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結婚男方准備什麼

福州結婚男方准備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07 20:16:49

⑴ 福州結婚習俗的接親

結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備兩輛以上裝飾好的婚車來女方家接新娘與嫁妝,也叫接親。當新郎的婚車到女方家時,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後新郎方可進入女方家。新郎還要帶上新娘手捧花與上等香煙來新娘家。見到新娘時,把手捧花給新娘拿著。同時,把香煙大方地分給女方家人抽。新人在女方家裡,拜見完祖先後,要吃太平面(注意:太平面的湯料必須是雞。而且新娘要吃得慢點,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新人吃完太平面後,帶上嫁妝准備出嫁。在新人出門前,新娘家還要放鞭炮,放完後新人才可出新娘家門。新娘邁出女方家後,千萬不可回頭,要高高興興地往前走,即使是忘帶了東西,也不能回頭,要叫別人去拿。新人從邁出家門一直到上車前,新娘接出門的時候伴娘要為新娘打傘,車門則有伴娘負責開。當婚車啟動准備開走時,女方家人還要再放一次鞭炮。福州女兒出嫁,一定要在上午12點到男方家,一般新郎上午8到9點前就出發接親了。
到男方家。隨後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再拜公婆,後夫妻交拜。拜畢,由「福壽雙全」的一對夫婦持鳳燭引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入洞房後,新郎新娘並坐床沿,名為「坐床」;飲「合歡酒」,名為「合巹」;由一父母雙全、兄弟眾多的男孩在馬桶小便稱「開桶」,取早生男孩之意。

⑵ 福州結婚習俗與伴娘注意事項

福州結婚習俗如下:
" c3 Z. W' |' c# {- P! l' _1 N( p(1)首先,男方要去女方家提親,男方要給女方父親禮金33000,還要給女方母親3000或者3000以上不等的肚子疼的錢,原因是女方母親生出女方來不容易;5 j5 q% l3 E8 S+ }( U, Z/ O
(2)其次,是男方買給女方買結婚的衣服里外各三套,(包括內衣、內褲、秋衣、秋褲以及外面的套裝),皮箱、皮包等,因為女方母親生了女方長那麼大了,也要給點費用給女方父母吧;9 u* P2 R9 Q8 h3 c' n. r
(3)第三,就是如果男方是福州人的話,去接新娘至新郎家還要給所有男方家的親戚,行跪拜大禮;
' |; K- o( K6 w* A' A' P(4)第四:男方去女方接親時,需要用紅傘來遮擋陽光,不能讓太陽照到女方臉上;
$ i' @ M) M$ D; n( M(5)第五,男方必須與女方商量後定好酒店,當天結婚時必須在酒店門口迎接賓客; i1 _: O+ v$ G! _. L; q
(6)第六,男方還要買洋娃娃、紅桶、紅臉盆等一些家庭用具;% H* @4 X0 m. N D; k. x

. K" ]$ Q, P' S3 j新娘入門之後,有個「下灶前」風俗。新娘到廚房,扎掛圍裙,先燒柴火,後煮雞蛋,伴房媽口唱:新人下灶前,家產層層「咸」(高)……這是一種示範性的儀式,新娘僅僅做個動作。
# [! t5 b* s3 |5 }' k B
# e8 z! }( Z5 U: C到了第二日,也有在三五日後,新娘要下廚房做飯做菜,叫「試鼎」。所謂「試鼎」,就是對新娘的煮飯、炒菜、煎湯、燉魚……烹調技藝來個「考試」。這時,母婆、嬸婆、姑婆等親戚長輩都來圍觀,可以提議這道菜怎麼煮、怎麼燜、怎麼炊等;可以從持刀切菜,剖魚削肉,到油鹽糟醬等使用,進行考察和出題做菜。一般都含有輔導性,以期煮得好,炒得香。如果有一兩位親戚長輩故意出題,新娘就應有自己主見,不能聽憑隨便說的,免出差錯。但作為新娘不便應嘴,採取「說的歸說的」,而試廚技藝要有自己的本色。要是人家查問,便說「先試試口味,下次再按你的吩咐辦」,或平和謙虛地應聲「先吃吃看,以後再依你說的做菜」,避免「頂牛」,節外生枝。 試鼎一般要試煮豆腐,佐以牡蠣、蒜。豆腐湯煮沸後,要調入稀淡的番薯粉,這一步非常關鍵。入粉太多,會把豆腐湯凝成塊狀的;入粉太少,豆腐湯不能形成羹狀。新娘應沉著試鼎,免得慌張,造成咸酸苦辣甜五味失調。農家重視豆腐,這諧音「務」(有),好兆頭;牡蠣,俗稱「蠣仔」,諧音「弟仔」(小孩子);蒜,俗稱「蒜仔」,諧音「孫仔」(孫子)等,這是喜家所欲的追求和期望。. E" D# c4 n8 e `
* x* R e0 K/ x# Z
請回門和「撮食」1 K& d# A$ l2 d0 v' v- `9 a
女子出嫁之後,有的翌日,有的第三天,女家派出新娘的弟侄一輩的人,到男家「請回門」。這時,新娘新郎便在晚輩代表引路下,偕行「回門」。如果雙方家庭相隔較遠,就要坐轎、扛兜、騎車、坐船。現在交通方便,選坐汽車。 / F# n. N! D5 K" _1 N/ H( V0 p4 x
! P% h( Y$ ^* ^3 m6 ^; F# `
請回門,古稱歸寧。只來一天,當晚便回男家的,叫「請趕燭」,定在燭明夜黑時分返回夫家;要是路遠,或女家場面熱鬧,可逗留三五天,既可會見女家的親戚朋友,又可在熱鬧場面,人們對新郎(俗稱姑爺、姐夫)進行有趣的樂和滑稽的調笑。作為新女婿定要禮貌待人,舉止文明,婉轉答對,避免被圈入合謀計算的「圈套」,弄得既要受罰,又要被人取笑。如端茶盈杯,就要平穩舉喝,不滴不漏。又如食太平面,怎麼用筷夾「太平」(鴨蛋),怎麼挑夾線面等動作都要講究,有的以象牙筷子或銀箸供新女婿使用,必須開動腦筋,沉著應對。再如酒席間怎麼酌酒、怎麼夾食、怎麼對話等都要留心,稍有差錯,都要被「處罰(罰錢)。從單項罰錢,買了禮餅等分給在場親戚朋友,叫做小」撮食「;到幾項罰錢集中起來,辦起酒宴請在場親戚朋友,叫做大」撮食「。新女婿被「撮食」,留下「傻女婿」笑柄,久久作了「話頭」。一般岳父母出面干預過重的「撮食」,只要不屬於新女婿本身智力低下或洋相百出的。
4 Y: z' a; D! D0 m1 j$ Z7 T
1 n2 g4 k1 U j; _% X5 b2 k媒人婆和伴房媽
2 @4 A0 B- b q& C- v8 x/ ?: X
) }! @8 O( j2 t" J$ D! F# K" s) Q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怎麼婚嫁呢?除了雙方父母認識,互相友好,結成姻親,或男女自幼相識,長大成親外,一般都要通過媒人撮合。充當媒人的,多是老年的婦女,人們以「媒人婆」稱呼,以示敬重。
) N/ K; X7 T' X3 j
) d6 M) Q V* w& _1 u7 W婚姻大事,依靠媒人通過定禮,有雙媒和單媒的區別。所謂雙媒,指男家信賴的男媒和女家信任的女媒協作撮合,較能順利謀成。單媒,指男家咐托到女家說親的,或女家咐托到男家說親的。媒人,也稱「介紹人」。舊時媒人作為一種社會職業,多是知識淺陋、文化不高的婦女,以說媒謀生,往往不負責任,七講八騙,單純撮成,撈取一筆「媒人錢」(今稱介紹費),以致「亂點鴛鴦譜」,受人鄙笑,因此』「媒人婆」一詞也含些貶意,與民諺「媒人嘴,犬放屁」、「媒人要吃十八頓」等等相應。當然,現今「媒人婆」在一些偏僻地區仍有,而城鄉多是親戚朋友受託充當「介紹人」,起牽線聯系和傳話作用,這種並非職業的媒人,頗受男女雙方的歡迎。因為,男女自由戀愛的,不必依賴「媒人婆」從中了解和說合。不過,許多婚姻介紹所和徵婚啟事的中介,也是替代「媒人婆」的舉措。好多互不相識,到戀愛結婚的過程,男女雙方互相了解,互相愛慕,最終還要通過中介式的介紹人傳話和撮成。伴房媽,俗稱「伴娘」,指女子出嫁,家長要找個陪伴新娘的人。因為新娘初進夫家,人地生疏,多不方便,所以女家要請人隨伴。伴房媽多選婦女,以容貌端正,口齒伶俐,熟悉禮規,和氣風趣為佳。舊時,伴房媽有單伴和雙伴兩種,時間上有長伴和短伴區別。短伴幾天,長伴逾月。
# Y m: R$ l/ N9 _( \ z# ^4 k
. `7 r6 k' s, A8 a) \伴房媽,也是一種社會職業,福州原多由水上人家的婦女承辦。從女子婚期前天請來相伴,准備「出門」,教以禮規,到娶親禮成,陪伴拜見公婆及親戚人等,常代新娘尊稱和致意,言行干凈利落,大大方方。尤其鬧房時,伴房媽要起臨事應變和巧言解圍的作用,多方力保新娘不受奚落或嘲弄。每當鬧房的親友戲弄起鬨,或發生個別親友無所不為時,伴房媽就要善於從中排解,好言相勸,盡力維護,即要鼓勵新娘隨和一些,答應若干文娛性的動作表演;又要排解個別親友發怒於人,避免「惡作劇」,也不使其「掏礱臂」(指賀新婚鬧房而笑謔不遂)。伴娘充當這一特殊環境的協調角色,定要擅長隨機答對,別出心裁。因為伴娘年歲稍大,而鬧房親友多是後生的,便呼之為「伴房媽」。
0 F, s J, M. f: L3 {. Y) f1 t4 T- T. b. Y$ t
伴房媽還負有照顧新娘熟悉環境和人事的使命,同時也要照顧新娘的生活。洞房之夜,還要指點新娘和新郎喝合歡酒,指導有關新婚的起居飲食的規俗禮例。往往合歡酒後,伴房媽要向新郎要紅包。新郎付給一份之後,還要求添包,「添」含添丁發甲的意思,新郎要滿足這一「添」的要求。至此,伴房媽工作結束,當夜或翌晨便可離開。
9 u0 V. F8 @+ |8 ]3 y/ d6 k# k0 W2 K* ~. L" W) |8 x
如果女家有請「回門」,即新娘新郎一齊到女家,就要伴房媽陪同走去。侍到禮成,伴房媽的差事已畢,也就離去了。這時間就稍多一些,富豪人家可聘逾月。
( t" r! M! A% l* W
" N; I" n# u! x, g Z/ d伴房媽往往有代代相承的「出口成章」,隨著新娘進入男家之後,每個場合都有唱誦傳統的歌謠。如《新娘入門歌》:新娘進門,福壽雙全,花開四季,孩兒坐盆……《新郎揭蓋歌》:揭蓋揭得起,傢伙(家財)烘烘起;揭蓋揭得高,起厝買田抱細哥;揭蓋揭正中,四代兩公孫……《拍房門歌》:一拍房門一聲請,檐前喜鵲報佳音,鴻雁雙飛長恩愛,鴛鴦成對永相親……《合歡酒歌》:新娘食雞頭,家產做上樓;新娘食雞[骨交],越做越起家;新娘食雞翼,做事有意值(好兆);新娘食雞底,明年做娘奶……每當伴房媽唱歌時,唱了一句,眾人要喝彩應和:「好呀!」「是啊!」這樣互相唱和,氣氛熱烈,儀式隆重,顯示喜慶的祥瑞和歡樂。

⑶ 福州訂婚習俗結婚習俗

1、雙方父母出席酒宴協商雙方訂婚事宜,主要是訂下黃歷和男方的聘禮多少。禮金多少視雙方家庭條件為准,如果雙方都是普通家庭 (這里的普通家庭指雙方家庭年收入都在10萬RMB左右)目前標準是88888—108000左右浮動。

2、到訂婚日之前肯定還有大把的時間的,在這段時間里就是要添置兩人訂婚所需要的東西,我們以男方給女方的東西開始,金飾一套包括耳環,手鐲,腳鏈,項鏈,對戒一對,鑽戒一枚。

3、訂婚日:福州人現在訂婚酒席分兩種。

一種是中午女方家擺設酒席宴請男方的父母以及伴郎出席,晚上則由男方回請女方。

另一種就是雙方父母加上至親好友一起於某酒店設宴訂婚。一般現在市區選擇後者的比較多。

下午男方驅車盛裝至女方家中迎接女方及其父母,並給女方弟弟或者妹妹皮箱錢。

到酒店後給雙方父母敬茶,向親朋好友敬酒以見證你們的愛情。一言以蔽之,訂婚需要雙方結合的意願、訂金和時間。

⑷ 婚禮習俗!(福州地區的)

漢族--婚俗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於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春秋時,人們同姓婚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為婚乾杖而離之。明、清時地域更大,人口眾多,早成為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取代了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故《明律例》與《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為二,中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實際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結婚。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並,只禁止同宗結婚。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查日子: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後,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後,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夥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後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客後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准備嫁妝,男方准備傢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賀郎歌: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後,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後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夥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後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後,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看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黑房搶親: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後,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後,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後,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回門: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⑸ 福州人有什麼風俗文化特點

  1. 祭祀。說到福州地方風俗首先要說祭祀,祭祀是中國古代十分看重的一種儀式。在婚姻、節日,鄉會等舉行前都要先祭祀,這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至今仍保留,只是它的程序沒有以前那麼復雜了。就說福州人逢年過節或舉辦什麼儀式前都要先通過祭祀來求得生活的平安,得到祖宗以及神靈的保佑,讓全家人都能夠無災無病,健康長壽。福州人的祭祀很有自己的特色,他們是以祭祀自己的祖宗為主祭祀神靈為輔,因此福州人祭祀的對象具有現實的意義,更可以看出他們對家庭親人的深情與懷念。福州人祭祀時都會先擺上兩根香燭和一個小香爐,然後再擺上貢品。先擺上的是紅酒,紅酒一般選用福州老酒,有時也用紹興料酒。福州人在祭台上一般會擺上十個小酒杯,然後每杯都倒滿紅酒,這樣做的意思是讓自己的祖宗在陰間也能夠有酒喝。接下來就會擺上雞、鴨、魚、豬肉,扁肉燕和魚丸等貢品,而雞、鴨、魚,豬肉是一定要貢上的,同時肉一定要是豬肉,這個原因很簡單,福州人就是喜食豬肉,同時還要在每一個貢品上都放上一小片紅紙,至於為什麼要放紅紙,福州人各有說法。當貢品都擺好時,主人會點上香(一般為三根),然後吹滅它們再在祭台前拜三拜後就可以將香插在香爐上了。接下來就會拿一個小鐵桶燒紙錢,紙錢上印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比如衣服、洗衣機,電視機等,還有金幣,意思是願祖宗們在地下能有齊全的生活用品和足夠的金錢,福州人在燒紙錢時最忌諱的就是火會熄滅,因為他們認為火一旦熄滅,就說明他們為祖宗准備的東西已經送完了,這樣祖宗一旦得不到足夠的東西就會生氣以致不再保佑他們了,於是他們必須保證在燒完最後一張紙錢前火都不能夠熄滅,這樣才能求得祖宗的保佑。祭祀的時間應放在十二時以前,福州人都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十二時以後不祭祀的話,祖宗就會自行離開祭台,因此福州人在祭祀祖宗時都很注重把握時間。

  2. 婚姻。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福州人對婚姻是特別看重的。福州人舉行婚禮一般是採用中國傳統的形式,就算採用西洋形式的婚禮,其中中國傳統形式的成分也佔有不少。對於福州人來說,傳統的婚姻是這樣的:結婚前男女雙方都要先訂婚,訂婚時男方所要准備的禮金都要帶有三這個數字,一般為一千三百三十三或者三千三百三十三,「三」是福州人最喜愛的數字,因為「三」與「升」字諧音,意思就是希望男女雙方都能夠步步高升。禮金准備完後男方還要准備豬腿作為聘禮,然後男女方再約定結婚的日子,由於福州人比較迷信吧,挑日子也是很講究的,一般通過算命先生或者看日歷來選擇吉利的結婚日子,因此婚前挑日子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當這個環節結束後,男方就會詢問女方參加婚禮的人數從而決定婚禮所辦的酒席數量。接下來女方會跟男方講好結婚時所需的酒錢、糖果、香煙,首飾等的數量。到結婚的時候,新郎先要去迎接新娘,按照傳統習俗,新娘先要躲在閨房裡,女方的親朋好友會在家門口等候,當新郎來時他們就會「戲弄」新郎,比如他們會要求新郎留下一點紅包,或者要求新郎請戲班演一出戲,或者請藝人講一部評話,通過後才可以將新娘接走。新郎在接走新娘前兩人都要先吃太平面(在碗里放入煮熟的線面,兩個鴨蛋,少許雞肉和香菇,然後再澆入雞湯而成的),吃完後新郎新娘都要拜過祖宗和女方父母後,新郎才可以把新娘接走,接走時親朋好友都會以燃放鞭炮的方式歡送新郎新娘。當新郎新娘到男方家的時候,男方的家人也會以放鞭炮的方式表示歡迎。當新郎新娘進屋的時候,也要先拜過男方的祖宗和父母,然後也要吃太平面,最後新郎要把新娘送入洞房。到了晚上舉行婚宴時,新郎新娘以及他們的父母要相互見面,親戚朋友們都會舉杯慶祝。當酒桌上端來太平燕的時候(在大碗里放入扁肉燕、鴨蛋、香菇、玉米筍,香蔥等再加上高湯製成的)時,新郎新娘就得出來在一位姑奶奶的陪同下拜見長輩,親朋好友,長輩和親朋好友都會給新郎和新娘見面禮(一般以紅包或首飾為主),見面禮由姑奶奶暫時保管。這可以看出福州人舉辦婚禮所耗費的資金一般是由親戚以及親朋好友來共同分擔的,這樣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男女雙方家庭在舉辦婚禮時的經濟負擔。婚宴後,新郎新娘的親人在送完客人後就會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了。婚禮結束的第二天,小舅子要在凌晨五點多鍾起床拜完自家的祖宗後就開始扛著用紅布條紮好的甘蔗到親家母家裡(男方家)去接新娘回娘家。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扛著甘蔗呢?甘蔗在這里的意思就是希望兩家人的日子都能像甘蔗那樣的甜美,生活水平都能像甘蔗那樣節節升高。當小舅子到親家母家裡的時候要叫新娘回娘家,這時親家母以及新郎都會給小舅子紅包,小舅子收完紅包吃完太平面後就得把新娘接回娘家,然後在女方的家裡吃完太平面後才算完成任務。這就是福州人的傳統婚姻形式,程序多且復雜,但都充分體現了福州人耐心仔細的辦事態度,勤勞朴實的精神品質,充滿濃厚文化氣息的生活習俗和對吉祥、平安,幸福的追求。

  3. 地方傳統節日

    福州人自己的節日很多,過去的福州人每月都會過上一兩個節日。節日里親戚朋友相互登門拜訪,家家戶戶都會擺設酒桌邀請自己親人朋友。福州人對節日的熱愛源於對生活的熱愛,每個月設一兩個節日也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同時福州擁有那麼多的傳統節日也為福州文化增添了不少濃厚的氣息和艷麗的色彩。福州人過節總要和祭祀保平安結合在一起,他們認為有了祖宗神靈的保佑,節日才會過得安寧與祥和,由於福州地方傳統節日太多,只好選幾個有代表性的節日介紹給大家。

  • 拗九節。福州人把拗九節定在農歷正月二十九,拗九節又稱孝順節或送窮節。相傳古時候福州有一位叫目連的人,他的母親十分兇悍,死後被送進地獄受苦。目連長大後,每天都會到她母親的墳墓前給她送飯,但是所送的飯都會被小鬼給吃掉,目連因母親吃不到他所做的飯而感到苦惱,後來目連用黑米煮了一碗顏色發黑的粥,那些小鬼們嚇得都不敢吃,於是他的母親終於吃到了兒子送來的粥,在陰間不再受飢餓了。後來福州人就把這一天命名為「孝順節」(也就是「拗九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用糯米和紅糖煮拗九粥,裡面放上紅棗、花生、豆豉、芝麻,馬蹄,燒成後先用來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再作為全家人的早餐。凡是已經出嫁的女兒,都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願全家都能度過「九」這一關。把孝順作為節日反映了福州人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上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 冬節。冬節是福州地方特有的一種時令節俗,它是被定在農歷冬至。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們都會在祖先神主的祭台前陳列壽面等貢品,桌面放一支大竹籮,籮中盛有糯米粉(現在都已經改成盛在大瓷碗里了),全家人會團聚在一起,邊搓丸邊唱福州地方民謠,人們將搓好的丸煮熟後蘸糖豆粉吃,象徵著全家都能夠團團圓圓,生活都能夠甜甜蜜蜜。

  • 元宵。元宵也叫上元節,是農歷春節的又一高潮,福州人說只有過完元宵才算把春節真正過完。這一天福州地方有舞龍燈、打獅、放花燈、放焰火、猜燈謎,吃元宵等,甚是熱鬧。據歷史記載,晉安橋就是因為宋時大量東門婦女連臂走進福州城觀看舞龍燈而得名,橋上還刻有「樂游古跡」四個大字。

  • 迎年。迎年又叫「游神」,舊時多在每年農歷正月初十後舉行,而現在較多農村仍保留這樣的習俗。每到迎年時農村各戶都會大擺酒席,邀請親戚客人,在城裡的親戚好友也會在此時坐車來參加這一節日。這個節日在農村是僅次於春節的,因此也辦得相當的隆重和熱鬧。到了這一天各村山中的神廟前都會站滿穿著古裝的人,這是隨神像遊行的護衛。神像都長期放在神廟里,到迎年時才被抬出來,神廟里的神像種類很多,如泰山老君、二郎神、白馬王、尚書公、哪吒,穆桂英等,這些神像都分別由村長所指定的人來頂著,在護衛隊的隨行下搖擺而行。當他們到一戶村民家門口的時候就會停候幾分鍾,該戶人家會放鞭炮以示歡迎,燒香祭拜以求今年平安幸福,稍富裕的家庭還會在門口大放煙花,因此這一天站在一個比較空曠的地方朝夜空望去盡是七色多彩的焰火,焰火一放也為節日增添了不少濃厚的氣息。

  • 中元節。農村稱這一節日為「七月半」,俗稱「作半段」,由古代「郊社」演變而來的,一般在農歷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七月半」指的是一年的半段,意在慶祝農田的豐收。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做豐盛的佳餚邀請親人和客人,有的甚至到縣城請廚師來幫忙烹制。如果一個家族的一部分成員住在農村,另一部分住在城市,農村的成員就會與城市的成員約好家族的團聚「七月半」時在農村,中秋時在城市舉行。從這五個有代表性的節日可以反映出福州人豐富而安定的生活,同時也客觀上為福州地方的風俗文化增添了濃厚的色彩。

⑹ 福州結婚女方應該准備什麼東西

結婚女方物品准備——新娘個人物品

1、新娘結婚婚紗禮服三件:婚紗一件,出門紗一件、敬酒服一件

2、新娘回門衣服:一套

3、新婚婚鞋:高跟婚鞋和平底婚鞋各一雙

4、結婚首飾:首飾配件等若干

5、新娘包:准備一個紅色包包,用來放置新娘的私人物品,一般由伴娘保管,主要是一些應急小物件,可以是這些:充電寶、針線盒、小夾子、別針、黑色小發夾、梳子、吸管、衛生巾、備用絲襪、創可貼、干濕紙巾、小零食、口香糖、拖鞋、氣墊BB等。

結婚女方物品准備——陪嫁物品清單

1、床上用品等小物件:

(1) 紅色多件套一組

(2) 新棉被6床(2床厚、2床中厚、2床薄)酌情增減,以雙數為佳

(3) 緞子被面6床(金銀紅綠四種顏色必須有,其他酌情)

(4) 緞條被裡6床(用於縫合被子)

註:緞子背面和緞條被裡在市西路和浣紗路有賣緞子背面的圖案:百子千孫圖、牡丹花開圖、龍鳳呈祥圖必選,其他酌情被子擺放的順序:將金色緞子被放在最底端,銀色緞子被放在最表面,寓意鋪金蓋銀。

2、廚房用具:

(1) 大家電:空調、電視一般都是兩個。冰箱、洗衣機。

(2) 小家電:電飯煲、餐具一套(有一百多頭的,也有八九十頭的,還有五六十頭的)、筷子兩盒、熱水瓶兩個、掛燙機之類的可以看需要購買。

3、子孫桶+紅色桶:

外面用大紅布包裹,桶內放置8樣物品。 分別為:紅花生、紅棗、桂圓、五個紅鴨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衛生紙、柏樹枝一小捆。另一個桶放滿米,上面放置的是紅棗、桂圓,兩桶上面均放置柏樹枝(小捆)和紅喜字,紅布包裹。

4、紅色臉盆

一共准備兩個臉盆。

一個紅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幫阿公、阿婆買的各一雙的皮鞋和襪子及帽子各一。鞋子里需放置襪子、3節花生、糖各2塊。

另一個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帶籽萬年青一盆;兩盆中均放置些紅棗子、桂圓及柏樹枝(小捆)。並覆蓋紅喜字在上面。

5、糖罐子:

糖罐子是要一對的,裡面放一些糖,寓意甜甜蜜蜜。

6、紅箱子:

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壓箱底。

7、 壓箱錢+紅包:

(1) 紅包:其中包括改口錢、壓車錢等等,紅包大小可按小、中、大來分,小一點的十塊、二十塊、五十塊,中等的一百兩百的,大一點的幾百塊的都可以。

(2) 壓箱錢:女方家會在箱子的四個角或者正中央壓電錢給女兒,這個錢是給女兒應急用的防身錢,萬一婚後有緊缺錢可以拿出來應急。

8、紅手絹或紅蘋果

男方接到女方以後,女方在路上,一路手裡都不能空著,要麼帶紅蘋果,要麼帶紅手絹之類的紅色物品,預示著一路上順風順水紅紅火火

⑺ 福州結婚習俗

福州結婚習俗有「換帖」、「合八字」。

「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要選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盡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

男方父母、媒人帶著新郎去女方家訂婚。(現可約在酒店內訂婚,後大家吃頓便飯)。女方回禮,可備一隻母雞,以便與男方訂婚送來的母雞交換下,讓男方帶回一對雞(包括對方原來送來的那隻公雞也返還)回去。

(7)福州結婚男方准備什麼擴展閱讀:

結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備兩輛以上裝飾好的婚車來女方家接新娘與嫁妝,也叫接親。當新郎的婚車到女方家時,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後新郎方可進入女方家。新郎還要帶上新娘手捧花與上等香煙來新娘家。見到新娘時,把手捧花給新娘拿著。同時,把香煙大方地分給女方家人抽。

新人在女方家裡,拜見完祖先後,要吃太平面(注意:太平面的湯料必須是雞。而且新娘要吃得慢點,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

⑻ 福建的結婚風俗是什麼樣的

【婚禮紀】搜羅了一堆資料,福建的結婚風俗包括以下這些:

訂婚儀式:

「過禮」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認為是對兒女的婚事負責,往往在接到紅帖之後要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好在現代人多半不相信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換紅帖,往往也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要選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盡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少收聘禮。「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定婚姻關系。

男方下聘禮:

男方父母、媒人帶著新郎去女方家訂婚。(現可約在酒店內訂婚,後大家吃頓便飯)

男方要送:聘金:3萬3,5萬3或10萬3(議定的聘金尾數必為三字。福州方言三與生諧音,象徵婚後多生兒女)。喜慶十色(喜糖5斤2包、2個大豬腿、2隻大魚、2頭目魚干、線面5斤2包(線面要用大紅紙包好)、紅蛋若干、蘋果或桔子若干、紅酒2瓶、10隻腳腳健全的煮熟後變紅的2隻大螃蠏{意為十全十美}、一對活雞{要用三尺三的紅繩將兩只雞的腳綁在一起的,得打活結哦。男方回去的時候要把母雞帶回去,這時候母雞的兩只腳用那根紅繩綁好。)黃金若干(注意:不一定要訂婚時送,黃金何時送雙方可以協商)

以上這些東西都要用紅紙外包裝,或者在送的東西上放上四方的小紅紙。

女方回禮:

可備一隻母雞,以便與男方訂婚送來的母雞交換下,讓男方帶回一對雞(包括對方原來送來的那隻公雞也返還)回去。有的女方家裡不事先備母雞,只是把男方送來的母雞留下,讓男方只帶回公雞去。須回送:新郎內衣一套、新郎西裝一套、新郎襯衫一件。新郎男襪一雙(不能是白色的襪子)、金戒指一個。其中的「襪金褲」,寓意新郎以後發展為:「活金庫」。至於女方要回送多少禮金給男方,可以在訂婚儀式時當場返送,也可以在結婚時,當嫁妝給新娘。

(備註:上方所說,訂婚時男方所送「喜慶十色」,女方可將十色中所有的一半返給男方帶回。不過,這「喜慶十色」,也是可以商量的,現在許多人都沒有送十色,只是隨便意思地送點。)

女方置辦嫁妝:

一、辦些新家需要的電器:根據各人情況,按需辦理。如女方有條件,現流行置辦「轎車一部」。 二、紅皮箱:(個數一般2個,取好事成雙之意). 皮箱里裝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辦給女兒嫁妝物。

三、紅傘:接親時,伴娘為新娘撐紅傘出門,上車,下車,露天。這把傘要求要嶄新的而且沒有商標, 顏色紅色和粉紅均可。這也是舊時討吉利的說法,比如擋災,辟邪。

四、紅塑料桶1個:需用3尺3的紅布(男方提供)包裹. (意為新娘馬桶,桶內要放上紅棗、花生、蓮子、桂圓、瓜子,寓意早生貴子)。

五、喜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對,討吉利的說法,多子多福之意。(最好是女方朋友送的,千萬不可是新娘本人去買的)。

六、兒童澡盆1個,紅色化妝箱1個,鏡子一面,紅毛巾2條,紅牙杯一對,牙刷2把,2把角梳,紅臉盆2個。

七、塑料花和花瓶(男方提供);塑料花白色百合花和紅色玫瑰花2種顏色各九朵,代表男生和女生,也寓意百年好合和富貴榮華。

新房布置:

門框兩邊貼對聯一副,加橫批(橫批一般寫「鸞鳳和鳴」四字); 門上貼大紅雙喜字;

新房正中懸彩燈;

窗戶上貼剪紙的大紅雙喜字,四角貼剪紙的蝴蝶圖案; 窗戶兩邊貼對聯;

牆壁四周掛字畫;

廚房:正門對聯一副,加橫批,門上貼紅「喜」字; 其他:所有房間門上均貼「喜」字一個。

接親:

結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備兩輛以上裝飾好的婚車來女方家接新娘與嫁妝,也叫接親。當新郎的婚車到女方家時,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後新郎方可進入女方家。新郎 還要帶上新娘手捧花與上等香煙來新娘家。見到新娘時,把手捧花給新娘拿著。同時,把香煙大方地分給女方家人抽。新人在女方家裡,拜見完祖先後,要吃太平面(注意:太平面的湯料必須是雞。而且新娘要吃得慢點,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 新人吃完太平面後,帶上嫁妝准備出嫁。在新人出門前,新娘家還要放鞭炮,放完後新人才可出新娘家門。新娘邁出女方家後,千萬不可回頭,要高高興興地往前 走,即使是忘帶了東西,也不能回頭,要叫別人去拿。新人從邁出家門一直到上車前,新娘接出門的時候伴娘要為新娘打傘,車門則有伴娘負責開。當婚車啟動准備 開走時,女方家人還要再放一次鞭炮。福州女兒出嫁,一定要在上午12點到男方家,一般新娘上午9到10點前就出發接親了。

吃太平面:

新郎到女方家時,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裡後,同樣還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為保平安。按福州傳統,新人在見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雞面,新郎吃 雞頭,預示著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雞翅膀,雞腳,這個要用福州話來講,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還有兩個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顆留一顆,意思為大 家一起平安。

鋪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長輩鋪新房的床,長輩要選父母,兒女齊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這位長輩那樣幸福。然後找1至2個乖巧,聰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幾個滾,意將來會生漂亮的男寶寶。如果喜歡生女寶寶,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來打滾好了。還得記得給每個小孩包紅包。

見長輩:

下午3到4點,新人就要開始拜見祖宗,及長輩,老人和親戚,討紅包。福州人叫「見廳」。

酒店設酒宴:

差不多5點新人們就要到酒店迎賓客了,最後就是酒店常見的禮儀了。新人的親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結婚時在酒店裡的儀式可請婚慶公司進行安排。在酒桌上見過與自己同輩的親戚,那時候也還是可以拿紅包的。

回門:

按福州婚俗「請回門」,通常只來一天,當晚便回男方家的,叫「請趕燭」,要在燭明夜黑前返回夫家。結婚時,第一天是男方家辦酒。第二天,女方家辦酒,也叫辦回門酒。婚後第二天是回門的日子,「請回門」時,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給小舅子錢,同時要對新郎進行有趣的逗樂和滑稽的調笑,作為新女婿定要以禮待人,婉轉答對,避免落入的「圈套」,弄得既要受罰,又要被人取笑。然後新郎備禮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見,當日需返回。至此,整個結婚儀式算是結束了。

結婚禁忌:

( 一 ) 忌於鬼月完婚. 即農歷七月。

( 二 ) 忌於農歷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 三 ) 安床時,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與桌子衣櫥或任何對象的尖角相對。

( 四 ) 床位安好後至新婚夜前夕, 準新郎忌一個人獨睡新床, 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龍者。 ( 五 ) 訂婚當天, 不管天氣有多熱, 所有參加訂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會有拆散的意思。

( 六 ) 訂婚之文定喜宴完畢後, 雙方都不可以說再見, 不然會有再婚的意思。

( 七 ) 新娘子結婚當天所穿的衣服禮服忌有袋口, 以免帶走娘家財運。

( 八 ) 新娘子離開娘家時, 哭得越厲害越好. 越哭越發, 不哭不發的意思。

( 九 ) 結婚當天, 新娘出門時, 姑嫂均要迴避, 不能相送. 因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掃"同音, 都不吉利。 ( 十 ) 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隊迎娶車隊, 叫"喜沖喜", 會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雙方媒人交換花朵, 以化解之.

( 十一 ) 結婚當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觸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寢. 新娘當天更不可碰到床邊。

( 十二 ) 結婚當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會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 十三 ) 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應禁入結婚禮堂, 因為在禮堂哭會不吉利。

( 十四 ) 新娘進男家門時, 忌腳踏門檻, 應要跨過去。 ( 十五 ) 凡是生肖屬"虎"的人或寡婦, 不可觀禮及進新房。 ( 十六 )新娘子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會有羞夫之意。 ( 十七 ) 歸寧當天, 新婚夫婦必須於日落前離開娘家回家, 絕對不可留在娘家過夜. 萬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夫妻二人要分開睡, 以免沖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 十八 ) 新婚四個月內, 忌參加任何的婚喪喜慶。 ( 十九 ) 新婚四個月內, 忌在外過夜。

⑼ 福州結婚男方要向女方下什麼聘禮(多少禮金)

訂婚儀式

男方:

男方父母、媒人帶著新郎去女方家訂婚。

男方要送:禮金(禮金都以3為底。如3萬3,5萬3,10萬3。儀定的聘金尾數必為「3」字,福州方言「三」與「生」諧音,象徵婚後都生兒女)、喜慶十色(喜糖5斤2包、2個大豬腿、2隻大魚、2頭目魚干、線面5斤2包(線面要用大紅紙包好)、紅蛋若干、蘋果或桔子若干、紅酒2瓶、10隻腳腳健全的煮熟後變紅的2隻大螃蠏{意為十全十美}、一對活雞{要用紅線把兩只雞的腳綁在一起,一隻雞各綁一隻腳})、三金(金戒指,金項鏈,金手鐲,不一定要訂婚時送,黃金何時送雙方可以協商)

以上這些東西都要用紅紙外包裝,或者在送的東西上放上四方的小紅紙。

女方:

可備一隻母雞,以便與男方訂婚送來的母雞交換下,讓男方帶回一對雞(包括對方原來送來的那隻公雞也返還)回去。有的女方家裡不事先備母雞,只是把男方送來的母雞留下,讓男方只帶回公雞去。

須備:一條長褲,口袋裡面放一個金首飾。按照福州的意思是裝著金子的褲子是金庫,希望男方富貴。

至於女方要回送多少禮金給男方,可以在訂婚儀式時當場返送,也可以在結婚時,當嫁妝給新娘。

備註:上方所說,訂婚時男方所送「喜慶十色」,女方可將十色中所有的一半返給男方帶回。不過,這「喜慶十色」,也是可以商量的,現在許多人都沒有送十色,只是隨便意思地送點。

結婚儀式

結婚時在酒店裡的儀式可請婚慶公司進行安排。

按福州習俗,結婚時,第一天是男方家辦酒。第二天,女方家辦酒,也叫辦回門酒。

結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備兩輛以上裝飾好的婚車來女方家接新娘與嫁妝,也叫接親。新郎還要帶上新娘手捧花與上等香煙來新娘家。見到新娘時,把手捧花給新娘拿著。同時,把香煙大方地分給女方家人抽。新人在女方家裡,拜見完祖先後,要吃太平面(注意:太平面的湯料必須是雞。而且新娘要吃得慢點,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

女方家必備的嫁妝為:娃娃(最好是女方朋友送的,千萬不可是新娘本人去買的)、寶寶洗浴盆、皮箱兩個、紅桶(意為新娘馬桶,桶內要放上紅棗、花生、蓮子、桂圓、瓜子,寓意早生貴子)。

接親的程序:當新郎的婚車到女方家時,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後新郎方可進入女方家。新人吃完太平面後,帶上嫁妝准備出嫁。在新人出門前,新娘家還要放鞭炮,放完後新人才可出新娘家門。新娘邁出女方家後,千萬不可回頭,要高高興興地往前走,即使是忘帶了東西,也不能回頭,要叫別人去拿。新人從邁出家門一直到上車前,新娘都必須撐紅傘,且紅傘要由新娘的舅母來撐(注意到新郎家時,新郎家人要先放鞭炮,然後新人方可下車。且新郎必須為新娘撐紅傘,把新娘從車上一直遮到家門口)。當婚車啟動准備開走時,女方家人還要再放一次鞭炮。

婚後第二天是回門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給小舅子錢。然後新郎備禮品,和新娘一起往岳家拜見,當日返回。

至於結婚時要用的其他東西,是由女方家准備,還是由男方家准備,沒有特別的規定,可由雙方家人協商後決定。

男方聘禮:

按老人家說法,男方下聘的時候要備齊10 樣東西,意味著「十全十美」女方手到聘禮後,除了聘金,其餘的要歸還一半給男方。

聘金:3萬3或1萬3(儀定的聘金尾數必為「3」字,福州方言「三」與「生」諧音,象徵婚後都生兒女)

聘禮:公雞,母雞各一隻(女方退還母雞)豬腿一條(女方退豬蹄)

羊腿一條(女方退羊蹄) 紅鰱魚2頭 目魚干一包 蟶干2包
女方嫁妝:

皮箱(個數一般2個,取好事成雙之意)皮箱里裝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辦給女兒的嫁妝物), 娃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對,討吉利的說法,多子多福之意。

辦些新家需要的電器(根據個人情況,按需辦理),塑料桶,塑料花和花瓶(布置新房用):塑料花要用白色和紅色2種顏色,代表男性和女性,出門前新娘手上要拿一束鮮花。(奇怪的是,我常看到很多嫁妝里都有痰盂,不知道拿來做什麼的);紅傘:接親時,伴娘為新娘撐紅傘出門,上車,下車。這把傘要嶄新的而且沒有商標,顏色紅色和粉紅均可,這也是舊時套吉利的說法,比如擋災,辟邪等。

接親:

如果女方家在福州或有自己的宿舍,就在家裡接走。如果新娘住新郎家,結婚哪天要避一下,或到酒店租房,從酒店接走,或者就直接到化妝店接親。要是男方的長輩沒意見,那就連「見長」的程序都省了,直接下午接到酒店迎賓(我覺得「見長」這個環節是不可以少的,因為那是結婚最有意思的環節)

福州女兒出嫁,一定要在上午12點到男方家,一般新娘上午9到10點前就出發接親了,新娘接出門的時候伴娘要為新娘打傘,車門則有伴娘負責開。

吃太平面,新郎到新娘家時,新人一定要吃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後同樣還是要吃一碗太平面,意為保平安(太平面里還有兩個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顆留一顆,意思為大家一起平安)

鋪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長輩鋪新房的床,長輩要選父母,兒女齊全的,表示新人可以像長輩一樣幸福(我老爸就為一對新人鋪床過~哈哈)然後找1到2個乖巧,聰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幾個滾,意思為將來會生漂亮男寶寶,如果喜歡生女寶寶,就找一男一女,或直接找女生來打滾,還要記得給小孩子包紅包。

到了晚上,新人的親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有時候還要在酒桌上見過與自己同輩的親戚,那時候也還是可以拿紅包的。

⑽ 福州結婚辦婚禮, 訂婚是什麼樣的流程,儀式是怎麼樣的

【百惠網專家堂】,生活服務專家平台,為你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解決方案,結婚慶典,化妝造型,跟攝跟妝師等等,化妝師——邱艷,與你分享:

1.男方下聘禮:
按老人家的說法,男方下聘時備齊10樣東西,意味著十全十美.女方收到聘禮後,除了聘金,其餘的聘禮要歸還一半給男方.大致羅列如下:
聘金:3萬3或者1萬3(議定的聘金尾數必為三字.福州方言三與生諧音,象徵婚後多生兒女)
公雞,母雞各一隻(女方退還母雞給男方)
豬腿一條:即豬的1/4(女方退還豬蹄)
羊腿一條: 即羊的1/4(女方退還羊蹄)
紅鰱魚2頭
目魚干2大包
蟶干2包
2.女方辦嫁妝:
皮箱:(個數一般2個,取好事成雙之意). 皮箱里裝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辦給女兒嫁妝物.
娃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對,討吉利的說法,多子多福之意
辦些新家需要的電器:根據各人情況,按需辦理.
塑料桶:塑料花和花瓶(布置新房用); 塑料花白色和紅色2種顏色,代表男生和女生;出門時,新娘手上要拿一束鮮花
紅傘:接親時,伴娘為新娘撐紅傘出門,上車,下車.這把傘要求要嶄新的而且沒有商標, 顏色紅色和粉紅均可.這也是舊時討吉利的說法,比如擋災,辟邪.
3.接親
如果女方家在福州或有自己的宿舍,就從家裡接走。如新娘住新郎家裡,結婚那天,要避一下,或者到酒店接走。或者就直接到化妝店(影樓)接親。要是男方的長輩沒有意見,那就連見長的程序都省了,直接下午接到酒店迎賓。
4. 吃太平面:
新郎到女方家時,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裡後,同樣還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為保平安。
5.鋪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長輩鋪新房的床,長輩要選父母,兒女齊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這位長輩那樣幸福。然後找1至2個乖巧,聰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幾個滾,意將來會生漂亮的男寶寶。如果喜歡生女寶寶,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來打滾好了。還得記得給每個小孩包紅包。
6.去酒店:
差不多5點新人們就要到酒店迎賓客了,最後就是酒店常見的禮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