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州0幾年的疫情
廣州本次疫情肇始於2021年5月21日,到6月10號疫情已經持續21天,共報告131例,其中確診123例,無症狀感染者8例。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這次疫情處置充分借鑒了前期的抗疫經驗,總結這次疫情有如下特點:
1、這是一起由印度變異株引起的傳播,潛伏期短,感染者病毒載量高,傳播速度快。按照病毒變異的一般規律,如果變異株傳播速度增加,致病力會有所下降,但這次病例中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並不高(8/131=6%),可能是由於感染者病毒載量高所致,或者提示該變異株的致病力並沒有明顯下降。
2、本次疫情官方公布的病例之間的傳播鏈比較清楚,說明經過去年抗擊新冠的洗禮,以及大數據的應用,流行病學調查的精準性較高,能清楚地刻畫出這次疫情傳播的來龍去脈。也說明這次疫情還沒有大規模社區流行,因為如果大規模社區流行,傳播鏈往往是很難摸清楚的。
3、從空間分布范圍來看,大部分病例(97/131=74%)集中在荔灣區的白鶴洞街和中南街,也就是現在已經劃定的高風險區域,並進行了封閉管理。其餘的病例分布在佛山市(10例)、廣州南沙區(9例)、廣州海珠區(8例)、廣州番禺區(4例)、廣州越秀區(1例)、茂名市(1例)、湛江市(1例)。這也說明疫情還是相對集中的。
4、從病例來源來看,絕大部分病例(123/131=94%)是從重點人群和密接中發現的,這說明病例基本來源於管控人群,由於這些管控人群處於居家或集中隔離狀態,很難再在社區繼續傳播(但可能在家庭內傳播),這對切斷傳播鏈,平息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貳』 廣州有哪幾個區有疫情
央廣網廣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 官文清)記者從26日廣州舉辦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獲悉,11月25日0時至24時,廣州市新增7419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會面發現101例,其餘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中檢測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症狀7058例、輕型和普通型361例,無重型、危重型患者。
其中,海珠區25日新增6996例,新發個案仍集中在康鷺、大塘、龍潭片區。江海街金紫里片區、南洲街後滘南邊街區域疫情進展較快。
「除海珠區外,當前需重點關注番禺區和天河區疫情,近日這兩個區的疫情進展較快,感染者新增數量環比增多,呈多點多鏈多源態勢。」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表示。
據通報,番禺呈從北向南擴散趨勢,洛浦、南村、鍾村和化龍均有小范圍聚集病例報告。天河區以員村街和長興街為中心的聚集性疫情呈現加速發展態勢。26日零時起,天河區在部分區域實施強化疫情防控措施,暫停公共交通,減少人員流動,放慢生活節奏,阻滯疫情擴散。
越秀區礦泉街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控制,但登峰街出現聚集性疫情,26日黃花崗街又有多個混管檢測異常。白雲區前期採取強化疫情防控措施後,來源不明的社會面個案有所減少,但外防輸入壓力較大,在均禾街也出現局部聚集性疫情,反彈風險依然存在。
增城、從化聚集性疫情仍在發展,但勢頭減緩。花都、黃埔、荔灣區疫情相對平穩,仍然有零星散發,新增個案數處於低位波動,但面臨的輸入風險也持續存在。
『叄』 廣州5人自駕游返家後確診,他們都去過哪些地區
7月9日,廣州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最新通報廣州 5人自駕游返家後確診,在病例家門把手等處檢出陽性。7月8日0時至9日8時,廣州市新增6例新冠病毒本土陽性感染者,其中,確診病例5例、無症狀1例,分別是海珠區3名、荔灣區2名、天河區1名;海珠區部分區域劃定“三區”。本次新增6例感染者中的1至5為親戚關系,包括兩對夫妻,於6月20日起結伴到外地市自駕游,7月5日晚返穗。
一、廣西百色市
6月25號5人去過百色並住宿了一晚。
二、廣西崇左市大新縣
6月26和27號5人游覽了德天瀑布並住宿了兩晚。
三、海南海口市海花島
6月30號和7月1號遊玩海花島並住宿了兩晚。
廣西百色、崇左和防城港三個市和越南交界,百色前段時間的幾次疫情都和越南有關;崇左市大新縣是和越南交界的邊境縣之一,位於大新縣境內的德天瀑布其實是和越南共享的(越南一方叫板約瀑布),相對來說崇左的可能性要大於百色市。
『肆』 廣州越秀再現感染者,這名感染者的流調軌跡是怎樣的
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政府、市交通局、越秀區政府、海珠區政府、荔灣區政府、市疾控中心負責人通報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在疫苗接種方面,黎明介紹,全市纍計接種1313.66萬劑次、1011.11萬人,全市共有325.22萬人完成了全程免疫。鑒於當前廣州市的疫情防控形勢,需要集中精力和資源做好核酸檢測,經過綜合研判、整體衡量,調整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節奏,先有序安排重點行業、重點群體的團體預約和集體接種為主,暫緩個人預約、暫停新冠疫苗社會接種。
黎明說,廣州市開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應檢盡檢」服務點276家。「我們將在大型貨場、物流樞紐設立檢測點,為了確保及時拿到檢測結果,建議有需要離穗的市民,避免到大規模檢測現場采樣點,務必到就近醫療機構接受檢測。我們將在各醫療機構設置綠色通道,對持近期出行紙質或電子車票、機票的市民優先檢測、優先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