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州廣彩的昨天
清王朝經過同外部侵略勢力及內部分裂割據勢力的一系列重大斗爭,建立起一個空前統一和鞏固的多民族國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會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和發展,進入了一個繁榮昌盛時期。中國的陶瓷生產,也在這個時期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進入了瓷器的黃金時代。這就給陶瓷的外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據《中國陶瓷史》載「從十七世紀下半葉開始至十八世紀的清代前期,中國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歐洲,不僅作為日用品受到廣大顧客的喜愛,而且在貴族上層間,優質的中國瓷器已經作為誇耀財富的手段。在1713—1740年間,普魯士皇帝選皇後,曾以六百名撒克遜龍騎兵和臨近的君主換取一批中國瓷器,以為他的婚禮增色。」清朝政府在消滅了沿海抗清勢力後,並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放海禁,擴大對外貿和交往。歐洲很多國家被允許在廣州開設貿易機構,最早獲得這一權利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1715年),法國於1728年、荷蘭1729年、丹麥1731年、瑞典1732年也都先後設立了貿易站,這就進一步為中國瓷器的大量外銷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1)。隨著中國瓷器貿易的發展,除了原為國內市場需要所生產的一般瓷器外,有相當一部分是按照訂貨合同根據外商的需要特地生產的。廣州是當時對外貿易的最大口岸,外商雲集,一些商行可直接接受外商的訂貨,這就給廣彩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② 廣州哪裡有買瓷器碗碟的地方
北京路新大新商場有瓷器專賣店,如果想散買可以到文明路中山圖書館附近有很多瓷器賣店
③ 廣州工藝品在哪裡有的賣
玉雕集中在上九路的名匯廣場後面的華林國際玉器城
木雕、牙雕等集中在荔灣區戴和路
廣彩、絨綉、廣綉的工藝品在海珠廣場那邊比較多。
④ 廣州哪裡有一些仿古的瓷器和銅器買嗎
廣州華林玉器街.
再次提醒, 請小心購買, 實在太多假貨.
最好帶個專家,或帶些專業儀器.
⑤ 廣州省博物館有什麼古董
廣州是市,不是省。有一個廣東省博物館,還有一個廣州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
截止2009年12月,通過考古發掘、收購、調撥、接收捐贈等方式,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已達16.6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404件,二級文物7284件,三級文物12639件,自然標本、化石4萬余件(套)。館藏中的古字畫、古陶瓷兩類傳世文物,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在全國博物館中,均名列前茅,尤以「嶺南畫派」書畫藏品豐富而聞名;端硯和潮州木雕獨成系列,是極具特色的廣東傳統工藝收藏品;廣東出土文物、廣彩瓷器、石灣陶塑、廣州牙雕、外銷畫等極富地方特色;自然標本中的「須鯨骨骼」、「巨型孔雀石」和五噸多重的「信宜玉石」等亦極其珍貴。此外,廣東省博物館還收藏有圖書資料10餘萬冊。
豐富的藏品資源為廣東省博物館深入開展學術研究與陳列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開館至今,廣東省博物館舉辦了數百個高水平的陳列展覽,先後推出了許多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基本陳列和臨時性大型展覽,如《廣東歷史大觀》、《漆木精華——潮州木雕藝術展覽》、《廣東出土文物展覽》、《廣東省改革開放成就展覽》、《珠聯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品展》、《荊楚輝煌——湖北省楚文物精華展》、《廣東珍稀動物展覽》、《廣東省社會發展成就展覽》、《國民黨「一大」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史料陳列》等,共接待觀眾達千餘萬人次,充分展示了廣東的歷史發展進程和鮮明的地方文化藝術、自然資源特色,向國內外觀眾推介了中華傳統文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效應。特別是自2008年3月28日起,廣東省博物館正式開始向社會免費開放,突出發揮了廣東省博物館的職能作用,開創了廣東省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新局面。
廣州博物館:
廣州博物館位於廣州風景秀麗的越秀山,館址鎮海樓。鎮海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永嘉侯朱亮祖修繕廣州城時,北城垣拓展至越秀山上時建造的城樓。鎮海樓自清代以來,多次被評為羊城八景和現代十大旅遊美景之一。1928年,廣州市政府在修葺的同時,於此籌辦「廣州市立博物院」,1929年2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為我國最早期創建的博物館之一。1941—1945年,稱為廣州市立圖書博物館。1946—1949年,稱為廣州市立博物館。1950年至現在,稱為廣州博物館。廣州博物館經過不斷發展,現除鎮海樓展區外,同時還有廣州美術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三個分展區 廣州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是收藏和展示廣州地方歷史文物的重要場所。現館內常設展覽為「廣州歷史陳列」展,展覽通過近千件古、近代的圖片、資料,使人們從中了解到廣州歷史發展的概況與地方文化的特徵。此外,廣州博物館還定期舉辦各類專題性、紀念性的臨展。
廣州博物館的藏品,主要是建國以來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這些文物是館藏的基礎。同時通過市政府調拔,向社會廣泛徵集、購買與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捐贈,目前,館藏由初期的三干多件增至十萬件。
館內常設《廣州歷史陳列》展覽,通過廣州出土和採集的近千件各時期的文物、照片和資料等展品,系統展示了廣州五、六千年來,文化、風俗和城市發展等變遷軌跡。在展區東側為專題展廳,舉辦各種專題的特展。西側有展示廣州歷代珍貴史料碑刻的碑廊和清城防大炮。
⑥ 廣州地區的餐具瓷器批發市場,哪裡有
在廣州市餐具批發市場比較大的有以下幾個:
一、南泰批發市場。在南泰路,珠江醫院附近。
二、南天酒店用品批發市場。在洛溪橋腳。
三,番禺沙溪廚具批發市場。在番禺沙溪,過洛溪橋很快就到。
⑦ 廣州哪裡有廣彩瓷器賣
廣州哪裡有的賣廣彩瓷器,因為我有貨,想要合作
⑧ 何麗芬廣彩精瓷館在哪裡
何麗芬精瓷館正確位置:廣州市荔灣區花地大道藝和廣場p252鋪。 以前是在同一廣場d142的 現在以改為p252。小洲村那裡是其中一個展示店
⑨ 廣州地區的餐具瓷器批發市場,哪裡有
摘要 親~這道題由我來回答,打字需要一點時間,還請您耐心等待2分鍾喲!
⑩ 廣彩的資料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織金彩瓷的簡稱,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艷、金碧輝煌著稱。清代雍正年間,隨著中國對外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的發展擴大,各類瓷器從廣州出口增多,為了適應外銷市場需要,江西景德鎮部分釉上彩繪瓷器移至廣州加工生產。景德鎮釉上彩瓷在這里與當地的燒青藝術(銅胎瓷琺琅)相結合,並根據歐洲市場的來樣來稿,融合中西,使得釉上彩瓷出現新的裝飾形式,成為早期的廣彩瓷器。前人稱贊廣彩織金彩瓷:「彩筆為針,丹青作線,縱橫交織針針見,不需緞錦綉春圖,春花飛上銀瓷面。」
早期廣彩近於江西彩繪,雖然吸收西洋圖案的組合形式,但色彩比較單純,並未形成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乾隆、嘉慶年間,廣彩從廣州民間藝術中吸收了更多的藝術營養,融匯 外來藝術,從而更具時代特色,形成輝煌濃重的藝術風格,使廣彩瓷達到鼎盛。
廣彩的裝飾特點,一是構圖豐滿,密難行針,緊而不亂,猶如萬縷金絲織於白玉之上;二是滿地加彩,不漏白胎。其特點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廣州不生產白胎瓷器,只做釉上彩繪加工,所用的白胎瓷器早期主要來自景德鎮,後來也採用其他多個產地的產品,胎色、胎質不一,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瓷器表面缺陷頗多,用滿地加彩的方法,可以遮掩缺陷,變缺點為優點和特點,提高產品的合格率。而且,文飾繁縟的滿地加彩的裝飾方法亦為歐洲市場所歡迎。
廣彩用色濃重,料厚色艷,對比強烈,以紅、黃、綠、黑、金為主色。料厚又用平塗暈染,更具遮蓋力。廣彩用色十分注重調子,並用金色和黑色壓住原色。從而統一了色調的傾向並出現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這是歐洲市場接受廣彩的主要原因之一。廣彩所用色料廣泛,不拘一格,有古彩、粉彩、琺琅彩,還有自製與兼用的新彩等等。所用色料有厚的、薄的、透明的、不透明的、半透明的、光亮的、啞光的,總之,只要能用即為其所用。
二、廣彩與五彩、粉彩區別
五彩、粉彩和廣彩的名稱不同,顏料也有區別,其間的差異,文獻記載也多不相同。
1.康熙五彩和雍正粉彩的區別。
《陶雅》雲:「康窯藍綠皆濃厚,故曰硬彩,雍正則淺淡而美觀,有粉故也,其無粉者亦屬以他質之淡計。「
《飲流齋說瓷》曰:「康熙硬彩,雍正軟彩,硬彩者,謂色彩甚濃,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軟彩又名粉彩,謂色彩深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艷麗而逸。「
根據以上兩例文獻記載,可以看出,清人對於康熙五彩和雍正粉彩的區別在於:康熙五彩的紅綠彩色甚濃厚,故曰硬彩;雍正粉彩是有粉而勻之,淺淡而美觀,故曰軟彩。從視覺感官上來區別二者之間的區別,有其道理。
建國後出版的《中國的瓷器》一書把五彩和粉彩的區別,則說得較為清楚:「古彩為我國的傳統裝飾,在技法上是單線平塗,呈色方面則濃艷而不刺目,使用顏料也是就地取材。如用皂礬(以陳為佳)作礬紅,以鉛粉入礬紅少許配成黃色,以鉛粉石末入銅花配成綠色,以鉛粉石末入青料則成紫色。翠色以洋翠為上,廣翠次之,以礬紅為主色。粉彩本於沒骨畫法,其所用原料,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造顏色幾種,如胭脂紅、羌水紅,皆用赤金與水晶料配成,其洋綠、洋黃、洋白,翡翠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項配成。「以上所講二者的區別:一是技法,五彩是單線平塗,粉彩是沒骨畫法;二是顏料用法,粉彩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造了幾種顏料,胭脂紅、羌紅、洋綠、洋白等。從清康熙五彩花卉草蟲碗和雍正粉彩人物筆筒等彩繪相比較來看,康熙五彩碗畫面配合緊湊得體,花卉草蟲畫得生動自然,比較明五彩更顯艷麗動人。但和雍正粉彩筆筒相比,五彩碗顏色單調,紅是紅,綠是綠,很少層次感;雍正粉彩筆筒畫面就顯得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摻有鉛粉並施玻璃白粉打底,用油料調彩,因此施彩厚,花紋凸起,層次分明,有立體感,視覺感覺上就明顯優於五彩。此外,康熙五彩和雍正粉彩的區別,還在於二者入窯烘燒的溫度不同,康熙五彩是800度,雍正粉彩則是700度。天長日久,康熙五彩的釉容易剝落,而粉彩則無此種現象,這也是粉彩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2.廣彩與五彩和粉彩的區別
廣彩雖與景德鎮窯有密切關系,但並非五彩、粉彩。由於康熙五彩為硬彩,比較容易與廣彩相區別,但二者之間仍有聯系,即廣彩所使用的彩料,不乏五彩用料。至於粉彩,則人們容易將其與廣彩搞混,所以有不少陶瓷的書談及到廣彩和粉彩的關系,多是語焉不詳。
《竹園陶說》對於廣彩和粉彩之間的關系,說得比較清楚:「清代中葉,海舶雲集,商務聚盛,歐土重華瓷,我國商人投其所好,乃於景德鎮燒造白瓷,運至粵垣,加僱工匠,仿照西洋畫法,加以彩繪,於珠江之河南,開爐烘染,製成彩瓷然後售之西商。蓋其器購自景德鎮,彩繪則粵之河南廠所加者也。」並說:「今日粵中出售之饒瓷,尚有於粵垣加彩者,因其雜用洋彩也,與饒瓷五彩稍異,間有畫筆極工,彩亦絢爛奪目,與乾隆粉彩似者。」
根據《竹園陶說》可知,廣彩早期繪瓷師傅來自於景德鎮,他們把傳統的五彩、粉彩、琺琅彩的技法及彩料糅合形成廣彩。由於廣彩頗受歐洲人的喜好,故在乾隆年間,景德鎮也曾仿燒過廣彩製品,而且「雅潤足觀」,勝於廣彩。廣彩是受粉彩影響而出現的,並反過來又影響了粉彩,二者之間互有影響是肯定的。
廣彩與粉彩二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已故廣彩廠三代均為廣彩匠工的唯一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趙國垣先生對此頗有心得體會,他曾這樣評點說:
廣彩的顏色特點 ,除部分原料來自景德鎮以外,大部分顏料是廣州自製或改配的。「顏料品種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水青,本地稱為廣翠,為藍青色較鮮亮,似青花的顏色;二是西紅,與江西景德鎮的胭脂紅相似,據說廣彩西紅是用水開料,江西景德鎮是用油開料(粉彩),故廣彩西紅薄而勻,江西粉彩胭脂紅較厚;三是大紅,似礬紅但較礬紅淺而鮮;四是大綠,比江西大綠稍翠一些,有些泛黃而明亮;五是麻色,似黃麻皮色,稍濃而亮,是繪西方題材常見的一種色彩,廣彩常用此色,江西景德鎮五彩、粉彩很少用此色。如「廣彩外國風景盤「就是用此色;六是廣彩喜用金彩,金碧輝煌,閃閃發光,五彩和粉彩則較少用,如圖中的「同治廣彩人物雙鶴耳大瓶「就是此類作品;七是茄色,由西紅和水青配成,為紫色,但沒有江西茄紫濃艷。在紋飾設計方面,除吸收五彩、粉彩等藝術精華外,為了外銷的需要,考慮外商要求,投其所好,又多仿照西方的藝術形式,如圖案裝飾性強,金彩多,顏色對比強烈,大紅、大綠等,還給外商訂繪的一些外國商標及紀念性飾樣,如圖中的「廣彩漿胎扁瓶「,完全是按照外商的要求定做的,還有繪制西方人物故事、風景等。匠工藝人們根據不同器型,採用不同布局裝飾,較多喜用滿地開光(廣彩廠稱開「斗方「)。花樣一般有邊、有開光、有地,然後將主題內容安置在中心,主次分明,互相襯托,這是廣彩瓷器在設計方面的又一特徵。還有一點最根本的區別,廣彩的畫法,逐漸採用了工筆畫法。五彩、粉彩則不同,除顏色有別外,紋飾裝飾亦有區別。五彩、粉彩較多為傳統裝飾,是適合當時統治階級或國內士大夫口味而設計的。外銷瓷品種則很少。Sample TextSample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