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州黃埔區的行政區劃
1960年5月23日,中共廣州市委決定撤銷中區和郊區,全市調整為東、南、西、北4個市中心區(人民公社)及成立黃埔、芳村、江村3個人民公社。同年7月,全部改為區級建制,黃埔人民公社隨之改名為黃埔區人民委員會。這是黃埔第二次建立區級建制。1962年8月23日,市人民委員會將黃埔、江村、芳村3個區合並,成立廣州市郊區人民委員會。
1973年2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重新籌備成立黃埔區,當年11月13日成立廣州市黃埔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7月,黃埔區召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廣州市黃埔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和黃埔區人民政府。
1990年,黃埔區轄4個街道(黃埔、魚珠、紅山、夏港)、3個鎮(南崗、大沙、長洲),16個行政村、59個居委會。
2000年,黃埔區轄4個街道、3個鎮。總人口389413人,各街道、鎮人口: 黃埔街道 45650 、紅山街道 57570、 魚珠街道 47002、夏港街道36036、大沙鎮51137、南崗鎮125034、長洲鎮26984。現在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黃埔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撤銷大沙、長洲、南崗3個鎮,設置6個街道辦事處。實施計劃2002年5月前完成材料報批工作,8月前完成撤鎮設街工作,調整後,黃埔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黃埔區轄10個街道。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5]35號):將黃埔區的夏港街道、荔聯街道的筆崗居委會、穗東街道的東基和西基2個自然村劃歸蘿崗區管轄。調整前,黃埔區面積121.7平方千米,人口21萬(2003年)。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黃埔區轄9個街道(黃埔、紅山、魚珠、大沙、文沖、南崗、荔聯、穗東、長洲)。
2014年2月12日,省政府將《國務院關於同意廣東省調整廣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轉發至廣州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同意撤銷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以原黃埔區、蘿崗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埔區的行政區域,黃埔區人民政府駐蘿崗街道香雪三路1號; 現轄14個街道、1個鎮:蘿崗街道、夏港街道、聯和街道、東區街道、永和街道、黃埔街道、紅山街道、魚珠街道、大沙街道、文沖街道、南崗街道、荔聯街道、穗東街道、長洲街道、九龍鎮。
② 廣州蘿崗區屬於什麼區
廣州蘿崗區屬於廣州市原市轄區,現已撤銷。
蘿崗區(已撤銷),是廣州市原市轄區,曾經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東部,與白雲區、天河區、黃埔區、增城區四個行政區相鄰,是廣州城市發展「東進」戰略,發揮開發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統籌城鄉發展。
200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開發區基礎上,整合周邊農村地區,設立蘿崗區,管轄面積393.22平方公里。下轄夏港街、蘿崗街、東區街、聯和街、永和街、九龍鎮5街1鎮,共30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全區戶籍人口17.16萬(六普)。全區共有生產性企業632家,其中規模以上394家。
歷史沿革:
2014年2月12日,廣東省政府將《國務院關於同意廣東省調整廣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轉發至廣州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同意撤銷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以原黃埔區、蘿崗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埔區的行政區域,黃埔區人民政府駐蘿崗街道香雪三路1號。
③ 請問截止到2007年5月廣東有多少個行政村,各市分別有多少個行政村,謝謝!
廣東省政區表
市名稱 縣(市、區)名稱 轄鄉、鎮、民族鄉、街道數
廣州市(10區2縣級市) 越秀區 海珠區 荔灣區 天河區 白雲區 黃埔區 花都區 番禺區 南沙區 蘿崗區 從化市 增城市 33鎮129街道
深圳市(6區) 福田區 羅湖區 鹽田區 南山區 寶安區 龍崗區 51街道
珠海市(3區) 香洲區 金灣區 斗門區 15鎮8街道
汕頭市(6區1縣) 金平區 龍湖區 澄海區 濠江區 潮陽區 潮南區 南澳縣 32鎮37街道
佛山市(5區) 禪城區 南海區 順德區 高明區 三水區 20鎮16街道
韶關市(3區4縣1自治縣2縣級市) 湞江區 武江區 曲江區 樂昌市 南雄市 仁化縣 始興縣 翁源縣 新豐縣 乳源瑤族自治縣 96鎮10街道1民族鄉
河源市(1區5縣) 源城區 東源縣 和平縣 龍川縣 紫金縣 連平縣 97鎮4街道1民族鄉
梅州市(1區6縣1縣級市) 梅江區 興寧市 梅 縣 平遠縣 蕉嶺縣 大埔縣 豐順縣 五華縣 104鎮6街道
惠州市(2區3縣) 惠城區 惠陽區 惠東縣 博羅縣 龍門縣 50鎮16街道1民族鄉
汕尾市(1區2縣1縣級市) 城 區 陸豐市 海豐縣 陸河縣 42鎮10街道
東莞市 28鎮4街道
中山市 18鎮6街道
江門市(3區4縣級市) 蓬江區 江海區 新會區 台山市 開平市 鶴山市 恩平市 66鎮17街道
陽江市(1區2縣1縣級市) 江城區 陽春市 陽東縣 陽西縣 39鎮11街道
湛江市(4區2縣3縣級市) 赤坎區 霞山區 麻章區 坡頭區 雷州市 廉江市 吳川市 遂溪縣 徐聞縣 85鎮32街道2鄉
茂名市(2區1縣3縣級市) 茂南區 茂港區 信宜市 高州市 化州市 電白縣 87鎮20街道
肇慶市(2區4縣2縣級市) 端州區 鼎湖區 四會市 高要市 廣寧縣 德慶縣 封開縣 懷集縣 95鎮12街道1民族鄉
清遠市(1區3縣2自治縣2縣級市) 清城區 英德市 連州市 佛岡縣 清新縣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連南瑤族自治縣 陽山縣 77鎮5街道3民族鄉
潮州市(1區2縣) 湘橋區 饒平縣 潮安縣 41鎮9街道
揭陽市(1區3縣1縣級市) 榕城區 普寧市 揭東縣 揭西縣 惠來縣 65鎮16街道2鄉
雲浮市(1區3縣1縣級市) 雲城區 羅定市 新興縣 鬱南縣 雲安縣 55鎮10街道
全省合計 21個地級市,23縣級市、41個縣、3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4個鄉、7個民族鄉、1145個鎮、429個街道辦事處。
參考資料:http://www.gd.gov.cn/gdgk/
④ 廣州蘿崗區有哪些鄉鎮
蘿崗區:夏港、東區、聯和、蘿崗、永和5個街道,九龍鎮。
2014年2月12日,廣東省政府將《國務院關於同意廣東省調整廣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轉發至廣州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同意撤銷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以原黃埔區、蘿崗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埔區的行政區域,黃埔區人民政府駐蘿崗街道香雪三路1號。
⑤ 廣州新八區詳細資料
廣州市轄十區和兩個縣級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725.19萬人。200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東山區,將其區域並入越秀區;撤銷芳村區,將其區域並入荔灣區,新設立南沙區和蘿崗區。廣州市現轄荔灣、越秀、海珠、天河、白雲、黃埔、番禺、花都、南沙、蘿崗10個區,代管增城,從化2個縣級市,並入廣州市郊區。
蘿崗區
面積(平方公里) 389.06
人口(萬人) 14.12
區政府所在地 廣州開發區志城大道303號
區域范圍 從白雲區劃出蘿崗街道辦事處的區域和鍾落潭鎮紅衛、鳳尾、浦心、蟹庄、楓下、佛朗、燕塘、蓮塘、山龍、重崗、黃田、何棠下、逕下、長庚14個村委會和九佛、穗北兩個社區居委會的區域。從黃埔區劃出夏港街道辦事處、荔聯街道辦事處的筆崗居委會、穗東街道的東基和西基兩個自然村,天河區新塘街道辦事處的玉樹村,增城市中新鎮的鎮龍居委會和鎮龍、逕頭、九樓、大坦、麥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湯村、旺村、洋田、新田14個村,新塘鎮的賢江、新莊、永崗、禾豐4個村。
將來定位 廣州市東部城區未來的核心地區
南沙區
面積(平方公里) 544.12(不含海域面積)
人口(萬人) 14.14
區政府所在地 擬駐廣州南沙開發區黃閣鎮鳳凰大道1號
區域范圍 從番禺區劃出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和南沙街道辦事處,以及靈山鎮的廟南村委會、七一村委會的區域和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涌鎮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區域,設立新南沙區。
將來定位 廣州市工業區
天河區
面積(平方公里) 125
人口(萬人) 48
區政府所在地 廣州市員村天府路1號
區域范圍 現轄22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兩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新塘街道的玉樹村歸蘿崗區管轄。
將來定位 廣州市未來城市中心
白雲區
面積(平方公里) 747
人口(萬人) 70
區政府所在地 廣州市政通路28號
區域范圍 現轄4個鎮、16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蘿崗街道辦事處、鍾落潭鎮紅衛、鳳尾、浦心、蟹庄、楓下、佛朗、燕塘、蓮塘、山龍、重崗、黃田、何棠下、逕下、長庚14個村委會和九佛、穗北兩個社區居委會的區域劃歸蘿崗區所有。礦泉街道劃歸越秀區管轄。
將來定位 依託機場發展物流,實現北優戰略
黃埔區
面積(平方公里) 105
人口(萬人) 18
區政府所在地 黃埔區大沙地東路333號
區域范圍 現轄10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夏港街道、荔聯街道的筆崗居委會、穗東街道的東基和西基兩個自然村劃歸蘿崗區管轄。
將來定位 東部城市副中心
越秀區
面積(平方公里) 32.82
人口(萬人) 114.06
區政府所在地 廣州市越華路183號
區域范圍 越秀區下轄22個街道辦事處。越秀區和東山區合並,將天河區登峰街、天河南街的楊箕、中山一路2個居委會的區域、沙東街部分區域,以及白雲區礦泉街所轄區域劃入新設立的越秀區。
將來定位 廣州市政治、文化中心
荔灣區
面積(平方公里) 62.40
人口(萬人) 70.54
區政府所在地 廣州市中山七路328號
區域范圍 轄22個街道辦事處,荔灣區和芳村區合並,定名為荔灣區。廣州市最具
將來定位 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
番禺區
面積(平方公里) 661.87
人口(萬人) 75.37
區政府所在地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清河東路319號
區域范圍 從番禺區劃出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和南沙街道辦事處,以及靈山鎮的廟南村委會、七一村委會的區域和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涌鎮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區域,設立新南沙區。
將來定位 廣州新中心城區、科教資訊產業中心和航運中心
海珠區
面積(平方公里) 90.4
人口(萬人) 82.23
區政府所在地 寶崗大道1號
區域范圍 海珠區現轄18條街道:南華西街、濱江街、昌崗街、素社街、海幢街、龍鳳街、沙園街、江南中街、赤崗街、鳳陽街、琶洲街、官洲街、南洲街、華洲街、瑞寶街、江海街、南石頭街、新港街。區劃調整前後無變化。
將來定位 廣州市南部的經濟、流通和科技中心
花都區
面積(平方公里) 968
人口(萬人) 72
區政府所在地 新華鎮新都大道
區域范圍 花都區下轄新華、花山、花東、赤坭、炭步、獅嶺、北興、芙蓉、梯面、花僑、雅瑤11個鎮。
將來定位 廣州市工業發展區和重要交通樞紐
⑥ 廣州市蘿崗區郵編是什麼
510530(撤銷前)
蘿崗區(已撤銷)是廣州的原轄區。 它曾經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東部。 毗鄰白雲區,天河區,黃埔區和增城區四個行政區。 這是廣州城市發展的「東方」策略。 發揮開發區輻射帶的作用,協調城鄉發展。
200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開發區的基礎上,整合了周邊農村地區,設立了蘿崗區,管轄面積393.22平方公里。 轄下崗街,蘿崗街,東渠街,聯和街,永和街,九龍鎮第五街。 有30個居委會和28個村委會。 全區的登記人口為171,600(六浦)。 該地區有632家生產企業,其中規模以上394家。
(6)廣州市蘿崗區多少個村擴展閱讀: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5〕35號):設立廣州市蘿崗區。 白雲區羅崗街,九佛,Su北2個居委會:黃田,河經峽,西峽,長庚,紅浦,奉威,普新,蟹,楓,佛朗,延堂,蓮塘,山龍,中港14個村莊;黃浦下崗街 區,檳城居委會位於玉蓮街,東集,西集位於Su東街。
增城市中信鎮鎮龍街道委員會,河間區新塘街玉樹村,鎮龍,汕頭,九龍,大唐,麥村,金坑,軍和,福東,福山,大韓,唐村王村,楊田,新田四個村, 新塘鎮的仙江,新莊,永鋼和合豐四個村落由羅崗區管轄。 蘿崗區人民政府駐扎在廣州市蘿崗區香雪三路1號。
⑦ 廣州所有的地區名要所有的地區名!
蘿崗區 389.06 14.12 廣州開發區志城大道303號 從白雲區劃出蘿崗街道辦事處的區域和鍾落潭鎮紅衛、鳳尾、浦心、蟹庄、楓下、佛朗、燕塘、蓮塘、山龍、重崗、黃田、何棠下、逕下、長庚14個村委會和九佛、穗北兩個社區居委會的區域。從黃埔區劃出夏港街道辦事處、荔聯街道辦事處的筆崗居委會、穗東街道的東基和西基兩個自然村,天河區新塘街道辦事處的玉樹村,增城市中新鎮的鎮龍居委會和鎮龍、逕頭、九樓、大坦、麥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湯村、旺村、洋田、新田14個村,新塘鎮的賢江、新莊、永崗、禾豐4個村。 廣州市東部城區未來的核心地區
南沙區 544.12(不含海域面積) 14.14 擬駐廣州南沙開發區黃閣鎮鳳凰大道1號 從番禺區劃出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和南沙街道辦事處,以及靈山鎮的廟南村委會、七一村委會的區域和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涌鎮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區域,設立新南沙區。 廣州市工業區
天河區 125 48 廣州市員村天府路1號 現轄22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兩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新塘街道的玉樹村歸蘿崗區管轄。 廣州市未來城市中心
白雲區 747 70 廣州市政通路28號 現轄4個鎮、16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蘿崗街道辦事處、鍾落潭鎮紅衛、鳳尾、浦心、蟹庄、楓下、佛朗、燕塘、蓮塘、山龍、重崗、黃田、何棠下、逕下、長庚14個村委會和九佛、穗北兩個社區居委會的區域劃歸蘿崗區所有。礦泉街道劃歸越秀區管轄。 依託機場發展物流,實現北優戰略
黃埔區 105 18 黃埔區大沙地東路333號 現轄10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夏港街道、荔聯街道的筆崗居委會、穗東街道的東基和西基兩個自然村劃歸蘿崗區管轄。 東部城市副中心
越秀區 32.82 114.06 廣州市越華路183號 越秀區下轄22個街道辦事處。越秀區和東山區合並,將天河區登峰街、天河南街的楊箕、中山一路2個居委會的區域、沙東街部分區域,以及白雲區礦泉街所轄區域劃入新設立的越秀區。廣州市政治、文化中心
荔灣區 62.40 70.54 廣州市中山七路328號 轄22個街道辦事處,荔灣區和芳村區合並,定名為荔灣區。廣州市最具 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
番禺區 661.87 75.37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清河東路319號 從番禺區劃出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和南沙街道辦事處,以及靈山鎮的廟南村委會、七一村委會的區域和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涌鎮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區域,設立新南沙區。 廣州新中心城區、科教資訊產業中心和航運中心
海珠區 90.4 82.23 寶崗大道1號 海珠區現轄18條街道:南華西街、濱江街、昌崗街、素社街、海幢街、龍鳳街、沙園街、江南中街、赤崗街、鳳陽街、琶洲街、官洲街、南洲街、華洲街、瑞寶街、江海街、南石頭街、新港街。區劃調整前後無變化。 廣州市南部的經濟、流通和科技中心
花都區 968 72 新華鎮新都大道 花都區下轄新華、花山、花東、赤坭、炭步、獅嶺、北興、芙蓉、梯面、花僑、雅瑤11個鎮。 廣州市工業發展區和重要交通樞紐.
以上是廣州市政府規劃藍圖:
東山區合並到越秀區構築為廣州未來的政治、文化中心。
芳村區合並到荔灣區構築為廣州未來的最具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
兩個縣級市 增城市 從化市
⑧ 廣州市的各個區有多少個鎮
截止2019年9月,廣州市共轄11個市轄區,具體情況如下:
一、越秀區
位於廣東省中部,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到白雲山山腳,與白雲區相鄰。
下轄18個街道:洪橋街道、北京街道、六榕街道、流花街道、光塔街道、人民街道、東山街道、農林街道、大東街道、大塘街道、珠光街道、白雲街道、建設街道、華樂街道、梅花村街道、黃花崗街道、礦泉街道、登峰街道。
二、荔灣區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部,東與越秀區相連,北部、西北部與白雲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
下轄22個街道:金花街道、西村街道、南源街道、逢源街道、多寶街道、龍津街道、昌華街道、嶺南街道、華林街道、沙面街道、站前街道、彩虹街道、橋中街道、石圍塘街道、花地街道、茶滘街道、沖口街道、白鶴洞街道、東漖街道、東沙街道、中南街道、海龍街道。
三、海珠區
位於廣州市中部,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珠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荔灣區(含芳村)、番禺區相望。
下轄18個街道:赤崗街道、新港街道、昌崗街道、江南中街道、濱江街道、素社街道、海幢街道、南華西街道、龍鳳街道、沙園街道、南石頭街道、鳳陽街道、瑞寶街道、江海街道、琶洲街道、南洲街道、華洲街道、官洲街道。
四、天河區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老城區東部,東到吉山獅山、前進深涌一帶,與黃埔區相連,南到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到廣州大道與越秀區相接,北到筲箕窩,與白雲區相鄰。
下轄21個街道:沙河街道、五山街道、員村街道、車陂街道、石牌街道、天河南街道、林和街道、沙東街道、興華街道、棠下街道、天園街道、冼村街道、獵德街道、元崗街道、黃村街道、龍洞街道、長興街道、鳳凰街道、前進街道、珠吉街道、新塘街道。
五、白雲區
位於廣州市城區北部,東鄰增城區,西界佛山市南海區,南連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4城區,北接花都區和從化區。
下轄18個街道,4個鎮:三元里街道、松洲街道、景泰街道、同德街道、黃石街道、棠景街道、新市街道、同和街道、京溪街道、永平街道、嘉禾街道、均禾街道、石井街道、金沙街道、雲城街道、鶴龍街道、白雲湖街道。石門街道、人和鎮、太和鎮、鍾落潭鎮、江高鎮。
六、黃埔區
位於廣州市東部,東至東江與東莞市麻涌鎮相望;東北部與增城區新塘鎮接壤,南部臨珠江與番禺區相鄰;西部與天河區、白雲區相連,北部與從化區毗鄰。
下轄14個街道,1個鎮:黃埔街道、紅山街道、魚珠街道、大沙街道、文沖街道、穗東街道、南崗街道、長洲街道、夏港街道、蘿崗街道、雲埔街道、聯和街道、永和街道、長嶺街道。九龍鎮。
七、番禺區
位於廣州中南部,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位置,東臨獅子洋與東莞市相望,南濱南沙珠江出海口,西鄰佛山市順德區和中山市,北接海珠區。
下轄10個街道、6個鎮:市橋街道、沙頭街道、東環街道、橋南街道、小谷圍街道、大石街道、洛浦街道、石壁街道、鍾村街道、大龍街道。南村鎮、新造鎮、化龍鎮、石樓鎮、沙灣鎮、石碁鎮。
八、花都區
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部,廣州市北部。東接從化區,西連佛山市三水區、南海區,南與白雲區接壤,北鄰清遠市清城區。
下轄4個街道,6個鎮:花城街道、新華街道、新雅街道、秀全街道。獅嶺鎮、炭步鎮、花山鎮、赤坭鎮、梯面鎮、花東鎮。
九、南沙區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最南端,東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與中山市、佛山市順德區接壤,北以沙灣水道為界與廣州市番禺區隔水相連,南瀕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下轄3個街道、6個鎮:南沙街道、珠江街道、龍穴街道。萬頃沙鎮、黃閣鎮、橫瀝鎮、東涌鎮、大崗鎮、欖核鎮。
十、 增城區
位於廣東省中部,廣州市東部,市境東界惠州市博羅縣,西連廣州市蘿崗區,南與東莞市隔江相望,北接惠州市龍門縣和廣州市從化區。
下轄4街道,7個鎮:荔城街道、增江街道、朱村街道、永寧街道。中新鎮、石灘鎮、新塘鎮、小樓鎮、派潭鎮、正果鎮、仙村鎮。
十一、從化區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東北面,東與龍門縣、增城區接壤,南跟白雲區毗鄰,西和清遠市、花都區交界,北面同佛岡、新豐縣相連。
下轄3個街道,5個鎮:街口街道、城郊街道、江埔街道。太平鎮、溫泉鎮、良口鎮、呂田鎮、鰲頭鎮。
⑨ 廣州市蘿崗新區行政區劃...
為加快實施廣州城市發展「東進」戰略,發揮開發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統籌城鄉發展,200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開發區基礎上,整合周邊農村地區,設立蘿崗區,管轄面積達393平方公里。
目前,廣州市蘿崗區轄區內有夏港、東區、聯和、蘿崗、永和(含廣州科學城)5個街道和九龍鎮。全區(蘿崗區)總人口為31.3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5.8萬人,登記外來居住人口15.55萬人。
廣州東部將建設成為:
*能夠適應廣州作為華南大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目標要求的新城區;
*最適宜投資創業和生活居住的綠色生態新城。廣州開發區所處區域不僅產業發達,而且生態環境優良,所處區域的蘿崗擁有風景秀麗的天鹿湖景區、羊城名勝之一的「蘿崗香雪」;
*產業結構優化,能適應全市加快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新區;
*廣州市外向型經濟的主要基地;
*廣州市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基地。
廣州開發區--適宜投資創業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城市新區
廣州開發區位於廣州市東部,穗港澳黃金三角洲的中心地帶。以此為中心,1.5小時的車程半徑覆蓋整個珠江三角洲。廣州機場有直飛馬尼拉、紐約、東京、大阪、曼谷、新加坡、悉尼、墨爾本、洛杉磯等國際城市的航班。水路距香港65海里,從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乘高速噴射船出發,約1小時航程可抵達香港。
A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以現代工業為主,以利用外資為主,以出口創匯為主,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開發用地基礎設施完善,具備較好的投資環境。
B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廣泛聚集各類科技和人才資源,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創業,大力促進高新技術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實現經濟和科技的有效結合。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實行「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由廣州科學城、天河科技園、黃花崗科技園、民營科技園、南沙資訊科技園等組成。1998年8月,廣州市委、市政府決定,並報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合署辦公(即兩塊牌子,一套管理機構)。
〓〓廣州科學城
廣州科學城是廣州高新區的核心園區,於1998年12月28日正式奠基啟動。該區域規劃設計科學、地理位置優良、交通運輸便利,實行生態優先,開發建設起點高,是廣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21世紀的標志性科技工程、未來廣州最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的樣板區、現代化新型城區和休閑旅遊景點。現已進駐有IBM、微軟、英特爾、甲骨文、百事高、SONY、豐田研發、威創日新、杜邦、郎聖葯業、旭麗工業園、香雪制葯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
科學城的發展方向:以高科技製造業為基礎,推動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應用;以形成科學研究綜合體為目標,培育科技創新環境,促進廣州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具有高質量生態環境,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高效益的投資創業軟環境,以產、學、研為主,輔以配套少量高級住宅的多功能現代新型城區。
科學城的功能分區明確,分為六大區域,即中心區、高尚住宅區、微電子信息產業區、生物技術產業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區、市政設施及其他產業區。
佔地1.6平方公里集辦公、科研、金融、商貿、博覽、文化、娛樂、休閑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科學城中心區經過國際知名設計公司規劃設計後,已經動工建設。建成後,它將成為一個美麗舒適、功能齊全的城區中心。
廣州科學城是廣州乃至廣東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是高科技產業的孵化基地和搖籃,其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是計算機及軟體、生物醫葯、光電子、新材料、環保設備等。隨著開發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道路、景觀、綠化等各項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高標準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一個面向21世紀的美侖美奐的生態園林城區將在珠江三角洲腹地崛起。
廣州出口加工區
實行「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政策的綜合性對外開放特殊經濟區域
按照「優化存量,控制增量,規范管理,提高水平」的方針,對加工貿易企業實行集中規范管理,促進加工貿易健康發展。
廣州出口加工區是2000年4月經國家批准成立的首批15個出口加工區之一,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內。出口加工區定位為海關對進出口加工區的貨物及區內相關場所進行24小時監管的特殊封閉區域,在出口加工區內可設立:
★ 出口加工企業;
★ 專為出口加工企業生產提供服務的倉儲企業;
★ 經海關核准專門從事加工區內貨物進出的運輸業。
用地規劃:
該地塊交通條件優越,北靠廣深高速公路,南臨廣九鐵路、廣深公路,未來的廣九鐵路貨運站設在附近。區內的主幹道與黃埔新港相連,方便監管貨物的轉關運輸,且可以依託廣州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和產業條件。
按照「科學規劃、遠近結合、分期封閉、快速啟動」的原則來推進。規劃建設主幹道寬30米,區內環路寬8米,標准廠房面積10萬平方米,通關查驗場面積10萬平方米。
出口加工區內現已建成國內第一個轎車出口基地——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廣州保稅區
實行「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政策的綜合性對外開放特殊經濟區域
1992年5月13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1993年5月通過驗關正式營運。參照國際上通行的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及管理模式,實行「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政策的綜合性對外開放特殊經濟區域,實行境外與保稅區之間的貨物進出自由、外匯進出自由、人員進出自由,主要開展加工貿易、保稅倉儲、物流配送、國際服務貿易及商品展示,為珠江三角洲眾多出口加工企業提供貿易、保稅倉儲、物流配送、保稅展示等多功能服務和經營空間。
廣州保稅區分四個主要功能園區:電腦工業城、南方進口汽車城、出口加工園區和國際物流園區。區內已建成報關大樓、專用碼頭、保稅倉庫、通用廠房、露天堆場、展示廳、海關貨檢場等設施。
廣州保稅區鼓勵發展的行業:國際貿易、保稅物流、加工製造。
用地規劃:
廣州保稅區規劃用地分為一期和二期用地,保盈大橋將一期和二期連接起來。其中,一期主要發展商業貿易、倉儲、展示、商業性簡單加工、碼頭及公共服務等行業;二期主要用於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規劃建設電腦工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