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州著名街道_福州有幾個歷史文化街區
福州著名街道?
三坊七巷美食街
福州三坊七巷除了是福州有名的歷史文化名街外,還是福州小吃最集中的美食街之一,處處都有美食。魚丸、肉燕、鼎邊糊、花生湯、芋泥、海蠣餅等福州傳統小吃,還有舊巷南、同利肉燕老鋪、嶺南灶、永和魚丸等傳統老字型大小店鋪,這些都是老福州生活的縮影,更是福州飲食文化的傳承,是外地遊客來福州旅遊必去的美食打卡之地。其中,三坊七巷十條坊巷的南後街是福州著名的夜市街,匯集了琳琅滿目美食美味,如百餅園、黃米糕、馬蹄糕、烤香腸、炸土豆、小丸子等,可以說是福州環境最好的夜市
福州有幾個歷史文化街區?
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包括:
鼓樓區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台江區蒼霞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台江區南公園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倉山區煙台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樂群路—愛國路、馬廠街片區)、倉山區梁厝村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晉安區琯尾街特色文化街區、馬尾區船政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長樂區和平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福清市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閩侯縣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連江縣溫麻歷史文化街區、閩清縣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羅源縣北門巷—後張街—孝巷—李園坂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永泰縣登高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高新區水西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福州美食街排行榜前十名?
倒著來如下
10、六一北路
六一北路很有意思,一段隸屬鼓樓區,一段隸屬晉安區,住宅與商業圈交界。六一北路在福州的知名度絕不僅如此,作為吃貨都知道這里有異國風情的湖碟軒、辣爽舌尖的辣皇朝、難以忘口的嘉陵傳奇,還有福州首個高層觀景Bar――Myth迷思Bar,你想要的地道,你想要的浪漫全都囊括!推薦:Myth迷思Bar、一坐城咖啡、旺達小吃店、陶鄉涮涮鍋、年年大豐收、馬克五號、蚝爽炭燒生蚝、一麻一辣、拾年咖啡屋、30ml coffee studio、漁如意、南洋河粉王、味道江山、澳門豆撈
9、白馬北路
白馬路是福州人文意蘊的代表,白馬北路就是其中的一條支路。白馬北路連接烏山西路與楊橋東路,周邊有福州著名的白馬河以及白馬河公園,整條路上綠蔭環繞,人潮興旺。除了人文環境,一到飯點時間,白馬北路便是一派熱鬧的景象,形形色色的美食在這碰撞出各式的美味力量,尤其還有那些你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推薦:阿來泰國餐廳、30ML咖啡、韓國小吃、三杯咖啡、Helens西餐吧、舒友海鮮大酒樓、阿國海鮮火鍋、十二悅西餐廳、品糖軒、墨啡書吧、廣電人家、肥龍燒烤、Enjoy Lounge Bar、0591印象江南海鮮吧
8、湖東路
湖東路,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呈東西走向,全長約2.5公里。西起西湖公園南門,東部與六一北路垂直相接。分別與湖濱路、鼓屏路、五一路、五四路、六一北路垂直交接。湖東路上,不僅有福建省發改委、福建省科技發展中心、福建省圖書館等重要辦公樓,更重要的是還有高大上的海鮮姿造美食!比如:創新季的海鮮火鍋餐廳悅繽紛、精緻美味的攬季、最奢華的自助餐廳雍和會。當然啦,不喜歡吃海鮮的朋友們也不用愁啦!推薦:雍和會、悅港琴灣、很久以前、潮汕砂鍋粥、橋亭活魚小鎮、元兆壽司、卧雲軒、福稷私房面、牛大佬
『貳』 北京特色小吃有些什麼
蒸煮類
大蜂糕、果料糖蜂糕、碗糕、花糕、藉糕、榆錢糕、壽桃、小窩頭、棗荷葉、銀絲卷、肉丁饅頭、菠菜簍、燙面餃、燒麥、羊眼包子、倒僧帽、豌豆包、開花饅頭、千層餅、扒糕、餎餎、莜麵搓魚子、芸豆餅、木樨小棗。
炸烙烤類
江米面炸糕、燙面炸糕、奶油炸糕、棒槌果子、焦圈、脆麻花、饊子麻花、蜜麻花、蜜三刀、薑汁排叉、開口笑、春卷、炸卷果、炸三角、白薯鈴、炸口袋、龍須餅、蒸食炸、炸肉火燒、炸回頭、一品燒餅、脂油餅、鍋貼、京東肉餅、羊肉餅、煎餅、腰子餅、褡褳火燒、鍋餅、灌腸、墩餑餑、糖火燒、糖螺螄轉、芝麻醬燒餅、馬蹄燒餅、肉末燒餅、藤蘿餅、玫瑰餅、牛舌餅、咸酥燒餅、蛤蟆吐蜜、蘿卜絲餅、卷酥、硬面鐲子。
粘貨類
艾窩窩、豌豆黃、江米涼糕、栗子涼糕、小豆涼糕、棗切涼糕、芝麻卷糕、驢打滾、芸豆糕、芸豆卷、盆糕、山葯糕、紫米糕、八寶飯、小棗粽子、江米糕、白年糕。
流食類
豆汁、豆腐腦、老豆腐、鹵炸豆腐、麵茶、茶湯、油茶、杏仁茶、小豆粥、八寶蓮子粥、大麥米粥、豌豆粥、荷葉粥、元宵、核桃酪、元寶餛飩、羊肉雜面、杏仁豆腐、牛乳酪、漏魚、果子乾、西瓜酪、冰碗。
肉食類
白水羊頭肉、白湯雜碎、鹵煮丸子、鹵煮小腸、羊霜腸、燉吊子、燒羊肉、爆肚、炒肝、爆煳。
『叄』 風味小吃
南京風味小吃
鴨血湯
南京人喜食鴨,最常見的是鹽水鴨,鴨頭鴨頸鴨肫鴨翅鴨爪,都是好東西。鴨血湯
也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變種。鴨血要新鮮,粉嫩粉嫩的那種,加粉絲、鴨肝、鴨腸、
香菜,用 繼樂 出來,又香又嫩。
小餛飩
分為南北兩派,南派的往往是蘇州人做的,皮薄餡少,湯料精緻,加蝦皮、榨菜末
,清鮮不膩,還有一種用薺菜和肉合包的大餛飩。北派的來自安徽,湯濃味厚,為表貨
真價實,湯鍋里總煮著幾塊大骨頭,加點鮮紅的辣油,青綠的蔥末,再灑上胡椒粉,香
鮮透骨。
小煮麵
小煮麵的特點是不放醬油,味道偏清淡,裡面的料和底湯就比較關鍵。葷面中最好
的是皮肚大碗面,湯料充足,類似於雜燴,少說也有10種東西,青菜、木耳、皮肚、豬
肝、西紅柿 �起鵲 、香腸、肉絲……一鍋燴,那碗是特別大,湯多面少。調味不用油
鹽,而是用板鴨熬出來的湯。雞鳴寺、靈谷寺的香菇面和素什錦都很不錯,湯是用香菇
: 寡堪境隼吹模�乇鶼剩�揮杏 花兒。雞鳴寺的那個地方尤其好,一排古色古香的
長窗,像是時光倒流,窗外是山是樹,可以喝茶,還有小點奉送,是和尚們自己做的素
雞、五香豆、蘭花干,都很精緻而且味美。
小籠包
吃小籠包講究湯汁,做的時候要把高湯凝成透明的固體膠質,切碎了拌在裡面,熱氣一蒸,就全化成了湯水。好的小籠包皮薄如紙,提來提去還不帶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來,放在醋碗里,對准上面一吸,鮮美的湯汁就進了肚了。不過不能著急,不然會燙著,然後再慢慢享用裡面的內容。所以南京人吃小籠包又有歌謠,"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
煮干絲
南京干絲是一套不同於其他城市獨特的製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絲,均為豆腐店的特製而成。將豆腐切切細絲,配合各種湯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醬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長。
牛肉鍋貼
外脆里嫩、餡足汁多。咸中帶甜是南京牛肉鍋貼的最大特色。因為汁多,老主顧都把吃湯包的用到了這鍋貼上。第一口咬大了汁會漏;咬猛了汁會噴;咬太小又不過隱!
鴨血粉絲
在南京,賣鴨血湯的攤子星羅棋布。精明的攤主預先將鴨血煮熟,切成小塊放在鍋中,見有遊客來,便撈出鴨血裝在白瓷碗里,然後澆上一勺滾燙的鮮湯,滴上數滴香油,撒上一撮蝦米或鴨腸衣等,再加上一撮香菜。愛吃辣的客人,還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如意回鹵干
南京歷史悠久,南京人也願意把各種小吃和歷史沾上邊。就拿這普普通通的回鹵干來說,還和明太祖朱元璋扯上了聯系。傳說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後,吃膩了宮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宮,在街頭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澤金黃,不禁食慾大增。他取出一錠銀子要店主將豆腐果加工一碗給他享用。店主見他是個有錢的紳士,立即將豆腐果放入雞湯湯鍋,配以少量的黃豆芽與調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軟綿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後連連稱贊。從此油豆腐風靡一時,流傳至今。因南京人在燒制中時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象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稱為如意回鹵干。
什錦豆腐澇
豆腐澇也叫豆腐腦、豆腐花,南京話又稱"都不老"。這道小吃全國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澇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樣,除了一樣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澇講究一個佐料,輔以蝦米、榨菜、木耳、蔥花、辣油、香油等十餘種佐料,不光是顏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濃、香、鮮、鹹淡適宜,辛辣適中,有滋有味。南京人吃小吃還好個"說法",這一點在豆腐澇這個朴實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驗證:據說,豆腐澇這玩藝,年輕人吃了健腦補腦,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壽,為了討口彩,店家還在裡面加入什錦菜,什麼意思吶?前程似錦。
狀元豆/五香蛋
狀元豆是南京夫子廟的特色小吃之一。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內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貧寒,每天讀書到深夜,其母就用黃豆加上紅曲米、紅棗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裝好,上面加一顆紅棗給他吃,並勉勵他好好讀書,將來好中狀元。後來,秦大士中了狀元,此事傳開,狀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販就利用學子的這種心理,在父子廟貢院附近賣起了狀元豆,襯口彩說"吃了狀元豆,好中狀元郎"。狀元豆實際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樣,五香豆入口噴香,咸甜軟嫩,細細品嘗,趣味橫生,由於烹制入味,一般色澤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彈性,香氣濃郁,讓人吃起來就停不住嘴嘍。
鹽水鴨/鴨頭
到南京是不能不吃鹽水鴨的。南京嗜鴨之深,乃至有人說南京人前輩子都跟鴨子有仇。不管這個傳言有沒有根據,但是南京被稱為"鴨都"卻是實打實的名頭。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負盛名,據說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南京鹽水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鮮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製作,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斬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也正是吃鴨吃得太多,南京人還變廢為寶的將鴨頭做成一道美味小吃。鴨頭無論是紅燒還是醬泡,或是鹽水,都是吊人口水的人間美味。買上三五鴨頭,再來一瓶啤酒,細細品嘗慢慢啃,那個舒服啊......
蒸餃
蒸餃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餃卻別具一格,不但形狀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稱,油一點膩一點就達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餃的餡心是有新鮮豬肉和香菇調制而成,加上鮮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籠蒸熟後肉嫩汁飽,輕輕一吸,一股濃濃的清新氣息在口腔中彌漫。
糕團小點
江南人嗜甜,所以,傳統的糕團小店在南京還是很有市場的。南京人吃甜食講究甜而不惡,糯而不粘,方稱為甜品之上乘。此外,光口味好還不行,造型色澤還要出眾,所以,南京的糕團大多玲瓏小巧,色彩繽紛,入口香甜松軟,清香滿腔,再來上一壺上好的綠茶,就是頂好的口福了!其實,南京的小吃還有很多,象糯米藕、桂花糖芋苗、五香鵪鶉蛋、梅花糕、蒸兒糕、牛肉粉絲湯、炒螺絲......
汕頭美食
1、阿肥燒烤(鴕島斜對面金砂公園後門):鴨舌、鮮魷仔和旁邊的冰/熱甘蔗汁……
2、新興燒烤屋(丹霞西區22幢8263505):青椒、雞翅(下了百勝在北京買的特香芝然!)
3、金砂鄉麻辣燙街中段果汁對面那家的烤茄子巨好吃!
4、海爾對面的小燒烤攤也不錯,稍咸!還有還有,金庄旁邊那一家!
5、六中腸粉(中山路KFC旁彎進去一直到末靠左):月眉飄香牛肉腸粉……
6、新石小學對面的腸粉:薄韌的粉皮包著香濃的牛肉和清脆的香菜,還有爽口的豆芽……
7、福合埕(福平路8288408或長平路毛家灣隔壁或國新對面)牛肉火鍋
8、玉蘭牛肉(玉蘭園或東廈路與紅領巾路交界8530403)
9、幸運牛肉王(長平路加州紅對面)
10、金新牛肉丸(金新市場對面)
11、楊記牛肉:牛肉火鍋、牛尾(先交代店家用高壓鍋褒)……
火鍋主料:胸口?U、吊龍胖、五花子、牛肉丸、腩肉、牛百葉、果條……
12、翡翠 (全球通大廈對面):餐蛋面、菜遠牛肉…………
13、香港時代茶餐廳(百合園):宮寶雞丁、麻婆豆腐、意粉燴雞扒……
14、福合溝(小公園):冰涼五果湯、無米猓……
15、福平路(小公園十七中旁邊)一小店:老牌芝麻糊、杏仁糊、蝦片、綠豆糕……
16、小公園愛西乾麵;西天巷蚝烙;老字型大小鱟蜾;飄香小米……
17、無米?(平東一街皇朝閣對面):頂好吃的無米?五角一個!
18、華盛頓/舊金山(花園酒店8860666):老山合豬頭棕、咖喱雞串、沙茶牛肉串……
19、第五大道(長榮大廈8171218):炒芥蘭頭、濕魷、無米猓……
20、第五頻道(龍湖苑3幢8363022):酷薯、黑椒牛肉丸……
21、尚格/曼哈頓8268992/凱旋門(沃爾瑪後邊):炸小鳥、麻辣鴨舌、黑椒牛肉粒……
22、金迪茶樓(長平路中源大廈二樓8239992):鹽?h鳳爪……
23、KISS(金華大廈附樓8265118):爆米花、無米猓、鴨舌……
24、名典(華山8171833金園8639664長平8524689衡山8857596):海鮮皇飯、荷葉膳魚飯…
25、上島(中山8525570金砂8869160):肉鬆松餅、蒜香雞尖、巧克力咖啡、草莓厚片……
26、CHA FOR TEA(海濱花園8940860):的冰咖啡、聞香雞套餐、香炸茶葉……
27、嘉禧(國際商業大廈8365090):海鮮炒烏冬面、鰻魚飯、三文魚……
28、百佳(免稅二樓):海鮮酥皮湯美味極了,營養也豐富,不適合要減肥的人
29、肯德基:香辣漢堡、辣雞翅、上校雞塊、墨西哥雞肉卷、橙珍……
30、麥當勞:麥樂雞、菠蘿派、麥旋風、麥樂酷……
31、必勝客(8637661):自助沙拉、蒜香意粉、肉醬千層面、各式口味披薩、BBQ排骨……
32、味千(金砂公園步行街)檔:章魚小丸子……
33、味千拉麵(長平路椰園8231991):招牌拉麵、煎餃子、鰻魚飯、凍豆腐、加州卷……
34、歐香麵包店:布丁、乳酪蛋糕、肉鬆包(四個一包7元)、肉鬆蛋糕(兩個一包6元)……
35、台灣冰匠:鮮榨果蔬汁、各式沙冰、珍珠奶茶……
36、甜湯(教育學院斜對面巷子里):白果湯、姜薯湯、綠豆湯……
37、果留仙(東夏路8327553):雞中翅、白汁牛肉丸、各式布丁、特色椰子汁……
38、紅磨坊(長廈小學斜對面):鳳爪、蝦餃、小米、排骨湯、海底椰、西米露……
39、加洲紅(長平路黃金大廈對面):香辣牛肉意粉、炒田螺……
40、德寶(碧霞8160067長廈8565069龍北8635635):香檳葡萄雪糕、海鮮意粉、鐵板雞…
41、豪客來(金新8618264長平8261936):黑椒牛扒、香濃粟米湯、地瓜粥(1元)……
42、大上海豆漿王(8267667):豆漿、炸醬面……
43、水車屋(金砂東路帝豪8199888):三文魚火鍋、生蚝、青口……
44、金象泰國菜(金砂路君華大酒店對面):豬頸肉、芒果布丁、香蕉薄餅……
45、北國風味館(珠江衡山路交界8882617):京醬肉絲、水煮魚、青椒皮蛋、拔絲地瓜……
46、北方餃子館(全球通大廈對面):鮮肉餃子、肉皮旦(彩色切片的,忘記菜名)……
47、塞北飯庄(公信路)/豆花飯庄(龍眼):回鍋肉、拍黃瓜、醬骨架……
48、合家歡(嵩山路珠池大廈)客家菜:水晶雞、蘸豆腐、菜乾煲、荷葉鵪鶉……
49、適口沙鍋粥(公信路):膳魚粥、田雞粥、生魚粥、蟹粥……
50、海濱路四合院的明爐鮮蔬、鯉魚門8524222的菠菜羹、海濱魚仔的鮮魚湯……
51、西安小吃(金砂鄉麻辣燙街中段):肉夾饃、涼皮……
52、福建沙縣小吃(海棠園1棟8635712:餛飩、蒸/煎餃、烏雞湯……
53、張三餃王(海濱路彎中山東):蔥油餅、肉餅……
54、永泰圓門(長平路中的):乾麵好好吃!
55、大自然(龍眼市場旁):手撕雞配綠色薑汁。一流……
56、四川麻辣燙(金砂鄉):金針菇、腦花、腐膜、豆腐乾、田雞、白菜、牛肉丸、膳魚……
57、老姿娘(晚上長平路糧油旁):白粥、鹵蚌、鹵蚝、鹵蟹、烏魚、酸菜……
58、老姿娘?汁(長平路糧油商場後的小巷):?汁很不錯,特別是大腸和豬肉,香!
59、海乾?汁(石榴園45棟8605367):24小時營業,豬肚、豬舌、鵝腸、苦瓜、鹵味……
60、府城魚頭火鍋(金新南路):魚瞟、魚皮、魚丸、水生、魚腸和用火鍋湯煮的即食麵……
61、紅太陽(金環路8234403)/小洞天(龍眼原秀豐旁)四川火鍋:蝦、腦花、田雞、金菇…
62、海爾(龍華街8329105)火鍋:蛇、狗、豬肚、水魚、杜龍、山雞水鴨(骨頭紅燜特香)…
63、小肥羊(華星對面8267772)/海南東山羊(金環路8174235):鴛鴦湯底、羊、紅燜羊蹄…
64、義王府(榕江路1號輕化大廈8176681):羊肉串、肥牛、野生菌、紅油海帶絲……
65、建業酒家(鳳凰山路8464257):落湯圓、上湯空心菜、鹵水拼盤……
66、祥記:茄汁鮑魚、紅燒天九翅、還有數之不盡的免費小菜和白粥……
67、XX大排擋(小公園福合埕對面):炒薄殼、豆醬龍舌、蒜茸空心菜……
68、金南香(長平路頭8535044)/大南香(鳳凰山路8167697):片皮鴨、鯊魚皮燉海參……
69、金香排檔(汕樟中學斜對):豆腐魚烙、魷魚圈、瀨尿蝦、龍須菜水生湯……
70、南澳大排檔(華星對面):芝士?h龍蝦(主要是下邊的伊面好吃)……
71、水仙大排檔(水仙園):炒牛肉/海鮮猓條、花旗參珍珠鮑(燉湯)、脆皮豬大腸……
72、梅園(華山北路8364349)/新梅園(鳳凰山路8163972):椰子燉珍珠鮑、白灼象鼻蚶……
73、新富華(金濤庄東區8856717):蚝泫、茄汁大蝦、蔬菜羹……
74、兄弟大排檔(金海灣旁邊巷內):炒素猓、海鮮火鍋……
75、汕樟立交橋,餅干廠旁的腸粉
76、中山路阿果汁對面的腸粉攤,那裡有鱔魚腸粉
77、廣州酒家烤乳豬
78、新興街的炒果
79、西堤,大橋口旁有一家魚仔店好吃又便宜
80、三中有對老夫妻的鱟蜾,很多年了,也不錯
81、福平路那家?汁,到現在也是很多年了,很不錯哦!
82、在商檢後面那條街的牛肉店牛肉丸和火鍋很好吃,而且不貴
83、濕魷魚還是小木屋的好吃
84、中山路的鹵水火鍋和屠龍火鍋,很美味!
85、中山路春梅里晚上推手推車的果條面
(推薦魚腸加豬腦米粉.好吃又不腥,從中山路轉進春梅里大概30米左右,靠右邊
吊著個燈泡的.有7.8年歷史,晚上9點多賣到1點半)
86、商業街街頭有家小店式燒烤,價格便宜得不得了,味道也挺好,就是不吃辣的要
叫店家少放辣椒,去吃的人也好多哦!
87、躍進路晚上才有的「大柴果條面」也是很不錯,還有新觀戲院附近的一家炸小
吃,也挺不錯,有炸春卷,炸蝦餅,各式各樣,很多,那家也挺不錯。
88、老群眾影院前的炸笑棗、炸油條,是用豬油炸的哦!比外面路邊那些一般的香,
而且也貴出一倍!不過油條再貴也貴不到哪去的,一根5毛啦!
89、汕樟戲院旁邊條路仔落去節仔家人好,家人一夜九點外十點正出來,淡菜粒五角
定,食直歡有拍折,一夜熱過火。
90、卓記(達濠):墨斗魚蛋?是汕頭市區吃不到的,很好吃!
91、澄海三姨貓肉/松發的鹵蟹!
92、新XX麵食!
93、魚它浦X記?h?!
94、潮陽沙攏鮮蝦棗、燜魚漂、海鮮!
95、揭陽炮台的野甲、糯米錢!
96、潮州鸛巢豐興蛇庄(中興電器下去幾百米靠右小路):大毒蛇、炒米粉、土雞……
97、鷗汀的?U粕粥,辣辣的!
98、鐵鋪/官塘 魚生狗肉,天下腎頂無敵!
99、南澳的小墨島、瀨尿蝦、花蛤……
芝麻茶
杏仁茶
鴨母稔
春餅
沙茶果
糯米豬腸
芋絲果
鹹水果
無米果
鳳凰蝽
蚝烙
腸粉
果汁
牛雜果條
炒果條
炒薄殼
糕果
牛肉丸
翻沙芋
糕燒番薯
秋瓜
鳳凰浮豆官、配草仔
落湯勺
糯米勺
乒乓果
麥生糖
蝦酥
豬腳圈
果汁
鼠殼果
老鄉黃
地豆斑
溪口鹵鵝肉
油糟果
籠仔飯
評價: 籠仔飯的最大特點是香濃的飯里浸著濃濃的荷葉香,這是由於荷葉緊緊包裹著飯長時間蒸的緣故,當然並不僅僅如此。
荷葉籠仔飯的味道和煲仔飯很相似,香噴噴的,味道濃厚,有香菇雞、臘味、鹵味、海鮮飯等品種供人們選擇。煲仔飯有厚厚的鍋巴,用勺子一挖一挖地感覺蠻有趣,而荷葉籠仔飯就沒有這么麻煩,濃香中飄著荷葉的淡淡清香。創作出荷香飯的靈感來自廣東的傳統食品糯米雞。
『肆』 廣州傳統美食分布特點(跪求呀..
上下九路
油炸米麵食品:油條、咸煎餅、笑口栆、牛利酥、脆麻花、大良膏煎等。此外,還有著名的西關美食,在荔灣廣場內的「西關人家」、下九路的「荔灣名食家」以及有名的「南信」食店都可嘗到。美食有布拉腸粉,「歐成記」的自製面條、鮮蝦雲吞和水餃,「南信」雙皮奶、姜撞奶、三星湯等。
■ 西濠二馬路
粥品:及第粥、艇仔粥、明火白粥、牛肉粥、豬肝瘦肉粥、魚頭粥、水蛇粥、腐竹白果粥。
粉面:雲吞、沙河粉、豬腸粉、桂林米粉、面條等。
■ 長堤路
糕點:松糕、馬蹄糕、羅卜糕、芋頭糕。
■ 北京路
甜品:雙皮奶、姜撞奶、芝麻糊、花生糊、紅豆沙、龜苓膏冰糖雪耳、冰糖蓮子百合等。
■ 廣大路(嶺南花市內)
粽子:梘水粽、鹹肉粽、火腿粽、裹蒸粽等
■ 洪德路
甜品:雙皮奶、姜撞奶、芝麻糊、花生糊、紅豆沙、龜苓膏冰糖雪耳、冰糖蓮子百合等。
■ 江南西路
這里比較有名的小吃有東莞厚街瀨粉、混賬(醬)粉、江南參皇雞、仁信雙皮奶、天山豆漿等
■ 淘金路
這里較多的是西式餐廳和湘菜館
還有。。不同的。。
1、盤福路流花美食街區
餐廳大部分擁有園林式景觀。主要經營嶺南傳統佳餚,既突出東方飲食文化中的色、香、味、形,又吸取西方飲食文化中的注重餐飲氛圍之所長。該美食街區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達到粵菜美食佳餚為主,多種美食風味相互補充的飲食效果。消費水平以中高檔為主,以適應該區域消費群體之需要,順應餐飲潮流的趨勢的發展。
盤福流美食街區包括,東風路、人民北路、流花路、盤福路和解放北路。據了解,這些食肆的消費屬中檔,而食客以家庭為主,不少白領一族在下班後也會到附近用餐,所以這里一到晚上就非常的旺,要提前訂位才行。
東風路上寫字樓較多,人民北路和流花路依託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流花賓館),以及流花湖公園、越秀公園優美的環境等優勢,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食肆集中在這里。而這一帶的酒家屬中高檔食肆,以商務宴客為主。像流花粥城、唐苑酒家、順峰山莊等都處在流花湖公園里,不僅擁有優美的環境,酒家的菜式也以嶺南傳統佳餚和高檔菜式為主,既突出了東方飲食文化的色、香、味、形,又吸取了西方飲食文化注重餐飲氛圍的特點。
2、惠福東風味食街
主要經營嶺南傳統特色美食和東南亞風味美食;以中檔消費為主,既體現傳統美食的色、香、味,又品嘗到東南亞的餐飲特色。
禺山路—惠福東路風味食街位於北京路商圈內,自九十年代中期起逐漸形成。該食街充分利用毗鄰北京路步行街的區位優勢,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口味為目的,是北京路步行街餐飲功能多樣化的體現。該食街的餐飲店檔裝修格調、經營風格、食品原料選擇、餐具選用以及烹飪手段等方面都別具一格,既保留了傳統特色美食的色、香、味,又借鑒了外來飲食文化的特色和長處,中西結合,各見所長,是旅遊購特一族餐飲消費的最佳場所。
其中的禺山路作為廣州古老和富有風情的一塊地方,老攤老鋪隨處可見,是一個能吃到很多正宗廣東風味小吃的地方。而惠福東路以前集中了一些港式面檔和中式的小食店,但近年來卻也吸引了幾家特色的異域風味美食時進駐。
如惠福東路上的金龍閣菜館,以泰國菜式為主,招牌咖喱炒蟹、酥炸軟殼蟹等都相當不錯。
3、環市東國際商務美食區
此處中外美食薈萃,有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義大利、法國、泰國以及國內南北美食,風味各異,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友人。環境優美、配套完善,整體感覺時尚,以高中檔消費為主。
環市東國際商務美食區依託林立的星級酒店和商務寫字樓,引進了與中央商務區相適應的多種流派,高品位的中西菜系,名牌餐飲,形成了一軸兩翼的主格局:環市東主軸以中高檔餐飲為主,建設六馬路以異域風情美食為主,淘金路以時尚休閑美食為主。
環市東國際商務美食區是指以環市東中央商務的核心區(即麓湖路至農林上路之間區域)為主軸,建設六馬路、淘金路為兩翼的區域。面積約為0.3平方公里。從80年代起,經過20多年的建設,目前,區內餐飲企業300多家。其中年營業額200多萬元以上的企業糧油有20家,每一幢酒店、寫字樓均有高檔餐飲企業進駐。已形成了傳統與新派粵菜並舉,國內菜系雲集,中西美食薈萃的國際化商務美食區。
地鐵5號線將在該區域設立三個站點,使環市東一帶的車流和人流的通達性進一步提升。
4、東都大世界美食街
世界著名菜系法國、土耳其、印尼、日本、東南亞及香港、台灣、重慶、貴州、江西、山東、山西、廣東、廣西、新疆、湖南、四川、潮汕等各種特色風味的餐飲企業紛至沓來。環境舒適、口味地道、消費經濟、一味一家是東都大世界經營美食的基本原則。
600米長廊吃遍中外美食,40家餐廳涵蓋世界名菜東都大世界美食街地處廣州市商繁華的環市東路475號地段。東鄰廣東省地震局、廣東省地質局、廣州市動特園南門、天河城,西接廣東工業大學校區、區庄立交,北靠廣州軍區空軍司令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廣州分院,南面臨街全長近600米。周邊商業密布,人流密集,交通便利,有近幾十條公交線路直達。是廣州市現今為止頗具規模、聚集世界美食品種最多、監街廣告效應最強、最具特色的一條集美食、商貿、培訓、休閑、渡假、健身、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美食商業街。
這條美食街,已吸引著來自世界著名菜系法國、土耳其、印尼、日本、東南亞及香港、台灣、重慶、貴州、江西、山東、山西、廣東、廣西、新疆、四川、潮汕等種種特色風味的餐飲企業紛至沓來。既有代表獨具我國地方特色、多次獲獎、廣負盛譽的川菜、贛菜及粵菜,又有代表世界美食之巔的土耳其菜及法國菜。各餐廳環境舒適、口味地道、消費經濟、一味一家。
5、龍口西風味美食街
全國各地風味菜的集散地。
龍口西路位於石牌村北,龍口東路西面。因路的舊地名為龍口,方向偏西,故得名。南北走向,南起天河路,北至廣深鐵路,路長600米。該美食街以全國各地風味集散地而出名,定位為中檔菜。
6、豐樂北美食街
主要經營粵菜、川菜、湘菜、東北菜和湖北菜為主。
位於黃埔區。由於豐樂路地外大沙地商業核心區,加上怡港花園、黃埔花園、金日雅居、悅濤雅苑等一批住宅小區陸續興建,因而形成了相對集中的消費群體。
7、粵墾路美食街
一方面以湛江風味為代表的粵西特色餐飲;另一方面以潮汕風味為代有的粵東特色餐飲。
粵墾咱西起燕嶺路,東至東莞庄路,長1375米。該路兩邊分布著大小51家不同風味的餐館,並以湛江風味為代表的粵西特色餐館和以潮汕風味及客家風味為代表的粵東特色餐館為主,共有湛江風味餐館12家,潮汕風味餐館6家,客家風味餐館5家。
8、廣州美食園(荔灣區昌華街)
以美食、風味小食為主體,突出「食在廣州 味在西關」的形色品牌。
以美食、風情為主題形象,突顯西關民俗風情。
9、體育東商務美食區
體育東路位於天河體育中心東側,並因而得名。南至黃埔大道,北與天河北路、林和東路相接。體育東路長800米,其中從天河路到天河北路的800米路段分布著大小15家不同風味的餐館。該路段餐館的檔次較高,以純正粵菜和異國風味為主,兼有少量湘菜和川菜餐館。粵菜的代表為廣州酒家、利苑酒家和東悅海鮮酒家,異國風味有日式的中森明菜、葡式的澳門街、墨西哥式的星期五西餐廳。
10、新華美食街(花都)
主要經營粵、湘、川菜為主要特色,同時集聚了飲食、娛樂、購物一條街。
1000米的站前路段內,有28間的餐飲企業進駐。對於人口算很密集的花都區,站前路便成了花都區名副其實的飲食一條街。
11、白雲大道美食長廊
自1995年新廣從路通車以後,在白雲大道的永泰收費站處悄然興起了兩家食肆——茶山莊和大佛口山莊,由於食肆經營當時比較新奇的食材而很快得到了食客的認同,生意頓時為爆起來。白雲區政府了看好這一帶飲食業的發展前景 ,新廣從路兩旁在統一規劃下逐漸形成了長約3公里的「美食長廊」。
這條美食長廊鼎盛時期曾開了包括楊明山莊、東方明珠等30多家大大小小的酒樓,後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食街發展幾經起伏,如今留存下來的這些飲食山莊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白雲美食長廊雲集了以傳統粵菜為主及客家菜、潮州菜為輔的各色美味,加之這里各項配套設施十分完善,交通、泊車都十分方便,在菜式上傳統與創新並重、高檔菜式與家常菜式並舉,所以深受食客們的青睞。
這里每家食肆的出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像「秘制東山羊」是大佛口山莊首推的招牌菜,也是到這里的食客「點擊率」最高的一道菜品,輕輕夾上一片薄薄的羊肉放入齒間,稍稍咀嚼幾下,一股濃濃的鮮香便直逼喉頭,讓人久久回味其中。
白雲大道美食長廊各食肆的裝修設計雖說比較講究,確是廣迎天下之客的聚友山莊。正如津源酒樓所推出的這道「鍋燒仔骨」給人的感覺一樣:實在而不做作。
12、祈福美食街
2000年,祈福食街正式開始運營。祈福食街的籌辦,本意上是為祈福內的15萬的業主及住客,8萬的常住人口提供一個方便。除了有像祈福酒店這樣的中高檔消費的新餐場所,同時也增加人均消費在20元左右的平民化選擇,從而進一步地體現祈福集團社區規劃的完善。現在的祈福食街已遠遠拋離配套本身的意義,不但為祈福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8萬多業主提供美食消費的好去處,也為周邊居民、琶洲會展和全國各地的旅遊、商務客人提供不同風味的飲食選擇。
祈福食街內有24家鋪位,一條食街,食遍大江南北,囊括粵、川、湘、浙、魯等中國八大菜系以及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特色美味,還有港澳、台灣等地方美食。餐館面積大的有400多平方米,小的也有90多平米。想品嘗地道的粵菜,可到順德小炒、好味海鮮、東江粵菜館,也有川菜館、骨頭館、蒙古包、荔灣粥面、過橋米線、果留香、上海館、粗糧館、毛湘館、牛小妹等地方特色風味菜,最近一年還新添了王青青、韓國料理、手拉手武漢風味、白雲菜館、東北餃子館等潮流熱門菜館。一條食街,南北、中西口味都兼顧到。祈福食街還成為全國各地廣東游及省市短線的施行社首選的風味餐廳之一。
13、沙面異域風情美食區
沙面,原是白鵝潭畔一片沙洲,由珠江上遊河道流沙沖擊而成,因而以此為名。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沙面曾被強占為租界,歐陸的建築文化開始被運用到沙面的建設中,至今,沙面仍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歐陸風情。
近年來,沙面吸引了一批國內外投資者開設多元素、高檔次的餐館。目前,沙面除了白天鵝賓館、新荔枝灣酒家、僑美酒家等酒家外,還有充滿西方情調的達寧咖啡堡、越南菜館和泰國菜館等16家餐飲企業。近日,沙面更被列為廣州美食街區的候選街(區)之一。
據荔灣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沙面將適當地發展異國風情的飲食業,同時,爭取每年舉辦西餐文化節、西餐烹飪大賽等,突出西方的飲食文化,打造西餐文化一條街。
14、溫泉美食園(從化)
從化最出名的莫過於溫泉。自1936年前,兩港總督陳濟堂開始,從化溫泉就已經名揚中外。新中國成立後,一度把從化溫泉作為國家級領導的避寒勝地,並以國家級領導的接待的標准,去進行規劃和建設。1953年籌建廣東溫泉賓館,是當時第一家的溫泉賓館,也是國家領導的接待站,同時也標志著從化溫泉的歷史地位。
從化溫泉是含有氟離子和弱放射性氡以及鈉、鈣、鉀、鎂、二氧化硅等多種對人體有益元素的重碳酸鈉型熱泉,有重要的醫療價值,被譽為「嶺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水溫最高達73攝氏度,最低47攝氏度。另外,從化溫泉山水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早在明代就吸引了不省文人墨客激情與溫泉的青山綠水之間,留下了許多詩詞書畫。
溫泉區佔28.8萬平方米,就有47間餐飲企業,方圓內也沒有工廠、企業。溫泉旅遊區市從化市美食的聚集地,這是城的特色餐飲有龍虎鳳燉湯、流溪湖魚宴、山筍、山坑螺、山坑魚仔、呂田豆腐、各式野菜、孔雀鹿肉宴、青梅荔枝酒。還可以品嘗可口 的從化香甜仙蜜果、新鮮冬筍、東星粉芋、桃園香芋、龍潭烏鬢鵝、灌村黃葛等,玩山水、吃山珍、住山莊、浸山泉、野外燒烤、篝火晚會成為這個旅遊點的一大特色。
15、荔鄉美食街
主要經營中餐為主,兼有西餐、川菜、湘菜、東北菜的多樣化經營特色。
增城荔鄉美食街的餐飲企業自發形成的。目前,該街區聚集了較多的餐飲企業,各種飲食風味並存,形成的較好的飲食氛圍,社會認知度也隨之提高。
16、番禺雁州海鮮食街
主要經營海鮮及特色風味為主。
雁州海鮮食街是番禺區經營海鮮食肆及品種最多的海鮮食街,這些食肆都身處在海的一邊,是依水而建的一片吊腳竹樓,吸引不少外地的遊客到此,露天而坐,享受清風流水,在這里吃海鮮實在別有一番情趣。
17、花地休閑美食天地
主要經營特色:以粵菜為主,經營海鮮、河鮮、驢肉、羊肉、鵝、燒豬、農家菜、私房菜,同時以茶文化等多種主題,極具特色的專門店。整體經營以休閑為主要特點,原材料新鮮,價格實惠,品種豐富,味道正宗。
廣州芳村區的花地休閑美食天地,緊鄰南海、順德等地區,與珠海、荔灣一河之隔,歷來都是交通要道。花地素有「千年花鄉」美譽,市委定位為「水秀花香」的「廣州西部」的商務中心。我內美食廣場經歷了10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並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芳村的核心地帶和幾句歐陸特色的白鵝潭風情酒吧街相呼應。茶文化餐飲特色依託著區內眾多的大型茶葉市場而全國聞名。
芳村花地美食街形成於1998年,花地村投入約500萬元將路面修好,並建起了40間店鋪,拓建成面積達6500平方米的花地美食廣場。現食街內共有飲食店26家,各具飲食特色,粵菜、海鮮、火鍋、特色菜款。當時食街旁住宅區內的「肥佬林飲食店」,以專營驢肉聞名,食客爆滿。一時間,許多食肆紛紛借勢而上,在此興建特色餐館,並均以驢肉為主打菜式,吸引不少消費者慕名而來。
18、洛溪美食街
此美食街在番禺區,集我國各省特色風味的一條食街,來到美食街,即可品嘗到各省的特色食品,還有韓國、日本美食享愛。吃飯宵夜的好聚點。廣州市區過洛溪橋——一江之隔大石鎮的洛溪、沙窯兩 島周邊,擁有洛溪新城、廣州碧桂園、星河灣、麗江花園等知名樓盤十幾個,五洲裝飾世界、沙溪塑料城、香江野生動物世界等行業龍頭聚散周邊。
洛溪食街2002年正式開始經營,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街長500米、寬40米。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而且消費不高,飲食的地道風味話,因此,來這邊消費的,基本上都是驅車而來。有從廣州市區來的,也有從南海特意趕來的,一到晚上,各型號的小車從八方而聚,在霓虹燈下,熱鬧非凡!
食街內50多種風格的各地菜館相聚於此。身處鬧市,卻獨有農家的古樸、開闊的優雅環境。粵菜、湘菜、川菜、東北菜、韓國菜、鄂菜、各種地方風味小吃等各俱特色、一應俱全。
廣州小食
廣州小食大體可分為油器、粥品、粉面、糕品、甜品、粽子和什食等七大類,這些小食價廉物美,遍布全市大街小巷。
油器類小食,有油條(炸面)、油香餅(咸煎餅)、笑口棗、牛利酥、脆麻花等,有鹹的、有甜的,也有甜中帶咸、甜中帶酥、甜中帶脆的。
粥品類名目繁多,油器和粥品一般都同時經營。
粉面類品種有面條、雲吞、沙河粉、豬腸粉、桂林米粉等,以雲吞面和沙河粉最受群眾喜愛,豬腸粉則多在早上供應,十分暢銷。面條、沙河粉配以各種肉料可製成牛腩面、豬手面、魚蛋面、牛腩河粉、肉絲河紛、魚片河粉等,既可湯煮,又可炒制。
糕點類有松糕、棉花糕、蘿卜糕、芋頭糕、馬蹄糕、倫教糕等,這類食品的共同點都是蒸制而成。
甜品類在小食中所佔的份量雖然不大,但有其特色,較受群眾歡迎的有雙皮奶、去殼綠豆沙、紅豆沙、芝麻湖、杏仁糊、麻蓉湯丸、冰糖燉木瓜、冰花燉雞蛋、寄生蛋茶等等,這些不但營養豐富,價廉物美,有些還有一定的醫療作用,如芝麻糊能去腸燥,燉木瓜可清心潤肺,寄生蛋茶可降血壓等。
粽子類大體可分為甜粽和咸粽兩種類型,甜粽類以梘水粽為基礎,其特點是製作比較簡單,黃澄澄帶有梘水香味,爽滑可口,耐存放,品種有豆沙棕、蓮蓉粽,近年蓮香樓創新了蛋黃蓮蓉粽。咸粽類製作比較復雜,品種有鹹肉粽、裹蒸粽、火腿粽、肇慶裹蒸粽等。廣州市的粽子是群眾喜愛的小食之一,在街頭巷尾常年可見售賣。
雜食類多為流動個體攤檔經營,品種有煲牛雜、炒田螺、豬紅湯、牛骨湯、酸辣菜等,這些品種各有風味特色,銷售量雖不大,卻也經營者眾,有些經營者在煲牛雜時配以蘿卜、白灼菜膽以及各式醬料,光顧者頗多。
廣州菜
廣東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四季常青,物產豐富,山珍海味無所不有,蔬果時鮮四季不同,清人竹枝詞曰:"響螺脆不及蚝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把廣東豐富多樣的烹飪資源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廣東菜,有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三大類。廣州菜集南海、番禺、東莞、順德、中山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揚、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廣州菜取料廣泛,品種花繁多,令人眼花燎亂。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能上席。鷓鴣、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魚等飛禽野味自不必說;貓、狗、蛇、鼠、猴、龜,甚至不識者誤認為"螞蝗"的禾蟲,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經廚師之手,頓時就變成異品奇珍、美味佳餚,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驚異。廣州菜的另一突出特點是,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艷,而且善於在模仿中創新,品種繁多,1965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介紹的就有5457種之多。
廣州菜的第三個特點是,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食味講究清、鮮、嫩、爽、滑、香;調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謂五滋六味。代表品種有:龍虎鬥、白灼蝦、烤乳豬、香芋扣肉、黃埔炒蛋、燉禾蟲、狗肉煲、五彩炒蛇絲等,都是饒有地方風味的廣州名菜。潮州菜以烹調海鮮見長,刀工技術講究,口味偏重香、濃、鮮、甜。喜用魚露、沙茶醬、梅羔醬、姜酒等調味品,甜菜較多,款式百種以上,都是粗料細作,香甜可口。潮州菜的另一特點是喜擺十二款,上菜次序又喜頭、尾甜菜,下半席上咸點心。秦以前潮州屬閩地,其語系和風俗習慣接近閩南而與廣州有別,因淵源不同,故菜餚特色也有別。
代表品種有:燒雁鵝、豆醬雞、護國菜、什錦烏石參、蔥姜炒蟹、干炸蝦棗等,都是潮州特色名菜,漢傳嶺南地區及海內外。東江菜又稱客家菜,所謂客家,是古代從中原遷徙南來的漢人,多是整村而遷或是整族而徙的,定居東江山區後,仍沿襲中原時的語言和風俗習慣,故菜餚的特色也得以保留。東江菜以惠州菜為代表,下油重,口味偏咸,醬料簡單,但主料突出。喜用三鳥、畜肉,很少配用菜蔬,河鮮海產也不多。代表品種有:東江鹽焗雞、東江釀豆付、爽口牛丸等,表現出濃厚的古代中州之食風。
廣州給人最明顯的感覺就是酒家飯店特別多,只要你想吃東西,隨時隨地都能吃到豐儉由人、各式各樣的美食。茶市是廣州飲食最能吸引人的一大特色。以前廣州只有「早茶」,現在已發展成早、午、夜三個茶市。幾乎所有的酒家飯店都開設茶市,客人一落座,服務員立即前來招呼:「開幾位?飲什麼茶?」茶市供應各式咸甜干濕點心,如自助餐,憑君所好,各取所需,價格也很實惠,一般市民都能消費。廣州茶市成為朋友相會、交流思想的重要社交場合,成為家人團聚、共享天倫的重要方式,是現代緊張、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的有效緩沖,是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休閑的重要方式,一份早報,一盅兩件,坐上幾個小時,邊吃、邊看、邊聊,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粵菜選料非常廣博奇特,蛇為龍、雞為鳳、貓為虎、老鼠為嘉鹿,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在烹煮之列。粵菜講究鮮嫩爽滑,夏秋清淡,冬春濃郁,使用獨特風味的調料,採用煲、烤、泡、炒、熬和火局等技法,烹制出獨具地方風味的佳餚。粵菜的「生猛海鮮」別具特色,不少酒樓飯店未裝修好廳房,先要設計門口的海鮮池,陳列幾十種生猛海鮮,以招徠顧客。粵菜中的煲燙、喝涼茶是廣州人適應地理氣候環境、因地制宜的創舉,「今天煲什麼燙?」是家庭主婦見面聊天的必備話題,老火靚燙其中的學問實在不少。粵菜食肆菜式多變,每隔一段時間,各酒家飯店就會以新的原材料、不同的搭配來創制新的菜式,以此來增強競爭力,市面上也常常因此而掀起新的飲食潮流,這是「食在廣州」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
分析「食在廣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一是具有開放性。廣州地處沿海,交通便利,自古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埠。開放的環境,賦予了廣州人開放的思維方式,反映到飲食上就是一種「無所不吃」的開放心態,廣州街頭遍布南北各地風味的飯店餐館,幾乎全國各大菜系、世界各地風味可以找到。二是兼容性。開放性的文化,同時也必定是兼容的。嶺南文化具有兼收並蓄、容納百川的特徵,在廣州飲食方面也得到了充分體現。三是開拓性。廣州人什麼都敢吃,並善於發掘傳統地方風味食品和食法,不斷移植改造,推陳出新。粵菜廚師中流傳著這樣的祖訓:「有傳統,無正宗。」體現了廣州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此外,廣州人吃飽不浪費,吃不完「打包」回去,體現了廣東人愛惜食物和勤儉節約的品德。廣州飲食把吃和烹調提高到藝術的境界上來,成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大大豐富了嶺南文化的內涵和特色,對我國以及亞太地區的飲食文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廣州飲食文化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一方面,廣州飲食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如以麥當勞、肯得基等為代表的西方快餐文化,占據了不少年青人和兒童的市場,使不少人的生活習俗、文化觀念也發生了的新變化。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廣州飲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食在廣州」也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呈現如下幾個發展趨勢:第一,飲食與旅遊相結合。酒家飯店的設置與旅遊景點發展相配套,重視老字型大小的保護和建設,與旅遊產品整體規劃,互相促進;旅遊部門每年舉辦「廣州國際美食節」,吸引了八方來客,廣泛推介廣州飲食文化,把飲食與旅遊的有效地結合起來。第二,用餐方便化。針對現代工作和生活的快節秦,各類即食品、半製成品、快餐發展迅速,受到廣泛的歡迎。第三,食品營養科學化。廣州人從「吃得飽」到「吃得好」,並已逐步講究營養結構的科學搭配,講究食補、食療、葯膳,對營養學的學習和研究方興未艾。第四,原料天然化。廣州人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放心菜、放心肉成為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市場需求日益擴大。第五,美食情趣化。廣州的酒樓飯店越來越注重裝修,格調高雅,環境舒適,廳房陳設、菜式命名、服務員的服飾等,無不透露出飲食文化的品味。再配以悠揚悅耳的音樂,或設舞蹈曲藝、時裝表演,或設卡拉OK,讓食客在美的藝術氣氛下,自娛自樂中進餐暢飲。這種飲食與文化藝術的結合,使廣州美食情趣不斷提高,食客將享受到越來越豐富的飲食文化。
異彩紛呈的飲食文化,是反映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相信,隨著廣州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食在廣州」潛力無限,未來的前景將更加輝煌。
亂七八糟。。什麼都有。。看看有什麼是合適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