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聖賢堂文化發展怎麼樣
擴展閱讀
深圳私人博物館怎麼開辦 2024-04-19 21:52:11
廣州非本地車輛怎麼限制 2024-04-19 21:47:37

廣州聖賢堂文化發展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3-27 08:21:03

A.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大全

《二十四孝圖》是現代著名作家魯迅所寫,出自魯迅舉頃哪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是我整理的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大全,歡迎大家參考。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

這篇文章的讀書筆記我更是無從下筆,完全不懂文章的主旨。現在我才明白魯迅先生竭力提倡白話文,推廣新文化的良苦用心。中國歷朝歷代通用文言文,不管你是否飽讀聖賢之書清一色張口閉口君子曰,之乎者也搖頭晃腦的整日掛在嘴上。似乎這就是飽讀聖賢書的證明。時過境遷,到了民國仍然離不開之乎者也,不說這些彷彿就不會說話了。文言文更加叫人難以理解。民國初期中國的文化發展幾乎停滯不前,而在現代文化發展突飛猛進,是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比正碼擬的。在文化發展速度之快的今天文言文已列入學校教學課程,已被尊稱為國學,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同時受到現代文學家們的尊崇。

我反反復閱讀了十幾遍,文章的潛在思想在說明一個我無法理解,思考還不夠透徹的思想理念。應該就是魯迅先生從個側面來講中國文學發展必須改革的一個趨勢,其目的就是推行新文學,提倡白話文勢在必行。先生提倡白話文主要原因,白話文深入淺出簡單明了,無論老幼都可以學會聽懂。文言文繁瑣寓意深奧,叫人難以理解。孔孟之道講的無非就是三綱五常道德倫理,陳舊的封建教育理念。貴為哲學也有不可取之處,其實就是封建思想在作祟。

魯迅先生推廣新文化,也並非一口否決了舊文學。先生寫作時也會引用文言文,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下啟下的作用。文言文之所以讓人難以理解,是因為短小精悍蘊藏很深的哲理。博學的人一看便懂可以完全理解;知識淺薄的人看到文言文就想雲遮霧罩,無法領會其中的道理。

文章第一段,魯迅先生一改文人墨客的溫文爾雅,「要用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墮入地獄也絕不悔改,總要詛咒一切反對白話文,反對白話者。」其實這並不是先生真正的惡言惡語,他也不是厭煩了白話文,只是借著這些話來發泄內心的悲憤。白話文及新文學不能推廣應用,紳士們和資產階級文人一味追求古人的孔孟之道周庄之理,卻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已到了不可救葯的程度;並以此壓迫剝削生活在黑暗底層的勞苦大眾,使得他們永不的翻身。

魯迅先生提倡白話文,推廣新文學不是沒有他的道理。清朝政府滅亡,一切科舉制度也跟著消亡。前清遺留下來的秀才舉人雖說滿腹文采,卻沒有用武之地,與一塊朽木沒有什麼區別。民國時期仍要使用文言文,就是那些殘留在前清遺老們心裡的封建思想封建禮教已根深蒂固,讓他們頑固不化。民國初期的文人們不肯放棄已經不合時宜的思想教育方法,只知追求儒家學說。

不忘孔孟之道周庄之理也是無可厚非,但一味追求陳腐不思進取只會使人的思想退步,人類也就不會有新的文明。在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就開展了提倡白話文推廣新文學,反對文言文舊文學的口號。學生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來提倡新文學。由此表明這不僅僅是魯迅先生的呼聲,也是具有愛國思想的學生的呼聲,更是全國各界愛國人士的呼聲。急切呼籲民國政府推行實施新文學,使用白話文推廣新教育體系,倡導使用白話文教學,卻遭到了封建思想文人和資產階級文人的無理阻撓。

白話文無法推行實施影響面之廣是可想而知的。那些初讀「人之初,性本善」的孩子們也有渴求新知識的心乎凳靈,有追求美的天性,厭惡了枯燥乏味毫無生趣的文言文。舊文學在一點點抹殺孩子們愛美的天性,一點點抹殺了孩子們對於學習知識的熱情。封建思想和封建教育理念在禁錮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童真。

魯迅對那些所謂的知識學者以老賣老非常痛恨。紳士們就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小有成就,就會原形畢露的進行言論攻擊。文人們也一定要罵「以為大悖於文格,亦即大損於人格。」紳士們自認為魯迅先生提倡新文學,有違背中國自古傳承下來的文學禮教,也就違背了做人的基本准則,有違孔孟之道周庄之理。魯迅先生文筆犀利刻薄諷刺辛辣,對那些枉稱文人的大學問家們一通胡劈亂砍,讓他們遍體鱗傷羞愧難當。對那些資產階級文人冷嘲熱諷橫眉冷對,毫不留情地揭開他們的偽善面具。

「幸而還沒爬上象牙之塔去」。魯迅先生的文章在當時的文壇以開拓出一片天地,也並非徒有虛名。先生在大力提倡白話文,提倡新文化,卻遭到了同一時期的資產階級文人和紳士的排擠,因為他們的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先生的文筆嚴厲批判資產階級文人的腐朽,揭露資產階級文人和紳士的假仁假義道德敗壞的丑惡行徑;揭穿他們文人外衣下隱藏的偽善的罪惡。魯迅先生的文章讓他們感覺如芒刺在背,永遠感不到舒服。

魯迅先生的文章受到愛國人士和青年學生的青睞。先生也是從前清走過來的,但骨子裡卻沒有紳士和資產階級文人的那種頑固不化保守的腐朽思想。激進愛國人士和學生喜歡閱讀他的文章,主要原因是先生對新文學的創作激情。文章中融進了作者的靈魂,將他個人的新思想、人生觀、道德觀毫無保留地剖析在世人面前。沒有虛假,更沒有高談闊論,顯然一個坦坦盪盪的君子。和魯迅先生比起來,他們就是齷齪小人。

另一個原因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文言文使用較少白話文較多,讀起來自然流暢朗朗上口更容易理解,對讀者有更大的吸引力。先生大力提倡白話文,所以先生首當其沖多使用白話文,以此來感染他身邊的人都來學習使用白話文,也將所有人的學習積極性帶動起來,白話文就會發展壯大。

魯迅在校任教期間,陳西瀅楊蔭槐等為一派的資產階級文人與先生水火不相容。他們反對白話文新文化的推廣應用,極力阻止先生的倡導。陳西瀅常對魯迅先生進行言論攻擊,還以此鎮壓學生響應提倡白話文新文化的運動。藉此污衊學生的愛國熱情,破壞學生的愛國思想。魯迅還借陰陽之說論證公正公理,談論正義是非。在黑暗統治下的舊中國,仍是專權當道,謬論肆意橫行,根本沒有公正公理可言,這也是中國歷代王朝的悲哀。

魯迅先生筆鋒一轉,談到了家藏的老書。唯先生專有的圖畫本子《二十四孝圖》應言而生。孝無非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而在先生年少時看來實在太難。對於《二十四孝圖》我很陌生,也是一次偶然在網路中瀏覽看到的並未在意,想不到這次寫博文它幫了我大忙。當我再次查看時心中不免認同先生的言語。

從遠古帝王舜的《孝感動天》到宋朝的《滌親溺器》,《二十四孝圖》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我為古人的孝行感動但卻不能完全苟同。其中《戲綵娛親》或是《老萊娛親》、《郭巨埋兒》這兩點和先生看法一致。我不是故意附和先生討好先生,實在讓我覺得古人太過迂腐。這樣的孝也可以被公認為孝嗎?

《郭巨埋兒》真可謂是迂腐之極。不說現代人的不孝,換做是我也絕不會埋掉親生兒子來奉養老母。郭巨為夫,可以耕田種地打柴度日奉養老母,也可供養孩子。郭妻可以紡紗織布做些女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樣可以生活。為奉養老母節省糧食寧可埋掉兒子卻不尋求生活出路,這和愚人有區別嗎?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此完結不是太悲哀了太可憐了嗎?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只知道玩樂正是享受父母愛護的年齡,面臨死亡都已無所知。一個地坑,一抷黃土,兩個愚蠢的腦袋就要輕易斷送一個鮮活的生命。愚蠢!以我看來這樣的孝行應該受到嚴厲的批判。這樣的孝千萬不要有人拿來效仿,否則孝就會變成罪惡的幫凶。

《戲綵娛親》雖然是孝子行孝,但也有不妥之處。高齡雙親在堂,老來子行年七十。挑水跌倒只要站起就會過去了事,即使父母心疼說些安慰的話,也不至於要裝作小孩子哭鬧來哄雙親高興。這樣一來倒顯得做兒子的有失大體,不會讓人認同,孝反而讓人覺得摻了假也不會有教後人行孝的意義,只當是一個笑話來講。

其他孝子圖做起來倒也容易,只是當今社會不同於往昔,行孝也沒有那樣艱難。父慈子孝社會風氣日漸好轉,作惡忤逆也不多見。孝子圖宣揚孝字當前含義頗深——為人子孝,育子承孝。讓我感動的是《賣身葬父》孝子董永家境貧寒,無錢安葬過世的父親就賣身為奴,真可謂之大孝。但在現代社會早已沒有賣身葬父的說法,只是董永行孝為之感動為之欽佩。

孝的寓意廣泛,並不拘泥於點面,也不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只要對父母沒有忤逆行為,經常和老人溝通增進與老人之間的感情,都可以稱為孝。孝是人的情感行為的基本准則。我想,對於孝有人會比我理解的更為深刻透徹。

難以理解的是文章最後一段。《二十四孝圖》是封建社會宣揚孝道的故事,故事也著實感人。關鍵一點,用封建思想舊的觀念宣揚這樣的孝道讓置疑。「老玩意」一詞魯迅先生似乎隱藏了什麼沒有說出來,是堅決提倡推廣新文學的決心,還是藐視舊觀念的陳腐?「本來誰也不實行」從本質上講這種舊的思想觀念驅使下做出來的孝道已經太顯陳腐,應該淘汰。孝應該傳承下去,但要切合實際的生活。

魯迅先生學識淵博,雖然提倡新文學,但並不表示他反對舊文學。舊文學中也有精華,可取而代之為我所用。他憂心父親因家中貧困擔心自己被父親的孝心賣掉,其實另有玄機。時逢動盪年代民不聊生。倘若天下孝子都如法炮製該有多少無辜的性命喪生,就會家破人亡,哪裡還有父慈子孝可言,孝又有何宣揚的意義呢?

含有諷刺意味的是文章的最後一句,「直到她去世——這大概是送給《二十四孝圖》的儒者所萬料不到的罷!」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祖母故去自己仍安然無恙,儒家宣揚的孝也就是一個失敗,事實證明孝也會有錯誤,不一定要依他們所說去做孝子必須履行的孝子行為。

我的文學知識淺薄,只能憑我個人的感念來理解魯迅先生的文章。這篇文章以《二十四孝圖》為介質,闡述了儒家學說並非盡善盡美,也會有瑕疵。這樣的瑕疵對人文教育沒有任何幫助,只會將人的理性扭曲異化,就不再是真理,是悖謬是人類惡行的起端。舊文學舊思想已經不符合社會環境需求,就應該去掉糟粕,取之精華繼續發揚光大。這就是社會所需求的,實際也是魯迅先生所希望的。孔孟之道固然要學習,但絕對不可盲目是從,否則就會產生錯誤的認識錯誤的行為。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

最近剛剛看完《二十四孝圖》,心中頗有感觸。雖說是簡短的24個小故事,24幅圖畫,但是,仍然讓人產生不少感想,既有感動,又有個人思考。其中的心得體會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孝」在我們中華民族5000 年文明長河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古至今,不知流傳著多少以孝為主題的傳說。當然,不用說,《二十四孝圖》中就收錄了24個孝子的故事。簡單的介紹下,時間上,從上古的堯舜時期,直到宋代,內容上有《孝感動天》,《親嘗湯葯》,《嚙指痛心》,《百里負米》,《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戲綵娛親》,《賣身葬父》,《刻木事親》,《行佣供母》,《懷橘遺親》,《埋兒奉母》,《扇枕溫衾》,《拾葚異器》,《湧泉躍鯉》,《聞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鯉》,《恣蚊飽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筍》,《嘗糞憂心》,《棄官尋母》,《滌親溺器》24個故事,時間跨度4000年。可以說,這24張圖,展示了中華民族從其產生到繁榮的這段時期內,孝道發展的全景圖。其中人物豐富,形象豐滿,個性十足,地位差異懸殊,上至天子帝王,下至黎民百姓,可謂展示了古代社會各階層的孝道姿態。語言上,雖然文章是由文言文翻譯而來,但是便於理解閱讀,確實是教育世人 的良好教材,更不用說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籍。

下面我來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受:

首先,孝道作為一種特殊的思想,在中國流傳了5000年,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可以說它是有中國 特色的一種文化,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一環。既然有著重要的作用,自然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先談談正面的作用。

看看「孝」這個字,「子」背著「老」,典型的象形字。古人真是偉大,簡簡單單,便道出了孝的真諦。何謂孝,就是晚輩對長輩的尊敬與愛。晚輩為了長輩,背著他們,關心與敬愛飽含其中。正是孝,拉近了家庭成員心與心的距離,於是便有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場景。

再者,孝不僅是維護家庭和睦的支柱,還是鞏固社會穩定的基石之一。在古代,常常會有帝王「以孝治天下」,大力弘揚「孝」文化,名篇《陳情表》便是例證。此外《孝經》有雲:「

昔者天子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天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可見,孝對於社會有著極其的重要的作用。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從《二十四孝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24個故事有不少明顯的誇張之處,甚至有個別故事為了宣揚孝,竟有殘酷自虐之傾向。舉個例子。

王祥卧冰求鯉。因家中老母生病,王祥為了給老母煲湯,不惜在嚴寒冬日,赤裸身體,以自己的體熱化開冰冷堅硬的河面。這個故事,表面上兒子為了老母親舍棄自己,讓人感動,實則誇張過度,不切實際。只為求一尾鯉魚,何必自虐?只要找來工具,挖開冰面,釣上一尾並不是什麼難事。明明簡單的道理,偏偏要用這種荒唐的方法來解決,真是愚蠢至極。更有甚者,埋兒奉母。荒年,在古代是時常是出現的,但是竟然有人要埋掉自己的親生骨肉節省下糧食來供養老母。如此做法,著實讓人不解。人真的能這么狠心?那位老母親真的能咽下用小孫兒的命換來的糧食?畢竟血濃與水啊。這些愚孝 不僅在與家庭內部肆虐,更是影響了整個社會。「天下無不是父母」,「三綱五常」,也是此等愚孝衍生出來的糟粕,搞的社會烏煙瘴氣。於是乎,終生大事由父母做主是孝;談到父母的名諱,必要放聲大哭,是孝;將地方官,大臣,天子視作生身父母是孝;父母去世,要放下一切,守墓三載,這也是孝。愚昧啊,何等的愚昧。

時代畢竟在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終究也會隨著外部世界的改變而改變。當封建社會的大廈坍塌,愚孝也如東逝之水,終究將化成歷史的煙塵。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或許是國家沒有大力宣揚新世紀孝的重要性,人們似乎將孝淡忘了。為了個人生活的方便,他們忍心父母安置在敬老院,他們忍心將老人呼來喝去,他們忍心辱罵父母只為紅顏一悅,等等的類似事件已是數不勝數。這是社會的倒退嗎?我不相信,我們更不希望是,我們渴望孝的回歸。

終於,我們看到了,還有他們,一個個感動中國,平凡而偉大的人們。你們可以為一個毫無血緣關系的人奉獻一生,你們可以堅持年年月月,你們可以忍住心酸,微笑著流淚。他們不曾被我們熟知,也不曾被社會標榜,不過,他們仍然默默的繼續著,用行動感化世人。他們是平凡的英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理解你的父母,當他們在早晨叫你起床的時候,無意中打擾了你的好夢,可能你真的是學習太晚十分瞌睡,請壓住你的火氣,乖乖起床;當你因為成績的下滑而被父母責備的時候,請不要在心裡埋怨他們,他們是真心關心你;當你事業有成的時候,請將成功與你的父母分享,你的今天有他們的功勞。

請抓緊時間,現在做,還不晚……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

《二十四孝圖》好句:

1.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為罪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絕不改悔。

2.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3.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作者用誇張的筆調,連用三個「最黑」,描述了自己之於「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的痛恨,義憤填膺.寫出自己的感情基調,從而引出下文.)

4.無論忤逆,無論小水,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聽故事也不喜歡是謠言,這是凡有稍稍留心兒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寫出了兒童心理的純真,不詐作.和老萊子做對比,充分體現出「我」對老萊子的厭惡反感之情,也表現出「我」對二十四孝圖的極不認同.)

5.現在想起來,實在很傻氣,這是因為現在已經知道了那些玩意,本來誰也不實行.

(舊社會的封建思想十分要不得,魯迅就加入一些對封建習俗和封建思想文化給予尖銳的諷刺和批判,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的醜陋.)

6.「然而,對於陰間,我終於已經頌揚過了,……雖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確沒有受過閻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貼,則差可以自解.」

(作者用些許調侃及戲謔的語氣,鮮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虛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屬實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及黑白不分.)

7.「我能在大眾面前,冠冕堂皇地閱看的,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和《玉歷鈔傳》,……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觸犯天條的,即使半語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當的報應.」

(作者通過舉出例子,描繪出小時候在私塾之外自在的閱讀,從而反面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及他們對兒童的毒害,但作者對於雷公電母天馬行空等的描述,無一不包含作者對其的喜愛之情.)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

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細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回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為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弔唁。我們那時有什麼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於打手心。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裡還閃出蘇醒和歡喜的光輝來。

至於玩著「搖咕咚」的郭巨的兒子,卻實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親的臂膊上,高高興興地笑著;他的父親卻正在掘窟窿,要將他埋掉了。說明雲,「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劉向《孝子傳》所說,卻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給了兩弟;孩子是才生的,並沒有到三歲。結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賞析:《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回憶性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圖》給我影響最深。文中主要是批判封建孝道觀念,讀來勝讓人惶恐,不僅覺得就是觀念與當今所持態度不同的何止十萬八千里之遠。開篇作者反對「妨害白話者」,態度尖銳,亦使人想起魯迅先生是中國歷史上寫白話文的第一人,魯迅先生認為,勿徒的古書是束縛兒童想像力的。從「我的小同學因為『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可見,那時的兒童對諸如此類的新的形式的書籍是多麼喜愛,這就是白話。

接下來,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選文分析了「郭巨埋兒」的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

最近,閑暇之餘看了魯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讓我非常的有感悟。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

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看完《二十四孝圖》,我覺得孝是應該的,尤其最近國家出台的不回家看老人違法,也是為了提倡孝。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

古人造字很奇巧,「孝」字是由老人的「老」的上半部,還有一個「子」字構成的。就是做晚輩的要把老一輩的頂在頭上,以示尊敬。古代的「二十四孝」把二十四個孝的故事編在一起,用來教育後輩。那古代的孝到了現在對我們有多少有效了?

魯迅曾經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中提到,「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這是因為現在已經知道了這些老玩意,本來誰也不實行。」和「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可以看出魯迅竟然和竟敢同傳承了中華五千多年的孝道叫板。你想想這兩個故事就先拿「郭巨埋兒」 來說吧,

這大約講了這么個故事:一個叫郭巨的人, 因家中貧困,導致口糧供應不足,在母親和兒子中只能保證一個人有飯吃。郭巨為了做孝子,盡孝道,便准備將兒子埋入地下,可當他掘地掘到二尺深時掘出了黃金一釜。這個故事的結尾可算是皆大歡喜,因為郭巨掘出了黃金,所以郭家便有錢了,郭巨也不必埋兒。不過,這個故事卻使兒時的魯迅產生了極大的恐懼與擔憂,總擔心哪一日家中也沒錢了,他的父親也當一回孝子將他也埋了,然而掘出黃金的概率是幾乎為零的。這種恐懼感直到魯迅的祖母去世才消失。

我想,人們看了此文後定是會笑的,《二十四孝圖》的作者本是想要傳播孝道的,可他們萬萬不曾料到這卻在童年的魯迅身上產生了這種作用。記得我初讀此文時,覺得這位魯迅先生也太霸氣了。後來,魯迅的文章看得多了,才悟出魯迅是在諷刺古代的封建禮教,表達對封建禮教的不滿。在古人看來,孝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道德,人若沒了孝,便沒了道德。但是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人們,不要說對父母不敬了,那些打罵父母者、動輒訓斥父母者,不勝枚舉。更有甚者,我在報紙上看到,一位母親為了讓不務正業的兒子用功讀書,感化兒子,竟在大街上眾目睽睽之下向兒子下跪,可那不知羞恥的混賬兒子不但沒有向母親認錯,反而當街罵起了母親!

從魯迅的身上我就可以讀到古「孝」對現在沒有多少實用價值。「二十四孝」的故事不能盲目去學習,那我們要怎麼樣發揚從古到今的孝道了?

讀「二十四孝」不能盲目的去模仿,我們不能仿效老萊子摔倒娛親,也不能學郭巨為母而埋兒,我們讀「二十四孝」是學習做晚輩孝順長輩的孝順精神,學習「百行以孝為先」的最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德,學習孝順長輩尊重晚輩的思想。

說實話其實,孝的本意即為尊敬長輩。現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我們固然做不到古人的「黃香扇枕」、「陸績懷橘」。但是我想,我們若能抽出點時間來關心一下父母,替他們倒杯水或是剝個橘子,也可以算是盡一點孝心了。

;

B. 老同事聚會主持詞

契合現場環境的主持詞能給集會帶來雙倍的效果。在當下的社會中,各種場合中活躍現場氣氛的任務都交給了主持人,一起來參考主持詞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老同事聚會主持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老同事聚會主持詞1

A:各位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B: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朋友們:

A:永遠是人見人愛的美女們;

B:經得起歲月打磨的帥哥們;

合:大家晚上好!

我是原服務部的XX

我是原財務部的XX

合:「辭舊歲,溫友情,迎新春,勵激情」老同事聯誼會正式開始!

A:非常榮幸擔任這么多老同事聚會的主持人。老領導們的到來讓我們此次聚會蓬蓽生輝,激情盪漾!

B:老同事相聚;大家相聚,一起為明天更美好而相聚;相互牽手,共聚美好,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A:今夜,我們相聚在這里,享受緣分帶給我們的歡樂,享受這段美好時光!

B:今夜,我們相聚在這里,一起用心來感受真情,熟悉親切的笑臉在綻放!

A:今夜,我們相聚在這里,敞開你的心扉,釋放你的激情!

B:今夜,我們相聚在這里,這里將成為歡樂的海洋,讓快樂響徹雲霄!

A:今夜,我們歡聚一堂,歡聲笑語;我們激情滿滿,心潮澎湃;今夜,送去祝福,帶著祝願、帶著囑托,埋藏已久的期盼,化作今日相逢的喜悅;今夜我們歡聚在一起,踏著新年的鍾聲,共同迎來一個美好而浪漫的夜晚,首先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和大家一起共度,一起狂歡,一起回味往日的美好。

B:今夜,是濃濃的相思和友情讓我們相聚在一起;今夜,是節日的喜悅和歡樂讓我們相聚在一塵謹起;同時感謝所有的老同事和朋友們一起來參加這個團聚之夜,和我們共同度過這個快樂、祥和的夜晚,讓我們用歌聲和祝福迎接新年的鍾聲,願明天更加美好,讓我們為明天的.平安和幸福虔誠祈禱、祝願!願每一個虔誠祈禱和心願,在來年都能夠實現。

A:現在有請我們在時的XX先生陳總致辭,大家掌聲歡迎!

B:接下來有請我們原來代理先生,馮總就此次聚會發表感言,大家熱烈歡迎!

老同事聚會主持詞2

男:我是今晚的主持人:xxx

女:我是今晚的主持人:xxx

男:燭光回應著我們的笑臉,

女:歌聲盪漾著我們的心潮,

男:捧著濃香的蛋糕,

女:映著閃爍的燭光,

男:踏著金穗的香氣,伴著優美的旋律,我們迎來了7、8、9月份員工的生日聚會。充滿朝氣逢勃的星河,又一次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女:在這充滿激情的日子裡,在這讓人陶醉的氛圍中,讓我們用優美的旋律、悅耳的歌聲、激揚的文字,為我們每一位生日的員工,送上深深的祝福!

(合)祝你們生日快樂,心想事成。

女:會心的微笑總是那樣的甜美,

男:相聚的心情總是那樣喜悅和激動。在星河這個溫馨的大家庭里,公司總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為員工過生日,缺埋讓員工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公司領導的親切關懷,今天晚上月份生日的朋友將會和公司領導度過一個難忘的生日之夜。

女:在公司領導的管理和指導下,福建星河已逐步走入正軌,生產和後勤都忙得不亦樂乎,經營業績明顯上漲,這將預示著公司又將收獲累累碩果。

合:我們只想為您們送上一句話:同事們,你們辛苦了,生日快樂!

合:現在,我們代表星河電路(福建)有限公司,向各位正式宣布,「20xx年第三廟7-9月慶生聯誼晚會」現在開始。

老同事聚會主持詞3

A:各位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B: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朋友們:

A:永遠是人見人愛的美女們;

B:經得起歲月打磨的們;

合:大家晚上好!

我是原xx服務部的XX

我是原xx財務部的XX

合:"辭舊歲,溫友情,迎新春,勵激情"xx老同事xx聯誼會正式開始!

A:非常榮幸擔任這么多老同事聚會的主持人。老領導們的到來讓我們此次聚會蓬蓽生輝,激情盪漾!

B:老同事相聚;大家相聚,一起為明天更美好而相聚派扮基;相互牽手,共聚美好,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A:今夜,我們相聚在這里,享受帶給我們的歡樂,享受這段美好時光!

B:今夜,我們相聚在這里,一起用心來感受真情,熟悉親切的笑臉在綻放!

A:今夜,我們相聚在這里,敞開你的心扉,釋放你的激情!

B:今夜,我們相聚在這里,這里將成為歡樂的,讓快樂響徹雲霄!

A:今夜,我們歡聚一堂,歡聲笑語;我們激情滿滿,心潮澎湃;今夜,送去祝福,帶著祝願、帶著囑托,埋藏已久的期盼,化作今日相逢的喜悅;今夜我們歡聚在一起,踏著新年的鍾聲,共同迎來一個美好而浪漫的夜晚,首先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和大家一起共度,一起狂歡,一起回味往日的美好。

老同事聚會主持詞4

歲月的回想點燃激情與夢想,xx堂養生連鎖,愛的港灣,夢開始的地方。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以及親愛的各位聖賢家人們,歡迎您參加xx堂養生連鎖誠安店開業典禮的現場。我是來自三店xx沐足的許澤銘,非常有幸擔任此次xx堂養生連鎖誠安店開業典禮主持人。

在過去難忘、溫馨而感動的日子裡,xx堂養生連鎖曾無數次與我們攜手並肩,將短暫寫成永遠,將平凡又化作了燦爛。在相聚的第一時間,深深的祝福帶到在位各位的身邊。祝願在座的每一位,真的可以每一秒歡天喜地、每一分充滿活力,每一天得心應手,每一月萬事如意。祝願大家歲歲年年一本萬利,祝願在位各位家人,您的一生豐功偉績,同情的掌聲再次鼓勵。

今天,感謝在座的各位領導、嘉賓能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開業盛典。下面由我來隆重介紹出席本次開業盛典的領導、嘉賓;

他們是:xxxx,xxx,xxx

至此,xx養生連鎖的全體所有家人們,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嘉賓的到來!同時,在聖賢堂養生連鎖另外四家分店的管理團隊也來到了我們的開業盛典現場,二店智足堂的同事在那裡?三店聖賢沐足店的同事在那裡?四店足笙緣的同事在那裡?五店,金瑤池的同事在那裡?誠安總店的人那裡,那們誠安總店的所有家人再次以東道主的身份歡迎今天參於開業盛典的各位嘉賓以及我們分店的管理精英,掌聲送給他們好么。謝謝。

今天是20xx年8月13日,在這個令xx家人們都激動不已的日子,公司歷經15年的發展,致力於打造國際養生品牌,做中國的足療保健。那麼在今天,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他是誰呢,楊茗茗,

激動人心的時刻一波接著一波,下面這個環節,可以說是整個開業典禮的看點、亮點與焦點。也是我們期待已久,聖賢堂養生連鎖(頒發理事牌)

接下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出XX董事長XX先生上台發言;

聖賢堂養生連鎖誠安店的開業,展示出聖賢堂強勁的發展勢頭,也標志著聖賢堂養生連鎖企業走向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道路,並逐步向連鎖加盟發展。在此也預祝我們的明天,生意紅紅火火,財富廣進。

八月,似火的季節。接下來,讓我們共同走進聖賢堂養生連鎖誠安店,感受聖賢堂帶給我們一絲絲涼爽與愜意。體驗尊貴,共享健康。聖賢堂養生連鎖開業盛典圓滿結束,謝謝各位領導、來賓的光臨。請各位領導、貴賓移步到聖賢堂養生連鎖店內參觀……

老同事聚會主持詞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又是瑞雪飄飛的季節,又是辭舊迎新的時刻;回顧過去我們無比自豪,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

今天,我們相約在這里,書寫昨日的歌謠,同唱明天的輝煌。

在過去的一年裡,在總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我們全體員工團結一心,群策群力,完成了一項又一項的任務。在這里我真誠的說一聲「大家辛苦了!」

今天到場的都是平日里朝夕相處的同事們,也許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所以這樣勝似家人的親人,今晚應該算是一個家庭聚會。願大家共同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

下面,請讓我們調整好我們漂亮的坐姿,拿出那最燦爛的笑容,用最期待的眼神,還有那最最熱烈的掌聲,隆重請出我們的總上台給大家致辭,鼓掌歡迎!總講話(掌聲)

謝謝總!(掌聲)時光就像一條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從人們身邊流過。不知不覺中,一個值得回憶的20年匆匆地走了,迎來了一個新的歲月,開始了人們的又一段旅程。我們已經送走了碩果累累的20年,迎來充滿希望和更多期待的20年。在20年我想大家都收獲了很多,成長了很多。我們准備了一個短片,為大家回放這段珍貴的記憶…

(播放員工入職及工作場景)

好,看過了短片,我想大部分夥伴都在上面找到了自己的身影,是不是勾起很多美好的記憶呢?好,我這邊不多說了,用餐之前首先有請部門的為大家送上今天為大家奉上豐盛的晚餐,請大家用餐吧!一會兒我們還有精彩的節目送上。

C. 山東有「一山一水一聖人」之說,您能詳細地說一下嗎如何理解

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這句話,出自於清朝岳飛後裔岳鎮南之口,是岳鎮南主持湖南學政時,在與那些出生於「千山千水千才子」的江南形勝之地的同僚們逗趣時脫口而出的。 言外之意,山東山、水、人都振聾發聵,勝似江南的千山千水千才子。

「一山一水一聖人」,分別指泰山、黃河、(趵突泉,另一說。)孔子。

泰山 為什麼五嶽稱第一呢?因為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因此有了 會當游枯姿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句。

黃河 自上游黃土高坡,裹挾著大量泥沙流經山東,造就了奇特的自然景觀「陸上懸河」。河道高於兩岸4——6米,設防水位高8——12米。黃河經山東東營入海,年造陸3萬多畝,每年新增面積20多平方公里, 成為共和國新增的國土,堪稱水之奇跡,水之第一。

孔子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廟,孔府,孔林,其格局規模如皇宮、帝陵。 從古至今,孔子是享譽中外的思想大家,幾千年來受到尊崇,其影響之深遠,堪稱中華第一人。

自古以來,「江南多才子,齊魯出聖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回,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兵聖孫武,智聖諸葛亮,書聖王羲之……山東從古到今名人輩出,人傑地靈。

山東,不僅有好山,有好水,還有好人

題主說的「一山一水一聖人。」這個基本上概括了山東的重點,無異於一張明片!

那麼,一山是指哪座山?

當然是東岳泰山!

那麼,一水指的是哪裡?

當然是母親河——黃河!

那麼一聖人是誰呢?

當然是孔子,孔聖人!

l 東岳泰山!

說起五嶽之首——東岳泰山,其險,其秀幾乎冠絕天下名山。

歷代文人騷客為泰山寫就的佳作詩篇幾乎是數不勝數。令人流連忘返!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就是說泰山!

就是大唐幾朝皇帝封禪,也選擇的是泰山!

所以,泰山 歷史 文化底蘊,濃郁,說是天下第一名山,真的是實至名歸!

其實,在登泰山時,吟哦《登泰山記》也是一種享受名山名作的美!

2 黃河,貫穿山東!

黃河,不僅僅是山東的母親河。

更加是華夏子孫的母親河!

就連著名的歌唱家張明敏一首《我的中國心》,唱紅了海峽兩岸,當中就有母親河——黃河!

黃河的水,貫穿山東,養育了山東人民,也是滋潤了山東,說她是母親河非常的貼切——因為她的重要性,因為她的息息相關,因為她那廣茅的胸懷……

3 聖人孔子,華夏子孫誰人不知?!

山東,孔子,在 歷史 文化上,成就了彼此,相德益彰。

說起孔子,以及孔子文化,還有孔子的影響,可以說是博大精深,家喻戶曉,歷久彌新!

稱孔子為聖人,不僅僅是他的完美,還有他的功勛和影響!

也就多年來為世人推崇和銘記!

一人一水一聖人,

萬言萬語萬古情!

關於山東有」一山一水一聖人」之說,這是文化厚重的山東人對聞名遐邇的山東文化 旅遊 資源極簡式的歸納提煉。所謂」一山」,是指」五嶽獨尊」的泰山;」一水」,是指」敗拍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一聖人」是指」萬世師表」的文聖人孔子。

關於山東有」一山一水一聖人」之說,是朴實謙虛的山東人對山東 歷史 文化和 旅遊 資源白描式的廣告呈現,也確實與眾不同,獨具特色。這里暗含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深意。

關於山東有」一神絕山一水一聖人」之說,已經深深植根於全中國人甚至國際友人的內心。2008年北京第29屆夏季奧運會,看過開幕式電視直播的朋友是否還記得,當29個焰火大腳丫穿過深邃的 歷史 天空,把視角推向奧運會主會場——鳥巢,緊接著映入大家眼簾的,就是那個震撼人心的鼓舞和那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就是孔子在春秋向世界發出的邀請和呼喚。

山東有」一山一水一聖人」,好客山東歡迎您!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 山指泰山,水指流經山東境內的黃河,也有指濟南的趵突泉之說。聖人當然是儒學始祖至聖孔老夫子了。

「一山一水一聖人」的來歷

「一山一水一聖人」的出處有三個傳說。

一,出自岳鎮南之口

岳鎮南是清朝人,祖籍山東利津縣北嶺村。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天資聰穎,酷好讀書,清嘉慶十二年中舉人,道光二年中進士。

岳鎮南曾任湖南學政。江南人才輩出,江南才子未免恃才自傲。有來自江南的同僚出了一聯:「千山千水千才子」。岳鎮南則脫口而出對了下聯:「一山一水一聖人」。

二,出自劉公瓘之口

劉公瓘是清朝乾隆年間的進士,是山東東平人士。

劉公瓘讀書勤奮,學識淵博,考中進士後到南方做官。他剛到南方的時候,當地的學者想難為難為他,出了上聯:「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劉公瓘對的下聯是:「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三,出自王爾烈之口

有這樣一個故事:

乾隆年間江南科考,王爾烈主考官。應試的舉子想考考主考官的本事,就在王爾烈的館驛門上貼出一個上聯:「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王爾烈是北方人,他對了下聯:「塞北一天一地一聖人。」

這下江南才子們服氣了:多少才子也頂不上一個聖人哪!

第三個故事裡的下聯和「一山一水一聖人」有出入,但意思類似。其實按對聯的對句規則,前兩個故事裡的對子是不合適的。「山」怎麼能再對「山」,「水」怎麼能再對「水」呢?

一山

「一山」指的是泰山。

東岳泰山位於泰安境內,為五嶽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譽。

泰山風景秀麗,氣勢磅礴。主峰傲然拔起,環繞主峰的知名山峰有112座,崖嶺98座,溪谷102條,構成了群峰拱岱,氣勢磅礴的泰山山系。「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和「雲海玉盤」是泰山的四大奇觀。

但是泰山吸引人的不僅僅是它的自然景觀,更有 歷史 悠久的人文景觀。

泰山是歷代帝王封禪的勝地。「封禪」,是中國古代國家的最高祭典,因為它是人間「帝王」與天、地通話的儀式。 歷史 上一共只有六位帝王封禪過泰山,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這些帝王都是盛世開創者。

無數的文人墨客在泰山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文字。比如杜甫的《望岱》寫出了泰山的巍峨氣勢:

一水

「一水」指的是黃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由泰安市的東明縣流入山東省內,自西向東橫貫山東北部,在東營注入渤海。它滋潤了齊魯大地,發展了齊魯文化。

山東的另「一水」指趵突泉。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山東濟南是著名的泉城,趵突泉就是泉城的象徵與標志。

一聖人

「一聖人」指的是孔子。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山東曲阜人。

孔子是最早開創私學的人,他對學生因材施教,培養出了眾多人才。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者有七十二人。他去世後,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論整理匯編為《論語》,被後世奉為儒家經典。

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被尊為至聖。孔子對我國的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結語

齊魯大地,人傑地靈,一山一水一聖人,堪為山東代表,是山東引以為傲的特色風景和文化,現在的山東將其化為 旅遊 口號,指的是泰山、趵突泉和孔子。

沒有一個人不熱愛自己的家鄉。今我來說說自己的家鄉山東。

山東泰山,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泰安人。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而聞名於國的泰山石敢當,屬於中國的鎮物辟邪文化。泰山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 旅遊 景區。

山東濟南因「家家有泉,戶戶垂楊「,稱為泉城。而最聞名的趵突泉名列濟南眾泉之首,列為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具有南北方園林藝術特點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園林。

山東曲阜,孔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 ,位於曲阜城中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

說到「一山一水一聖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山東:「一山」指的是泰山;「一水」指的是黃河/趵突泉;「一聖人」指的是孔子。

山東有「一山一水一聖人」之說,你能詳細的說一下嗎?

一山,指泰山。泰山在全國是比較有名氣的,它的字意也比較有意義,贊美泰山的句子也比較多,泰山壓頂,五嶽之尊。

一水,我認為指黃河,因為黃河也是比較有名氣的,是比較有影響力的。黃河氣勢澎湃波濤洶涌,奔騰不息,是勇往直前的象徵。

一聖人,指孔聖人。孔聖人也是歷上史上很有名氣的人物,孔聖人周遊好多「國家。」孔聖人一生好學,收集了好多知識,傳播了好多知識。教育了好多弟子。在我國教育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傳說中是清代大才子紀曉嵐.做為江南主考 臨考前遊玩到酒樓.遇見一群臨考學子飲酒作詩.當時作為主考官的紀老師.也想了解一下江南才子們的學問.臨時參與對聯 游戲 比賽.幾輪下來學子們都不服氣啊!其中一位便出了一副上聯: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紀老師馬上對了一副: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此對一出.那幫才子一齊仰視.懵逼狀態緩不過來.直到考中拜見老師的時候才知道當初跟他們玩 游戲 的人是誰!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的一個 旅遊 口號。山指的是濟南泰山,水是濟南的趵突泉,聖人那就是孔子了。

「一山」——-泰山簡介:

泰山是我國的「五嶽」之首,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冠。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其古建築主要為明清的風格,將建築、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是東方文明偉大而莊重的象徵。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幾千年來,泰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隨著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嶽之長」的稱號。佛道兩家,文人名人紛至沓來,給泰山與泰安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道教稱第二小洞天﹐名其岳神為天齊王。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嶽之首」,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又成為世界珍貴遺產。

「一水」——趵突泉簡介:

趵突泉公園位於山東省濟南市中心的繁華地段,是國家AAAAA級 旅遊 景區,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東與泉城廣場連接,是以泉水、人文景觀為主的文化名園。

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趵突泉三窟並發,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18℃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像一層薄薄的煙霧,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1956年,趵突泉被整修辟為公園,歷經幾次擴建,逐漸建成以泉為主、小巧玲瓏、步移景異的泉石公園,面積從不足3.4公頃,擴至10.5公頃。

「一聖人」——-曲阜孔廟 旅遊 景區 簡介:

孔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位於曲阜城中央。孔廟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孔廟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建築仿皇宮之制,共分九進庭院,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左右作對稱排列。整個建築群包括五殿、一閣、一壇、兩廡、兩堂、17座碑亭,共466間。四周圍以高牆,配以門坊、角樓。黃瓦紅垣,雕梁畫棟,碑碣如林,古木參天。這一具有東方建築特色的龐大建築群,面積之廣大,氣魄之宏偉,時間之久遠,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築學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唯一的孤例」。孔廟凝聚著歷代萬千勞動者的血汗,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孔廟的總體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前為神道,兩側栽植檜柏,創造出庄嚴肅穆 的氣氛,培養謁廟者崇敬的情緒;孔廟共有建築100餘座460餘間,古建面積約1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金 元碑亭、明代奎文閣、杏壇、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寢殿等。孔廟著名的石刻藝術品有漢畫像石、明清雕鐫石柱和明刻聖跡圖等。漢畫像石有90餘塊,題材豐富廣泛,既有人們 社會 生活的記錄,也有 歷史 故事、神話傳說的反映。

大家好,「一山一水一聖人」這句詞源自抗金名將岳飛的後人岳鎮南,當時針對南方的詩詞,「千山千水千才子」,對的句子。

一山:泰山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的尊稱,五嶽之首,中國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上,受過歷代帝王的封禪和民眾的朝拜,給泰山留下了豐富的人文景觀,成為華夏文明的縮影。

一水:黃河

黃河是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中國人稱為母親河,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看作中華民族的搖籃,認作「母親河」。

一聖人:孔子

孔子被譽為萬世師表,所作文章,受帝王關注,民眾敬仰,仁義禮智信,千年推崇。

D. 她是張默的生母,張國立的結發夫妻,離婚31年後仍未出嫁,如今怎麼樣了

提起張國立,大家肯定會想起他在《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以及《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當中的精彩表演,而對於筆者印象最深的還是,張國立在《康熙微服私訪記》當中與妻子鄧婕的合作。眾所周知,張國立的發妻並不是鄧婕,而是話劇演員羅秀春,同時羅秀春也是張國立兒子張默的生母!

羅秀春是一個在感情上非常大度的人,羅秀春並沒有因為張國立的行為,而過多遷怒於鄧婕,因為羅秀春知道鄧婕是一個好妻子,同時也能夠成為一名好母親。

雖然張默有多次違法的歷史,但是將兒子養育成人,鄧婕其實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而羅秀春對於鄧婕更多的是一份感激,而並不是怨恨!

E. 中國古代的典籍的構成主要有

中國原指典籍,包括書籍、畫冊、圖片等出版物。,廣義的圖書泛指各種類型的讀物,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軸,又包括當代出版的書刊、報紙,甚至包括聲像資料、縮徽膠片(卷)及機讀目錄等新技術產品。 而書籍是圖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裝訂成冊的著作的總稱。中國地大物博,存在地域風俗等很多方面的不同,這正是教育系統根據自己地區特點選擇上的不同。但對些科普性的知識,我想內容大體上是應該一樣的。

中國古代的典籍可以分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細密的學術分科。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藝術、政治、經濟、法律、軍事,乃至於農、工、醫、科技等,都是混雜在一起的,後來才慢慢形成了經、史、子、集這樣簡單的四部分類。

「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范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書五經》、《六經》、《十三書》、《白虎通》等。

「史」是指歷史典籍,如《史書》、《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等。

「子」是指春秋戰國以來諸子之學,如《荀子》、《老子》、《莊子》、《論衡》等。

「集」是指古代詩派拍搏文詞賦的著作,分為總集、選集、別集,如《樂府詩集》、《古詩集》、《全唐詩》、《古文觀止》等。

中國古代典籍的構成主要有什麼
典籍不是狹義的文化產品,

典籍僅僅依靠辭義的詮釋自然是遠遠不足的。要揭示典籍的實質,還必須深入探討我國古代文獻中,典籍這一文化載體的具體構成;認識歷史文化發展長河中,典籍這一文化產品所具備的特徵。

簡述中國歷代主要典籍
一、《春秋》(春秋經)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二、《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中國古代典籍的構成主要有簡冊
書字在米字格的寫法:

「書」 字共有 4 畫,筆畫順序為: 橫折、橫折鉤、豎 、點。

書(拼音:shū),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作動詞,是書寫、記述的意思;後引申為名詞,指簡冊、典籍、文書、信函等。

組詞:

草書

[cǎo shū]

(名)漢字字體,特點是筆畫相連,寫起來快。

書寫

[shū xiě]

用筆寫。如:「書寫對聯」、「書寫橫批」。

書本

[shū běn]

(總稱):~知識

看書

[kàn shū]

指第二對腦神經在工作,兩眼賀哪直視書本內容,全神貫注,通過視神經將書本內容傳遞給腦中杻。

古代典籍可以分為哪四大類
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先後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初名《文獻大成》,後明成祖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永樂大典》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毀於火災和戰亂,也有相當一部分被後人以修書之名竊走,現今僅存800餘卷且散落於世界。

《永樂大典》內容塵祥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不列顛網路全書》在「網路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網路全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古代學者將古代典籍按內容分為四大類
古代將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類。《經、史、子、集》,中國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

1、經

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2、史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游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3、子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演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4、集

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我國古代典籍的構成主要有
《典籍里的中國》在總台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四期。本期節目將走進醫葯學典籍《本草綱目》,通過講述李時珍是如何不畏從醫難、著書難和出書難,歷經近三十年修撰巨著的動人故事,致敬以李時珍為代表的中華醫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意志,傳承中國傳統科學求真務實、心繫民生、開拓創新的精神。

聚焦中華醫學典籍,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科學精神

幾千年來,祖先一直在記錄我們的故事,講述我們的歷史,每部典籍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和心血。過去的三期節目,分別聚焦「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天工開物》、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精心提取了民本思想、農本思想及科學精神、實錄精神等深遠影響後世文化的重要理念。

本期節目中,《典籍里的中國》以《本草綱目》為切口聚焦中華醫學典籍,正是希望發揮文藝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增進大眾對中華傳統醫學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共同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學之大成,首次採用綱目體系為葯物分類,開創了歷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全書共計52卷,近190萬字,其中記載了葯物1892種,附有葯方11096首,繪有葯圖1109幅。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曾多次引用過《本草綱目》,並將之稱為「中國古代網路全書」;1953年,李時珍的肖像被鑲嵌在蘇聯莫斯科大學新落成的校舍,大禮堂的走廊里和李時珍並列的,還有牛頓、哥白尼、居里夫人、達爾文等世界著名科學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1年5月公布的「世界記憶名錄」中,《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一並被收錄,也是僅有的兩部中國醫學典籍。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研究員、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揚在節目中表示,李時珍強調的「醫者貴在格物」,就是一定要有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鄭金生看來,《本草綱目》記錄了中華民族運用和開發物質的歷史,雖然現在看起來《本草綱目》也有一些局限,但是它的歷史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家仝小林所說:「『天下醫書,天下共修,世代永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不斷地增補,到目前已經出版了十一版,規模巨大的醫葯學專科叢書《中華醫藏》推進了中國古籍文獻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向世界詮釋東方生命科學的智慧。」

撒貝南又淚奔,稱「這是一場極其震撼的心靈之旅」

「在別的節目里,風趣幽默的小撒總能讓人開懷大笑,但是在《典籍里的中國》,幾乎每一期他都會淚流滿面,也讓我們跟著他一起心潮澎湃,不能自已」……不少觀眾表示,這檔節目的情感烈度和思想濃度一樣地高,「實在是太好哭了!」

在《本草綱目》中扮演李時珍的是實力派戲骨王勁松,挑戰這個角色,他感覺壓力很大:「在這一段戲劇當中,李時珍的感情變化是很豐富的,他有悲情,有隱忍,有奮發,要在六十分鍾裡面把他這一生都給概括了,這是一個最大的難度。戲劇中,他中年遭受喪父之痛,自己還承擔著編撰《本草綱目》的重任,這部分需要我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演繹李時珍,我和他進行了一場跨時空的對話,他抱著『至死不怕難』的決心和信念逆流而上,這一點讓我非常地敬佩。」

撒貝南曾經稱自己是這檔節目中距離「情感沖擊波」最近的人。有觀眾誇贊他演技好,他卻告訴大家:「當優秀的演員裝扮之後站在你面前,你就覺得先賢們活過來了。一旦進入到那個情境,你會忘掉自己在表演,你面對的是厚重的典籍,面對的是偉大的人物,你就像活在那個時代!」

這次,當站在王勁松老師的身邊,看著他的眼淚奪眶而出,撒貝南再度淚奔:「我真切地感受到李時珍不懼萬難、逆流而上的決心,這是一場極其震撼的心靈之旅!」

李時珍未見過刊印版《本草綱目》 節目再為先賢圓夢

《典籍里的中國》用「時空雙向互穿」的獨特方式,不僅讓今人回到古代叩問先賢,也邀先賢來到當下,親眼看一看他們曾經嘔心瀝血的創作、九死一生的守護,被時光之河沖刷形成了怎樣的沃野。許多觀眾表示,這檔節目每每最讓人情不自禁眼含熱淚的,就是在先賢看到今天的盛世景象時欣慰的眼神。幸逢後世子孫不負他們所託、所願、所想,這些了卻心願的儀式場景,也構成了節目的高光時刻。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這是李時珍在青年時期向父親求說明志、決意行醫時所說的話。本期《典籍里的中國》以此為精神主線,串聯了李時珍「逆水行船」的一生:青年李時珍隨父行醫,在為蘄州各地百姓看病時,因為經常遇到辨錯葯、抓錯葯的病例,他心中堅定了重修本草的想法。此後,李時珍查歷代典籍書采八百餘家,踏萬水千山考證諸家本草,穿風霜雨雪,歷寒來暑往,守一盞孤燈,用近三十年修撰出了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令人唏噓不已的是,《本草綱目》剛剛刻成,李時珍仙逝,他沒能看到自己畢生為之耗費心血的書最後放在他的眼前。

在本期《典籍里的中國》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南帶老年李時珍來到了中華醫藏的一間資料室。聽聞《本草綱目》直至今日仍然是中醫案頭必備的典籍之一,白發蒼蒼的李時珍將《本草綱目》捧在手裡,終於彌補了未曾親眼見證其刊刻出版的遺憾,他說:「這一刻,我等了一輩子。」

此景此景,直擊人心。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表示:「李時珍捧著《本草綱目》的那一刻,我就特別希望這個穿越是真的,讓他看一看這個書成了,他的心血沒有白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鄭金生同樣感慨有加:「我這輩子研究《本草綱目》四十多年,曾經無數次地通過閱讀《本草綱目》和李時珍對話,但是今天,我的心裡真的很激動,我好像已經親眼看見他站在我面前一樣!」

中國古代典籍的構成主要有哪些
四大史書為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范曄的《後漢書》以及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1、《史記》系紀傳體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漢司馬遷著,約成書於西漢武帝征和年間。「史記」一詞,東漢之前乃一切史書之統稱,後始為司馬遷史書之專稱,原書最初被稱作《太史公書》,到東漢桓帝才改稱為《史記》。

此書體例為紀傳體之濫觴,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以紀和列傳為主體,故名紀傳體,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歷史。司馬遷撰寫《史記》的目的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終,見盛觀衰」。

2、《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3、《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後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

《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後進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為兩漢之際的風雲人物。其後的九卷是光武時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將領。

4、《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陳壽開始在蜀國任職,受宦官排擠不得志。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5)廣州聖賢堂文化發展怎麼樣擴展閱讀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其對史學的影響巨大。

一、建立傑出的通史體裁

《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為《史記》能夠會通古今撰成一書,開啟先例,樹立榜樣,仿效這種體裁修史相繼而起。通史家風,一直影響著近現代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二、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

中國古代,史學包含在經學范圍之內,沒有自己的獨立地位。史部之書在劉歆的《七略》里,附在《春秋》之後。

自司馬遷修成《史記》以後,後世作者繼起,專門的史學著作越來越多,西晉的荀勖適應新的要求,將歷代的典籍分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乙部記諸子兵術,丙部記史記皇覽,丁部記詩賦圖贊。從而,史學一門,在中國學術領域里才取得了獨立地位。飲水思源,這一功績應該歸於司馬遷和他的《史記》。

三、建立了史傳文學傳統

司馬遷的文學修養深厚,其藝術手段特別高妙。往往某種極其復雜的事實,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貼,秩序井然,再加以視線遠,見識高,文字生動,筆力洗煉,感情充沛,信手寫來,莫不詞氣縱橫,形象明快,使人「驚呼擊節,不自知其所以然」。其中,《廉頗藺相如列傳》被列入小學生語文實驗教科書第18課《將相和》。

我國早期的典籍可分為幾類?
《尚書》,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是我國最早的官方史書,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所錄,為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它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並列的一個文體類別。

F.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觀後感1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內的道德倫理深觸動了我和觀看過這部片子的人們,為什麼它能觸動我們呢?它是一部什麼樣的片子呢?是一部教我們做人做事的片子,是一部讓人們反省自己錯誤的片子,是一部讓千千萬萬人看了不禁流下淚水的片子。

當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做過危害社會的事就覺得自己沒有錯,自己是個好人,試問一下自己你孝順好父母了嗎?是一味的給錢給他們,還是真正用心去關心他們、體諒他們、尊敬他們呢?你對社會沒有危害那你對社會做了什麼貢獻?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教育他去為社會做貢獻還是讓他們以後更有錢更有社會地位呢?我們該反省了,反省我們到底做了什麼,也許你覺得做了一件你覺得沒什麼的事,你也許就是在危害社會了。

「學好《弟乎租子規》,做好中國人」!這句話刻在了我們的心中,一個人如果要成就自己不是拚命的想方設法賺錢(包括用非法手段賺錢),更不是為了提高社會地位不折手段,去違反自然規律,那將會讓自己得不償失。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我們沒有做好做人的本份,如果一個人連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又何談他能成就自己呢?如果他成功了那也不見得會走得遠。有的人會這樣想,為什麼別人做了那麼多壞事卻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呢?而我沒做過壞事卻過著平庸的生活呢?做壞事的人過著令人羨慕山此的生活,第一他也許是祖上積德,第二有一句話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也許是現世報也有可能是來世報。

《傳統文化論壇》里的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深刻感人,從婆媳到夫妻到父子、母子都被聖賢教育感化了,你說它好還是不好。記得故事裡的《九零後壞女孩》的牛文榮說過你說《弟子規》不好,但它讓我們的爸爸媽媽不離婚、不吵架,並讓我的爸爸改掉了不好的習慣,讓我從一個壞女孩成為了一個幫助人的義工。這些故事同時也是在給我們敲警鍾,如果我們今天了解了傳統文化而不去改正自己的錯誤,糾正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我們將逃不過自然規律給我們懲罰。這些老師在了解傳統文化後,他們去懺悔去呼籲大家不要像他們一樣。

通過傳統文化的熏陶從一個十惡不赦的人變成了一個幫助社會的人,了不起呀!是警察是監獄改變了他們嗎?不是,看現在從監獄出來後大多都繼續干回原來的壞事。是什麼讓這些人改變呢?是聖賢教育,是聖賢教育改變了他們。是聖賢教育讓我們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

現在很多家長也常常忽視自己的教育,把孩子往保姆、老師那一丟,自己去賺錢,到孩子長大了把錢留給他們,使得孩子從小有了依賴心、自私心、自利心,走入社會完全不能獨立又不招人喜歡的人,試問你們是真的愛孩子嗎?這是害孩子呀,我們應該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不是錢歲唯兆,是「德」呀0德」是一個人的根呀,沒有根,他怎麼能很好的生存下去呢?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觀後感2

先說說自己目前的狀況吧。身體上:視力嚴重近視加散光,左眼視力連一米外的東西都看不清;年紀輕輕現在就出現了類似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的特徵,坐上不到一個小時就得起來休息會兒不然腰椎就像針扎一樣疼,一場兩個半的期末考試都堅持坐不下來;曾經我的頭上沒有一根白發而今頭發卻漸漸變白;我的記憶力、理解力和邏輯能力嚴重下滑,現在英語單詞一個都記不住;大一時體能測試台階試驗毫無壓力而這學期的測試中我覺異常的累;大三下學期出現智齒阻生至今隔三差五的牙疼,經常都是疼的徹夜不眠;大學前我一年吃葯次數不超過三次,而大三後,床頭的葯片從來沒有斷過;大二的時候我可以在外打工連續兩天兩夜不合眼都沒感覺,而這學期有次在盤點公司做了一晚兼職回來竟然大病三天......總之,我的身體素質一日不如一日。在人際上,我的朋友圈子在逐漸的縮小,現在有種社交恐懼症,大一時我可以在一個擁有五六百觀眾的舞台上毫無壓力的發言,而現在,在一個五十多人的課堂上公開說話都覺得聲音和身體在顫抖......學業上更不用說,大學四年我沒有學到什麼真才實學,課一節也沒有認真聽過,全是考試前自學,考完後全都忘記......後來,我不知道是找工作的疲憊,還是命中註定,10月初隨便和一個很爛的國企簽了三方協議,我的成績找到這樣的單位實在人皆惋惜,這將是一條不歸之路,也是一個無底的深淵......

在家裡,有時候父母開玩笑說催我趕緊找個女朋友,我想就憑我這樣一個廢人:沒有健康的身體,沒有那麼高的學歷,沒有比較出色的學校和專業背景,也沒有一份像樣的工作而且畢業了還在一個窮山溝里工作......這樣的人我可以去找誰?我連自己的幸福都保證不了還想給別人幸福?我找女朋友簡直是誤人子弟,禍害別人,所以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好扯淡!大學畢業了,我的學業、事業、人際、身體都幾乎已經走到了絕境,前途一片黑暗,我像一隻無頭蒼蠅,又像一顆牆頭雜草,更像一隻斷線風箏,沒有目標,沒有使命......就是想不通:為什麼我的能力和別人差不多,而每次別人得到的總是比我好比我多?為什麼別人有那麼多的朋友,而我的人緣卻是這么的差?為什麼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線出發,而我為什麼總會陰差陽錯的贏在起點而輸在終點?為什麼我費盡心機想實現的事情總是一事無成?為什麼那麼多的噩運偏偏降臨在我的家庭?

一月前,一次偶然在優酷里點開了一個視頻,名字叫做《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看完之後獲益匪淺,它是由陳大惠老師發起製作的《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專輯之一,當初看到這個標題,「改變命運」這牛吹的好大,也許處於好奇,也許想看看到底怎麼忽悠人,就在優酷里找到了全套視頻並下載下來。看到「傳統文化」幾個字,就有一種排斥感,認為這都是什麼年代了還講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就是封建、迷信、老土、糟粕,我們應該接受西方的時代觀念跟上時代潮流,應該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在這弱肉強食的社會必須把自己變得強大起來,變得狡猾奸詐懂得算計老謀深算才能生存......所以我從心裡壓根瞧不起傳統文化。但在我看完光碟的小小部分後,對傳統文化從心底產生了敬畏!它讓我知道,傳統文化講求自然規律,沒有半點迷信!

我從來不相信人的命運可以改變,更何況看幾個視頻就能改變命運?但我離奇的發現我像一隻廚房裡被油煙糊死的有燈泡,漸漸被傳統文化擦亮,我的良知漸漸被喚醒,我的性格、行為、思想、價值觀、人生觀都在潛移默化的轉變......陳大惠老師的講座中,我找到了這么多年痛苦的根源,我找到了目前處境的原因,我找到很多一直想知道的答案,我突然覺得這二十多年白活了,學習了傳統文化真的讓我突然活明白了......

視頻中多次提到《弟子規》,已經活了22年,竟然從來沒聽過!讀到大學畢業竟然沒有一個人教過我怎麼做人,所以我根本不會做人!前幾遍讀《弟子規》沒什麼感覺,只覺得它是兒童讀物,但是讀到十遍、二十遍時,我的體會慢慢深刻起來,我把自己和弟子規做對照,幾乎沒有一條我可以做到。二十多年的行為舉止完全違背《弟子規》,假如從小我理解弟子規,哪怕是其中的一句話哪怕是幾個字,我就不會走到今天這種境地!

《弟子規》中強調「百善孝為先」,之前覺得在同齡人中我已經算很孝順了:在家基本沒有和父母爭吵過,上大學後從來沒有向家裡要過一分錢,並且隔三差五的給家裡打電話,生活上我厲行節約,從不講名牌......但學了傳統文化之後,知道其實我錯了。這么多年來我大不孝!傳統文化告訴我們:「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弟子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而我呢?看看現在的身體,這個被自己折磨的面目全非的身體,我這能叫孝嗎?這能叫愛自己父母嗎?這么多年,我沒有給父母買過像樣的衣服,沒有讓父母停止對我的操心,沒有讓父母脫離苦海,沒有讓父母過上一天享福的日子......

《孝經》上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你連你的爸爸媽媽都不愛,那個生你養你的人都不愛,你能愛誰,你能對誰好,你對別人好你愛別人那全都是假的!而我竟然在外面這樣不愛惜自己身體,竟然不顧自己的爸爸媽媽反而有輕生念頭,竟然曾經多次想著自殺和自殘......當我看到講座中投影儀上面的那副「跪羊圖」,我看到那頭羊,羊在喝奶的時候都是跪著喝,那是羊,羊能做到的今天我做不到我還以為自己孝順!當初媽媽在懷我們的時候睡覺都怕壓到,不能睡一個安穩覺,等到生我們的那天是那麼痛苦,母親的乳汁都是血化成的,一個正常人一生中大約要喝掉母親五百斤奶,就意味著我們是喝了母親五百斤血長大的,母親有都少血供我們喝?

想想自己的父母,身體都是那麼的差,尤其是父親,拖著癌症手術後的身體還在奔波勞累,還在家裡栽烤煙,還在磚廠里打工,還在街頭上賣菜,還在背,還在抗,還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奮斗,還在從事一個健康人都夠嗆的農活,還在每次的電話中無微不至的關心我......還有母親,我的媽媽是我見過的最堅強最善良最柔順最偉大的母親,在家裡忍氣吞聲這么多年,面對家裡的那麼多災難從來都是勇敢面對,相夫教子的使命做的無微不至!當我們嫌食堂飯菜難吃而倒掉的時候,父母在外打工連新鮮一點的蔬菜都捨不得買;當我們在星級酒店聚餐、KTV中K歌時盡情放縱消費時,父母還在買東西時為了那一兩毛錢講價錢;當我們買那些奢侈品時父母連雙拖鞋也捨不得給自己買......《弟子規》中講:「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所以學了傳統文化之後,我看到那些還在食堂鋪張浪費、那天整天比吃比穿、那些拿著父母的錢在學校談情說愛曬曖昧相互攀比的大學生,我就覺得他們特別的可憐!你們追求那種膚淺的享受會丟掉真正的幸福!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觀後感3

說實話,剛開始,我只是覺得在完成一項任務,甚至覺得這是一部把人思想引向極左或極右深淵的影片。但隨著一個個生動鮮活人物的展現,一段段真實故事的講述,使我的心靈在不斷受到震撼的同時,孝與逆、愛與恨、美與丑、善與惡、罪與罰變得闊然明朗,我的疑惑也得以解開,但又開始了另一方面的深思。

雖然我們每一天都在用心地開展各類活動以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但「艷照門」、「地溝油」等事件仍屢見不鮮、屢禁不止;地震、海嘯、凝凍、乾旱等災害更是頻繁發生,使得無數眾生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是什麼原因?此刻社會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聖賢教育改變命運》中提到的一句話最能概括,那就是「我們的想法、說法和做法出現了巨大的偏差和錯誤,造成了空前的無數的災難」。我們的確需要反思。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春風洗禮,比較過去,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生活的確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穿得破破爛爛,此刻穿得華麗舒適;過去住在土房子里,此刻住在高樓大廈中,電視上也好、報紙上也好,老百姓都交口稱贊此刻生活多麼美。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在物質高速發展的背後,我們的心已破破爛爛、面目全非,「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等人文道德,也早被眾人棄如敝屣。孩子們迷戀於網路游戲,大人們拚命地追逐享樂,此刻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我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見證一場場災害的發生、一幕幕浪子回頭的場景,一個個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身影。我們是否深思過,這些都是怎樣造成的?又是怎樣改變的?我們要怎樣才能真正的叫做創造和諧社會?「改變命運務必先改變心靈的軌跡」,我們此刻需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愛,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留下發展的空間。由於時光關系,我並沒有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看完,只是學習了一部分,但我已經有了對《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學習渴望,渴望將所有的資料學習完。我明白,一兩次的學習是根本不能學習到其中的精髓的,所以我會多學習,讓自我全面理解和掌握聖賢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各種啟迪。

「命由心造,福自我來」,中華五千年所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為什麼會被此刻的我們所扭曲,我們需要反思。除了自我的自由享樂,我們還有親情、感情和友情,我們還有「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我們還有一顆需要凈化的心靈!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觀後感4

這天看了第一集,十分感動。有關資料一向想看,而這天白天又恰恰下了訂單的《水明白答案》,結合了聖賢教育。

當我們的心散發著愛的能量和溫柔的平和的能量時,整個世界似乎都變得更加和諧了。水的各種完美的結晶,讓人感到如此平和。

我對佛教所說的因果報應並不十分相信,但是,我卻相信人的意念所產生的能量。人與人,與周圍的環境,都存在著能量的交換和影響。就像《阿凡達》影片裡面的一樣,人與自然萬物,都是相連一體的。而我們的潛意識所產生的能量好壞,也會極大地影響到周圍的人。

此刻的很多人,一向都處於某種隨波逐流的群眾意識中,不能自覺。其實,這樣的人,就已經失去了對自我的控制,以群眾意識為自我的意識,以群眾意識的追求為自我的追求。就像很多人說此刻中國人的唯一信仰,就是錢。而很多人也就這樣跟隨著群眾意識的大流,卻沒有靜下心來思考,我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我們追求的是什麼。

就我自我而言,很多時候,就應說大部分時候,也是嚴重囿於群眾意識當中。當我不假思索地努力追求各種奢華的護膚品的.時候,一腦熱血沸騰地想讓自我青春永駐的時候,在網上瘋狂地查各種護膚品的功效的時候,我在某一霎那,會突然意識到,我是怎樣了,好像被某種不可抗的力量牽了我的鼻子,一種莫名其妙的癮頭就在那裡,而那不是我。

這部紀錄片裡面,說道的那些資深的冥想師,用強大的內在控制力,凈化了周圍的環境,這個,我是相信的。都說相由心生,這個我也是十分同意的。你對世界什麼樣,世界就會對你什麼樣。

那些在內心空虛的人們,在無盡地自憐自艾,抱怨缺乏愛的時候,不是周圍的人對他們缺乏愛,而是因為他們自我內心缺乏愛,所以才感覺不到愛。這時候,需要的就是修心了。

想像一下,一個充滿愛的人,將會是什麼樣。想想都會覺得很完美,心中會出現一種意像,感覺著內心充滿了愛,我們就是愛的泉眼,愛的溫柔的能量線,緩緩地平和地輻射向四方,一切,都那麼完美。我想,這個時候,我們體內的水分的水結晶,就應就都會像影片中所放映的那樣,出現出各種美妙絕倫的形狀。

前一陣我跟另一個老友說過,我總歸認為,愛會讓人找到更加深層的幸福。當倉廩實的時候,我們需要建設我們的精神世界。現代人的精神層次的退化和墮落,如果長此以往,必將引發電影中20xx的景象。引用此記錄片中一句類似的話,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我們的愛,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留下發展的空間。這部紀錄片十分值得一看,能某種程度上凈化人的心靈……

最後,十分感謝好友的分享,我深有感觸,期望更多的人能看這部紀錄片。當然,有些東西不可全信,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但不可否認這部記錄片的巨大價值,讓那些仍然處於盲目的群眾意識困境中的人們,能在某一刻靜心思考,而不是永遠渾渾噩噩,也能時時提醒一下我自我,此刻,我是不是我?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觀後感5

每次看完中華傳統文化大型紀錄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就像靈魂深處被照過鏡子一般,善與惡、美與丑、愛與恨頓時無限明朗,使我的心靈深受啟迪、凈化和震撼。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用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教育人們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用一個個實例證明了它的力量,它修復了一顆顆扭曲的心靈,並使他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上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使他們淡泊明智、淡定從容,心懷感恩,心生幸福。一個人好了會影響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受益了會影響一個社區團體,乃至整個社會!

這是一部現代女性必看的影篇。例如谷愛琳老師的《我是怎樣做億萬富翁的太太》中講述了她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後是如何夫唱婦隨、相夫教子、侍奉公婆、積累財富,她和她的家人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轉變。影篇中有一個片段,讓我記憶猶新:谷老師談到,她愛人下班一回家躺在床上休息,她幫忙寬衣解帶,端茶倒水,包攬所有的家務,吃飯時還要送到愛人的跟前請其用餐……這種種讓在場的男觀眾看了拍手叫好,讓在場的女觀眾自嘆弗如。可見當今社會,大多女人需要男人的噓寒問暖,憐香惜玉,很少有人能做到像谷老師這樣的體貼入微。就像谷老師參加的女企業家培訓班裡的同學,個個如花似玉、學富五車、能說會道,但她們也總是怨聲載道,怨她們的男人不管家務、不管孩子、不聽她們的話,三十六個人中就有三十個是離婚的,成功的她們卻缺乏幸福的感覺。谷老師的經歷告訴我們:女人似水,水德柔順,順從是一個女人的美德。作為女人不要自視聰明才高,蔑視傳統文化,盲目崇尚西方現代文化,而要相夫教子,柔順生福,助夫成德,教子成賢,家庭才會興旺與美滿!

這是一部彌足珍貴的影篇。如影篇中牛文榮《90後的壞女孩》,講到牛文榮如何從一個打架罵人、逃學、沉迷上網、好吃懶做、自殘以及對父母心存怨恨攻擊這樣一個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壞女孩子,自從學了中華傳統文化後變成一個懂得尊重,心懷感恩、願意無私奉獻的義工。她的變化使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重歸於好,和睦相處。《弟子規》也教育人們「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就像影篇中牛文榮的爸爸在她小的時候經常帶她出入歌舞廳等娛樂場所,使她沉迷於唱歌跳舞,不愛學習,貪圖享受。還有牛文榮小時候,由於父母關系不和,使她缺乏安全感,於是對父母充滿仇恨報復的心理。學了傳統文化後尤其是「羊羔跪乳」一課後使牛文榮深受反省,對自我以前的行為深深懺悔。牛文榮的事跡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人原本都是善良的,只是受社會萬千風情的污染,變得貪婪、傲慢、狂妄、嫉恨、沉溺上癮、浮噪等等,環境是能夠影響一個人的,好孩子是教育出來的。父是天,母是地,孩子是小樹苗,天清地寧,風調雨順,土地才會肥沃,小樹才會健康成長。另外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行有不得,反求諸已。就是自我的行為出現了問題,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原因,而要從自我那裡找根源。

這是一部醒世覺民的影篇。影篇中介紹了日本江本勝媵博士水結晶試驗得出:人們完美意志下的水結晶極其完美,嫉妒憎恨等惡性意志下的水結晶十分醜陋。可見人的語言行為想法,通通都是能量,貼合天理是善,違背天理是惡。我們人體70%是水份,動物植物都一樣,所以我們人類在肆意屠殺動物,亂砍植物,享受戰勝自然的"成果"時,往往會受到自然的殘酷懲罰,地震、颶風,不斷肆虐著我們的生存空間。我們從小理解的教育是人定勝天,但每次地震盪來臨,我們都毫無預測,氣象局無責,幾萬條鮮活的生命是代價,難道我們就不能引以為鑒,吸取教訓嗎?自然界是我們賴於生存的空間,一花一草,陽光雨露,空氣,山川,水流,都是有能量組成的,都是值得我們珍愛的。而此刻日益惡化的氣候,都是我們不珍重生命的後果。藍天白雲,清清河水,鳥語花香,銀裝素裹這些如詩如畫的景色都是我們兒時珍貴的記憶,而我們的子孫卻只能在電視里看到,是多麼的可悲可嘆,難道智慧的人們還不能幡然醒悟?

這是一部中華傳統文化的傳世之寶。影片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如牛文榮的《90後的壞女孩》、胡斌的《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等,說明古聖先賢的教育能夠解決家庭、學校、社會甚至監獄都不能解決的問題。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那裡的無後是指沒有中華文化的傳承人,而並非是指沒有子女,一群盲目理解西方教育,摒棄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國人,還能算真正好處上的華夏子孫嗎?影篇中還播放一則新聞,一個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在行路中被一個小孩子不留意撞了一下,就把孩子殺死,見小孩子父母張貼的尋人啟示,便敲詐被其殺害小孩的父母。這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嗎,我看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披著人皮的狼。可見知識教育,技能教育,終究不足,人道教育,倫理道德,全然無知,人不成人,知識何用?我們的古聖先賢已經在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留下做人的准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勿於善小而不為,勿於惡小而為之;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倫常乖舛,立見消亡;重資產,薄父母,不為人子;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如果那個清華學生從小理解傳統文化,就應也不會落得如此慘痛的下場,這個血淋的教訓,是他個人的失敗,更是社會教育的失敗。牛文榮、胡斌現象並不是現代社會的個例,而是拋棄傳統文化的浮華社會的縮影,他們是不幸的,年輕的生命走了如此不堪的彎路,但他們又是幸運的,是傳統文化教育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這是一部建設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公益性影篇。建設和諧社會是當今社會精神禮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廣播天天播放,網路普遍宣傳,但「瘦肉精」、「毒膠囊」、「艷照門」、「高鐵脫軌」、殘殺幼小兒童、地震、乾旱、海嘯等不和諧的案例屢見不鮮,屢禁不止,那是何故?聰明的人們,勤勞勇敢的人們可曾思考過?因為當今社會,普世的價值觀是利益,人們都活在自私自利的價值觀中,為了得到到物慾而奔忙,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不惜昧著良心,勾心鬥角,殘害生命,破壞自然,信奉「人不為已,天誅地滅」,如此以往,人心不和諧了,家庭不和諧了,人與自然不和諧了,社會能和諧嗎?精神禮貌建設和諧社會充其量只是一句空喊的口號!只有古聖先賢的教育:財物輕,怨何生;厚德載物;子孫無德,留財是禍……才能到達真正的心靈寧靜和寬慰。願聖賢的智慧走進人們的心田,願道德的光芒灑滿社會的每個角落,整個社會乃至整個人類就會一片和平景象。

盡管如此,我們的許多同仁還是無法理解,認為這是封建迷信,認為這是愚笨無知,一味地追崇西方科學,殊不知諾貝爾獲得者都羨慕中國璀燦的華夏禮貌,視中國傳統文化為救命稻草。有些科學無法解決的問題,而用我們的傳統文化卻能解決,難道我們還要一味地摒棄精華嗎?誠然,影篇沒有《甄嬛傳》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那樣劇情跌宕起伏,讓人慾罷不能;沒有美國科幻篇《阿凡達》神奇迷離、英勇善戰、以及3D合成的效果讓人回味無窮,然而《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諄諄教悔則如一劑良葯,浸入肺腑,葯到病除;又如一汪甘露,浸入我的乾涸的心田,清涼解渴,平心靜氣,無限怡然、滿足和幸福!

G. 正心班功課

正心班功課模板

致良知線上正心班學習第10天

時間:2022年 7月6日

姓名:孫麗麗

地區:山東煙台

志願:我立志成為一個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證者。

脾氣柔和,如春風沐人,如細雨滋養人。

像古聖先賢學習。每天提升自己心靈品質。

我要成為有大能量的人,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當|下|即|未|來|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課

1、讀原文✔:2分

2、准時交功課✔: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時刻保持恩悲敬

(2)不抱怨,不說謊

5、讀書踐行心得✔:2分

❣️有福之人不用愁。希望我是那個有福之人。

希望我能順利的把老房子扒倒重蓋。

可是,憑什麼呢?德夠了么?福夠了么?

德夠了,福夠了。一切就因緣和合,事事順順利利。

錢到位,所有人都祝福,一切條件都具備,房子建設的順利又滿意。這是我目前最大的心願。

努力吧,行善積德,廣結善緣❣️

今日總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煉

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踐行、印證

做聖賢文化實踐的榜樣,

為社會做出實質性貢獻。

正心班功課模板

致良知線上正心班學習第11天

時間:2022年 7月7日

姓名:孫麗麗

地區:山東煙台

志願:我立志成為一個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證者。

脾氣前迅柔和,如春風沐人,如細雨滋養人。

像古聖先賢學習。每天提升自己心靈品質。

我要成為有大能量的人,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當|下|即|未|來|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課

1、讀原文✔:2分

2、准時交功課✔: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時刻保持恩悲敬

(2)不抱怨,不說謊

5、讀書踐行心得✔:2分

❣️有個16歲的小姑娘,特別乖巧可愛,她是天下無孤志願者團隊的幫扶對象。從小沒有爸爸媽媽,是爺爺奶奶把她養大。7.2號,奶奶出了車禍,現在在醫院住院。我們上午去看望,中午在她家做好了飯一起吃的,下午開始給她轉發水滴籌。

但願好心人幫幫忙,眾人拾柴火焰高,點滴愛心匯聚成河。幫助一家人渡過難關[強]❣️

今日總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煉

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踐行、印證

做聖賢文化實踐的榜樣,

為社會做出實質性貢獻。

正心班功課模板

致良知線上正心班學習第12天

時間:2022年 7月8日

姓名:孫麗麗

地區:山東煙台

志願:我立志成為一個自省、利慧數此他、致良知的印證者。

脾氣柔和,如春風沐人,如細雨滋養人。

像古聖先賢學習。每天提升自己心靈品質。

我要成為有大能量的人,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當|下|畢耐即|未|來|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課

1、讀原文✔:2分

2、准時交功課✔: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時刻保持恩悲敬

(2)不抱怨,不說謊

5、讀書踐行心得✔:2分

❣️天天學習致良知的,就一定是好人嗎?嘴上說著奉行陽明心學,聖人之道的,就一定覺悟很高、德行好嗎??我看未必吧??

有太多披著羊皮的狼,真的非常不容易分辨出來。

網上報道過多少這樣老好人,那樣模範,私下做過很多普通人都不做的壞事?

群是致良知群,天天口號是境上練事上磨,存天理,致良知。我發個水滴籌的鏈接,艾特我不讓發,然後這個加我好友那個加我好友,對我各種說道,我心裡不舒服!這難道不是好心人更多一點的群嗎??這個群的正能量難道不是更多一些嗎??天天說的都只是口號嗎??

是的,群有群規,不讓發以後我不發就是了。但是有些人的覺悟真的很低,有些人的心真的很硬,硬邦邦,冷冰冰的。你不讓發可以,但凡你有點惻隱之心,你私下可以捐一點對吧??你也不是捐給我。錢是交給平台。你也可以查證。平台都有聯系方式,家庭住址,醫院名字地址,你甚至可以去山東煙台天下無孤志願者網查詢這是不是孤困兒童,特困家庭??查證這一家人是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如果說,你也是普通百姓,沒有很多錢,兩塊錢有沒有??一塊錢呢???捐一塊錢也是很大的愛心對不對??

我接受不了一個人一個群,滿嘴仁義道德,天天學習致良知,做一個致良知的中國人,發願要帶領身邊人,都一起做致良知的中國人,這樣的群,這樣的人,在面對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庭,面對兩個老人一個孫女的家庭,本來就很慘,現在又遇到這么大的事情的時候,冷漠無情,以什麼群規來捂緊口袋,並且義正言辭的說:群規!群規!!

群規是我觸犯的,愛心是你自己的!!獻愛心是群里每一個致良知的學員的,包括群主!!!

我有個哥哥,小時候很頑皮,打架斗毆。可是特別孝順,他現在過得特別好,不一定有幾千萬,幾百萬肯定有。我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因為他真的有德行。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聽我姑姑說,他過年去拜年,路過村裡的老光棍,還塞給他六百塊錢。每年都給。這肯定只是其一。

我知道的,他特別孝順父母,經常給錢,經常買東西,從不和別的哥哥比較。

有我奶奶的時候,也就是他姥姥,給他姥姥錢,經常給,好幾百的給。買海參給我奶奶,拉著他姥姥看病,聯系醫院,給醫生送禮,很多時候,這個外甥做的比兒子都多!

像我哥,他學習致良知嗎??嘴裡說過一句類似於群里的口號嗎???受到過很多人稱呼他老師嗎?被群里人點贊或者稱揚了嗎?享受什麼名譽了嗎??

他就是默默做好自己就行了!!不用沽名釣譽,不用喊口號,不用自我標榜!

太上感應篇里說了。有三屍神,有思過之神,有三台北斗神君,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通通記錄在冊,通通都有計算定奪,絲毫不爽不差。

人或者不能識人,甚至不能識自己,但是,一切自有天算。

以我目前的認知,對群的做法,反應,我難以置信,也做不到接受,也理解不了,更做不到不喜不悲,不起情緒。

但是我覺得,佛,菩薩,的境界,應該很高,王陽明先生的境界應該很高,開悟的人的境界應該很高。

境界很高的人,在有的人的危急關頭,在有的人山窮水盡的時候,在火燒火燎的時候,一定會出手相救,絕對不會用任何冠冕堂皇的說辭,而冷眼旁觀,冷漠轉身。

陝西王靈官殿,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持身端正,見吾不拜有何妨。下聯是:心存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

共勉~❣️

今日總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煉

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踐行、印證

做聖賢文化實踐的榜樣,

為社會做出實質性貢獻。

正心班功課模板

致良知線上正心班學習第15天

時間:2022年 7月11日

姓名:孫麗麗

地區:山東煙台

志願:我立志成為一個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證者。

脾氣柔和,如春風沐人,如細雨滋養人。

像古聖先賢學習。每天提升自己心靈品質。

我要成為有大能量的人,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當|下|即|未|來|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課

1、讀原文✔:2分

2、准時交功課✔: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時刻保持恩悲敬

(2)不抱怨,不說謊

5、讀書踐行心得✔:2分

❣️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遠遠大於人與猿猴之間。

人的生存環境,千差萬別,人的各種條件千差萬別,人的認知頭腦千差萬別,人的經歷結局,千差萬別。。

那,這種種的不同,這高低的差別,包括那些極度幸福和極度痛苦的天壤之別,是什麼決定的呢?能不能轉變好一點呢?一切只能隨波逐流么??

如果每個人都想過上富裕,富足,少煩惱的生活,都想像那些在最頂端的人一樣幸福和美好,那又應該怎麼做,做什麼呢?

這個問題有解嗎?有答案嗎?

❣️

今日總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煉

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踐行、印證

做聖賢文化實踐的榜樣,

為社會做出實質性貢獻。

正心班功課模板

致良知線上正心班學習第16天

時間:2022年 7月12日

姓名:孫麗麗

地區:山東煙台

志願:我立志成為一個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證者。

脾氣柔和,如春風沐人,如細雨滋養人。

像古聖先賢學習。每天提升自己心靈品質。

我要成為有大能量的人,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當|下|即|未|來|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課

1、讀原文✔:2分

2、准時交功課✔: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時刻保持恩悲敬

(2)不抱怨,不說謊

5、讀書踐行心得✔:2分

❣️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

最近幾天一直在修這個境界。

遇到幾件事,有時候心裡不是很舒服,但是還是依照這個原則去做。內心問心無愧,而且絕對對得起對方。

考驗無時不在。種善因得善果。不為別人,只為自己的踏實❣️

今日總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煉

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踐行、印證

做聖賢文化實踐的榜樣,

為社會做出實質性貢獻。

正心班功課模板

致良知線上正心班學習第17天

時間:2022年 7月13日

姓名:孫麗麗

地區:山東煙台

志願:我立志成為一個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證者。

脾氣柔和,如春風沐人,如細雨滋養人。

像古聖先賢學習。每天提升自己心靈品質。

我要成為有大能量的人,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當|下|即|未|來|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課

1、讀原文✔:2分

2、准時交功課✔: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時刻保持恩悲敬

(2)不抱怨,不說謊

5、讀書踐行心得✔:2分

❣️陽明先生面對別人的優秀,能真心的去誇贊,欣慰。

我們呢,在面對別人各種方面很優秀的狀況,會不會摻雜一丁點妒忌?不服氣??

每天都在學習聖賢,其實,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是考驗。

想起那句,不要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那麼,不要假裝好人,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善惡有報絲毫不爽。

繼續學習,繼續修煉吧。❣️

今日總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煉

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踐行、印證

做聖賢文化實踐的榜樣,

為社會做出實質性貢獻。

正心班功課模板

致良知線上正心班學習第18天

時間:2022年 7月14日

姓名:孫麗麗

地區:山東煙台

志願:我立志成為一個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證者。

脾氣柔和,如春風沐人,如細雨滋養人。

像古聖先賢學習。每天提升自己心靈品質。

我要成為有大能量的人,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當|下|即|未|來|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課

1、讀原文✔:2分

2、准時交功課✔: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時刻保持恩悲敬

(2)不抱怨,不說謊

5、讀書踐行心得✔:2分

❣️時刻保持恩,悲,敬。

這條,我覺得就是一條線,把所有人一分為二。

有所敬畏的人,做事就有原則,而且道德比較高一點,好一點。

無法無天,沒有敬畏的人,做事當然隨心所欲。

大多數人都是中間,時而有所敬畏,時而又心懷僥幸,所以,小善小惡皆有之❣️

今日總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煉

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踐行、印證

做聖賢文化實踐的榜樣,

為社會做出實質性貢獻。

H. 孩子學國學到底好不好

孩子學國學指凱到底好不好

孩子學國學到底好不好,任何一個文化系統都有其永恆不朽春模之經典。學習國學可以提升孩子的思想品質和社會責任 感。提升孩子淳樸儒雅的氣質。下面來看看孩子學國學到底好不好?

孩子學國學到底好不好1

孩子學國學是好的。學國對孩子有許多好處。

一、有助於兒童道德素養的提升

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孩子的人格,提升著孩子的素養,為孩子的養成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尊敬師長,誠實守信,謙恭有禮等。同時,唯森喚燦爛文明的中華文化,也能使孩子對祖國更有感情,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培養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識、經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生活中要尊師重教,尊老愛幼,要知道怎樣做人做事等。如果失去了這些優秀的傳統,那我們的道德秩序就混亂了。國學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論語》、《孟子》,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有益身心的聖世格言,其中一部分己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識,兒童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只有了解它才不會和共同意識產生隔閡。一個人辨別是非的能力應該從小就開始,過了青春期,道德觀、價值觀就已經基本形成了,這時候才開始進行道德教育就太遲了。而且兒童的可操作空間比較大,年齡段合適,考試的壓力也相對小一些,是誦國學經典、促養成教育的最佳時間。國學的精粹將成為學生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財富,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真正學會如何做人。

二、有助於學生良好品行的養成

清代學者龔自珍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歷史和體現民族精神的優秀傳統文化應成為治國者的首選教材,因為它直接關繫到天下興亡、民族存亡。既然我們不想徹底拋棄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那麼讓學生誦讀文化傳統的典範性文本,更是繼承傳統的一種必要的方式。其深遠意義又何止如此呢?

看看今日的教育,學生校園暴力視頻常出現在網路上,以及現在部分大學生、研究生「精於科學,荒於人學;精於電腦,荒於人腦;精於網情,荒於人情;精於商品,荒於人品;精於權力,荒於道力」。這些急功近利,只重視做事,不重視做人,不重視思維的現象,難道我們教育者就沒有思考嗎?那麼,我們的文化教育到底在哪個重要環節上出了問題呢?究其根本,是長期以來我們對固有的經典文化的認識與傳承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忽略了兒童的養成教育;對體現民族之魂的基本載體——中華經典文化,有意無意地採取了忽略的態度。在最可塑的兒童階段形成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養成教育,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這事情現在看來是多麼迫在眉睫呀!

三、有助於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通過國學經典誦讀可以啟迪孩子的天性,亦可作用於成人。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給了老師和孩子們更多的寬容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是由儒、釋、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學合構而成的。在這種傳統文化基礎上孕育出來的傳統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順自然且以人為本;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循人倫且以和為本;在人與自我的關繫上,重體驗且以樂為本。處於這種精神熏陶下的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逐漸形成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意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憂患意識;「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濟世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導向和「天人合一」的終極理想。同時,古代知識分子十分注重以「內省」來提高道德修養,並且主張通過自身的體驗而體驗到快樂。也正是因為如此,「順自然而以人為本,循人倫而以和為本,重體驗而以樂為本」,這成為傳統人文精神的體現,對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孩子學國學到底好不好2

國學啟蒙方法

1、過程比內容重要

許多家長剛開始讓孩子學經典,最為關心的是學什麼。他們會到處咨詢:應該從《弟子規》開始學,還是從《論語》開始學;學了蒙學之後,應該學「四書」還是「五經」;等等。實際上,學什麼不是第一位的,是否能一直學才是第一位的。換言之,學習的持續性比學習內容的選擇更重要。先從《三字經》《弟子規》等蒙學經典開始當然是可以的,從《論語》《老子》等哲理經典開始也無可非議,甚至從《周易》《詩經》等文化原典開始也行。關鍵是,一定要讓孩子持續學,讓孩子的學習生涯中始終有國學經典。而要實現這一點,就要在家庭中建立一個學習國學的習慣。

2、少量而不是貪多

要培養孩子學國學的習慣,一定要注意學習安排的適切度。換句話說,要適合孩子,要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在這一點上,訣竅是每次少量即可,切忌貪多。那麼,少量如何來衡量呢?從時間上看,每天大體限制在30分鍾以內,20分鍾、15分鍾皆可,即使5分鍾、2分鍾也是可以的。從文字量看,不同階段、不同水平的孩子自然不一樣,大原則是3句話以上皆可,以孩子輕松學完為限。總之,經典學習關鍵在於時時有,而不在於一次能夠吸收多大的量。否則的話,孩子很容易就排斥學國學而適得其反。

3、習慣比興趣重要

一涉及孩子的學習,許多年輕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自願去學。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一點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是,關於興趣與學習之間的關系,這些家長的認識往往過於表面。他們看到了樂趣對學習的引入,但是沒有看到學習的持續發生並不是興趣所能維持的,更重要的是適切度、成就感。從日常來說,幾乎沒有孩子(哪怕是好學生)喜歡學習,但是他們每天都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認清這一點,對於學國學很重要,因為客觀來說國學與經典本身難以長期激發孩子的興趣。因而,比激發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習慣。讓孩子樹立每天(周)學點國學的習慣,就像要上學,要做做運動,要彈彈琴那樣,讓國學進入孩子的生活與人生。好習慣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非常適合學國學。

4、堅持而不是突擊

要確立孩子學國學的習慣,除了貫徹每次少量的原則外,還要做到長期堅持。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少量的學習經過長期的堅持,就會產生良好的效果。而一個行為之所以能夠成為習慣,就是因為持久的堅持。堅持對於孩子學國學來說,尤其重要。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三個要素:一是制定適切的學習計劃,二是負責的監督機制,三是一定的考核辦法。其中,監督機制尤其必要,如果沒有監督,不光孩子,就是家長也會堅持不住。因而,監督角色最好是在家長、孩子之外的人。

5、浸潤而不是灌輸

學經典,應該學到什麼程度?這是每個讓孩子學經典的家長想要弄清楚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以語文、數學等學科的學習程度來比照國學學習。這顯然是削足適履的行為。學經典與學語文不一樣:語文的內容根據孩子年齡來建構的,因而孩子有能力學懂、學透;經典則是一個個高度凝練的文化整體,並非簡單而輕巧的學科知識。因此,學經典不必一時學懂、學透(也做不到),而應立足於熏染和浸潤。這是一種隱性的學習方式。所以,孩子學經典學到什麼樣的程度都是可以的,如熏聽、隨讀、熟讀、理解等,孩子有多少能力、多大的積極性,家長就讓其學到相應的程度。只要經過長期的點點滴滴的浸潤,學習效果自然會展現出來。

6、積淀而不是

對於學國學的程度,除了要把握浸潤的方法之外,還要把握積淀的目標。我們說,孩子學經典要點滴浸潤,長期熏染。但是,浸潤不僅僅是一個過程,而且也是一種結果。所謂「潤」,就像水之於萬物那樣,必須產生了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這個作用就是提升孩子的文化積淀。因而,在浸潤和熏染的過程中,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是否去學了,是否產生了必要的接觸,是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要關注這些影響是否持續發酵。在這一點上,家長要有細心、耐心和恆心:細心是觀察孩子的點滴積累,耐心是地等待孩子積少成多,恆心是堅信孩子積淀必然實現。

7、悟讀而不是硬講

孩子學經典時,有什麼簡易的方法可行?當然有,就是讀。因為我們的目的是浸潤,是積淀,所以當孩子面對那些古奧難懂的文言文時,讀就是最簡易的方法。通過口誦吟詠,孩子首先從語感上親近了經典文本,也拉近了經典與生活的距離;其次,累積了大量的語料,為了適當的理解和感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就是說多讀與理解的關系。因而,學經典應當先讀再悟,或邊讀邊悟,而不是以講解為重點。不少家長認為如果只是讀讀,沒有好好講講,就似乎沒學一樣。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沒有好好讀,沒有積淀和感悟,光有硬講,是不會在孩子腦中留根的。

8、共學而不是獨學

孩子學國學的特點是浸潤性、點滴式、長期性、積淀性。這樣的學習對於自覺性不高、理性薄弱的孩子來說,顯然一個人單打獨斗的自學是不現實的,而更適合在親子、家庭的共學氛圍中進行。本來,國學經典作為學習內容其實更適合家長學習。同時,這種學習每次是少量的,程度是自選的,因而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家長與孩子很容易一起操作。因而,親子共學,塑造學國學的氛圍,養成學國學的習慣,這將是保障孩子完成學國學任務的關鍵所在。否則,家長只是把孩子晾在一旁,不斷要求其自學,而自己則娛樂休閑,在此情況下,孩子學習的長期性是難以保證的。

孩子學國學到底好不好3

從小教孩子學國學有什麼好處

古諺有:「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社會中各種不良風氣進入孩子的視野,電視電影的娛樂明星容易讓孩子跟隨模仿,孩子缺乏理性的辨別是非能力,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

傳統文化啟蒙教育是以培育誠意正心的品德修養為主要方向的,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

奧地利哲學家布貝爾在《品格教育》中說:「名副其實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品格教育。」

英國思想家歐文在《人類思想和實踐中的革命》 中也說:「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在闡釋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時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人的優秀品格的形成,是教育引導的結果。品格教育是少兒教育的核心。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語的縮寫。《周易賁卦》雲:「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揚善除邪的正義感,抵制社會陰暗面對孩子心靈的侵蝕。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賢達聖哲燦若群星,英雄人物層出不窮。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在對孩子的啟蒙教育中,推講述歷史或傳說中人格優秀的英雄或聖賢的故事,作為孩子參照學習的榜樣,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如孔子、孟子、張良、關公、范仲淹、岳飛、戚繼光等。

這些聖賢或英雄的優秀人格、修養、言論和品行,不僅傳承發展了中華文明獨具特質的傳統美德,也用行動驗證了傳統文化的思想價值,展現了中華文明的道德教化功能。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老師、政府、社會為孩子樹立著什麼樣的榜樣,就是給未來培養出什麼樣的結果。

愛因斯坦說:「只有偉大的純潔的人物榜樣,才能引導我們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為。」

把榜樣者的言行作為受教育者的樣板和標准樹立起來,常能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覺地受到榜樣者行為、思想和理念的影響和感染,進而建立與榜樣者一致的品格和道德。

用榜樣的力量來潛移默化地熏陶孩子,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感染和凈化,對每個孩子的品格形成、生活習慣、職業發展、人生信仰等都將起到著積極而正面的作用。

I. 紀曉嵐是怎麼樣的人

請參考: jixiaolan/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十五日,紀曉嵐出生於河間府獻縣崔爾庄。

關於他的出生,長久以來就流備耐傳著種種神奇的傳說。

據朱為之寫的墓誌銘說,在他出生的前夕,「水中夜夜有光怪」,並有一道火光閃入其出生地對雲樓,後遂被人們滲滾肢認為他是「靈物化身」。

於是「昀」就被作為了他的名字。

「昀」即日光的意思,曉嵐是他的字。

這奇異的出生顯然是後人編造的傳說,但是,紀昀自幼就具有一種特異功能倒是事實。

他本人69歲時在《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中自述:「餘四五歲時,夜中能見物,與晝無異。

七八歲後漸昏閽,十歲後遂全無睹。

或半夜睡醒,偶然能見,片刻則如故。

十六七歲以至今,則一兩年或一見,如電光石火,彈指即過。

蓋嗜欲日增,則神明日減耳」。

垂老之言,大概不會虛妄吧。

紀曉嵐從小就有「神童」之稱。

關於他少年時非凡的才華,民間有很多故事流傳。

據說,紀曉嵐一日在街上與同伴們玩球,正好太守經過,不巧球誤扔進太守的官轎。

別的孩子早四處逃散,他居然上前攔轎索球。

太守見他憨態可掬,於叢世是說:「我有一聯,如果你能對上,就把球還你,否則就歸我。

」紀昀同意了。

太守出上聯:「童子六七人,唯汝狡」。

紀昀不加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獨公……」最後一個字遲遲不說。

太守問他「何以不說出末一字?」他回答說:「太守若將球還我,就是『廉』字;若不還,便是『貪』了。

」太守不禁大笑,自然把球還他了。

天資固然重要,但是後天的學習更是紀曉嵐成為「一代通儒」的基本要素。

紀昀從小就深受父親影響,也受到家人嚴格督促。

當然,他自己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加上他自己的聰穎稟賦,其學問與日俱增。

雍正十二年,紀曉嵐隨父入京,受業於著名畫家董邦達門下。

董邦達是清代皇家畫院中繼王原祁之後的一代宗匠。

名師自然出高徒。

乾隆五年(1740),紀昀返鄉應童子試。

乾隆十二年應鄉試,其文章寫得詞采富麗,才氣飛揚,引人入勝。

這次鄉試的主考官就是當時大名鼎鼎的阿克敦和劉統勛。

兩人不禁為之拍案稱絕,被擢為鄉試第一。

十九年三月中進士,會試列第22名,殿試中名列二甲第四名。

同年進入翰林院,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此後他先後擔任山西、順天鄉試的主考官,並曾視學福建。

紀昀在奔忙於學官和侍奉皇帝期間,每每君臣之間,同僚之間,多有酬唱應答,妙語佳對,不僅贏得廣泛贊譽,而且也頗得乾隆帝嘉獎。

紀曉嵐入主翰林後,他的聰明才智得到了盡情發揮。

有一年乾隆帝東巡泰山,紀昀隨駕。

至東岳彌高岩前,乾隆帝突然想起《論語》里的「仰之彌高」之句,欣然集成一幅頗難應對的上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可以彌上也。

」紀曉嵐不假思索地念出了下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對得自然工巧,無懈可擊。

宦途生涯多煙雲

乾隆十九年(1754年)至三十三年(1768年),是紀昀在翰林院春風得意、酣酒高歌的日子。

這時與他交遊的朋友中有王鳴盛、錢大昕、朱筠、盧文?、王昶等。

乾隆二十年,紀昀在北京歙縣會館拜見了戴震。

兩人一見如故,並折節與交。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據《清高宗實錄》記載,兩淮鹽政盧見曾因有營私貪污行為而被革職查辦。

紀昀則因為通風報信而被發配烏魯木齊。

這件事《清朝野史大觀》的記載更為生動有趣:當時紀昀得知消息,想預先通知盧家。

但又怕引火燒身,不敢輕易傳話、寫信。

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把一點食鹽和茶葉封在一個空信封里,里外未寫一字,星夜送往盧家。

盧見曾從中終於悟出其中的隱語:「鹽案虧空查封」。

後經劉統勛等人的嚴密偵緝,紀昀終於敗露,同年十月,被遣戍烏魯木齊贖罪。

在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奉召回到京城之前,紀昀在新疆呆了兩年多。

在這兩年多時間中,其大兒子紀汝佶病亡,愛妾郭彩符在紀昀東歸不久也撒手人寰。

在這段日子裡,紀曉嵐對人生有了更深切的感悟,體會到了君主的無常、官場的險惡與世態的炎涼。

一種人生的空幻感與彌漫感傷的情緒時時縈繞於心際。

在這期間,他曾為自己的一塊硯台賦詩:「枯硯無嫌似鐵頑,相隨曾出玉門關。

龍沙萬里交遊少,只爾多情共往還。

」他還曾為一幅《八仙對弈圖》題詩,圖上,韓湘子、何仙姑對局,五仙旁觀,鐵拐李酣然大睡。

紀昀端詳過後,無限感慨湧上心頭,信筆寫道:

「十八年來閱宦途,此心久似水中鳧。

如何才踏青明路,又看仙人對弈圖。

局中局外兩沉吟,猶是人間勝負心。

哪似頑仙痴不省,春風蝴蝶睡鄉深。」

重返翰林院,使紀曉嵐的思想為仕與隱的抉擇產生過激烈的斗爭。

他對人生世事的認識更加清醒,對勝衰榮枯之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與其爭強好勝,還不如酣然「痴不省」而來得快活。

但是,紀昀最終還是選擇了繼續過那種「水中鳧」的生活,火熱的經世情懷終於戰勝了退隱的念頭。

紀昀生活後期,備受恩寵。

他三遷御史,三入禮部,兩次執掌兵符,最後竟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

紀昀不僅居高位,享盛名,而且執學術牛耳,為士林所宗仰。

洪亮吉就稱他「當代無人可並論」,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文宗。

雖然如此,他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

年輕時一度才華橫溢、血氣方剛的他,至此,日感疲憊,再「無復著書之志,唯時作雜記,聊以消閑」,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

所以當《閱微草堂筆記》脫稿時,他不無抱憾地吟詠道:「平生心力坐銷磨,紙上煙雲過眼多。

擬著書倉今老矣,只應說鬼似東坡。」

嘉慶十年(1805)二月十四日,一代鴻儒紀曉嵐去世,終年82歲。

嘉慶帝曾親自前往祭奠,並追謚文達。

立身之道與交遊

紀曉嵐在清代官場上馳騁近半個世紀,又多次擔任鄉試、會試的主考官,另外他還主持編纂《四庫全書》,是乾嘉時期公認的文壇領袖。

他官位雖大,但為人通達,禮賢下士,人情味很濃,所以交遊甚廣,其友朋知己、門生故吏不計其數。

從其作品或一些文獻里可以查證,當時許多著名漢學家、文人學士都和他有密切的交誼,諸如戴震、王昶、盧文弨、王鳴盛、錢大昕、余集、邵晉涵、孫星衍、王念孫、段玉裁、朱皀、朱筠、阮元、蔣士銓、洪亮吉、黃仲則、羅聘、劉墉等,乾嘉漢學風尚的形成,紀曉嵐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乾隆二十年夏,紀昀初識戴震。

當時戴震是來京避難的。

兩人情深意篤。

紀昀還曾出資將戴震的《考工記圖》付梓,並為之作序。

戴震後來幾次到京師都住在紀昀家。

乾隆三十八年,戴震還因紀昀的推薦進入四庫館。

戴震去世後,紀昀曾深情賦詩,說是「披肝露膽兩無疑」的朋友。

戴震對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等扼殺人性的尖銳抨擊,這在紀曉嵐纂修的《閱微草堂筆記》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也都有相當深刻的反映。

晚年的紀曉嵐多次述及他和陸青來的結交經過。

陸青來曾官至湖南巡撫、戶部郎中。

治學倡導經世致用。

他與紀曉嵐少年時代同受業於董邦達,是非常要好的同學。

紀曉嵐說,他小的時候常喜歡戲侮陸青來,但青來並不為忤,稱紀曉嵐的喜怒變化是真性情的表現。

為此,紀昀頗有知己之感。

紀曉嵐的同窗好友還有一個董元度。

董元度,字寄廬,號曲江,山東平原人。

乾隆十七年進士。

二人相識於乾隆十三年,交誼甚篤,有多首酬唱詩傳世。

董氏性情灑脫,不喜歡受人約束。

入翰林作官後,仍常乞假外游。

後仕途不順,窮困而死,所以其詩多清婉而感傷。

紀昀《戲贈曲江》詩中曾說他「疏狂全未減,落拓久無聊」,並稱:「愛爾如兄弟,結交三載余。

每憐同寂寞,相與惜居諸。

」《閱微草堂筆記》也多次表示對董元度所稟持的「人到無求品自高」的處世態度推崇備至。

紀昀和劉墉更有著不解之緣。

劉墉的父親劉統勛正是紀昀的鄉試主考官。

對劉統勛的知遇之恩,紀曉嵐一直是感激零涕、念念不忘的。

而後來紀昀被發配的案件,又恰是劉統勛負責。

還有更巧的,舉薦紀昀擔任四庫館總纂官的,也是這位劉大人。

劉墉,字崇石,號石庵,劉統勛長子。

劉墉在民間是個頗具知名度的人物,家喻戶曉的《劉公案》就是表彰他的。

劉墉比紀昀年長4歲,都是一代才子。

相傳劉墉當年參加殿試時曾有上乘表現。

乾隆皇帝讓其以自身駝背為題賦詩,他不無自嘲兼揶揄地寫道:「背駝負乾坤,腹內滿經綸。

一眼辨忠奸,單腿躍龍門。

丹心扶社稷,塗腦報皇恩。

以貌取人者,豈是聖賢人!」和坤專權數十年,內外諸臣,無不趨走,唯劉墉、紀昀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大臣始終不曾依附。

他們一個善文,一個工書,卻都有收藏硯台的癖好。

有時相互贈送,也常為一個心愛之物而互相攘奪,但彼此都恬不為意,並以之為笑談。

紀昀交遊的名單當然遠不止這些,還有像錢大昕、盧文弨、王傑、王鳴盛、朱皀、朱筠、王昶、洪亮吉等人,這些都是一代著名大師,是清代乾嘉時期的文化脊樑。

正是這么一批人,為盛世學術文化思潮的形成增添了一道絢麗的色彩。

治學為人「近人情」

紀昀為人寬厚,學識淵博,是乾嘉時期官方學術名副其實的領軍人物。

江藩在《國朝漢學師承記》中曾這樣評論紀昀:「於書無所不通」。

但他廣博的學問與其通達的為人是相輔相成的。

他治學為人皆講求寬容,表現了一代通儒的博大胸懷。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就說他「其處世貴寬,論人慾恕,故於宋儒之苛察特有違言。

……且於不情之論,世間習而不察者,亦每設疑難,揭其拘迂。」

其《閱微草堂筆記》便每每以是否通情達理作為評論的標准。

《如是我聞》(四)里便說:「聖人通幽明之禮,故能以人情知鬼神之情也;不近人情,又烏知《禮》意哉!」

紀昀論文有一個基本要求,這就是堅持「務取持平」的批評原則,盡量做到客觀公正。

詩文作品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活動。

在他看來,「人生境遇不同,寄託務異,心靈浚發,其變無窮」(《瀛奎律髓刊誤序》),所以,其是非得失,不可簡單處理。

他能比較公允地評價李清、錢謙益等人,對於文學史上各種流派也能夠比較客觀地加以評價。

比如明代前後七子的復古,紀昀就把他們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中進行認真考察,得出的結論是令人信服的。

另外,紀昀身為漢學大家,卻沒有一點門戶之見。

他最反對文人結社,而強調學術獨立。

他在《耳溪詩集序》中就曾說:「余天性孤峭,雅不喜文社詩壇互相標榜。

第念文章之患,莫大乎門戶。

……朋黨之見,君子病焉。

」紀昀對出自性靈的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都是充分肯定的。

作為乾隆年間的一名封建正統文人,紀曉嵐對文學創作的要求自然也是「溫柔敦厚」的詩教原則,他也說「詩本性情」,但他所說的性情與別人有所不同,他強調的是植根於人之本性基礎上的「本天而動」的「至性至情」。

「詩之分葩競艷,要皆發乎情思,抒乎性靈」(《冰甌詩草序》)。

他反對充滿理氣的文章,同時也反對不近人情的道學。

在其《閱微草堂筆記》中,他就曾大力揭露道學家的虛偽和無情。

夙興夜寐四庫館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在清高宗親自主持下廣泛展開。

經劉統勛舉薦,紀昀和陸錫熊出任總纂官。

在纂修《四庫全書》期間,紀昀曾得到過乾隆帝的許多賞賜,但也遇到很多麻煩。

一次,乾隆帝發現閻若璩《古文尚書疏證》中「有引李清、錢謙益諸說未經刪削者」,而這部書當初是紀昀親自校理的。

於是龍顏大怒,專諭詰責紀昀:「何以並未刪去?」令其速「刪改換篇」,並「自行賠寫」。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庫全書》復校完成,後發現大量訛誤,乾隆帝又「令紀昀、陸錫熊兩人一體分賠」。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六日,第一部《四庫全書》終於抄繕告成。

紀昀為此專門寫了《欽定四庫全書告成恭進表》,後收入《四庫全書》卷首。

全文條分縷析,詞采飛揚,富麗精湛,被稱為「集中第一篇大文字」。

第二部《四庫全書》完成於次年十一月,第三部完成於四十八年十一月,第四部完成於四十九年十一月。

這即是內四閣《四庫全書》。

這四部全書當時分藏於大內(紫金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避暑山莊(承德)文津閣及盛京(沈陽)故宮文溯閣。

歷史戰火把文源閣的那一部化為了灰燼,其他三部現分別見於台灣故宮博物院、甘肅省圖書館和北京圖書館。

南三閣《四庫全書》後分藏於揚州大觀堂文匯閣、鎮江金山寺文宗閣和杭州聖因寺之文瀾閣。

同樣由於歷史戰火的原因,揚州、鎮江的那兩部皆付之一炬,現僅杭州的那部尚殘缺不全地存於浙江省圖書館。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紀昀又殫十年之力,編纂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在編纂《四庫全書》時,當時各纂修官每校閱一種書籍,便要撰寫一篇提要,最後由紀昀、陸錫熊筆削考校、再三潤飾。

陸錫熊死得較早,主要工作是紀昀完成的。

因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可視為紀昀學術文化思想的代表性文獻。

當時的大學者朱?在《紀曉嵐墓誌銘》中就說:「公館書局,筆削考核,一手刪定為《全書總目》」(《知足齋文集》卷六);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亦雲:「公一生精力,萃於《提要》一書」;張維屏《聽松廬文鈔》亦稱:「文達一生精力,具見於《四庫全書提要》,又何必更著書!」

紀昀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對保存和整理我國古代文化遺產功不可沒。

全書共收錄各種書籍達3503種,79337卷,存目達6783種。

其中有380多種佚書是經過眾多學者長期搜集失而復得的珍品。

還有不少書籍,經過艱苦的考訂而恢復了原貌。

酈道元的《水經注》,便是經戴震精心研究而使長期混淆的「經」與「注」得以區別開來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頗有思想學術價值,介紹著錄與存目書籍,寫明作者名姓、所處時代、該書要旨和基本評價,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目錄學著作。

清人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三十二曾這樣評價《四庫提要》:「竊謂自漢以後薄錄之書,無論官撰私著,凡卷第之繁富,門類之允當,考證之精審,議論之公平,莫有過於是編。

」積平生精力研讀《四庫提要》的余嘉錫亦全面肯定其應有的學術價值:「嘉(慶)、道(光)以後,通儒輩出,莫不資其津逮,奉作指南,功既巨矣,用亦弘矣。

」(《四庫提要辯證·序錄》)

但由於《四庫全書》的編纂是一種官方行為,編纂指導思想受政治目的所左右,所以著錄的書籍並非兼收並蓄,而有著嚴格的取捨標准。

這在《四庫全書》卷首的《聖諭》中說得很清楚。

他們在對古代書籍進行輯佚、校勘、考辨等整理的同時,也在干著對不利於清朝的一些書籍進行銷毀、刪削或改易的不光彩勾當;在鉤沉、輯佚、保存古籍的同時,也在破壞、摧殘文化。

其結果,不僅使許多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書籍遭到摒棄,而且使收錄的一部分書籍尤其是宋元以後的許多具有異端色彩的書籍失去了原貌。

從此意義上說,也是一次文化浩劫。

如對明代李贄的言論,清 *** 就不僅把他的著作列為焚毀書目,而且直斥李贄「非聖無法,敢為異端」,「為小人無忌憚之尤」。

(《四庫提要》卷五十史部·別史類存目《藏書》提要)再如對屈大均等那些強烈抵觸清朝人的作品,自然盡在銷毀之列;至於偶有一二語傷觸清朝而又氣節凜然的明代遺民作品,則稍加「酌改」即為我所用。

(《清高宗實錄》卷1095)其政治目的是顯而易見的。

據官方上報的數字統計,在編纂《四庫全書》期間,銷毀、抽毀的書目多達2600多種,其實際情況恐怕還不止這個數字。

閱微草堂度晚年

《閱微草堂筆記》是繼《聊齋志異》之後出現的又一部有重要影響的文言小說集。

由於紀昀當時特殊的身份,加之為人通達、學識淵博而詼諧,另外他在敘述故事時採用了「追錄見聞、憶及即書」(《灤陽消夏錄序》)的寫實手法,所以藝術風格獨特。

《閱微草堂筆記》共24卷,約40萬字。

包括《灤陽消夏錄》6卷、《如是我聞》4卷、《槐西雜志》4卷、《姑妄聽之》4卷、《灤陽續錄》6卷。

該書寫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慶三年(1798)之間。

該書是紀曉嵐十年心血的結晶,又是紀曉嵐晚年心靈世界的反映,也從某一個側面顯現出清代中期紛繁復雜的時代文化風貌。

該書的取材,一是來自於紀曉嵐本人的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二是來自於他人提供或轉述的材料。

小說涉及的社會生活領域,從文人學士、 *** 乞丐,到三教九流、花妖狐魅,幾乎無所不包。

豐富的生活素材,為作家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

書中有些怪異奇譎的故事,雖然充滿了因果報應、禍福天定的迷信思想和忠孝節義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但也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清中葉的某些人生實相,並觸及到當時某些社會弊端,不僅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而且表現了一定的進步思想傾向。

《閱微草堂筆記》有不少故事章節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場的腐朽和黑暗,道學家的虛偽和卑鄙。

如官吏的營私舞弊、草菅人命;有的貌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其實一肚子男盜女娼,卑鄙下流。

諸如此類,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那個光怪陸離的時代。

如《灤陽消夏錄》(六)第十則,作者就借山中「鬼隱士」之口,生動地描繪出幽冥世界亦如人間世道,充滿了相互傾軋和追名逐利,揭露了官場的黑暗腐朽。

《灤陽消夏錄》卷四則寫「有兩塾師臨村居,皆以道學自任」。

在公開場合,他們「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聖賢」,暗裡卻互相勾結,喪盡天良,謀奪寡婦田產。

另外,《閱微草堂筆記》中還有不少篇章揭示了處於社會下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及悲慘境遇。

作為乾隆皇帝的一個文學侍臣,紀曉嵐雖缺乏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但他忠實記錄傳聞的寫作精神及其正義感,在某種程度上也透露了他的是非觀念和善惡標准。

《灤陽續錄》(五)就講到一件既令人心酸又使人深思的事情。

河北滄州有個董華,家裡窮得無立錐之地,以賣葯卜卦為生,「一母一妻,以縫紉浣濯佐之,猶日不舉火。

」適逢這年又發生了大飢荒,更使董家雪上加霜,全家人奄奄待斃。

無奈之下,董華只好「鬻婦以求活」。

在這則故事裡,作者對那名「萬不得已而失身」的女子沒有絲毫的指責之意,反添幾分同情和理解,真實形象地展現了當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

《閱微草堂筆記》如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所說,有「過於議論」之嫌,「不安於僅為小說,更欲有益人心」,但其中不少形象化的寓言和諷喻性的故事還是頗為生動風趣的,甚至能給人以啟發和教益。

《如是我聞》卷三寫一「相見轍講學」的翰林官員,別人也以為他「崖岸高峻」,美名在外。

沒想到,他也竟會因沒有及時接受來賓的送禮而「悵悵惘惘,若有所失,如是者數刻」——人物表裡不一的個性特徵和心靈世界,著實讓人難以忘懷。

另外諸如《姑妄聽之》卷二「河中尋獸」之類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也往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紀昀雖把《閱微草堂筆記》視為「消遣歲月」(《灤陽消夏錄序》)的一部閑書,甚至也很難與《聊齋志異》相媲美,但它不蹈舊轍,自成一家,風格獨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J. 何為公德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公德

何為公德?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公德???

公德就是愛護社會上的一草一木,積極參加社會公積活動,尊重老 *** 孺,公共設施,說話辦法以德服人

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公德,提出兩個建議

父母必須做好榜樣、多參與公益活動、從小培養成習慣、老師應該及時糾正學生不公德的行為、宗教教育

我們應該如何培養這種品質。

適者生存

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未來教師

你激發出的問號,成為我一生成長的動力。CFP供圖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相信教育可以改變個人的命運,並改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能夠鑄造這個夢的人正是教師。 科教興國,關鍵在於教育。唯有通過教育培養人才才能促進科技發展,也唯有通過教育能夠促進人力資源強國形成。同樣,唯有通過教育才能提升全體國民的文化素養和砥礪人格,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而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因而好友辯教師教育任重道遠。 把握我國基礎教育的特色 在我國師范院校對師范生所進行的學科教學,都是針對學校教育中相應的教學科目,是學校教育中主要的教育內容的門類。 教育部2001年釋出的《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規定,小學階段開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藝術(或選擇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地方與學校課程;初中開設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或者選擇歷史、地理)、科學(或者選擇生物、物理、化學)、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地方與學校課程。教育部2003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規定,高中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組3個層次構成。高中課程設定了8個學習領域,每個學習領域由若干科目組成,它們是(括弧中為對應該領域的科目):語言與文學(語文、外語)、數學(數學)、人文與社會(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科學(物理、化學、生物)、技術(技術,含資訊科技和通用技術)、藝術(藝術或音樂、美術告尺),體育與健康(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活動、社群服務、社會實踐)。 但是,從我國義務教育和高中課程設定情況來看,除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設定之外,在課程實施中還是採取分科教學為主的方式。 長期以來,我國分科課程在課程結構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與之相應,我國教學模式的建立也主要是以分科課程為主要物件和基本依託。改革開放後,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分科教學研究會紛紛建立。同時,除全國性的和各省、市的綜合性教育刊物經常刊載有關各科教學法的文章外,分科研究教學的刊物已有數十種。 這都說明,中國基礎教育的特徵是分科教學,而中國教師的專業化正是建立在這種分科教學的基礎之上的。盡管對於分科教育和教學有不同的看法,但這種主修專業與主教學科的緊密結合,也意味著為教師在主教學科持續教學中的精益求精提供了客觀的專業發展環境。與此相適應,培養教師的師范院校均為多學科的建制,成為中國師范教育的一種鮮明的特色。同時,這種師范生分學科教育方式也構成了中國高等師范院校師范生培養的基本特徵。 弄清我國教師教育的本質 其一,我們必須明確,教師及其從事的教學工作是一種具有很強專業性的職業,如同醫生、會計和律師一樣需有專業訓練。沒有扎實的學科訓練,就不能很好地支撐學科教學,包括把握課程、教材、教法的專業能力,而師范院校正是其獲得專業特性的重要場所。 其二,教育絕非一種理性的事業,更是一種感性的事業。因為,好的教育應該能夠觸控和關懷到人的心靈和情感。因此,這種專業性也包括把握學生心理特徵、個性差異、學校教育使命等專業素養。 其三,尤其在校本教研活動已經成為中國教師專業發展的顯著特色和主要友缺路徑時,學術水平和治學方法都將有力地支援教師專業發展,並由此提升教育質量。因此,學術性是師范性的基礎,師范性則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其四,教育研究不僅僅是理論的探索,更要通過深入實踐的教育實驗來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教育實驗是解決教育問題的基本路徑。師范生要努力掌握教育實驗的理論和方法。可以說,教育實驗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 形塑自我發展潛力的未來教師素質 在建立更加公平和富有效率的教育時,教師教育將發揮重要作用。教師自身的發展應是教師教育的核心目標,著力發展潛能型的教師教育,即非僅僅以現有的知識技能和課程體系去培養教師,而是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去培養具有自我發展潛力的未來教師。 一是強調自身學識儲備與不斷發展的重要性,這不僅包括與其學科專業相關的知識,更在於當代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前沿發展的觀念與方法。 二是強調學會教學的方法取向,掌握心理學理論與實驗方法前沿、學科教學與評價發展的新趨勢,並在實踐基礎上,能夠認識那些在教學策略和程式背後的理論和原理及其發展,把教學經驗視為教學知識的一種來源以及學會如何教學的一種手段,並懂得如何更新教學經驗和行為在課堂的運用。 三是強調自我反思的專業精神,基於教師教育向教學實踐的回歸,熟悉教育教學科研方法前沿,把校本科研作為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 四是強調充分運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方式,把握教育教學資訊科技發展前沿,關注一切與學習行為相關的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果。 五是強調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同步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國際理解和合作交流,成為國際化的未來師資力量和優秀人才。 趨向一個共同的願景 需要明確,職前教師教育不是一個獨立體系,而應該把職前與在職教師教育看作一個連續的發展體系。職前教師教育奠定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在職教師教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延伸與提升。 如果把教師作為學校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人力資源,僅僅靠新的人力資源提供並不能解決教師隊伍持續發展的問題。因為,在急劇發展的社會中,新的人力資源會面臨更快的知識與能力更新的挑戰。所以,強調人力資源的自我更新和持續發展潛能,將是高水平大學進行高水平的教師教育乃至培養未來教育家的核心目標。 在今天的教學中,我們應體現國際教育學領域的發展趨勢,關注教育學領域的典型性問題,強調基於中國文化的教育學特色,使用多元表徵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媒體,開發多樣化與體驗式的教學創新模式。使教學生動、學生樂學、實踐好用、引領潮流。而這也將成為未來教師的目標。 中國人有著自己的中國夢,這就是教育夢。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相信教育可以改變個人的命運,並改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能夠鑄造這個夢的人正是教師,而師范院校正是一代又一代教師的搖籃。作為師范院校的一員,我們都是一個個人與國家的圓夢者。 (作者: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

如何培養社會公德?

把社會公德教育作為德育的基礎
工程社會公德是指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簡單的、最起碼的公共生活准則。它的使命是保護人們的公共生活,防止影響和威協人們公共生活的現象發生。遵守社會公德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應盡的義務。學校以育人為根本目的就應當把社會公德教育作為德育的基礎工程,常抓不懈。
對廣大青少年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要不斷探索和尋求教育的最佳途徑。
採取正面灌輸和自我教育相結合,規范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正面灌輸和自我教育相結合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首先必須使青少年學生弄清什麼是社會公德,其內容、性質、范圍如何,然後再弄清為什麼要遵守社會公德,怎樣執行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才能使青少年知道在遵守社會公德方面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教育上可以採取正面灌輸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做法。
首先大力加強對學生尤其是新生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禮儀常規》教育,並制訂了《一日常規》《宿舍文明公約》《班級衛生標准》《衛生區衛生標准》《食堂就餐文明公約》等一系列制度公約,因為這些「守則」「公約」中就包含看社會公德的各個方面,用這些「守則」「公約」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其實就是在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其次,通過社會公德系列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社會公德教育,強調遵守社會公德,做文明學生、文明公民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對社會公德的認識。第三,在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把社會公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不僅豐富了政治課的內容,也從理論上向學生指出了遵守社會公德的必要性。
2、規范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德教育光靠正面說教,理論灌輸是不夠的,在學校里,教師的表率作用有著無形的教育功能,學校優美環境的營造也對學生起著無形的規范作用,這就要在規范教育的同時,結合環境教育。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在學生的眼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化身,也是眼前現實中的行動榜樣。因此,我們大力加強教職工的師德教育,使全體教職工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素質,在上課、辦公、社交以及日常生活等場合,言語文明,行為端正,熱情關懷學生,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從而德高為范,對學生產生很好的示範性和強烈的感召力。
學校通過加大投入,綠化、美化校園,努力創造優美、雅靜、宜人的育人環境,團委會、少先隊通過組織學生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護綠小組」,積極參與學校的綠化活動,培養學生日覺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優美的自然環境教育,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凈化學生的心靈,起到於無聲處育桃李的教育功能,而且激發學生強烈的保護環境意識。
3、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僅靠學校教育這一主陣地是不夠的,家庭、社會這些校外力量不容忽視,因此,學校在社會公德教育上努力調動社會力量開展教育活動。
一是調動家庭力量,?我校以年級為單位,每學年家長學校都要舉辦1-2期的專題學習,通過家長學校促進家長家庭行為優化,以良好的家庭環境影響學生,並通過建立「家庭·學校聯絡卡」制度,全面了解學生在家庭里的表現,如孝敬父母、珍惜勞動成果,參加家務勞動等方面的表現,促進學生社會公德的養成。
二是各界參與。我校通過建立「三結合」委員會,邀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同志參與學校管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共同做好社會公德教育。比如邀請離退休老同志作有關報告,請公檢法系統同志作普法講座,介紹不遵守社會公德的反面教訓,從反面對學生敲響警鍾,等等

我們應該遵守哪些公德?

1,與自然和諧
2,與人和諧
3,敬業愛岡
4,有強烈責任感
4,敢於面對挫折

我們應該如何培養自立自強精神?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遇到困難要冷靜處理,不能慌亂,更不能盲目的尋求別人的幫助!

如何培養社會公德修養

首先,建議先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德?有了足夠的認識,有了明確的方向,就能如理如法的去做。正所謂,知難行易。其實,我們的古聖先賢很早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建議看看《聖賢教育改造命運》這套紀錄片,裡面會講到什麼是德行,如何培養自己的品德,進而指明怎樣在社會做出表率,從自己做起,影響家庭,從家庭做起,影響周圍,從小我做起,影響大家。公共道德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堅持和努力。

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熱愛音樂呢?

有人問我,如何讓孩子愛音樂?很遺憾,我比較笨,拿不出什麼招來,而只有一個竅門:父母自己熱愛音樂,給孩子唱歌,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如果父母是感覺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欣賞、理解水平不夠,而希望孩子能強於自己,那麼這件事就只能從自己做起,自己去學習音樂,而不是出於遺憾,把期望加到孩子頭上。 原本我也不會唱歌,但現在因為工作需要,我變成了一個不但會唱歌,而且可以指揮孩子輪唱甚至重唱的人。所以,是親身體驗告訴我,學習音樂這件事,與年齡無關,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難。 但如果你自己對音樂實在沒興趣,那就別管它,更不要為了許多所謂的好處,逼著孩子去做。有的父母會說:「我願意花錢培養孩子對音樂的熱愛!」真正的興趣和熱愛,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所以,請你先培養自己,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所有涉及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有「言傳身教」一條路而已。你自己愛不上的東西,沒辦法強迫孩子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