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司後街是經今廣州哪個位置
擴展閱讀
北京車輛如何報停 2025-09-20 23:29:23
廣州哪裡的中介多 2025-09-20 22:55:02
廈門有哪些出名的人 2025-09-20 22:48:52

司後街是經今廣州哪個位置

發布時間: 2023-02-02 09:50:30

1. 廣州歷代以來的稱呼

以下是廣州歷代以來的稱呼:

1、傳說廣州最早的地名為「楚庭」(或「楚亭」)。越秀山上的中山紀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將「楚庭」視為廣州的雛型,是廣州最早的稱謂,距今已有2847年。

2、傳說有五位仙人,身穿五綵衣,騎著五色羊,拿著一莖六穗的優良稻穀種子,降臨「楚庭」,將稻穗贈給當地人民,並祝福這里永無飢荒。說完後,五位仙人便騰空而去,五隻羊則變成了石頭。當地人民為紀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觀,傳說五仙觀即為「楚庭」所在。由此,廣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別名。

3、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公元216年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並將交州改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

4、晉代,廣州仍稱南海郡,為州治所在。

5、唐代,廣州稱為廣州都督府,是嶺南道的道治與都督府治所在地。

6、唐末期劉岩在廣州稱帝, 號稱南漢國,廣州為興王府,並在廣州地區設置咸寧、常康二縣, 以模仿帝都長安。

7、解放前, 國民黨統治時,廣州定為市,仍為省會所在地。

(1)司後街是經今廣州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東連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三水、南海和順德。

北靠清遠市區和佛岡縣及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是廣佛都市圈、粵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廣州位於東經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

2. 東莞市的後街是個怎樣的地方

厚街―傢具之都 展覽名鎮厚街鎮始建於北宋徽宗宣和中期(公元1119—112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相傳福建莆田王泰宦遊至此定居,因選址「軍鋪」(隨軍眷屬圩場)後面,故名「後街」。此後歷代人口繁衍,百業俱興,人才輩出。又因民風淳厚善良,生活豐厚富足,得名「厚街」。厚街自古商貿繁榮,物產富饒,莞草、臘腸、瀨粉等特產馳名中外。綜合實力 厚街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岸,穗港經濟走廊中段,北連東莞市區,南鄰虎門港,廣深高速公路、S256省道及規劃中的珠三角城際輕軌和環莞快速路縱貫全境,即將動工的穗港客運高速鐵路新東莞站座落其中。全鎮總面積126.1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5萬,外來常住人口40多萬。先後榮獲珠三角工業重點衛星鎮、全國鄉鎮企業百強鎮、全國出口創匯十強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會展名鎮、廣東省傢具專業鎮、廣東省教育強鎮、東莞市文明鎮等稱號。2008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1億元,工業總產值達372億元,出口總額46億美元。上繳國家財政稅收21億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225億元。基礎設施 已建區面積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50%。道路四通八達,擁有16米寬以上道路310多公里。2008年供電量33億千瓦時,總供水量1.3億立方米。程式控制電話用戶14萬戶。擁有醫療機構126個,厚街醫院是全市首家鄉鎮「二甲」醫院,大型民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仁康醫院建築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全國首家固體廢物焚燒余熱發電廠日處理垃圾達1500噸。擁有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和全國重點職業技術學校。全鎮中小學、幼兒園73所。規劃建設中的廣東創新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招生1萬人。 製造業基地 厚街擁有包括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集團、泰科等在內的外資企業1100多家,民營個體企業28564個,形成了以機電、鞋業、傢具等為支柱的產業集群,其中機電、鞋業和傢具三大產業出口量總和佔全鎮出口總額的85%。電子機電類企業占外資企業投資總額47%,佔全鎮出口總額的72%。展覽名鎮 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室內展覽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是全球展覽業協會等多個行業組織會員,全國最佳服務展覽場館,廣東三大展覽基地之一,每年舉辦各種展會30多個,成功培育了名傢具展、橡塑機械展、五金機械展、車交會、國際名鞋展等國際性品牌展會。每年兩屆的國際名傢具展進入世界一流傢具展行列,被國家商務部列為重點支持展會。承辦了廣東省首屆外商投資企業(內銷)博覽會。傢具之都 擁有傢具企業近400家、傢具專業市場10多個,從業人數超過10萬人。全長5公里的傢具大道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傢具及機械、材料、配件的大型集散基地。「名傢具展」是中國第一家通過UFI權威認證的傢具展,已發展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規模傢具展。1萬多件厚街傢具產品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主席台的桌椅以及奧運村、新聞中心等場所的專用傢具用品。鞋業名鎮 厚街擁有各類製鞋企業200多家,年產鞋量超3億雙,產量佔全國的1/4,全球的1/10,出口占廣東省的1/3,是全國製鞋行業水平最高、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具有較完整的製鞋產業鏈,形成了產業聚集發展。世界鞋業發展論壇連續在厚街成功舉辦兩屆。厚街製造的皮鞋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上中國代表團和中國奧組委官員的專用皮鞋。投資約1.6 億美元,集產品研發、信息交流、產品貿易於一體的世界鞋業(亞洲)總部基地落戶厚街,將是領跑中國鞋業界的一艘航空母艦。商務休閑之都 厚街擁有各類商業網點11000多個,石材、鞋材、建材、木材等各類專業市場37個,2公里長的康樂南路繁華商業街遠近聞名,各類大型綜合性購物廣場、超市20多家,中西餐飲星羅棋布,27洞的海逸高爾夫球場環境優美。厚街酒店業服務配套功能齊備,匯集酒店、旅館130多家,其中有五星級酒店3家,客房總數達到1萬多間,年接待旅客超200萬人次。全中國規模最大的希爾頓酒店項目已簽約落戶厚街。

3. 廣州道路名字的來歷

廣州名字的由來:在周朝的時候,現在的廣州叫做「楚庭」。秦朝的時候現在的廣州叫做番禺(南海郡的郡治,南海郡包括今廣東大部)。漢朝的時候,交州的州治廣信(梧州,一說封開)。三國的時候,吳國孫權曾把交州分治,分成交州和廣州,因為把州治從廣信東遷到番禺,故名廣州,當時的廣州的范圍包括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 ,州治在番禺(今廣州)。

吾粵首府廣州,歷2000多年山川演化暨人文點染,所產生或湮滅的地名,真不知凡幾。久遠的說來也話長,約略回顧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廣州地名的沿襲及更替,那是很有意思的話題。

共和國誕生之初,廣州老城百廢待興,除了產生出東區、西區、北區、中區、河南區等一些簡單化的新政區名,其它地名基本照舊,這是為了穩定政局和民心。大多數附著舊人文色彩的老路老街名,諸如一德路、洪德路、狀元坊、龍虎牆、應元路、將軍路、濠畔街、瑪瑙巷、許地等等,因各自特定的含義,都完好沿用到現在,讓我們這座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得以保護了大筆非物質的文化遺產。不過,事有例外,1948年才改稱的「中正路」,隨著蔣家王朝退出大陸政治舞台而換牌。解放軍進城翌年,即1950年,該路就恢復使用「維新路」這個30年前命定的名字。直到1954年,廣州的路街名才見較大變數,原來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中華路」,易名為「解放路」,用以紀念廣州解放。
上世紀50年代最先出現的幹道有黃沙大道、黃埔大道等,都是按慣例,用所經處地名加上通名而命名的。1952年,集合型的新工業區崛起在一片農田上,因此催生了一條工業大道。1957年,珠水南漵填灘築路,這便有了濱江路。較具規模的環市東路和環市中路,也先後在1957年和1958年建成通車,顧名思義,那是環繞城區的幹道。也就在這一時期,新聚落次第而出,裝點古老的羊城
周恩來總理多次指示,要盡快幫助世代苦困於「浮家浮宅」的珠江水上居民遷居陸地,於是,芳村大建水上居民宿舍,紀此功德的陸居路也修成了。頗大面積的新住宅區連片開發,大都嵌上「新村」兩字,如1952年始建的建設新村、1955年奠基而3年後竣工的華僑新村、1958年落成的素社新村和漁民新村,還有工人新村、農民新村、曉港新村、盤福新村、幸福新村等等。一個個「新村」美名,寓新生活之意。有趣的是,原來一些陋不雅聽的地名,竟逐漸被新居民點「消滅」掉了。越秀山附近的大蛇地,又賤稱「屎園崗」,向來都是荒冢亂墳,到了1951年,其上赫然立起一排排新住宅,毫不客氣地挪用相鄰小丘「桂花崗」這芳名做本片名,舊的地名也就「無地自容」而漸漸被遺忘了

「文化大革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一次災難性的大沖擊。在那年頭,地名文化也立時畸變,許多打上了「大紅印記」:東西中三段龍津路和東西兩段惠福路,變稱「向陽路」;東西兩段長壽路,變稱「曙光路」;南北中三段光復路,變稱「光明路」;恩寧路、第十甫路、下九路、上九路、大德路這五條老路,變稱秀麗路」(此路為紀念向秀麗烈士在當時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南北中三段德政路,變稱「立新路」;六榕路、朝天路、米市路這三條路,變稱南北「朝陽路」;天成路、詩書路、紙行路、光孝路這四條路,變稱南北中「紅書路」;大南路、文明路、東西兩段的東華路,變稱「延安路」;東西中三段同福路,變稱「向群路」;河南中路,變稱「躍進路」;始於宋代聚居富商豪紳而得名的高第街,變稱「群眾街」……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筆者記得某個早晨一出門,見街上到處貼著「造反派」誓要把芳村改名為「紅旗」的大字報。
一下子大范圍改動地名,本地人也很難適應。在民間,變稱前的地名仍舊使用,這種無序狀態竟未因為十年浩劫過去而結束。直到1981年,上述變稱過的路街大多恢復原名。當然也有些在「文革」年間變稱了的路名,迄今還用,推究原因,當是前論議及的時代印記,且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的,也就保留。如1966年,太平南路、豐寧路、長庚路、虎長路這四條舊馬路,被合並起來改叫「人民路」,現在還用此名。如今北京路之名,其實也是1966年取代「永漢路」名而定下的,取「嚮往首都北京」的寓意。海珠區前進路之名,也是在1967年替下「雲桂路」名而延用至今的。維新路復名後,因該路有廣州公社(廣州起義中誕生的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而終在1966年讓位給「廣州起義路」這大名。

擢甲里:擢甲,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擢為擢升,甲表示居第一位。兩者合在一起字面理解為提拔到第一的位置,隱含科舉高中的意思。在廣州,類似於擢甲里這樣的地名原先有不少,像現在的紅專里,是從科甲里更名而來的,現在的進步里,之前的名字叫做進士里。文革的時候除四舊,所謂的科甲里、進士里等等都被算為封建主義的糟粕割掉了尾巴,換上的是最有那個時代烙印的詞彙。
在擢甲里的西側,還有一條福地巷,因明代居住此地的倫文敘中了狀元,其子倫以諒、倫以訓先後為探花、榜眼,故取名「福地」,寓人傑地靈之意。嚴格意義上講,福地巷應該是擢甲里的一部分。《廣州城坊志》中記載說「福地巷在西門擢甲里內」,而傳說中的倫文敘故居————福地巷1號就地處擢甲里的中段,兩者構成一個「丁」字型。

狀元坊:說是狀元坊,其實並不是很大的一個廣場什麼的,而只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小街,寬處不過4米左右,而窄的地方更加是1—2米而已。沿街兩邊都是一兩層的小樓房,裝修都是採用米黃帶紅色的瓷磚。
它的位置在市政府西南,人民南路東側,東接天成路。原名泰通坊,因宋代狀元張鎮孫的故居在此,所以更名狀元坊。還有一種說法也認為是紀念宋代狀元張鎮孫,不過詳情是:當時元軍壓境,廣州告急,糧食盡,外援絕,為保廣州城百姓免遭入城元兵的屠殺,張鎮孫寧願自己投降被俘,廣州因此沒有遭屠城之禍。張鎮孫在被元兵押解上京的途中,在大庾嶺憤而自盡。所以廣州人民為張鎮孫故居立了狀元牌坊,將他原來住的街「泰通里」改名為「狀元坊」。歷史上狀元坊曾以經營鍍金首飾、刺綉裙褂、戲服等傳統手工藝品著稱,現在是廣州有名的跳蚤市場,什麼新奇好玩的東西都有。
探花巷:在解放中路魁巷南側內街,街名與魁巷內文魁星有關,至於是不是有人在此中過探花,就記者實地采訪發現,即使是住在這里的人也眾說紛紜,有說真的出過探花的,但有的卻認為這里原來是個熱鬧的花市,故名探花。根據史料上記載,探花巷兩旁原來多為祠堂,而探花一詞,書中無處考證。

學宮街:在解放中路西側,西接米市路,為元、明、清三代南海縣學宮門前街道,故名。

府學西街:北連中山四路,南接文明路,因位於宋代所建的廣州府學宮之西而得名。
學源里:在文明路北側西街,北連聖賢里,南接育賢坊。原為宋代所建的廣州府學,後變為民居。「學源」得名與廣州府學有關。

越華路:東連吉祥路,西接連新路,與正南路、廣仁路相交。清代稱司後街,街內有清代的越華書院,故1920年擴建為馬路時改稱為越華路。

書同巷:在海珠北路西側,西接光孝路。清代時先後是駐粵八旗右翼官學和滿漢八旗義學(後改為明達書院)的所在地,很可能因此俗稱「書院胡同」,以後又簡稱「書同」。

越秀書院街:在北京路西側,西接大馬站街。因位於清代越秀書院之南而得名

白沙巷:明代大儒、詩人陳獻章少年時隨父遷居白沙村(今江門市),世人多稱其為白沙先生,陳獻章曾經在廣州的豐寧路講學,因此此處可以找到名為「白沙巷」的道路。

湛家大街:在法政路北側,西鄰中共廣州市委。因為這一帶是明代尚書湛若水的別墅,故清朝中期拆建時命名為湛家大街。

崔府街:在朝天路西側,西接瑪瑙巷,因為南宋名臣崔與之故第而得名。

聖賢里:在北京路東側,東接府學西街和學源里。可能因為明代著名學者黃瑜、黃佐故居在此而得名。長113米,多為居民住宅。

東山名稱的由來一直沒有準確的考證,只是傳說東門附近有一座小山崗,但此山崗現在也消失了。

廣州倉邊路附近的「史巷」,原來是「屎巷」。

說到建築地名,建國後差不多20年都沒有多少變化,因為沒什麼高大樓房可言,只有1961年始建的羊城賓館(5年後易名東方賓館)才夠資格入錄地名冊。1968年廣州春季交易會開幕時,人們都矚目於新落成迎賓的廣州首棟高層建築———「廣州賓館」,其副名「廿七層」也被渲染出濃濃的神秘色彩。在此之前,幾十年來廣州制高點,都是愛群大廈和南方大廈。廣州賓館獨高8年後,「白雲賓館」的名字響起來了,副名「32層」,又續領風騷好些年。

4. 後街男孩是一個組合嗎是哪國的求資料。

後街男孩 (英文:Backstreet Boys,縮寫:BSB)是一支美國流行樂組合,1993年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成立,其成員分別為:尼克·卡特(Nick Carter)、霍伊·多羅夫(Howie Dorough)、布萊恩·利特爾(Brian Littrell)、A·J·邁克林(A.J. McLean)和凱文·理查德森(Kevin Richardson)。至今為止他們已經在美國銷售了3800萬張唱片,全球銷量近9000萬張,是自1990年代中期來最受歡迎的男生組合。
音樂歷程

後街男孩成立於1993年,並於同年5月在奧蘭多的海洋世界進行了第一次演出,他們的首批觀眾是3000名青少年。1994年6月,Jive唱片公司發行了他們的第一支單曲"We've Got It Goin' On",雖在美國似乎不受歡迎,但在歐洲卻賣得很不錯。隨後,他們在德國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金碟。1995年,後街男孩的首張同名專輯《後街男孩》(Backstreet Boys)在歐洲和加拿大發行,並很快進入各國的流行音樂排行榜的前十名。1996年,後街男孩在德國被評為最受歡迎的國際音樂團體,單曲"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獲得金唱片認證並在奧地利奪得排行榜冠軍。同樣在德國,他們的首張專輯獲得白金唱片認證。1997年,他們開始嘗試返回美國市場。6月,單曲"Quit Playing Games (With My Heart)"一經發行很快就榮登美國Billboard榜第二名。8月,後街男孩率先在日本發行了他們的第二張專輯《後街男孩回來了》(Backstreet's Back);不久,美國版的專輯《後街男孩》(Backstreet Boys)以精選集的形式在國內市場推出。專輯發行初期就迅速占據德國、挪威、瑞士、芬蘭和奧地利的冠軍榜並在全世界售出超過3000萬張(美國1400萬張),創新專輯銷售紀錄。單曲"Everybody (Backstreet's Back)"及其魔幻鬼魅的音樂錄影帶更是橫掃無數獎項;另外像"As Long As You Love Me"和"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也大受歡迎。10月,本預訂在西班牙舉行的一場免費演唱會由於到場歌迷眾多不得不取消。12月,他們開始了覆蓋全球20個國家、60個城市的巡演。

1998年,奧蘭多市長將「奧蘭多市鑰匙」授予後街男孩並宣布10月7日為奧蘭多的「後街男孩日」。1999年2月,後街男孩獲得了他們的首個鑽石唱片認證。

專輯《千禧情》

1999年5月,後街男孩發行了他們的《千禧情》(Millennium)專輯,在發行當天便售出50萬張,一周之內銷量達百萬,再次創造了一項銷售紀錄。《滾石》雜志評論說要不是很多商店存貨不足,這個紀錄本應該更驚人。這張專輯占據了包括美國在內(冠軍10周,專輯榜77周)的28個國家的冠軍榜,並於12月被認定為11白金唱片,在全球共賣出3400萬張,成為一年內銷售速度最快的專輯。首支單曲"I Want It That Way"在發行第一周被電台點播達165次,在英國單曲榜冠軍位置呆了2周,並在18個國家獲得冠軍。它還在45個國家獲得金唱片和白金唱片認證,並被MTV及滾石雜志評為「最偉大100首歌曲」的第十位。8月,後街男孩再次創造了一項紀錄——他們的巡迴演出的門票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售出了765,000張。年底,後街男孩獲得葛萊美獎包括「年度最佳專輯」在內的5項提名。

專輯《黑與藍》

2000年11月,後街男孩發行《黑與藍》(Black & Blue)專輯。為了宣傳這張新專輯,他們在100個小時之內跑遍了全球,包括瑞典、日本、澳大利亞、南非、巴西及美國各州,整個行程達26000英里,其中55個小時花在飛機上, 45個小時用來表演。專輯發行首周在美國售出160萬張,使他們成為連續兩張專輯發行首周銷量過百萬的團體。這張專輯一周內在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張,再次創新紀錄。專輯中的13首歌有5首由他們自己創作,在發行首周在全球30個國家認定為白金唱片,在10個地區獲金唱片認證。首支單曲"Shape of My Heart"在美國40個電台被點播171次;並在瑞典、挪威、加拿大或冠軍,在德國獲亞軍,在瑞士排名第四,在奧地利和荷蘭獲得第5名的好成績。

2001年,後街男孩開始了他們的「2001年黑與藍世界巡演」。整個巡演共收入3億500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現場演出。

精選集

2001年10月,後街男孩發行了他們的首張精選集《後街男孩金曲精選第一章》(The Greatest Hits: Chapter One),專輯中包括他們的熱門歌曲的精選以及一首新單曲"Drowning",同時也是他們在2005年回歸之前的最後一支單曲。這張精選集在全球賣出900萬張,並在加拿大獲冠軍。後街男孩隨後在華盛頓及紐約進行了兩場演出,以紀念在九一一襲擊事件中的死難者;以及參與眾明星合唱歌曲"What's Going On"的錄制。自2001年底,他們進入了休息階段。

專輯《風雲再起》

經過了5年的沉寂,他們的新的單曲"Incomplete"於2005年5月28日發行,並迅速在美國及國外市場成為最搶手的歌曲。與他們以前的歌曲相比,新單曲的風格有了很大轉變,更趨向成人化的風格。這個轉變獲得了很多負面評價,《滾石》雜志甚至只給出了一顆星。許多歌迷都認為他們應該繼續維持他們的風格:街舞、饒舌以及輕柔的成人化曲風(類似於"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和"Time"里的那種)。5月,他們4年來唯一的一場演唱會——歐洲演唱會錄影被銷售一空。2005年6月14日,後街男孩歷時一年時間製作的全新專輯《風雲再起》(Never Gone,又譯:從未離開)發行。專輯發行初獲得美國專輯榜第3名的好成績,並售出291000張,在全球售出210萬張,在日本、德國、印度、智利、巴西、澳大利亞和韓國獲得冠軍。7月,後街男孩於佛羅里達州的西棕櫚海灘開始了他們的「風雲再起巡演」。

2006年4月,後街男孩獲得了邁阿密海灘唱片研究會頒發的榮譽大獎。

專輯《不散的和弦》

2007年10月30日,後街男孩發行了新專輯《不散的和弦》,這是在Kevin離開團隊後發行的第一張專輯。這張專輯在大陸譯為「不散的和弦」(這個翻譯是官方徵集的),在台灣譯為「愛無敵」。

5. 東莞市的後街是個怎樣的地方

厚街―傢具之都 展覽名鎮厚街鎮始建於北宋徽宗宣和中期(公元1119—112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相傳福建莆田王泰宦遊至此定居,因選址「軍鋪」(隨軍眷屬圩場)後面,故名「後街」。此後歷代人口繁衍,百業俱興,人才輩出。又因民風淳厚善良,生活豐厚富足,得名「厚街」。厚街自古商貿繁榮,物產富饒,莞草、臘腸、瀨粉等特產馳名中外。綜合實力 厚街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岸,穗港經濟走廊中段,北連東莞市區,南鄰虎門港,廣深高速公路、S256省道及規劃中的珠三角城際輕軌和環莞快速路縱貫全境,即將動工的穗港客運高速鐵路新東莞站座落其中。全鎮總面積126.1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5萬,外來常住人口40多萬。先後榮獲珠三角工業重點衛星鎮、全國鄉鎮企業百強鎮、全國出口創匯十強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會展名鎮、廣東省傢具專業鎮、廣東省教育強鎮、東莞市文明鎮等稱號。2008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1億元,工業總產值達372億元,出口總額46億美元。上繳國家財政稅收21億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225億元。基礎設施 已建區面積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50%。道路四通八達,擁有16米寬以上道路310多公里。2008年供電量33億千瓦時,總供水量1.3億立方米。程式控制電話用戶14萬戶。擁有醫療機構126個,厚街醫院是全市首家鄉鎮「二甲」醫院,大型民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仁康醫院建築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全國首家固體廢物焚燒余熱發電廠日處理垃圾達1500噸。擁有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和全國重點職業技術學校。全鎮中小學、幼兒園73所。規劃建設中的廣東創新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招生1萬人。 製造業基地 厚街擁有包括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集團、泰科等在內的外資企業1100多家,民營個體企業28564個,形成了以機電、鞋業、傢具等為支柱的產業集群,其中機電、鞋業和傢具三大產業出口量總和佔全鎮出口總額的85%。電子機電類企業占外資企業投資總額47%,佔全鎮出口總額的72%。展覽名鎮 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室內展覽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是全球展覽業協會等多個行業組織會員,全國最佳服務展覽場館,廣東三大展覽基地之一,每年舉辦各種展會30多個,成功培育了名傢具展、橡塑機械展、五金機械展、車交會、國際名鞋展等國際性品牌展會。每年兩屆的國際名傢具展進入世界一流傢具展行列,被國家商務部列為重點支持展會。承辦了廣東省首屆外商投資企業(內銷)博覽會。傢具之都 擁有傢具企業近400家、傢具專業市場10多個,從業人數超過10萬人。全長5公里的傢具大道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傢具及機械、材料、配件的大型集散基地。「名傢具展」是中國第一家通過UFI權威認證的傢具展,已發展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規模傢具展。1萬多件厚街傢具產品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主席台的桌椅以及奧運村、新聞中心等場所的專用傢具用品。鞋業名鎮 厚街擁有各類製鞋企業200多家,年產鞋量超3億雙,產量佔全國的1/4,全球的1/10,出口占廣東省的1/3,是全國製鞋行業水平最高、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具有較完整的製鞋產業鏈,形成了產業聚集發展。世界鞋業發展論壇連續在厚街成功舉辦兩屆。厚街製造的皮鞋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上中國代表團和中國奧組委官員的專用皮鞋。投資約1.6 億美元,集產品研發、信息交流、產品貿易於一體的世界鞋業(亞洲)總部基地落戶厚街,將是領跑中國鞋業界的一艘航空母艦。商務休閑之都 厚街擁有各類商業網點11000多個,石材、鞋材、建材、木材等各類專業市場37個,2公里長的康樂南路繁華商業街遠近聞名,各類大型綜合性購物廣場、超市20多家,中西餐飲星羅棋布,27洞的海逸高爾夫球場環境優美。厚街酒店業服務配套功能齊備,匯集酒店、旅館130多家,其中有五星級酒店3家,客房總數達到1萬多間,年接待旅客超200萬人次。全中國規模最大的希爾頓酒店項目已簽約落戶厚街。

6. 廣州荔灣區長樂後街水管爆裂然後停水,為何會長達6天之久

是因為在搶修的過程當中發現地質存在著一些空洞的現象,而且水管暴裂的這條修查的時候。他整個的長深約2.5米的水管發生了水漏,所以的話就調整了新的一個搶修方案,才導致了停水6天。

但是呢,我們也是非常的理解,因為要進一步的深層次的就是排查整個水管的一個一些安全漏洞。那麼條整一些搶修方案其實這些都需要相關的一些專家或者相關的一個專業人士進行開會啊之類的。給出專業的調整方案,其實這也是為了廣大的用戶居民的安全好。

7. 後街男孩廣州演唱會選座位,哪個比較好有圖!

480的話就很後面很後面,所以看不到任何是必然的,想看清楚就得准備好望遠鏡,而且是比較好的那種。這樣的話不管是坐203區212區還是後面的都無所謂,看正中間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你沒有或者沒打算入手比較好的望遠鏡的話,那還是坐前面一點吧,多少能比後面看得多清楚點,只是有點斜視了。至於音效什麼的就要看演唱會請的音效公司了,前面後面都沒那麼大的關系。

8. 急!!!!求廣州的各種稱呼及其來歷 例如羊城 番禹

關於廣州一些地名的來歷,有「五仙橋 、五羊城、雞頸坑、瘦狗嶺、白雲山、天平架等的傳說

首先是因為廣州的人民很喜歡拜神,整天香火不斷,香煙飄到天上,玉帝聞到香煙的味道就問天上的神仙,這是哪裡來的煙味,神仙說:「廣州的人民在祭拜上天。於是玉帝就說:要讓廣州的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就派五位神仙下凡來看看廣州。

五位神仙騎著羊下凡到廣州,所以就叫「五羊城」,而他們下地的地方是一條橋,所以叫五仙橋,他們看到有一座山很像一條狗,就把它叫「瘦狗嶺」瘦狗的對面有座山很像一朵白雲。就叫「白雲山」神仙就說:「是白雲山重還是瘦狗嶺重呢?」於是他們就找來一坐天平來稱瘦狗嶺和白雲山。居然發現白雲山和瘦狗嶺是一樣重的。放天平的地方就叫「天平架」五位神仙繼續向前走,他們有點餓了,一個神仙就弄了一隻雞給大家吃,可是雞太小了,吃完雞肉,脖子就扔了。扔雞脖子的地方就叫:「雞頸坑」。

這些是之前廣州電視台播放過的...真不真就不知道了...
以下是C+V的
廣州名字的由來:在周朝的時候,現在的廣州叫做「楚庭」。秦朝的時候現在的廣州叫做番禺(南海郡的郡治,南海郡包括今廣東大部)。漢朝的時候,交州的州治廣信(梧州,一說封開)。三國的時候,吳國孫權曾把交州分治,分成交州和廣州,因為把州治從廣信東遷到番禺,故名廣州,當時的廣州的范圍包括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 ,州治在番禺(今廣州)。

吾粵首府廣州,歷2000多年山川演化暨人文點染,所產生或湮滅的地名,真不知凡幾。久遠的說來也話長,約略回顧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廣州地名的沿襲及更替,那是很有意思的話題。

共和國誕生之初,廣州老城百廢待興,除了產生出東區、西區、北區、中區、河南區等一些簡單化的新政區名,其它地名基本照舊,這是為了穩定政局和民心。大多數附著舊人文色彩的老路老街名,諸如一德路、洪德路、狀元坊、龍虎牆、應元路、將軍路、濠畔街、瑪瑙巷、許地等等,因各自特定的含義,都完好沿用到現在,讓我們這座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得以保護了大筆非物質的文化遺產。不過,事有例外,1948年才改稱的「中正路」,隨著蔣家王朝退出大陸政治舞台而換牌。解放軍進城翌年,即1950年,該路就恢復使用「維新路」這個30年前命定的名字。直到1954年,廣州的路街名才見較大變數,原來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中華路」,易名為「解放路」,用以紀念廣州解放。
上世紀50年代最先出現的幹道有黃沙大道、黃埔大道等,都是按慣例,用所經處地名加上通名而命名的。1952年,集合型的新工業區崛起在一片農田上,因此催生了一條工業大道。1957年,珠水南漵填灘築路,這便有了濱江路。較具規模的環市東路和環市中路,也先後在1957年和1958年建成通車,顧名思義,那是環繞城區的幹道。也就在這一時期,新聚落次第而出,裝點古老的羊城
周恩來總理多次指示,要盡快幫助世代苦困於「浮家浮宅」的珠江水上居民遷居陸地,於是,芳村大建水上居民宿舍,紀此功德的陸居路也修成了。頗大面積的新住宅區連片開發,大都嵌上「新村」兩字,如1952年始建的建設新村、1955年奠基而3年後竣工的華僑新村、1958年落成的素社新村和漁民新村,還有工人新村、農民新村、曉港新村、盤福新村、幸福新村等等。一個個「新村」美名,寓新生活之意。有趣的是,原來一些陋不雅聽的地名,竟逐漸被新居民點「消滅」掉了。越秀山附近的大蛇地,又賤稱「屎園崗」,向來都是荒冢亂墳,到了1951年,其上赫然立起一排排新住宅,毫不客氣地挪用相鄰小丘「桂花崗」這芳名做本片名,舊的地名也就「無地自容」而漸漸被遺忘了

「文化大革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一次災難性的大沖擊。在那年頭,地名文化也立時畸變,許多打上了「大紅印記」:東西中三段龍津路和東西兩段惠福路,變稱「向陽路」;東西兩段長壽路,變稱「曙光路」;南北中三段光復路,變稱「光明路」;恩寧路、第十甫路、下九路、上九路、大德路這五條老路,變稱秀麗路」(此路為紀念向秀麗烈士在當時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南北中三段德政路,變稱「立新路」;六榕路、朝天路、米市路這三條路,變稱南北「朝陽路」;天成路、詩書路、紙行路、光孝路這四條路,變稱南北中「紅書路」;大南路、文明路、東西兩段的東華路,變稱「延安路」;東西中三段同福路,變稱「向群路」;河南中路,變稱「躍進路」;始於宋代聚居富商豪紳而得名的高第街,變稱「群眾街」……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筆者記得某個早晨一出門,見街上到處貼著「造反派」誓要把芳村改名為「紅旗」的大字報。
一下子大范圍改動地名,本地人也很難適應。在民間,變稱前的地名仍舊使用,這種無序狀態竟未因為十年浩劫過去而結束。直到1981年,上述變稱過的路街大多恢復原名。當然也有些在「文革」年間變稱了的路名,迄今還用,推究原因,當是前論議及的時代印記,且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的,也就保留。如1966年,太平南路、豐寧路、長庚路、虎長路這四條舊馬路,被合並起來改叫「人民路」,現在還用此名。如今北京路之名,其實也是1966年取代「永漢路」名而定下的,取「嚮往首都北京」的寓意。海珠區前進路之名,也是在1967年替下「雲桂路」名而延用至今的。維新路復名後,因該路有廣州公社(廣州起義中誕生的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而終在1966年讓位給「廣州起義路」這大名。

擢甲里:擢甲,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擢為擢升,甲表示居第一位。兩者合在一起字面理解為提拔到第一的位置,隱含科舉高中的意思。在廣州,類似於擢甲里這樣的地名原先有不少,像現在的紅專里,是從科甲里更名而來的,現在的進步里,之前的名字叫做進士里。文革的時候除四舊,所謂的科甲里、進士里等等都被算為封建主義的糟粕割掉了尾巴,換上的是最有那個時代烙印的詞彙。
在擢甲里的西側,還有一條福地巷,因明代居住此地的倫文敘中了狀元,其子倫以諒、倫以訓先後為探花、榜眼,故取名「福地」,寓人傑地靈之意。嚴格意義上講,福地巷應該是擢甲里的一部分。《廣州城坊志》中記載說「福地巷在西門擢甲里內」,而傳說中的倫文敘故居————福地巷1號就地處擢甲里的中段,兩者構成一個「丁」字型。

狀元坊:說是狀元坊,其實並不是很大的一個廣場什麼的,而只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小街,寬處不過4米左右,而窄的地方更加是1—2米而已。沿街兩邊都是一兩層的小樓房,裝修都是採用米黃帶紅色的瓷磚。
它的位置在市政府西南,人民南路東側,東接天成路。原名泰通坊,因宋代狀元張鎮孫的故居在此,所以更名狀元坊。還有一種說法也認為是紀念宋代狀元張鎮孫,不過詳情是:當時元軍壓境,廣州告急,糧食盡,外援絕,為保廣州城百姓免遭入城元兵的屠殺,張鎮孫寧願自己投降被俘,廣州因此沒有遭屠城之禍。張鎮孫在被元兵押解上京的途中,在大庾嶺憤而自盡。所以廣州人民為張鎮孫故居立了狀元牌坊,將他原來住的街「泰通里」改名為「狀元坊」。歷史上狀元坊曾以經營鍍金首飾、刺綉裙褂、戲服等傳統手工藝品著稱,現在是廣州有名的跳蚤市場,什麼新奇好玩的東西都有。
探花巷:在解放中路魁巷南側內街,街名與魁巷內文魁星有關,至於是不是有人在此中過探花,就記者實地采訪發現,即使是住在這里的人也眾說紛紜,有說真的出過探花的,但有的卻認為這里原來是個熱鬧的花市,故名探花。根據史料上記載,探花巷兩旁原來多為祠堂,而探花一詞,書中無處考證。

學宮街:在解放中路西側,西接米市路,為元、明、清三代南海縣學宮門前街道,故名。

府學西街:北連中山四路,南接文明路,因位於宋代所建的廣州府學宮之西而得名。
學源里:在文明路北側西街,北連聖賢里,南接育賢坊。原為宋代所建的廣州府學,後變為民居。「學源」得名與廣州府學有關。

越華路:東連吉祥路,西接連新路,與正南路、廣仁路相交。清代稱司後街,街內有清代的越華書院,故1920年擴建為馬路時改稱為越華路。

書同巷:在海珠北路西側,西接光孝路。清代時先後是駐粵八旗右翼官學和滿漢八旗義學(後改為明達書院)的所在地,很可能因此俗稱「書院胡同」,以後又簡稱「書同」。

越秀書院街:在北京路西側,西接大馬站街。因位於清代越秀書院之南而得名

白沙巷:明代大儒、詩人陳獻章少年時隨父遷居白沙村(今江門市),世人多稱其為白沙先生,陳獻章曾經在廣州的豐寧路講學,因此此處可以找到名為「白沙巷」的道路。

湛家大街:在法政路北側,西鄰中共廣州市委。因為這一帶是明代尚書湛若水的別墅,故清朝中期拆建時命名為湛家大街。

崔府街:在朝天路西側,西接瑪瑙巷,因為南宋名臣崔與之故第而得名。

聖賢里:在北京路東側,東接府學西街和學源里。可能因為明代著名學者黃瑜、黃佐故居在此而得名。長113米,多為居民住宅。

東山名稱的由來一直沒有準確的考證,只是傳說東門附近有一座小山崗,但此山崗現在也消失了。

廣州倉邊路附近的「史巷」,原來是「屎巷」。

說到建築地名,建國後差不多20年都沒有多少變化,因為沒什麼高大樓房可言,只有1961年始建的羊城賓館(5年後易名東方賓館)才夠資格入錄地名冊。1968年廣州春季交易會開幕時,人們都矚目於新落成迎賓的廣州首棟高層建築———「廣州賓館」,其副名「廿七層」也被渲染出濃濃的神秘色彩。在此之前,幾十年來廣州制高點,都是愛群大廈和南方大廈。廣州賓館獨高8年後,「白雲賓館」的名字響起來了,副名「32層」,又續領風騷好些年。

9. 珠江夜遊 經過路線

一.珠江夜遊路線簡略介紹:

珠江夜遊大沙頭碼頭沿途景觀有珠海丹心、東湖春曉、黃埔雲檣、鵝潭夜月等"羊城八景",還有南方大廈、愛群大廈、廣州賓館、華廈大酒店、江灣大酒店、二沙海珠廣場花園、白天鵝賓館,沙面洋房建築等。全程兩個小時左右。

二.珠江夜遊路線的詳細介紹:
珠江長2124公里,自西向東而來,是中國第三大河流。當她流經廣州城下之時,遇上江中一大石島,其形如珠而光滑圓潤,於是「珠江」之名由此而來。
珠江廣州河段風光旖旎,兩岸的名勝古跡和特色建築物數不勝數;曾經主宰中國對外貿易的「十三行」,匯集世界各國古建築風格的「沙面建築群」,歷經世紀風雨的「粵海關大樓」、「赤崗路」、「琶洲塔」依然佇立於珠江兩岸。
珠江日夜遊是廣州市客輪公司首創的水上游覽業務,具有濃郁的南國特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擁有天字、西堤、芳村、中大等多座旅遊專用碼頭,並擁有信息時報號、「明珠」系列豪華游輪以及「白鷗」歐式豪華遊艇等十幾艘遊船。其中,信息時報號是目前我國內河最豪華的觀光游輪之一,「水晶宮」式的透明設計更具有觀光性,而且遊船還提供特色風味自助餐、異域風情歌舞表演和現場導游員講解服務,讓您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增長見識。
江濤翻滾,遊船從天字碼頭出發依次穿過海印橋、廣州大橋、獵德大橋那七彩的霓虹燈閃爍,讓它們變成了一條條跨江的彩虹,虹上車來車往,不禁讓人疑惑:那,是否就是天上的街市?與珠江相擁而行的濱江大道和沿江大道上,如蓋的綠蔭叢被燈光折射,氤氳成一片幽幽的綠光,彷彿在細語母親河的溫柔與恩賜。江風颯颯,長堤上當然少不了相戀的伴侶,漫步的人們,在這樣靜謐的夜色中沉醉。他們,是珠江畔另一道美麗的風景。
船在江上行,十里花街十里燈,一幅幅動感燈畫,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鳥走獸,鑲嵌在愛群大廈、海關鍾樓、沙面的萬國建築等樓面上。光華流轉間,時光彷彿也在倒流,遠走的歲月和今天的摩登就這樣完美地合二為一。南岸,半島花園屋頂的綠色之冠在靜靜的夜空中閃爍,不遠處中山大學北門的牌樓氣勢恢宏,「國立中山大學」的牌額,讓人情不自禁地緬懷起一代偉人的風采。船依舊在遊走。轉過了白鵝潭,折向二沙島,落入眼的是另一番美景:「羊城八景」之鵝潭夜月、白天鵝展翅、星海音樂廳……船快到終點了,一個半小時的遊程似乎只是瞬間,時光被我們遺忘了。

三.沿江景觀
倘若不游珠江沿岸的文化史跡,可以說,就未曾真正游覽過廣州。珠江沿岸的文化史跡既可日游,又可夜 游,由西向東,沿著「珠江走廊」可觀賞到麗日藍天下的秀麗景色和夜晚兩岸燈光璀璨的動人美景。如果你有足夠的體力和興致,不妨沿著珠江兩岸一路尋去,去追尋廣州悠久的歷史以及新潮的文化,去閱盡廣州說不盡的文化風情。
1.白鵝潭
羊城八景之一,白鵝潭又名「鵝潭夜月」,是羊城八景之一,是廣州市荔灣、海珠、芳村三區的交會處。入夜,清風送爽、月色朗朗,環顧四周,白天鵝賓館似少女沐浴江風楚楚動人;「芳村花地」鳥語花香陣陣,由遠而近向東望去,數座跨江大橋燈飾分明,音韻悠揚的美景一直為人們所傳頌。
沙面建築群
廣州第九景之稱,沙面可能是中國最富於歐陸風情的地方,一座0.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坐落著上百座集新古典、新巴洛克、券廊和仿哥特式風格的近代建築群,從這里眺望珠江白鵝潭更有江闊天高、心曠神怡之感,有「廣州第九景」之稱。
2.愛群大廈
典型的西方騎樓建築,愛群大廈又名愛群大酒店,是早年同盟會陳卓平先生集華僑資本創辦的,大廈建於1934年初,64米高共15層,是當時中國最高的建築物,又是一座典型的西方騎樓建築。每當夜幕降臨,登上大廈俯瞰美麗珠江兩岸的萬家燈火,對比今昔,使遊人油然而生「別有一番滋味甜在心頭」之感。
3.大沙頭碼頭
這個曾起飛過革命的飛機、擔當廣州水運樞紐角色的地方,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廣州濱水風情特色的旅遊休閑勝地。大沙頭遊船碼頭是廣州最大的珠江游碼頭。地處廣州 市最大的濱水休閑廣場――港灣廣場,岸線長450米,擁有12個泊位,能同時停泊12艘珠江游遊船, 2011年遊客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占廣州市珠江游遊客接待量的一半以上。
大沙頭遊船碼頭於廣州市市中心,東鄰東湖公園和二沙頭省體育集訓中心,西鄰東堤橋、海珠橋,隔江與濱江大道相望,交通十分便利。大沙頭客運站由解放初期的40多家私營船務行於1954年3月組成聯營,1956年3月全行業實行公私合營合並而成。大沙頭客運站曾經是是廣州連接珠江流域沿岸各大、中、小城鎮的水路客運始發點和終點。日最大通過量為4萬人次以上,由於九十年代中後期水路客運受陸路客運飛速發展的影響,大沙頭客運站逐漸取消了各條航線,轉型為以珠江游為主的旅遊碼頭,現在的大沙頭客運站擁有現代、智能化的售票大廳、綜合候船大樓、有250個小型車車位及30個大巴車車位的大型停車場、1層商業區、800米長的景觀堤岸及3萬平方米江畔生態公園等配套設施,是目前廣州整體配套設施最完備的珠江游遊客集散中心和最大的珠江游遊船「母港」。
如今的大沙頭遊船碼頭位於珠江廣州河段的黃金水域,東接海印大橋,西臨江灣大橋,地處廣州 市最大的濱水休閑廣場――港灣廣場,岸線長450米,擁有12個泊位,能同時停泊12艘珠江游遊船, 2011年遊客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占廣州市珠江游遊客接待量的一半以上。碼頭擁有現代、智能的售 票大廳、綜合候船大樓、有250個車位的大型停車場、1層商業區、800米長的景觀堤岸及3萬平方米江 畔生態公園等配套設施,是目前廣州整體配套設施最完備的珠江游遊客集散中心和最大的珠江游遊船 "母港",碼頭在建工程完工後將是廣州市集旅遊、娛樂、購物、餐飲於一體的最具特色的全開放式的 濱江休閑勝地,堪稱廣州"外灘"。
4.海珠石
掏空後讓遊人進入觀光,自古珠江寬達2公里,其北岸甚至寬敞至中山路,而無一石浮出水面,除被譽為「羊城三石」的海珠石、海印石、礁石島外。其中海珠石現存於長堤海珠花園,政府即將把其四周泥土掏空,飾以玻璃殼,讓遊人走入地下觀光,成為海珠石公園景觀。
5.星海音樂廳
猶如江邊欲飛的天鵝,坐落在珠江之畔風光旖旎的二沙島,那檐角高翹、造型奇特的外觀,富於現代感,猶如江邊欲飛的一隻天鵝,與藍天碧水渾然一體,形成一道瑰麗的風景線。星海音樂廳設有1500座位的交響大廳為雙曲拋物面鋼筋混凝土殼體,室內不弔天花板,做到建築空間與聲學空間融為一體,是一座設備先進、功能完備、具有國際水平的音樂廳。
6.沙基慘案紀念碑
紀念穗港工人抗敵事跡是為了紀念在1925年6月23日香港罷工工人聯合廣州群眾10萬人,舉行聲勢浩大抗英、日帝國主義在上海製造「五卅慘案」示威遊行活動而遭慘殺的反帝事件。並於1926年6月在沙面西橋頭東側建立紀念碑,上刻「毋忘此日」四個大字以志世代銘記。新中國成立後,被定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整頓、修葺、擴建成為一個沙基慘案紀念廣場。
7.永安堂
僑領胡文虎上世紀所建,位於珠江的北岸,坐西向東,平面呈四方型,正側面均五開間,首層後街以騎樓建築形式跨建在人行道上。該堂建築面積4251平方米,樓高5層,以上的5層為鍾樓,四層均設鍾,頂部設旗桿。永安堂亦是僑領胡文虎先生20世紀30年代在國內生產經銷「虎標」萬金油的主要場所。1994年胡文虎女兒胡仙女士將此捐獻給廣州市政府建立少年兒童圖書館。
8.風景不夜宴
夏日周末的夜晚,沙面玫瑰園的露天臨江座位。與親密朋友相對而坐,沐浴著舒爽的江風,聆聽著舒緩的樂曲,淺啜冰涼的飲料,時不時來一口海鮮燒烤。珠江兩岸五彩燈光深深淺淺,明明滅滅,閃閃爍爍。不時有夜遊珠江的遊船駛過,揚起粼粼的水波。柔風輕拂臉龐,笑意在細語輕言中盪漾,都市的繁華喧囂逐漸退去,成為若有若無的背景。8點鍾到了,配合著音樂背景,白鵝潭燈光表演開始。珠江兩岸夜空被一片炫目的華燈魅影所籠罩,激光、空中利劍、時空之門等或並列、或交織,華麗炫目,變幻萬千。
借「哥德堡號」訪問中國並完成其夢想之旅的機會,位於沙面公園內的玫瑰園舉辦了「狂飲任食BBQ歡樂節」,海鮮、蔬果、貝殼等八十多個品種,及多種紅酒、生啤,每人98元就可以任意取用。據悉,歡樂節活動期間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抽獎活動,食家將有機會獲得「哥德堡號」精美紀念禮品或門票。
穿過沙面一棟棟富有歐陸風情的建築,步入全線江景的沙面玫瑰園,面對羊城新八景之一的「鵝潭夜月」,欣賞著絢麗的燈光匯演,的確是另一番情調和享受。
豪華游輪,各具特色:
信息時報號:300客位三層遊船,採用「水晶宮」式的透明設計使得該船具有很好的觀光性。首層、二層均為通透的落地玻璃空調觀光大廳,提供特色風味中式自助餐、特色表演及現場導游講解服務。
花城明珠號:250客位三層豪華遊船,整體以中式建築設計風格為主,裝飾具有濃厚的廣州西關風情。提供西式自助餐,落地玻璃與配以中國古代傳統藝術風格的「鏤空圖案」滿清窗相間,「中西揉合」更顯藝術美、傳統美。
廣東電台號:168客位雙層遊船,整個外觀設計來源於太空理念, 720°的視覺享受,使遊客無論在船上任何位置均可欣賞到星光月華。船頭大廳的木棉花形天花板布局,金色格調的空間布局盡顯豪華與高檔。
珠水明珠號:250客位雙層遊船,外形設計靈感來自於荷蘭阿姆斯特丹遊船的風格,簡潔、流暢的線條成為珠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以上遊船均可承辦商務接待、年會慶典、婚禮壽宴、私人派對等活動。
9.廣州塔
廣州塔,建於廣州市海珠區赤崗塔附近,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海心沙島及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一座以觀光旅遊為主,具有廣播電視發射、文化娛樂和城市窗口功能的大型城市基礎設施,為2010年在廣州召開的第十六屆亞洲運動會提供轉播服務。該塔由廣州建築和上海建工集團負責施工,已於2009年9月竣工。廣州電視觀光塔整體高度達到600米,取代加拿大的CN電視塔成為世界第一高自立式電視塔,也成為廣州的新地標。其中塔身主體450米(塔頂觀光平台最高處454米),天線桅桿150米,總高度600米。廣州塔已於2010年9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10月1日起正式公開售票接待遊客。
廣州塔娛樂設施
蜘蛛俠棧道Spider Walk
沿著1028級凌空而出的雲梯漫步白雲之間,帶給您蜘蛛人般漫步高空的神奇體驗。分全透明鏤空玻璃地板帶來非同凡響的刺激感受,帶給您蜘蛛人般漫步高空的神奇體驗。(現位於廣州塔內168m-334m處的蜘蛛俠棧道不包含在團購的門票內容當中,如需觀光,請另買門票。開放時間為10:00-21:00)
摩天輪 Bubble Car
細品360度極致珠水美景,邀您一同見證摩天輪的浪漫都市童話。
速降座椅Mega Drop
於484米高空自由落體運動30米,帶來終極瘋狂玩樂體驗,挑戰您的心理極限!
望遠鏡
廣州塔107、108層觀光層安裝了5台具有互動功能的新型望遠鏡,給遊客帶來實時的互動觀景體驗。遊客可根據喜好,選擇預設模式或實時模式,控制放大及縮小按鍵,通過望遠鏡屏幕觀看廣州城的美景。動態數據將於手觸屏幕瞬間顯示該地點相關信息,方便快捷。
廣州塔交通指引
公交車:乘坐131A、204、旅遊公交2線等車,到珠江帝景苑總站下。走約200米即到廣州塔;
地鐵:乘坐地鐵三號線,到赤崗塔站下車,從A出口出來即到廣州塔;
APM線:乘坐APM線(珠江新城自動輸送系統)到赤崗塔站A出口出來即到廣州塔;
自駕車:自行開車前往廣州市海珠區閱江西路222號,有大型停車場,停車費20元/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