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了解廣州黃埔區的城市文化、風土人情、地理環境、
黃埔,那一片神奇的土地
黃埔,鑲嵌在花城廣州東部的一顆明珠.
天下誰不識態笑培黃埔?
且不說帆檣雲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在帆唯這里發祥;
也不說風雲際會,多少歷史驚雷在這里炸響;
就說那一間被稱作"將帥搖籃" 的軍校,
便直令它的名字永遠閃光!
光榮和屈辱都隨著歲月遠去,
層疊在厚厚歷史積淀之上的,
是更加耀眼的輝煌.
如今的黃埔,
延接著千百年來從未斷過的對外開放之脈,
繼續演繹著令人不可思議的神奇,在那片薰風徐來的黃金土地上,
一座現代化新城正在山明水秀,花紅草升冊綠之間轟然崛起........
Huangpu, the magical land
A shining pearl in eastern Canton.
The ancient Silk Road on the sea started out here,
With sails and masts gathered like colorful cloud;
Thunders of history rolled here,
While the "cradle of generals" made its name more proud;
Gone with the ages its glories and shames,
But emerged from the st of history its fames;
Opening its arms to the outside world for centuries,
Huangpu is still a legend that enchants and sparkles.
Between green hills and clear waters
And among green grass and red flowers,
A modern metropolis,is growing up on this golden land.
❷ 廣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必須是離黃埔不遠的
黃埔區位於廣州市的東南部,毗鄰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119.42平方公里,人口38.9萬,其中常住人口21.2萬人。這里有華南第一大港——黃埔港,廣深公路、黃埔大道、廣園東路貫穿全區境內,交通網路發達,往來十分便利。
黃埔區文物古跡眾多,自然風光優美,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其中既有人文景觀,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黃埔軍校,省重點文物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南海神廟,還有楊四將軍廟,橫沙書香街,南灣古民宅,深井文塔等古跡,又有如丹水坑風景區、龍頭山森林公園、茅崗鶴林、珠江江心小島、筆村荔枝林等自然風光。
值得一提的是黃埔區擁有廣州市惟一的文化旅遊風景區——長洲文化旅遊風景區,長洲島位於廣州東緣,是珠江上的一個江心島,面積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1.9萬人。長洲在歷史上曾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海港,清朝的黃埔海關就設在這里,曾經商人雲集,盛極一時。如今,眾多的古跡遺址使這里成為廣州的旅遊勝地,有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是世界著名四大軍校之一。島上還有長洲炮台群遺址、波斯樓、波斯教徒墓地,外國人公墓等古跡。柯拜船塢是英國人柯拜1845年在長洲島建起的中國第一個石船塢,也是當時世界最大的石船塢,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外資企業。當年的長洲是眾多外國官員、商人、海員經常往來的地方,死後葬在這里就形成了長洲外國人公墓,美國第一任駐華公使的墓地也在其中。
建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的南海神廟是中國古代四大海神廟現存惟一的一座,不僅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也是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史跡。
除了傳統的文物古跡游,丹水坑風景區、笑翻天樂園、龍頭山森林公園、長洲農業觀光等黃埔的生態景點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人。
黃埔區還擁有許多現代化工業企業,如廣州本田汽車廠、廣東太古可口可樂公司、七喜電腦有限公司、廣州文沖船廠、廣州珠江鋼鐵公司等,2003年推出的「黃埔工業游」非常火爆,目前區旅遊部門正在策劃推出更多工業游景點,將來到黃埔不僅可以參觀現代化飲料、食品生產線,遊客還將親眼目睹,汽車是怎樣製造的,電腦是如何生產的,萬噸巨輪是怎樣製造的,鋼鐵是如何煉成的……
長洲島位於廣州東緣,是黃埔地區珠江上的一個江心島,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為8.5平方公里,島上常住人口2萬餘人。長洲島西面與廣州大學城僅一橋之隔。長洲在歷史上曾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海港,清朝的黃埔海關就設在這里,當年曾經商賈雲集,盛極一時。長洲島文物古跡遍地,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孫中山先生創辦的黃埔軍校使這里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地方和廣州的旅遊勝地。
長洲旅遊資源可分為幾類:
歷史文化古跡類
包括巴斯樓、巴斯教徒墓地、柯拜船塢、祿順船塢舊址、外國人墓地、深井文塔、凌氏大宗祠、曾氏大宗祠、金花古廟、南海神祠、洪福市、安來市等。
近現代革命和軍事史跡類
包括黃埔軍校、東征烈士墓、中山紀念碑、孫中山紀念館、北伐紀念碑、教思亭、黃埔公園舊址、濟深公園舊址、袖海亭、白兔崗炮台、白鶴崗炮台、大坡地炮台、蝴蝶崗炮台、新西崗炮台和舊西崗炮台、海軍黃埔軍事博覽中心。
自然風光類
長洲是江心島,綠色覆蓋率甚高,尤似海上盆景,島上河道縱橫,除本島外還有娥媚沙、洪聖沙、白兔沙及大吉沙等沙洲,這些沙洲低矮平坦,水涌縱橫,嶺南水鄉特色濃郁。中山公園、聖堂山公園、環島長堤、釣魚台度假村等都是休閑的好去處。
土特產類
長洲是個農業耕作區域,因此也有不少特產:深井霸王花、長洲粉葛、長洲香蕉、長洲大果楊桃及龍眼、黃皮等。此外長洲的黃埔蛋、長洲年糕、長洲田蚊魚也很著名。
長洲是廣州市惟一的文化旅遊風景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遠近聞名。1991年市政府啟動長洲島的開發以來,先後投資修復了黃埔軍校及其附屬建築、東征烈士墓、白鶴崗炮台、外國人公墓等古跡,編制了《長洲歷史文化保護區控制性規劃》(待批中)。今年是黃埔軍校80周年華誕,廣州市和黃埔區政府對長洲(魚珠)碼頭進行了改造,對長洲島上的主幹道金洲大道進行了擴建,修建了登山石徑,連通了黃埔軍校與東征烈士墓、北伐紀念碑等景點,長洲的交通環境和市政面貌煥然一新。黃埔區旅遊部門正在策劃推出長洲旅遊套票和環島旅遊巴士等項目,真正使遊客一票在手,游遍長洲。
❸ 廣州黃埔區有哪些景點比較好玩的
黃埔雲檣
是1986年評定的羊城新八景之一。指從黃埔舊港至新港連綿數公里的珠江及兩岸景觀。黃埔自古以來是國際聞名的港口。古代的扶胥鎮(今南崗廟頭附近),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是古羊城重要的衛星城。古代扶胥鎮上的南海神廟和浴日亭在宋代、元代被推崇為羊城八景中的第一景,即「扶胥浴日」。如今,黃埔以百倍於扶胥鎮的姿容崛起,出現了「黃埔雲檣」的壯觀:浩浩大江雲集著數不清的船隻,遠洋巨輪往來不絕;珠江岸邊,萬噸級碼頭一個接一個;碼頭上排列著數百台龍門吊。
波羅廟會
逢農歷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為波羅誕期,十五鄉各家各戶都包粽子或做包點,比過春節還要熱鬧。有些鄉還請省港名班粵劇團演戲助興,同時行宮菩薩出會遊行到各鄉,你來我往,到南海神廟朝見洪聖大王,每個鄉菩薩巡行都有一百幾十人,有鑼鼓櫃八音,還有旌旗牌匾、耳扇、銅錘、關刀、劍、戟等。還有武裝輪流護送。各鄉設立貢台,擺上茶、酒、水果、齋料、包點、燒豬、雞、豬肉、香燭等,等待菩薩遊行到來享用。誕期各地善男信女前來參神,吸引了鄰近東莞、增城、番禺、順德、中山、南海和廣州市等地的群眾前往游覽。屆時江面船艇停泊,東至黃埔新港,西至文沖船廠,人山人海,熱鬧非常。建國後,廟會期間雖然不再有菩薩巡行,但到南海神廟觀光(俗稱「游波羅」)的人每天數以10萬計。
茅崗鶴林
位於廣州市黃埔區大沙鎮茅崗村。茅崗鶴林共有2處:一處是元貝鶴林,位於茅崗村委會側旁,佔地約30畝,有鶴2000多隻;一處是坑頭鶴林,位於茅崗坑頭倉下村後背的小山丘上,佔地約40畝,有鶴1000多隻。茅崗鶴林是對這2處鶴林的統稱。從得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1978年,鶴林被列為廣州市風景保護點。
茅崗鶴林棲息的鶴類,主要有:麻鶴、蓑衣鶴、白鶴、銀鶴,麻鶴最多,蓑衣鶴和白鶴次之,銀鶴較少。一年之中,鶴群約有8個月時間眷戀茅崗鶴林。每年從10月下旬起,鶴群便成群結隊離林,飛往東南方越冬,直至陽春三月才飛回茅崗鶴林。據說,一百多年前,有位歸僑從海外帶回一對白鶴,籠養家中,後因疏忽,白鶴離籠而去,投向村外林中棲息,繁衍後代,形成鶴的世代家族,茅崗人視為吉祥,奉為「仙鶴」。村人約定俗成,把鶴林列為「風水地」,嚴加保護,不準伐木和行獵,因此形成頗有名氣的茅崗鶴林。
❹ 廣州黃埔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適合帶女朋友玩的
黃埔可玩的地方不少。
最著名的南海神廟是一定要去的,廟會時當然要去看了,很熱鬧,票價20,平時是5元,平時如果去逛的話,可看的東西倒是不多,大約30—40分鍾就看完了,記得燒燒香。
然後你可以去對面的龍頭山風景區,免費的,我記得數年前剛開放的時候,沒什麼玩的,現在據說好了很多,至少可以爬山啊,吃飯店的特色,好像是山水豆腐之類。
至於南崗的丹水坑、將軍廟我認為沒什麼看頭,但也許現在有變化了,不妨去看看。
不能錯過的是,到漁珠碼頭坐5毛錢輪船去長洲島(不要坐1.5元的),可以在島上租單車到處轉轉,也可以走去黃埔軍校(免費)和旁邊的青少年軍校。島上的水果很甜的。深井村是個百年老村,你也可以去看看。
之後可以在長洲坐船到海珠區那邊,再轉車去黃埔古港,那裡也值得一去,尤其是艇仔粥,很棒的。
遠一點的話,可以去增城的百水寨,蘿崗的香雪公園與禾雀花公園(現在沒看的),可以去開發區的新港碼頭坐船去番禺的蓮花山。可以去增城摘荔枝(但是這要找人)。
現在中甲的日之泉主場在黃埔了,還有一支職業籃球隊六穗也在黃埔,看球也是一大選擇。
黃埔的吃也是非常有名的,是一絕,豐樂北路上最多,還有其他的就不一一介紹了。
本來這題沒分,但是我見這么多人都對黃埔不了解,所以費這么大力氣跟你說說,其實黃埔可玩的地方很多,而且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它去其他地方玩也很近很方便,希望你玩得開心!
❺ 廣州黃埔什麼時候復課
廣州黃埔12月1日復課。
黃埔區,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東部,東至東江與東莞市麻涌鎮相望;東北部與增城區新塘鎮接壤,南部臨珠江與番禺區、海珠區相鄰;
西部與天河區、白雲區相連,北部與從化區毗鄰。介於東經銷差113°27′39″—113°27′51″,北緯23°2′25″—23°9′55″之間,總面積484.17平方千米 。下轄14個街道、1個鎮。
黃埔文化資源豐富,文物繁盛,境內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南海神廟,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有中國「將帥搖籃」之稱的黃埔軍校舊址,東江縱隊增從番獨立大隊隊部舊址,嶺南建築的瑰寶—玉岩書院、橫沙書香街、深井虧蘆皮古民居、蓮塘古村等。
截至2021年末嘩悄,黃埔區常住人口119.79萬人。2021年,黃埔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158.3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7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468.1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685.50億元,人均GDP為33.71萬元。
❻ 黃埔區的文化
戲棚
建讓喊國前,黃埔地區內均無固定演出場所,農村圩鎮演戲時,則臨時蓋大戲棚。戲棚又名「千斤」,分「大棚」、「子棚」兩部分:「大棚」是舞台,後台和音樂棚兩側另搭有供小孩看戲的「仔棚」(每座約十餘平方米);「子棚」即觀眾席,分為「竹床位」和以木板作座位的男棚、女棚。舞台與觀眾席有寬達4米的通道,名為「企地」。「企地」和「仔棚」不須購票自由出入,男、女棚分別接待不同性別的觀眾,「竹床位」則無此限制。神誕演戲在「子棚」正面懸空中搭一神龕。戲棚造型有「鴨棚」和「鰲魚脊」兩種;「鴨棚」如通道式平房,但比水鄉大型鴨寮高大得多。「鰲魚脊」四面飄檐,正脊兩端翹起,以鰲魚圖案作飾物。皆以杉、竹為架,木板作牆和地台,編織葵葉作上蓋。
黃埔區青少年宮影劇院
1982年3月,黃埔區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決定興建黃埔區青少年宮。是年4月,區組建籌備小組,開展籌建工作。青少年宮用地面積28800平方米,1983年9月正式施工,1984年10月竣工。1989年7月,動工興建青少年宮影劇院,1991年6月竣工,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觀眾席位1170個。
廣州港港灣影劇院港灣影劇院
是廣州港務局為職工群眾興建的娛樂場所,建築面積3850平方米,有1722個座位。放映電影,晚間有時候演出粵劇或文藝節目。影劇院設有撞球室、冷飲坦慎野部、小賣部等,北側有招待所,逐漸走向多項經營。
廣東省電力一局影劇院
該影劇院是廣東省電力一局職工的文化娛樂場所。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有座位1500個。
文沖船廠影劇院
該影劇院是文沖船廠為職工群眾興建的文化娛樂場所,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有座位1500個。
錄像室
是80年代新興的小型放映室。其設備較少,座位不多,從業人員2~4人,放映的多是港台和外國進口的錄像帶。據1991年統計,黃埔區共有錄像室57間。
卡拉OK歌舞廳
卡拉OK是以音像製品代替樂隊伴奏功能,80年代初由香港傳入時,即受到城鎮富裕家庭的喜愛。賓館、酒家、文化站、個體戶亦紛紛開設營業性的卡拉OK歌舞廳。至1990年止,黃埔區有孝枯卡拉OK歌舞廳57家。 1982年9月至1983年12月,黃埔區人民政府開展文物普查工作,發現了2處外國人墓葬園及碑刻。如深井馬鞍崗(土名番鬼山)有美國人墓碑,據考證,初步認定墓的主人是美國駐華使節,於清同治四年(1865)下葬;發現古墓葬16座,如位於牛山的清道光皇帝賜建的牌坊古墓,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殉國的廣東、廣西、湖南官兵合葬墓,墓內葬有1000多人;清查有古炮台遺址28座,磚塔3座,古石橋5座,古寺廟24座,宗祠100座,牌坊3座,紀念亭6座,還有清朝的古窯遺址4座,古船塢遺址1處。還發現革命斗爭遺址4處,收集傳世文物14件,「佛跡嶺」風景名勝1處。
❼ 廣州黃埔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黃埔雖小,孝和清但是旅遊的地方還是不少的,有以長洲為主的軍事教育區,有以南海神廟為主的民族文化旅遊區,有丹水坑、龍頭山森林公園等生態風景區、還有橫沙書社、南灣古村等民俗旅遊區。 黃埔軍校舊址,即「陸軍軍官學校」,創建於1924年6月16日,因校址在黃埔長洲,故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是孫中山先生在蘇聯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創辦的,這里曾產生了眾多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領袖,也曾留下許多風雲人物的足跡。黃埔軍校舊址於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景點有軍校大門、校本部、孫總理紀念室、孫中山紀念碑、俱樂部等。目前軍校已成為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電話: 82202278 南海巧前神廟。又稱波羅廟,位於黃埔南崗鎮廟頭村。南海神廟是古代帝皇祭海的場所,創建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都派官員到廟中舉行祭典,留下不少珍貴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稱。神廟又是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史跡,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廟內現存文物眾多,廣州市古樹名木的第1至第8號均在神廟內,如位於棚毀廟西的一棵皂莢樹已有390年歷史,其它幾株木棉、海紅豆等樹齡均在200年以上。廟西章丘崗上有「浴日亭」,宋元時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即指此處,亭內立有蘇東坡詩碑。每年農歷二月的「波羅誕」廟會是廣州地區最大的民間廟會之一。 電話: 82222210
❽ 黃埔軍校的文化傳統
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衛國家安全。
該校校訓:親愛精誠。
青天白日國徽:代表中華民國。
指揮刀:代表指揮官權責。
瑞穗:代表陸軍對北伐塵消手、抗戰、「戡亂」(國民黨對解放戰爭的蔑稱)所建立之豐橋桐功偉績,並示寓兵於農之意。又每禾七短合為雙七~「七七」則含有抗戰建國紀念暨發揮抗戰建國之意。 1924年制定的《陸軍軍官學校歌》:
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
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先烈成功。
同學同道,樂遵教導,始終生死,毋忘今日該校。
以血灑花,以校作家,卧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1926年制定延用至今: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斗的先鋒。
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攜著手,向前行。
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一期:盡忠革命職務。服從本黨命令。實行三民主義。無間始終死生。遵守五權憲法。只知奮斗犧牲。努力人類平等。不計成敗利鈍。
二期:謹遵校訓,親愛精誠。服從黨綱,五權三民。履行遺囑,國民革命。繼承先烈,奮斗派嫌犧牲。發揚光大,赴義蹈仁。言出身隨,誓底功成。
三期:遵守總理共同奮斗之遺囑,親愛精誠之校訓,追隨校長、黨代表與本黨各同志,於廣東統一以後,更努力於全國之統一,以完成國民革命之工作。不愛錢,不怕死,不鬧意氣,實行主義,恪守黨綱,永矢勿渝,死而後已。謹誓。
四期:不愛錢,不偷生。統一意志,親愛精誠,遵守遺囑,立定腳跟。為主義而奮斗;為主義而犧牲。繼續先烈生命,發揚黃埔精神。以達國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謹誓。
❾ 2019廣州黃埔乞巧文化節舉辦時間+地點+活動內容
隨著七夕節的來臨,廣州黃埔區旦談也將舉行「傳承乞巧——2019黃埔乞巧文化節」活動啦!這個七夕有活動可以參加了呢!感興趣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啦!下面小編介紹一下活動詳細攻略!
展巧藝·賽巧手——2019黃埔乞巧文化節
時間:8月1日—9月20日
地點:黃埔區文化館、各社區祠堂等
票價:免費
浪漫來襲
黃埔乞巧文化節開幕式
時間:8月5日10:00
地點:黃埔區文化館(港灣館)小劇場
開幕式上精彩絕倫的節目將輪番上演並牢牢鎖住你的視線精品大賽獲獎名單也將在開幕式上公布
文藝來襲
乞巧文化節巧藝精品展
展出時間:8月1日—8月7日
展出地點:丹水坑楊四將軍廟
各大反映乞巧民俗、歷史典故、黃埔民俗歷史場景、液薯民間故事、民間傳說及現代幸福生活鬧遲者環境的原創作品將與小夥伴們見面,廣綉(珠綉、絲帶綉)、剪紙、木雕等各種創作形式將多維度地給你帶來震撼的藝術體驗。
傳統來襲
民俗活動及祠堂貢台聯展
擺貢時間:8月1日—8月7日
擺貢地點:各社區祠堂、學校及丹水坑風景區
各社區祠堂及學校將進行做巧、擺貢、比巧、展示、乞巧、祭拜、送貢品、吃七姐飯等全流程的民俗活動及祠堂貢台展示,再現咱黃埔的乞巧民俗。
干貨來襲
巧姐、巧藝進校園、進社區
時間:8月—9月
地點:各學校、各社區內
各街鎮文化站將安排培訓地點,舉辦不少於1期的乞巧培訓班。想要了解更多乞巧文化的你,一定不要錯過這次的「完美時機」!
七夕年年有,今年更有趣!黃埔乞巧文化節即將上線,情侶們快牽上另一半,單身汪們帶上狗糧,一起到現場感受,「月濺星河,鵲繪情橋」的花好月圓吧~
❿ 廣州分多少個區,各有什麼區特色
廣州共有11個區,分別是: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蘿崗區、南沙區、增城區、從化區。越秀區:位於廣東省中部,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到白雲山山腳,與白雲區相鄰。
海珠區:是廣東省廣州市的老四區之一,在廣州市珠江的南面,古稱江南洲,廣州人稱其為"河南",處在廣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廣州河段前後航道所環繞,是四面環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一虧陵個素有廣州"南肺"之稱的綠色島區。
荔灣區:荔灣,俗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素以「西關」、「荔枝灣」和「水秀花香」著稱,有著「體味嶺南文化到廣州,不到荔灣就不算到過廣州」的美譽,是廣州老三區之一。
天河區:是廣州市新城市中心區,位於廣州市新中軸線上,是廣州市東進軸與南拓軸交匯點。
白雲區:白雲區名稱來源於境內的白雲山。三元古廟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埔區:古老而年輕,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素以"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南海神廟、"中國將帥搖籃"的黃埔軍校及華南第一大港--廣州港所在地而聞名於世。
花都區:1960年4月劃為廣東省廣州市屬縣。1993年6月18日,經國家批准,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2000年5月21日撤市設區,有廣州市北大門和後花園之稱。
番禺區:番禺始建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有2200多年的歷史,農業頗具特色,工商業發達,為歷代的通商口岸,著名的「魚米之鄉」,也是嶺南文化、廣東音樂的發源地之一;文教鼎盛,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蘿崗區:位於中國廣銷胡戚東省廣做粗州市東部,與白雲區、天河區、黃埔區、增城區四個行政區相鄰,是廣州城市發展"東進"戰略,發揮開發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統籌城鄉發展。
南沙區:廣東省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門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集之處;東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與中山市、佛山市順德區接壤;北以沙灣水道為界與廣州市番禺區隔水相連;南瀕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從化區:以珍稀溫泉聞名於世,有"中國溫泉之都"之美稱,且素有"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和"廣州後花園"之譽。
增城區:位於廣東省中東部、廣州市東部,南與東莞隔江相望,東臨惠州,北界從化,西連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新知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