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老牌坊有哪些
擴展閱讀
大美福州哪裡最好看 2025-05-22 02:52:31

廣州老牌坊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8-12 06:15:06

㈠ 廣州有什麼名勝古跡

1、西漢南越王墓

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光孝寺

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據《光孝寺志》記載,初為公元前二世紀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時代,吳國虞翻謫居於此,辟為苑囿,世稱虞苑。虞翻死後,家人舍宅作寺。

3、六榕寺

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

4、懷聖寺

是廣州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於唐高祖武德年間,懷聖寺總面積1553平方米,整體建築為典型的阿拉伯建築風格,寺內設有教長室、藏經室,禮拜大殿和專供洗禮的水房寺內的光塔。

5、南海神廟

又稱波羅廟,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祭海的場所,坐落在廣州黃埔區廟頭村,是中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築遺物,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場所,也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的一處重要史跡。

(1)廣州老牌坊有哪些擴展閱讀

南越王墓古物:

南越王墓有一件文物被稱為「鎮墓之寶」——「文帝行璽」金印,是我國考古發掘出土的第一枚帝印。在傳世或發掘出土秦漢印章中,未見一枚皇帝印璽,只有文獻記載。

但是文獻講的帝印,是白玉質印、螭虎鈕印,印文是「皇帝行璽」或「天子行璽」;而南越國趙眜這枚帝印卻是金質印、蟠龍鈕印,長、寬均為3厘米左右,高1.8厘米,重148克,印文是「文帝行璽」。 這是金印的獨特之處,是南越國自鑄、生前實用之印。

南越王墓除了「文帝行璽」金印外,還有「泰子」(泰同太)金印和「右夫人璽」金印,但不是龍鈕,而是龜鈕。「泰子」金印也是首次發現,在傳世印璽中未曾見過。

㈡ 廣州巿有哪些旅遊景點

廣州塔
廣州塔又名小蠻腰,是廣州新的標志性建築物。在亞運會開幕式上,煙花綻放,廣州塔大放異彩。登上廣州塔的觀光台,羊城美景一覽無余。
除了有美景可看之外,廣州塔還有空中雲梯、橫向摩天輪、 4D電影院等多項觀光娛樂設施,想像一下,當你站在觀光層,看著玻璃地板下方的地面馬路,車流細小如蟻,珠江在腳底蜿蜒之時,一向膽大的你,是否會產生眩暈呢?去體驗一下吧!

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自古以來,白雲山一直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素有 「南越第一山 」之稱。白雲山全山面積 28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摩星嶺海拔 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峰。據說每到秋季,常有白雲冉冉升起,使山上變成白漫漫的一片,猶如面紗籠罩,因此而得名。這里風光旖旎,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壯觀的龍潭飛潭、古老的唐代銀杏、罕見的千年杜鵑、獨特的野生牡丹、驚險的雲飛蹦極。
遊客來到白雲山,彷彿置身於白雲仙境,感受「人在畫中游,雲在樹上飄,水在空中舞」的奇妙意境。
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它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唯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重要見證。南海神廟規模宏大,現存建築多為清代結構,其主體建築是一座五進的殿堂,由南至北依次為頭門、儀門及復廊、禮亭、大殿和昭靈宮。

南海神廟門前有石牌坊,額題 「海不揚波 」。廟中保存有歷代的許多石刻。南海神廟像是一位歷史老人,親眼見證了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歷史,它集我國的宗教、古建築、書法、雕刻、諸種文學藝術於一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與旅遊價值。
白鵝潭,在參天大樹下,歐式建築前,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欣賞美麗的珠江夜景,是一種浪漫的感覺。
珠江夜遊

珠江夜遊是廣州市具有南國特色的旅遊項目。每當入夜之時,珠江兩岸被一片炫目的華燈魅影所籠罩,華麗炫目,變幻萬千。此時,最適合乘坐一艘遊船,看珠江兩岸的風光旖旎:那些被霓虹燈點綴的名橋、還有夜色浪漫的「羊城八景」,以及在在颯颯江風中漫步的人們,都是珠江畔一道美麗的風景。
如果你有足夠的體力和興致,不妨沿著珠江兩岸一路尋去,去追尋廣州悠久的歷史以及新潮的文化,去閱盡廣州說不盡的文化風情。
北京路
一邊是古老西關,一邊是新銳天河,橫在中間的北京路商業步行街,因為匯集著深厚的傳統氣息與浮華的時尚元素而魅力無比。雖然租金貴到寸土寸金,但是還是有絡繹不絕的品牌與商家把這里作為開店的首選,而且是一家比一家大。
這里有 10多座大型百貨商場,像廣州商業的龍頭企業一一廣州百貨大廈就坐落於此,還有各種品牌形象店和旗艦店,而且電影院、書店等娛樂場所也是豐富多樣。此外,在逛街之餘,遊客們還可以看到「千年古道」地面博物館。源源不斷的遊客、顧客使這里成為了廣州最負盛名的步行街,是新老廣州人最愛去的熱鬧地,也是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購物地點。

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就是大家口中的西關。在歷史長河的洗禮後,逐步形成了當今商業步行街中西合璧的西關風情特色。在廣州,你要沒去過上下九就真不能說自己是廣州人,別看上下九的檔次屬於中等偏上,但是十分親民,吃喝玩樂面面俱到。在上下九,遍地都是美味的廣式美食,還有數不勝數的特色西關小吃,絕對能讓你吃的盡興!
聖心大教堂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坐落於廣州市區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至今有 130多年的歷史。與其他教堂 「不可觸摸 」般的神聖不同,聖心大教堂就坐落在商業區,周圍甚至布滿了海貨店、涼果店,所以無論近看遠看,這座教堂都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據說每年的平安夜,教堂里都會傳來鍾聲和教徒的歌聲,相信在這寒冷的聖誕之夜,聽到這么和諧的歌聲,也會讓人感覺到溫暖吧。

沙面
在廣州,看老建築,感受歐陸風情,欣賞珠江美景,就不能錯過這個位於廣州市中心西南處的歐陸小島——沙面。沙面位於靠近白鵝潭的廣州市區角落處,離市區很近,離安靜也很近。一邊是熱鬧繁華的老城商業區,一邊是江水盪然的。
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是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因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 「朝漢台 」而得名。園內有著名古跡鎮海樓,又名五層樓,登樓遠眺,羊城美景盡收眼底。園內還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牆、四方炮台、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五羊傳說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等。
除此之外,越秀公園內的三個人工湖是遊客們最喜歡的地方:東秀湖、南秀湖景色幽美,是繪畫、寫生、垂釣的好地方;北秀湖綠蔭低垂,是劃船愛好者的最佳選擇。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它由前後左右四個宮殿式重檐歇山抱廈建築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攢尖式屋頂。重檐歇山頂的中央,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 「天下為公 」4個大字,雄渾有力。正面檐下,內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圍的硃色水磨大石柱,拱托著彩繪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青銅大吊燈,懸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著鏤花丹門,襯托得殿堂越發的富麗堂皇,古色古香。
如今,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也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更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

㈢ 廣州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1、廣州塔:

廣州塔建築總高度600米,其中主塔體高450米,天線桅桿高150米,以中國第一、世界第三觀光塔的地位,向世人展示騰飛廣州、挑戰自我、面向世界的視野和氣魄。廣州塔,因其獨特設計造型,與珠江交相輝映,成為新中軸線上的亮麗景觀。

2、沙面:

沙面的建築向人展現著19世紀廣州的歐陸風情,環境極美,很適合漫步其中,抑或是文藝青年們拍照。沙面的街頭巷陌漫布著雕像、涼亭、花圃、木椅和噴水池等西式街道的元素。

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充滿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

3、陳家祠:

陳家祠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是廣東地區保存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間建築,可以看到非常有特色的雕塑。除外,裡面還可以看到一些藝術展和圖片展之類的,在老房子中體會文藝。

觀賞陳家祠的特色雕塑,在陳家祠各廳堂、廊、院、門、窗、欄桿、屋脊、磚牆、梁架、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傳統建築裝飾以及鐵鑄工藝,其造型生動,色彩豐富。除了雕塑外,彩繪也不容錯過。

4、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的東北部。地形略呈斜長方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西寬約4公里,南北長約7公里。山體相當寬闊,由30多座山峰組成,為廣東最高峰九連山的支脈。全境面積為28平方公里,其中屬特別保護范圍的面積為20.98平方公里。

5、長隆水上樂園:

長隆水上樂園由長隆集團興建,景觀以亞熱帶的植物和花卉為主,形成一個自然放鬆的環境。

園內刺激的項目為「高速滑道」、「超級大喇叭」、「超級大滑板」、「急馳競賽」「巨獸碗」,都是心跳指數爆表的項目。

6、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是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富有紀念意義,現在是廣州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這里可以看到孫中山的簡介及生平,來此緬懷孫中山先生。

7、嶺南印象園:

嶺南印象園是典型的嶺南傳統風格建築群落。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門高屋,或鑊耳高牆,壯觀的蚝殼牆、精緻的滿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處處散發著嶺南水鄉的韻味。

整個景區匯集了對嶺南古老家園所有的想像:小院、古街、祠堂、戲台、比武台、牌坊、老榕樹、大池塘,有回到那段歷史的感覺,給人一種濃濃的懷舊情懷。

8、寶墨園:

寶墨園的前身是包相府,為紀念包拯所建。現在的寶墨園是1995年重建的,它位於番禺沙灣鎮的紫坭村中,寶墨園內的建築及景觀主要有:治本堂、寶墨堂、清心亭、仰廉橋、紫洞舫、龍圖館、千象迴廊和風味食街等,參觀的主要是充滿嶺南風情的建築及一些民間磚雕和瓷雕。

9、百萬葵園:

百萬葵園位於廣州市南沙區新墾鎮,是一個將向日葵作為觀賞性植物並設計成超大型主題園林的公園。園區除了向日葵園,還有玫瑰園、薰衣草園、茶花園等花卉區,是賞花的好去處。

園區中較吸引人的,當屬逾一百萬株極富生命力的向日葵,除外,高大的玫瑰樹和風情萬種的玫瑰花也很吸人眼球,這些玫瑰樹均引自歐洲的優良品種,因而花瓣鮮艷飽滿,極富層次感。

10、白水寨:

白水寨風景名勝區位於廣州市增城區北部山區的派潭鎮,它的登山步徑橫跨三座高山,連接兩大天池,共有9999級石階。自下而上的主要景點有奇趣水谷、海船木棧道、1499級爆鳴台、2199級親瀑台、3299級沐瀑台、4099級仙姑天池。

㈣ 廣東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 越秀山 地處廣州市中區解放北路,俗稱觀音山,現稱越秀公園,為廣州綜合性公園之最。擁有鎮海樓,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四方炮台等著名史跡。始建於明初的鎮海樓,俗稱「五層樓」,現已辟為廣州博物館。越秀公園內還有三個人工湖和各種游樂設施。

□ 華南植物園 位於市北郊龍眼洞。分為海內外熱帶、亞熱帶、葯用植物等十多個植物區,漫遊這個綠色世界,那奇花異卉,綠海芳菲,確實令人心曠神怡。

□ 廣州動物園 位於先烈東路,面積43萬平方米,現有動物310種,共2500頭,養有中國特產的稀有動物大熊貓、金絲猴、丹頂鶴及犀牛、長頸鹿、華南虎等珍禽異獸。園內設有跑馬場、可觸摸動物區——逗趣園及多個妙趣橫生的游樂園。

□ 三元里抗英遺址 坐落在三元里的三元古廟,原是一座供奉北帝的神廟,當年村民們在這里舉三星旗誓師抗英,今已辟為三元里人抗英斗爭紀念館,並在村南山崗上建立了一座三元里杭英烈士紀念碑。

□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位於先烈中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辛亥廣州起義七十二名犧牲者遺體合葬於此,正門石牌坊上有刻孫中山手書「浩氣長存」四個大字,陵墓以麻石砌成,墓後有記功坊,坊旁立有記功碑,刻有歷史緣由和烈士名字,頂部是石雕的自由神像。

□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位於市區中山三路紅花崗,為紀念1927年廣州暴動的陣亡烈士而建,陵旁立40隻大石獅,園內建有血祭軒轅亭、中蘇及中朝人民血誼亭和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現辟有荷塘魚池,曲橋亭榭,成為休閑的好場所。

□ 廣東省博物館/魯迅紀念館 坐落在市內文明路。原為清朝廣東貢院,中山大學舊址,現存貢院建築明遠樓和中山大學辦公樓——大鍾樓,大鍾樓即為大文豪魯迅的紀念館和國民黨「一大」舊址所在,省博物館主要有「廣東省出土文物展覽」和「原始社會陳列」。

□ 六榕寺 位於六榕路,建於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有舍利塔(又稱花塔),高57米多,是廣州現存最高的古建築。寺內古碑林立,柏樹蒼勁,為廣州佛教活動中心。

□ 光孝寺 坐落在市區光孝路,是廣州名勝中歷史最久、古跡最多的地方。原為西漢時南越王趙建德的王府,三國時期吳國智者虞翻的講學場所,東晉僧人昊摩耶舍首建佛殿,直到宋紹光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才定名光孝寺,寺內大雄寶殿是華南現存最古老、保留了唐未遺風的珍貴建築,東、西鐵塔則是中國僅存最古最完整的鐵塔。此外還有大悲幢、睡佛樓、六祖殿、巨型銅佛等。

□ 陳家祠 即中山七路恩龍里的廣州民間藝術博物館。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為廣東72縣陳姓合族宗祠,其規模龐大,採用陶瓷、石刻、磚雕,灰塑、鑄鐵等多種材料和工藝造型,把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融入一堂,是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珍品。

□ 清真懷聖寺 坐落在光塔路,建於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寺名取懷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之意,是中國沿海最早建成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之一,現在仍是伊斯蘭教徒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寺內的光塔,高36米,形似城堡。

□ 五仙觀 位於市中心惠福西路,傳說五位仙人騎五色羊降落此地,廣州因此而得羊城美名,五仙觀首建於北宋,明代重建,觀內還有著名的嶺南第一樓和大禁鍾值得一看,紅砂岩的「仙人拇跡」,據傳乃仙人足印,頗具神奇色彩。

□ 清真先賢墓 位於市區北緣桂花崗。傳說1300年前,伊斯蘭教始祖穆罕默德派其母舅艾比·宛葛士到廣州傳教,死後葬於此地,這座阿拉伯式陵墓,中空外圓,有門可入,在內誦經,聲音迥響,故有響墳之稱。

□ 南越王墓 第二代南越王趙昧(自號文帝)之墓,位於市區象崗山,鄰近中國大酒店,這座建於2600多年前的地下宮,是嶺南地區目前已知的規模最大的一座石室墓,出士隨葬品1000多件。該墓現已辟為博物館。

□ 黃埔軍校舊址 位於黃埔長洲島,距市中心約20公里,在本世紀20年代,曾培養出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 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坐落中山四路,是毛澤東等人於1926年在廣州舉辦的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培養農民幹部的學校。它原是建於明代的孔廟,清代為番禺學宮,建築華麗,紅牆綠瓦,殿宇恢宏。

□ 東方樂園 位於市北郊,是一座現代大型游樂場,佔地約34萬平方米,有架空列車、太空漫遊、飛碟射擊、過山車、森林狩獵等40多項游樂項目,還全天提供各地風昧美食。

□ 南湖國家旅遊度假區 是全國建立的12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面積15平方公里,范圍包括現在的東方樂園、南湖樂園、大金鍾水庫。按照總體規劃,度假區分為游覽、度假、娛樂博覽三大部分,主要項目有高級度假別墅區、中華太極城,東方游樂城、高爾夫球場等30多個。

□ 石室 位於一德路清末兩廣總督衙門舊址上。本名聖心教堂,是廣州天主教活動場所,因整個建築都用花崗石砌成,故又名石室,規模宏大,造型雄偉,為中國第一高大天主教堂,並稱著遠東。

□ 南海神廟 又名波籮廟,位於黃埔廟頭村,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為中國僅存的一座四海神廟,又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廟內建有「浴日亭」,乃古代羊城八景「波籮浴日」舊址。

□ 蘭圃 位於越秀山下,是一座以栽培蘭花為主的花園,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園內景色自然清幽,布局富有民族特色。園內栽培的蘭花有百餘個品種之多。園內新辟茶藝館,供遊客品茗,格調高雅脫俗。

㈤ 羊城廣州不僅有摩天大樓,還有煙火氣息濃郁的老街巷,怎麼樣呢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全市總面積743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249.1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30.59萬人,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23628.60億元。據說廣州最早叫“楚庭”(或“楚亭”)。越秀山上的中山紀念碑下,有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將“楚庭”視為廣州的雛型,是廣州最早的稱謂,距今已有2847年。

廣州的小河道

廣州市區沿街的高樓大廈背面,或者是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老舊街區,有很多富有生活氣息的地方,非常接地氣,我差點忘了這里是廣州。廣州的大街小巷有來自天南海北的人,普通話和粵語都可以聽到,當地人喜歡叫阿婆、阿仔、阿伯,連市場上售賣的雞鴨魚肉都被叫做靚雞,我感覺廣州普通百姓的生活很有趣,就像港片里演的那樣生活化。人與人之間也有人情味。

廣州人不管是有錢沒錢,都很會享受生活,他們喜歡喝下午茶,喜歡煲湯,喜歡吃原汁原味的營養餐,雖然廣州人講的粵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很幽默有趣。廣州是一座包容多元化的城市,各種文化習俗在這里匯集,我去一個地方,有機會一定會逛逛當地普通的菜市場,更接地氣,可以看到這座城市真實的一面

㈥ 廣州有哪些人文歷史類的景點

以下是我去過的地方啊
古代部分: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解放北路
南越王宮博物館(籌建中,有限度開放) --中山五路
葯洲 --教育路
古之楚庭牌坊、鎮海樓(廣州博物館)、明長城遺址、四方炮台、五羊雕像、南明王興將軍墓、南明紹武君臣冢 --皆在越秀公園內
清真先賢古墓(將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第一人) --環市中路
六榕寺(與蘇東坡有關,內有六榕花塔) --六榕路
光孝寺(對中國佛教有較深遠影響) --光孝路
華林寺(中國禪宗佛教之源) --帶河路附近
懷聖寺(唐朝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之一) --光塔路
五仙觀(紀念五羊傳說) --惠福西路
南海神廟(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黃埔區廟頭村
黃埔古港(我沒有去過)
蓮花山古採石場 (從西漢沿用到清代) --番禺蓮花山鎮
北京路(廣州古城中軸線) --北京路
南越水閘遺址(西漢)--西湖路光明廣場內
陳家祠 --中山七路
百花冢 --梅花園

近代部分
聖心堂(中國最大哥特式石建築) -- 一德路
中山紀念碑、海員亭、伍廷芳墓、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紀念碑 --越秀公園內
中山紀念堂 --東風路
廣州公安局舊址 --起義路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先烈路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中山四路
淞滬十九路軍抗日陣亡將士陵園 及 碧血丹心 牌坊 --水蔭路
沙基慘案紀念碑 --六二三路
血灑黃花碑 --黃華路黃華塘
沙面 --沙面島
粵海關 --沿江西路
陶陶居 --第十甫路
黃埔軍校舊址、東征陣亡烈士墓、白鶴崗炮台 --黃埔區長洲島內
大角山炮台 --南沙區天後宮附近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 --廣園中路
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紀念碑 --三元里大道
鄧世昌紀念館 --海珠區鄧氏宗祠內
大元帥府 --海珠區紡織路
番禺學宮(農民運動講習所) --中山四路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北門)
廣州酒家、泮溪酒家

特別推薦:廣東省博物館 --文明路

百年老校
廣東廣雅中學、廣州協和中學、廣州執信中學、廣州真光中學、廣州培正中學;
原中山醫科大學

㈦ 四牌樓的起源

曾見「四牌樓」的當世「老廣州」,他們所見的,乃是順序矗立於北起中山五路、南迄惠福西路之間的那段解放中路上的5座石砌牌坊—— 盛世直臣坊,為著名的海瑞立 。
乙丑進士坊,為李覺斯等7人立。李覺斯,東莞人,天啟五年(乙丑年,即1625年)進士,最高官職任刑部尚書。
承恩五代坊,為何祥熊立。何祥熊,新會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最高官職任吏部尚書 。
奕世台光坊,為黃仕俊一家三代立。黃仕俊,順德人,萬曆三十年(1602年)狀元,最高官職任文淵閣大學士(首相)。
戊辰進士坊,為梁衍泗等人立。梁衍泗,南海人,崇禎元年(戊辰年,即1628年)進士,最高官職任副都御史。
未開馬路之前,以上5座牌坊所在的地段,正式地名為忠賢街。為海瑞而立的那座,晚至清同治四年(1865年)方才從今倉邊路移至此間,例屬特殊。而據編撰於19世紀初的《羊城古鈔》載錄,矗立於忠賢街的明代牌坊多達10座,何以忠賢街卻別稱「四牌樓」?
四牌樓,起初指的是明代廣東巡撫戴於嘉靖十三年(1535年)選點巡撫署坐落的惠愛大街六約所建的4座木質牌坊:惠愛坊、忠賢坊、孝友坊、貞烈坊 。
惠愛坊紀念的是歷代自中原入粵的67位名宦;忠賢坊紀念的是廣東本土的49位鄉賢;孝友坊紀念的是廣東本土的54位仁者;貞烈坊紀念的廣東本土的55位節婦。
這4座牌坊分布於今解放中路口與朝天路口之間的那段中山六路周邊——孝友坊在今孝友東和孝友西之間;惠愛坊和貞烈坊分別在今將軍東和將軍西兩側;忠賢坊在今忠襄里。當時廣州人所稱的「四牌樓」指的是這4座。它們依託巡撫署彼此映襯,互為犄角,圈出一個大型商業街區,全稱是「四牌樓市」。
康熙年間,明代的廣東巡撫署被改為統管駐穗八旗兵的將軍署。1857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侵略軍盤據廣州4年,把將軍署擴建為英國駐廣州領事館(即今迎賓館)。對那4座木牌坊的命運,《廣州城坊志》作如是簡約記述:「署廢,坊亦廢。」
至於忠賢街上原有的10座牌坊,此時卻僅存而且恰存4座,廣州人於是移花接木,把忠賢街叫作「四牌樓」。
忠賢街上的系列牌坊,其文化史內蘊比惠愛大街上那4座要豐富得多 。
始自宋代,原先僅作街道標記的牌坊逐漸演變為專作表旌之用的特殊建築,表旌的對象,是忠義貞孝者。
明代特重教育,科舉至明代中葉登峰造極,與此相聯系。牌坊的表旌對象發生明顯轉變。成化年間的江蘇著名學者陸容在其《菽園雜記》中指出了這一轉變的特徵——「國初惟有孝行節烈牌坊,宣德、正統間,始有為進士、舉人立者,亦惟初登第有之」。此後,全國各地為進士、舉人樹立牌坊便蔚然成風,對象也由初登第者擴大到高官顯宦 。
巡撫署周邊那4座木牌坊跟忠賢街上系列牌坊在表旌對象方面的區別,頗能體現前述轉變。轉變的因由,在於自明代中葉起,廣州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有了堪稱奇跡的發展。
在歷史上,嶺南文化曾長期落後於北方文化,就以書院為例,廣州晚至南宋年間方才建立首家書院即禺山書院。但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整個明代,全國共建書院1239所。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有646所,居第一位,而珠江三角洲地區有364所,居第二位!
書院在短期內的集中涌現培養出大批本土人才,明代中葉至末葉才百把年光景,廣東共出進士874人,其中南海縣148人,順德縣99人,番禺縣86人。
在當時,廣東躋身全國文化教育大省前列,廣府地區更是個中翹楚,忠賢街上的系列牌坊曾為這一輝煌史實作證 。
據《羊城古鈔》載錄,前述時期廣州城內共建牌坊50餘座,其中10座集中於忠賢街,8座所在地點跟忠賢街毗連。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的牌坊建在這一周遭。
原因之一,在歷史上,廣州城由南海縣和番禺縣分治,兩縣分界線正是忠賢街。原因之二,南海縣學宮位在今解放中路學宮街,學宮一帶是明代廣州書院最密集處 。
當年廣州城內的大量牌坊,如今剩存的僅有被遷至中山大學校園內的乙丑進士坊一座,坊額上剩存的僅有一個名字:東莞李覺斯。
據民間傳說,為海瑞而立的盛世直臣坊,在明亡之際,坊石滲血多天,拭之復出 。

㈧ 廣東省有哪些名勝古跡

【七星崗古海岸遺址】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石榴崗
【秦代造船工場遺址】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
【南越國宮署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忠

【越王井】位於廣州市應元路。
【南越王陵墓】位於廣州市解放北路象崗山。

【光孝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光孝路。
【貪泉碑】位於廣州西郊石門。

【華林寺】位於廣州市下九路。 【六榕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六榕路。
【三元宮】位於廣州市應元路。

【南海神廟】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黃埔區廟頭村
【懷聖寺光塔】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懷聖寺位於廣州市光塔路,

【清真先賢古墓】位於廣州市解放北路蘭圃西側。

【海幢寺】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
【葯洲遺址】位於廣州市教育路南方戲院北側。
【南漢康陵遺址】位於廣州番禺市新造鎮。

【仁威廟】位於廣州市龍津路泮塘前街。
【宋朝西村窯遺址】位於廣州市西村皇帝崗。

【玉岩書院】位於廣州市蘿崗風景區。
【何仙姑家廟】位於廣州增城市小樓鎮仙桂村。

【五仙觀】位於廣州市惠福西路。
【嶺南第一樓】位於廣州市惠福西路五仙觀後。

【明代北城牆遺址】

【鎮海樓】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

【從化學宮大成殿】位於廣州市從化街口。

【琶洲塔】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琶洲。

【赤崗塔】位於廣州市海珠區赤崗。

【蓮花塔】位於廣州番禺市蓮花山。
【大佛寺】位於廣州市惠福東路。

【四方炮台遺址】位於廣州市越秀山。

【"古之楚亭"石牌坊】位於廣州市越秀山中山紀念碑下。

【洪秀全故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花都市官祿村

【純陽觀】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漱珠崗上。

【石井橋】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鄉。

【昇平社學原址】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鄉。

【柯拜船塢遺址 】位於廣州市黃埔長洲島西北部現黃埔造船廠內。

【巴斯教徒墓地】位於廣州市黃埔長洲島的白頭斑(現稱巴斯山)。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瑣羅亞斯德教教徒的墓地。巴斯山海拔389米。
【聖心堂】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一德東路。

【餘蔭山房】位於廣州番禺市南村鎮。

【虎門要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獅子洋虎門水道主航道兩側,
【陳氏書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
【廣東咨議局舊址】位於大東門30號,即今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內的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三二九廣州起義指揮部舊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越華路小東營5號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先烈路。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國民黨"一大"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文明路215號廣東省博物館大院內。

【黃埔軍校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越秀南路89號。
【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越秀南東園橫路。
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

【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起義路。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越秀山南麓。 【西關大屋】位於廣州"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荔枝灣】位於今泮塘和荔灣湖公園一帶 【越秀公園】廣州市最大的公園。
白雲山風景區

【白雲山風景區】位於廣州市北面,因峰頂常有白雲飄繞而得名。
【從化溫泉風景區】廣州著名風景區之一。位於廣州北部75公里處從化市溫泉鎮。
【蓮花山風景區】位於廣州番禺市東部。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芙蓉嶂風景區】位於廣州花都市芙蓉鎮。、。

㈨ 廣東有什麼具有明清風情的古街

古代的時候,廣東常被稱為“南蠻之地”,實際上廣州城的歷史也有兩千多年,但省內古城氛圍保留得最好的只有潮州。

潮州,地處廣東東部沿海,韓江從這里穿流而過,唐代大文豪韓愈曾在此做官,傳播了中原先進文明,開啟了潮州民智,使潮州城走上文化、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旅遊攻略:可乘坐102、203、K4快線、K2路快線、高鐵K1線等公交車在城南小學站下車,走路前往水平路。

㈩ 有哪些坐廣州地鐵就能游的古鎮老街

以前廣州人想去游古鎮,想去逛老街,兜兜轉轉幾次車,在車上就已經浪費了幾個小時。而現在的廣州,地鐵四通八達,想去古村老街,坐地鐵就能夠到。
(一)1號線
1.老東山新河浦:這里是廣州的舊豪宅區,廣州人舊有「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的說法。廣州市現存最大規模的中西結合的低層院落式近代建築群就位於此。民國時期,新河浦地區是華僑、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這里的住宅樓房以西洋式花園別墅格局為主,清水紅磚牆、民國水刷石、西洋式風格是主要的建築特色。還有四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分別是春園、簡園、逵園和培正路的明園。如今透過這些外牆斑駁的小洋樓,還能領略到昔日「東山少爺」的優雅和高貴。
2.恩寧路:恩寧路是昔日西關最繁華之地,擁有「八橋之盛」。且一度被譽為「廣州最美老街」,是廣州騎樓的精髓。恩寧路為何取名「恩寧」二字?據考究,過去恩寧路的一頭有一條恩洲村,另一頭是一條寧溪村。修建這條路時,必須穿過這兩條村。後經雙方協議,最終就命名為「恩寧」。恩寧路177號是大名鼎鼎的八和會館,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的行業會館,也是粵劇這塊文化瑰寶在荔灣發展、成熟的見證。恩寧路的永慶坊,一走進裡面彷彿走進百年前的老時光,長不足百米,寬不過兩跨,麻石路、青磚牆、趟櫳門……北京有南鑼鼓巷,上海有田子坊,成都有寬窄巷子,在廣州,就有永慶坊。這是一個值得慢慢發掘品味的地方。
3.聚龍古村:在廣州有「北有陳家祠,南有聚龍村」之說,「聚龍村」又叫做「鄺家村」,是一個已經有120多年歷史的清代民居建築群古村。台山富商鄺氏被這里的風景吸引,而且被風水先生連連稱贊,於是把這里買下來。在建房的時候岩底還神奇地冒出朱紅色的水,被風水先生稱為「龍出血」,就取名叫做「聚龍」。這些古老的屋宇,在建築上有點像西關大屋。村子裡的樓房設計大同小異。無論是石板的地面、古樸的青磚樓房,都在向我們訴說著100多年來的風雨。雖然這里地方不大,但是百聞不如一見,只是打個地鐵的距離,有時間帶相機不妨過來記錄時光的軌跡。
(二)3號線
1.沙灣古鎮:它始建於南宋,如今800多歲,歷史人文底蘊深厚,美食遍地開花,甚至很多是在廣州老城區都找不到的特產美食。因地處古海灣半月型的沙灘之畔,故名」沙灣」。來到這里,你會發現,每一處街景都散發著濃濃的古鎮淳樸氣息,街口的大榕樹、荷塘邊的石凳、嶺南特色的村屋……無一盡顯著雅緻與古典,卻又不失趣味。街巷錯落縱橫,路口與路口連接的另一處,又是一個未知的風景。如果你愛旅行,愛路上的風景,那麼,你會沉醉於此。沙灣古鎮超級有特色的蚝殼屋,走累了靠在牆邊時,可不要被嚇到。
(三)4號線
1.黃埔古村:黃埔村又叫黃埔古港,是當時重要的港口之一,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在這里,你能看到特別的廣府建築——鑊耳屋。相鄰的巷子里都是鑊耳屋的建築風格,整齊地排列著,很有特色。這里的古巷名也很有書卷味——清風里、來燕里、淳庸巷、橫辰里、中正里、申明大街。除此之外,這里還有許多的紀念館和歷史博物館,歷史風味濃厚。
2.深井古村:建於明末清初,有著七百多年歷史,是廣州保存得比較好的古村落之一。深井古村的建築吸收了客家式的碉樓和西洋石柱、門樓、花紋圖案等建築特色,幾種建築風格交融,顯示出當時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3.大嶺村:這里村落布局良好,傳統建築遺存豐富,還有優美的風景。是廣州目前唯一一個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典型的嶺南古村落,保存較為完好,還能看到祠堂、門樓、牌坊、麻石巷、古樹、蚝殼牆等等建築特色。這里還有許多荷花池,還未開發,因此十分僻靜幽深。此處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柳源堂、龍津橋等景點也值得一逛。
(四)5號線
1.南灣水鄉:這是一座有著600年歷史的水鄉,因為其嶺南建築完整且特色突出,南灣水鄉成為了《三家巷》、《危情姊妹》、《大話黃飛鴻》、《外來媳婦本地郎》等等片子的取景地。全村皆是麻石街巷,其中最講究的就是南約大街,麻石打橫鋪設,兩旁是鍋耳式青磚石腳的古屋,古風怡人。南灣村的的蟠龍橋和彩龍橋雙橋,一舊一新照相輝映,雙橋之間,秋風古堤十分愜意。著名宗祠麥氏宗祠也在這里,其中初泰麥公祠門頭石匾還是李鴻章親筆所題。此外還有龍泉古井、常春岩、護龍古廟、文昌塔、千人會堂等十幾處景點。
2.橫沙書香街:因為這里有清朝時期遺留下來的53家私塾祠堂,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書香街。「日新家塾」、「留香家塾」、羅氏大宗祠」、「德星羅公祠」、「長春巷」、「朝陽里」……不管是私塾、祠堂還是小巷,都大致保持了舊時風貌。
(五)廣佛線
1.嶺南新天地:想去玩文藝復古的小鎮,不要一兩千,不用五六百,只要7元。就能從公園前地鐵站到祖廟地鐵站。嶺南建築風格,花崗岩、青石板遍地都是,而且這里綠化很好,不怕曬。街道設計也是很吸引人的,中西結合,各種混搭風格,但是毫無違和感。最令人意外的是嶺南新天地裡面的彩虹,其實是彩色繩子編織成一道道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