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州特產有什麼增城雞飯好吃
凡去過增城的朋友,對增城雞飯都不會陌生了,就算沒吃過,光是看到朱村公路兩旁密布的吃雞飯的大排檔,已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增城絲苗米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名,朱村丹邱大崗村絲苗米更是增城四寶之一。用增城最好的米和增城最好的雞煮出來的雞飯,增城人會自豪地說,這是天底下最好的飯。 廣州地方特產有什麼增城雞飯的關鍵是要選靚米。米粒要細長,無腹白、白心和背白;米色要晶亮透明呈玻璃狀;顆粒要均勻,整齊美觀;油質要鮮明,這才稱得上靚米。而烹調的雞飯的秘訣則在於,將飯煮至六七成熟後,將已經用調料腌好的雞放到飯上面一起蒸,注意了,是放到飯上,而不是飯裡面。這樣一來,在蒸的過程中,雞特有的雞香味就會滲到飯里,而絲苗米特有的香味又會滲到雞肉里,兩者香味交融,相得益彰。起鍋時再加入調料,飯里加入醬油和蔥花,這樣煮出來的雞飯,吃起來齒頰留香,讓人回味無窮。 雖然貴為天底最好的飯,但是增城雞飯的價錢卻是平民級的。米飯是按人數來下的,雞則是五六個人吃一隻左右,分攤開來,人均也就十幾元。將飯煮至六七成熟後,將已經用調料腌好的雞放到米飯上面一起蒸,這樣,雞的香味就滲到飯里,絲苗米特有的香味又滲透到雞里,香味交融,相得益彰。 正果臘味出名,每年入冬,該鎮就有許多個體臘味廠加工臘味。正果臘味不僅在當地暢銷,而且聞名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地區。正果人手工加工臘味的方法很獨特,腌制很精細,做出來的臘味不僅色澤好,而且味道特別。近年來,正果鎮引導農民立足山區,整合利用資源,開發旅遊、農副產品加工業,僅臘味一項,全鎮就有4間專業加工廠,年產量達40多噸,產值200多萬元。
❷ 廣州有哪些特產哪裡有的買到
小食:沙河的沙河粉,荔灣艇仔粥,和味牛雜,皇上皇臘味。。。
水果:增城掛綠荔枝,石硤龍眼,羅江甜橙。。。
服裝:廣州由於是歷史悠久的貿易口,服裝批發是最響有盛名。其中新貨率為80%。主要以上下九,北京路,廣州東較為有名。。。
數碼產品:以天河城的頤高數碼廣場,太平洋電腦城,百腦匯為主。。。由於部分品牌均有在廣州設廠,所以廣州的數碼也是很有名氣:有聯想,摩托羅拉,索尼的電子產品(游戲機)。。。
汽車:著名的廣本,廣豐,還有一些一線大廠:北吉,一汽,東風(順便提一個不著邊際的:鳳凰自行車- -!可是廣州最初最出名的產品哦)。。。
其他:(以下引自網路知道)·嶺南盆景
嶺南盆景是以樹木、山石等為素材,經藝術處理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再現嶺南大自然神態的藝術品。嶺南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五大流派之一,它風格獨特,多姿多彩,順乎自然,以富於自然美而見長,生活情趣十分濃厚。
嶺南盆景的製作多選用亞熱帶和熱帶常綠細葉樹種,品種有月桶(九里香)、雀梅(酸味)、福建茶、山桔、榆樹、梳子花(水橫枝)、滿天星等,廣州人稱這些為"樹仔頭"。
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有多樣:單干大樹型,雙乾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乾式,附石式,合植式等。除了樹樁盆景之外,還有製作石山盆景的。石山盆景中的石材主要是英石、方解石、珊湖石、砂積石等,尤以取自英德市的英石為多。英石是廣東的特產,其石具有皺、瘦、透的特點。 嶺南盆景在廣州地區有著廣泛基礎,在居民家中廳堂或陽台上,在公園長廊或道路兩旁,在清平市場的盆景集市裡,到處都可見到嶺南盆景的藝術。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流花湖畔的廣州西苑,被稱為"盆景之家",這里芸草了代表嶺南派盆景風格的許多精品,供遊人觀賞與購買。此外,廣州不少旅遊景點都有盆景展覽並出售,如蘭圃、陳家祠、廣州文化公園、光孝寺、華南植物園等。廣州著名園林酒家如甫園、北園和泮溪酒家,擺放著各式盆景,姿態萬千,使酒家更顯得古樸雅緻。
·廣州木雕
木雕廣州雕刻的一種,素以工藝精巧細膩而聞名。木雕分為建築裝飾和傢具雕刻兩類。建築雕刻多採用棒木製成,有廳堂花榻.門窗、屏風、神案等,如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里的屏風、樑柱、門窗便處處體現著廣州木雕工藝的特色。傢具雕刻以紅木傢具和棒木箱最為有名。以紅木傢具為例,它繼承了我國傳統的雕刻工藝和木質結構工藝,具有造型古樸典雅、雕刻精細、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結構堅固、經久耐用等特點,是東方式廳堂的高檔實用藝術品。
紅木分為酸技和花梨木兩大類。紅木傢具的製作是用入棒方法,不用釘子。雕工主要有浮雕(凸花)、通雕(通花)和刻線沉雕(凹花)三種q紅木傢具也有花瓶、瓶座、宮燈籌工藝產品,習慣稱為"紅木小件"。紅木工藝九龍床是近年來創新產品的代表作之一,其雕刻設計別出心裁,靠背上雕刻的九條游龍大宵呼之欲出之勢,真可謂是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
·廣州玉雕
工藝形成於唐代中後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其玉雕工藝品主要分為玉器首飾和玉雕擺件兩大類。玉器首飾以名貴的緬甸翡翠玉料製作,目前已經形成光身碎件、花草和玉鐲等三大類產品。玉雕擺件多採用緬甸蒲翠玉、新疆白玉、珊湖、孔雀石、水膽瑪瑞和蛐玉、信宜玉等名貴玉料雕琢而成。玉雕擺件主要有人物、花卉、鳥獸、瓶罐,還有獨具風格的玉球、花航、寶塔、素爐等高級工藝品。尤其是玉球,其構思獨特,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勻,層層自由轉動,並雕上山水、花卉、人物、魚蟲、花鳥等精細的襯花,形象極其逼真生動。目前,玉雕球已雕至20層,形成一組球雕系統。廣州南方玉雕工藝廠是一間專門生產各類玉雕製品的廠家。
·廣州牙雕
該工藝始於晉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廣州牙雕製品主要有人物、飾品、山水盆景、花鳥蟲負和文房四寶等。其傳統的名品有:牙球、牙筋、花瓶等,而以牙球最為著名。從雕刻手法上分,廣州牙雕主要分為圓雕和通雕兩大類:圓雕用以製作實心、立體工藝品,如人物、動物.山石風景等;通雕用以製作花肪、花瓶、花塔、蟹籠、牙球等通透玲瓏的品種。大新路廣州象牙工藝廠是馳名中外的象牙雕刻廠家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廣彩
廣彩是廣州彩瓷的簡稱,又叫廣州織金彩瓷,它是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而燒製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東方特色的工藝品,大都採用我國的織錦圖案,以顏色鮮明絢麗而著稱,是我國軸上彩瓷的一個獨特的品種。
廣州彩瓷始於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袖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廣彩以色彩絢麗、構圖嚴謹、繪工精細而著稱。在潔白的瓷器上手工藝人織上金線,如萬縷金絲織在寶石上,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生產廣彩用的自瓷胎主要來自江西、湖南、廣東各大瓷區。廣彩有大紅、水青、大綠、鶴春、艷黑、雙黃等20多種顏色,採用織、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種彩繪技巧,在自瓷胎上繪制出優美的花紋圖案,然後放進電窯中在800℃左右的高溫中燒制完成。
廣彩的彩繪工藝工序有七道:描線、填色、織金、填綠、鬥彩、包金口、燒花。廣彩的圖案設計有人物、花鳥蟲魚、山水風景等。廣彩的產品主要分陳列藝術瓷、日用欣賞瓷、工藝瓷三大類。廣彩中的工藝瓷共有500多個品種2000多個花式。
·絨綉
絨綉以綉畫為主,現有其代表作、大型綉畫《孔雀紫荊》懸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廣東廳。
金銀線綉是將金、銀絲盤繞出圖案後以絨線固定,有的還將主要圖案如龍、鳳等用棉條墊高,使之突出,金碧耀眼,且動物逼真生動,其中釘金龍風褂裙;是長盛不衰的出口產品。珠綉產品常見的有掛畫、手袋、服裝、王藝鞋、腰帶等,頗具實用與藝術價值。機綉是以衣車代替手工的綉法,產品多為枕套、床罩、檯布等日用品,其中機綉的"女蟒裙"曾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中的「優秀新產品獎」。
·廣綉
廣綉又叫粵綉,是廣州及鄰近的南海、番禹、順德等地民間刺綉工藝品的統稱,它與蘇綉、湘綉、蜀綉合稱中國四大名綉,《百鳥朝鳳》和雙面綉《金魚》是其代表作。
廣綉已有2000多年的生產歷史,相傳始創於古代的黎族,與黎族的織錦同出一源。廣綉以構圖飽滿、色彩富麗、形象傳神的風格和紋理清晰、針法善變的特色聞名於世。
廣綉的品種有服裝、日用品、裝飾品、欣賞畫、戲服等幾種。通常說來,廣綉可分為絨綉、金銀線綉(即盤金綉,俗稱釘金)、珠綉、機綉四大類。
現在,廣州綉品工藝廠、中華戲服工藝廠、廣州機綉廠等是廣綉的主要專業生產廠家。而廣綉發展到了今天,品種目趨增多,例如有刺綉、織錦、抽紗、機綉、綉衣、通錦綉、珠綉、手工編織等品類。尤其是珠綉中的珠綉鞋和珠綉晚禮服在國際市場上頗具競爭力,產品遠銷歐、美、澳、亞洲等50多個國家與地區。
❸ 禮樂臘味廠有多少家
30多家。根據查詢禮樂臘味廠公司發布的信息得知,臘味開發區現有臘味生產企業30多家,實現聚合發展和規模效應,已有1家企業被評為全國質量500強企業。
❹ 廣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臘味廠怎麼樣
廣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臘味廠是2001-05-2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大羅塘工業區。
廣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臘味廠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1319147120X0,企業法人謝燕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臘味廠的經營范圍是: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預包裝食品批發;肉製品批發(鮮肉、冷卻肉除外);預包裝食品零售;肉製品零售;商品批發貿易(許可審批類商品除外);商品零售貿易(許可審批類商品除外);收購農副產品;農產品初加工服務;。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臘味廠更多信息和資訊。
❺ 廣州都有哪些特產香煙
1、韶關紅玫煙
紅玫煙以植物而得名,是廣東中煙韶關卷煙廠的骨幹品牌。
紅玫煙是五類煙,所以沒有被整合到廣東雙喜里。而且紅玫煙屬於小眾煙,較便宜。味道么、糙、掛擦特別嚴重,但優點是煙氣飽滿、濃烈、解癮。
2、椰樹煙
椰樹煙是原廣州卷煙一廠50年代研製而成的卷煙產品。
3、雙喜牌香煙
雙喜品牌是廣東卷煙工業的重點骨幹品牌,也是中國煙草的百年品牌之一。"紅雙喜"牌卷煙屬烤煙型傳統優質產品,其濃香之氣,煙味醇厚,被列為"國家名優卷煙"。
4、好日子香煙
好日子香煙於2001年上市,是深圳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重點品牌。好日子香煙煙葉用料考究,配以純天然植物提取的香精香料,精心調配而成,產品香氣濃馥醇香、餘味干凈舒適,體現了高檔卷煙的品質。
5、羊城香煙
「羊城」牌美式混合型卷煙是廣州卷煙二廠近十多年發展起來的名牌產品。該產品系列具有典型美式混合型卷煙的香味風格,主要物理、化學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知名品牌水平,是中國最知名的混合型卷煙產品之一。
❻ 東莞市虎門鎮北柵廣式臘味廠還招人嗎
東莞市虎門鎮北柵廣式臘味廠招人。東莞市虎門成業臘味加工廠,成立於2001年,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是一家以從事零售業為主的企業。
❼ 中山市有多少間臘味廠
100多家。根據南方plus客戶端相關資料查詢得知,中山市有100多家間臘味廠、作為廣式臘腸的發源地、中山市黃圃鎮如今已有100多家臘味生產企業,是全國最大的廣式臘味生產基地,有中國臘味之都的美譽。
❽ 臘腸廠家
禮樂有近百家臘味企業,其中在武東臘味開發區比較集中。
江門市森記肉類製品廠
電話:3629272
地址:江門市江海區禮樂武東工業開發區
主頁: http://www.jmsenji.com.cn
江門南興臘味加工廠網站:
http://www.jmnx.net
電話:0750-3623068
地址:禮樂武東臘味開發區
江門超明臘味加工廠
電話:-3623340
地址:江門市江海區北頭咀紙扇里
廣東省江門市江聯臘味廠
電話:3629635
網站: http://www.lawei.com
❾ 增城特產主要有那一些嗎
增城的特產是絲苗米、水南白蔗、新塘欖雕、正果臘味、小樓冬瓜、黃塘頭菜、西山烏欖、遲菜心、增城黑糯米、仙村馬蹄、石硤龍眼。1、增城絲苗米素有「中國米中之王」之稱,與增城掛綠荔枝齊名。以其米粒潔白晶瑩,油質豐富,成飯香氣濃郁、柔軟、可口而馳名嶺南,飲譽海內外。清朝嘉慶庚午年(公元1810年)出版的《增城縣志》記載:「增城市最佳稻米是絲苗米。」可見其歷史悠久,早負盛名。增城絲苗米以前是朝廷的貢品,現已為廣大市民的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米飯了。
白水丹邱出靚米
西距增城市城區16公里的朱村白水山是增城絲苗的原產地,清代增城縣八景之一,名曰 「白水丹邱」。據《增城縣農業志》1911年清宣統版記載:「……近年早熟有楝赤,有上造絲苗,白谷仔頗佳;晚熟有泉水占絲苗最佳。」
民間流傳朱村白水山的絲苗米是明代僧人育成的,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法號棲雲大師的高僧,四海雲游,尋找傳經修善的好歸宿,他踏著雨後泥濘走近古增城八景之一的「白水丹邱」——白水山,只見此處山林茂盛,雨量充沛,一練瀑布從山頂飛瀉而下,蔚為壯觀,且山不高而秀雅,溪不深而清澈,鳥語花香,流水潺潺。棲雲見果然好景緻,決定在這里定居下來,修寺化緣耕田地,並把雲游各處收集的優質稻穀品種雜種於此,逐漸形成一種優質的稻種,因其米粒苗條,米泛絲光,僧人及鄉鄰稱作「絲苗米」。增城是丘陵地帶,北回歸線由境內通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二十一點六度,田園土壤沙質地多,水質酸鹼性度中性偏鹼。尤其是丹邱白水寨附近,灌溉用水乃白水山岩之湧泉,含多種稻類生長所需微量礦物質,結出的穗粒飽滿,米質靚,相反如果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產出的絲苗米反而變差,這又是絲苗靚米多出增城的緣故。
米中碧玉勝千米
增城絲苗米以傳統矮腳絲苗著稱。其特點是米粒晶瑩潔白,油質豐富,成飯香氣濃郁、柔軟,口感獨有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上世紀五十年代,增城絲苗米種植面積較廣,不少農家以絲苗作公糧交給國家。後因種植絲苗產量低,加上價格偏低,從六十年代起,絲苗種植面積逐年減少,至七十年代初,全增城不足500畝。進入八十年代,增城種植絲苗稻才開始復甦,特別是一九八五年,增城被原國家農牧漁業部定為優質米生產基地後,全市種植絲苗面積從原來2萬畝增至4.5萬畝,出現了千畝連片絲苗田「十里稻田,十里飄香」的誘人景象。近年來,增城絲苗米種植有了很大的發展,絲苗米佔全市水稻種植面積的98%以上。參加增城絲苗改良育種的代表人物有宋東海、李晉雲、湯達安、張紹春等。
增城絲苗稻種與其他水稻品種相比較,主要特徵是:禾苗莖葉幼細,抗旱力較強,稈較高,尤其適宜種植於山區沙質淺腳田或有山泉灌溉的梯田;谷殼金黃色,有的品種為黃褐色,谷身較修長,穀粒末端呈關刀尾狀,米粒晶瑩,泛絲光,無腹白,米行細長苗條,油分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米粒爽脆、潤滑、松軟,飯味芳香而特別可口,正宗增城絲苗米飯,加入上湯水攪動後,飯團散開,湯仍然清澈見底不混濁。 揚名國際享盛譽
1992年6月,在香港舉行的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增城「泰稷」牌絲苗米作為中國的大米食品參展,與來自世界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000多家食品產品競高低,結果經國際食品委員會專家評鑒,一舉摘取了國際金獎,成為中國在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第一個獲得金獎的大米品種,此項殊榮載入了《世界食品大全》。此後,增城絲苗米多次在國內、國際食品展覽會、博覽會上獲獎,飲譽海內外!泰稷、市優質米基地公司還被廣州市命名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力帶動增城絲苗米產業發展。增城絲苗米除供應國內及港澳等地市場外,還出口至東南亞和歐洲、美洲等地,在國內、國際大米市場佔有重要地位。
現在,不僅增城人出門做客或探親戚朋友時以絲苗米作為鄉土特產饋贈親友,連不少外地人來增城,也會帶幾包絲苗米回去,作為珍品送給親朋好友。當然,在增城廣大市民中,豐盛的餐桌上一定也少不了香噴噴的絲苗米飯。 2、水南白蔗盛產於增城市新塘鎮水南村。該村地處珠江三角洲平原,水土肥美,適宜種植甘蔗。白蔗紮根深至3米開外,莖稈長5-6米,且冬至過後其生勢仍然壯旺。該產品的特點是:蔗汁多而清甜,皮薄肉脆,擲地即折,有「玻璃白蔗」之稱。 3、新塘欖雕源遠流長,是南國藝苑的一朵奇葩。新塘湛菊生(1802-1876年)是歷代欖雕藝人中的佼佼者。其傳人「仿古赤壁船」,「狀元遊街」,「福祿壽星」等產品,在國內外有較高的聲譽,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各地。 4、正果臘味出名,每年入冬,該鎮就有許多個體臘味廠加工臘味。正果臘味不僅在當地暢銷,而且聞名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地區。正果人手工加工臘味的方法很獨特,腌制很精細,做出來的臘味不僅色澤好,而且味道特別。
近年來,正果鎮引導農民立足山區,整合利用資源,開發旅遊、農副產品加工業,僅臘味一項,全鎮就有4間專業加工廠,年產量達40多噸,產值200多萬元。 5、小樓盛產冬瓜,有「冬瓜鎮」之稱,所產的黑皮冬瓜個頭很大,肉厚清甜,做成冬瓜宴,菜式層出不窮。高明的廚師還會根據季節變化用冬瓜配以鮮魚、鮮肉、時菜,烹制數十美食,有冬瓜燜鴨、豬骨柴魚冬瓜湯、瑤柱冬瓜腩、冬瓜盅等。 6、正果鎮黃塘頭菜已有百年的歷史,黃塘頭菜屬「江南頭菜」的名貴品種,黃塘村位於東江支流增江河畔,土質疏鬆肥沃,水源豐富,光照充足,環境潔凈清新,頭菜種植均施農家基肥,因而個體適中、飽滿結實、肉質鮮嫩,採用傳統方式製作後,色澤金黃、香氣濃郁、爽甜可口、風味獨特,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台胞的贊譽、喜愛。 7、烏欖,是增城市名優土特產,其中荔城街西山村所產的品質特佳,歷來聞名中外。西山烏欖因果身尾部有點偏左,故又名「左尾」。它與其他品種烏欖相比,具有皮薄、肉厚(佔全果60%以上)、肉紋幼嫩、油質適中、味道芳香等特點。它全身是寶:欖肉制欖角、榨油;欖仁可作菜餚,又是點心的上好配料;欖核是著名工藝品欖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用西山烏欖製成的油欖豉是一種地道的鄉土美食,享有「山蚝豉」之美稱。此外,西山烏欖出仁率高,每擔欖仁比一般品種多出半公斤多,為取欖仁的最好品種。西山烏欖始種於明朝萬曆年間,在荔城普遍種植。近年每逢收獲季節,個體商販設點收購,經過加工後出口及轉銷外地,產量供不應求。 8、增城遲菜心是遠近馳名的優質蔬菜品種。遲菜心每年立冬前才種植,用農家肥栽培,大約要經過90天~120天左右才能收割,因為比一般的菜心上市都遲,所以稱為遲菜心。遲菜心深受歡迎的原因在於其莖肥葉厚,每根大者400餘克,一般的也200餘克。霜凍季節,品質更為上乘。煮之快熟,嚼之爽脆,嘗之甜美,吃起來無渣,非一般菜心可及。將遲菜心曬至金黃色,還可以作湯料,用來煲瘦肉湯,有清熱祛濕、清肝明目的功效。
此品種在相鄰市、縣皆有,唯增城水土培育的特異,尤以增城市北部山區種植的最佳。遲菜心上市時節,酒家食肆必備此菜,港澳台同胞回鄉亦以有遲菜心佐餐為樂。 9、增城黑糯米是一種名貴水稻,俗稱黑米、葯米。據《廣州農業特產志》記載:因廣州黑糯米產地在增城,故名增城黑糯米。增城黑糯米的栽培歷史悠久,據清嘉慶《增城縣志》記載:「增城多產糯,有黃糯、白糯、焦糯(即黑糯)、對糯,又有香糯,尤以焦糯和香糯最佳。」現產於新塘、仙村、三江、石難、荔城等地。黑糯米之所以名貴就是因為它具有特殊的葯用價值和養血健脾之功效,用黑米釀酒其色味香醇,最宜產婦、年老體弱者飲用,故此而得名,是綠色環保食物的首選。 10、增城市仙村鎮所產馬蹄(即荸薺),以個大蒂小、肉厚皮薄、爽脆清甜、無渣多汁著稱。無論生吃、熟食都有清潤生津、消暑化痰的功效,是盛夏清涼解暑的佳品,遠銷國內外。 11、「石硤」是龍眼中的上品。增城石硤龍眼主要分布在荔城、新塘、三江、石灘等地。特點是高產優質,果實肉厚爽甜、核小、糖分高,鮮食味道甜美,有豐富的營養。曬干後的龍眼肉(桂圓),有鎮靜、滋補功能,是中葯滋補葯材。其中以增城夏街村境內的的石硤龍眼最佳。每年果熟時,多出口港澳和歐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