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海幢寺在哪個區
擴展閱讀

廣州海幢寺在哪個區

發布時間: 2022-07-17 16:57:56

⑴ 四大叢林是哪四大

清代川西四大叢林:寶光寺、文殊院、昭覺寺、草堂寺
寶光寺位於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處的新都區,是我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結構完整、環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此寺相傳建於東漢,因史料不足,難以斷論。同時在北京通州和黑龍江同樣有寺廟命名為寶光寺。文殊院,位於成都市市中心,一環以內,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後毀於兵焚。傳說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康熙帝御筆「空林」二字,欽賜「敕賜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跡至今仍存院內。
昭覺寺在成都市北郊5公里。素有川西「第一叢林」之稱。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名建元寺,宣宗時賜名「昭覺」。宋崇寧年間(1102-1106)佛果克勤(宋高宗賜號圓悟禪師)說法於寺,復名昭覺。南宋紹興初年,敕改昭覺為禪林。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規模宏大,林木蔥蘢,為成都著名古剎之一。
距西安約50公里的草堂寺位於陝西省戶縣圭峰山北麓,東臨灃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約創建於距今1500多年的東晉末年,不僅是佛教的著名古剎,也是三論宗祖庭。還是名聞關中的古跡勝境。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名。北周時毀,唐宋以後多次重建。今有大殿三間及鳩摩羅什舍利塔等。

嶺南四大叢林,廣州四大叢林:光孝、六榕、海幢、華林寺
光孝寺分布在中國的廣州、泰州、莆田和建甌等地。各地的光孝寺都是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名聞中外的千年古剎。也是旅客游覽、謨拜的聖地。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海幢寺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93年8月,海幢寺被定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佛教禪宗之源在哪裡?在西來庵,也就是華林禪寺。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的北邊有個地方叫西來初地,裡面坐落著廣州市四大叢林之一的華林寺,它是中印兩國人民文化交往的一個重要史跡。

中國佛教四大叢林:浙江舟山群島普陀山 四川成都峨眉山 山西五台山 安徽九華山
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卧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五台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國佛教及旅遊勝地,列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主要崇奉普賢大士,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華山 ,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著名的游覽避暑勝地,現為國家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中國四大叢林:大興安嶺 小興安嶺 長白山 莫干山
大興安嶺(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位於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北部,是內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的分水嶺。北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東北-西南走向,全長1200多公里,寬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爾濟山。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主要樹木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雲杉、白樺、蒙古櫟、山楊等。
小興安嶺,西北接伊勒呼里山,東南到松花江畔,長約500公里。小興安嶺西與大興安嶺對峙,又稱「東興安嶺」,亦名「布倫山」。縱貫黑龍江省中北部。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延邊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是中朝兩國的界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級風景區、關東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中國境內的白雲峰海拔高度2691米,是東北第一高峰,而長白山最高峰是位於朝鮮境內的將軍峰。長白山是中國東北境內海拔最高、噴口最大的火山體。長白山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長相守、到白頭」。
莫干山,為天目山之餘脈,位於浙江省北部德清縣境內,美麗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的中心,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因春秋末年,吳王闔閭派干將、莫邪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雌雄雙劍而得名,是中國著名的度假休閑旅遊及避暑勝地。莫干山山巒連綿起伏,風景秀麗多姿,景區面積達43平方公里,它雖不及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卻以綠蔭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羅棋布的別墅、四季各異的迷人風光稱秀於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譽。

九華山的四大叢林:甘露寺、祗園寺、百歲宮、東崖寺並稱九華四大叢林
三國時,劉備來甘露寺招親,當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濱,水天開闊,風景壯美,不禁贊嘆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孫劉聯姻往事千年,不論是人以物傳世,還是物以人揚名,孫劉聯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濃墨重彩。
中國的祗園寺有九華山祗園寺和盤錦祗園寺兩處。九華山祗園寺是九華山最早的宮殿式寺廟,又名祗園禪寺,古名祗園、祗樹庵,為中國重點寺院。盤錦祗園寺坐落在遼寧省盤錦市沙嶺鎮鄭家村。百歲宮,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五台山僧人海玉,字無瑕,雲游至九華山。「初住東岩摘星亭,見獅子山左右,有龜蛇供護之狀,遂卓錫焉」。無瑕在此,以野果為食,用舌血和金粉,費時20餘年,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計81卷,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家文物一級藏品。無暇圓寂於天啟三年(1623年),享年110歲,世稱百歲公。時過三年後,恰逢王欽差來山進香,夜見霞光,因起視之,見無瑕結迦趺坐,面色如生。於是將肉身塗金保護,在庵內供奉,並奏聞朝廷。東崖禪寺位於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東峰頂,坐落於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長江,俯視九華鎮,仰觀天台頂,環顧九華群景。佛國風光,一覽無余。

天下四大叢林:位於南京東北棲霞山中峰西麓,是南京地區最大的寺廟。與山東的靈岩寺、湖北的玉泉寺、浙江的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
不知您問那個四大叢?

⑵ 海幢寺簡介

海幢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南華中路和同福中路之間,面積1.97萬平方米。其原址在南漢時稱為千秋寺;後變成民居;明代為祁氏花園;明末改佛寺,稱海幢寺;清康熙初大規模擴建,成為當時廣州市"四大叢林"之一;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現名。

可以乘坐廣州公交9路、25路、250路、270路到達目的地,車票價2元。

海幢寺現存大雄寶殿、大銅鍾、幽冥大鐵鍾、千手觀音像碑等古物。園內古樹成蔭,有上百年古榕3株,360年鷹爪蘭1株,還有名石「猛虎回頭」一塊。

現海幢寺在海幢公園內。

海幢寺有兩個著名的傳說:未有海幢寺,先有鷹爪蘭;十六羅漢像。

你算問對人了,我自幼在廣州長大的,海幢公園是小時候去打羽毛球的地方,雖然因為在佛山工作,已經多年沒去遊玩,可是對那個地方早就有感情了,呵呵。

海幢寺更詳細的資料這里有:

http://ke..com/view/164205.htm

⑶ 廣州拜佛的地方有哪些

一、六榕寺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

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二、廣州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在北京路西側、廣州百貨大樓正南方)。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

三、花都華嚴禪寺

花都華嚴禪寺原名觀音寺,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8),歷史上信眾群集,香火興盛,近百年來幾經興廢。該寺位於花都區芙蓉大道西側華藏山(又稱仙姬山)。

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處。2001年10月11日,經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正式發文批准華嚴寺為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

四、能仁寺

能仁寺始建於1824,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山,其創建人是吟堅和尚。自上而下有慈雲殿、甘露泉、大雄寶殿、虎跑泉、六祖殿、玉虹池、石橋、牌坊等建築或古跡。

廣州著名旅遊勝地白雲山上一景,在玉虹洞,為佛教寺院。於清道光四年(1824)由吟堅和尚始建,當時僅有「茅屋數椽」。

五、海幢寺

海幢寺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

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

⑷ 廣州有哪些比較著名的佛教景點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佛教在廣州流傳千載,香火旺盛。六榕寺、光孝寺、華林寺、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
(一)六榕寺
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六榕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初名寶庄嚴寺。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興盛的時期,當時還出現了一個歷史上最狂熱推崇佛教的皇帝,他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蕭衍。在他的影響下,全國各地都建了大量的寺廟,後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指的是這一歷史事實。六榕寺就是在這種氣氛中興建的。北來元符三年(1100年),大文學家蘇東坡由海南貶所北歸,路經廣州到該寺遊玩時,應寺中僧人道琮之請為寺題字,他見寺內六株榕樹綠蔭如蓋,盤根錯節,氣勢不凡,即欣然書下「六榕」二字,後人敬重蘇東坡遺墨,將「六榕」刻字造一木匾懸掛於寺門之上,又於永樂九年(1411年)將凈慧寺改稱六榕寺,舍利塔稱六榕塔,又名花塔。 六榕寺山門前門楣上懸掛的「六榕」二字牌匾,是蘇東坡所書。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同時,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以塔顯」之稱。凈慧是六榕寺的別稱。
(二)光孝寺
位於越秀區光孝路,是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廣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的佛教名剎。光孝寺坐落於光孝路,是廣州市四大叢林(光孝、六榕、華林、海幢)之一,其始建年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光孝寺的建築規模雄偉,為嶺南叢林之冠。它不僅在佛教歷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而且開創了華南建築史上獨有的風格和流派。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有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1961年,光孝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海幢寺
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海幢寺既是弘揚佛法之所,又是廣州旅遊勝地之一。寺內曾有「古寺參雲、珠江夜月、飛泉卓石、海日吹霞、江城夜雨、石磴叢蘭、竹韻幽鍾、花田春曉」八大景點。
(四)華林寺
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西來正街,始建於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華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中印文化交流地,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首。隋代以前此地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竺(即古印度)高僧菩提達摩東渡來到中國傳教。他首先在今西來初地處登岸,並在登陸處建西來庵。後世信徒尊奉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始祖,因而稱其當年登陸地為西來初地。華林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隋、唐、宋、元、明諸代,傳燈不絕。1963年3月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公布華林寺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由於華林寺沒有大雄寶殿,所以五百羅漢堂就成了主殿。而達摩堂建成之前它又是寺中唯一的殿堂。

⑸ 廣州白雲區哪裡有寺廟

解天通神的廟宇

————呂祖閣呂祖文化解天意通神聖

也許是腳下的這塊地兒,讓我認識了對面的呂祖神仙。白雲閣、脫凡洞、仙風道院、還有那環繞的乾坤二崗夾陰陽二水,透過這衛輝城外「天外仙州」的層層雲霧,看到了天外的另一個世界。「閉上眼睛,看到的是一個世界,睜開眼睛的時候,那個世界就會悄然離去;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睜開眼睛的時候,自己也會變得撲所迷離」。人一生當中最大的悲哀就是到死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是誰!呂祖就是我們所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八仙過海中身背寶劍的那位智者呂洞賓,在神仙世界裡,呂祖稱的上是一位大神,唯有他一個人是通過自身的修煉得道成仙。呂祖是一種文化,在這里我們既不能把他完全人物化或格式化,又不能把他單方面的程序化和宗教化。如果脫去披在身上的神袍,他就是一個道德高尚的智者,坐進神龕里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普度眾生的上天神靈,在他有生之年也許他沒有做出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升天之後他在天界所做的一切那隻有上天知道,我們只是在有限的文字材料裡面尋找那些他在得到成仙的過程中撿到一些少的可憐的對生命有價值的東西,呂祖神仙的貢獻在於他成神之後,他究竟度化了多少人,我們只能用一個比較模糊的數字「成千上萬」來統計吧!歷史文字記載,由於宋、元朝封建皇帝的推崇,在全國一下子就出現了一萬三千多座呂祖祖師的廟宇,可謂是千年不滅神仙火,萬年永燃道士燈。

前面我已經寫過一篇文章,用衛輝呂祖閣呂祖社的扶乩活動作為主線,基本上闡明了我的觀點。在全國存在的廟宇里,有關呂祖度人的記載比比皆是,古城衛輝就有呂祖閣、呂祖廟、呂祖庵、呂祖社、呂公堂和散落在民間大大小小的廟宇不計其數,先說古代呂祖社的扶乩活動,也許現代人不相信神明的存在,當然不相信扶乩,把扶乩之作視為神神道道的「偽托」。《純陽三書》對「乩」字作了解釋:「何以謂之乩,『乩』字從『乙』, 從『占』;『占』字從『卜』,從『口』」。「乩者,仙凡相卜路,故乩不可忽也。」扶乩是占卜的一種形式,借凡人之手,達神靈之言,「扶乩演經」是其功能之一,最主要的還是占卜。這一點,呂祖年譜《海山奇遇》里的《乩仙記》里有記載,「乩,與稽同。卜以問疑也。後人以仙降為『乩』,批名為曰『乩仙』,亦稱『箕仙』,又謂之『扶鸞』。凡鸞仙多為呂祖語言,非常的靈驗」。在《乩沙記》里,一位扶乩的弟子要呂祖現象,問扶乩之理,呂祖回答說:「噫,子亦知覘(chan,觀測)沙之道,至精至神乎?夫覘沙者,仿於《易》之卜筮。孔子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無有遠近幽深,遂知求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是乩也,即筮道也。」又雲:「卜巫者,須要誠心正意,無思無為,不以休咎分其心,而後能通休咎。孔子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至精至神,此即赫赫明明,法身昭著也。」「爾等不見吾形,不知精神自相通合,做工夫後自覺也」。扶乩是「溝通神明,代神宣化」的道術。宋·儲詠《祛疑論》中說「心不正則不足以感物,意不誠則不足以通神。神運於此,物應於彼,故雖萬里,可驅攝於呼吸之間,非至神孰能為此?」人神溝通,關鍵是「心正意誠」。就是發展到現在,我們這里還有人在傳承這項神秘的通神技巧,世人習慣地稱之為迷信,稱扶乩手為神仙婆,加以底貶。使這項有著傳承歷史的民間娛樂活動由地上轉入地下,當有人問起時,他們嵬嵬藹藹,堅決不予承認。

解放初期和文革破四舊期間這些都作為舊的東西加以革除,使人不敢涉足,甚至有的人是提神色變。廟宇被列入四舊,給所有的古代神廟帶來了滅頂之災。我認真的研究了神廟與神仙,認為現代的人不相信人能和古仙精神感通,是在於他們沒有「做工夫」。在「做工夫」中體驗道妙,才會有比較客觀的結論,不再下邏輯推理、哲學思考式的荒謬結論。通過扶乩占卜的事,《海山奇遇·石室靈跡》里曾有三例,舉一例,使讀者對乩佔有了了解。有位姓王的書生,來請乩,呂祖降下一首詩:「光天化日,正好吟哦。種麻得麻,不慮蹉跎。馳驅雲海,寄與岩阿。前程如漆,君自揣摩。」 結果如何?「次年己卯,王就吳姓館,額有『光天化日』四字,喜曰:『乩驗矣。『種麻得麻』,謂春播秋收,將應在本年。』是科果中。丙戌挑發安徽,借補池州府經歷,調繁淮寧,檄委六安州,『馳驅雲海』雲雲俱驗。後以事被參,系獄十載,奉旨釋還,始知『前程如漆』,指入獄而言,非虛言也。」呂祖在乩語中將王生的未來休咎一一言中。這就是「乩占」,由乩占而引人信道、入道,而後在因緣成熟時開演經典,這就是降乩與扶乩的意義。扶乩而得《純陽三書》之《呂純陽祖師傳授性功秘旨》這部重要著作的范持真,原是儒生,由於生病,扶乩得呂祖神方,吃葯後病癒,於是發心入道、演道,留下了扶乩上品佳作,他自述說:「抱恙十年,不能脫體,庚午秋初,恭詣祖壇求方,幸沐祖慈,賜方以愈痼疾,遂爾皈投玄下。當蒙祖德,收錄門牆,已經十有四載,矢心研究,玄理精微,承教千千。」通過此例,就能對呂祖乩以及扶乩的重要性有明晰的認識了。

⑹ 廣州有那些寺廟分別在哪裡

一、六榕寺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

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二、廣州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在北京路西側、廣州百貨大樓正南方)。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

三、花都華嚴禪寺

花都華嚴禪寺原名觀音寺,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8),歷史上信眾群集,香火興盛,近百年來幾經興廢。該寺位於花都區芙蓉大道西側華藏山(又稱仙姬山)。

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處。2001年10月11日,經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正式發文批准華嚴寺為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

四、能仁寺

能仁寺始建於1824,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山,其創建人是吟堅和尚。自上而下有慈雲殿、甘露泉、大雄寶殿、虎跑泉、六祖殿、玉虹池、石橋、牌坊等建築或古跡。

廣州著名旅遊勝地白雲山上一景,在玉虹洞,為佛教寺院。於清道光四年(1824)由吟堅和尚始建,當時僅有「茅屋數椽」。

五、海幢寺

海幢寺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

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

⑺ 廣州省「四大叢林」之冠的寺廟在哪個地方呢

海幢寺 ,香火很旺,而且還不收門票,是能成為當地的一座很有發展價值和歷史意義的寺廟

⑻ 海幢寺今年清明節拜祭需要預約嗎

不需要。
海幢寺清明節不需要預約,直接去就行。因為沒有多少人的。
海幢寺,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
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海幢寺,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

⑼ 廣州有幾間寺廟,祥細地址在哪裡

六榕寺:廣州市越秀區六榕路87號
光孝寺:廣州市越秀區海珠北路177號
華林寺: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北側西來正街
海幢寺: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337號海幢公園內
光塔寺:又稱懷聖寺,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路
三元宮:廣州市越秀區應元路11號
黃大仙祠:廣州市荔灣區芳村百花路1號
仁威廟:廣州荔灣區龍津西路廟前街
五仙觀:廣州市越秀區惠福西路
大佛寺: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
天後宮:廣州市南沙區大角山
南海神廟:廣州市黃埔區南崗鎮廟頭村
華峰寺:廣州市蘿崗區禾豐村
純陽觀:廣州市海珠區五鳳村漱珠崗
圓玄道觀: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九潭村
能仁寺:廣州市白雲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