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旅遊業現狀如何
擴展閱讀
從西安到上海高速費多少 2025-07-17 12:18:48
北京青藍美術怎麼樣 2025-07-17 12:13:46

廣州旅遊業現狀如何

發布時間: 2022-11-22 12:35:55

❶ 廣州飲食文化旅遊的現況

廣州飲食文化的現況:
餐館數量由中心商務區逐漸向外圍遞減;
粵菜館居主導地位,由中心商務區向邊緣區呈紡錘型分布;
湘、川菜館集中分布於"紡錘"的兩極.形成該特徵的主要原因是商業文化的強烈沖擊.
廣州旅遊的現況:
廣州旅遊業許多重要指標在全國都比較靠前。
廣州旅遊每年的直接產值就是18億元。國民休閑計劃在拉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非常巨大,起碼拉動廣東旅遊經濟超過5000億元。而緊接著的2010年就是廣州亞運會,廣州旅遊業在2010年井噴似乎已不是奢望。

無論短線還是中長線,廣州消費者的旅遊動機,首先都是為了休閑放鬆。

1、國內旅遊目的地的選擇偏好,按照排序前五名為:雲南(18%)、四川(16%)、上海和北京(12%)、海南(11%)。

2、國外旅遊目的地的選擇偏好,前五名為:日本(30%)、韓國和泰國(13%)、美國和澳大利亞(8%)。

3、省內游的景點類型選擇偏好,前三名為:溫泉、海灘和漂流。其次是宗教景點和主題公園。

有關政策:
積極發展飲食及旅遊。
策略1:宣傳。
策略2:建設。
策略3:教育。
策略4:管理。
策略5:挖潛。

(希望我的回復對你有幫助)

❷ 廣州旅遊有什麼不足

1、宣傳不夠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廣州是個購物天堂、美食天堂,而旅遊部門就僅僅圍繞這兩個主題來開展旅遊發展,忽視了景點的推銷;忽視景點推銷都算了,連條像樣的旅遊宣傳片都沒有,這很難把一個城市的旅遊資源推廣開來

2、沒有很好地把景點分類
廣州有很多的旅遊景點,但是在旅遊書中的介紹從來都是人文與自然景點混合介紹,讓人感覺很亂

❸ 旅遊業現狀如何

疫情對行業沖擊較大

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旅遊業持續低迷。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 2020年,國內旅遊人數為28.79億人次,同比下降52.06%;國內旅遊收入為2.23萬億元,同比下降61.10%。2021年,旅遊人次及旅遊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別為32.46億人次,2.92萬億元。目前,旅遊業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綜上所述,旅遊行業受疫情影響沖擊較大,短途周邊游成新趨勢。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❹ 旅遊業發展現狀和前景

旅遊業發展現狀和前景:

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旅遊產業現在受到巨大沖擊,國內旅遊在經受巨大沖擊後仍僅呈現緩慢恢復的態勢。

旅遊業將迎來快速增長的重要機遇期,前景還是很不錯的,面向未來,隨著人們旅遊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旅遊市場的不斷成熟,旅遊業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和特徵。

旅遊業存在巨大投資機會: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全國旅遊投資繼續保持逆勢上揚的態勢,成為社會投資熱點和最具潛力的投資領域。

來旅遊業發展將向跨界融合方向邁進,以傳統觀光游覽為主要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已難以滿足多元化的旅遊需求,旅遊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❺ 廣之旅的歷史發展,現狀,特點,盈利模式。

廣之旅 廣之旅 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廣州市旅遊公司)成立於1980年12月5日,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美譽度最高的旅行社,國內唯一獲得全國旅遊業質量管理最高榮譽「中國用戶滿意鼎」的綜合性強社。全國旅行社中唯一被國家信息產業部指定的「國家電子商務試點單位」,打造出全國地方旅行社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主要經營入境游、出境游、國內游三大旅遊業務,同時兼營電子商務旅行、會展服務、旅遊汽車出租、電腦軟體開發、海外留學咨詢、物業管理和國際國內航空票務代理等業務。擁有一套國際頂尖水平的24小時電話服務熱線系統,擁有各類專業人才和資深旅遊專家,僅廣東省內員工總人數就有近1000人,80%以上職員是大學生、研究生。領軍人物--鄭烘總經理更被評為「中國旅遊風雲人物」、是全國旅遊業唯一「全國用戶滿意服務傑出管理者」,榮膺「2005中國商標人物50人」、「中國品牌建設十大傑出企業家」稱號。 廣之旅在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北京、湖南、四川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在珠三角建成百店規模,構建了華南地區最為完善的銷售網路,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接待中外遊客人數近100萬人次,營業收入近10億元,在廣東乃至南中國地區的旅行社中遙遙領先。2006年更是飛速發展,頭4個月營業額就凈增1億元。獲得遊客及社會各界廣泛贊譽,在廣東省質量協會、廣東省用戶委員會發布的2005年度旅遊服務顧客滿意度調查結果中,92.2%的被訪者認為廣之旅是「心目中最好的旅行社」,是出遊首選。 廣之旅在耀眼而輝煌的歷程中,贏得了無數贊許和榮譽: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單位、全國誠信經營單位、重合同守信用單位...... 出境游---行業先鋒 出類拔萃 20多年專業經驗,廣之旅致力於海外市場的開拓,先後成功組織了中國公民香港游、澳門游、泰國游、韓國游、日本游、澳洲游等30多個出境游目的地首團。是澳洲旅遊局、紐西蘭旅遊局、韓國觀光公社(旅遊局)、日本觀光振興機構、泰國政府旅遊局、新加坡旅遊局、馬來西亞觀光促進局、肯亞旅遊局、香港旅遊發展局、香港迪士尼等全球60多個國家旅遊局的首選合作夥伴和長期旅遊推廣指定旅行社。匯聚粵港兩地頂尖旅遊專家,連續兩年榮獲廣東唯一的"出境游專家"獎項。 出境游組團人數歷年在廣州出境游市場佔有最高份額,具有絕對優勢。業務范圍遍及所有旅遊目的地近80個國家和地區。線路豐富,成團率高,送簽率高。曾成功承辦廣州市政府組織的廣州市民赴歐洲、澳洲、紐西蘭「友城之旅」大型交流活動。2004年成功接待廣州申亞代表團多哈之行。同時提供代辦個人簽證、外匯兌換、代訂機(船)票、代訂酒店等單項服務。 部分獲頒獎項: 中國旅行社唯一獲得澳大利亞旅遊局頒發的「樹熊獎」 獲得澳洲新南威爾士旅遊局頒發的卧龍崗行程設計專家獎 澳大利亞旅遊局指定「澳洲旅遊專家」 紐西蘭旅遊局指定「紐西蘭旅遊專家」 中國大陸唯一獲得「為馬來西亞旅遊做出傑出貢獻」的旅行社 被泰國政府旅遊局授予華南地區唯一「泰國之友」大獎 獲得印尼雅加達市政府頒發的「對印尼雅加達旅遊傑出貢獻獎」 獲得新加坡旅遊局頒發的「中國旅遊業優質產品名家之旅」獎 韓國觀光公社授予中國大陸旅行社唯一「為韓國旅遊作出傑出貢獻」獎 埃及旅遊局授予廣州地區唯一「最佳合作夥伴獎」 北瑪利安納群島旅遊局授予「為北瑪利安納群島旅遊作出傑出貢獻」獎 香港旅遊發展局頒發「香港通」博士證書 出境游總部簽證組被廣東省質量協會、廣東省總工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廣東省委評為「廣東省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 國內游---至尊地位 備受推崇 國內游在行業內成績昭著,聲名顯赫,長期以來,在全國排名第二,廣東排名第一。積二十多年豐富經驗,構築了完善的國內合作網路,建立了誠信經營的良好信譽。所有線路均由資深旅遊專家悉心策劃、設計,從食宿、交通到行程安排,都嚴格講究,遊客得到的是最好的服務、最佳的禮遇,廣受市民大眾和業內人士的推崇。隨著不斷的成長壯大,已經成為廣東旅遊行業的龍頭和典範。 曾先後榮獲海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海南省旅遊產業發展特殊貢獻獎」、山東省旅遊局頒發「山東旅遊金橋獎」和青島市旅遊局頒發的「2004年輸送遊客突出貢獻獎」。 部分獲頒獎項: 廣州地區唯一一家旅行社獲得海南省政府頒發「對海南旅遊作出特殊貢獻獎」; 廣東地區唯一一家旅行社獲得青島市旅遊局頒發「20年最佳旅遊組織獎」; 廣東地區唯一一家旅行社獲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局授予「支持寧夏旅遊事業發展友單位」稱號; 廣東地區唯一一家旅行社獲呼倫貝爾旅遊局、滿洲里旅遊局授予「指定旅行社」稱號; 廣之旅國內游總部出省游部在全國旅行社中唯一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滿意特聯會推進辦公室授予的「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稱號。 入境游---實力雄厚 業績彪炳 作為文化的傳播者,二十多年來,將中國的名山大川,秀麗風景,悠久的歷史與文化,不遺餘力的介紹給世界各地的遊客,每年接待入境遊客10萬多人次。2005年取得較快的發展,外國人入境市場比2004年增長70%,組團人數在廣東名列前茅,受到廣州市旅遊管理委員會的嘉獎,榮獲「廣州地區旅行社接待入境遊客廣州游第二名」。和海外100多家旅行商建立了相互信任的良好合作關系,業務遍及五大洲的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傳統的觀光產品外,還開發出休閑產品,商務游產品和特種游產品,還可為各類客人量身訂做提供個性產品。 大事記 1975年—1997年 ★1975年,廣之旅前---港澳同胞服務社成立。 ★1980年月12月5日,廣州市旅遊公司正式成立。 ★1983年,廣之旅在全國創辦特區游,旋即在全國掀起特區旅遊熱,曾一個月內接待數千客人游深圳、珠海。 ★1983年11月15日,參與開辦香港游,翻開了建國以來內地居民出境旅遊歷史的一頁。此後,廣之旅香港游組團人數一直雄踞全國首位。這天同時成為香港游紀念日。 ★1984年,參與創辦澳門游。 ★1987年,廣之旅作為發起人,聯合廣州地區的旅行社,創立全國首家旅遊聯合體。並在報紙上刊登廣告,開創了國內游廣告上報的先河。 ★1988年,參與開辦泰國游,同年被評為國家一類旅行社。 ★1988年,廣之旅首次走出家門,在香港參股並經營管理新廣州(香港)國際旅遊有限公司。 ★1993年,廣之旅成為市屬首家以旅遊接待為主的超億元旅行社。 ★1994年1月,首家推出泰港游直航團,創下一周內出境遊人數逾千人的新紀錄。 ★1994年5月26日,在全國旅行社率先導入CI,大獲成功。新品牌「廣之旅」很快便風靡整個旅遊界,公司當年利潤較上年飆升41% ,被媒介稱為「廣之旅效應」 。這種CI策略兩年後紛紛被同行仿效。 ★1994年6月9日,廣之旅在全國旅行社自發首創並倡議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制度。次年,國家旅遊局在全國旅行社推行此做法。 ★1994年底,廣之旅獲「中國明星企業」稱號 。公司商標被評為「廣州市優秀商標」。 ★1995年,廣之旅子公司----威廣旅行社(澳門)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廣州廣之旅電腦開發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廣之旅全資子公司----泰國廣之旅有限公司成立;北京廣之旅有朋國際旅行社成立;廣州市廣之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廣之旅參股粵海巴黎旅行社。 ★1997年,被國家旅遊局定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首批組團社」 。 ★1998年,廣之旅被批准轉制為股份制,易名為「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廣州市地區首家國有轉制的股份制旅行社。 ★1998年,廣之旅創立全國首個旅遊文化廣場——廣之旅東浚旅遊文化廣場。 ★1998年9月,成立「廣之旅長者旅遊俱樂部」,至今已發展會員10000多人,組織逾十萬人次出遊。 ★1998年12月,聯合全省近百家旅遊企業推出「萬人游省城」活動,在全省各地掀起廣州游的熱潮。 ★1998年,廣之旅自駕車旅遊俱樂部成立。 ★1998年,廣之旅在馬來西亞成立控股分公司。 ★1999年,與香港康泰旅行社共同投資,成立全國首家合資旅行社——廣州康泰國際旅行社。 ★1999年4月20日起,每月20日組織歡慶澳門回歸系列團,獲得極大成功。 ★1999年暑假,配合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的呼聲,廣之旅推出全新團種「少年團」,組織青少年學生游覽祖國河山,家長不隨團,鍛煉孩子自立能力。 ★1999年暑假,廣之旅學子旅遊俱樂部成立,該俱樂部專門為大學生旅遊提供服務。至此廣之旅已成立三個專業性的旅遊俱樂部。 ★1999年9月,廣之旅自駕車旅遊俱樂部與廣之旅馬來西亞分公司聯合組織馬來西亞人自駕車西藏行活動。 ★1999年12月,廣之旅組織「祖國東極千禧行」大型策劃活動,組織廣州遊客到祖國最東點迎接新世紀,與東方第一哨官兵同歡共樂。 ★1999年,全省唯一旅行社獲全國質協用戶委員會用戶滿意服務單位;獲人事部、國家旅遊局共同頒發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 ★2000年1月,成功完成接待第47屆國際飯店金鎖匙組織年會的任務。 ★2000年,廣之旅專業網站——中國旅行熱線( www.cnto.com )成功突破在線支付的關口,被廣泛譽為首家「網上旅行社」。3月23日至4月23日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網上大比拼」活動。 ★2000年,廣之旅正式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與國際接軌,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1認證的股份制旅行社。 ★2000年4月12日,廣之旅子公司——汕頭廣之旅觀光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8月,廣之旅與農業銀行合作,共同推出「金穗廣之旅」業務,為持卡遊客提供更優惠方便的服務。 ★2000年9月,響應國家旅遊整頓出境游市場的呼籲,廣之旅推出全國首條全透明旅遊線路——泰國六天游,將旅遊成本全部透明,廣受好評。 ★2000年10月,成功接待策劃林樹森市長「廣州一天游」調研活動,並推出由林市長親自策劃的「經典一天游」線路,在廣州引起「一天游」熱潮。 ★2000年12月,「廣之旅」商標被省工商局評定為著名商標,是全省首個旅行社著名商標。 ★2001年3月,廣之旅推出一經報名,定能成行的「一定行」服務。 ★2001年6月,馬來西亞觀光局向廣之旅授予「為馬來西亞旅遊作出傑出貢獻」大獎,我司成為中國大陸唯一獲此殊榮的旅行社。 ★2001年6月,廣之旅獨家推出包機游布吉,從6月—10月,對廣州至布吉的直航航班進行獨家包機經營,再創出境游業務先河。 ★2001年7月, 廣之旅被國家信息產業部批准為"國家電子商務試點單位",成為全國旅遊行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2001年7月,廣之旅與廣東省旅遊學校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聯合舉辦的英語導游大專班——廣之旅大專班正式對外招生,這是全國首個英語導游大專班。 ★2001年8月,廣之旅成為九運會廣州賽區獨家接待旅行社。 ★2001年8月,全國首家品牌特許經營旅行社——順德廣之旅掛牌成立。 ★2001年9月,惠州廣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9月,廣之旅在帝景苑舉辦以「回報自我,悠閑嘆世界」為主題的旅遊沙龍,開創旅遊文化推廣新形式。

❻ 廣州到節假日就「空城」,為何旅遊收入能排全國第五

我國的旅遊業近十年來高速發展,帶了很多原來不太富有的城市走上致富之路,所以如今很多城市都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就像峨眉山,每年整個西南地區都有數不清的人前往峨眉山,從而帶動了峨眉山市的經濟。不過咱們中國以後這樣一座奇怪的城市,它的旅遊業收入排名全國第五,但是每年節假日卻出現“空城”狀況,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❼ 旅遊業現狀如何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2004年我國旅遊業全面恢復振興並有突破性發展,入境游、國內游、出境游三大市場全面振興,旅遊總收入達到6840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的5.01%,2004年我國出境旅遊增勢強勁,公民出境旅遊超過2800萬人。2004年全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10903.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96%,比2002年增長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遊人數10018.0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57%。2004年中國內地旅遊出遊人數達到11.02億人次,首次突破10億人次大關。國內旅遊收入達到4711億元。2004年底全國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國際社增加108家,國內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總資產424.38億元,同比增長9.42%;直接從業人員為24.62萬人。 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行業,中國旅遊業在發展初期就明確了開發建設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吸引海內外各界資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個人投資建設旅遊項目。這種開放的投資方針推動了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為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特別是旅遊業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但總體上看,中國旅遊業的投資環境呈不斷優化的趨勢。 西部地區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資源獲得了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機會,國內外投資者開始關注西部旅遊業。但是,由於西部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相對落後,發展西部旅遊業相對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區而言難度要大得多。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後,西部旅遊業迎來新的機遇,也給了垂涎西部旅遊業的投資者們出手的良機。 未來10 年間,我國旅遊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旅遊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到2020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到2010 我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例將從2002年的5.44%達到8%。因此,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的旅遊行業,在今後幾年內將存在重大的投資機會。您若想對旅遊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旅遊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報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紹了旅遊業的定義與投資特性,接著對相關行業、國際旅遊業的現狀、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概況進行了闡述。然後對的入境旅遊、生態旅遊、黃金周旅遊、紅色旅遊、溫泉旅遊、旅遊小城鎮、主題公園、其他等進行了細致透析。隨後對旅遊業市場細分與消費者、旅遊電子商務、旅遊業的競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旅遊業上市公司、我國的重點旅遊資源進行了概述。最後對旅遊業的前景趨勢做出了科學的預測。

❽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

❾  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這三部分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國內旅遊市場穩步增長

根據中國文旅部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9年,國內旅遊市場持續平穩增長;2017年國內旅遊人數首次突破50億人次,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突破60億人次,達到60.06億人次,較2018年同比增長8.43%。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