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在廣州定居的香港明星有哪些

在廣州定居的香港明星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29 07:54:36

A. 廣州有哪些明星住在哪裡

張馨予還有一些港星,一般藝人都是定居在北京,部分定居在上海,很少有人定居廣州

B. 有那些明星是廣州香港的

1、徐小鳳,1949年1月1日出生於湖北武漢,中國香港歌手、演員。畢業於佛教慈航中學。

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滾熱的咖啡》而正式出道。1986年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並獲得專業組通俗唱法比賽第三名。1987年在南斯拉夫國際音樂節上以一首《綠葉對根的情意》獲演唱表演三等獎,是首位在國際流行歌曲大賽中獲獎的中國流行歌手。1988年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思念》;1991年演唱電視劇《渴望》同名主題曲,奠定歌壇地位。

C. 55歲港星劉玉翠退休定居廣州,跳廣場舞無人識,還有哪些港星定居內地的

55歲港星劉玉翠退休定居廣州,跳廣場舞無人識,其實這還是因為劉玉翠的變化有些大,而且平時也非常低調,再加上她所出演的經典角色只有《鹿鼎記》中的公主和《天龍八部》中的阿紫,所以才會造成這種情況,除了劉玉翠之外,還有幾位出名的港星也定居在了內地,這其中有周海媚、苑瓊丹和吳啟華。


在節目中吳啟華也說過一直很喜歡內地的生活,在內地拍戲的時候,他也非常敬業,能夠吃苦,現在他獨自帶著女兒,生活的非常不錯。

D. 全紅嬋正式落戶廣州,還有哪些名人落戶在了廣州

全紅嬋正式落戶廣州,還有哪些名人落戶在了廣州?廣州有什麼優勢?
全紅禪年紀輕輕奪得了非常多的獎項,比如”青少年跳水錦標賽三米跳板冠軍“,”中國跳水明星賽女子單人亞軍“等。全紅嬋是中國有名的跳水明星運動員,是中國的驕傲,她被中國頒發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獎。全紅嬋是廣東人,她落戶廣州並不是一件值得令人意外的選擇,畢竟生她養她的故土是廣東。網路上有句名句:“我愛我的故土,因為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他國再好也是異鄉,異鄉便是客,終究沒有歸屬感。”這興許就是全紅嬋的心聲。

比起上海,廣州有什麼優勢?廣東近海,實業家出國從商歸來便斥巨資建設廣東,廣東由此成為了華僑之鄉,蘊藏著諸多華僑文化。另外,自鴉片戰爭以來,廣州三番兩次被侵略,在被侵略的同時,打開了融入西方文化的大門,廣州也因而建設有諸多的歐式建築。

總之,廣州是一個有韻味的城市,落戶廣州不比落戶上海差。

E. 這些香港男星都是從廣州西關大屋走出來的名符其實的西關大少

西關,顧名思義是因為地處廣州古城西牆而得名,為如今廣州荔灣區舊稱,范圍包括現在荔灣區大部分地域。是聞名古今、享譽全國的廣州商行「十三行」,百年商街「上下九」等地的所在地,同時也是昔日廣州的頂級富人聚居地,說到 歷史 底蘊可比20世紀初才興盛起來的東山要豐富得多。當時「西關人」便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西關大屋裡面住著的基本上都是非富則貴,地位顯赫的家庭。下列我為大家盤點從西關大屋走出來的香港 娛樂 圈中的西關大少。

一,胡楓

胡楓於1932年1月18日出生於西關柔濟醫院,他西關大屋住址位於廣州西關拱日路,具體即是現在的和平中路85-1號。據胡楓透露,他媽媽懷著他的時候是在香港,而他爺爺不想他出生在殖民地所以才回到了西關出世。胡楓的家族是做古董生意,廣州、上海、香港等地都有他家族的物業。抗日戰爭結束後他隨家人定居於香港,產業也隨之陸續轉移過去。所以到了香港後的胡楓仍然過著富公子般的生活。1953年他隱瞞著家人報考大成電影公司而開展了他的演藝生涯。胡楓在 娛樂 圈的成就不算特別高,然而張學友、黎明、林憶蓮等十多個明星都是他的干兒子乾女兒。胡楓在他80歲、86歲期間都在香港紅館開了演唱會,成為紅館開演唱會年齡最老的人。即便胡楓講話都有點漏風,但不要緊,演唱會有他那班干兒子乾女兒做嘉賓就行了。


二,「許氏四傑」


三,吳宇森

吳宇森於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關。吳宇森在自述中透露,他爺爺在廣州從事各行貿易生意,家大業大,然而經過多年的戰爭洗禮,生意變得蕭條,到了他父親的時候家產雖然充實但已經不大豐厚,不幸的是,在吳宇森3歲的時候全身長滿毒瘡,每天都痛到難以入眠,他父親為了幫他治病而訪遍各地名醫,很多醫生都說他沒得醫了,然而他父親沒有為此放棄,直到遇到了一個從德國留學回來的醫生才治好,吳宇森父親為此也變賣了所有家產。到了1951年,因為家道中落還有特殊原因他們全家搬到了香港。到了香港後日子更加艱難,他們住在臭水溝上面搭建的木屋,吳宇森父親為此也感染了肺病,到了吳宇森中學時,他父親也去了世。從一個西關大少到一個特困戶,一生中經歷無數痛苦的吳宇森也因此特別渴望和平,所以他的電影基本上都會出現象徵和平的鴿子。

四,盧海鵬

盧海鵬於1941年出生於廣州西關逢源北街,弟弟盧海潮同時也是廣東著名演員。父親是廣州赫赫有名的紡織業大亨。盧海鵬小時候居住在一棟幾百平方大的三層西關大屋中。就讀於位於西關的仁威廟小學、十二中、廣州二十九中。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因為他們特殊的家庭背景全家人都被下放到廣東各地,到了1970年的某天,盧海鵬從深圳灣赤身游泳過了香港。在這里不得不佩服盧海鵬的水性,我的家鄉同樣有一個地主背景出身的人也試過游泳過香港,據他回憶,下水時他先是背一個救生圈的,結果才發現背著救生圈根本游不遠,於是脫下救生圈赤身游,但是遊了不到十分便體力不支了,於是大喊救命,結果邊防人員發現才開船過去把他救了上來。據盧海鵬小時候玩伴香港演員蔡國慶透露,他和盧海鵬從小便在珠江河中來回暢游,這也難怪他水性那麼好了。


五,夏雨

夏雨原名叫黃成志,,於1946年1月11日生於廣州市西關一個家世顯赫的資本家庭。祖屋在海珠北路」植蔭里」,曾就讀於廣州市第二十八中學。他的爺爺是當時廣州著名的紅棉卷煙廠和紅棉餅干廠的創辦人。夏雨的爺爺一共娶了四房太太,夏雨的父親是二房所生。同時,夏雨母親也是出於西關名門的大家閨秀,夏雨的外公是當時廣州四大律師之一。他基本上是和盧海鵬同樣的遭遇和經歷,六十年代,夏雨偷渡過了香港,和盧海鵬不同的是夏雨是從深圳到香港粉嶺、上水等一路翻山越嶺過來的。之後報讀了邵氏的「南國實驗劇團訓練班」,邊讀邊做臨時演員,後期加入麗的映聲,改藝名為夏雨。

六,黃沾

黃沾原名黃湛森,於1941年3月16日出生在廣州西關一個大資本家、大地主家庭。具體位置是如今的廣州市荔灣區寶華路16「甫」東四巷14號,黃沾故居現在已經改造成了一家幼兒園。昔日黃沾家中擁有幾百畝地的大農場,而且還經營了各種貿易生意。黃沾出生時他父親已經55歲了,雖然他是家中的長子,但是卻是他父親的三太太所生,也就是庶出子。黃沾的父親對於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新政府頗具同情,於是捐出大部分家產後於1949年攜帶家人移居於香港,現在黃沾西關故居中仍然掛著「光榮之家」的牌匾。黃沾早年入讀喇沙書院,1960年他考入香港大學中文系,後來成了我們熟識的大詞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七,許紹雄

許紹雄於1948年出生於香港,出生後不久便隨母親回到了廣州西關居住。說到家世那就真的厲害了,他的家族是被譽為廣州第一名門望族,祖地位於西關東南郊外的」高第街許氏」。他的太公是全國第一大鹽商許拜庭;曾祖父是慈禧太後的干兒子、官拜一品、獲賜可在宮中騎馬的許應騤;叔公許崇智是有份創立黃埔軍校的粵軍總司令,另一位叔公許崇清則為廣州前教育局長,姑婆是民國第一大文豪魯迅的妻子許廣平。他的爺爺同樣也是在廣州甚至全國都有產業的富商,他父親是擁有多家玉石珠寶店的大富商。許紹雄於1960年隨家人移居香港,中學畢業後,他在父親的玉石店裡呆了幾年當太子爺,1972年,許紹雄在第1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加入無線電視。他是無線第一個開Benz上班的藝人,就連當時tvb眾多高層都被這個剛畢業的綠葉演員嚇呆,他也因此得了個花名「Benz雄」。


F. 廣東明星有哪些

不是我寫的...
周華健、黃耀明、張玉珊、劉錫明,何美鈿是廣州潮陽的,張敬軒,蔡少芬
古天樂:廣東中山
朱茵:廣東順德
梁詠琪:廣東新會
周潤發是廣東寶安人
萬梓良也是寶安的
還有廖雋嘉,魏雪漫,陳尚實,周筆暢,與非門,張瑩,梁靜茹
在香港發展的或原在廣東後在香港定居有:古巨基,盧海鵬,陳小春,成龍,何家勁
台灣的楊丞林
還有李小龍
梁朝偉,黃家駒廣東台山人
當然還有快男的余灝明...
還有阿聯當然也是的
應該還有很多..現在在香港發展的明星大部分祖籍都是廣東的

G. 有哪些移居內地的香港明星

1、黎耀祥

2021年年初開始,TVB三屆視帝黎耀祥帶著妻子開始了定居內地的生活。黎耀祥先是被曝在中山買了豪宅,之後就帶著妻子一直在內地各個城市旅遊打卡,生活不知道多愜意。

H. 50歲港星張文慈定居廣州,現在租房住,如今她的境況怎麼樣

從境況上來說,張文慈現在的境況還是不錯的,雖然年紀偏大,但是靠著曾經的名氣和影響力,她依舊能夠找到不錯的工作,在網路上有一定的曝光度。 港星張文慈如今搬到廣州來,但是只能夠租房住,這是因為她在廣州沒有房子。

雖然年紀算是比較大了,但是張文慈的外貌看起來還是十分出眾,一點都不顯老,也正因如此,她才有很多的工作、試鏡機會。像她這種經驗豐富、肯努力的香港演員,在內地肯定是可以找到心儀的工作的。像她這樣的演員,除了拍戲,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知名度當網紅、做帶貨直播,相信只要她肯努力,賺一套房子問題應該不大。

I. 黎耀祥、麥長青在廣東定居,TVB藝人為何紛紛離開香港

自小看TVB長大的廣東人,你有無發現從前熟悉的面孔,正在漸漸淡出熒幕...而你是否也曾想過,這些 退隱幕後的香港明星 ,究竟都去了哪裡?

最近,曾經的TVB冷艷女神 陳慧珊 上了熱搜——90年代的當家花旦,退圈後轉行到 深圳一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當授課老師

有網友隨文附上 某青少年英語培訓機構的官網截圖 ,陳慧珊的大名赫然出現在專家團隊中。

不過,這家深圳英語培訓機構發文澄清,稱陳慧珊於 2012至2017年在該機構任教 ,如今已不在老師名錄里。

而正當我們想要找陳慧珊在深圳發展的資料的時候,發現原來 越來越多香港明星,選擇留在大灣區生活、發展

那個「 寧要香港50 ,也不要大陸300 」的時代正在悄然遠去。

# 01

那些選擇了大灣區的香港明星

「非凡哥」- 麥長青

在上個月廣州抗疫志願者隊伍中,就有一個 大家熟悉的身影

他穿著隔離衣、頭戴面罩穿梭於人群中,為大家提供專業的指引和服務,但眼尖的街坊一眼就認出他 「麥包」麥長青

麥包坦言,因為 常年在廣東工作 ,同街坊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希望能為廣州抗疫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他說,「 大家 健康 我就開心 。」

「這就是我們 守望相助 的精神,一種 團結精神 ,一種 互相幫忙 照顧 的精神,大家看到會感動,同時會感覺到 滿腔熱血 。」面對鏡頭,麥長青紅了眼眶。

2016年麥長青與TVB的合約即將到期,為公司服務了29年的他,遲遲未收到公司的續約通知,這就意味著, 公司「拋棄」他了

與TVB合約到期後, 麥長青就來到廣州 ,成為一名 「大灣區打工人」 ,他說:「在內地生活是很舒適的, 廣州這個城市很乾凈 ,大家都很守規矩,這是我很想告訴 香港人 的。」

「阿紫」- 劉玉翠

翻看麥長青的微博中,我們驚喜地發現 「阿紫」劉玉翠也到廣州定居了 ,還經常和麥包相聚,過得十分愜意。

在廣州疫情期間,劉玉翠還拍攝 聲援廣東的視頻 ,分享了自己 在廣州接種疫苗 的微博,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這座城市注入暖心的力量。

「劉醒」- 黎耀祥

今年56歲的黎耀祥,演出過不少街坊耳熟能詳的角色—— 豬八戒、柴九、劉醒、李蓮英 ,更是TVB三屆視帝,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演員。

但即便是TVB的實力干將,也抵不住港圈式微,最近黎耀祥經常曬出自己在 內地發展的日常,還透露已經在中山置業買房

「肥媽」- 瑪利亞

經常在熒幕前教大家煮餸的肥媽,曾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 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在香港動亂的期間,屢次發聲支持警察。

她更身體力行通過主持《大灣區活好D》節目,以衣、食、住、行等「接地氣」的節目效果向 港、澳及海外華人觀眾展示大灣區發展勢頭 ,從而吸引更多 港、澳及海外華人群體到大灣區投資

2018年8月,肥媽出席頒獎禮接受采訪時就提到,自己已經在 中山買房 ,還建議自己的子孫 趁早投資大灣區

「沈之澄」- 郭少芸

或許說起郭少芸,你會覺得很陌生,但是如果我告訴你她是 《法證先鋒》里的Yvonne 《珠光寶氣》里的沈之澄 ,你肯定會覺得很熟悉。

這樣的一位低調的藝人,在今年春節卻上了熱搜,皆因郭少芸同其他明星一樣開始 將事業中心轉移到大灣區,並且在順德置辦新家

她聯合順德區大灣區辦錄制3段小視頻,為順德打call,在社交平台上,郭少芸更是滿臉自豪地表示自己 要做一個順德人 ~

還有很多很多香港明星選擇大灣區

除了上面提及的演員之外,還有很多很多香港明星選擇定居大灣區,例如周星馳的金牌綠葉「細龜」黃一山,他坦然自己 十八年前已經定居廣州,成為新廣州人

還有曾出演 《當四葉草碰上劍尖時》的李逸朗 ,如今定居 順德 ,經常會到容桂漁人碼頭,以及 大良順峰山公園 走走逛逛。

據不完全統計,加入了大灣區陣隊的香港明星還有 《韋小寶》的方怡麥家琪 《溏心風暴》的「荷媽」李司棋 、還有 TVB視後佘詩曼 《七友》歌手梁漢文

連准備與家人移居大灣區的 香港光頭警長劉Sir ,據說也在中山坦洲買了一套房。

從以前一枝獨秀的香港,到如今大灣區大融合,時代車輪的重心漸漸向北轉移。

或許生活在廣州的你早已習以為常我們 大灣區的強大 ,但當你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大灣區的未來,你就知道進擊的粵港澳大灣區,到底有多猛。

# 02

進擊的粵港澳大灣區,有多猛?

每個身處廣州的人,都不會否認當你越了解 大灣區的布局 ,便會越來越愛上這里的蓬勃、便利、舒適的生活節奏。

01 從經濟實力出發,機遇越來越多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GDP達到 1.66萬億美元 ,以不到全國5%的人口,不到1%的土地面積,貢獻了超過全國十分之一的GDP。

如果把 粵港澳大灣區 看作一個經濟體和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排名, 能夠排在全球第11名 ,已經超過了 許多的發達國家

而單看大灣區中的廣東,從提出 趕超亞洲四小龍 ,到經濟總量先後在 1998年超越新加坡 2003年超越中國香港地區 2007年超越中國台灣地區 ,不過40年。

同樣是2019年,廣東GDP首次 突破10萬億人民幣大關 ,摺合1.56萬億美元,如果把廣東也視作一個經濟體, 其經濟總量可以排名全球第13位,僅次於韓國

如此強勁的經濟發展動力下,意味每個人獲得的 就業、創業 機遇更多,而這樣的灣區發展紅利背後,還有著 不少房價窪地 ,對比起動輒上千萬的香港房屋,這里或許還有普通人上車的機會。

02 宜居環境,天天 美食 不重樣

無論是 廣州、深圳、佛山、中山 ,還是 東莞、肇慶、珠海、江門 ...隨便一座城市都是 美食 天堂。

生活在大灣區可以說天天 美食 不重樣—— 蝦餃、艇仔粥、燒鵝瀨粉、黃鱔飯、鹽焗雞、蘿卜粄、椒鹽瀨尿蝦、雙皮奶 ...而且地道 美食 都是 平價老字型大小 ,想吃大餐都不用荷包大出血!

除了是 美食 天堂,這里的 空氣質量 更是優於許多一線城市。

2020年,大灣區內地9市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標率為92.9% ,PM2.5濃度年平均值為22微克/立方米,已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目標 (25微克/立方米) 。

珠三角地區森林覆蓋率已達51.73%,大灣區內地9市全部入列「 國家森林城市 」,成為首個 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在大灣區城市群在土地資源如此珍貴的情況下,既要 保持經濟高速增長 ,又要打造出一個「 國家森林城市群 」,真的很不易!

更重要的是,灣區的 氣候、飲食習慣、語言 都與香港相似,香港人更容易融入適應,正所謂 同聲同氣粵港澳 ,說不定追溯到自己的太公太婆都是廣東人。

或許大灣區就是一個希望,一個香港人落葉歸根的機會。

城市群中流淌著 河流稻香 、風中吟唱著 千年古都的粵韻 ,在世界灣區中也許是獨一份。

沒有爭分奪秒的步履匆匆,更多的是閑適自在的煙火氣,這樣的城市,怎麼讓人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