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花山鎮的介紹
花山鎮位於廣州市花都區東部,西接中心城區,東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106國道、機場高速公路、廣州珠三環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周邊六大重點發展組團之一。12004年被確定為廣州市第三批重點建設的五個中心鎮之一。
② 花山鎮的概況
花山鎮位於花都區東部,面積116.40平方公里。西與花都區中心城區相連,北與芙蓉渡假區、王子山公園接壤,是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所在地。106國道、機場高速公路北延線、花都大道、山前旅遊大道等主幹道在境內縱橫交錯,從鎮中心城區到白雲機場僅需10分鍾路程,交通十分方便。全鎮戶籍人口7.6萬人,外來人口約3萬人,有華僑及港、澳、台同胞7萬多人,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重點的僑鄉。花山鎮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7℃,地勢北高南低,以平原地形為主,花都著名的菊花山位於境內。 2006年花山鎮稅收突破2億元大關。以佔地5000畝的華僑科技工業園為基地,以愛機汽車配件、今仙電機、永大不銹鋼等龍頭企業已初具規模,村級企業蓬勃發展。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1.92億元,工業總產值76.51億元,稅收2.0023億元,職工人均年收入8228元,農民人均收入6035元。
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和「都市型農業」。農村以種植水稻、蔬菜、水果,養殖塘魚、禽畜等為主,建立了無公害蔬菜基地,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積極開展創建衛生村和改水工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獨特的區位優勢為花山鎮發展臨空工業、旅遊業、倉儲業、房地產業、現代園藝業、運輸業等提供了極好的條件,花山鎮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和優勢產業,共同邁向新紀元。
③ 花山生態新城的新城規劃
花山新城3年內將現雛形,已於2004年開始計劃
花山新城加速「變臉」
武漢市召開花山生態新城規劃現場辦公會,市領導楊松、阮成發出席會議。據介紹,今後花山新城將圍繞國際一流生態城、生態文化區的目標,把新城打造成武漢東部地區產業支撐服務區、武漢新港江南核心港區、大東湖生態建設區。
按照最新的規劃結構,新城分為新港、新城和生態保育三大功能區,重點發展港口和保稅加工、生態研發和教育、養生與居住等產業。
據建設方花山生態新城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洪山區政府將新城建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來抓,每月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項目建設。今後3年,花山新城將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計劃投資262.29億元,基本建成首批五大類十大工程,初步形成生態新城的框架和雛形。
「綠色」新城惹人注目
未來的花山生態新城絕對一座「綠色樣板城」,在這個66.4平方公里的小城裡,將有147公里的自行車路網系統,200公里以上的步行系統,交通體系將完全低碳化;此外,城內用的電可能是自己利用風能發出來的,路燈用的是太陽能,沖廁所用的水可循環使用,城內的產業都要過綠色環保關……
規劃中的花山生態新城,東至左嶺鎮,南接武漢科技新城,西臨東湖風景區,北抵武漢北湖新城,是湖北兩型社會首個生態城市。新城未來將投資20億元建設大東湖水網和水生態修復工程,興建5萬噸污水處理廠。
此外,花山新城投資12億元,將規劃區域內的農民全部遷出,退耕還林、退漁還湖,建設「花山」、「花果山」兩座生態綠化帶。
生態新城需符合生態指標
現場辦公會上,《花山生態新城指標體系(討論稿)》首次被披露。據介紹,該指標體系參照了天津生態城的指標體系,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29項生態城市建設指標。
這29項指標與天津生態城指標相比,更具「武漢特色」:花山新城自然生態覆蓋率需達到60%,顯得更「綠色」;綠色建築節能措施要細化,居住建築能耗能不能高於35千瓦時/年;非傳統水源利用率要達到30%以上,加強循環水利用;轄區內的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利用要達到15%。
據介紹,武漢未來還要在花山新城設立「生態研究院」,擬邀請國務院參事、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擔任顧問。
④ 花山鎮的招商引資
為了加快招引資的步伐,鎮政府先後制定了有關招商引資、引稅的獎勵機制,同時著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了軟、硬環境的治理力度,使招商引資工作引得進。站得穩、發展快。引進廟湖農業產業有限公司,該項目一期工程征地35刀6公頃,首期投資1600萬元,總投資8600萬元。二期工程還將征地13.33公頃,將投人資金1.2億元。民生石油公司已投入資金3.6億元,已進入試運營階段。
⑤ 花山鎮的基本資料
臨江市花山鎮是一個如詩如畫的小鎮。它坐落於長白山區腹地的老嶺山脈腳下,東南距臨江市9公里,面積232.2平方千米。下轄花山村、老三隊村、青溝子村、五人把村、新三隊村、珍珠村等六個村。歷史上的花山原稱「三道陽岔」,因地處第三條向陽的溝里而得名。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描繪花山,那麼「物華天寶」可能是對花山鎮的最佳詮釋了。花山區域內的礦產和物產極為豐富,各類礦藏儲量令人瞠目,鎂、銻、金、鐵、銅、鈷、鎳、水晶、等多種礦石尚不能完全昭示出花山的富饒,再加上黑熊、野豬、林蛙、山參、黨參、黃芪、細辛、五味子、月見草等1000餘種動植物方能令人真正領略到其「物華天寶」的內涵。來到花山,就彷彿進入了一個琳琅滿目的百寶箱。曾經有一位來花山做調查工作的礦產學家說,在一個小區域內集中如此豐富而且品種眾多的自然資源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讓花山人最倍感驕傲的還不只是這些礦產——花山鎮轄區內由於森林覆蓋率達到87%,自然生態系統完整,1997年就被國家命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使得老嶺森林生態系統在旅遊開發的同時得到了更好的保護。森林公園內距離花山鎮較近的著名景點有「老三隊溫泉渡假村」、「溪谷度假區」、「珍珠門名勝」、「瀑布」、「一線天」等,沿鴨綠江上溯,則有鴨綠江晨曦、江心島公園、仙人游、長川島度假區、朝陽湖度假區、滴水湖瀑布、神龜灣等景點,沿江而下則有四保臨江紀念館、偽滿皇帝溥儀行宮,葦沙河景區和金銀峽景區等等十幾個旅遊勝地,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旅遊者和攝影愛好者。恰可謂「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得」。其中珍珠門景區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影視外景拍攝基地。1959年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編劇而成並在第二屆亞洲電影節和亞非國際電影藝術節中獲獎影片《五朵金花》的外景就是在這里拍攝的,此外還有家喻戶曉的《林海雪原》、《陳雲在臨江》、《特快列車》、《又是一年山林綠》等數十部著名影視劇作品中那些如詩如夢的外景也都是在花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內拍攝。
然而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還不足以使得花山取得奪目的成就,經過多年建設,花山鎮已經成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 花山的交通亦可謂四通八達。有鴨大線鐵路、臨白公路橫貫鎮內,十二五期間又將修建高速公路穿越花山國家森林公園,更為花山鎮的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花山鎮務實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創先爭優的發展策略,才是經濟騰飛過程中真正的點睛之筆。花山鎮通過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和小城鎮建設,為發展新農村建設和新農業夯實了基礎。同時,花山鎮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供優惠政策,大力支持外來投資企業,積極幫助扶持民辦、林辦企業的發展,鼓勵廣大群眾發展個體經濟等措施,使花山鎮逐步進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值得一提的是,發展「金屬鎂特色工業鎮」、「百鎮建設工程」和即將落成的「金屬鎂特色工業園區」等平台建設,更使花山鎮的各項事業得以加速發展,並在省、市級評選中多次拔得頭籌。
花山人熱愛自己的家鄉,也張開雙臂歡迎每一位國內外賓朋前來作客、旅遊、投資興業。花山人將以博大的胸懷、踏實的作風與您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相信務實而以民為本的花山鎮委鎮政府能夠讓花山的錦綉山河更為光輝絢爛!正所謂:
「花團錦簇-施和諧新政
山明水秀-裕幸福農家」
⑥ 花山鎮的發展優勢
地緣優勢:位於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與廣州鐵路北站之間,距機場僅四公里,距離省級旅遊景點——芙蓉、九龍潭旅遊渡假區較近。
菊花石
交通便捷:106國道、花都大道、山前旅遊大道等主幹道經過鎮內主要經濟區,規劃的與機場配套的機場高速公路及輕軌越境而過,距105、107國道、京珠高速、廣州鐵路北站等地最遠10餘公里。 勞力豐富:花山鎮是花都區人口的第二大鎮,長期以來,廣州市很多大型企業設在花山,使花山的勞動力素質得以提高。
設施齊全:花山鎮十分注重市政基礎設施的投資,供水、供電、通訊等條件非常優越,是花都區的「電話鎮」,上下水排放、污水處理等方面無後顧之憂。
人文環境:花山鎮是廣州市文明鎮、廣州市衛生鎮,2001年被授予「廣東省體育先進鎮」稱號。
治安良好:鎮內警力充足,配備專用巡邏車。各村、居委會實行群防群治,發案率逐年下降。擁有鎮級消防中隊,配備消防車。辦事效率高,手續簡化,政策靈活,對前來投資的各類企業免費代辦手續(特種企業審批除外),並實行一門式一條龍服務及終身跟蹤服務。
⑦ 花山鎮有多大面積
花山鎮面積是116.40平方公里。
花山鎮位於廣州市花都區東部,西接中心城區,東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106國道、機場高速公路、廣州珠三環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周邊六大重點發展組團之一。 2004年被確定為廣州市第三批重點建設的五個中心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