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媽咪面在廣州哪裡買
擴展閱讀
杭州哪裡去扁平疣好 2025-07-16 07:21:09
湖南到天津要多久 2025-07-16 07:20:58
杭州去青島怎麼去近 2025-07-16 07:15:18

媽咪面在廣州哪裡買

發布時間: 2023-04-13 05:27:56

Ⅰ 中國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牌子的

中國大陸的方便麵生產一般認為始於1964年,當時北京食品總廠用手工操作曾用鴨油生產油炸方便麵。1970年,中國第一袋油炸方便麵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它採用高壓蒸面油炸工藝,標志著中國方便麵生產正式起步。1978~1980年,北京市食品工業研究所與北京方便食品廠共同研究了班產1噸非油炸方便麵生產線,採用間歇式高壓蒸煮工藝和遠紅外乾燥技術。

上海益民食品廠和北京方便麵廠於1980年和1982年分別從日本引進一條5m00包/班的袋裝油炸方便麵生產線。進入80年代後,全國先後從日本引進 100餘條生產線,同時在廣州、上海、無錫、鄭州等地相繼出現40餘家方便麵設備生產廠家。

1986年,北京昌平長城食品廠引進了日本富土公司的碗裝方便麵生產線。方便麵剛剛步人市場,人們開始了解方便麵,由於享受糧油平價和產品限價政策,不能普遍接受,加之生活水平較低,消費方便麵屬於一定程度的奢侈品。產品規格為100g/袋,市場零售價格為0,25元/袋,還需加收2兩糧票,產品結構單一,都是低檔方便麵。

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珠海華豐食品公司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方便麵生產企業,其推出的華豐牌三鮮伊面在80年代曾熱銷全國。在康師傅、統一進軍大陸市場前,華豐一直占據中國方便麵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

上世紀80年代,上海冠生園的美味肉蓉面成為了那時相當著名的方便麵品牌。味道不錯,包裝外面是紙,裡面防止受潮,有一層薄薄的塑料紙那種,而一般的方便麵就是塑料袋包裝,是一代人的回憶。

過渡發展階段

1988年,國家制定了GB9848—88方便麵質量標准,它的出台規范了各種方便麵質量參差不一情況,也預示著方便麵以產量盈利開始轉向以質量、信譽和品牌佔領消費者心理而盈利。

1、 從1987年起,中國糧油政策逐步放開,糧油可以自由貿易,計劃管理體制下方便麵的生產經營格局逐步被打破。隨著生活水平和購買力的提高,工作節奏的加快,方便麵的優點明顯地體現出來,方便麵迅速從大、中城市流向廣大城鄉和農村,市場需求量驟增,全國開始出現方便麵生產熱潮。這個期間主要先從國營的食品加工廠和糧食系統開始建立方便麵廠,有實力的鄉鎮企業也開始籌建。1989—1991年,國內新增生產線800餘條。

2、外資方便麵集團公司看好中國市場,採用獨資和合資方式大舉進入布點辦廠。1991年底,台灣頂新食品集團在天津開設第一條方便麵生產線,以「康師傅」晶牌打響中國大陸市場,取得了極大成功;不久,台灣「統一」,新加坡「幸運」,印尼「美廚」和「營多」,日本「出前一丁」等大舉進入,生產高、中檔袋裝、碗裝和杯裝方便麵,取得了很大成功。

3、珠海「華豐」,山東「龍豐」,河北「華龍」,無錫「中萃」,陝西「熊毅武」,河南「南德」,廣東「來利」和「錦豐」,福建「宏發」等國營、集體和民營方便麵生產企業紛紛建廠,推出品牌,全國方便麵生產呈現高速發展浪潮。

南街村方便麵,又稱北京方便麵,90年代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的喜歡南街村產的方便麵!南街村方便麵由南街村方便麵廠生產,90年代最暢銷的方便麵品牌之一。

高速發展階段

隨著方便麵品種的多樣化及伴隨著各種形式的廣告宣傳,人們開始真正地接受了方便麵,很多人都把方便麵作為出門必備,生活常有的食品,方便麵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

1、這一時期的競爭以「康師傅」、「統一」、「美廚」、「營多」、「幸運」等外資企業對大陸方便麵市場的爭奪為主線,這期間,他們以精美的包裝,有筋道、爽口的面條和獨特的風味,打破了低檔面產品結構格局,一步跨入了中、高檔方便麵行列。主要採用日本、台灣和韓國的進口制面設備生產方便麵。

2、 方便麵成為中國食品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點,平均年遞增速度為70%。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各企業都有自己的產品定位,或中、高檔的城市市場,或中、低檔的農村市場,競爭重點落在產品質量的改進、產品結構的調整、產品價格的適應性及營銷策略等方面。僅1989—1994年的5年間,方便麵生產線達到1500條以上,市場需求旺盛,出現高速發展及市場競爭局面。國內方便麵設備生產廠家達到了20多家。

其中不得不重點提康師傅,於1991年進入中國大陸發展,1992年8月21日推出第一碗「紅燒牛肉麵」,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經典口味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陪伴我們走過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