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雙溪鎮的行政區劃
雙溪鎮位於閩江上游富屯溪、金溪匯合處,故名「雙溪」,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自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置縣以來,一直為縣署所在地,為順昌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歷史上曾稱將水鎮、永順場等。1940年改為雙溪鎮,1956年改稱城關鎮,1981年復稱雙溪鎮至今。歷史悠久、居風淳樸、社會安定。距省會244公里,距武夷機場175公里,全鎮土地面積21.23平方公里,城區4平方公里。轄5個居委會,3個行政村,一個農果場,人口3.35萬人。
2. 福州到白水洋玩兩天,晚上想住雙溪鎮,誰給個攻略
如果早上出發,
中午可以到了,然後你可以入住雙溪,建議不要住民宿,裡面的小賓館價格和民宿差不了多少。到裡面安排好住宿後,直接去白水洋玩。晚上回出來吃外飯,在雙溪逛逛就可以睡覺了。第二天早上去鴛鴦溪,比較涼快。去完出來估計在中午,吃完飯後可以在雙溪鎮里走走,然後回頭,到際頭小鯉魚溪里喂喂鯉魚,到下午3、4點可以結束,然後開車回家剛好。
如有需要,可以聯系我喲,我是當地的地接,可以幫你們買團隊票與住宿安排喲
3. 從福州到屏南白水洋需要多少時間
從福州到白水洋,全程一共約248公里,大約行駛時間為3.5個小時
全程路況為:110公里高速公路+110公路國家二級公路+28公里縣級公路
首先沿江濱大道,來到馬尾,到達馬尾後,從馬尾上高速公路...上了高速就一直往寧德方向開,到漳灣出口出(註:寧德出口的再下一個出口,距離寧德出口10公里)全程110公路,一類車收費55元......羅源段的高速已經修好,但是周邊的安全防護設備似乎還不太完善。
下了高速,一條路直走,到達第一個岔路口...左拐去漳灣方向,右拐去寧德、屏南方向. 右拐後一直直走,路面情況還不錯..這一小段是國家一級公路.一級公路走完,盡頭是個T型路口.路口有個巨大的牌樓..上寫「歡迎您投資興業」 這個路口左拐去寧德,右拐去白水洋、屏南..這個樓口我們選擇右拐,上了G104國道..路上你會看到支提山華嚴寺的指示牌..在七都和八都之間有一個地方你一定要注意了~這是在我們去白水洋路上沿路的唯一的一個加油站,到了屏南縣城也是有加油站的,也是有中 石 化的,這里的汽油(93)6.09元/升.....
到了八都,就會看見G104上的收費站了~這個收費站是國道收費站...一類車 6元/輛...路上會看到支提山和屏南的分叉路口..
我們去白水洋的路上,凡是有分叉口,都往屏南方向走.. 八都過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就改往屏南方向走了~再過來的一段路上,會經過一個采沙場,那裡的道路路面情況很惡劣...好在這樣的路面情況大約只有500米左右...在離開G104國道到屏南縣城的這段路上...有將近90公里的山路,這90公里幾乎全部都是臨崖公路,而且路邊並沒有較好的安全防護設施..再之,這段山路中有60%以上的路段時S彎或Z彎的急彎.....且有50%以上的路段是在爬坡...所以,強烈建議不要讓新手開這段路!!!並且也不建議晚上走山路!
快到屏南城關了~~就會看到一個大拱門.天下絕景,宇宙之謎....快到縣城裡,突然在馬路中間有個在建的建築物.那條大路走完,就到了這個環島,這個環島往右拐..拐過來之後就開上了這樣一條路~直直走吧~沒有第二條路的~沒多久,車車就開上縣道了~路面情況一般..~在這距離白水洋景區還有28公里..又到了一個分叉口..這個分叉口要特別說明下..這是白水洋和雙溪鎮的分叉口..雙溪鎮是個很有名的千年古鎮...我們的午餐就是在那解決的..挺便宜,飯後繼續上路~馬上就到了
終於到了~碩大的停車場一角....
景區票價如下:
售票點 旅行社
白水洋: 95元/人 80元/人
鴛鴦溪: 60元/人 45元/人
聯票: 135元/人 120元/人
4. 雙溪鎮在哪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
屏南縣雙溪鎮發祥於五代後梁,興建於北宋,鼎盛於清朝道光年間,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鎮。
雙溪古鎮歷史悠久,陸氏宗先及裔孫與其他中原南下移民後裔一道,共同拓殖開發經營雙溪小盆地,繁衍子孫、注重教育、發展生產,促進經濟、揉合閩越土著文明,弘揚中原傳統文化。千餘年來,給雙溪古鎮留下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純朴的民情民風民俗。民諺道:「先有陸氏,後有雙溪;先有雙溪,後有屏南」,也正是雙溪村千年歷史的真實寫照。
道光年間,雙溪街市旺盛,街區大部分建築群均已建成。由於在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二年,縣城就遷移它處,所以古老的民居、眾多的文物古跡得以保存下來,沒有受到現代文明的沖擊和太多的人為破壞,使得在這塊富有文化底蘊的土地上,歷史遺址隨處可見,文物古跡俯拾皆是。現古鎮歷史遺存主要有:宋代古墓和古剎北岩寺、靈岩寺;古縣城標志的有瑞光塔、孔子廟、城隍廟,朱子廟和陸氏宗祠、薛氏宗祠、明清古民居長壽巷、鵝湖裡、侯門埕等古跡;以及清代皇帝聖旨、石牌坊、軍衛大刀、板聯、古字畫等文物。
雙溪古鎮明清房屋多為土牆黑瓦兩至三層結構,雖沒有徽州大戶人家那種恢宏氣魄,但建築精美,木雕、石雕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古建築的樑柱、斗拱、檁椽、牆面雕梁畫棟,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許多屋內楹聯出自名家之手,富含哲理。石板街巷鋪設技術精湛,街巷空間尺度造宜,建築有進有退。古鎮整體風貌既豐富多彩又和諧統一,給人以美的感受。
雙溪四邊環山,玉柱峰崎於前,三台山擁於後,金鍾、玉印、獅象諸峰環抱於左右,氣象崢嶸,景緻宜人,更有南北兩溪交會西流,而匯入渺渺鴛鴦湖,只見其來,不見其去,令人稱奇。有宋人作詩曰:「雙溪之山秀且靈,又溪之水淵且清。」
聞名於世的鴛鴦溪、白水洋就屬於雙溪鎮范疇,離雙溪十幾公里。2006年,雙溪鎮被評為「福建省十大最美鄉村」。
雙溪不但山清水秀,而且文武簪纓、英才輩出。宋朝有不畏強權參倒誤國奸相的國子監張疆和「學富五車,文思泉湧」的大理寺評事南嬴,清朝有抗擊倭寇浴血台灣島被乾隆皇帝追封為廣威將軍的薛文潮和孝勇著稱的武進士張淵瀾,以及五四暑期進步畫家陸品珪、愛國學者薛敬淵、李育民等。
雙溪古鎮的歷史,可以說是閩東山區農耕文化史的縮影。積淀千年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也正是雙溪古鎮的靈魂和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