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圳的別稱是什麼
別稱:鵬城。
深圳叫「鵬城」。在深圳大鵬半島,有一所建於明朝的軍事城堡大鵬所城,時至今日仍然保存完好,這是深圳別名鵬城的由來。大鵬古城即大鵬所城 ,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佔地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鵬城的含義:
在古代,深圳東部50多公里開外的南澳鎮,有一處名叫鵬城的地方。城門象北京的德勝門, 城牆經風雨侵蝕,兩旁平房都是磚木結構,鱗次櫛比,中間是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古韻十足。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為王母,又叫大鵬,這座城就叫鵬城。「鵬城」由此得名。
在如今,「鵬程」寓意鵬程萬里,用來比喻深圳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為之驚訝。特別是深圳自建立特區以來,綜合經濟實力已經位列全國大中城市中的前列,正象展翅高飛的大鵬。所以,「鵬城」這個稱號就越來越聞名了。
② 深圳的別稱是什麼呢
深圳的別稱是鵬城。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深圳依山臨海,有大小河流160餘條,分屬東江、海灣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積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龍崗河、觀瀾河和坪山河等5條。
會展事業:
深圳是中國內地著名會展城市。鍾表展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鍾表專業展,傢具、珠寶首飾等傳統產業產品展會日趨規模化、國際化。總投資25億元、佔地22萬平方米、總計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的深圳會議展覽中心於2004年竣工並投入使用。在170餘家展覽企業中,注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有25家。
③ 中國各大城市的別稱是什麼
廣州———花城,羊城 重慶———山城 湘潭———蓮城
重慶———,山城 長沙———星城,潭城 成都———蓉城,錦城
昆明———春城,花城 武漢———江城 金華———婺城
莆田———荔城 潮州———鳳城 濟寧———任城
徐州———彭城 大同———平城 嘉興———禾城
安慶———宜城 西昌———月城 揚州———蕪城
溫州———鹿城 衢州———柯城 蚌埠———珠城
泉州———鯉城 漳州———薌城 許昌———煙城
惠州———鵝城 柳州———龍城 瀘州———酒城
內江———甜城 青島———島城 煙台———港城
曲阜———聖城 東營———油城 湘潭———蓮城
衡陽———雁城 福州———榕城 大連———濱城
長春———車城 十堰———車城 蘇州———水城
廈門———鷺城 鞍山———鋼城 呼市———青城
哈市———冰城 哈爾濱——冰城 齊齊哈爾—鶴城
濰坊———風箏城 石獅———服裝城 曲靖———麒麟城
聊城———鳳凰城 拉薩———日光城 紹興———越,蠡城
太原———並,龍城 濟南———泉城,歷城 南昌———洪城,英雄城
拉薩———日光城 包頭———鹿城,草原鋼城
南京———寧,石頭城,金陵
④ 深圳的別稱
深圳的別稱叫做「鵬城」。「鵬城」的名稱來源於大鵬守御千戶所。
大鵬所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涌現了賴恩爵、賴信揚、賴恩錫、劉起龍、劉黑仔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
所以深圳的別稱「鵬城」即源於此。
(4)廣州深圳有什麼雅稱擴展閱讀
深圳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⑤ 各大城市的別稱有哪些
一、廣州———花城 , 羊城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廣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
傳說廣州最早的地名為「楚庭」(或「楚亭」)。越秀山上的中山紀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將「楚庭」視為廣州的雛型,是廣州最早的稱謂,距今已有2847年。
傳說有五位仙人,身穿五綵衣,騎著五色羊,拿著一莖六穗的優良稻穀種子,降臨「楚庭」,將稻穗贈給當地人民,並祝福這里永無飢荒。說完後,五位仙人便騰空而去,五隻羊則變成了石頭。當地人民為紀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觀,傳說五仙觀即為「楚庭」所在。由此,廣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別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昆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拉薩
⑥ 深圳的別稱是什麼呢
深圳的別稱是鵬城。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廣東省轄地級市,是廣東省副省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國際化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
深圳市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毗鄰香港。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3′至114°38′,北緯22°24′至22°52′之間。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全市面積1997.47平方千米。
深圳被稱之為「鵬城」的原因:
在古代,深圳東部50多公里開外的南澳鎮,有一處名叫鵬城的地方。城門像北京的德勝門, 城牆經風雨侵蝕,兩旁平房都是磚木結構,鱗次櫛比,中間是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古韻十足。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為王母,又叫大鵬,這座城就叫鵬城。「鵬城」由此得名。
⑦ 中國各城市的別稱
太原(龍城),濟南(泉城),重慶(山城),成都(錦城),廣州(羊城)。
1、太原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並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
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歷史,2500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綉太原城」的美譽。
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2、濟南
濟南市(Jinan/Tsinan),是山東省的16個地級市之一,山東省省會,駐地歷下區。別稱「泉城」,是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和科技中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進入「亞洲城市50強」,躋身「全球二線城市」。
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濟南八景聞名於世,是擁有「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的旅遊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3、重慶
重慶,簡稱「渝」。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
2018年,重慶常住人口3101.79萬,地區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4、成都
成都,四川省轄地級市,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部戰區機關駐地,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2018年,全市下轄20個區(市)縣和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面積14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3萬人,GDP15342.77億元。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台67個,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285家。
5、廣州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廣州是廣府文化的輻射中心。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濟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