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是什麼戲
擴展閱讀
廣州佳節哪個區最熱鬧 2024-03-29 13:47:26
哪裡有不育福州博愛在 2024-03-29 13:28:46
天津宸宜家園屬哪個區 2024-03-29 13:27:25

廣州是什麼戲

發布時間: 2022-10-04 12:32:50

『壹』 粵劇的特點是什麼

粵劇藝術特點: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復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
在農村活動的「過山班」保留著早期粗獷、質朴的特點,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甩發、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頸有力的靶子、手撟、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角色登場後,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
舞台美術風格近乎寫意。布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說明。
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並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
舞台美術偏重寫實,布景運用畫幅為主的軟景,又採用燈光和硬片真景,服裝、化妝華美奇巧。後來發展到用機關布景、膠片服裝、頭盔和道具安裝電燈等。
聲音特點:男的唱得比較平穩 、低沉,有時略帶沙啞;女的唱得非常細膩而又圓潤

『貳』 粵劇的來歷

粵劇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弋陽腔、崑山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傳入廣東,廣東本地戲班演出的聲腔受這些外來聲腔的影響很大,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被稱為"廣腔 ", 從現在粵劇的音樂中還可以看出弋陽腔和崑腔的痕跡。清代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戲,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動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間外省戲班來粵者甚眾、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豐富的養份,藝術日臻成熟,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崑山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後徽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為基本唱調。同時也保留了部分崑山腔、弋陽腔、廣腔, 並吸收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 此時的本地班已經與外江班"判然迥殊",進而逐漸形成粵劇。

『叄』 浙江上海廣州安徽主打戲曲是什麼

上海是滬劇。
安徽是黃梅戲。
浙江是越劇。

廣州是粵劇。

『肆』 廣州傳統文化的文化起源

廣州傳統文化有:廣東木偶戲,粵劇,南音主要三種構成。以下分別介紹一下他們的起源:

  1. 廣東木偶戲

    廣東木偶戲,大約在元代傳入。新中國成立後,木偶戲藝術得到很大發展,1956年,廣州市創辦廣東省木偶劇團,創作出富有南國特色的木偶藝術。木偶造型精雕細刻,神采各異,傳神逼真,栩栩如生。劇目有:《芙蓉仙子》,《張羽煮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等。廣東木偶劇團的木偶藝術在國內、國際上享有盛名,曾獲羅馬尼亞國際木偶、傀儡戲聯歡節銀質獎章,深得各國藝術界的贊賞。

    嶺南木偶表演藝術是通過富有嶺南特色的木偶製作技巧、木偶的操縱技藝,結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唱和舞美設計,演繹嶺南傳統民間傳說及各地的民間傳說。木偶製作在清末就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依附地方戲曲表演所製作的生旦凈末丑木偶極具嶺南人物的面部特徵及行當特色,成為最具嶺南地方特色藝術珍品。傳統的嶺南杖頭木偶戲,各個行當的表演都具戲曲程式化的特徵,操縱藝人用自身的動作和身段與木偶角色相一致,表演坐立、踱步、關目等小動作細致入微、形神具備;武打功架老練,拳打刀劈都迅猛逼真、剛勁有力。歷史上民間木偶藝人都是自演自唱,音樂唱腔多採用山歌曲調、廣東的粵劇曲牌、粵曲小調、漢劇等。著名傳統木偶劇目《芙蓉仙子》、《孫悟空三調芭蕉扇》、《張羽煮海》被公認為「三件寶」。八音班—鑼鼓櫃 粵曲產生、衍變和發展的150年,大體上經過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即為「八音班時期」。八音班演唱粵曲始於道光初葉。當時的粵劇未能滿足廣大農村觀眾要求,便出現了以粵曲清唱為主,人數不多的八音班。19世紀中葉到本世紀初,八音班十分盛行。據清光緒三年(1877年)的不完全統計,從業人員達500多人。除為民間的喜慶、迎神等活動演唱外,還常到農村或小城鎮演出,有些較小型和業余性質的八音班,將樂器放置在一個如花轎模樣的大櫃里,演奏時抬著櫃「遊行」,只奏不唱,人稱鑼鼓櫃。

  2. 南音是用廣州方言演唱的說唱形式,也是粵劇、粵曲常用曲牌,有說它是在木魚,龍舟的基礎上吸收揚州彈詞(吳聲)等曲種的曲調發展而成的,為了與廣東以外的吳聲區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調)名之,它比木魚,龍舟的音樂性強,因而作為獨立的曲種出現在舞台上的機會很多。南音的句格、聲韻要求相當嚴整,有伴奏、有快板與過門音樂,旋律婉約優美,有著濃郁的南國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傳唱范圍多在文人雅士之中,傳統作品也多是傷春怨夢之作。其中以《客途秋恨》、《嘆五更》等最為流行,迄今傳唱不衰。解放後則產生了《沙田夜活》等優秀作品。

  3. 粵劇是廣東藝人吸納外省入粵戲班的戲曲聲腔,加以易語而歌並融進本地的歌謠、小曲而形成的劇種。明中時期,粵中各地已有鄉俗子弟以戲劇為生。明嘉靖開始,出現弋陽腔、崑腔。清雍正年間,廣州有「土優」演戲時唱「廣腔」。及至乾隆年間,本地班藝人在佛山鎮大基尾建立了同業組織瓊花會館。乾隆至道光年間,來自外省的成百個外江戲班入粵,並在廣州成立粵省外江梨園會館。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聲腔和表演的藝術養料,逐漸形成演唱梆子腔為主的演出風格。咸豐四年(1854),本地班藝人李文茂以梨園子弟為骨幹,組織紅巾軍起義反清,清政府嚴禁本地班演出,藝人只得轉投外江班或冒稱京戲登場。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興起,於光緒十五年(1889)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本地班在這時又吸收了二簧聲腔,能以梆子、二簧腔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陽腔、崑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場十八本等眾多劇目。表演角色分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總生、公腳、正旦、花旦、凈、丑十大行當,武打技藝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獨創的《六國大封相》時,登場百餘人,花團錦簇,土音啁雜,與其他劇種迥異。早期的粵劇戲班,乘坐專門租用的「紅船」沿珠江內河穿梭往返於各埠演出,故又稱粵劇藝人為「紅船弟子」。清末民初,廣州和港澳等地陸續修建戲院,新稱粵劇的本地班逐漸由農村的土舞台轉到城市戲院演出,此後出現流動於大中城市之間的省港大班。為了適應城市觀眾和劇場演出的需要,出現了以編撰劇本為業的開戲師爺,他們新編的劇目多為華麗奇巧的生旦戲。而演出於粵西地區的下四府班,仍擅長表演武生、小武擔綱的正本戲,保持著粗獷質朴的藝術特色。光緒年間陸續離鄉過埠的州府班,這時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國家演出。

    辛亥革命(1911)前後,一些粵劇藝人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參加了孫中山倡建的同盟會的活動。社會上有人組織志士班,通過推行粵劇改良的活動,藉以宣傳民主革命的主張。之後受到粵劇改良風氣的影響,加之需以變革求新的精神與方興未艾的電影進行競爭,粵劇綜合藝術的各種因素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劇目內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題材,新編劇數以千計。小生、小武行當從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陽腔、崑腔等聲腔已大異於原本的腔調,梆子、二簧腔創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將民間流行的木魚、南音、粵謳、板眼等歌謠曲調運用於唱腔音樂,能把多種聲腔利用曲調連綴結合板式變化的方法去綜合運用,還在原有的民族伴奏樂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薩克管、吉他等西洋樂器,粵劇唱腔音樂更加變化靈活,旋律優美。表演藝術吸收了京劇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鑒電影、話劇講究真實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為台柱的表演體制,在生、旦、醜行產生了多種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紀30~40年代間,粵劇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現出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桂名揚的五大流派,主導著粵劇改革方向,並創作出眾多的優秀曲目。舞檯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體景片以至機關布景,燈光從火水燈、大光燈發展為電燈、彩色旋轉燈。

    關於粵劇的產生和形成,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普遍認為,粵劇於明朝中葉開始萌芽,孕育於本地班。關於本地班來源一般來說,是引用麥嘯霞所撰《廣東戲劇史略》的說法,按《史略》所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的瓊花會館「,作為記載粵劇本地班始源,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創建[3],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發展,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白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粵劇有別於外省戲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屬於中國寫意派戲劇范疇,又具有輕快流暢、新款善變的個性,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

    粵劇源自南戲,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5]。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出現,粵劇是揉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19世紀40年代中,粵劇已從開埠後的香港,傳到東南亞的星馬(新加坡、馬來西亞)了。以後,星馬的粵劇也頗興盛,故新加坡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粵劇到了外國,西人稱之為Cantonese Opera[6]。[7]粵劇的名稱[8],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

    明代,南戲——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常入粵演出。受外來的薰陶,粵人亦習演戲,繼而組成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並過渡到本地人為全體的戲班。」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清道光時,楊掌生先生認為:「廣東樂部分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盡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與外江班的區別,主要非是指聲腔的迥異,而主要是指該班是由本地人組成。狹義來說,它是指本地藝人組成的專業戲班;廣義來說,也可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在進行季節性演出活動而臨時組成的演出團體。

    究竟粵人(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活動是何時開始呢?郭秉箴先生在《粵劇古今談》一文中認為:最早見於明朝歸有光編寫的《庄渠遺書》,其中記錄了明代正德十六年欽差魏校的諭民文告,內有「倡優隸卒之家,子弟不許妄送杜學。」「不許造唱淫曲,搬演歷代帝王,訕謗古今,違者拿問」等語。郭秉箴先生認為這是廣東有戲劇演出活動的最早記載,認為通過諭民文示可以反證,說明在明正德年間便有本地人參加演劇,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廣東就有演劇活動。這無疑是一個超前的發現,可是,在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內發現了比上述更超前的一個反證。即在正德年間再上溯兩個皇帝的成化年間,便有佛山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該族譜有如下的記載:「一年之景,元宵之燈酒,三月三之扮飾,五月五之龍舟,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三月三扮飾,好事者,大眾賃人衣服,借人首飾,或雨致濕,或造成損破,用價賠償,此事何益。……七月七之演戲,良家子弟不宜學習其事。雖學會唱曲,與人觀看,便是小輩之流,失之大體……後之子孫,遵吾明囑。」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節翁家箴是寫於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粵劇古今談》一文內誤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確應為一五二一年)應提早四十年。況且,從該族譜所載:「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之言來分析,可以說,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參加戲劇演出活動 。

    「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首的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過《蘇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陳情》等名劇。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於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並提。

    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

    全面,生旦凈丑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的馬師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丑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

    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

『伍』 廣州的地方戲是什麼

粵劇

『陸』 關於粵劇的作文懸賞10金急~~~~~~~~~

廣東粵劇
在廣東什麼最受歡迎的呢?當然是出了名的廣東粵劇。粵劇是廣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南方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劇種。由於它產生於廣東,所以稱被為粵劇。
這得從明末清初說起。
當年,弋陽腔、崑山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傳入廣東,廣東的一些本地戲班匯百家之長,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被稱為「廣腔」。 清代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本地班和外江班。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崑山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後來又以「梆簧」作為基本唱調。此時的本地班已經與外江班「判然迥殊」,進而逐漸形成粵劇。
粵劇的基本聲腔為「梆簧」,並保留有弋陽腔與崑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說唱的曲調和民歌、樂曲、時代曲、小調等民間小曲。一段唱腔中,梆子腔、二黃腔、西皮腔、牌子曲各成段體,從不互相滲雜,一腔到底。粵劇唱腔音樂以板腔體為主,曲牌體為輔。板腔體有梆子、二黃兩類,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嘆板、煞板等板式;二黃也有首板和慢板,還有二流、滾板等板式。
粵劇的樂器可多了,主要分為管弦樂和打擊樂兩大部分。前者以高胡、二弦、揚琴、喉管為主要領奏樂器。除民族樂器外,粵劇音樂還大膽地採用西洋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薩克管等中低音樂器。
粵劇的戲服更是五花八門,讓你看的頭暈眼花。粵劇的戲曲服裝是經過長時期的實踐,改良後而形成現今傳統程式化的形態。粵劇服裝的分類有蟒、甲、褶子、帔及衣五種。
粵劇的角色原分為末、生、旦、凈、丑、外、小、夫、貼、雜10大行, 以後行當愈來愈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按照「戲班論位」的慣例排列是: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總生、小生、公腳、大花面、二花面、男丑、女丑,此外還有武旦、夫旦、六分、拉扯、五官虎、手下等。戲班實際上只看重武生、小武、小生、花旦和丑五行,其餘行當成為次要的行當。
粵劇開場時,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粵劇的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並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創造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又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取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
粵劇就是這樣,一代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戲曲大舞台之粵劇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全國許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劇種,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粵劇則產於我的家鄉——廣東。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的瑰寶——戲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吧!

粵劇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澳門等地。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廣東華僑聚居地區,也有粵劇演出。東南亞一帶且有世代相承的藝人、固定的班社組織、同業行會和傳統演出場地,如新加坡的「慶維新」、吉隆坡的「普長春」。

明末清初,弋陽腔、崑山腔由「外江班」傳入廣東,繼而出現了廣東「本地班」,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稱為「廣腔」。在後來粵劇常演的開台例戲《六國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賀壽》中,仍保存了這種聲腔。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崑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漢調西皮和祁陽戲「北路」的曲調)為主要唱腔。後徽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為基本唱調。同時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廣腔,並吸收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逐漸形成粵劇。

辛亥革命時期,一些具有愛國思想的藝人,受春柳社新劇(俗稱文明戲)的影響,紛紛組織「志士班」,與工人、學生一起,進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傳,編演了《文天祥殉國》等戲。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開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復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後,不少粵劇大班社經常集中在廣州、香港、澳門演出,習稱「省港大班」。他們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很快使自己豐富起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肅清了資本主義商業化的影響,積極挖掘、繼承優秀傳統,藝術上也進行了全面革新,不僅演出了不少優秀劇目,而且培養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廣東粵劇院。

粵劇的傳統劇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謂「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後,又有《黃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緒中葉,出現了側重唱功的「粵劇文靜戲」,如《仕林祭塔》等,稱為「大排場十八本」。「省港大班」階段的劇目有根據西文電影、小說改編的《賊王子》等。經過整理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傳統劇《平貴別窯》、《鳳儀亭》、《趙子龍催歸》、《寶蓮燈》、《西河會》、《羅成寫書》以及現代戲《山鄉風雲》等。已經攝製成影片的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粵劇的基本聲腔為「梆簧「,並保留有弋陽腔與崑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說唱的曲調和民歌、樂曲、時代曲、小調等民間小曲。

粵劇的腳色行當原為末、生、旦、凈、丑、外、小、夫、貼、雜10大行,「省港大班」時期精簡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
粵劇的表演藝術保持了早期「過山班」粗獷、質朴的特點。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滑索、踩躋、運眼、甩發、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勁有力的靶子、手橋、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粵劇的著名演員早期有參加太平天國起義,後建立「大成國」自稱平靖王的二花臉李文茂,創建粵劇同業行會「八和會館」的老生鄺新華等。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稱為「薛馬爭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覺先和丑生馬師曾對粵劇的革新都頗有貢獻。他們和小生白駒榮、小武桂名揚被稱為粵劇「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俠懷)。實行男女合班後,上海妹創造了粵劇女腳特有的抒情唱法,後以紅線女影響最大。同時,廣州的羅品超、文覺非、陳笑風和香港的新馬師曾、何非凡、林家聲等也都各有擅長,頗有影響。

現在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內涵了,是否品味到它的韻味了,不如你也向我介紹一下你的家鄉戲吧!!!

『柒』 粵劇的來歷(傳說)是什麼

1、來歷
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發展,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廣州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
2、簡介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漢族戲曲之一。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3、角色分類
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這都是根據角色的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分類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凈」就是性格剛強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