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 越秀山 地處廣州市中區解放北路,俗稱觀音山,現稱越秀公園,為廣州綜合性公園之最。擁有鎮海樓,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四方炮台等著名史跡。始建於明初的鎮海樓,俗稱「五層樓」,現已辟為廣州博物館。越秀公園內還有三個人工湖和各種游樂設施。
□ 華南植物園 位於市北郊龍眼洞。分為海內外熱帶、亞熱帶、葯用植物等十多個植物區,漫遊這個綠色世界,那奇花異卉,綠海芳菲,確實令人心曠神怡。
□ 廣州動物園 位於先烈東路,面積43萬平方米,現有動物310種,共2500頭,養有中國特產的稀有動物大熊貓、金絲猴、丹頂鶴及犀牛、長頸鹿、華南虎等珍禽異獸。園內設有跑馬場、可觸摸動物區——逗趣園及多個妙趣橫生的游樂園。
□ 三元里抗英遺址 坐落在三元里的三元古廟,原是一座供奉北帝的神廟,當年村民們在這里舉三星旗誓師抗英,今已辟為三元里人抗英斗爭紀念館,並在村南山崗上建立了一座三元里杭英烈士紀念碑。
□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位於先烈中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辛亥廣州起義七十二名犧牲者遺體合葬於此,正門石牌坊上有刻孫中山手書「浩氣長存」四個大字,陵墓以麻石砌成,墓後有記功坊,坊旁立有記功碑,刻有歷史緣由和烈士名字,頂部是石雕的自由神像。
□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位於市區中山三路紅花崗,為紀念1927年廣州暴動的陣亡烈士而建,陵旁立40隻大石獅,園內建有血祭軒轅亭、中蘇及中朝人民血誼亭和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現辟有荷塘魚池,曲橋亭榭,成為休閑的好場所。
□ 廣東省博物館/魯迅紀念館 坐落在市內文明路。原為清朝廣東貢院,中山大學舊址,現存貢院建築明遠樓和中山大學辦公樓——大鍾樓,大鍾樓即為大文豪魯迅的紀念館和國民黨「一大」舊址所在,省博物館主要有「廣東省出土文物展覽」和「原始社會陳列」。
□ 六榕寺 位於六榕路,建於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有舍利塔(又稱花塔),高57米多,是廣州現存最高的古建築。寺內古碑林立,柏樹蒼勁,為廣州佛教活動中心。
□ 光孝寺 坐落在市區光孝路,是廣州名勝中歷史最久、古跡最多的地方。原為西漢時南越王趙建德的王府,三國時期吳國智者虞翻的講學場所,東晉僧人昊摩耶舍首建佛殿,直到宋紹光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才定名光孝寺,寺內大雄寶殿是華南現存最古老、保留了唐未遺風的珍貴建築,東、西鐵塔則是中國僅存最古最完整的鐵塔。此外還有大悲幢、睡佛樓、六祖殿、巨型銅佛等。
□ 陳家祠 即中山七路恩龍里的廣州民間藝術博物館。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為廣東72縣陳姓合族宗祠,其規模龐大,採用陶瓷、石刻、磚雕,灰塑、鑄鐵等多種材料和工藝造型,把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融入一堂,是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珍品。
□ 清真懷聖寺 坐落在光塔路,建於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寺名取懷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之意,是中國沿海最早建成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之一,現在仍是伊斯蘭教徒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寺內的光塔,高36米,形似城堡。
□ 五仙觀 位於市中心惠福西路,傳說五位仙人騎五色羊降落此地,廣州因此而得羊城美名,五仙觀首建於北宋,明代重建,觀內還有著名的嶺南第一樓和大禁鍾值得一看,紅砂岩的「仙人拇跡」,據傳乃仙人足印,頗具神奇色彩。
□ 清真先賢墓 位於市區北緣桂花崗。傳說1300年前,伊斯蘭教始祖穆罕默德派其母舅艾比·宛葛士到廣州傳教,死後葬於此地,這座阿拉伯式陵墓,中空外圓,有門可入,在內誦經,聲音迥響,故有響墳之稱。
□ 南越王墓 第二代南越王趙昧(自號文帝)之墓,位於市區象崗山,鄰近中國大酒店,這座建於2600多年前的地下宮,是嶺南地區目前已知的規模最大的一座石室墓,出士隨葬品1000多件。該墓現已辟為博物館。
□ 黃埔軍校舊址 位於黃埔長洲島,距市中心約20公里,在本世紀20年代,曾培養出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 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坐落中山四路,是毛澤東等人於1926年在廣州舉辦的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培養農民幹部的學校。它原是建於明代的孔廟,清代為番禺學宮,建築華麗,紅牆綠瓦,殿宇恢宏。
□ 東方樂園 位於市北郊,是一座現代大型游樂場,佔地約34萬平方米,有架空列車、太空漫遊、飛碟射擊、過山車、森林狩獵等40多項游樂項目,還全天提供各地風昧美食。
□ 南湖國家旅遊度假區 是全國建立的12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面積15平方公里,范圍包括現在的東方樂園、南湖樂園、大金鍾水庫。按照總體規劃,度假區分為游覽、度假、娛樂博覽三大部分,主要項目有高級度假別墅區、中華太極城,東方游樂城、高爾夫球場等30多個。
□ 石室 位於一德路清末兩廣總督衙門舊址上。本名聖心教堂,是廣州天主教活動場所,因整個建築都用花崗石砌成,故又名石室,規模宏大,造型雄偉,為中國第一高大天主教堂,並稱著遠東。
□ 南海神廟 又名波籮廟,位於黃埔廟頭村,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為中國僅存的一座四海神廟,又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廟內建有「浴日亭」,乃古代羊城八景「波籮浴日」舊址。
□ 蘭圃 位於越秀山下,是一座以栽培蘭花為主的花園,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園內景色自然清幽,布局富有民族特色。園內栽培的蘭花有百餘個品種之多。園內新辟茶藝館,供遊客品茗,格調高雅脫俗。
㈡ 博雅山房怎麼不開了
博雅山房因為旅客減少就不開了。
從化市太平博雅山房成立於2009-07-29,經營者為李允熠,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2440101L45992691K,企業地址位於廣州市從化太平鎮牛心嶺軍區對面,所屬行業為零售業,經營范圍包含:中餐制售,不包含冷盤,不包含燒鹵熟肉食品(《食品衛生許可證》有效期至2013年5月27日)。從化市太平博雅山房目前的經營狀態為注銷企業。
㈢ 請問誰知道博雅地址在哪裡呢
環球雅思中小學輔導中心
五道口校區: 海淀區清華東門五道口華清商務會館7層703V
西直門校區: 西直門索家墳海雲軒(首鋼國際北200m)B座302
紫竹橋校區:海淀區紫竹橋人濟山莊6號樓D座3層307
雙井校區:朝陽區雙井石韻浩庭1號樓5單元11層1101
聯想橋校區 : 海淀區大鍾寺東路太陽園17號樓1層0101
三元橋校區: 朝陽區三元橋曙光西里甲1號第三置業A座21層
方庄校區: 豐台區方庄芳星園三區20號底商
東直門校區: 東城區東直門外大街48號東方銀座C座28F
東城校區: 東城區燈市口大街33號國中商業大廈12層1215
外經貿校區: 朝陽區惠新東街11號紫光發展大廈B座1-703座
國貿校區1: 朝陽區國貿建外SOHOA座303室/307室
國貿校區2: 朝陽區國貿建外SOHOA座5層
總部地址:海淀區魏公村北京國際大廈D座9層
海淀區魏公村北京國際大廈B座1703
㈣ 博雅山房怎麼樣
地方是有點難找,從京珠高速「東興」(鍾落潭下一個出口)下來,約10分鍾就要左轉入一個小小的路,再走10分鍾就到了。菜色不錯,環境很好很舒服,價格中等,份量夠,都是農家菜,燒鵝是招牌,竹筒蒸肉丸也很好。這會是我們以後去從化的必到之地了!
㈤ 想知道: 廣州市去博雅山房京珠高速怎麼走在哪
一走廣惠去走粵贛。二走廣清清連再轉京珠,這樣可少走一半京珠,避開困難路段
可以根據詳細的查看網路地圖
———————————最後祝你找工作順利,工作順心,生活開心————————————
—————————覺得好就請點採納答案把,給個好評,祝願你生活更美好——————————
㈥ 想知道: 廣州市從化流溪綠道在哪
流溪綠道沿流溪河而建,從太平鎮與花都區交界處至良口鎮黃龍帶,全長62公里,建設內容包括貫通自行車道、步行道、沿路綠化景觀節點、驛站等;
流溪綠道在規劃時一共設置了12個驛站,包括:博雅山房驛站、夏灣拿驛站、龜咀驛站、大坳驛站、流溪河山莊驛站、河島公園驛站、麻村綜合驛站、溫泉風景區驛站、東浦農庄綜合驛站、衛東電站驛站、溫泉廣場驛站、大江里驛站。12個驛站,就像是鑲在玉帶上明珠。這十二個驛站均由本土企業南興企業有限公司統一進行管理。
在從化街口街的街口大橋至迎賓大橋建成城市綠道示範段,就非常不錯,沿途景色漂亮。可以在河島公園驛站租車,有單人,雙人,三人自行車租。
㈦ 廣東四大名園是哪四個分別在哪裡
廣東四大名園分別是佛山順德清暉園、廣州番禺余蔭山房、東莞可園、佛山樑園。
1、清暉園,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清暉路,是始建於明代的嶺南園林建築,佔地面積為2.2萬平方米,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清暉園構築精巧,布局緊湊,建築藝術頗高,建築物形式輕巧靈活,雅讀樸素,庭園空間主次分明,結構清晰。利用碧水、綠樹、古牆、漏窗、石山、小橋、曲廊等與亭台樓閣交互融合,集中國古代建築、園林、雕刻、詩書、灰雕等藝術於一身
2、東莞可園,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莞城街道博廈社區,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是嶺南園林的代表,與清暉園、余蔭山房、梁園合稱清代「嶺南四大園林」。
3、余蔭山房,又稱「余蔭園」,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建成於清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了,是嶺南園林的代表,與清暉園、可園、梁園一道合稱為嶺南四大園林。園佔地總面積約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充分表現了古代嶺南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4、佛山樑園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汾江南路,梁園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蘆」、「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主體位於松風路先鋒古道。
㈧ 廣州的名勝古跡有哪些地方
1、西漢南越王墓
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光孝寺
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據《光孝寺志》記載,初為公元前二世紀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時代,吳國虞翻謫居於此,辟為苑囿,世稱虞苑。虞翻死後,家人舍宅作寺。
3、六榕寺
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
4、懷聖寺
是廣州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於唐高祖武德年間,懷聖寺總面積1553平方米,整體建築為典型的阿拉伯建築風格,寺內設有教長室、藏經室,禮拜大殿和專供洗禮的水房寺內的光塔。
5、南海神廟
又稱波羅廟,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祭海的場所,坐落在廣州黃埔區廟頭村,是中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築遺物,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場所,也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的一處重要史跡。
(8)中國廣州博雅山房在哪裡擴展閱讀
南越王墓古物:
南越王墓有一件文物被稱為「鎮墓之寶」——「文帝行璽」金印,是我國考古發掘出土的第一枚帝印。在傳世或發掘出土秦漢印章中,未見一枚皇帝印璽,只有文獻記載。
但是文獻講的帝印,是白玉質印、螭虎鈕印,印文是「皇帝行璽」或「天子行璽」;而南越國趙眜這枚帝印卻是金質印、蟠龍鈕印,長、寬均為3厘米左右,高1.8厘米,重148克,印文是「文帝行璽」。 這是金印的獨特之處,是南越國自鑄、生前實用之印。
南越王墓除了「文帝行璽」金印外,還有「泰子」(泰同太)金印和「右夫人璽」金印,但不是龍鈕,而是龜鈕。「泰子」金印也是首次發現,在傳世印璽中未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