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正在落雨落多久

廣州正在落雨落多久

發布時間: 2022-11-15 23:58:34

『壹』 雨落到地面大約要多久

對流雨
大氣對流運動引起的降水現象,習慣上也稱為對流雨。近地面層空氣受熱或高層空氣強烈降溫,促使低層空氣上升,水汽冷卻凝結,就會形成對流雨。對流雨來臨前常有大風,大風可拔起直徑50厘米的大樹,並伴有閃電和雷聲,有時還下冰雹。

對流雨主要產生在積雨雲中,積雨雲內冰晶和水滴共存,雲的垂直厚度和水汽含量特別大,氣流升降都十分強烈,可達20~30米/秒,雲中帶有電荷,所以積雨雲常發展成強對流天氣,產生大暴雨,雷擊事件,大風拔木,暴雨成災常發生在這種雷暴雨中。

淡積雲雲層薄,含水量少,一般有雨落到地面。濃積雲在中高緯度地區很少降水,但是在低緯度地區,因為含水量豐富,對流強烈,有時可以產生降水。

對流雨以低緯度最多,降水時間一般在午後,特別是在赤道地區,降水時間非常准確。早晨天空晴朗,隨著太陽升起,天空積雲逐漸形成並很快發展,越積越厚,到了午後,積雨雲洶涌澎湃,天氣悶熱難熬,大風掠過,雷電交加,暴雨傾盆而下,降水延續到黃昏時停止,雨後天晴,天氣稍覺涼爽,但是第二天,又重復有雷陣雨出現。在中高緯度,對流雨主要出現在夏季半年,冬半年極為少見。

地形雨
氣流沿山坡被迫抬升引起的降水現象,稱地形雨。地形雨常發生在迎風坡。在暖濕氣流過山時,如果大氣處於不穩定狀態,也可以產生對流,形成積狀雲;如果氣流過山時的上升運動,同山坡前的熱力對流結合在一起,積雲就會發展成積雨雲,形成對流性降水。,降水強度增強,降水時間延長,形成連陰雨天氣,持續可在10~15天以上。

在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常常發生在山地的迎風坡,稱為雨坡;背風坡降水量很少,成為干坡或稱為"雨影"地區。如挪威斯堪的那維亞山地西坡迎風,降水量達1000~2000毫米,背風坡只有300毫米。又如,我國台灣山脈的北、東、南都迎風,降水都比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燒寮達8408毫米,成為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一到西側就成為雨影地區,降水量減少到1000毫米左右,夏威夷群島的考愛島迎風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成為世界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印度的乞拉朋齊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為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緣故。

鋒面雨
鋒面活動時,暖濕空氣中上升冷卻凝結而引起的降水現象,稱鋒面雨。鋒面常與氣旋相伴而生,所以又把鋒面雨稱為氣旋雨。鋒面有系統性的雲系,但是並不是每一種雲都能產生降水的。

鋒面雨主要產生在雨層雲中,在鋒面雲系中雨層雲最厚,又是一種冷暖空氣交接而成的混合雲,其上部為冰晶,下部為水滴,中部常常冰水共存,能很快引起沖並作用,因為雲的厚度大,雲滴在沖並過程中經過的路程長,有利於雲滴增大,雨層雲的底部離地面近,雨滴在下降過程中不易被蒸發,很有利於形成降水。雨層越厚,雲底距離地面越近,降水就越強。

高層雲也可以產生降水,但卷層雲一般是不降水的。因為卷層雲雲體較薄,雲底距離地面遠,含水量又少,即使有雨滴下落,也不易達到地面。

鋒面降水的特點是:水平范圍大,常常形成沿鋒而產生大范圍的呈帶狀分布的降水區域,稱為降水帶。隨著鋒面平均位置的季節移動,降水帶的位置也移動。例如,我國從冬季到夏季,降水帶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5月份在華南,6月上旬到南嶺-武夷山一線,6月下旬到長江一線,7月到淮河,8月到華北,從夏季到冬季,則向南移動,在8月下旬從東北華北開始向南撤,9月即可到華南沿海,所以南撤比北進快得多。

鋒面降水的另一個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因為層狀雲上升速度小,含水量和降水強度都比較小,有些純粹的水雲很少發生降水,有降水發生也是毛毛雨。但是,鋒面降水持續時間長,短則幾天,長則10天半個月以上,有時長達1個月以上,"清明時節雨紛紛",就是我國江南春季的鋒面降水現象的准確而恰當的描述。

台風雨
台風活動帶來的降水現象,稱為台風雨。台風不但帶來大風,而且相伴發生降水。台風雲系有一定規律,台風中的降水分布在海洋上也很有規律,但是在台風登陸後,由於地形摩擦作用,就不那麼有規律了。例如風中有上升氣流的整個渦旋區,都有降水存在,但是以上升運動最強的雲牆區降水量最大,螺旋雲帶中降水量已經減少,有時也形成暴雨,台風眼區氣流下沉,一般沒有降水。

台風區內水汽充足,上升運動強烈,降水量常常很大,台風到來,日降水量平均在800毫米以上,強度很大,多屬陣性,台風登陸常常產生暴雨,少則200~300毫米,多則在1000以上。我國台灣新寮在1967年11月17日,由於6721號台風影響,一天降水量達1672毫米,兩天總降水量達2259毫米,台風登陸後,若維持時間較長,或由於地形作用,或與冷空氣結合,都能產生大暴雨。我國東南沿海,是台風登陸的主要地區,台風雨所佔比重相當大。

『貳』 廣州雨季一般從什麼時候開始 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廣州雨季從三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九月,時有大雨、台風。

拓展資料:

一、廣州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夏季長冬季短,降水量大,雨季明顯。暴雨是廣州市主要的災害性天氣之一,容易導致城市內澇等災害,對交通、經濟、人民財產安全有重大的威脅!

1、氣溫高:年平均氣溫21.9℃。年內以7月份的平均氣溫最高,為28.4℃,1月份雖然氣溫較低,但月平均氣溫仍在13℃以上。

氣溫的年較差15℃。多年來,極端的最高氣溫為39.1℃。極端的最低氣溫為0℃。

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695.9mm。一日最大降水量的記錄為284.9mm,一小時的極端降水量達83.9mm。

二、廣州雨季分析:

霜日少:廣州雖然位於亞熱帶沿海,冬季氣溫不太低,但是仍然可以見到霜象。

從市區的觀測記錄來看,約有65%年份有霜出現,即3年二遇。

當然,郊區出現霜的機會,還會比市區多些。然而,霜期並不長,據統計,平均霜期為期半個月左右。全年的霜日絕大部分出現在12月和1月份,平均每年各有1天。結冰現象的出現機會要較霜日少些,其出現機會為28%,約四年一遇。

『叄』 5 月 10 日晚廣東迎來特大暴雨,廣州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目前當地情況如何

5 月 10 日晚廣東迎來特大暴雨,廣州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目前當地情況:根據市三防總指揮部最新消息本輪暴雨過程已經開啟,昨天白天至今天早晨,廣州已經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水分布不均勻,強降水中心集中地區為從化、花都北部以及增城的北部。

據廣東氣象台預計,從10日到—13日,廣東將有大范圍持續性暴雨到特大暴雨,可以用「三最」來概括,可能是今年以來廣東強度最強、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強降水過程。

為了應對多變天氣,白雲區24個社工站,有21個變為臨時庇護場所,安排專人值守,加強生活物品以及醫葯物資保障,照顧安置人員的生活起居,充分發揮臨時庇護場所的應急庇護作用,為有需要的困難群眾保駕護航。

『肆』 雨從天上掉下來要多久

雨從天上掉下來沒有固定的時間長短,有快有慢。

雨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唯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雨從雲中降落的水滴,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後遇冷變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雲,它們在雲里互相碰撞,合並成大水滴。

當它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雨水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潤而茁壯成長。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4)廣州正在落雨落多久擴展閱讀:

氣象上這樣規定的,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10.0毫米,或小時內降雨量小於2.5毫米,稱為小雨。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10.0~24.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小於2.6~8.0毫米之間的,稱為中雨。

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25.0~49.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小於8.1~15.9毫米之間的,稱為大雨。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50.0~99.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6.0毫米的,稱為暴雨。

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100.0~199.9毫米之間的,達到或超過20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當降水量不足0.05毫米或觀測前確有降水,因蒸發過快,觀測時沒有了,則降水量應記為0.0毫米,不可漏記,因為這是一次降雨過程。

『伍』 廣州夏天日落時間

2020年日落最遲時間為7月3日19時16分52秒。
夏至日只是全年晝長最長、夜長最短的一天,而不是全年日出最早的一天,也並非日落最晚的一天。

『陸』 天上的雨從天上落到地面要多少時間呢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首先要看雲多高,雲越高,雨下落的時間越長。其次要看風多大,風大到一定程度,雨滴小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不會下落。再次還要看溫度,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太陽雨,有的雨滴在還沒有落地之前就已經被陽光蒸發了。最後,要看那一個雨滴,有的雨滴落在了樓頂上,而有的卻落在了溝里,用時也是不一樣的。提議:最好找個秒錶,你自己用一滴水從一定高度的樓上往下雨層雲雲底高度大約在600-3000米,雲層厚度可達4000-5000米,假定雨滴在6000米高空,不考慮空氣阻力的話,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h=1/2*gt^2 ,計算了一下,大約35秒,如果考慮空氣阻力的話那就很復雜了,要知道雨滴大小,雨滴迎風面積之類很多數據,我想大概50秒左右能到達滴,計時,然後再推算出雲層的高度,最後計算出從雲上落下的時間。

『柒』 廣東冬天一般下多久的雨

廣東有句俗語叫做「春無三日晴,冬無三日落」。意思是春天時節很少連續三天晴天的,冬天很少連續三天下雨的,當然這只是以前的事了,現在的氣候變化無常,自然災害不斷發生,不過這一次肯定下不了三天的。

『捌』 雨從天上落下來要多久

你說的一滴雨有多大? 先說說掉下來的雨點怎麼行成哦, 首先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這些小水滴要變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體積大約要增大100多萬倍. 一般的低雲層都二千五百米以下,算它最高從二千五百米上掉下. 經過大氣的摩擦,讓它在下落過程中分散成為許多的小雨滴. 快到地面時,那雨的大小才算一"滴"吧? 那就是一兩秒的事咯... 雨點直徑為0.15毫米的毛毛雨,落地速度是0.5米/秒;雨點直徑為1毫米的小雨,落地速度是4米/秒;雨點直徑為2毫米的大雨,落地速度是6米/秒;雨點直徑為3毫米的暴雨,落地速度為8米/秒. 還有大雨點的重量比小雨點重,所以在上空的時候比在低空的時候要快. 把上面的因素都算好了,就大概得到雨點落地的時間啦. 所以暴雨的從天上掉下的時間要小於2分鍾. 一般小雨的落地速度僅是暴雨的一半,也就4,5分鍾吧.

『玖』 中雨一般下多長時間

  • 一般兩三個小時,有時是一兩天都有,春天的時候

『拾』 廣州的梅雨要持續多長如題 謝謝了

每年6-7月份我國江淮地區梅子黃熟時期,常常陰雨連綿,有時多半月連續不見太陽,人們習慣把它稱之為梅雨天氣;又因這段時期潮濕多雨,衣物及器具容易發生霉變,所以也叫「霉雨」。從大氣角度來看,梅雨是初夏時期,從我國長江中下游及黃海直到韓國、日本南部雨期較長的連陰雨,它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氣候特色之一,也是東亞特有的一種氣候現象。 在我國,梅雨的主要區域位於北至淮河一線,南至28°N附近即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到浙江北部一線,西至宜昌地區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范圍。從形成因素來看,梅雨一般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梅雨鋒面中,它是冷暖空氣連續相持在長江流域所造成的。梅雨鋒面從長江中下游延伸到日本南部,形成多雲、多雨、多霧、多雷暴天氣,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相間出現。在東海、黃海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帶上,海面能見度極低,常常出現鋒面氣旋,加大海面風力。梅雨鋒能維持穩定多長時間,梅雨就能持續多久。當副熱帶高壓再次北抬,脊線移到北緯25度附近時,暖濕空氣越過江淮一帶,北方冷空氣也開始北退,梅雨期結束,北方雨季開始。 每年梅雨的開始日期稱為「入梅」或「主梅」,結束日期叫做「出梅」或「斷梅」。氣候統計表明,梅雨大約在6月上中旬開始,7月上旬結束。有時梅雨期間連陰雨過程中斷幾天,會出現兩段或以上陰雨天氣,有兩段梅雨的,俗稱「二度梅」。平均而言,每年6月17日入梅,7月10日梅雨結束,梅雨期24天。但具體到每一年,入梅、出梅的時間稍有不同,梅雨期的長短不完全一樣。 在梅雨季節,長江中下游常維持著一條穩定持久的雨帶,但雨帶上降雨並不均勻,常有一個或幾個暴雨中心。據統計,長江中下游的大到暴雨有40%集中出現在梅雨期內,梅雨期的暴雨在整個梅雨期乃至全年的降水量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梅雨期的平均總降水量約為200一300毫米,具有北部較少、南部較多的分布特徵。我國氣候學家根據每年梅雨期間降水量和降水日數的多少,將梅雨強度分為3個等級。陰雨日數多、降水量大的年份稱為 「豐梅」,豐梅年梅雨期間降水量有時可達400毫米以上,約佔全年降水總數的1/ 3到1/2;降水日期和降水量比較少的年份稱為「枯梅」或「旱梅」。少數年份,雨帶從華南迅速躍過長江、淮河,進入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一帶不出現梅雨,或者只有很少幾天降水,降水量也寥寥無幾,這種年份叫做「空梅」。 研究發現,入梅時間的早晚與梅雨持續時間、梅雨量有著一定對應關系,即入梅偏早的年份,梅雨持續時間長,梅雨量大;反之,入梅偏晚的年份,梅雨持續時間短,梅雨量小。因此過早入梅或過遲入梅的年份往往是降水異常的年份,非澇即旱。在平均入梅日附近入梅的很多年份,其梅雨量在平均值附近,基本出現了較為正常的年景,呈現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現象。 正常的梅雨降水,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和人畜的正常生活。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大量種植的水稻,需要適當的水分滿足水稻的正常生長發育需求。適當的降水給流域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彌補冬季降水不足的現狀,適應人類、動物用水的需求;但若降水時間過長或出現暴雨,則容易造成積澇成災,甚或造成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的洪澇災害。梅雨期間空氣明濕度大、溫度高,易造成黴菌大量繁殖,危害人畜健康。海面梅雨鋒附近的海霧和大風,對海上航運和漁業生產也極為不利。 梅雨期間,陽光罕見,空氣的濕度大,各種物品極易發霉,令人的心情郁悶。但是,梅雨期間是水稻等作物播種的好季節。如果這段時間缺雨或梅雨期太長,農作物的產量都會受到影響。另外,由於梅雨期,降雨強度大,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江河水位猛漲,容易出現洪澇災害,並引發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或國家經濟帶來巨大損失。或是沒有出現明顯梅雨,導致大范圍的嚴重乾旱現象,也同樣給社會生產、國民經濟帶來重要影響。 總之,梅雨與江淮地區旱澇關系極為密切,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對梅雨的氣候規律進行分析,對梅雨與社會經濟的影響做進一步研究,正確評估梅雨的社會影響,也包括做好梅雨的短期氣候預測工作,及時地給廣大農民朋友提供梅雨信息,為各級防汛抗旱部門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大眾。 梅雨小資料: 正常梅雨: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常的梅雨約在6月上中旬開始,7月上旬結束,也就是出現在「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內。梅雨期長約20一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間。據統計,這種正常梅雨,大約占總數的一半左右。 早梅雨:在氣象上,通常把「芒種」以前(5月底6月初)開始的梅雨,統稱為「早梅雨」。早梅雨開始之後,氣溫還比較低,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的農民,把這一段溫度比較低的黃梅雨又稱為「冷水黃梅」。早梅雨的出現機會,大致上是十年一遇。這種早梅雨往往呈現兩種情形。一種是開始早,結束遲,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結束,雨期長達四、五十天,個別年份長達兩個月。像1954年陰雨6月初就開始了,直到8月初才「出梅」,時間達到兩個月之久,造成長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現象。另一種是開始早,結束也早,到6月下旬,長江中下游地區就進入了盛夏,由於盛夏提前到來,常常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不同程度的伏旱。 遲梅雨:在氣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後開始的梅雨稱為遲梅雨。遲梅雨的出現機會比早梅雨多。遲梅雨常常多雷陣雨天氣,人們把這種黃梅雨又稱為「陣頭黃梅」。遲梅雨的持續時間一般不長,平均只有半個月左右。不過,這種梅雨的降雨量有時卻相當集中。 「短梅」和「空梅」: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顯,它像來去匆匆的過客,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停留十來天以後,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這段時間里雨量也不大,難得有一、二次大雨。這種情況稱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從初夏開始,長江流域一直沒有出現連續的陰雨天氣。多數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涼爽,出現了「黃梅時節燥鬆鬆」的天氣。這樣的年份稱為「空梅」。「短悔」和「空梅」的出現機會,平均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發生,有些年份還可以造成大旱。1958年梅雨期只有兩三天,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旱年。 倒黃梅:有些年份,長江中下游地區黃梅天似乎已經過去,天氣轉晴,溫度升高,出現盛夏的特徵。可是,幾天以後,又重新出現悶熱潮濕的雷雨、陣雨天氣,並且維持相當一段時期。這種情況就好象黃梅天在走回頭路,重返長江中下游,所以稱為「倒黃梅」。一般說來,「倒黃梅」維持的時間不長,短則一周左右,長則十天半月。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