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冬瓜婆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天津機場有什麼好買 2025-05-11 15:48:44

廣州冬瓜婆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6-25 10:34:38

Ⅰ 求廣東話家族關系稱呼資料

爺爺: 啊爺,爺爺
奶奶: 啊嫲,嫲嫲
爸爸: 老豆,爹D,阿爸,爸爸
媽媽: 阿媽,老母,媽咪,媽媽
哥哥: 大佬,阿哥,哥哥
弟弟: 細佬,DD,(個別場合叫弟弟)
姐姐: 家姐,阿姐,姐姐
妹妹: 阿妹,妹頭,妹豬,妹丁,細妹
女兒: 囡囡.阿囡或者距既細名
兒子: 囝囝,阿囝或者距既細名
另外( 廣州有句老話:「入屋叫人,入廟拜神」,如果因為不知該怎麼叫而不叫,那就會顯得自己失禮於人了。都系嘅,舊時系沒有「計劃生育」的,幾乎每戶都是大家庭,每個同宗的大家庭就是一個大家族,少說也有百來號人,如果加上娘家人,咁人數就是相當壯觀的了。

人數眾多,關系咁就越復雜咯,稱呼咁就越多了。首先,要確立關系。稱呼稱謂皆由關系而生,關系不在,隨便一句「阿姨」、「叔叔」、「爺爺」、「奶奶」便可過得去了,所以,我哋要先確立關系。

現在以自己為中心點嚟算,上溯三輩,下衍一代,依次為:曾、祖、父、自己、子。自己稱曾祖輩時前要加「太」,如「曾祖父」為「太公(爺)」,「曾祖母」為 「太婆(嫲)」。自己與曾祖輩的關系是「曾祖孫關系」,用粵語嚟講,自己就是曾祖父母的「塞」了,即曾孫的意思。可是現在要真能「四代同堂」的已經是很少見了。
祖輩,嫡親祖輩便是祖父、祖母、外祖父和外祖母。祖父,口語稱「阿爺」或「爺爺」;祖母稱「阿嫲」或「嫲嫲」,關系是祖孫關系。舊時的獨生子女是很少的,尤其是在農民家庭,所以爺爺的兄弟姐妹和奶奶的兄弟姐妹該怎麼稱呼都系有固定的叫法嘅。

先講爺爺的兄弟姐妹啦,爺爺的哥哥,自己稱「伯公」,其妻稱「伯婆」;爺爺的姐姐、妹妹,自己稱「姑太」。舊時嘀大家庭(單指窮苦人家),若家中有長女,長女一般「梳起不嫁」(獨身女子,永不嫁人)俗稱「自梳女」,出外打工養「細佬妹」(弟、妹)。如果她是個已婚者,則稱其夫為「丈公」;爺爺的弟弟,稱為 「叔公」,其妻,稱為「叔婆」。自己與他們的關系皆為「侄孫關系」。至於爺爺的堂兄弟姐妹,稱呼是一樣的,只是在書面時加一「堂」字便可了。
奶奶的哥哥、弟弟,自己稱「舅公」,其妻稱「妗婆」(舅祖母);奶奶的姐姐、妹妹,稱「姨婆」,其夫稱「姨公」。與奶奶的的兄弟的關系是「外甥孫」,與奶奶的姐妹的關系是「姨甥孫」。至於爺爺和奶奶的表親,叫法跟兄弟姐妹是一樣的,只要多加一個「表」字就可以了。外祖父,口語叫「公公」或「阿公」。其兄,自己稱「伯公」,伯公的妻子稱「伯婆」;外公的姐姐、妹妹,稱「姑婆」,其夫稱「丈公」;外公的弟弟,稱「叔公」,其妻稱「叔婆」。外祖母,口語叫「婆婆」。其兄、弟皆稱「舅公」,舅公的妻子稱「妗婆」;外婆的姐、妹皆稱「父輩,先說父親一方。父親大兄長,稱「伯父」或「伯爺」(音bag3yé4,「爺」在這里不能讀本音yé4~1,不然意思就變成「父親」了),其妻稱「伯娘」(廣州話中稱「伯母」是指稱朋友的母親,而香港多稱「伯有」,因為「母」跟「無」廣州音是一樣的,叫「伯母」就像叫「伯無」一樣,唔老利(不吉利)。);父親的姐姐,稱「姑媽」,其夫稱「姑丈」;父親的弟弟,稱「排行+叔」(如排行第三便稱「三叔」),其妻,稱「排行+嬸」(以丈夫的排行為准);父親的妹妹,稱「姑姐」,其夫稱「姑丈」。自己與父親的兄弟姐妹的關系便是「叔侄」、「姑侄」。

母親的兄弟,皆稱「舅父」,其妻稱「排行+妗」(即舅母);母親的姐姐,稱「姨媽」,其夫稱「姨丈」;母親的妹妹,稱「姨」,其夫稱「姨丈」。與舅父(母)的關系為「甥舅」,與姨媽或姨的關系為「姨甥」。

父母的表親,叫時多加一「表」字就行了。
姨婆」,其夫稱「姨公」。同樣,外公、外婆的表親跟兄弟姐妹是一樣的,叫時加一「表」字就行了再講講姻親關系。男女雙方因婚姻而使兩家有了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姻親關系。男女雙方父母見面時,稱呼對方便為「親家老爺」和「親家奶奶」。有時候,大家會戲稱為「老襯」,粵方言中有句「搵老襯」即是「捉弄別人」的意思,不過這是帶有玩笑意味的。

跟著講講婆媳關系。媳婦(廣州話叫法為「心抱」,其實就是「新婦」的斜音)叫「公公」為「老爺」,叫「婆婆」為「奶奶」,如果公婆是作為第三人稱出現時,可稱「家公」、「家婆」;而公公或婆婆叫媳婦時,可以直接叫名字,在舊時,通常叫「家嫂」或「排行+嫂」。

「妯娌關系」,妯娌,廣州話叫「嬸母」。舊時,妯娌之間稱呼,均用「排行+嫂」,現在,也有這樣叫法,不過大多數是,嫂子叫弟婦時多直接叫名字,而弟婦叫嫂子則稱「排行+嫂」。 「姑嫂關系」,姑稱嫂還是叫「嫂」,嫂稱姑時可直接叫名字,亦可用「姑仔」或「姑」。在過去,嫂稱呼「姑仔」的丈夫時都叫「姑爺」,不過現在,都是直接喊名或「名+哥」。只有在重要禮節時(比如過節時敬茶)才稱「姑爺」。

「岳婿關系」,女婿稱「岳丈」和「岳母」,在廣州話叫「外父」、「外母」,現在,「外父」和「外母」一般為引稱,真正見面時直接叫「爸」、「媽」了。

「內兄關系」,是指舅與姐夫或妹夫的關系。

「連襟關系」,是指姐與妹的丈夫之間的關系。

開港都有話(俗話說),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公在家族中的地位是非同一般嘅。
哎吔親戚,即是掛個名啫,唔系親生,兼且冇上過契。

契親戚是要通過上契嘅儀式,或者結義金蘭,例如焚香拜天等的儀式成為誼親戚。與哎吔差好遠,哎吔可以指任何沒有血緣或無經過上契儀式,但名稱上有叫親戚的親戚,兩者關系可以好疏,也可以好近。相對地,契會親密好多,雖然冇血緣關系,但關系系卻遠遠比哎吔緊密。 文章來源:南寧盎然博客

Ⅱ 廣州人說外地人是撈妹是什麼意思

廣州人所說的撈,是指說普通話的意思,說普通話的年輕女孩叫撈妹,說普通話的年長的女人叫撈婆,說普通話的男人叫撈佬。因為以前的廣州人都說白話,基本不說普通話。

Ⅲ 佛山話撈婆是什麼意思

你好。
撈婆撈松等稱呼是對於外地到本地的務工人員的一種蔑稱。撈婆指外地來的女人。含有看不起的意味。在現在的佛山中存在很普遍。
其實原來這個稱呼的來源並不是蔑稱。而是因為外地人普通話說自己是老兄等,本地人不懂普通話,發音不準就為撈松,老兄的老婆自然是撈婆。但是慢慢地就變味了。
這種稱呼在如今的時代是不應該存在的。你我都有義務去換一個干凈的環境,人人平等。
希望能幫到你。

Ⅳ 東瓜和冬瓜有什麼區別

東瓜和冬瓜是一樣的,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之所以叫冬瓜是因為冬瓜的表皮有一層白霜,看起來像是冬天結的霜一樣,而叫東瓜是因為東瓜主要生長在我國東部亞熱帶地區,在雲南、廣州等地區都有大量種植。

東瓜與冬瓜一樣嗎

冬瓜是我們平時經常吃的蔬菜之一,其實冬瓜也叫東瓜,這兩者只是稱謂不同而已,是屬於同一種蔬菜。因為冬瓜生長時表面附著一層白霜,看起來像是冬天結的一層霜,所以也被稱為冬瓜。



東瓜是一種亞熱帶蔬菜,主要生長在亞洲東部地區,在我國的雲南、廣東等地區都有大量種植。東瓜除了當作一種蔬菜食用以外,還能製作成東瓜糖果,不僅味道非常的清甜爽口,對我們的身體還有很多好處。



我們用東、南、西、北四個表示方向的字來給四種不同的瓜果命名,東瓜、西瓜、南瓜都是比較常見的,而北瓜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筍瓜,除了西瓜是一種水果以外,其它三種都是用來烹炒食用的。

Ⅳ 廣州那邊叫家婆就是老婆婆么

廣州那邊叫家婆不是老婆婆,家婆是對丈夫母親的稱呼

「家」解釋為一家人的意思;「婆」解釋為對年長女性的尊稱。

Ⅵ 廣州話大婆等賊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帶點黃,意思是丈夫另有新歡了,很少回結發妻子的家了,但結發妻子仍望夫回心轉意返到自己身邊和好及有性愛行為。

Ⅶ 廣州話哀婆是什麼意思

主要是說 壞女人的意思。

Ⅷ 廣東話『八也婆』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八也婆,應該是伯耶婆,指的是上了年紀的老婆婆,也表示為老公公即老頭對另一半的稱呼,而老婆婆也可以叫老公公為伯耶公,這是一種親昵的叫法。
如果理解成另一種意思,就是你打的「八也婆」就是很三八的女人,不過廣東一般會叫八婆,就是愛嚼舌根的女性的統稱。

Ⅸ 廣州話中的東瓜豆腐的來歷

東瓜豆腐國語表達為「三長兩短」,通常用來指意外災禍,民間多作「遇難」、「死亡」等諱辭婉言。「三長兩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關。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湊的。棺蓋、棺底、左梆、右梆這四片是長木材;前頭、後尾這兩片是方形的短木材。為什麼不叫四長兩短?因為屍體入棺木後才上棺蓋,所以只稱三長。「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流傳的范圍越來越寬廣,便由俗語轉為成語了。
「扮曬蟹」意思是扮大佬,以為自己好巴閉,其實是沒什麼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