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2018年5月11號福州哪裡下冰雹
擴展閱讀
上海森松多久能買到 2025-07-28 07:30:23

2018年5月11號福州哪裡下冰雹

發布時間: 2025-07-28 03:42:54

1. 誰知道福州一年四季的氣候是怎樣的

福州的氣候屬於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年相對濕度約77%,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

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台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

(1)2018年5月11號福州哪裡下冰雹擴展閱讀

地理:

福州位於中國大陸東南部,福建東部的閩江口地區,東經118°08』~120°31』,北緯25°15』~26°29』之間,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福州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北部相望,南部與泉州市和莆田市,西部與三明市,北部與南平市和寧德市分別接壤。

全境地勢西高東低,自西部的鷲峰山—戴雲山脈往東面的台灣海峽,其間地貌類型由中部山陵而至低山而較高的丘陵而至台地平原最後則是大海,山地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72.68%。

閩江是境內最大河流,自西北向東南方向橫切山脈形成狹窄幽深的沿江峽谷,自安仁溪口以下河谷逐漸開闊,水流趨緩,並在下游福州盆地形成福州境內最大的福州平原。

文化:

福州有著多種的本土戲劇劇種、曲藝曲種和民間音樂形式,其通行范圍基本上在以福州族群為主的福州十邑地區以及海外的福州族群聚居區,而像閩劇這樣影響力較大的劇種還擴散到到周邊的一些地區。

閩劇是福州最主要的本土戲劇,亦稱福州戲,是用福州話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以福州市為中心的閩東地區。

由於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福州的宗族觀念較深,祠堂眾多,有統計數據認為福州的祠堂有2000多座,而祭祖在福州的社會生活中也相當重要。

2. 福州有春天么

福州按天氣系統特徵,分為以下四季:
1、春季(3~6月)
福州春季陰冷多雨,有春雨(3~4月)和梅雨(5~6月)之分。春雨期天氣冷熱多變,有的年份還會出現春寒、倒春寒以及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春雨的雨勢一般不大,但也有出現暴雨和洪水的可能。梅雨(又稱霉雨)是北方冷空氣與來自低緯的暖濕氣流交匯的產物,雨勢較強,暴雨頻繁。5~6月是福州洪汛多發季節,閩江嚴重的洪水主要集中在這一時期。6月下旬梅雨結束後,進入夏季(平均日期6月28日),常出現一段高溫天氣。有的年份,6月份甚至於5月份有早台風影響。
2、夏季(7~9月)
夏季,常見的天氣類型有三種:第一種是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晴熱乾旱天氣,幾乎年年都會出現,只是時間長短不同而已。有的年景由於副高中心長期駐留福建,晴空萬里,滴雨難下,招致大旱。第二種是台風襲擊下的狂風暴雨天氣,平均每年有登陸和影響台風5~6 次,導致風澇災害。第三種是輻合區制約下的局部或區域性雷雨天氣,有時由於東風波、熱帶雲團的影響,也會出現惡劣的天氣,但持續時間較短,出現機會也不多。
7月進入夏季,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8月是台風登陸和影響福建最多的月份。9月,福建天氣特點是多晴天,氣溫較高。
3、秋季(10~11月)
秋季既受熱帶天氣系統侵襲,又受到西風帶系統影響。秋季由於南海常有副熱帶高壓存在,高空多為偏西北氣流所控制,天氣易於連晴,所以是一個相對的少雨季節。氣溫日較差是全年各月中最大值,秋高氣爽是這一時期的氣候特色。主要災害是熱帶氣旋或熱帶氣旋和冷空氣共同作用下,沿海出現10~11級大風。另外不利天氣為寒露風與初霜凍,主要危及農業。
4、冬季(12月~次年2月)
冬季是一個相對冷乾的季節,我市冷空氣活動周期大約5~7天。每次冷空氣入侵時,氣溫連續下降2-3天,以後又連續回升3~4天,緊接著下一次冷空氣又來,「三寒四暖」循環不止。每年均有幾次強冷空氣侵入,造成較劇烈降溫,但達到寒潮標準的,平均每年不過2次。
12月轉入冬季,冷空氣活動加強,寒潮開始入侵,天氣乾冷多晴,霜日增多。1月是福建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冷空氣活動鼎盛。2月氣溫、雨量均比一月有回升和增多。本月雨日多,低溫陰雨多為常見。

3. 為什麼福州的天氣會這樣。。。

一、氣候特點:

福州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東臨太平洋,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少酷暑,素有「有福之州」的美稱。各縣(市)多年平均氣溫19.1~19.9℃,平均年降水量1224.1~1633.7毫米,平均年日照1446.4~1694.0小時。福州氣候資源豐富,氣溫適宜、雨水充足。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暴雨洪澇、高溫、乾旱、寒潮等。

二、四季氣候特點:

福州按天氣系統特徵,分為以下四季:

1、春季(3~6月)

福州春季陰冷多雨,有春雨(3~4月)和梅雨(5~6月)之分。春雨期天氣冷熱多變,有的年份還會出現春寒、倒春寒以及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春雨的雨勢一般不大,但也有出現暴雨和洪水的可能。梅雨(又稱霉雨)是北方冷空氣與來自低緯的暖濕氣流交匯的產物,雨勢較強,暴雨頻繁。5~6月是福州洪汛多發季節,閩江嚴重的洪水主要集中在這一時期。6月下旬梅雨結束後,進入夏季(平均日期6月28日),常出現一段高溫天氣。有的年份,6月份甚至於5月份有早台風影響。

2、夏季(7~9月)

夏季,常見的天氣類型有三種:第一種是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晴熱乾旱天氣,幾乎年年都會出現,只是時間長短不同而已。有的年景由於副高中心長期駐留福建,晴空萬里,滴雨難下,招致大旱。第二種是台風襲擊下的狂風暴雨天氣,平均每年有登陸和影響台風5~6 次,導致風澇災害。第三種是輻合區制約下的局部或區域性雷雨天氣,有時由於東風波、熱帶雲團的影響,也會出現惡劣的天氣,但持續時間較短,出現機會也不多。

7月進入夏季,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8月是台風登陸和影響福建最多的月份。9月,福建天氣特點是多晴天,氣溫較高。

3、秋季(10~11月)

秋季既受熱帶天氣系統侵襲,又受到西風帶系統影響。秋季由於南海常有副熱帶高壓存在,高空多為偏西北氣流所控制,天氣易於連晴,所以是一個相對的少雨季節。氣溫日較差是全年各月中最大值,秋高氣爽是這一時期的氣候特色。主要災害是熱帶氣旋或熱帶氣旋和冷空氣共同作用下,沿海出現10~11級大風。另外不利天氣為寒露風與初霜凍,主要危及農業。

4、冬季(12月~次年2月)

冬季是一個相對冷乾的季節,我市冷空氣活動周期大約5~7天。每次冷空氣入侵時,氣溫連續下降2-3天,以後又連續回升3~4天,緊接著下一次冷空氣又來,「三寒四暖」循環不止。每年均有幾次強冷空氣侵入,造成較劇烈降溫,但達到寒潮標準的,平均每年不過2次。

12月轉入冬季,冷空氣活動加強,寒潮開始入侵,天氣乾冷多晴,霜日增多。1月是福建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冷空氣活動鼎盛。2月氣溫、雨量均比一月有回升和增多。本月雨日多,低溫陰雨多為常見。

三、氣象災害:

影響福州市的主要氣象災害有熱帶氣旋(台風)、暴雨洪澇、夏季高溫、乾旱、寒潮、低溫凍害、倒春寒和強對流天氣等。

1、熱帶氣旋(台風):熱帶氣旋是形成於熱帶洋面急速旋轉的低壓大氣渦旋。世界氣象組織統一規定: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級稱6~7級稱熱帶低壓,8~9級稱熱帶風暴,10~11級稱強熱帶風暴,12~13級稱台風,14~15級稱強台風,16級或以上稱超強台風。習慣上人們把熱帶風暴以上的熱帶氣旋均稱為台風。台風是影響我市夏季最嚴重的氣象災害。福州市年平均台風(或熱帶風暴,下同)影響次數為5.3個,最多為1961年11個,最少為1983年1個。5~12月有受台風影響的可能,7~9月最多,5~6月和10月份次之。有些台風來臨時狂風暴雨,給我市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有些台風強度不太大,給我市帶來局地洪澇的同時,也緩解了前期晴熱乾旱的天氣。

2、暴雨洪澇:一般定義日雨量≥50mm為暴雨,日雨量≥100mm為大暴雨,日雨量≥250mm為特大暴雨。福州各縣(市)每年平均暴雨日數都為4~5天(不包括台風引起的暴雨)。暴雨(特別是連續性、大范圍的暴雨)多數導致洪澇,也有部分洪澇是由於上游的暴雨造成的,如1998年6月19~25日閩江特大洪水。

3、高溫(熱浪):每年夏季除平潭外,我市各縣(市)一般均出現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高溫日數以福州市區和內陸各縣為多。多年平均≥35℃高溫日數,閩清、永泰兩縣達四十多天,閩侯、福州二十多天,羅源、連江7~12天。近年來氣候趨暖,高溫天氣發生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以2003年為最重,除平潭未出現,福清有6天≥35℃的高溫天氣外,其餘7個站共有39-71天≥35℃的高溫天氣,上述7個站出現了2-43天≥38℃的高溫。7月-8月內陸三縣和福州市區還出現了2-14天≥40℃的高溫。

4、乾旱:乾旱是由於連續性無雨或少雨產生的,高溫天氣蒸發量大也會加重乾旱的程度。福州市雨量雖多,但由於降水時空分布不均,乾旱也比較頻繁,幾乎年年都有,但各年旱情分布不均。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我市發生自1939年以來最嚴重旱災,另外2000年3月下旬因乾旱,森林火災和居民區火災都特別嚴重。

5、寒潮:寒潮是我市冬季最主要的氣象災害,當氣象要素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定義為寒潮:過程極端最低氣溫≤6℃;日平均氣溫48小時下降幅度≥7℃或過程降溫≥8℃;最低日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平均值偏低5℃以上。我市多數年份都出現1~2次寒潮,寒潮給農、林、牧業和水產養殖帶來很大影響,近年來影響較嚴重有1991年12月和1999年12月的兩次寒潮。如1999年12月中下旬的寒潮,全區農林牧漁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億元,其中經濟作物(果樹、茶葉、花卉)損失就達3億元。

6、低溫凍害:

冬季由於(多次)較強冷空氣影響,雖然降溫輻度沒達到寒潮標准,但極端最低氣溫低,持續時間較長,對農業、林業、養殖等影響嚴重。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晴冷天氣,極端最低氣溫很低,如2005年1月1日~2日;另一種是低溫陰雨天氣,如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

7、倒春寒:倒春寒指3月21日~4月10日(沿海南部指3月11日~4月10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氣溫≤12℃,≥5天(沿海南部≥4天);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12℃,≥4天(沿海南部≥3天);或3月下旬~4月上旬期間有二次日平均氣溫≤12℃,為期3天,且間隔不超過2天。倒春寒給水產養殖帶來一些損失,另外對早稻播種進度及秧苗生長帶來一定影響。歷史上多數年份都發生倒春寒,這幾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使得「倒春寒」程度大為減弱。

8、強對流天氣:強對流天氣大部分發生在春季,夏季次之,一般是空氣對流作用發展產生的,屬中、小尺度天氣現象。如雷暴、冰雹、雷雨大風、颮線、龍卷風等。強對流天氣發生概率雖小且一般是局地性的,但一旦發生就給當地帶來嚴重災害。有些強對流天氣不是單獨出現,如冰雹來臨時常有大風、雷暴與之相伴。

4. 為什麼福州的天氣會這樣。。。

一、氣候特點:
福州地處歐亞大陸東南邊緣,毗鄰太平洋,擁有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被譽為「有福之州」。年均氣溫在19.1至19.9攝氏度之間,降水量介於1224.1至1633.7毫米,日照時數在1446.4至1694.0小時之間。氣候資源豐富,適宜的氣溫和充足的雨水為福州帶來了繁榮的農業和漁業。然而,也伴隨著台風、洪澇、高溫、乾旱、寒潮等氣象災害。
二、四季氣候特點:
福州的季節可按天氣系統特徵劃分為四個:
1、春季(3月至6月):
春季多雨,有春雨(3月至4月)和梅雨(5月至6月)之分。春雨期間,天氣多變,偶有春寒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梅雨期,北方冷空氣與低緯度的暖濕氣流交匯,帶來較強降雨。5月至6月,福州進入洪汛多發期。6月下旬,梅雨結束,夏季開始,常出現高溫天氣。
2、夏季(7月至9月):
夏季天氣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副熱帶高壓控制的晴熱乾旱天氣,常見於夏季;第二種是台風引起的狂風暴雨天氣,每年有5至6次影響福州;第三種是輻合區影響下的局部雷雨天氣,發生頻率較低。7月是一年中最熱月,8月台風最多,9月天氣多晴,氣溫高。
3、秋季(10月至11月):
秋季受熱帶氣流和西風帶影響,天氣多變。此時,南海常有副熱帶高壓存在,天氣晴朗,是少雨季節。氣溫日較差最大,秋高氣爽是其氣候特色。主要災害是熱帶氣旋或其與冷空氣共同作用下,導致的沿海大風。
4、冬季(12月至次年2月):
冬季氣候相對冷干,冷空氣活動周期約5至7天。每年有幾次強冷空氣入侵,造成劇烈降溫,但達到寒潮標準的平均每年不超過2次。12月進入冬季,霜日增多,1月最冷,2月氣溫逐漸回升。
三、氣象災害:
福州市的主要氣象災害包括熱帶氣旋(台風)、暴雨洪澇、夏季高溫、乾旱、寒潮、低溫凍害、倒春寒和強對流天氣等。這些災害對農業、林業、牧業和水產養殖業造成嚴重影響,也給城市生活帶來不便。

5. 福州的氣候

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為四大火爐之首。年相對濕度約77%。常出現熱島效應,又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台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

福州冬季一般無雪。有時在鼓山等海拔較高地區有零星降雪。不過冬季有雨,氣候相對較為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