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六月初六什麼節日
擴展閱讀
廈門發順豐到慶安多久 2025-07-29 06:17:46
深圳國企什麼福利 2025-07-29 05:59:38

廣州六月初六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2-07-22 00:15:21

① 廣州初六是什麼日

初六沒特定的風俗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飯、守歲和逛花市是老廣州辭舊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飯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殺雞。起床焚香,放炮仗。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初一的中午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煮成一鍋「羅漢齋」,希望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天吃完,往後就可以大魚大肉了。

年初二 開年

一大早,家中婦女要主持「開鍋」,下花生油,煎蘿卜糕、煎魚。現代人更是喜歡將開年飯擺到酒樓吃,吃得越早越好。這天,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廣東流行女兒攜家帶口回娘家。廣州的一些郊區農村還保留著「放生」的習俗,買活鯉魚,用紅紙蓋上魚眼,拜神之後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窮鬼日

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一些廣州人會選擇足不出戶。這天如有人串門,會被當作窮鬼趕出門。

年初四 神落天

接財神回家。如果舊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灶王,舊年發達的要用雞鴨魚肉祭拜。

年初七 過人日

舊時這天的早飯,廣州人要設豐盛的家庭筵席,以慶賀「人的生日」。這一天,年輕人結伴遊花地,選最美的姑娘———「人日皇後」,由她主持這一天的活動。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歸。初七出門探親等人,初八不能回家,要留在親戚家。

年初九 九皇誕

老廣州要祭拜玉皇大帝,拿出雞鴨魚肉。

年初十 打春去

年十一 打仔回

在廣州郊區的農村,相鄰兩個村子的小孩要在這兩天擲石子對打,哪個村子贏了就代表新年會更好。初十一,家長要把這些對打的孩子趕回家。

年十二 開燈信

大街小巷、各家各戶都要點滿燈,廣州的農村在祠堂也要點燈。

年十五 祈完燈

廣州人在這一天里要逛花燈。此外,廣州的郊區農村裡,舊年生了男孩子的要在這一天掛一個燈籠在祖祠里,表示向祖宗報到。

② 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農歷六月初六,是古代漢族的歲時節日,又叫天貺節。「貺」是上天賜予的意思,此節相傳源於北宋。民諺有雲:「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 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家家戶戶都於此日翻箱倒櫃,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曬。因此,有的地方叫「曬衣節」、「曬書節」或「曬伏」。

農歷六月六曬書還有小故事,相傳朱彝尊在六月六這天袒胸露乳曬太陽,正好被微服私訪的康熙碰見,康熙問他緣由,他說一肚皮的書派不上用場,快發霉了,所以要曬曬。康熙回宮後便招朱彝尊進宮,經過交談,發現他的確滿腹經綸、才高八斗,於是把撰修《明史》的重任交給了他。此後讀書人都在這一天曬詩書、字畫,以示學問高深,系成「曬書節」。

③ 六月六是什麼節日 六月六是什麼習俗

1、「六月六」是漢族和布依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漢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歷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

2、「六月六」節已有悠久的歷史。據清乾隆年晨李節昌纂的《南龍志·地理志》記載:「 六月六栽秧已畢,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為六月六。漢語曰過六月六也。其用意無非禳災祈禱,預祝五穀豐盈……」。

④ 六月六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六月六是以下5種說法:

1、洗曬節

農歷六月初六,民間稱為「洗曬節」。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再加上值雨季,氣候濕,萬物極易霉腐損壞。

中國節日民俗有洗浴、曬物、洗象、曬經、賞荷、看谷秀等。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再加上值雨季,氣候潮濕,萬物極易霉腐。所以在這一天從皇宮到民間,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當年一般百姓家沒有洗浴設備,但人們也很講清潔衛生,習慣在每個節日或節氣時,都要進行沐浴潔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潔凈之軀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誠。

2、曬秋節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洗曬節也叫曬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農歷六月初六這一天,中國民間傳說東海龍王每年的這天要出水曬鱗,人們也在這一天洗曬衣服,以求吉利,因此這天又叫「洗曬節」。漢代劉熙曰:」暑,煮也,熱如煮物也。」進入數伏,以農歷六月初六為中心。



3、洗象日

元明清時期,農歷六月六還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時皇帝在朝會、祭祀或出巡。洗象,明清時,皇宮中例於三伏日為畜養之象洗浴,屆時遣官以鼓樂引導,監浴。往往河兩岸觀者萬眾,其情形多於詩人的描述。

4、伏羊節

伏羊節,是於每年傳統農歷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持續一個月。「伏天吃伏羊」在安徽蕭縣連同江蘇徐州地區有悠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自古以來,淮海地區民間就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葯方」的說法。

⑤ 今天是六月初六,什麼節日啊

農歷六月初六,在民間被稱為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天貺意為賜贈,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關於「六月六」還有很多的傳說,「六月六,請姑姑」是流傳很廣的一個。
同樣,這一天也是入伏第一天,是徐州地區比較有名的「伏羊節」的開始。

⑥ 農歷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農歷的六月初六,在民間是天貺節的日子,是起源於宋代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因為典故和一些傳說和習俗,天貺節又被稱為翻經節和姑姑節。相傳皇帝宋真宗趙恆極其迷信,在有一年的六月初六,他聲稱上天賜給他一部天書,就把這天定為天貺節,並且還在位於泰山腳下的岱廟修建了一座宏偉的天貺殿。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天貺節”已經漸漸失去它原本的內涵和意義,但是還留存配曬紅綠的風俗習慣。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展以及外國不同文化的沖擊,部分傳統節日和相應習俗都逐漸被人淡忘。傳統節日能流傳至今,都是因為它本身的意蘊和故事,記住這些傳統節日,既是對其中蘊含的故事的銘記,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而且有些習俗是很有趣的,同時也能增進親朋好友之間的溫情。所以,還是有必要記住這些傳統節日。

⑦ 六月六是什麼節日

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佳節,根據地方不同,過的「六月六」也不同,如漢族的有洗曬節、曬秋節、洗象日、伏羊節、晾經節、蟲王節、回娘家節、天貺節、禾苗節、祭神節、半年節、鬼挑瓜節,少數民族的有布依族的六月節、苗族"六月六"、哈尼族的六月節、壯族六月節、土家族六月六。

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 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漢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

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歷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

這一天的傳統民俗活動主要有回娘家、曬蟲蟲等,民俗有雲:六月六,請姑姑。

「六月六」節已有悠久的歷史。據清乾隆年晨李節昌纂的 《南龍志·地理志》記載:「六月六栽秧已畢,其宰分食如三月 然,呼為六月六。漢語曰過六月六也。其用意無非禳災祈禱, 預祝五穀豐盈……」。其起源,各地傳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