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州市中山路在哪個區
廣州市中山路橫跨越秀區和荔灣區,故中山路屬於越秀區和荔灣區。
中山路是廣州市區的一條主幹道,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呈東西走向,被稱為綠色交通走廊,因地面及地下建有無軌電車及地鐵基本穿梭於中山路全線行駛。
中山路西面起點與珠江大橋連接,東面與黃埔大道連接,全長9,002米。全路分為8段,由東到西依次命名為中山一路至中山八路,在廣州地鐵5號線開通前,除中山八路外,均是地鐵走線。
(1)廣州市東堤四路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中山路路上景點
1、中華廣場
中華廣場雄踞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心——中山三路與較場西路交界處,北與廣州「烈士陵園」相對,東與休閑廣場——英雄廣場為鄰。地下負一層連接地鐵一號線烈士陵園站A出口,多路公交車路經此地,交通網路四通八達。
2、廣東省人民體育場
又稱為東較場,地處廣州市中心,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的中山三路以南與較場東路和較場西路之間,作為體育場館初建於1932年,佔地面積為3.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場內有8條400米塑膠跑道,足球場,籃球場,可容納觀眾2.5萬人,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體育場之一。
2、東濠涌
是珠江廣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在廣州市越秀區境內。其發源於白雲山南麓的麓湖一帶的小河涌,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經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較場路附近轉為明渠。
沿越秀路一直南下,至大沙頭西部的東堤鐵橋處匯入珠江。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時疏通成濠。全長4225米,寬7~11米。因在廣州城東,故名東濠涌。
4、西門口遺址
因明清兩代廣州城西門得名。西門遺址在中山六路和中山七路相交處一帶,20年代闢建馬路時城門拆毀。附近交通便利,有回民飯店,廣州市婦嬰醫院等單位住宅;多名勝古跡,光孝寺、六榕寺、光孝堂、環聖寺光塔、五仙觀座落其中。
尤以光孝寺得名,這座2000多年前的南越王室故居,亦是嶺南第一佛寺,至今仍存中國最古老、最大而又最完整的鐵塔。附近一帶興建起一批現代化的購物、商住大廈,低矮的民居、高貴的豪宅錯落有致,除是五金家電商場雲集之地外,還是市民吃喝玩樂的首選之地。
㈡ 廣州有哪些區
廣州市有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番禺、花都、增城、從化共十一個區。下面介紹其中幾個區:
越秀
越秀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部,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到白雲山山腳,與白雲區相鄰。
越秀區下轄18個街道,總戶籍人口115.84萬(六普),人口密度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區成為廣州市區域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區。
荔灣
荔灣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部,東與越秀區相連,北部、西北部與白雲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
荔灣,俗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素以「西關」、「荔枝灣」和「水秀花香」著稱,有著「體味嶺南文化到廣州,不到荔灣就不算到過廣州」的美譽,是廣州老三區之一。明朝時,這里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時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著名的外貿商埠——十三行所在地。
海珠
海珠區位於廣州市中部,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珠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荔灣區(含芳村)、番禺區相望,全區總面積90.40平方公里。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
天河
天河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老城區)東部,東到玉樹尖峰嶺,吉山獅山,前進深涌一帶,與黃埔區相連;南到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從廣州大道、楊箕、先烈東路、永福路、沿廣深鐵路方向達登峰,與越秀區相接;北到筲箕窩,與白雲區和黃埔區相接,總面積96.3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9萬(六普)。
(2)廣州市東堤四路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廣州從東漢時期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廣州市總面積7434平方公里,轄11個市轄區,人口達到2015萬,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廣州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每年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廣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700多家,總量居全國前三。廣州集結了全省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員,在校大學生總量居全國第一。
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住戶存款總額(居民儲蓄存款)、人均住戶存款均居全國前三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位。廣州的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第一位。福布斯201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居第二位;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
㈢ 廣州城址歷史變遷
公元前214年,秦朝分軍五路統一嶺南後,在嶺南地區設置了南海、象、桂林3郡,原秦軍統帥大將任囂就任南海尉,他在南海郡治番禺(非現今番禺區)築城,世稱任囂城,這便是廣州建城之始了。其時,任囂城規模很小,其位置在今中山四路北面舊倉巷以西一帶的高地,約是今文德路、北京路向北延伸線、省財廳一帶。當時珠江江岸在今西湖路一帶,任囂依山傍水築城,亦有防禦外敵作用。
公元前208年任囂過世,隨其出征的秦將趙佗繼任其位。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4年,趙佗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建南越國。執政後,趙佗將任囂城擴大為周長十里的大城,俗稱「趙佗城」。今北京路基本處於「趙佗城」中心軸線位置,位於北京路北段的南越王宮博物館就是依「趙佗城」的遺址為基礎而建成的。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在南越國原有屬地上設置九個郡,直接歸屬漢朝,自此,嶺南地區正式納入漢朝郡縣版圖。
東漢末期,嶺南已屬吳國。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郡治遷到番禺,進而控制了嶺南形勢。步騭重修番禺舊城,並擴大趙佗城,後世稱之為步騭城,其南門在番、禺二山之間,中間為南下海邊大道,即今北京路到西湖路段。為了加強對嶺南的行政管理,吳黃武五年(226年),交州分為交州與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番禺也成了廣州的郡治。
至唐代時,《唐大和上東征傳》記廣州「州城三重」,唐代三城一為以今北京路為中心的主城,另一為甘溪故道(今倉邊路)以東的南越城東部殘壘,第三座城可能是「蕃坊」。蕃坊范圍在今光塔路懷聖寺一帶。這三城均未超出今越秀區范圍,仍以今北京路為中心。
唐代天祐末年(907年),嶺南的最高權力者清海軍節度使劉隱,下令鑿平番山、禺山擴城,拓展了城區商業中心。劉隱逝世後,其弟劉岩在嶺南建立政權,史稱「南漢」,把廣州改名興王府,為南漢國首府,並作了規模空前的都城建設。
當時廣州城分內城與郭城,內城包括宮城與皇城。宮城位於今中山四路以北的「南越國宮署遺址」文物保護區一帶,乃皇族居住區及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宮城之南是皇城,大約在今中山路以南、西湖路以北,並以北京路為中軸線,高級官衙即設於此。
皇城以南是郭城,范圍大約是今西湖路以南、文明路至大南路以北的北京路區域,商鋪布列於左右(稱「左街」、「右街」),乃商業繁華區,今大南路一線為當時珠江的河岸。南漢興王府的西城內外有皇家園林及私家園林。東城即趙佗城東部一帶,乃官僚貴族的居住區。
宋朝時期,興王府復名廣州。在廣州的城建史上,宋代是一個輝煌時期,表現在建三城及雁翅城(均在今越秀區范圍內)等。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朝廷批准廣州修築高級官衙所在地的子城,范圍大約包括今吉祥路至倉邊路(東西向)、中山路至越華路(南北向)一帶,仍以今北京路為中軸線。
熙寧元年(1068年),朝廷撥巨資修廣州東城,東城位置由子城之東至今德政路稍西的范圍。熙寧四年(1071年),又開始興建廣州西城。西城比子城、東城的總和還大,工程進行了十個月,終於落成。范圍約包括今吉祥路以西、東至人民路、北至百靈路、南至大德路一帶。嘉定三年(1210年),又新築東西雁翅城,即從東、西兩城的南城牆向江邊延伸,以保護南臨珠江的新城區。
明代廣州的城垣有了很大變化,這就是三城合一。大約在明洪武十年(1377年)前後,除了拆去中城與東、西城之間的城牆外,還擴大了城區范圍,向北跨到越秀山之上,向東亦有所擴展。到嘉靖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565-1566),又在城南加築外城。
晚明時人稱明初築的為「老城」或「舊城」,嘉靖年間築的為「新城」。老城南界為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新城南界為今一德路、泰康路、萬福路。新、老城的東界為今越秀路,西界為今人民路。明代的城牆至清代仍然未變。但明末珠江北岸已南移數十米,故清初順治年間,官府增修東西兩翼城牆,直至珠江邊。此後廣州城牆只有修繕,未有擴展。
從歷代廣州古城范圍的變遷,可知兩千多年間廣州城區中心的位置變化不大,均基本在今越秀區范圍之內,一直以來北京路都處於廣州城市的中軸位置。
(3)廣州市東堤四路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廣州古城內的十座歷史建築
1、鎮海樓
1380年,廣州城擴建,於城北越秀山上修築五層高樓的紅色牆體,因當時珠江河道寬廣似海而得名鎮海樓。近千年來,為廣州城制高點。
2、中山紀念堂
建於1929年,廣州舊中軸線上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紀念堂院子的北門有廣州有記載的最古老的木棉樹,樹齡349年。
3、光孝寺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最早為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時期,吳國虞翻後人舍宅為寺。
寺中存留各朝代古跡甚多,有大菩提樹一棵,是中國最早有記載的移植的菩提樹。傳說六祖惠能於此樹下,見僧人辯論:風動耶?幡動耶?以一句「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語驚四座。
4、六榕花塔
梁大同三年,沙門曇裕法師從扶南請得佛陀舍利,於寶庄嚴寺大殿前修建舍利塔。
六榕寺塔高57米,八角九級,裡面十七層,沿梯級登至塔頂,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華麗壯觀,檐角都懸掛吊鍾,整個塔好像是花朵疊成的一根花柱,又名花塔。
5、光孝堂
光孝堂,建於1920年代,廣州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外觀是中西結合的宗教造型,整個教堂最具特色就是2樓碩大的彩色玻璃窗。上午的陽光直射過來,透射在教堂內部的光線絢麗無比。
6、懷聖光塔
貞觀元年,阿拉伯人遠赴重洋,到達東土大唐,於廣州修築伊斯蘭懷聖寺及邦克塔。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進入中國的第一個港口,珠江邊數十米高的光塔一直都是外國商船的指路明燈。
滄海桑田,如今珠江水岸已南退數里,珠江淺海灣也沖擊出了三角洲,或新或舊的現代建築密密麻麻地拔地而起,獨剩千年光塔遺世獨立於樓群之中。
7、嶺南第一樓
位於惠福西路五仙觀內,是廣州市現存為數不多的保持著木結構形式的較為完整的明代城樓式建築。
嶺南第一樓又叫禁鍾樓,二樓正中懸掛一口明代青銅大鍾,此鍾是作為遇火警非常事故時召救之用,無事禁止撞擊,因名「禁鍾」。
8、聖心石室大教堂
1856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將兩廣總督行署夷為平地。之後歷時二十多年,於這一舊址上修建了這一石結構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在每年的平安夜晚上,教堂迎來每年一度的亮燈,向世人展現這座十九世紀建築的全部光輝。
9、魯迅紀念館
建於1920年代的黃色鍾樓式建築。原來是國立中山大學鍾樓,魯迅任教期間曾居住於此,是中山大學校徽的原型建築。同時也是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現今是廣州魯迅紀念館。
10、愛群大廈
1937年落成於沿江西路,高64米,共18層。被當時新聞界譽為「開廣州高層建築之新紀元」,作為「廣州第一高樓」的地位保持了整整30年。是沿江西路作為廣州「外灘」的歷史見證。
㈣ 廣州行政區劃分
廣東省行政區劃分
廣州市 轄8區代管4個縣級市,市府駐越秀區。 東山區 荔灣區 越秀區 海珠區 天河區 白雲區 黃埔區 芳村區 番禺市 花都市 增城市 從化市
深圳市 轄5區。市府駐深南中路。 寶安區 龍崗區 福田區 羅湖區 南山區
珠海市 香洲區 斗門 橫琴 淇澳 萬山 白蕉 白藤湖 蓮溪 前山 乾務 上橫 灣仔 三灶鎮
汕頭市 轄5區1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府駐市區外馬路110號。 達濠區 龍湖區 金園區 昇平區 河浦區 澄海市 潮陽市 南澳縣
韶關市 轄3區6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府駐北江區。 北江區 武江區 湞江區 樂昌市 南雄市 曲江縣 仁化縣 始興縣 翁源縣 新豐縣 乳源瑤族自治縣
河源市 轄1區5縣,市府駐源城區東埔鎮。 源城區 紫金縣 連平縣 龍川縣 和平縣 東源縣
梅州市 轄1區6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府駐梅江區。 梅江區 興寧市 梅縣 蕉嶺縣 大埔縣 豐順縣 五華縣 平遠縣
惠州市 惠城區 大亞灣 惠陽市 惠東縣 博羅縣 龍門縣
汕尾市 轄陸豐市、海豐縣、陸河縣、市城區、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華僑管理區等一市二縣三區
東莞市 轄29鎮4街道,市府駐城內區。 石排鎮 東坑鎮 茶山鎮 企石鎮 橋頭鎮 橫瀝鎮 常平鎮 鳳崗鎮 謝崗鎮 樟木頭鎮 塘廈鎮 清溪鎮 黃江鎮 大朗鎮 大嶺山鎮 寮步鎮 洪梅鎮 厚街鎮 沙田鎮 長安鎮 新灣鎮 道滘鎮 高埗鎮 石碣鎮 望牛墩鎮 麻涌鎮 中堂鎮 虎門鎮 石龍鎮 附城區街道 城內區街道 篁村區街道 萬江區街道
中山市 橫欄鎮 橫門鎮 翠亨村鎮 港口鎮 黃圃鎮 神灣鎮 浪網鎮 南朗鎮 南頭鎮 阜沙鎮 板芙鎮 坦背鎮 坦洲鎮 沙溪鎮 沙朗鎮 民眾鎮 東升鎮 東鳳鎮 古鎮鎮 五桂山鎮 小欖鎮 大涌鎮 三角鎮 三鄉鎮 石岐區 石岐東區 石岐南區
江門市 轄2區代管5個縣級市,市府駐蓬江區。鶴山市 新會市 開平市 恩平市 台山市
佛山市 轄佛山城區、石灣區、南海市、順德市、三水市、高明市。
陽江市 轄1區2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府駐江城區。 江城區 陽春市 陽東縣 陽西縣
湛江市 轄4區2縣代管3個縣級市。市府駐赤坎區。 赤坎區 霞山區 坡頭區 麻章區 雷州市 吳川市 廉江市 徐聞縣 遂溪縣
茂名市 轄1區1縣代管3個縣級市,市府駐茂南區。 茂南區 高州市 化州市 信宜市 電白縣
肇慶市 轄2區4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府駐端州區。 端州區 鼎湖區 高要市 四會市 廣寧縣 懷集縣 封開縣 德慶縣
雲浮市 轄雲浮區、城東區、新興縣、鬱南縣、雲安縣、代管羅定市
清遠市 轄1區3縣2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府駐清城區。 清城區 英德市 連州市 佛岡縣 陽山縣 清新縣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連南瑤族自治縣
潮州市 轄1區2縣,市府駐湘橋區。 湘橋區 潮安縣 饒平縣
揭陽市 轄1區3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府駐榕城區。 榕城區 普寧市 揭東縣 揭西縣 惠來縣
雲浮市 全市有74個鎮(街道)
㈤ 廣州有幾個區
廣州管轄的城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目前廣州一共有11個區,分別為:
越秀區
荔灣區
海珠區
天河區
白雲區
黃埔區
南沙區
番禺區
花都區
增城區
從化區
(5)廣州市東堤四路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廣州從東漢時期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參考資料:網路-廣州
㈥ 2022佛山哪裡有晚上最好玩的地方
2022年佛山晚上最好玩的地方有以下幾處:
嶺南天地商圈:
- 位置:佛山市禪城區祖廟大街2號
- 特色:嶺南古建築群在夜晚被燈光點綴,復古與潮流共鳴。可以品嘗地道小吃,感受醒獅武術與街舞的融合,聆聽粵劇與說唱的合奏。
佛山創意產業園:
- 位置:佛山市禪城區季華四路33號
- 特色:24小時吃喝玩樂購的狂歡勝地,擁有餐飲、酒吧、娛樂、購物等多條特色街。夜晚熱鬧非凡,新潮市集和各式美食雲集。
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
- 位置:佛山市大良街道歡樂大道1號
- 特色:商業街區、主題公園、文化體驗與生態濕地融為一體,擁有眾多餐飲商家,可以品嘗《尋味順德》中的明星美食。還有機動游戲、摩天輪等娛樂設施。
漁人碼頭:
- 位置: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東堤路16號
- 特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可以懷古尋味、休閑娛樂。夜晚可以領略德勝河的美麗風光,品嘗有情調的餐廳和甜品店。
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
- 位置:佛山市高明區楊和鎮高明大道218號
- 特色:集生態體驗、文化旅遊等多業態於一體。夜晚燈光、建築與湖水完美結合,流光溢彩,可以解鎖夜遊新玩法。
西樵聽音湖:
- 位置: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樵園路白雲洞景區內
- 特色:可以漫步湖畔棧道、流連熙攘夜市,夜晚可以聽見瀑布傾瀉而下的聲音,享受清涼濕潤的水汽。
桂城千燈湖商圈:
- 位置: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燈湖西路
- 特色:擁有多個大型商業餐飲綜合體和美食街。夜晚可以欣賞燈光水幕全息水簾,感受都市夜色和夜間經濟的繁華。
順峰山公園:
- 位置:佛山市順德區南國東路與駒榮南路交匯處
- 特色:依據歷史古跡及山勢地貌形成自然與人文景觀格局。夜晚牌坊被燈光點亮,規模雄偉、圖案華麗。
這些地方各具特色,無論是喜歡復古氛圍、美食探索、娛樂休閑還是自然風光,都能在佛山找到滿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