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廣州有什麼寺廟
廣州有大佛寺、六榕寺,光孝寺,都在越秀區。不過韶關的南華寺最殊勝啦。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真身即供奉於此。
地址: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東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
另外不必緊張,夢到死人要發財了。
⑵ 中新鎮的介紹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中新鎮位於增城市中西部,西距廣州市中心38公里,東距增城區中心18公里,南與新塘鎮永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北與從化區九佛鎮相鄰。1958年成立中新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中新鎮歷史悠久,原名中興場,俗稱常樂寺,其寺為明代所建。四川中新鎮位於縣城東南部綿(陽)渝(重慶)線上16公里處,北緯31°00′,東經105°10′,南北長約14公里,東西寬約8公里,海拔560-590米。東接射洪縣,南界樂加鄉,西連斷石鄉,北鄰潼川鎮。
⑶ 廣州有那些寺廟分別在哪裡
一、六榕寺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
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二、廣州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在北京路西側、廣州百貨大樓正南方)。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
三、花都華嚴禪寺
花都華嚴禪寺原名觀音寺,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8),歷史上信眾群集,香火興盛,近百年來幾經興廢。該寺位於花都區芙蓉大道西側華藏山(又稱仙姬山)。
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處。2001年10月11日,經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正式發文批准華嚴寺為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
四、能仁寺
能仁寺始建於1824,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山,其創建人是吟堅和尚。自上而下有慈雲殿、甘露泉、大雄寶殿、虎跑泉、六祖殿、玉虹池、石橋、牌坊等建築或古跡。
廣州著名旅遊勝地白雲山上一景,在玉虹洞,為佛教寺院。於清道光四年(1824)由吟堅和尚始建,當時僅有「茅屋數椽」。
五、海幢寺
海幢寺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
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
⑷ 增城新塘附近(周邊城市也行)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增城旅遊景點
增城白水寨
省級風景名勝區---增城白水寨正式對外開放了,這里有落差428.5的瀑布白水仙瀑,是我國大陸落差最大的瀑布,另外還有清澈的小溪,飽含負離子的清新空氣,林間的小鳥、、、、喜歡登山的朋友當然不能錯過白水寨的最高峰--海拔1088的牛牯嶂。
廣州增城大豐門風景區
大豐門風景區位於增城白水寨風景名勝區內,像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白水仙瀑景區與南崑山景區之間,北回歸線穿越其中,面積達38平方公里。這里遍布奇峰秀水、峽谷激流、森林湖泊、冰臼奇石、瀑布深潭、天梯雲霧、溫泉卧佛,集全國名山勝水的優點一身,同時又獨具特色,令人嘆為觀止。
廣州裕達隆花園
裕達隆花園位於廣東省增城市三江鎮廣汕公路北側,距離廣州市區80公里,惠州40公里,東莞30公里,總面積八十萬平方米。歷時三年,第一期建設方千始成。花園規模宏大,設計構思奇特、各具特色的景區、景點,富蘊中華人文精神,處處聚設計者、建造者達的智慧和匠心。
增城何仙姑
按照史書記載,何仙姑是增城小樓仙桂村人,在全國各地以祭祀何家姑為主的祠堂有上百個,而家廟就只有這一間。始建於明朝,最後一次重建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既是家廟,規模不大,有些鄉野的味道。整個建築是磚石台梁式結構,三進式,一進和三進是封火山牆,第二進的四柱一間五架亭為硬山頂,正脊與垂脊均有反翹裝飾。內進,可以看到何仙姑井。井台用花崗岩石鑿成八角形狀,上面銘刻「仙源涓涓,飲者萬年」八個字。古井深達數丈,據說家廟周圍方圓幾里的井水都略有鹹味,唯獨這里的井水清澈甘洌。瓦背屋脊上有棵桃樹,已有一百多年時間,人稱「仙桃」。傳說為麻姑獻壽的仙桃。何仙姑家廟規模不大,但在增城卻非常有名氣,家廟有兩大節慶,每逢農歷三月初七仙姑誕;農歷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成仙日,廟內的香火盛極一時。
增城金坑森林公園
增城金坑森林公園(澳洲山莊):坐落增城市金坑林場,在廣汕公路旁,公園土地面積504萬平方米,其中森林面積366.7萬平方米,水庫面積137.3萬平方米。公園青山連綿,碧波盪漾,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據中南林學院專家測量,園內空氣負離子每立方百米含量在400-10000個之間,其中大塘肚瀑布區達到29200個(每立方厘米700個以上有利於人體健康)。
增城高灘溫泉
高灘溫泉生態區是廣州市政府決定籌建的廣州環保園之一,位於派潭鎮高灘村。高灘溫泉有豐富的自然露頭熱泉,其微量元素含量有較高的醫療價值。經廣州測試分析中心接醫療熱礦水質標准和飲用天然礦泉水標准進行測試,溫泉水主要含有偏硅酸、氡、硫化氫等對人體具有療養作用的化學成份,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銓、鍶、鋅和溴化物。
增城坑背古村落
坑背古建築群位於中新鎮坑背村(廣汕公路旁),建於明未清初,通面寬152.43米,通深53.96米,面積8225.12米。整體建築分類 10 列 5 排,面向東北方向。房屋為硬山頂,碌灰筒瓦,鍋耳封火牆,施彩繪,面闊均三間,排、列之間縱橫青雲巷。
增城畲族風情村
在整個廣州地區,惟一有少數民族的地方,就在增城的正果鎮。蘭溪畲族村,是廣州地區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雖然村裡已經有些漢化了,但還是可以看到少數民族的風情。畲族有自己的語言、民歌和服飾,善長唱山歌,他們還有自己的圖騰崇拜。
增城何仙姑
按照史書記載,何仙姑是增城小樓仙桂村人,在全國各地以祭祀何家姑為主的祠堂有上百個,而家廟就只有這一間。始建於明朝,最後一次重建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既是家廟,規模不大,有些鄉野的味道。整個建築是磚石台梁式結構,三進式,一進和三進是封火山牆,第二進的四柱一間五架亭為硬山頂,正脊與垂脊均有反翹裝飾
增城客家圍壟屋
位於福和坳頭崗埔村,是廣州地區獨一無二的圍壟屋,對研究當地歷史文化有重要價值,目前已被廣州市列為內控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通寬38.8米,通深36.2米,面積1454.56平方米。該圍壟屋平面呈半月形,建築在0.4-0.8米高的台基上,圍壟四周外牆有1.5米高的椿牆,椿牆上建起了約30米高的泥磚牆。整座圍壟屋的中間部分為二進深的祠堂。
增城千年古藤
距何仙姑家廟300米處,傳說是何仙姑的絲帶幻化而成。古藤枝幹直徑最粗處約150厘米,延伸跨度30多米,覆蓋面積近500平方米,是由青藤繞著一棵古榕和幾棵雜樹繁衍而成,專家認為古藤的學名為「白花魚藤」,是我國稀有的植物。藤比樹粗,遮天蔽日,狂龍巨蟒般盤旋迴環,不見首尾,增城政府正在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古藤6月開花,8月結果
增城海蝕洞
海蝕洞,位於新塘鎮群星村,舊名石巷。該處有石大如山、浮露於地面,兩石之間形成一洞,洞高2.5米,長20米,人在洞中如入小巷,故名石巷。經專家考證,新塘古海遺蹤是目前發現的我國大陸規模最大的海蝕洞遺址。七千多萬年前由紅色砂岩和礫岩組成的小山丘,距今約兩千多年時,東江三角洲一帶還是廣闊的海灣,海水不斷沖擊這個山丘,將岩石沖出一條小巷,就成了現在的海蝕洞。古海遺蹤包括:石巷、倚石寺、倚石岩、湛甘泉釣魚台舊址等景點。
增城正果佛爺寺
正果寺,建於南宋慶元三年(1193年),明朝成化年間重建,經歷清嘉慶二十二年、光緒三年兩次重修,相傳「正果佛爺」----本地人稱「牛仔佛」是宋朝的一個牧童,他在正果瑞山成佛岩得道成佛,宋皇得知,即為其塑金身製成佛像,並建正果寺以紀念他。
增城高埔廣府民居
據清代《增城縣志》及村中《張氏族譜》記載,新高埔村於明萬曆戊戍年(1598年)十月十九日由十四世祖張蘭亭、張椿庭兩兄弟始建,後因匪患被迫棄村遷回舊居舊高埔,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再由張梅庵、張補齋兩兄弟復新重建。
⑸ 廣州有哪些寺廟可以去燒香拜佛的
廣州可以去燒香拜佛的寺廟有:光孝寺、海幢寺、大佛寺 、六榕寺和華林寺。
1、光孝寺
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 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該寺由宗教部門管理。
⑹ 廣州有哪些寺廟可以去燒香拜佛的
廣州寺廟及地址匯總表一覽
寺廟名稱 地址
佛教
廣州市金剛禪寺 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金沙洲沙鳳鍾村橫五巷46號
廣州光孝寺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109號
廣州市福勝庵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十八甫路福安街17號
廣州市寧隱庵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寧隱街2號
廣州市六榕寺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六榕寺87號
廣州市花都華嚴寺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芙蓉大道北1號
廣州市增城市倚岩寺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群星村石巷
廣州市蓮花禪寺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石樓鎮蓮花山旅遊區
廣州市大佛寺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
廣州市華峰寺
廣州市蘿崗區永和街禾豐村華峰山
廣州市從化圓通寺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市江浦街聯星村
廣州市華林禪寺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華林寺前31號
廣州市海幢寺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南華中路188號
⑺ 廣州有哪些寺廟
1、南海神廟。當您來到廣州東面黃埔的廟頭村時,一座古老而宏偉的廟宇聳立在您的視野中,它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古代廣州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南海神廟。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唯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建築群。
(7)廣州市增城中新鎮有什麼寺廟擴展閱讀:
光孝寺,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據《光孝寺志》記載,初為公元前二世紀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時代,吳國虞翻謫居於此,辟為苑囿,世稱虞苑。虞翻死後,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幾次更改,初名制止寺,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稱五園寺,唐代稱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漢時稱乾亨寺,北宋時稱萬壽禪寺,南宋時稱報恩廣孝寺,不久後改廣字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
⑻ 增城屬於廣州哪個區
增城自身為一個獨立區,即增城區,廣州市市轄區。
廣州市增城區轄內有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寧街、荔湖街、寧西街等6個街道辦,有新塘鎮、石灘鎮、中新鎮、派潭鎮、正果鎮、小樓鎮、仙村鎮等7個鎮政府。
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建縣於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有1800多年歷史,被聯合國地名組織列為「千年古縣」。位於三江金蘭寺,至今四千至七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貝丘文化遺址,是廣州地區最早有古人群聚居的地方。增城歷史悠久,自古人傑地靈,涌現了南宋丞相崔與之、明代三部尚書湛若水等歷史文化名人,也是傳說中八仙之一何仙姑的故鄉。增城荔枝文化源遠流長;核雕(廣州欖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龍舟文化別具水鄉風味;舞貔貅、舞春牛、舞-等傳統民俗風情濃郁;廣州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正果畲族村)民族風情獨特;派潭鎮、正果鎮、黃屋村、坑貝村等特色鎮村魅力十足;何仙姑家廟、報德祠、三忠廟、佛爺寺、萬壽寺、百花古寺等古寺廟彰顯了增城深厚文化底蘊。
⑼ 增城中新鎮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荔枝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