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有哪些鄉村建設
擴展閱讀
天津健康場所碼怎麼申請 2025-08-01 06:32:03

廣州有哪些鄉村建設

發布時間: 2022-07-19 11:32:26

❶ 廣州有哪些城中村具體名稱是什麼

廣州市區有139個「城中村」,分布在5個老城區,即天河區(28個)、海珠區(20個)、白雲區(58個)、芳村區(17個)、黃埔區(16個)。

截至2003年底,「城中村」常住戶籍人口30多萬,加上外來暫住人口,人口規模超過100萬。

天河區:龍洞 石牌、新市、康樂、冼村、員村、程介村、譚村、龍洞、柯木塱、獵德村、上社、棠東 等

海珠區:有五鳳瑞寶赤崗 大塘 石溪 瀝窖、康樂村、鷺江村等

白雲區:棠下村、棠溪村、柯子嶺、松柏村、三元里、瑤台村、永泰村、陳田村、江夏村、沙涌村、京溪村、梅花園

芳村區:東教南村、葵蓬洲、龍溪中路、龍溪西路、龍溪南村、步窖、增窖、海北、東石、東聯、西埔、羅沖圍、窖口等

黃埔區:黃村、前進村、宦溪村、石溪村、珠村、小新塘、沐陂、凌塘、蓮溪、潭村

城中村是中國大陸地區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有的現象。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後的30多年間里,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城市的建成面積迅速擴張,原先分布在城市周邊的農村被納入城市的版圖,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所包圍,成為了「都市裡的村莊」。

通常所說的「城中村」,僅指在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位於城區邊緣農村被劃入城區,在區域上已經成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權屬、戶籍、行政管理體制上仍然保留著農村模式的村落。

(1)廣州有哪些鄉村建設擴展閱讀:

究其原因,在於「城中村」形成和發展的特殊性。從「城中村」的歷史變遷中不難發現"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

從客觀上來說,是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的結果。改革開放的20多年中,城市化的進程加速發展,我國的城市數目從1978年的320個發展到的662個。城市建成區面積也由3.6萬平方公里擴大到9萬多平方公里。

城市的快速發展,需要通過徵收周邊農村的耕地獲得擴展的空間。耕地被徵收了,當地的農民,卻仍然留在原居住地,並且保有一部分供他們建房居住的宅基地。一場"城市包圍農村"的運動發生了。村莊進入城市,形成了"城中村"。

從主觀上來說,是我國城鄉二元管理體制及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結構所造成的,這也是深層次的制度原因。所謂城鄉二元管理體制,是指「城市」和「農村」分屬不同的管理模式,二元所有制結構是指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而農村的土地屬於農村集體所有的制度。

而在一些「城中村」內形成了以城市與農村「二元所有制結構」並行存在、共同發揮作用的「邊緣社區」特徵。「從個體理性選擇的角度看,『城中村』這種特殊的建築群體和村落體制的形成,是農民在土地和房屋租金快速增值的情況下,追求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最大化的結果。」

因此,從「城中村」的歷史變遷可以發現,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結構是造成「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二元所有制結構使得村民可以低價甚至無償地取得土地的使用權,集體將宅基地按戶劃撥,由各戶村民自行建設後租出獲得盡可能的租金,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最大化的結果致使「城中村」 形成的進一步加劇。故而,我國「城中村」的改造也應從根本的土地制度及權利開始。

參考資料:廣州城中村--網路



❷ 西南村的鄉村建設

2006年以來,西南村把舊村改造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載體,在廣州市、增城市及新塘鎮等職能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通過科學規劃的制定,實行改造與整治並舉,取得了初步成效,村容村貌有了明顯的變化,群眾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1、以規劃為龍頭,科學推進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規劃先行是前提,沒有一個好規劃,新農村建設就不可能有一個好的起點,就可能導致「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情形發生,最終會造成資源浪費。因此,西南村兩委班子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把規劃擺在首要的位置來抓。在增城市規劃局及新塘鎮規劃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對全村進行了全面的規劃設計,按照整治規劃方案對舊村進行了整治,做到抽疏舊村住房,拉通路網,增添建設綠化網。
2、齊心協力,加強村莊整治和改造。西南村通過向上級爭取一點、同時以村集體投入為主的辦法解決了村莊改造的資金來源,切實加大了對村莊的投入和整治力度。村莊整治涉及到大量的拆遷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群眾是否願意、是否支持的問題。村兩委首先召開黨員、合作社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從而統一了村社幹部和黨員的思想。會議上還制定了拆遷房屋的補償方案,具體是:由村委會、各合作社幹部及部分村民代表組成評估小組,在現場根據該合法房屋的類別、建築年限和建築質量,綜合評估出具體每間拆遷房的補償金額,建築物最高補償標准不超過300元/米2,宅基地統一按200元/米2由集體收回,凡是屬於亂搭建、霸佔集體土地的建築一律不作任何補償。接著又召開了拆遷戶動員會議,會議上向拆遷戶宣讀並解釋了拆遷房屋的補償方案,還現場展示了規劃整治效果圖,使拆遷戶明確了規劃整治的目標和重大意義,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動員效果。緊接著由村社兩級幹部深入到各家各戶進行宣傳,使舊村規劃整治工作的目標和意義深入人心,對暫時不理解的群眾通過反復做思想工作最後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舊村改造這項工作中來。 西南村成立初期,村容村貌破舊,臟亂差現象嚴重,人、豬、雞等混住,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群眾環境衛生意識十分淡薄。前幾年,西南村已經開展了三次大規模的整治行動,拆除了村內一大批「臟亂差」及違章建築;在對魚塘的清潔改造過程中,結合考慮村道建設和綠化景觀的需要,圍繞四口魚塘的路基重新砌上了石堤1000多米。根據當時村內的綠化十分欠缺的情況,把清拆整合出來的大部分空地規劃為公園綠化用地,聘請專業園林設計師做了詳細的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在選擇樹種時充分尊重群眾的風俗習慣,選擇種植了那些粗生、易管理、實用性強兼具觀賞性的綠化樹種。 經過前幾年的拆遷整治工作,同時制定實施了環衛、綠化的工作措施和制度,使群眾切身感受到村莊整治所帶來的新變化和好處,群眾當初的不理解和被動的狀況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而他們在態度轉變後對拆遷整治工作的積極配合和支持,使村兩委的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所以在2006年,村集體能夠用較低的房屋補償和宅基地補償費用,就順利地拆除了一批棄置、不符合規劃和沒有保留價值的破舊房屋及違章建築(如豬舍、牛棚、柴房、旱廁等),共計200多間;同時回收整合了一批宅基地,符合規劃宅基地的重新規劃給村民新建房屋使用,其餘的作為疏通路網和綠化用地使用,使土地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整治過程中,把那些具有一定歷史文物價值的祠堂和古舊建築保留下來,並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加以修復和維護,使何氏宗祠和包相古廟等一批古舊建築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在整治過程中結合提高群眾衛生水平的需要,同時考慮到拆除旱廁後怎樣使村莊環境保持潔凈,怎樣解決好群眾方便上廁所的問題,村集體制定實施了「對舊村原來未建無害化廁所而需進行新建的住戶按每戶補助1000元」的統一規定,從而使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99%以上。在整治過程中還解決了保護古樹的問題。村內現有古樹的樹齡在一兩百年至三百多年之間,由於欠缺保護和管理,現時能夠存活下來的古樹已為數不多。古樹得不到有效保護已經引起村兩委幹部的重視。大家都覺得,這些古樹是村莊歷史源遠流長的最好見證,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產,必須好好珍惜和加以保護。正因為有這樣的認識,所以村兩委制定實施了以下保護措施:拆除了古樹周邊的建築,圍繞保護古樹為主題規劃建設成休閑式的綠化公園,對古樹覆蓋上了新土,使古樹重新煥發出旺盛的生機。 通過全面整治,完成了村內主要道路旁建築立面的裝修改造,使新農村既完好保留自然村的生態特點和傳統風貌,充分體現嶺南農村朴實、自然的特點,又營造出適合居住的人文環境。 在實施拆遷整治工作中,主要以村兩委幹部為主,同時組織了各合作社幹部和村治安隊參與配合這項工作。這次拆遷整治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並且取得較好效果,是與村兩委幹部目標明確、思想一致、戰鬥力強分不開的。
3、抓好市政及文化設施建設,改善居住環境 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緊密結合創建文明示範村活動的開展,按照「八通」、「十有」的創建標准,扎實做好建設工作,村內道路、街、巷全部實現了水泥硬底化,重新架設了各種線路,完成了全村下水道及排污道的疏通密閉工作,建設了綠化公園和燈光球場、安裝了路燈、修建了老人娛樂中心、安裝了全民健身設施、改造了自來水管、建造了垃圾臨時存放轉運站,為村民提供了一個設施比較齊全的居住環境。
4、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隨著環境面貌的逐步改善,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完善村內的各項制度建設,以制度建設促進村風文明建設穩步推進。西南村通過充實環衛工作人員和綠化養護人員,並實行了8小時保潔制度和日常綠化養護制度,使環境衛生和綠化的日常管理有了人員隊伍和制度上的保障。現時,西南村的環衛工作人員和綠化養護人員各有4人。隨著村內環境衛生水平的逐步提高和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相應也在逐步提高,群眾愛護環境衛生、愛護綠化的良好風氣逐步形成。下一階段,西南村將以加強新村規劃建設的管理和建章立制為重點,加快新農村的建設步伐。例如通過借鑒環衛、園林部門的管理規章,進一步完善衛生、綠化工作制度,明確相關人員職責,達到提高效率、節減開支的目的;通過抓好農村房屋建設的規劃和控制,達到節約土地資源和方便規劃管理的目的。 西南村的新農村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密圍繞新農村建設的標准和要求,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和創新工作方法,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深入開展,為建設富裕、安康、文明、和諧的新增城作出新的貢獻!

❸ 廣連高速首條雙線隧道貫通,助力粵北山區美麗鄉村建設

廣連高速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1月10日,由中交四航局廣連高速TJ13施工段承建的青山隧道雙線順利貫通,這是廣連高速公路全線首條雙線貫通的隧道。

廣連高速公路項目起於廣州從化,終於清遠市連州市大路邊鎮粵湘兩省交界處,全長235公里,為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100~120公里,總投資超400億元,是目前中交四航局最大的單體投資項目。根據計劃,廣連高速公路將於2021年底前建成通車。

廣連高速穿越風景壯麗、群山連綿的粵北山區,項目部駐地多在大山深處,建設者在鑿山劈嶺、開路架橋的工程建設同時,助力粵北山區構建美麗鄉村建設。

修路架橋助發展

TJ13項目部駐地所在的朝天村位於連州市龍坪鎮邊緣,四面群山環繞,是朝天橋村民進出最便捷、最寬敞的路。因年久失修,朝天橋的路況越來越差,「以前聯系了很多施工隊,都不願意來我們這兒。」村委會主任說道。

早在項目部籌備階段的時候,項目書記陳剛就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情況,便與項目部成員、村委會溝通協調,最終決定無償為當地村民修繕舊橋。

路修好了,村裡正悄悄地發生大改變:一時間好多村民家的門口停著嶄新的摩托車和三輪車;新鮮的蔬菜第一時間出現在鎮上的農貿市場;寄送快遞有了專人專線,更加便利了……村民們正享受著通達的道路帶來的便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廣州市的農村主要分布在哪些區

廣州市的農村分布在白雲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還有從化和增城
截至2020年10月,廣州共下轄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11個市轄區。
市轄區

1.荔灣區

荔灣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部,面積62.4平方公里,荔灣有著「體味嶺南文化到廣州,不到荔灣就不算到過廣州」的美譽,是廣州老三區之一。

明朝時,這里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時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著名的外貿商埠——十三行所在地。
荔灣區是廣州市中心城區和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擁有「一街、二路」、上下九商業步行街,康王路和中山七、八路三個重要的商業地帶。

2.越秀區

越秀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部,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面積33.8平方公里。
越秀區作為廣州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帶動,商貿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

3.海珠區

海珠區,廣東省廣州市轄區,是廣州市的中心城區之一,位於廣州中部,全區總面積90.40公里。

境內有廣州塔、琶洲塔、純陽觀、海珠湖、古海岸遺址、赤崗塔、鄧世昌故居、息園遺址、康樂園早期建築等名勝古跡。

4.天河區

天河區,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東部,總面積約137.38平方公里。天河區是廣州市新城市中心區,位於城市新中軸線上,承西啟東,接北轉南,是廣州市東進軸與南拓軸交匯點。

廣州市標志性建築中信廣場、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西塔)、周大福金融中心(東塔)和廣州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等重要文化設施均在區內。

5.白雲區

白雲區,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中北部,面積795.79平方公里,白雲區名稱來源於境內的白雲山。

白雲區境內有京廣鐵路、廣三鐵路,華南最大的鐵路編組站「京廣鐵路江高編組站」也坐落在區內。

6.黃埔區

黃埔區,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東部,總面積484.17平方公里。

黃埔區以「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南海神廟、「中國將帥搖籃」的黃埔軍校及華南第一大港——廣州港所在地而聞名。

7.番禺區

番禺區,廣東省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州中南部,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位置,全區總面積529.94平方公里。

番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縣,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

番禺區內有廣州南站、蓮花山港等海陸交通樞紐,廣州大學城聚集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一批高等學府。

8.花都區

花都區,廣州市市轄區,地處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部,廣州市北部,全區總面積970.04平方公里。花都區有廣州市「北大門」、「後花園」,「中國皮具之都」等美稱。

位於花都區和白雲區交界處的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是國內三大空中交通樞紐之一。

9.南沙區

南沙區,廣東省廣州市市轄區,為廣州城市副中心,位於廣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門水道西岸,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集之處,全區總面積803平方公里。

南沙區地處珠江出海口和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是廣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連接珠江口兩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區的重要樞紐性節點,境內有珠江三角洲西部唯一的深水碼頭南沙港。

10.從化區

從化區,隸屬廣州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東北面,面積1974.5平方公里。從化區以珍稀溫泉聞名於世,有「中國溫泉之都」之美稱,且素有「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和「廣州後花園」之譽。

11.增城區

增城區是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東部、廣州市東部,面積1616.47平方公里,擁有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全國第五個國家級僑商產業聚集區「僑夢苑」。

增城區是全國著名的荔枝之鄉、牛仔服裝名城、新興的汽車產業基地和生態旅遊示範區。

❺ 廣州數字鄉村有那些

題主是否想詢問「廣州數字鄉村有哪些嗎」?
1、廣州鍾落潭鎮鍾落潭村。
2、廣州茂名烏石垌村。
3、廣州市黃埔區新龍鎮。
4、廣州市台山都斛鎮等。
5、以上就是廣州的數字鄉村

❻ 廣州已經劃出52條全面拆遷改造村都有哪些村

廣州市52條全面改造「城中村」名單:


1,越秀:楊箕、登峰、西坑、瑤台


2,海珠:官洲、琶洲、瀝滘、紅衛、東風、三滘


3,荔灣:花地、茶滘、東漖、西塱、坑口、坦尾、河沙、五眼橋、西郊、東塱、南漖、沙洛、海 南、海中、海北、增滘、龍溪、葵蓬


4,天河:獵德、冼村、石東、林和、石牌、棠下、棠東、小新塘


5,白雲:三元里、蕭崗、江夏、陳田、棠下


6,黃埔:文沖、橫沙、下沙、長洲、深井、茅崗、南崗,


7,蘿崗:黃陂、玉樹、暹崗、華沙

(6)廣州有哪些鄉村建設擴展閱讀

據市規劃局介紹,2003年開始組織編制的《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正在納入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進行最後的修改完善。目前廣州市已形成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歷史街區(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和紫線控制、近現代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等多層次點、線、面相結合的名城保護規劃體系。本次向社會公示的保護規劃內容具體包括:

一、廣州市舊城更新改造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本規劃所指舊城(區)是建成時間超過30年的歷史舊城,范圍包括環市路-恆福路-永福路以南、廣州大道以西、昌崗路-新港路以北、白鵝潭珠江水道(鶴洞大橋)-同德涌以東的地區,面積約54平方公里。包含越秀、荔灣、海珠三區的合圍地段。該綱要提出廣州市舊城更新改造的規劃目標、原則和策略,將指導全市舊城更新改造具體規劃編制工作。

二、廣州市舊城更新改造規劃——保護控制分區圖:該分區圖總面積約54平方公里,主要針對舊城區建成時間超過30年的歷史城區,劃分為4個保護控制分區:

1,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總面積約1.08平方公里。

2,歷史文化街區和近現代優秀建築、工業遺產保護范圍:總面積約3.23平方公里。

3,風貌協調區范圍:總面積約20.39平方公里。

4,一般舊城區范圍:總面積約33.61平方公里。市規劃局依照相關法律和法定規劃對上述地區的更新改造分別提出了規劃保護和控制指標要求。

三、廣州市內文保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及保護區保護規劃、騎樓保護規劃、近現代優秀建築、工業遺產名錄。對該類信息,市規劃局還將進一步徵求市文廣局和相關單位的意見,完善名錄的目錄和相關信息。市規劃局歡迎社會各界提供新的、遺漏的歷史文化資源線索

參考資料來源:廣州日報-廣州舊城改造規劃公布 拆遷涉60萬人資金超千億

❼ 廣州有哪些特色的鄉村旅遊線路

(一)黃埔古村史韻游
路線:深井古村——南灣水鄉——蓮塘村
昔年中原漢族向嶺南的大遷移,在南粵大地建起了一個個獨特的古老村落。如今,這些古村依然保留著極具嶺南特色的古老建築、傳承已久的民俗活動,讓遊客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鄉土古韻。深井古村的西關大屋與特色燒鵝,南灣水鄉的青山綠水與白牆青瓦,蓮塘古村的鑊耳屋與荷花池……洗盡鉛華的舒適慢生活,都藏匿在黃埔區的這幾個古村落里。
(二)海珠黃埔古港古村海絲文化游
路線:黃埔村牌坊——北帝廟——旅日華僑樓——家塾——公祠——宗祠(胡氏宗祠、梁氏宗祠)——鳳浦牌坊——「海傍東約」牌匾——粵海第一關紀念館——哥德堡號紀念雕塑——黃埔古港遺址
黃埔古港古村海絲歷史文化線路位於海珠區石基村和黃埔村,串聯起黃埔古港古村眾多的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古街巷、古民居、古廟宇,承載著海上絲綢之路、近代對外貿易風雲變幻的歷史故事。石基村是黃埔古港遺址所在地,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見證了我國近代海上貿易的輝煌時期。黃埔村在北宋時期開村,與黃埔古港連成一體,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舞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地。
(三)黃埔長洲慢島文化游
路線: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白鶴崗炮台——辛亥革命紀念館——深井文塔——中山公園——遊艇碼頭——長洲文化旅遊度假村
長洲島文物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目前島上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5處,是廣州市2000年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全島年接待遊客超過200萬人次。本線路串聯了島上歷史文化古跡類、近現代革命和軍事史跡類、自然風光類和旅遊服務類等多種文化旅遊資源。
(四)白雲親子休閑游
路線:帽峰山——豐華園——廣州翼·空港文旅小鎮
在帽峰山,既可呼吸新鮮空氣、強身健體,還可以將美景盡收眼底。登完山品嘗一下當地知名的太和燒雞,再前往豐華生態園採摘瓜果,到廣州翼•空港文旅小鎮體驗豐富的親子游項目。
(五)花都綠色田園游
路線:花山小鎮——融創樂園——晨采庄園——香草世界
集花都碉樓古村落、僑鄉歷史文化、創藝設計等於一體的花山小鎮;擁有六大主題園區、引入多個世界級游樂設施和經典的劇場演藝的融創樂園;在機棚內種植十餘種蔬果、擁有整條葡萄長廊綠茵的晨采庄園;集香草花卉主題、生態農業主題、游樂主題等六大主題於一體的香草世界……這一綠色田園游線路,以瓜果採摘、花海欣賞、游樂體驗為主題,再加上充滿濃郁文藝氣息的古樸小鎮,田園慢生活以及豐富游樂項目,特別適合周末出遊的親子家庭和青年男女。
(六)花都鄉村文化遺產游
路線:塱頭村——石頭記礦物園——洪秀全故居——廣東圓玄道觀——廣州民俗博物館
線路包括AAA級景區塱頭村,AAAA級景區石頭記礦物園,AAA級景區洪秀全故居,AAAA級景區廣東圓玄道觀,以及廣州民俗博物館五個參觀游覽點。展示了花都深厚的文化底蘊,村落古韻,珠光寶韻,人文風韻,打造一條尋韻之旅。花都塱頭古村立村於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距今已有651年的歷史。塱頭村現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磚建築有近200座,尤以鑊耳屋為代表,古建築上各種題材的磚雕、彩塑栩栩如生,繪塑精美。它以古建築品種多、保存建築規模大以及文化內涵豐富而著稱,是迄今為止廣東保存規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花都紅山村位於梯面鎮,在具有廣州「九寨溝」之稱的王子山森林公園的腳下,被譽為「廣州市最美的山村」。
(七)番禺農業生態游
路線:大嶺古村——蓮花山旅遊區——佳碩農庄——海鷗島
番禺古村資源豐富,大嶺村是廣州首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傳統建築保存完好。佳碩農庄瓜果滿枝頭,番石榴馨香又清甜。騎行海鷗島,不僅可以飽覽生態美景,還能夠盡情享用海鮮大餐。還可以前往蓮花山旅遊區登高祈福,欣賞多彩多姿的蓮花。
(八)番禺水鄉文化游
路線:沙灣古鎮——寶墨園——南粵苑
沙灣鎮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古鎮,寶墨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集包公文化、古建築藝術、嶺南園林於一體的古建園林。沙灣文化是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為主體的水鄉文化,集古建築觀賞、歷史文化知識的汲取、風土民情的體驗、休閑娛樂於一體,全面呈現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此線路集中展現了沙灣歷史文化名鎮和禺山風采。
(九)南沙親水鄉村游
路線:東涌水鄉——南沙水鳥世界生態園——南沙濕地公園
南沙地處珠江口,你可曾想到這里也是珠三角著名的水鄉之地?沿著這條線路游覽,可以領略最純粹的嶺南水鄉風情,品嘗水鄉最富饒的瓜果特產,漫遊水鳥世界與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親水鄉村讓人流連忘返。
(十)南沙水鄉生態游
路線:東涌綠道——南沙天後宮——永樂農庄——百萬葵園——南沙十九涌
水鄉南沙·生態南沙線路,線路總長度接近80公里。主要包括具有嶺南文化的東涌綠道、媽祖文化的南沙天後宮、生態特色的永樂農庄與百萬葵園、海洋文化的南沙十九涌。
(十一)從化古驛道游
路線:錢崗村——溪頭村——蓮麻村
廣州是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粵大地之上的古道,可謂條條通廣州。從化境內的古驛道,是幾百年前通往廣府的官道,極具歷史文化內涵。錢崗古道,蓮麻古道,除了相關遺址,古道串聯起的還有眾多古村古宅。沿著古驛道游覽,探尋的是歷史和傳統。
(十二)從化花果飄香游
路線:香蜜山生態果庄——流溪河從都濕地公園——米埗綠道——西和風情小鎮——西塘童話小鎮
從化山水秀美,是廣州市的後花園,民宿群的出現更讓鄉村更加美麗宜居。這條線路集聚多個花果種養基地,田園風光帶。遊客可游覽從化的山水風光,也可漫步浪漫花海、金黃稻田,還能深入果園採摘瓜果,嘗鄉村最淳樸的味道。
(十三)從化慢享康養生態游
路線:西塘童話小鎮——西和風情小鎮——從化溫泉旅遊度假區——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南平靜修小鎮
從化有個地方依山傍水、如詩似畫,宛若世外桃源,花海錦簇的童話小鎮,讓人留戀忘返。這個童話小鎮就是——西塘村,這里隨處煥發著新顏值,讓人如痴如醉。西和萬花風情小鎮同時擁有寶趣玫瑰園、天適櫻花園、正欣多肉植物、大丘庄園等數十家花卉種植企業,著力打造廣州最具花卉風情的特色小鎮。南平村位於溫泉鎮東南部,三面環山,山水資源優越,氣候宜人,環境清幽,四季如春,是靜修、靜思、靜養的好地方。
(十四)增城生態養生游
路線:白水寨風景名勝區——蒙花布村——正果老街
增城山水秀美,生態良好,物產豐饒,聞名遐邇的白水寨,綠樹成蔭、花開成海的鄉村風光,更吸引了許多遊人前往拍照打卡。本線路串聯了白水寨、蒙花布村與正果老街,有山水有花海有美食,更展現了增城的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觀光悠閑,樂趣無窮。
(十五)增城綠道鄉韻游
路線:白水寨風景區——增城北部特色精品民宿——二龍山花園——大埔圍村——1978電影小鎮
生態好、景色美,北回歸線穿越其中,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綠色長廊,沿途風光秀麗、綠道蜿蜒貫穿其中。60餘公里的生態旅遊線將沿線森林瀑布、溫泉養生、精品民宿、綠道騎行、農耕體驗、田園風光、紅色文化、文化創意等充分展現。

❽ 廣州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鄉村踏青勝地

(一)米埗小鎮
在從化,有一處近年來建設得如火如荼的特色「網紅」小鎮,那就是位於良口鎮的米埗小鎮,走進米埗村只見白牆黛瓦相連成片,村道兩旁也種滿了花草樹木,「米埗」的字面意思。就是糧食交易的碼頭,米埗的稻田,也是這里最有特色的景點。山蒼茫環繞,眼前一大片青翠稻田翻起,儼然一幅現實版的山水田園畫,讓久在都市打拚的人們內心得到治癒,此外,米社的「稻田小火車」也建設完成。
到了夏秋之時,稻田金黃,坐著小火車「哐當哐當」從稻田裡穿過,超級歡樂。而且米埗村還利用48戶村民的216間閑置房,建成米社、風鈴渡等高端民宿,小村裡每間房子都好看,米埗村依山傍流溪河,稻米香、野菜鮮、河魚甜,實在嘴饞。
地址: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米埔村
(二)蓮麻村
自帶酒香的小村,廣州最北的行政村——蓮麻村。地處從化呂田的東北部,是廣州的最北點,從蓮麻村再往北走就到韶關了。該村由客家人遷居而成,形成於清朝,因村內的蓮麻樹得名。歷來以農耕為主,為廣州從化的五大美麗鄉村群之一。蓮麻的酒很出名,歷史悠久,一踏進村裡,免費品酒、釀酒的雕塑、運酒的雕塑,賣酒的商家、酒幡,村裡隨處可見酒的文化。在蓮麻村,可以飲一壺蓮麻白酒,品盡千古風流。也可以走一走千年驛道。體驗一下古人走過的路。蓮麻村空氣特別清新,村子附近有5.35萬畝山林青山疊翠,森林覆蓋率高達90%,空氣富含負(氧)離子,令人神清氣爽。四面環山滿眼青翠,小河潺潺,沒有污染、噪音、灰霾,春竹綠、春花嬌、春酒香,客官真的不來嘗一嘗嗎?
地址:廣州市從化區呂田鎮蓮麻村
(三)三椏塘幽谷
三椏塘幽谷地貌奇特,景色迷人,其山峰形如五指,海拔千米行雲走霧,山間森林茂密,物種繁多,喜歡探險的小夥伴千萬別錯過。
地址:從化區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門口向東4km
(四)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從化區東北部,公園擁有1.6萬畝的天然次生林,被評為「廣東最美森林」、中國第一家「國際森林浴場」。這里可以觀賞石門香雪、紅葉、禾雀花、溪流,游覽千姿百態的石門幽谷。
地址: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五)天湖旅遊風景區
天湖旅遊風景區湖水庫容1千萬立方米,最深處40餘米,因建在「百丈飛濤瀉漏天」的高山之上,故命名為「天湖」,喻天上之湖的意思。景區有著名的「溫泉三瀑」屬於天然瀑布,從上到下分為五級:第一級到第三級稱為百丈飛瀑,第四級稱為飛虹瀑,第五級稱為香粉瀑。
地址:廣州市從化市溫泉省級旅遊度假區內
(六)白石山綠谷生態公園
白石山綠谷生態公園是一條溯溪而上的山道,全長1.5公里,途經白石谷、蟬鳴谷、藤蘿谷、通天谷,終點到天湖湖濱,沿途山道曲折清幽,古木參天,風景怡人。
地址:從化溫泉廣東溫泉賓館翠溪天湖水庫旁
(七)天醫處
天醫處生態公園位於廣東溫泉賓館松園區,這里山溪流水潺潺,林靜蟬鳴,環境幽靜。園內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空氣清新潔凈,故有天然氧吧的盛譽,更是休閑、養生之勝地。
地址:從化溫泉鎮溫泉東路112號廣東溫泉賓館內
(八)南平靜修小鎮
南平藏隱深山,這是一處隱匿在山、泉、林、溪、石間的世外清境。村屋素雅,林田錯落,民風淳樸,有客家古村的風韻。
地址: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
(九)溪頭村
溪頭村位於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東北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溪頭村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熱情好客,亦是流溪河三大源頭之一。村周圍環境優美,山高林密,峽谷幽深,溪流清澈,池潭處處。池潭四周青山環抱,奇石錯落,野花簇擁,與周圍景色渾然一體。
地址:廣州市從化區聯溪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