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州大學(大學城校區)宿舍情況
設施完備,環境整潔,廣州大學宿舍是六人間,插本生跟其他普高的宿舍沒有區別。
廣州大學(Guangzhou University),簡稱「廣大」,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綜合性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國家「111計劃」建設高校 、廣東省沖一流重點建設高校 、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是2000年由廣州師范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五所高校合並組建而成。
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有特長」為總目標,引導學生自主發展。通過學生電視台的創辦,藝術節的舉辦,作為省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多項活動的展開等,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天地。黨團組織的建設及其活動的展開,大大促進了教風、學風改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州大學
❷ 廣州大學宿舍條件 有沒有空調
大學宿舍一般4人或6人一間,也有8人間的,一般都帶有獨立衛生間。男女生宿舍一般分開,即使同一棟樓房也層層隔開,相對獨立。宿舍大樓有一個統一的入口,配有專職的宿舍管理員,管理日常事務。
廣州大學宿舍條件
我校要求學生全部住宿,個別學生如有特殊情況可申請不住校。本科生宿舍大學城校區主要為6人間,桂花崗校區主要為8人間。宿舍由學校統一安排,有獨立洗手間,有熱水供應,有空調和網路。
空調定時,廁所有單間,6人宿舍
宿舍是分好的,床位也是分好的,如果有需要可以跟導生和舍友商量調換。
新生報到期間空調全天供應(軍訓期間也是)。正式上課的時候,空調供應時間:晚上10點半到早上5點 中午12點到1點半。從12級開始就是六人間了
每個人每個月八度電的限額,水一般不會超,男生宿舍一般一天到晚開電腦,飲水機用熱水的時候開,一般來說,有空調的季節一個月超40塊電費,不用空調的季節超20塊電費,分攤4個人,每個人一個月也就8塊不到,所以還是很便宜的。(當然,也有很多很多的~因為是台式機或者是其他用電的設備~~超額電費由幾塊錢到五六十不等)。洗熱水的話,放卡到感應器上,就可以洗熱水了,充值的話要去飯堂旁邊的機器那裡充值。
廣大宿舍有獨立衛浴 陽台 空調
桂花崗宿舍有空調有風扇。
廣州大學宿舍雖然是上下床 但是宿捨生活還是挺不錯的,旅遊第一年在小桂花床尾連著桌子挺方便的,獨立空調不要太爽
大學城是6人間。其實宿舍舒不舒服主要看個人,如果和舍友之間相處融洽,我個人認為還是舒服的。
註:以上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廣州大學獎學金設置
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綜合獎學金、考研獎勵金、學業進步獎、論文發表獎、專利發明獎、優秀畢業生獎和其他單項獎勵金,同時設「十佳」學生、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良學風班、優良學風標兵班、文明宿舍及文明標兵宿舍等多種獎項,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奮發向上。
❸ 廣州大學宿舍內部圖片,廣州大學宿舍條件怎麼樣環境好不好
廣州大學宿舍內部圖片,廣州大學宿舍條件怎麼樣環境好不好
1.廣大按專業班別分宿舍的,不按生源地的。至於是標准間還是經濟間,看運氣學校隨機分不到你選的,經濟間是很少很少的,一般是按入學時的學號順序分的,你的學號在你班靠前的,就先分去標准間,到後面那些不夠的才有很小的(真的很小)幾率分去經濟間的。還有要說明一點,大學城校區的廣大即使是經濟間也是很好的,就是多兩個人而已。
2.一般大一住進去就到畢業,特殊情況例外。
3.廣大有超過60%學生是本地生源,你這個問題自己思考
熱水是統一供應的,插卡(大學城一卡通其中一個功能),然後旋開水龍頭,花灑噴出的就是熱水了。按照用量在卡里扣費。每間大學一樣,不是像家裡那樣裝熱水器的。
一般每間學校都設有公共的洗衣房,投幣可以用洗衣機。如果自己宿舍也需要的話,就只能自己帶了。
每個房間都有網路埠,網線自備
空調不是每間學校都有的,如華師只有吊扇
不知道哪間學校大一不給帶電腦哦。反正我們那時可以帶。不過最好在軍訓之後才帶,因為軍訓時檢查宿舍內務,桌子上除了書本之外,是什麼都不準擺的
1
廣州大學座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南經濟文化中心和改革開放前沿廣州市,位於國內一流大學園區--廣州大學城的西南端。學校瀕臨珠江,三面環水,綠草如茵,環境優美,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廣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00年由廣州師范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並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原廣州大學(私立)創辦於1927年,復辦於1983年,原廣州教育學院創辦於1953年,原廣州師范學院創辦於1958年,原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創辦於1984年,原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創辦於1985年。廣州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於1958年開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各類基礎設施完善。學校現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127畝,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校本部大學城新校園建有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教學樓、實驗樓、演藝中心、體育館、圖書館、網路中心和學生公寓。圖書館擁有藏書270萬冊,數字資源容量達27000GB。校園網路系統完善,擁有41381個網路信息點,全面覆蓋了教學區、辦公區和生活區,數字校園建設初具規模。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5.24億元。
學校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較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8500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3355人。學校現有81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設有26個學院。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有近20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6個,有150多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另有教育碩士、工程碩士、藝術碩士、法律碩士、會計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心理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體育碩士9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其中工程碩士擁有建築與土木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環境工程、項目管理、計算機技術7個領域。2010年8月,廣州大學被教育部確定為新增開展碩士推免生工作高校。同年10月,廣州大學列入教育部首批專業學位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在藝術碩士和教育碩士兩個專業學位類別進行改革試點。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6個,省市特色專業24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4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省市精品課程49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9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重點一級學科54個,市級重點學科14個,5個國家級教學研究基地,30個省市級教學研究基地。學校建築設計研究院具有國家建築設計和古建築設計甲級資質,學校被批准為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和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全校現有在編教職工2388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493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者1050人,具有博、碩士學位者1494人,教學科研人員平均年齡為42歲。學校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國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各1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7人,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市優秀專家33人,珠江學者2人,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級人選28人,省、市「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50人,博、碩士生導師700多人,優秀留學歸國人員100多人。2010年,周福霖院士獲頒首屆「南粵創新獎」。
2
學校學生綜合素質高,研究創新能力強。學校踐行「三重一嚴」治教方略,在多年的辦學中形成了「重基礎、重實踐、重質量、嚴管理」的優良教學傳統,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控體系,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98%以上,新生錄取分數線連續多年居省內二本高校前三位,外省錄取分數線均在一本分數線以上;2013年起,部分專業進入廣東省內一本招生。2011年,我校的中華經典誦讀項目在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中獲特等獎。在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挑戰杯競賽中,我校共榮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9項,成績輝煌。學生參加省級以上體育競賽獲獎500多項,其中馮蘭蘭同學在第十六屆亞運會空手道女子68公斤級決賽中獲金牌,學校毽球對多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錦標賽,獲得世界冠軍11項,世界亞軍14項。廣州大學學生藝術團榮獲全國大學生藝術歌唱比賽一等獎。音樂舞蹈學院學生楊靜、楊黎獲得第53屆青少年國際舞蹈錦標賽拉丁舞冠軍;土木工程學院2003級學生陳卓獲個人專利3項;化學教育專業學生2001級學生馮桂明獲第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003級身殘志堅的潘樹華同學獲省數模競賽一、二等獎各一項、全國數模競賽二等獎一項,並被列入2006年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之一和2007年度10名廣州市先進青年典型之一。2006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績被評定為優秀。
學校教學科研成果突出,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學校堅持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2004年以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14項,省市級教學成果獎69項。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果突出,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和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屢創佳績。近年來,學校科研實力大幅提升,獲得各類科研項目7500餘項,其中承擔「973」項目、「863」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課題500餘項,省部級課題1200餘項,合計獲得外來研究經費12.5億元。同時獲得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250餘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泛函微分方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團隊入選2012、2013年度教育部「創新發展團隊計劃」。
3
學校大力推進「服務榮校」戰略,專門設立服務經濟社會工作處,致力於為政府提供高層次服務,承擔了許多地方決策咨詢,科技開發與服務、教育培訓、信息服務、文化普及、城市建設、文物修復等方面的工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學校充分發揮周福霖院士的團隊優勢,積極參與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抗震技術研發成果在汶川得到推廣應用,受到汪洋、黃華華等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近年來,學校共承擔服務社會項目5200多項,到校經費達8.3億元,項目涵蓋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內21個地級以上市。在第十六屆亞運會籌備及舉辦期間,學校師生發揚主人翁精神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服務廣州、服務亞運的有關工作,取得突出成績並受到廣州市委市政府表彰。
4
學校注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大力推動「開放式發展戰略」對外交流成果豐碩。學校先後與27個國家或地區的200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與科技合作關系,辦學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2002年,中法兩國教育部和廣州市政府積極扶持,在我校創辦了全國第一所中法旅遊學院,開創中外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新模式;2008年12月,學校與台灣淡江大學合作成立「工程結構災害與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創新兩岸高校科研合作新模式;同年,學校還專門成立國際教育學院,大力拓展留學生教育;2009年4月學校與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2012年6月,學校與美國衛斯理學院簽署舉辦孔子學院合作協議,積極推廣漢語教育和中華文化;2011年與美國華人教授科學家學社合作成立廣州大學-美華學社跨學科研究中心,積極搭建對外科研合作新平台,與加拿大楓華國際教育投資集團合作舉辦中加國際教育學院。2012年12月,與美國衛斯理安學院簽署合作辦學協議、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辦學意向書。近3年來,有140餘位外籍專家來我校講學或授課,學校接待國外專家學者千餘人次,選派150名教師或行政管理幹部出國學習和深造,近500人次出國進行學術交流與考察,執行各類國際合作項目20餘項,培養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800餘人。
5
廣州大學是一所以歷史文化名城「廣州」命名的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高等學府,背依廣東省和廣州市兩級堅強後盾,是廣東省、廣州市政府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承托著廣州人民的殷切期望。在新的發展征程中,廣州大學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服務榮校」的辦學理念和「立足廣州、面向廣東、輻射海內外、服務社會」的服務面向定位,以積極探索學校科學發展模式為主線,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為重點,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動力,緊緊圍繞「提升辦學質量,打造一流大學」的核心任務,著力推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和諧發展,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開創學校工作新局面,建設高水平有特色地方綜合性大學,進而發展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高等學府」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