒有商標, 顏色紅色和粉紅均可。這也是舊時討吉利的說法,比如擋災,辟邪。
四、紅塑料桶1個:需用3尺3的紅布(男方提供)包裹. (意為新娘馬桶,桶內要放上紅棗、花生、蓮子、桂圓、瓜子,寓意早生貴子)。
五、喜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對,討吉利的說法,多子多福之意。(最好是女方朋友送的,千萬不可是新娘本人去買的)。
六、兒童澡盆1個,紅色化妝箱1個,鏡子一面,紅毛巾2條,紅牙杯一對,牙刷2把,2把角梳,紅臉盆2個。
七、塑料花和花瓶(男方提供);塑料花白色百合花和紅色玫瑰花2種顏色各九朵,代表男生和女生,也寓意百年好合和富貴榮華。
新房布置:
門框兩邊貼對聯一副,加橫批(橫批一般寫「鸞鳳和鳴」四字); 門上貼大紅雙喜字;
新房正中懸彩燈;
窗戶上貼剪紙的大紅雙喜字,四角貼剪紙的蝴蝶圖案; 窗戶兩邊貼對聯;
牆壁四周掛字畫;
廚房:正門對聯一副,加橫批,門上貼紅「喜」字; 其他:所有房間門上均貼「喜」字一個。
接親:
結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備兩輛以上裝飾好的婚車來女方家接新娘與嫁妝,也叫接親。當新郎的婚車到女方家時,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後新郎方可進入女方家。新郎 還要帶上新娘手捧花與上等香煙來新娘家。見到新娘時,把手捧花給新娘拿著。同時,把香煙大方地分給女方家人抽。新人在女方家裡,拜見完祖先後,要吃太平面(注意:太平面的湯料必須是雞。而且新娘要吃得慢點,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 新人吃完太平面後,帶上嫁妝准備出嫁。在新人出門前,新娘家還要放鞭炮,放完後新人才可出新娘家門。新娘邁出女方家後,千萬不可回頭,要高高興興地往前 走,即使是忘帶了東西,也不能回頭,要叫別人去拿。新人從邁出家門一直到上車前,新娘接出門的時候伴娘要為新娘打傘,車門則有伴娘負責開。當婚車啟動准備 開走時,女方家人還要再放一次鞭炮。福州女兒出嫁,一定要在上午12點到男方家,一般新娘上午9到10點前就出發接親了。
吃太平面:
新郎到女方家時,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裡後,同樣還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為保平安。按福州傳統,新人在見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雞面,新郎吃 雞頭,預示著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雞翅膀,雞腳,這個要用福州話來講,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還有兩個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顆留一顆,意思為大 家一起平安。
鋪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長輩鋪新房的床,長輩要選父母,兒女齊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這位長輩那樣幸福。然後找1至2個乖巧,聰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幾個滾,意將來會生漂亮的男寶寶。如果喜歡生女寶寶,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來打滾好了。還得記得給每個小孩包紅包。
見長輩:
下午3到4點,新人就要開始拜見祖宗,及長輩,老人和親戚,討紅包。福州人叫「見廳」。
酒店設酒宴:
差不多5點新人們就要到酒店迎賓客了,最後就是酒店常見的禮儀了。新人的親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結婚時在酒店裡的儀式可請婚慶公司進行安排。在酒桌上見過與自己同輩的親戚,那時候也還是可以拿紅包的。
回門:
按福州婚俗「請回門」,通常只來一天,當晚便回男方家的,叫「請趕燭」,要在燭明夜黑前返回夫家。結婚時,第一天是男方家辦酒。第二天,女方家辦酒,也叫辦回門酒。婚後第二天是回門的日子,「請回門」時,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給小舅子錢,同時要對新郎進行有趣的逗樂和滑稽的調笑,作為新女婿定要以禮待人,婉轉答對,避免落入的「圈套」,弄得既要受罰,又要被人取笑。然後新郎備禮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見,當日需返回。至此,整個結婚儀式算是結束了。
結婚禁忌:
( 一 ) 忌於鬼月完婚. 即農歷七月。
( 二 ) 忌於農歷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 三 ) 安床時,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與桌子衣櫥或任何對象的尖角相對。
( 四 ) 床位安好後至新婚夜前夕, 準新郎忌一個人獨睡新床, 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龍者。 ( 五 ) 訂婚當天, 不管天氣有多熱, 所有參加訂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會有拆散的意思。
( 六 ) 訂婚之文定喜宴完畢後, 雙方都不可以說再見, 不然會有再婚的意思。
( 七 ) 新娘子結婚當天所穿的衣服禮服忌有袋口, 以免帶走娘家財運。
( 八 ) 新娘子離開娘家時, 哭得越厲害越好. 越哭越發, 不哭不發的意思。
( 九 ) 結婚當天, 新娘出門時, 姑嫂均要迴避, 不能相送. 因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掃"同音, 都不吉利。 ( 十 ) 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隊迎娶車隊, 叫"喜沖喜", 會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雙方媒人交換花朵, 以化解之.
( 十一 ) 結婚當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觸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寢. 新娘當天更不可碰到床邊。
( 十二 ) 結婚當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會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 十三 ) 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應禁入結婚禮堂, 因為在禮堂哭會不吉利。
( 十四 ) 新娘進男家門時, 忌腳踏門檻, 應要跨過去。 ( 十五 ) 凡是生肖屬"虎"的人或寡婦, 不可觀禮及進新房。 ( 十六 )新娘子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會有羞夫之意。 ( 十七 ) 歸寧當天, 新婚夫婦必須於日落前離開娘家回家, 絕對不可留在娘家過夜. 萬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夫妻二人要分開睡, 以免沖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 十八 ) 新婚四個月內, 忌參加任何的婚喪喜慶。 ( 十九 ) 新婚四個月內, 忌在外過夜。
Ⅱ 福州的特色小吃是什麼哦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歷史和影響與福州菜一樣引人注目。太平燕、太極芋泥、魚丸、等享有盛譽,台灣同胞有句口頭禪:「魚丸,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厭。」1997年福州市飲食(集團)公司美食園製作的「扁肉燕」和「太極芋泥」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老輩福州人有句話叫「七遛八遛莫離福州」。意謂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福州的風味小吃和名點在省內獨樹一幟。
1.魚丸
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一般用鰻魚、馬鮫等魚肉搗成泥糊狀,調拌優質薯粉為皮,用精肉、蝦仁等作餡,捏成丸子。煮熟後泡以美味高湯,加上蔥花,浮於湯面,稱「七星魚丸」。它具有色澤潔白、質有彈性、肉餡香松、口味清爽等特點,素負盛名。據說這七星魚丸是海上漁婦所創,被一出洋經商的商人學到手,返回福州後如法炮製,開了家「七星小食店」,獨家經營「魚丸湯」。後有一位進京赴考的舉人進店就餐,食魚丸後嘖嘖稱奇,口佔一詩曰:「點點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遊客迷;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店主將詩裱於店堂上,從此食客盈門,生意日隆。「七星魚丸」因此詩而得名。如今福州街巷到處都有魚丸攤店。郊縣的長樂、福清等地也有食魚丸之俗。除店賣外,還有走街串巷肩挑叫賣者,他們以調羹敲打小碗招徠顧客。做為地方風味特產,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嘗魚丸為樂。
2.太平燕
燕皮是用精選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復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折疊起來,略干為鮮燕皮。繼續晾乾為干燕皮,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包餡前,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後加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福州人常將「扁肉燕」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餚,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平安之意,故稱「太平燕」,「燕」與「宴」同音,又稱「太平宴」。「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慶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3.鍋邊糊
稱「鍋邊糊」或「鍋邊」。是福州獨有的小吃。外地如上海、台灣、香港等地的鍋邊糊店,幾乎都是福州人所開。其主料為米漿,鍋湯燒開後,將米漿淋置鍋邊,稍干後用小鏟刮入鍋中,與雞鴨肝雜、蝦干、墨魚干、香菇、黃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湯合成。其特點是面薄而卷,湯清不糊,味美適口。舊時,福州南台、下渡一帶百姓三月「迎大王」(土神)時,家家戶戶都做鍋邊糊。鍋邊糊至今仍為福州人習見並愛食的早點。由於鍋邊易熟,故福州俗語叫「鍋邊一煮就熟」。鍋邊糊也流傳到福州以外地區,如莆田。
4.芋泥
以檳榔芋煮熟搗爛加紅棗、櫻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豬油等輔料製成。芋泥中的上品稱為「太極芋泥」和「八寶芋泥」。由於豬油蒙蓋,製成後貌似冷食,實則熱食。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為甜點推出。福建東部沿海地區皆有做芋泥的習俗。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為有名,是福州地區典型的甜食。福州民間盛傳,當年福州籍愛國英雄林則徐曾在廣州以家鄉風味芋泥「宴請」洋人,讓其燙破嘴皮而出醜。閩東福鼎產的良種大檳榔芋製成的芋泥,質地細膩,堪稱一絕。
5.光餅
又稱「征東餅」,其來歷有段掌故。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農歷九月二十七日,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部追殲倭寇至福清牛田(今龍田)。為減少炊時,戚繼光布置各營以炭火烤灸用麵粉做成的兩種圓餅。一種小而乾燥;一種大而松軟,略帶甜味。兩者中間均打一小孔,用繩串背於身上,便於士兵攜帶作為臨時干糧。由於它隨處可充飢,增強了隊伍的機動性,為平倭立功。此後,為紀念戚公,福清及福州、閩清等地人民仿製這兩種圓餅,前者叫「光餅」,後者稱「征東餅」。後有人在光餅上添上芝麻,成了「芝麻光餅」,又叫「福清餅」。福清一帶每遇清明,用它作祭品。立夏時,孩童們將模仿各種飛禽走獸形象製成的光餅掛在脖子上,追逐嬉戲,增添節日氣氛。將光餅掰開,夾入韭菜、鮮蟶、嫩筍、紫菜等即成「咸燒餅」;如加糖則為「甜燒餅」。老輩福州人倘憶起舊時「提(苔)菜餅,辣菜餅,豬油渣夾我福清餅」的叫賣聲,倍感親切。舊時這些叫賣人頭頂「小店」,小巧別致,左右分書「聞香一嘗三打掌,知味十步九回頭」小聯,裡面擺放著甜醬、辣醬等。外地客走過福清,旅外僑胞返鄉省親,也都要買一串嘗嘗。
閩東的福安也產光餅,該市坂中村的光餅很有名氣。當地光餅店附近,每有豆芽菜的攤點,因為光餅夾豆芽菜餡是福安風味小吃。
6.線面
采優質麵粉加鹽等輔助料精製而成,色澤潔白,線條細勻,質地柔潤,落湯不糊,香爽可口。食用方法有二:其一為高湯線面,即把線面放入沸水中煮一二分鍾,色變即撈起,加入事先煮好的佐料,如肉絲、煎蛋、香菇、黃花菜、青菜之類,再調以湯汁(肉湯、雞湯等)即可食用;二是涼拌線面,煮法相同,但撈起後不放佐料,只調以適量的香油、味精、紅酒等,風味獨特。
福州線面拉開長度可達180厘米,細僅0.6至0.7毫米直徑,挽面時在面頭上紮上紅線,由於線面是面類中最長的面,又叫「長面」和「壽面」。由於福州話「長面」和「長命」諧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長命」。
在福州地區,線面廣為民眾喜愛,大年初一,人們都要吃一碗線面,祝福健康長壽。線面還有以下別稱:祝壽送線面稱「壽面」,婦女分娩坐月子以其為主食,佐以蛋酒、雞湯而稱「誕面」,結婚訂親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遠離家門返歸或遠客入門煮線面加兩個蛋款待,謂「太平面」。
7.粿
主要是糯米磨成漿,經過製作,依靠糖、花生、豆沙、油等佐料而成。時令和節俗不同,分為4大類。�1)為圓形,內有虛有實,油炸或流滾粉成,如油�、抱滾�。抱滾�外面滾上拌好的豆粉、黑芝麻和糖,宜邊揉邊吃。�2)形扁圓,皮薄餡多,或蒸熟,或油炸,如糯米�、菜絲�、豆沙�。3)粿多三角、四角、菱形,以蒸為主,也可油炸,如芋粿、九重粿、粳米�、白八粿、糖粿。4)糕多圓形或三角,松軟有彈性,以蒸為主,如盞糕、白發糕、荸薺糕。�粿多是甜食的,也有花生粿、咸餡粿等是鹹味的品種。
8.春卷
福州民間小吃。俗稱春餅,選用精粉煎成,皮薄似蟬翼,「餅可映字」,又輕又薄。餡選鮮嫩的豆芽,佐以韭菜、筍碎、肉絲、豆腐乾片等,炒熟備卷。食時,選攤開薄餅,自取包餡,先卷一邊,兩頭覆緊,再捲成條狀,便可入口。如果,把春卷投入油鍋一炸,撈起便成油炸春卷,俗稱炸春。近年有「迷你春卷」上市,便是已製成春餅,購回油炸,尤為方便。
9.肉丸
選上等薯粉、白芋絲、肥膘肉為原料,調入紅糖拌勻,佐以五香粉,還有的加芝麻、豆腐皮等,製成粘劑,放在鋪上荷葉的蒸籠炊熟。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油煎而食;也有圓狀,入蒸籠時,有意捏成團狀,炊熟可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膩。民間在春節期間自蒸;市上以「木金肉丸」為名牌,風味獨特。
10.烰油�
「烰」(音pu),福州方言,用大量的油炸食品稱為「烰」。「烰油米時」色澤金黃油亮,皮餡分離、外香酥,內甜軟。將糯米洗凈浸泡4-6小時後,磨製成水磨粉團。紅糖加水熬成糖漿,去渣待用。豆沙加入糖漿、精鹽,製成豆沙餡。糯米粉團加入糖漿,反復揉和製成�坯。用�坯包上豆沙餡,成為油生坯,面貼花生仁1粒即成。把生�坯放入油鍋,用鐵勺輕輕翻動,等油�皮亮膨脹似球形,色呈焦黃時,即可撈起瀝干油。
11.蠣餅
「蠣餅」扁圓形,色黃、殼酥香,味道美,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點之一,風行數百年不衰。成品皮香酥,餡鮮美,色金黃。將大米、黃豆,分別用水浸3-4小時,摻水磨成濃漿,加入精鹽攪勻後待用。豬肉剁成肉餡,蔥切珠狀,用醬油調成餡料,牡蠣肉洗凈,瀝干。將特製鐵勺在油里加熱後,取半湯匙料漿倒入熱勺內,在米漿上放肉餡、牡蠣,再蓋上一湯匙米漿,放入油鍋,炸至餅面呈金黃色時撈出,瀝干油。
12.千頁糕
千頁糕」為選用中筋麵粉製成的甜點。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將麵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鹼水再揉勻。肥膘肉切塊放入湯鍋,用旺火煮熟撈起,然後切成細肥肉丁。將面碾成薄面片,對折,一邊撒上1層肥肉丁,再撒上1層白糖,形成1層面餡,如法製作可得4層面3層餡。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
Ⅲ 福州結婚風俗 最全面的福州結婚風俗
在我們國家結婚是需要非常注重習俗的,每個地方的結婚習俗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各位新人們在籌備婚禮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了解當地習俗,那福州結婚風俗是怎麼樣的呢?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禁忌呢?下面就隨著本網站一起來看看吧。
訂婚
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現在交換紅帖,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 「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定婚姻關系。
下聘禮
男方父母、媒人帶著新郎去女方家訂婚。現在可以在酒店內訂婚,大家吃頓便飯事情就定下來了。
聘金
聘金:3萬3,5萬3或10萬3,13萬3。議定的聘金尾數必為三字。福州方言三與生諧音,象徵婚後多生兒女。
喜慶十色:喜糖5斤2包、2個大豬腿、2隻大魚、2頭目魚干、線面5斤2包(線面要用大紅紙包好)、紅蛋若干、蘋果或桔子若干、紅酒2瓶、10隻腳腳健全的煮熟後變紅的2隻大螃{意為十全十美}、一對活雞、黃金若干。
回禮
須回送:新郎內衣一套、新郎西裝一套、新郎襯衫一件。新郎男襪一雙(不能是白色的襪子)、金戒指一個。其中的「襪金褲」,寓意新郎以後發展為:「活金庫」。至於女方要回送多少禮金給男方,可以在訂婚儀式時當場返送,也可以在結婚時,當嫁妝給新娘。
嫁妝
1.置辦些新家需要的電器:根據各人情況,按需辦理。如女方有條件,現流行置辦「轎車一部。
2.紅皮箱:(個數一般2個,取好事成雙之意). 皮箱里裝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辦給女兒嫁妝物。
3.紅傘:接親時,伴娘為新娘撐紅傘出門,上車,下車,露天。這把傘要求要嶄新的而且沒有商標,顏色紅色和粉紅均可。這也是舊時討吉利的說法,比如擋災,辟邪。
4.紅塑料桶1個:需用3尺3的紅布(男方提供)包裹. (意為新娘馬桶,桶內要放上紅棗、花生、蓮子、桂圓、瓜子,寓意早生貴子)。
5.喜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對,討吉利的說法,多子多福之意。(最好是女方朋友送的,千萬不可是新娘本人去買的)。
6.兒童澡盆1個,紅色化妝箱1個,鏡子一面,紅毛巾2條,紅牙杯一對,牙刷2把,2把角梳,紅臉盆2個。
7.塑料花和花瓶(男方提供);塑料花白色百合花和紅色玫瑰花2種顏色各九朵,代表男生和女生,也寓意百年好合和富貴榮華。
接親
結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備兩輛以上裝飾好的婚車來女方家接新娘與嫁妝,也叫接親。當新郎的婚車到女方家時,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後新郎方可進入女方家。新郎還要帶上新娘手捧花與上等香煙來新娘家。接親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規劃好路線,切勿走回頭路。另外接親的時候也要盡量避開一些不吉利的場所,例如醫院,監獄等等。
吃面
新郎到女方家時,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裡後,同樣還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為保平安。按福州傳統,新人在見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雞面,新郎吃雞頭,預示著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雞翅膀,雞腳,這個要用福州話來講,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還有兩個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顆留一顆,意思為大家一起平安。
安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長輩鋪新房的床,長輩要選父母,兒女齊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這位長輩那樣幸福。然後找1至2個乖巧,聰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幾個滾,意將來會生漂亮的男寶寶。如果喜歡生女寶寶,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來打滾好了。還得記得給每個小孩包紅包。
見長輩
下午3到4點,新人就要開始拜見祖宗,及長輩,老人和親戚,討紅包。按先直系後旁系,先父系後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給新娘「見面禮」。至親長輩多贈以戒指、項鏈、手鐲等貴重禮物。
設酒宴
差不多5點新人們就要到酒店迎賓客了,最後就是酒店常見的禮儀了。新人的親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在酒桌上見過與自己同輩的親戚,那時候也還是可以拿紅包的。
回門
按福州習俗,結婚時,第一天是男方家辦酒。第二天,女方家辦酒,也叫辦回門酒。婚後第二天是回門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給小舅子錢。然後新郎備禮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見,當日需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