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州目前的發展規劃
廣州目前的發展規劃是東進南拓,西聯北優。廣州的發展中心不斷東移,比如開始的是發展天河,再到黃埔科學城,增城新塘,現在是黃埔中新知識城,增城朱村。
② 你認為那些方面在廣州未來的發展中還要注意呢
這個提案專家們已經提交過了,
建議的是政府搬遷到南沙。
專家力挺搬遷到南沙
在地產界有一定年頭的小夥伴都知道南沙一直是不缺規劃利好的;近期的大灣區中心、廣州唯一副中心等等,但還有誰記得當年南沙可是號稱政府計劃搬遷到此的?
在「香港租借南沙」之後「南沙自貿區」之前,專家們曾建議廣州升級為直轄市並擴容佛山部分片區。然後將省府或市府其一搬遷到南沙。
這個建議當年引發了熱議,特別是南沙本地人,南沙新業主以及部分行業專家熱議。
為此周老還詳述了遷都南沙的九大積極意義。
可惜南沙獲得「自貿區」的新利好後,遷都一事不再被提起
老城限制城市發展
廣州老城區的確發展空間已經不大了,特別是省府與市府所在的越秀區已經難以升級了,例如前年的署前路地鐵改造,在公眾利益下仍無法推進,改造之難可見一斑。
由於規劃建設時間較早,廣州老城區普遍存在各種規劃缺陷,
例如交通動線混亂、道路狹窄對於日益增大的出行需求日顯吃力;
老舊寫字樓偏多,導致國家化公司只能到天河/琶洲的甲級超甲級寫字樓落戶;
城中村及老舊社區居多,與廣州國際化大都匯的定位不相符;
商業配套不足、臨街商業老舊,不能滿足新生代消費;
道路寬趟交通方便;
商貿區甲級超甲級寫字樓,商業綜合體林立;
大型社區高聳,城市形象好;
表面看來是非常好,但是
等等…………
均是老城區不利於廣州發展的理由,但新城區亦不是完美的
新城發展緩慢
近年發展的「新城」規劃較新能滿足廣州國際化的需求,
發展一個新城需要很多年的時間,而且不一定能發展得好,
其中發展得最好的珠江新城也要十餘年才算發展起來。
其餘的琶洲、金融城、廣鋼新城、萬博新城尚在完善中,
生活、商貿便利程度與老城區還有一定差別,
不少落戶於此的公司還需日常往老城區「跑」
已經有些時間沒聽聞提起的還有廣紙新城、廣佛新城、白鵝潭CBD等等
老雷覺得,廣州的「新城」可以有很多,珠江新城只有一個。
搬遷牽連甚廣,不敢貿然決定
相比於老城區「城市更新」,將市府搬到新區也是一個方法。
但是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大型公司搬遷都要謀劃數年何況是政府部門?
老雷覺得可以現將部分非行政機構先往新區搬遷,然後是事業性單位,最後才是部門機構。
例如注冊在南沙的【廣州期貨交易所】在珠江新城「臨時辦公」已經一定時間了,
如果能加快南沙辦公地址的建設或者選點現將其搬到南沙,也算對遷都走出的重要一步。
我相信南沙業主以及地產從業者會感激泣零的。
③ 廣州區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廣州區目前而言是東進戰略,即向東發展黃埔和增城
1、首先從產業規劃上看,黃埔區規劃有濱江新城、科學城、中新知識城,未來黃埔將作為繼天河區後的廣州第二CBD。增城區目前規劃也很多,新塘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朱村教育城,規劃中的新東站和已經落定的增城正果機場
2、交通上看,今年年底地鐵13號線開通,增城出發途經黃埔。另外地鐵21號線預計明年年底開通,從增城廣場出發直達天河員村,而且是廣州唯一一條快慢線,快線時速120公里/,9站到員村。
3、購房政策上看,為了引流增城區還不限購,外地戶口也可購買一套
綜合來講,眾多的產業交通規劃都表明了廣州東進的決心,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都建議可以趕緊下手。
④ 如何找到廣州未來十年的規劃
廣州未來十年發展規劃
歷時四年編制的《2010-2020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報告新近出爐。這份規劃報告在重新梳理廣州戰略規劃體系的前提下,對未來十年廣州的發展輪廓進行了勾勒: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
該份規劃匯聚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清華城市規劃院、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等五家研究機構的集體智慧。規劃對廣州過去10年發展進行了分析:過去10年迅猛的經濟發展也遺留下老城區人口飽和、環境受到侵蝕和污染的問題;大學城也未能如願帶動城市的自主創新,珠江新城雖是CBD卻被住宅大量占據、城市舒適度有所下降等。
對廣州未來10年的戰略規劃將堅決避免「攤大餅」式的發展,以免陷入城市無序發展的通病。未來10年,廣州將以舊城區為主中心,形成番禺、南沙、花都等為六個副中心,眾多衛星城鎮形成的立體組團將成為整個大廣州的發展態勢。
規劃對廣州的定位是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未來的發展將以兩個定位為根,延續生長出「國際商貿會展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製造業基地」等多個內容,而所有的定位都最終落實在以下幾個方面:人口、交通、生態、產業布局。
在戰略規劃為廣州描繪的下一個10年的藍圖中,廣州未來的中心城區將進一步實施「退二進三」戰略,加快產業改造,建設信息、金融等高端服務業和相關配套服務,副中心城區將發展大型鋼鐵、石化、汽車等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至於勞動密集型、污染嚴重的產業類別未來將逐步淘汰和遷移至城市外圍。
上述產業調整的直接結果是未來城區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人口數量急劇下降,取而代之的將是高端人才向中心城區集中,而產業工人將逐漸向城市外圍遷移。為此,戰略規劃提出,未來要給城市外圍增加學校、醫院、便利的商業網點,形成功能齊全的社區,特別在有大型產業項目布局的地方,結合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建設產業工人居住區,建立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網路。
通過以上各方面條件的改善,提升外圍片區對人口的吸引能力,形成多個具有一定人口規模的新市鎮,從而疏解城區人口及對外來人口進行分流,在空間上形成人口的合理分布。
在人口發展上,戰略規劃提出2020年廣州適宜人口為約1300萬。
針對例如新白雲機場[8.67 1.52%]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在區域共享困難,而與廣州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定位不匹配等問題,廣州新城市規劃提出,以「快速軌道網」和「高速公路網」作為交通體系骨架,實現一小時城市圈和經濟圈。此外,還要打造以廣州為中心的兩小時全省軌道交通出行圈,構築輻射省內所有地級市的高速公路網路,實現廣州市區至廣東省任一地級市以及泛珠三角任一省會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直達。
新規劃同時還提出,未來10年,廣州主要城區將重點發展軌道交通,並通過各種手段嚴控小汽車的使用。
對於未來廣州的產業格局,規劃提出了要構建10個產業單元,形成「一核三帶」的產業格局。其中,中心城區產業單元將成為中心城區服務業集聚核;北部產業集聚帶包括空港、花都西部、從化3個產業單元;東部產業集聚帶包括黃埔、蘿崗、新塘產業單元,增城產業單元和科學城[5.88 -0.34%]穴北區雪產業單元;南部產業集聚帶包括番禺西部、番禺東部和南沙臨港3個產業單元。
規劃明確,廣州將以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為主線,以產業鏈條、產業方向、產品上下游的產業聯系為紐帶,從城市中心區向城市外圍區域,有層次、有梯度地合理布置不同類型、不同污染程度工業行業,形成功能明確、布局合理的汽車、石化、鋼鐵、船舶、電子信息、生物醫葯、重型裝備等先進製造業基地。
⑤ 廣州的發展進程是怎麼樣的
最早的廣州只有荔灣越秀海珠天河黃埔白雲
2000年,廣州市提交番禺、花都、增城、從化撤市建區方案,但因涉及面廣,最終只通過番禺、花都撤市建區;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5]35號)同意設立廣州市南沙區:將番禺區的南沙街道和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靈山鎮的廟南村、七一村和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涌鎮的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區域劃歸南沙區管轄。
2014年,國務院同意增城、從化撤市設區。
2000年同時撤市並區的有花都和番禺,目前花都的房價還是在2-3萬左右,而番禺已經去到了4萬多。
05年南沙劃區,14年增城撤市並區,目前增城的房價也已經趕上花都了,甚至有些地方超過花都去到3萬多。就是政府政策的傾向和規劃建設的區別。
東進政策是從從西往東發展到天河黃埔增城,還有一個南拓戰略是發展南沙。目前發展前景比較好的就是增城黃埔南沙這一塊了。
⑥ 廣州未來的發展
廣州化工和重工工業主要向南沙發展,把南沙作為化工和重工工業區.
輕工業和高新技術工業向蘿崗區發展,包括保稅區,科學城工業區等.
市區主要向珠江新城發展,包括建設世界最高的電視塔,和新地標高層建築.
居民住宅區主要向金沙洲方向和天河東圃方向發展.現在新的樓盤幾乎都是向這兩個地帶建設.
⑦ 想去廣州發展
有決心有毅力的話,來廣州闖一下永遠都不會晚。廣州市中心有天河、越秀、荔灣等區,這些是較成熟的區,還有黃埔、蘿崗、南沙、白雲區,這些是較新建或改造的區,有很多科技、生物、高端製造、物流等公司進駐,從化、增城區主要是農業大區,發展旅遊生態民宿等業務。主要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來選擇就業,市中心區的住房成本較高。
⑧ 到了廣州我應該怎麼發展做點什麼呢
我不知道你的學歷是什麼程度。
廣州這個城市很怪,他很獨特。你可以走歪門邪道發財致富,也可以通過白手起家發財致富。
但往往這個發財致富,所需要
付出的代價
也很大。
假如你想走正路,
我個人建議,從底做起,不要怨天尤人,在日常工作中把握自己的發展機會。
⑨ 廣州的發展方向是怎麼樣的
廣州區目前而言是東進戰略,即向東發展黃埔和增城
1、首先從產業規劃上看,黃埔區規劃有濱江新城、科學城、中新知識城,未來黃埔將作為繼天河區後的廣州第二CBD。增城區目前規劃也很多,新塘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朱村教育城,規劃中的新東站和已經落定的增城正果機場
2、交通上看,今年年底地鐵13號線開通,增城出發途經黃埔。另外地鐵21號線預計明年年底開通,從增城廣場出發直達天河員村,而且是廣州唯一一條快慢線,快線時速120公里/,9站到員村。
3、購房政策上看,為了引流增城區還不限購,外地戶口也可購買一套
綜合來講,眾多的產業交通規劃都表明了廣州東進的決心,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都建議可以趕緊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