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荔枝灣八口棺材到底是什麼鬼
擴展閱讀
廈門華爾頓屬於哪個區 2025-09-18 23:41:23
天津支援甘南指的是哪裡 2025-09-18 22:52:16

廣州荔枝灣八口棺材到底是什麼鬼

發布時間: 2025-09-18 22:52:13

『壹』 為什麼說吃在廣州

清代上海在五口通商開埠以後,廣東人蜂擁至上海,從事與貿易相關的工作。居滬粵人,短時間內就猛增至四五十萬;配套的粵菜館成行成市地開辦起來,逐漸征服了上海人以及其他各色移民,尤其是一眾的文人;而文人們在至為發達的商業傳媒上搖筆弄舌,「食在廣州」的名聲就這樣開始不脛而走。

最早高度宣揚粵菜的著名人士,當數客居上海的杭州人徐珂。他在所撰的傳世名著《清稗類鈔》以及《康居筆記匯函》里,對粵菜再三致意,並提升到一個人文高度。如他在《粵多人才》里說:「吾好粵之歌曲,吾嗜粵之點心「。

民國以後,嶺南飲食在經濟與北伐的雙輪驅動下一路飆歌北上,在北京以譚家菜與本地的太史菜遙相呼應,共同開創「食在廣州」時代的先河;在上海以海派粵菜贏得「國菜」的殊榮,將「食在廣州」推向時代巔峰,臻於「表徵民國」的飲食至高境界。

在作為上海地標的南京路上,主要餐館多為粵人所開。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百貨公司均為粵人所開,均附設高檔餐廳。從新新公司獨立出來的新都飯店,更是後來居上,力壓群雄;上海灘名人杜月笙當年為其子擺的婚宴,即席設於此。

與新都飯店望衡對宇的新雅粵菜館,抗戰勝利後三分之二的客人都是歐美人,李宗仁代總統曾在此宴請各國各界賢達。

民國時期,粵菜在上海逐漸取得霸主地位,引起人們對原生粵菜的窺視慾望,許多記者,或者特約人士,便紛紛將在廣州飲食界的所見所聞,寫成文章,發回報道。上海《申報》記者禹公1924年底前往廣州,發回了一篇《廣州食話》,開門見山地說,「廣州人食之研究,是甲於全國者」。

(1)廣州荔枝灣八口棺材到底是什麼鬼擴展閱讀

廣州美食:

早茶

「飲茶粵海未能忘。」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其他地方的問候語大多是「吃了嗎」,廣州人則往往是「飲咗茶未啊?」(喝茶了嗎?)。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一盅兩件,優哉游哉;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

由此可見,飲茶在一定意義上已經超越了單純「茶」的范疇,已經成為社會交際方式的一種。飲茶構成了嶺南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

現在的廣州,喝早茶並沒有時間的限制,再無須為了喝早茶而趕個大早,一桌子人都是瞌睡眼對瞌睡眼。廣州的茶市從早晨一直延續到深夜,廣州人也可以一路從早茶喝到下午茶再到夜茶。雖是一個「茶」字當頭,唱主角的卻不是茶,喝茶的人對喝的是什麼茶也並不講究。

蘿卜牛雜

蘿卜牛雜是廣州有名的傳統小吃,老廣記憶中的美食之一。以白蘿卜、新鮮牛雜,配以佐料長時間燉制而成。在一些繁華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蘿卜牛雜的清香飄滿街。在街上,你會常見到端著碗吃著蘿卜牛雜逛街的人,特別是少男少女們。

雲吞面

雲吞面,是廣州人對餛飩的俗稱,在上下九路、西華路、人民路一帶都很多這種賣雲吞面的小吃店。由於此品湯味濃郁,雲吞皮薄餡多,蛋面有彈牙之感,因而成為廣州人早餐、小點的美食。

腸粉

腸粉,是一種廣東非常出名的地方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使用米漿做成,又稱作布拉腸、拉腸。

廣州靚湯

廣州靚湯是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葯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廣州靚湯種類繁多,最常見最著名的有豬肚煲雞、名潮鴿吞燕、冬瓜荷葉燉水鴨、三蛇羹、阿膠紅棗烏雞湯等等。湯料種類豐富,味道鮮美,且營養價值高,是到廣州不得不嘗的特色美食之一。

燒味

燒臘是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它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一些鹵水菜式。燒臘其實分為「燒」和「臘」兩種,但是現在人們總是將「燒臘」連在一起叫,都不太在乎種類了。燒臘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一段時間再放到爐里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是老廣記憶深處的美食。

及第粥

伍湛記為民國時期著名小食店,坐落在荔灣文昌巷,它的粥類以及第粥最為出名,粥底有腐竹白果大地魚等,粥色白鮮明,米水交融,味鮮香厚。

雙皮奶

南信雙皮奶是南信牛奶甜品店的招牌食品。燉好後牛奶雙層凝固,色潔白,呈膏狀,半固體,光潔平滑,奶皮不離碗邊,風味甜香軟滑,營養豐富,具潤肺養顏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