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雲山在廣州的什麼地方
白雲山在廣州東北部,為南粵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具體地址是廣園中路白雲山南路;可乘地鐵2號線在【 白雲公園站】 下車即到。或乘坐 127、223等公交在【廣州體育館】站下車;乘坐 36、38等公交在【柯子嶺牌坊】站下車即到。
『貳』 廣州白雲山的具體位置。
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的東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3°17′,北緯23°11′。地形略呈斜長方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西寬約4公里,南北長約7公里。
『叄』 白雲山具體位置在哪裡
廣州白雲山 人們常用"白雲珠海"來特指廣州,這"白雲"指的就是白雲山。白雲山風景區在廣州市北部,距市區約17公里,是九連山脈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稱。據說每到秋季,常有白雲冉冉升起,使山上一個側面變成白雲漫漫的一片,猶如面紗籠罩,因而得名。白雲山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積2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峰,又稱「天南第一峰」。白雲山也是羊城新八景之一。
自古以來,白雲山一直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菊湖雲影"、"白雲晚望"、"蒲間濂泉"、"景泰僧歸"都在白雲山裡。金液池位於白雲山麓湖風景區,是一座風光如畫的湖泊,湖光瀲灧,波平似鏡。湖光山色交映生輝,如詩似畫,別有情趣,是白雲山中的佳境。
『肆』 白雲山在哪裡
廣州
白雲山景色秀麗,自古以來就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如"蒲澗濂泉"、"白雲晚望"、"景泰僧歸"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60年代和80年代,白雲山分別以"白雲松濤"和"雲山錦秀"勝景兩度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清末時有白雲寺、雙溪寺、能仁寺、彌勒寺等古寺及白山仙館、明珠、百花冢等名勝古跡。每逢九九重陽佳節,羊城人民更以登白雲山為樂事,屆時,扶老攜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便構成羊城一幅獨特的風情畫。 千百年來,白雲山名勝古跡雖多,但屢經興廢遺存很少,尤以近百年來歷經滄桑,頻遭破壞,到解放時,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斷壁殘垣。解放後,白雲山才獲得新生,廣州市政府組織群眾,廣植林木,修築了10個水庫,開辟公路溝通南北,修建山北、山頂公園及山莊、雙溪旅舍,重現了白雲山萬木蔥蘢、生機勃勃的園林景觀。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歷屆廣州市政府的建設,專門成立了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經過多年的建設、經營和發展,白雲山已建設成為規模宏大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旅遊景區。目前白雲山風景區從南至北共有7個游覽區,依次是:麓湖游覽區、三台嶺游覽區、鳴春谷游覽區、摩星嶺游覽區、明珠樓游覽區、飛鵝嶺游覽區及荷依嶺游覽區,區內有三個全國之最的景點,分別是: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雲台花園;全國最大的天然式鳥籠——鳴春谷;全國最大的主題式雕塑專類公園——雕塑公園。 白雲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白雲山地處我國南方,屬亞熱帶氣候區,植被種類相當豐富,擁有各種植物876種,其中有5種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鵝掌揪、土治香、降香黃檀、油杉、大葉竹柏等。野生的657種植物中,許多種類具有潛在的經濟價值,如用材樹種86種,葯用植物343種,野生觀賞植物97種。目前白雲山的綠化覆蓋率已達95%以上,據統計,白雲山目前共有綠化面積4.2萬畝,每天可吸收2800噸二氧化碳,放出2100噸氧氣,可供近300萬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稱為廣州的「市肺」(所謂「市肺」,就是指白雲山位於城市中心,山上大面積綠化,是個天然蓄水的固態水庫,是個抗禦自然災害的天然屏障,又是空氣凈化器和調節器)。據測定,白雲山空氣質量已達國家一級標准,雜訊質量達國家o類標准,地表水質也達到國際規定。一些山澗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飲用。
壁紙(12張)白雲山有十分濃厚的文化沉澱,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黃婆洞的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的遺址;秦末高士鄭安期隱居在白雲山采葯濟世,並在白雲山「成仙而去」;晉代江蘇人葛洪曾在白雲山煉丹,著有《抱朴子》這部道家名作;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寺,是白雲山最早的寺廟,還留下「景泰僧歸」一景,是羊城舊八景之一。唐宋以後,陸續有杜審言、李群玉、蘇軾、韓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詩,他們的詩文寓情於物,成為嶺南寶貴的歷史精神財富。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雲山占其三:「蒲澗濂泉、景泰僧歸、白雲晚望」。中國近現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戰爭等人物也曾在此留下足跡。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留下題詞,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曾在當時被譽為「南國釣魚台」的白雲山山莊旅舍進行過國事活動。改革開放以後,黨和國家多位領導人及國際友人也都曾在此觀光並題名,為白雲山風景區留下了不少墨寶。 廣東廣州白雲山
隨著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白雲山已漸漸被市區所包圍,完全融入到城市中,成為人們閑時休憩的好去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參觀,全年景區客流量近500萬人次,日均客流量達2—3萬人次,尤其是重要節假日(如:國慶、五一、重陽、中秋等)全山最大客流量達10—20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白雲山每年接待離、退休老人近百萬人次,這在全省公園里是屈指一數的,這是由於白雲山的地理和環境優勢所至。廣州碑林 前身是白雲寺,寺建於宋朝,是廣州歷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毀於抗日戰爭。1992年由廣州市政府投資,在此新建了廣州碑林,於1994年對外開放。 一進碑林,首先看到的是兩座氣勢磅礴的九龍柱。它高6米,直徑11米,重9.9噸,用青石雕成,柱上端有9個並列環繞的龍頭,其重量、高度、直徑及雕刻工藝均稱全國龍柱之最。 白雲山目前已是廣州市風景區行業的第一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廣州市目前唯一同時擁有「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兩項榮譽的景區。2011年1月21日,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是廣州市區唯一一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3月18日上午,白雲山管理局在雲台花園正門廣場舉行了「5A雲山,給力幸福廣州——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晉升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掛牌儀式」。同時,國家旅遊局確定的「全國首批旅遊標准化試點單位」中,白雲山也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家,此項工作目前也已全面啟動。 作為廣州「市肺」,白雲山目前綠化面積達4.2萬畝,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白雲山有關負責人表示,景區升級後在不漲門票的基礎上,將為遊客提供更優質更人性化的服務。 白雲山自2006年底開展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以來,白雲山管理局在硬體、軟體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包括按國標製作旅遊專用交通標志;在西門建成目前廣州市最大的生態停車場,總面積達2.4萬平方米;對白雲山南門遊客中心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和擴容,總面積約400平方米;風景區內的大小引導標識達到14類,900餘個;投入約2700萬元,完成了「數字白雲山」信息化建設工程,全國首創風景區電子巡查系統;在國內風景區行業內首創了燈桿編號定位系統;新修健身綠道12公里等。白雲山景區新修了健身綠道12公里,超過4萬人參加義務植樹,種植喬灌木26649株。如今,白雲山每天可吸收2800噸二氧化碳
『伍』 廣州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的地理位置
廣州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地勢低緩、河汊縱橫的珠江三角洲北緣,平地拔起一座風景秀麗、白雲繚繞的南粵名山一白雲山。它位於廣州市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3。17′,北緯23。11′。地形略呈斜長方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西寬約4公里,南北長約7公里。全境面積為28平方公里,其中屬特別保護范圍的面積為20.98平方公里。地勢中間高,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強烈的岩石差異分化和流水浸蝕,使白雲山溝谷縱橫·坡度陡峭,相對深度多在100米左右。溝內環境幽謐,是大都市中難得的世外桃源。
『陸』 廣州的白雲山位於哪個地方
白雲山位於廣州市北部,是南粵名山之一,由30多座山峰(丘)組成,為南崑山余脈。
每當雨後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雲繚繞,蔚為奇觀,白雲山之名由此得來。
『柒』 廣州白雲山在哪裡
廣州市白雲山在那裡。屬於廣州市白雲區廣園東路南門雲台花園、白雲大道西門、外語學校南路北門、同泰路
『捌』 白雲山在廣州哪裡
白雲山景色秀麗,自古以來就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如"蒲澗濂泉"、"白雲晚望"、"景泰僧歸"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60年代和80年代,白雲山分別以"白雲松濤"和"雲山錦秀"勝景兩度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清末時有白雲寺、雙溪寺、能仁寺、彌勒寺等古寺及白山仙館、明珠、百花冢等名勝古跡。每逢九九重陽佳節,羊城人民更以登白雲山為樂事,屆時,扶老攜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便構成羊城一幅獨特的風情畫。 千百年來,白雲山名勝古跡雖多,但屢經興廢遺存很少,尤以近百年來歷經滄桑,頻遭破壞,到解放時,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斷壁殘垣。解放後,白雲山才獲得新生,廣州市政府組織群眾,廣植林木,修築了10個水庫,開辟公路溝通南北,修建山北、山頂公園及山莊、雙溪旅舍,重現了白雲山萬木蔥蘢、生機勃勃的園林景觀。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歷屆廣州市政府的建設,專門成立了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經過多年的建設、經營和發展,白雲山已建設成為規模宏大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旅遊景區。目前白雲山風景區從南至北共有7個游覽區,依次是:麓湖游覽區、三台嶺游覽區、鳴春谷游覽區、摩星嶺游覽區、明珠樓游覽區、飛鵝嶺游覽區及荷依嶺游覽區,區內有三個全國之最的景點,分別是: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雲台花園;全國最大的天然式鳥籠——鳴春谷;全國最大的主題式雕塑專類公園——雕塑公園。 白雲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白雲山地處我國南方,屬亞熱帶氣候區,植被種類相當豐富,擁有各種植物876種,其中有5種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鵝掌揪、土治香、降香黃檀、油杉、大葉竹柏等。野生的657種植物中,許多種類具有潛在的經濟價值,如用材樹種86種,葯用植物343種,野生觀賞植物97種。目前白雲山的綠化覆蓋率已達95%以上,據統計,白雲山目前共有綠化面積4.2萬畝,每天可吸收2800噸二氧化碳,放出2100噸氧氣,可供近300萬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稱為廣州的「市肺」(所謂「市肺」,就是指白雲山位於城市中心,山上大面積綠化,是個天然蓄水的固態水庫,是個抗禦自然災害的天然屏障,又是空氣凈化器和調節器)。據測定,白雲山空氣質量已達國家一級標准,雜訊質量達國家o類標准,地表水質也達到國際規定。一些山澗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飲用。
壁紙(12張)白雲山有十分濃厚的文化沉澱,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黃婆洞的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的遺址;秦末高士鄭安期隱居在白雲山采葯濟世,並在白雲山「成仙而去」;晉代江蘇人葛洪曾在白雲山煉丹,著有《抱朴子》這部道家名作;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寺,是白雲山最早的寺廟,還留下「景泰僧歸」一景,是羊城舊八景之一。唐宋以後,陸續有杜審言、李群玉、蘇軾、韓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詩,他們的詩文寓情於物,成為嶺南寶貴的歷史精神財富。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雲山占其三:「蒲澗濂泉、景泰僧歸、白雲晚望」。中國近現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戰爭等人物也曾在此留下足跡。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留下題詞,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曾在當時被譽為「南國釣魚台」的白雲山山莊旅舍進行過國事活動。改革開放以後,黨和國家多位領導人及國際友人也都曾在此觀光並題名,為白雲山風景區留下了不少墨寶。 廣東廣州白雲山
隨著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白雲山已漸漸被市區所包圍,完全融入到城市中,成為人們閑時休憩的好去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參觀,全年景區客流量近500萬人次,日均客流量達2—3萬人次,尤其是重要節假日(如:國慶、五一、重陽、中秋等)全山最大客流量達10—20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白雲山每年接待離、退休老人近百萬人次,這在全省公園里是屈指一數的,這是由於白雲山的地理和環境優勢所至。廣州碑林 前身是白雲寺,寺建於宋朝,是廣州歷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毀於抗日戰爭。1992年由廣州市政府投資,在此新建了廣州碑林,於1994年對外開放。 一進碑林,首先看到的是兩座氣勢磅礴的九龍柱。它高6米,直徑11米,重9.9噸,用青石雕成,柱上端有9個並列環繞的龍頭,其重量、高度、直徑及雕刻工藝均稱全國龍柱之最。 白雲山目前已是廣州市風景區行業的第一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廣州市目前唯一同時擁有「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兩項榮譽的景區。2011年1月21日,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是廣州市區唯一一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3月18日上午,白雲山管理局在雲台花園正門廣場舉行了「5A雲山,給力幸福廣州——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晉升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掛牌儀式」。同時,國家旅遊局確定的「全國首批旅遊標准化試點單位」中,白雲山也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家,此項工作目前也已全面啟動。 作為廣州「市肺」,白雲山目前綠化面積達4.2萬畝,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白雲山有關負責人表示,景區升級後在不漲門票的基礎上,將為遊客提供更優質更人性化的服務。 白雲山自2006年底開展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以來,白雲山管理局在硬體、軟體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包括按國標製作旅遊專用交通標志;在西門建成目前廣州市最大的生態停車場,總面積達2.4萬平方米;對白雲山南門遊客中心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和擴容,總面積約400平方米;風景區內的大小引導標識達到14類,900餘個;投入約2700萬元,完成了「數字白雲山」信息化建設工程,全國首創風景區電子巡查系統;在國內風景區行業內首創了燈桿編號定位系統;新修健身綠道12公里等。白雲山景區新修了健身綠道12公里,超過4萬人參加義務植樹,種植喬灌木26649株。如今,白雲山每天可吸收2800噸二氧化碳。
『玖』 廣州白雲山在那個區
白雲山風景區,屬於廣州白雲區,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國家5A級景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位於廣州市的東北部,為南粵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山體相當寬闊,由30多座山峰組成,為廣東最高峰九連山的支脈。面積2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嶺高382米,峰巒重疊,溪澗縱橫,登高可俯覽全市,遙望珠江。每當雨後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雲繚繞,蔚為奇觀,白雲山之名由此得來。
如需去白雲山遊玩,可以乘坐B16到雲台花園總站或者B18白雲外語學院下車,地鐵蕭崗站A出口。
『拾』 白雲山在哪裡,多少公里,地里位置,
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的東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3°17′,北緯23°11′。
地理位置在廣州市白雲區。佔地面積20.98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