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產顯微鏡什麼品牌質量有保障
光學顯微鏡在我國已經已有近70年了,現在國內顯微鏡的產量每年在20億元以上,其中約一半出口,在世界顯微鏡市場的中低端我們佔有一席之地。顯微鏡製造是一個門檻比較高行業,主要核心部件是物鏡的設計與加工,其中包含光學鏡片的加工和研磨,有十幾道工藝,其中一道工藝控制不好,都會很大影響最後成品的質量,而每道工藝的技術人員國內又比較少。加上光學玻璃的材料等等因素,故顯微鏡行業在中國發展幾十年,能做好顯微鏡的的也就是那幾家。
我國最早生產顯微鏡是在抗戰時期,針對當時簡單的望遠鏡、顯微鏡亦全憑進口的困境,在嚴濟慈的領導下,錢臨照、林友苞等人在雲南建立一小型光學車間,由外廠負責加工金屬部件,製成數百台包括有油浸物鏡的高倍顯微鏡,分送抗日後方教學、醫學和工程建設單位使用,這是國內第一次批量生產顯微鏡。解放後,國內的重慶光學廠技術比較雄厚,由於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大家都是國營的,每個廠家之間沒有很多的秘密性,很快國內大多數省份都先後建立了自己的光學廠,最有實力的有上海光學廠,南京江南光學廠,重慶光學儀器廠,另外廣州光學廠、桂林光學廠等也一定的知名度。
改革開發後,由於顯微鏡行業製造工藝復雜,鄉鎮企業一時難以進入,所以大多數顯微鏡廠家都還持續發展,有些還活得不錯,但由於外資的進入,目前國內的顯微鏡行業也出現了不少變化。
麥克奧迪(MOTIC)是目前國內顯微鏡的第一品牌,它是90年代香港資本收購了原廈門光學儀器廠,投資建設的,目前它在國內建立了幾個加工基地,在國外多個國家注冊了商標,設立的公司或辦事處。與老牌光學儀器廠貴陽新天也有合作,在貴陽建立了新廠。MOTIC在國外也開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成為中國顯微鏡的代表,麥克奧迪(MOTIC)想成為世界第五大品牌顯微鏡,他們也一直在努力,但要達到目標還是任重道遠,顯微鏡特別是物鏡的設計與加工是非常有挑戰性的,需要多年的積累與持續的投入。當前MOTIC 在數碼顯微鏡及顯微數碼互動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最近也推出了電動顯微鏡,因為體制及資金投入有保證,MOTIC在研發方面投入比國內其他廠家要大,金相顯微鏡,倒置顯微鏡等有些型號也都不錯,走在了國內其他廠家的前面,另外MOTIC在國內設立了幾十家分公司與辦事處,直接銷售,營銷能力強也是MOTIC的一大優勢,近年顯微鏡的銷售已經過億。
永新光學差不多是國內顯微鏡的第二品牌,包括寧波永新與江南永新。永新光學也是香港投資的,90年代收購寧波光學廠成立了寧波永新,生產各類光學顯微鏡,出口也比較多。2000年後,永新光學又收購了國內知名的江南光電,更名江南永新,江南永新繼承江南光電的班底,江南光電是具有六十多年歷史顯微鏡生產製造經驗的大型專業化顯微鏡及光電儀器製造商,80年代又先後給LEICA、NIKON等國外知名顯微鏡大廠代工物鏡及低端的顯微鏡整機,在工藝及技術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其生產的生物顯微鏡、金相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在國內比較領先,體視顯微鏡有些機型也不錯。但整體給人印象還象以前的國營企業,研發投入也不大,都是在吃老本,沒有明顯的技術進步。
重慶光電是國內真正的老牌光學廠,成立於1958年,生產從生物、倒置、熒光、體視、金相等一系列顯微鏡,其中倒置生物顯微鏡,金相顯微鏡在國內都比較有實力。重光發展到今天,也還是體制等原因,進步比較慢,人員流失比較嚴重,感覺在走下坡路,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他們在國內很多地方還設立有分公司與辦事處,直接銷售。
江西鳳凰光學是軍工轉制的老廠,光學加工也較強的實力。鳳凰相機是國內的知名品牌,隨著數碼相機的發展,國內的相機行業幾乎是全軍覆沒,鳳凰光學差不多是碩果僅存的一兩家,可惜當前數碼單反開始流行,鳳凰光學遲遲未見這方面的動作,疼失一個大好機會。鳳凰顯微鏡在鳳凰光學中應該只是一小部分,近年推出了幾款生物顯微鏡,有一兩個機型還有些亮點,其他整體質量一般。
桂林光學廠現在更名桂林威達光學儀器有限公司,它們幾乎專業生產體視顯微鏡,因此桂光的體視顯微鏡是國內最好的,成像比較清晰,有些方面已經比較接近國外知名廠家的低端產品。近年來桂光推出了平行光路的高端體視顯微鏡,變焦比達1:9,同時同軸照明也有生產。同時在桂林附近也有一些生產體視顯微鏡的民營企業,分搶國內的體視顯微鏡市場。
廣州光學廠現在改名為廣州粵顯光學儀器有限公司,是50年代重慶光學廠派人過來建立的,生產生物、體視、金相等系列顯微鏡,整體產品質量在國內中規中矩,質量還比較穩定,相對於重光、江光上千人的大廠,廣光比較小,才三四百人,所以負擔比較少,加上改制比較早,今天還在良性發展,最近廣光也不斷推出無限遠光學系統,偏光顯微鏡,金相明暗場顯微鏡,只是研發能力還比較弱,整體水平提升不大。目前它們的顯微鏡80%以上是出口,在國內做得不多,所以雖然是老廠,在國內知名度卻不高。
浙江舜宇(SUNNY)是國內最早涉足光學冷加工的民營企業,主要在光學鏡頭的加工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每年鏡片出口量也很大。生產光學鏡頭到一定時候很自然就轉到顯微鏡的生產,舜宇顯微鏡有生物、倒置,體視、金相等一系列,很多外型是明顯模仿進口的顯微鏡,中間也出了一點糾紛,但一個民營企業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發展,能做到今天,確實還是不容易,目前舜宇顯微鏡在國內的銷售也有一定的量,工業方面使用還不少。
北京泰克也是一家有一定生產實力的顯微鏡廠家,主要生產體視顯微鏡,產品以外銷為主,國內也有一些銷售網路。深圳邁特是原桂林光學的一部分人員與深圳的資本結合成立的,其生產的單筒體視顯微鏡等質量不錯,在工業領域銷售比較大。梧洲奧卡顯微鏡廠在體視顯微鏡方面也有一定的實力。重慶奧特是原重慶光學廠部分技術與銷售人員外出成立的,建立了自己的銷售渠道,產品基本與重光相差不大,不過近來他們也推出了幾款自己設計的新型號顯微鏡。蕪湖光學儀器廠在比較顯微鏡生產方面很有經驗,在司法鑒定顯微鏡中佔有一席之地。貴陽新天是60年代上海光學廠內遷建立的,在工具顯微鏡研發與生產方面國內首屈一指,不過由於地理位置、體制及市場的變化,已是今不如昔。
寧波及周邊地區是目前中國顯微鏡生產最集中的地方,有十幾家公司在生產各類顯微鏡,其中比較有名的除了寧波永新、寧波舜宇外,還有寧教,宇捷、盛恆等,由於大都是合資或民營企業,他們都很注重產品研發與創新,從外觀設計到光學質量,都在不斷提升,在08年深圳光博會上,寧波教學儀器廠展出的一款金相明暗場顯微鏡,成像質量明顯比很多國內知名大廠都要高出一籌。
最後再說說上海光學儀器廠,上光曾經是國內最知名的光學廠,上光的顯微鏡到現在還被很多人使用與記起,但自從90年代與LEICA合作後,上海光學是國內光學儀器廠最早跨掉的大廠。現在的上海LEICA發展得很不錯,而上光的顯微鏡差不多是名存實亡,當前上海本地還有多家顯微鏡銷售公司,其中有些與上光還有一定淵源,甚至聲稱是上光,但其銷售的顯微鏡大多數都是外地顯微鏡貼牌的了。
二、國內科技目前水平
儀器器儀錶行業整體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80年代中期水平,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儀器儀表產品中普遍採用,約15%的產品實現了智能化,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30%的產品實現了數字化,達到國際80年代末期水平。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可以承接30萬-60萬千瓦火電站、核電站、30萬噸合成氨、120噸轉爐、日產30 萬立方米城市煤氣站工程、成套大型爐窯等大型工程成套控制項目。
大類產品滿足需要程度:中高檔科學測試儀器國內市場滿足率為30%,中低檔科學儀器滿足率65%;生產過程測量控制儀表及系統產品在大型工程項目中的品種滿足率達50%,中小型工程達70%。進口產品往往是科研、生產所需的重大、關鍵設備,技術含量大,附加值高。
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儀器儀表生產、科研、營銷體系。建成了一批科研開發機構(其中機械繫統的儀器儀表專業科研所20家,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3家、企業技術中心5家,國家級產品質量檢測中心9家);培養了一批專業的經營、管理、技術人才。特別是部分中低檔產品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各種數字萬用表、電度表、水表、煤氣表、水準儀、中低檔光學顯微鏡、望遠鏡等產量世界前列,在基本滿足國內需要的同時,大量出口。
通過科技攻關、聯合開發、合資合作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國產化等多種形式,使我國儀器儀錶行業部分中高檔主導產品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並形成生產能力。自主開發的主要產品包括中小型DCS、現場匯流排智能儀表、匯流排式測試系統、汽車專用檢測試驗設備、超聲診斷儀器、微波等離子光譜、新型擴散硅敏感元件等,引進技術國產化的主要產品有記錄儀、精小型調節閥、新型變送器、光譜、色譜、掃描電鏡、水質分析儀、專用復合材料等;合資合作的主要產品有大型DCS、EJA、流量計、電子經緯儀、動平衡試驗機、高低溫試驗儀器等。
一批國有、集體、民營、三資企業和科研院所通過市場競爭,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並顯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和後勁,已形成主導、核心力量。
廣州明美希望能幫助到您!
Ⅱ 哪裡可以做透射電鏡
這些工廠可以做透射電鏡:
1、武漢邁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外泌體技術服務,納米流式檢測服務,原位雜交及亞細胞定位服務。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四路40號18棟。
Ⅲ 【求助】哪轉讓二手電筒鏡(掃描、透射)
baoyanl(站內聯系TA)二手的你敢用嗎?這樣精密件,非常容易壞,你修的錢就夠買新了。
建議買中科院的KYKY,我們這用了二十多年了,都過使用期了,還修修湊合用。
價錢低,當然性能確實不如小鬼子的。baoyanl(站內聯系TA)還有一個推薦,據說去年有一次SEM會議,推出了一種新的SEM產品,大小也就一兩立方米,非常小,兩三千倍沒問題。非常適合個人使用。
還有一個推薦,據說去年有一次SEM會議,推出了一種新的SEM產品,大小也就一兩立方米,非常小,兩三千倍沒問題。非常適合個人使用。
二手的你敢用嗎?這樣精密件,非常容易壞,你修的錢就夠買新了。
建議買中科院的KYKY,我們這用了二十多年了,都過使用期了,還修修湊合用。
一般還是不要買二手的好,因為設備的維護需要的錢會更多,二是搬一個地方極有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像這種設備盡量不要搬動了。 大概問了一下,也要60萬左右吧洛陽學子(站內聯系TA)還使買新的吧,舊的維護費用太高了,算下來便宜不了多少
還使買新的吧,舊的維護費用太高了,算下來便宜不了多少
我查了一下,中科科儀的SEM也是好多問題,有點擔心質量,進口的又太貴買不起。只是一個很難選擇的問題。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除非你不想買。這不是個難以選擇的問題,就是個簡單問題。錢多,當然買鬼子的,錢少,你也只能買國產的。沒錢,不買。
不管如何總比買二手的強。這東西還有人敢買二手的???hand1980(站內聯系TA)二手的問題確實比較多,電鏡拆裝一次的費用就比較貴,而且很多老電鏡配件都沒有了,原來我們單位有台很老的掃描電鏡送人都沒人要,還不夠一次拆裝的費用,而且這種老電鏡據說已經沒有人會修了,工程師都退休了,你們要看高倍如果要買就買個透射吧就掃描一般1萬倍能看清就不錯了,日立H800,日本電子100CX國內比較多,都是比較經典的電鏡應該也不貴,還有配件yangweiliu(站內聯系TA)美國的二手TEM,解析度在1nm以下的價格和corolla差不多,解析度在0.5nm以下的價格和camry差不多。國內的二手TEM的行情不太清楚,不過你可以作為參考。
日立S5500 買這樣這種型號的新的大概要多少錢呀?我問過日立S5000,S-3400N
Ⅳ 哪家公司可以代做組織的掃描電鏡
現在外面的生物技術公司太多皮包公司,你要小心,要找安全可靠的。據我們實驗室的情況就是,做基因找深圳華大,中科院南方基因組,中科院北方基因組,做蛋白找北京華大蛋白,做整體實驗找威斯騰生物,做原位雜交找廣州外顯子。這是我們課題組長期合作夥伴,服務都很不錯。
Ⅳ 進口掃描電鏡相對於國產電鏡的優勢在哪裡!
故障少;
售後服務有保障;
解析度高,穩定;
軟體設計較完善,功能多。
高壓穩定技術好
Ⅵ 掃描電鏡哪些牌子比較好
目前常見的四大品牌,日本電子(JEOL),日立(HITACHI),蔡司(ZEISS)和FEI,這幾家的場發射都很好,市場佔有率也比較高。
國產的話KYKY的鎢燈絲和LaB6還不錯,另外荷蘭飛納(PHENOM)也有不錯的LaB6掃描電鏡推出。
Ⅶ 掃描電鏡與透射電鏡的區別
1、結構差異:
主要體現在樣品在電子束光路中的位置不同。透射電鏡的樣品在電子束中間,電子源在樣品上方發射電子,經過聚光鏡,然後穿透樣品後,有後續的電磁透鏡繼續放大電子光束,最後投影在熒光屏幕上;掃描電鏡的樣品在電子束末端,電子源在樣品上方發射的電子束,經過幾級電磁透鏡縮小,到達樣品。當然後續的信號探側處理系統的結構也會不同,但從基本物理原理上講沒什麼實質性差別。
2、基本工作原理:
透射電鏡:電子束在穿過樣品時,會和樣品中的原子發生散射,樣品上某一點同時穿過的電子方向是不同,這樣品上的這一點在物鏡1-2倍焦距之間,這些電子通過過物鏡放大後重新匯聚,形成該點一個放大的實像,這個和凸透鏡成像原理相同。這里邊有個反差形成機制理論比較深就不講,但可以這么想像,如果樣品內部是絕對均勻的物質,沒有晶界,沒有原子晶格結構,那麼放大的圖像也不會有任何反差,事實上這種物質不存在,所以才會有這種儀器存在的理由。
掃描電鏡:電子束到達樣品,激發樣品中的二次電子,二次電子被探測器接收,通過信號處理並調制顯示器上一個像素發光,由於電子束斑直徑是納米級別,而顯示器的像素是100微米以上,這個100微米以上像素所發出的光,就代表樣品上被電子束激發的區域所發出的光。實現樣品上這個物點的放大。如果讓電子束在樣品的一定區域做光柵掃描,並且從幾何排列上一一對應調制顯示器的像素的亮度,便實現這個樣品區域的放大成像。
3、對樣品要求
(1)掃描電鏡
SEM制樣對樣品的厚度沒有特殊要求,可以採用切、磨、拋光或解理等方法將特定剖面呈現出來,從而轉化為可以觀察的表面。這樣的表面如果直接觀察,看到的只有表面加工損傷,一般要利用不同的化學溶液進行擇優腐蝕,才能產生有利於觀察的襯度。不過腐蝕會使樣品失去原結構的部分真實情況,同時引入部分人為的干擾,對樣品中厚度極小的薄層來說,造成的誤差更大。
(2)透射電鏡
由於TEM得到的顯微圖像的質量強烈依賴於樣品的厚度,因此樣品觀測部位要非常的薄,例如存儲器器件的TEM樣品一般只能有10~100nm的厚度,這給TEM制樣帶來很大的難度。初學者在制樣過程中用手工或者機械控制磨製的成品率不高,一旦過度削磨則使該樣品報廢。TEM制樣的另一個問題是觀測點的定位,一般的制樣只能獲得10mm量級的薄的觀測范圍,這在需要精確定位分析的時候,目標往往落在觀測范圍之外。目前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法是通過聚焦離子束刻蝕(FIB)來進行精細加工。
(7)廣州國產掃描電鏡多少錢擴展閱讀: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可分為三種情況:
(1)吸收像:當電子射到質量、密度大的樣品時,主要的成相作用是散射作用。樣品上質量厚度大的地方對電子的散射角大,通過的電子較少,像的亮度較暗。早期的透射電子顯微鏡都是基於這種原理。
(2)衍射像:電子束被樣品衍射後,樣品不同位置的衍射波振幅分布對應於樣品中晶體各部分不同的衍射能力,當出現晶體缺陷時,缺陷部分的衍射能力與完整區域不同,從而使衍射波的振幅分布不均勻,反映出晶體缺陷的分布。
(3)相位像:當樣品薄至100Å以下時,電子可以穿過樣品,波的振幅變化可以忽略,成像來自於相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