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中秋將到廣州有哪些慶祝活動
擴展閱讀
廣州番禺哪些公園可劃船 2025-07-22 12:59:39
杭州哪裡產絲 2025-07-22 12:24:15

中秋將到廣州有哪些慶祝活動

發布時間: 2023-03-05 01:21:13

A. 廣東有哪些中秋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拜月娘、盪鞦韆、游「月娘」、燃煙堆、燒瓦塔、觀神、剝鬼皮。

盪鞦韆,預先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的單雙座鞦韆和「十」字鞦韆。棚頂四周拉起一道道繩子,掛滿五顏六色的綢花綵帶。

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里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隻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著盪鞦韆,比賽誰盪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著一個個花環。盪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等到來年元宵,有的已雙雙上街觀燈,成了恩愛的小夫妻了。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著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材蔑,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里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著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著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綉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凈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齋節」。

月餅主要有二種:一種拌豬油稱作朥餅;一種拌花生油稱作清油餅。朥餅以潮州市郊意溪鎮烤制的為上乘。意溪鎮又以「范合盛」號的朥餅為

最著名。范合盛號的綠豆沙,據說要盛於陶制大水缸埋於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餡。意溪朥餅皮薄而脆,餡滑膩清涼;包裝也很有特色,用陶缽盛 裝,上面用印有金字商號的大紅紙封口,顯得格外古樸,人人喜歡把意溪朥餅當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處擺攤設點賣朥餅,街上的行人,無論籃里盛的、袋裡裝的差不多都有朥餅。從前窮人省吃檢用也要買上幾塊,實在買不起的會感到羞愧難當,拜月娘時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餅,還必須供蒸熟的芋頭。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後把各家各戶派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里。月上中天,當村裡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時,一位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躥出了一串串火舌。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鹽,爆發出一陣辟哩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沖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著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至於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裡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象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朥餅、芋頭拜月娘,燒瓦塔,燃煙堆,都是這里古老的傳統活動。據說它有一番不凡的來歷,這要追溯到元代。那時,潮州人把元兵稱作元番或胡人。傳說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後,為了鞏固其統治,實行聯戶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只准養胖不準養瘦。還規定三家人晚上不得關門,任由元兵隨意上哪家睡覺。更不能容忍的是誰家娶媳婦,新娘頭天晚上只准與元兵同房睡覺。百姓受盡欺凌忍無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盤朥餅和一個蒸熟的芋頭。原來這是起義者事先安排好的,朥餅底下墊著一小塊四四方方的白紙,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漬出來,其實上面寫了個「殺」字,暗中傳遞消息,約定拜完月娘請元兵吃朥餅時,一見「殺」字,男女老少一齊端起燭台、香爐、棍棒、菜刀痛殺元兵。結果—夜之間,十惡不赦的元兵全被斬盡殺絕。農村因為村落分散,為了便於統一行動,只好以燒瓦塔、燃煙堆為號。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中秋節,在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燈的開頭多樣,不果品燈,也有鳥獸、魚蟲燈,也可砌成字燈。到了夜裡,就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然後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如平台、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也叫「豎中秋」。

B. 廣州中秋節哪裡有燈會

廣州中秋節雲台花園和文化公園有燈會。

1、廣州雲台花園在花展的基礎上,每年中秋國慶期間舉辦的大型燈會亦成為了雲台花園的標志性活動,如今的雲台花園已在市民遊客中擁有了自己獨特的概念:「春節賞花、中秋賞燈」。

2、廣州文化公園中秋觀燈賞月「中秋燈會」始於1956年,於每年中秋期間舉辦,深受市民喜愛,曾以「千盞花燈、百萬觀眾」傳為美談。文化公園的彩燈色彩鮮艷、工藝精巧,融匯四川、佛山制燈工藝技術,可謂形、色、光、聲、動俱全。



中秋燈會由來:

中秋節習俗眾多,有著許多的游戲活動,其中就有玩花燈。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就記載了中秋夜節習俗,其中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雖然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但是中秋節的花燈會並不像元宵節燈會那樣的大型,而且中秋玩燈的活動也主要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

C. 廣東人在中秋節有啥習俗呀、越詳細越好,

1、樹中秋:在廣州,有「樹中秋」的習俗,樹亦作樹,即將彩燈高掛起來。「樹中秋」離不開扎燈籠,孩子們在大人們的幫助下,用竹紙或水果皮扎燈籠,最簡單的是柚皮燈。

2、燒塔:在廣東尤其是潮汕地區,中秋有燒塔祈福的民俗。它是稻穀節節飽滿,家裡紅紅火火,親朋平平安安的象徵。

3、舞火狗:在惠州龍門藍田瑤族鄉,每年中秋佳節都要舉行「舞火狗」活動,以感謝狗對瑤族人的貢獻。據說已有三百年歷史了,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他的父親是用狗奶將他喂大的。所以每逢農歷八月十五,村寨會舉行舞火狗活動來感謝狗的養育之恩。

4、照月:古時在東莞流傳「月老為媒」的說法,家中如有男未婚女未嫁,便會在中秋三更夜時,於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

5、舞火龍:在佛山南庄,流傳了上百年的舞火龍習俗,寓意年年都好,身體健康,這一夜比過年還要熱鬧。村民將近百米的龍身,高高舉起,金龍直欲騰雲沖天。而後醒獅壓陣,搖頭晃腦、閃撲騰挪,栩栩如生,極具當地特色。出遊時,炮竹和鑼鼓為火龍開路,近百米的龍身被眾人舉起,翻騰起舞,場面熱鬧非凡。

D. 中秋節的慶祝活動、方式、習慣、風俗有哪些

1、吃月餅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

2、走月

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

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而解放後建的莫愁湖公園之抱月樓,則成了市民賞月的新景點。

舊時南京人「走月」還有一種特殊之舉:凡沒生兒子的已婚婦女,要去游夫子廟,隨後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中華門外窯灣街的上碼頭有座澗子橋,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則來此往橋下摔瓦罐,據說能使妻子懷孕。久而久之,這座橋也訛稱見子橋。

3、中秋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4、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5、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處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

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E. 廣州的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樹中秋
中秋節在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燈的開頭多樣,不果品燈,也有鳥獸、魚蟲燈,也可砌成字燈。到了夜裡,就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然後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如平台、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也叫「豎中秋」。
拜月光:
拜月光,主要為南方民族習俗之一。儀式在中秋節月亮升起時進行。
古代的人民以務農為主,農事和季節變化的關系非常密切,而一年中的秋季,農歷八月中旬,又是豐收的黃金季節。「秋」字原本就有「禾穀熟」的意思。人民辛辛苦苦,終於等到收獲,於是家家戶戶都設酒備菜,祈求農耕順利,以及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了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古代稱為「秋報」。這就是拜月習俗的開始。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由周天子每年秋分祭月的習慣中繼承下來的。古人早已察覺到「月到中秋分外圓」的自然變化,所以很早在中秋前後已有「祭月」和「拜月」的活動。《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已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是拜月的意思。全句意思為周天子在春分之日祭太陽,秋分之日祭月,祭太陽的時分在清晨,而祭月的時分是在傍晚(夕月以夕)。 有詩去:清.李孚青《都門竹枝詞》:「刻餅分瓜幾案陳,團團同拜月光神,歸寧阿姊夫家接,目送那知妹生嗔。」
拜月儀式是:對月當天,有天台的在天台,無天台的在門口豎起竹子,掛起燈飾。放置供桌,擺上月餅、茶水、糖果,芋頭、菱角、柚子、香蕉、楊桃、柿子、油甘子等(芋頭的擺法是,在盤的中央放芋也母,周圍擺芋仔),對月而祭。祭月時要焚香燃燭,虔誠的許願祈福。
紙扎燈籠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靚景,可對此大 家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得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得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得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色彩。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只,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今年中秋佳節,「提燈籠」得保守民俗還流行起來!在中山,過去專製做燈籠得民間老藝大 家,今年紛紛重操舊業,製做得燈籠供不應求,民俗生活得回歸熱潮,讓老藝大 家七天長假「人民幣包鼓鼓囊囊」,心裡更舒坦

中秋節,提燈籠、吃月餅都是必備得節目,「咱們微型時候,流行木瓜燈,利用木瓜皮製成得別致花燈,非常有意思,木瓜燈陪我度過整個童年。」 小時候,除了木瓜燈,還有香蕉燈。幾乎家家戶戶得小孩都能做,每逢中秋佳節,非常多小孩都能提著燈籠一塊兒遊玩,大家也提著燈籠到田野里賞月。提著燈籠賞月是一種傳統,保守手工燈籠有非常多文化要素,打個比方說燈籠上得畫,『仙女散花圖』、『嫦娥奔月圖』、『八仙過海圖』……都有著濃濃得文化味。而提著燈籠賞月,特多得是為了和親大 家交流,小微型燈籠給中秋增添了幾分溫馨和浪漫。」

F. 廣東中秋國慶黃金周有哪些節慶活動

廣東省在今年中秋國慶黃金周期間推出了多項節慶活動,其中民俗文化類9項,親子游類5項,濱海游類4項,溫泉游類3項,自然風光類7項,美食類6項,遊客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參與。

活動具體如下:

一、民俗文化類

1.海泉灣度假區,將於10月1日-8日舉辦2017海泉灣「地中海風情節",活動亮點:包括聚海泉灣DIY大賽·享地中海國家風情游,感受沐浴文化·徜徉海の溫泉,神秘奇幻之旅·開心樂園相伴,中秋猜燈謎·灣灣來送禮,視覺盛宴·全新晚會——《浪漫珠海》,繽紛地中海·熱辣演藝秀,音樂煙花SHOW。

2.珠海御溫泉景區,將於10月1日—7日舉辦泡溫泉·逛廟會·吃大餐活動,活動亮點:集合風土玩意、民俗雜趣和特色小吃等傳統風俗,融合廟會氛圍雅緻。

3.森波拉度假森林,將於2017年10月1日-8日舉辦「綠竹禪韻?低碳生活」森波拉竹泉溫泉年活動,活動亮點:傳承部落竹藝,弘揚竹文化,竹泉硒谷,綠竹禪韻。

五、自然風光類

1.肇慶七星岩景區,將於10月1日-8日推出「最美秋色」活動,活動亮點:賞七星岩湖邊的落羽杉秋色美、星湖國家濕地公園看「卧佛觀天」等。

2.韶關丹霞山景區,將於10月1日-8日推出上帝視角看丹霞--大疆無人機航拍丹霞山視頻欣賞及航拍體驗,活動亮點:給遊客不一樣的丹霞山視角,可提供空中拍照服務。

3.廣州白雲山風景區,將於9月27日至11月5日舉辦「奇幻森林」燈飾花卉嘉年華,活動亮點:通過「遠古森林」、「神奇動物」、「人與自然」3 個主題展覽區域,展現綠色、生態、環保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核心理念。

4.梅州雁南飛茶田景區,將於10月1日-8日推出國慶中秋八天樂,雁南飛與你high翻天,活動亮點:圍龍食府客家特色美食自助餐、圍龍食府美食盛宴、雁南飛官方微信預訂門票享優惠、雁南飛山歌藝術團景區大巡演。

5.河源萬綠谷休閑度假旅遊區,將於2017年10月28日-30日舉辦河源萬綠湖首屆打漁文化節,活動亮點:巨網捕魚、頭魚拍賣、水上載舞焰火等。

6.清遠市飛霞風景名勝區,將於10月1日-8日推出2017年清遠市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活動亮點:慶國慶、送國旗、與模範人物合影簽名留念藏霞洞前鑒純正道家太極表演,北江邊上玩傳統扳罾捕魚,讓您盡享古老漁趣。

7.廣州市南沙區,將於9月21日舉辦「金秋南沙行 看灣區明珠」系列活動,活動亮點:媒體記者和「廣州南沙發布」粉絲代表組成的參觀團,走訪了珠江餅業、沙仔島汽車碼頭、明珠灣展覽館等南沙特色的地標景點,開啟了系列活動的序幕。

六、美食類

1.珠海斗門體育館,將於10月1日-5日舉辦2017斗門美食節,活動亮點:以「多彩斗門,美食天堂」為主題,首次推出了「互聯網+傳統美食節」的模式,新添入了中秋遊園區、白蕉海鱸展區、扶貧義賣區等。

2.珠海外伶仃島,將於10月10日-30日舉辦外伶仃第四屆海馨美食節,活動亮點:豪華海鮮自助晚餐紅酒任喝、泡池免費使用、薩克斯演奏。

3.韶關翁源縣文體廣場,將於10月1日舉辦「央視曾尋味,最憶是翁源」翁源縣2017互聯網+名特優產品展銷會暨翁源特色美食品鑒會,活動亮點:以「央視曾尋味,最憶是翁源」為契機,通過這次活動打造翁源名特優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4.中山市,將於國慶期間舉辦「品美食,游中山」2017中山旅遊文化嘉年華活動,活動亮點:涵蓋了「廚神駕到」特色廚藝表演,「味道中山」美食節/攝影展,「霸王旅行團」中山旅遊禮券抽獎,「三姑版」鹹水歌、舞龍等中山傳統非物質文化藝術巡演,傳統燈籠、傳統剪紙DIY手工體驗專區等。

5.肇慶市端州一路中國硯村,將於9月30日-10月8日舉辦第一屆嶺南旅遊(美食)文化節,活動亮點:1、5.5米超大中國大月餅現場製作,中秋夜免費嘗;2、麥王爭霸賽,免費看;3、中國民族油紙傘、宮燈2000個,免費拍;4、吉尼斯超大硯王,60噸價值五億,免費賞;5、變形劍剛、黃包車,免費玩;6、免費美食劵,免費吃,每天前800名可領取,領完即止。

6.汕頭綠夢濕地生態園,將於10月1日—6日舉辦美食節+蓮藕宴、民俗燒活動,活動亮點:結合美食進行趣味游園、文藝匯演、猜燈謎等,提升遊客的參與度。

黃金周出遊不用糾結去哪了,趕緊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