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微瀾集團怎麼樣
擴展閱讀
福州連江職高學校哪裡好 2025-07-28 04:02:24
上海結婚證照片哪裡拍 2025-07-28 03:42:57

廣州微瀾集團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1-29 04:44:22

① 汪國真生平及簡介 要詳細!!!!!

汪國真,1956出生於北京,祖籍福建廈門,是中國大陸當代著名詩人。出過多部詩集如《年輕的潮》、《年輕的思緒》等。
編輯本段
汪國真簡歷

汪國真中學畢業以後進入北京第三光學儀器廠當工人.1982年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在學校時,喜讀、寫詩歌,1985年起將業余時間集中於詩歌創作,期間一首打油詩《學校一天》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汪國真自稱其創作得益於四個人:李商隱、李清照、普希金(俄國人)、狄金森(美國人)。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煉、李商隱的警策、李清照的清麗。畢業後,分配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後任《中國文藝年鑒》編輯部副主任。1990年開始,汪國真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據北京零點調查公司1997年7月對北京,上海,廣州,廈門,重慶等城市18歲以上居民
汪國真年輕時照片
完成的「人們所欣賞的當代中國詩人」。調查結果表明,在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詩人中,他名列第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選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一冊。
汪國真在書畫創作領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書法作品已被鐫刻在張家界,黃山,五台山,雲夢山,雲台山,花果山,周瑜陵園,解州關帝廟等名勝風景區,他還應邀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為代表的一批旅遊涉外飯店創作書畫作品。2002年他入選中國文聯出版社當年出版的《中國百年書畫走紅名家》一書。
書畫作品:

[1]
汪國真作品欣賞(6張)
進入新世紀以來,汪國真又開始了音樂的研究與創作。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藝術人生》、《綜藝大觀》、《正大綜藝》和香港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等欄目都對他作過介紹。2003年11月連續四期擔任中央電視台《音樂擂台》歌手比賽評委。

汪國真
1985年開始進行詩歌的創作。1990年開始出版詩集。第一部詩集為《年輕的潮》,以後又出過多部詩集。曾經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國真熱」。
汪國真第一首比較有影響的詩是《我微笑著走向生活》,在湖南雜志《年輕人》1984年第10期上發表,後經《青年博覽》、《青年文摘》先後轉載。
汪詩首先在北京中學生中造成一定反響,並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學生中流傳,經由一位女教師將此信息告知身為某出版社編輯主任的丈夫,觸發出版社的商業敏感,迅速與作者聯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4月20日汪國真的第一部詩集《年輕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學苑出版社出版。
「汪國真熱」出現於這本詩集出版之後,此書在裝卸中連續五次印刷,印數達十五萬冊。緊接著又出版了《年輕的風》(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輕的思緒》(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達十四萬冊)、《年輕的瀟灑》等詩集,中國友誼出版社出版了《汪國真詩文系列》九種,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了《汪國真愛情詩卡》、《汪國真抒情詩賞析》,另外還有專收汪國真格言短句的隨筆著作及其與他人的對話錄。作為回應,市場上也出現了評介性的《年輕的風采——專訪汪國真》。中國歌壇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時節——汪國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帶,並被《中國青年報》列為該月十盤優秀暢銷磁帶的第三名。
1990年7月4日,其詩集被《新聞出版報》列為十大暢銷書之一,文藝類獨此一本。
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現汪國真詩歌演講熱。
1990年在出版界被稱為是「汪國真年」。
在上海,這種熱潮來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匯書店購進已經在北京走紅的汪國真詩集《年輕的思緒》二十本,但二個月後才賣完。1991年春,上海《文學報》發表特寫文章《美的征服,始於「手抄本」》報導汪國真的情況,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紹到上海。而《文匯報》為了將汪國真在"文匯書展"上重點推出汪作,則在《文匯讀書周報》上連續介紹推崇汪國真,稱汪國真為「詩壇王子」,造成輿論攻勢,從而使得1991年3月27日的「文匯書展」中出現汪詩銷售的熱潮。
汪國真的詩歌,在主題上積極向上、昂揚而又超脫。作品的一個特徵經常是提出問題,而這問題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其著眼點是生活的導向實踐,並從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這種的量化的哲理,十分適合中學生的思維特徵。中學生的人生經驗較少,對自己所面臨的人生問題,經常手足無措,而汪國真以詩歌的形式,給中學生們提供一種解決人生問題的辦法,這對於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來說些十分新鮮,而又簡單實用。如他的一首小詩《致友人》寫道:
「不站起來
才不會倒下
更何況
我們要浪跡天涯
跌倒是一次紀念
紀念是一朵溫馨的花」
這首詩簡短而寓意明晰,十分適宜抄錄與贈與,即使就閱讀來說
汪國真經典詩文選
,也最適宜大眾毫不費力的在小塊而閑暇時間得到心情舒暢的快感。
再如:
「不是苦惱太多
而是我們的胸懷不夠開闊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們還不懂得生活
憂愁時,就寫一首詩
快樂時,就唱一支歌
無論天上掉下來的是什麼
生命總是美麗的」
(《生命總是美麗的》)
汪國真的詩中不僅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種明白暢曉的表達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種超然、豁達、平易、恬淡的人生態度。這種站在人生的更高層次的俯視現實中的一切,所採取的「汪國真式的人生態度」,不能不說是汪國真詩歌倍受青年讀者歡迎的原因所在。而所謂這種人生態度,實際就是對中國自宋元以來傳統詩歌那種豁達、飄逸、瀟灑、超脫的人生哲學的創造性轉化。
據《南方都市報》《詩歌曾經的「黃金」年代》介紹:當年,洛湃的詩集曾與席慕蓉、汪國真的詩集一起,都以10萬冊為單位的銷量席捲全國。一手推出席慕蓉、汪國真和洛湃「熱潮詩」的楊光治,還為此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從席慕蓉、汪國真到洛湃》。
汪國真的詩歌主要寫的是友情,所以得到了較多的年輕人尤其是青年學生的喜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這個曾經感動過我們心靈的詩人。
另外,汪國真還是80後著名寫手王寒星的啟蒙者,「王寒星前期的詩歌創作主要受汪國真等人的影響,1998年當時他在長治衛校上中專,同學的一本盜版詩集讓他認識了汪國真這個九十年代初成名的中年詩人。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中國詩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詩集出版發行量創有新詩以來的最高。當時汪國真那種特有的細膩和溫暖感染了不滿十七歲的王寒星。他開始了一定程度上的仿照式寫作。」可以說,汪國真的詩歌影響了很多的年輕人,他不愧是「中國詩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
汪國真抒情詩
《學會等待》
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就打不起精神,
每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苦衷。
你看即便像太陽那樣輝煌,
有時也被浮雲遮住了光陰。
你的才華不會永遠被埋沒,
除非你自己想把前途葬送。
你要學會等待和安排自己,
成功其實不需要太多酒精。
要當英雄不妨先當狗熊,
怕只怕對什麼都無動於衷。
河上沒有橋還可以等待結冰,
走過漫長的黑夜便是黎明。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嫁給幸福》
有一個未來的目標
總能讓我們歡欣鼓舞
就像飛向火光的灰蛾
甘願做烈焰的俘虜
擺動著的是你不停的腳步
飛旋著的是你美麗的流蘇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裡
誰能說得清
什麼是甜 什麼是苦
只知道 確定了就義無返顧
要輸就輸給追求
要嫁就嫁給幸福
《懷想》
我不知道
是否 還在愛你
如果愛著
為什麼 會有那樣一次分離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愛你
如果不愛
為什麼 記憶沒有隨著時光
流去
回想你的笑靨
我的心 起伏難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為過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從前 那樣美麗
《剪不斷的情愫》
原想這一次遠游
就能忘記你秀美的雙眸
就能剪斷
絲絲縷縷的情愫
和秋風也吹不落的憂愁
誰曾想 到頭來
山河依舊
愛也依舊
你的身影
剛在身後 又到前頭
《是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遺忘
不然為何 杳無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為何 微笑總在裝飾我的夢
留下綺麗的幻想
是否 我們有緣
只是源頭水尾
難以相見
是否 我們無緣
歲月留給我的將是
愁緒縈懷 寸斷肝腸
《假如你不夠快樂》
假如你不夠快樂
也不要把眉頭深鎖
人生本來短暫
為什麼 還要栽培苦澀
打開塵封的門窗
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讓風兒熨平前額
博大可以稀釋憂愁
深色能夠覆蓋淺色
《自愛》
你沒有理由沮喪
為了你是秋日
彷惶
你也沒有理由驕矜
為了你是春天
把頭仰
秋色不如春光美
春光也不比秋色強
《思——題油畫》
只一個沉默的姿態
便足以讓世界著迷
不僅因為是一尊聖潔
不僅因為是一片安謐
還因為是一面昭示
還因為是一個啟迪
還因為她以現代人的形象
告訴我們
——沉思是一種美麗
《豪放是一種美德》
我從眼睛裡
讀懂了你
你從話語里
弄清了我
含蓄是一種性格
豪放是一種美德
別對我說
只有眼睛才是
心靈的真正折射
如果沒有語言
我們在孤寂中
收獲的只能是沉默……
《淡淡的雲彩悠悠地游》
愛,不要成為囚
不要為了你的愜意
便取締了別人的自由
得不到 總是最好的
太多了 又怎能消受
少是愁多也是憂
秋天的江水汨汨地流
淡淡的霧
淡淡的雨
淡淡的雲彩悠悠的游
《只要彼此愛過一次》
如果不曾相逢
也許 心緒永遠不會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輕松
一個眼神
便足以讓心海 掠過颶風
在貧瘠的土地上
更深地懂得風景
一次遠行
便足以憔悴了一顆 羸弱的心
每望一眼秋水微瀾
便恨不得 淚水盈盈
死怎能不 從容不迫
愛又怎能 無動於衷
只要彼此愛過一次
就是無憾的人生
《也許》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絢爛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
成功如燈火般輝煌
也許,只能是這樣
攀援卻達不到峰頂
也許,只能是這樣
奔流卻掀不起波浪
也許,我們能給予你的
只有一顆
飽經滄桑的心
和滿臉風霜
《跨越自己》
我們可以欺瞞別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
向上的路
總是坎坷又崎嶇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我不期望回報》
給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報
如果付出
就是為了 有一天索取
那麼,我將變得多麼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我樂意是堤岸環繞
如果,你是山嶺
我樂意是裝點你姿容的青草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
《永恆的心》
歲月如水
流到什麼地方
就有什麼樣的時尚
我們怎能苛求
世事與滄桑
永不改變
《年輕的思緒》汪國真抒情詩抄

是從不羞於見人的
真摯與善良
《人心》
無論穿什麼樣的衣裳
都會 太不漂亮
《默默的情懷》
總有些這樣的時候
正是為了愛
才悄悄躲開
躲開的是身影
躲不開的 卻是那份
默默的情懷
月光下躑躅
睡夢里徘徊
感情上的事情
常常 說不清
不是不想愛
不是不去愛
怕只怕
愛也是一種傷害
《給我一個微笑就夠了》
不要給我太多情意
讓我拿什麼還你
感情的債是最重的呵
我無法報答 又怎能忘記
給我一個微笑就夠了
如薄酒一杯,像柔風一縷
這就是一篇最動人的宣言呵
彷彿春天 溫馨又飄逸
《思念》
我叮嚀你的
你說 不會遺忘
你告訴我的?
我也 全都珍藏
對於我們來說
記憶是飄不落的日子
——永遠不會發黃 相聚的時候 總是很短
期待的時候 總是很長
歲月的溪水邊
撿拾起多少閃亮的詩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閃爍的繁星
有我尋覓你的
——目光
《背影》
背影
總是很簡單
簡單
是一種風景
背影
總是很年輕
年輕
是一種清明
背影
總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種魅力
背影
總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讓人記得清
《但是,我更樂意》
為什麼要別人承認我
只要路沒有錯
名利從來是鮮花
也是枷鎖 >
無論什麼成為結局
總難免興味索然
流動的過程中
有一種永恆的快樂
盡管,我有時也祈求
有一個讓生命輝煌的時刻
但是,我更樂意
讓心靈寧靜而淡泊
《我知道》
歡樂是人生的驛站
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
當你心緒沉重的時候
最好的禮物
是送你一片寧靜的天空
你會迷惘
也會清醒
當夜幕低落的時候
你會感受到
有一雙溫暖的眼睛
我知道
當你拭乾麵頰上的淚水
你會燦然一笑
那時,我會輕輕對你說
走吧 你看
槐花正香 月色正明
《旅行》
凡是遙遠的地方
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
不是誘惑於美麗
就是誘惑於傳說
即使遠方的風景
並不盡如人意
我們也無需在乎
因為這實在是一個
迷人的錯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願所有的幸福都追隨著你
月圓是畫 月缺是詩
《祝願》
——寫給友人生日
因為你的降臨
這一天
成了一個美麗的日子
從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誘人的色彩
而我記憶的畫屏上
更添了許多
美好的懷念 似錦如織
我親愛的朋友
請接受我深深的祝願
願所有的歡樂都陪伴著你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願所有的幸福都追隨著你
月圓是畫 月缺是詩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與其詛咒 不如堅忍
在堅忍中積蓄力量
默默耕耘
詛咒 無濟於事
只能讓原來的光芒黯淡
在變得黯淡的光芒中
淪喪的更有 大樹的精神
飄來的是雲
飄去的也是雲
既然今天
沒人識得星星一顆
那麼明日
何妨做 皓月一輪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我們也不必回報吝嗇
何必要細細的盤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須一般多
如果能夠大方
何必顯得猥瑣
如果能夠瀟灑
何必選擇寂寞
獲得是一種滿足
給予是一種快樂
《感謝》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
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
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我把小船劃向月亮》
請不要責怪
有時 會離群索居
要知道
孤獨也需要勇氣
別以為 有一面旗幟
在前方嘩啦啦地招展
後面就一定會有我的步履
我不崇拜
我不理解的東西
我把小船劃向月亮
就這樣劃呵
把追求和獨立連在一起
把生命和自由連在一起
《只要明天還在》
只要春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只要生命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陷身茫茫沙漠
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只要明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冬雪終會悄悄融化
春雷定將滾滾而來
《旅程》
意志倒下的時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葉蕭瑟 晚來風急
垂下頭顱
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無論走向何方
都會有無數雙眼睛跟隨著你
從別人那裡
我們認識了自己
《祝你好運》
還沒有走完春天
卻已感覺春色易老
時光湍湍流淌
豈甘命運 有如蒿草
繽紛的色彩 使大腦暈眩
淡泊的生活 或許是劑良葯
人,不該甘於清貧
可又怎能沒有一點清高
枯萎的品格
會把一切葬送掉
祝你好運
願你的心靈 和運氣一樣好
《那凋零的是花》
你的生命正值春光
為什麼 我卻看到了霜葉的容顏
只因為那面美麗的鏡子
打碎了
你的眷戀深深
在夢幻旁 久久盤桓
既然伸出雙手
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麼讓昨日成為回憶
也成為紀念
人生並非只有一處
繽紛爛漫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許諾》
不要太相信許諾
許諾是時間結出的松果
松果盡管美妙
誰能保證不會被季節打落
機會,憑自己爭取
命運,靠自己把握
生命是自己的畫板
為什麼要依賴別人著色
《選擇》
你的路
已經走了很長很長
走了很長
可還是看不到風光
看不到風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沒有風帆的船
不比死了強
沒有羅盤的風帆
只能四處去流浪
如果你是魚 不要迷戀天空
如果你是鳥 不要痴情海洋
《給友人》
不站起來
才不會倒下
更何況
我們要去浪跡天涯
跌倒是一次紀念
紀念是一朵溫馨的花
尋找 管什麼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麼春秋冬夏
我們就這樣攜著手
走呵 走呵
你說,看到大海的時候
你會舒心的笑
是呵 是呵
我們的笑 能挽住雲霞
可是,我不知道
當我們想笑的時候
會不會
卻是 潸然淚下
《疊紙船的女孩》
他長大了
認識了一個
喜歡疊紙船的女孩
那個女孩喜歡海
喜歡海岸金黃的沙灘
喜歡在黃昏里的沙灘漫步
有一天
那個女孩漫步
走進了他家的門口
晚上,媽媽問他
是不是有個女孩子來過了
他回答說
沒有,沒有呵
媽媽一笑
問那個紙船是誰疊的
我喜歡出發
——汪國真

② 聞一多生平事件

聞一多
聞一多(1899~1946)

中國詩人,文史學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驊 。後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於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華學校,曾任《清華周報》編輯、《清華學報》學生部編輯,發表舊體詩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詩《西岸》發表,以後連續發表新詩。早期的詩,形式多為自由體,較為突出地表現了唯美的傾向和穠麗的風格。1921年11月,清華文學社成立,為其重要成員。同年12 月,在清華文學社作《詩的格律研究》的學術演講,次年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進行系統的新詩格律化的理論研究。1922年去美國留學,學習繪畫,進修文學,研究中國古典詩歌和英國近代詩歌。其間創作、發表了《太陽吟》、《孤雁》等詩,表達對祖國的思念。還在《創造周報》上發表《〈女神〉之時代精神》等有影響的新詩評論。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詩集《紅燭》後,開始致力於新詩創作。1925年自美回國,在北京藝術專科學校任教,並成為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詩鐫》的主要撰稿人。1926 年發表論文《詩的格律》,提出新詩要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開創了格律體的新詩流派,影響了不少後起詩人。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五四運動時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上海)。

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
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
1922年7月趕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把反帝愛國的主題和唯美主義的形式典範地結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國後,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青島大學、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青島大學文學院長。
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在頹廢中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此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鬍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
在西南聯大時期,特別是1943年以後,聞一多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領導下,積極投身於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獨裁統治、爭取人民民主的斗爭的洪流。 1944年,參加西南文化研究會,隨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從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雲南省支部領導人的身份,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成為廣大革命青年衷心 愛戴和無比尊敬的良師益友。
在「一二.一」學生愛國運動中,聞一多始終站在廣大愛國學生一邊,指導和鼓舞他們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為「一二.一」運動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聞一多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長。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21日,西南聯大校友會召開一多先生追悼會,朱自清出席並講了話。他一開頭便憤激地說:聞一多先生在昆明慘遭暗殺,激起全國的悲憤。這是民主主義運動的大損失,又是中國學術的大損失。
接著,他詳細地敘說了聞一多在學術上的巨大貢獻。首先告訴人們,聞一多是中國抗戰前「唯一的愛國新詩人」,「也是創造詩的新格律的人」,「他創造自己的詩的語言,並且創造自己的散文的語言」。又詳盡地介紹聞一多對神話、《楚辭》、《周易》、《詩經》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強調聞一多在學術上的偉大功績,目的就在告訴人們國民黨反動派殘殺了一個多麼有價值的學者,摧殘了中國學術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們對敵人更大的憤恨。最後他悲憤地說: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常跟我們說要活到80歲,現在還不滿48歲,竟慘死在那卑鄙惡毒的槍下!有個學生曾瞻仰他的遺體,見他「遍身血跡,雙手抱頭,全身痙攣」。唉!他是不甘心的,我們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聞一多的全部遺著整理出版,這是對敵斗爭的一種方法。他在給學生王瑤寫信說: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憤。其遺稿擬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編成,設法付印。後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寫詩歌頌聞一多:
你是一團火,照徹了深淵;指示著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團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競賽,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團火,照亮了魔鬼;燒毀了自己!遺燼里爆出個新中國!
聞一多的兩次轉向:
1.由狂放歸於沉靜
1912年,年僅13歲的聞一多從湖北鄉間一戶富裕人家來到北京清華學校,開始接觸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學專攻美術。從考入清華到1925年留美歸來這十餘年間,聞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藝術與文學之間,對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國近兩年的時間里,聞一多耳聞目睹的都是陰謀、戰爭、屠殺,面對民族的巨大災難,他再也難抑悲憤,發表了《貢獻》、《罪過》、《收回》、《你指著太陽 起誓》、《心跳》、《一句話》等充滿愛國激情和痛撻社會現實的詩歌。但火山噴發之後,他又備感無奈,最終走了一條文人的傳統老路,躲進書齋,鑽入故紙堆, 成了對世事過問無多僅求獨善其身的冷靜學者。
2.由「自由學者」轉為鬥士
抗日戰爭的爆發,使聞一多等學院派知識分子的處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從北京到昆明的大轉移中,聞一多參加了歷時兩個多月、橫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餘華里的 步行團。對社會下層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變化的契機。同時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迅速貧困化,使他觀察問題的角度發生了極為重要的變化。
聞一多的變化,是從1943年春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一書在昆明發售開始的。蔣介石在這本書中公開宣揚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的專制主義。他不僅反 對共產主義,連自由主義也不能容忍,認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機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隱患」。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們所難以接受的。聞一多這樣寫 道:「《中國之命運》一書的出版,在我個人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簡直被那裡面的義和團精神嚇一跳,我們的英明的領袖原來是這樣想法的嗎?五四給我的影響 太深,《中國之命運》公開向五四挑戰,我是無論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聞一多偶然讀到了延安詩人田間的幾首詩,深為其中的戰斗精神所震驚,立即寫了《時代的鼓手——讀田間的詩》一文公開發表,在大後方引起了一陣波動。 隨後他又寫了一系列針對現實的雜文,開始吶喊。同時他急切地閱讀各種左傾書籍,詳細了解共產黨的各種情況。趙超構的《延安一月》中關於全延安只有「四個警 察」的記述使他印象極為深刻,認為「只有在那樣的新社會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無阻礙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詩人浪漫氣質的聞一多的轉變是迅猛徹底的。他於1944年夏在羅隆基、吳晗的介紹下秘密加入民盟,並表示「將來一定請求加入共產黨」。從此,他在共產 黨的秘密領導下全身心地投入到爭民主的運動中去。當然在內心深處他對學術並不能完全忘懷,曾多次對人說自己感到有些空虛,希望實現政治民主之後便回到書房 好好讀十年、二十年書。但這已無法實現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後一次演講》後,便被暗殺於昆明街頭。

聞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著作書目:

《冬夜草兒評論》與梁實秋合著,1922,清華文學社
《紅燭》(詩集)1923,泰東;1981,人文
《死水》(詩集)1928,新月;1980,人文
《聞一多全集》(1一4冊)1948,開明;1982,三聯
《聞一多選集》1951,開明
《聞一多詩文選集》1955,人文
《聞一多青少年時代詩文集》1983,雲南人民
《聞一多論新詩》(評論)1985,武漢大學出版社
《楚辭補校》(古典文學研究)1942,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
《神話與詩》(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義》(上下冊,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唐詩雜論》(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聞一多論古典文學》1984,重慶出版社
《離騷解詁》(古典文學研究)1985,上海古籍
開放分類:
人物、烈士、文學家、詩人、五四運動

參考資料:
1.靜夜
2.這燈光,這燈光漂白了的四壁;
3.這賢良的桌椅,朋友似的親密;
4.這古書的紙香一陣陣的襲來;
5.要好的茶杯貞女一般的潔白;
6.受哺的小兒唼呷在母親懷里,
7.鼾聲報道我大兒康健的消息……
8.這神秘的靜夜,這渾圓的和平,
9.我喉嚨里顫動著感謝的歌聲。
10.但是歌聲馬上又變成了詛咒,
11.靜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賄賂。
12.誰希罕你這牆內尺方的和平!
13.我的世界還有更遼闊的邊境。
14.這四牆既隔不斷戰爭的喧囂,
15.你有什麼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16.最好是讓這口裡塞滿了沙泥,
17.如其他只會唱著個人的休戚!
18.最好是讓這頭顱給田鼠掘洞,
19.讓這一團血肉也去喂著屍蟲;
20.如果只是為了一杯酒,一本詩,
21.靜夜裡鍾擺搖來的一片閑適,
22.就聽不見了你們四鄰的呻吟,
23.看不見寡婦孤兒抖顫的身影,
24.戰壕里的痙攣,瘋人咬著病榻,
25.和各種慘劇在生活的磨子下。
26.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賄,
27.我的世界不在這尺方的牆內。
28.聽!又是一陣炮聲,死神在咆哮。
29.靜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30.發現
31.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32.「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33.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
34.鞭著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35.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
36.我會見的是噩夢,那裡是你?
37.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
38.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39.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40.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
41.總問不出消息;我哭著叫你,
42.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裡!

③ 吉林省微瀾集團是直銷還是傳銷

是直銷嗨哦是傳銷,應當通過具體的經營運作模式判定。

直銷是一種產品分銷模式,傳銷是拉人頭模式,本質區別主要在於究竟是以銷售商品獲利還是以發展下線獲利。

網路網友曾經把直銷和傳銷的區別簡單的歸納為:
一、直銷:直接從廠家批發拿貨,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傳銷:需要交入門費。

二、直銷:建立屬於自己的店鋪,直接從公司批貨,一次性銷售到顧客手中。
傳銷:你需要發展下線。需要不斷的找合作者,並打著組建團隊的幌子以倍增收入的模式誘導別人。

三、直銷:根據自己銷售出去的產品數量決定收入。
傳銷:根據下面人頭數量和這些人的經營業績來決定你有多大的回報。

四、直銷:讓參與者用1元錢買一元錢的貨物。
傳銷:其實說白了就是 讓下線給上線1元錢,上線說傳授下線賺50塊錢的辦法。結果等下線給了上線1元錢時,上線就告訴下線再找同樣的十個笨蛋做下線的下線就好了。

④ 廣州市微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市微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5-06-2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橋南街南華路359號(塔樓一棟)802房(僅限辦公用途)。

廣州市微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347433171F,企業法人蔡活潑,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市微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物聯網服務;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研究、開發;軟體開發;廣告業;。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市微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