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勤務防救船大隊是干什麼的
勤務艦船:又稱:「輔助艦船」、「軍輔船」。擔負戰斗保障、後勤保障和技術保障
任務的艦船的統稱,包括偵察船、海道測量船、運輸艦、補給艦、訓練艦、防險救生船、醫院船、工程船、海洋調查船、試驗船、維修供應艦、消磁船、破冰船、布設艦船、基地勤務船等。船體多為鋼質結構,排水型。其動力裝置多為蒸汽輪機或柴汕機。滿載時的排水量小則十幾噸,大則數萬噸。航速30節以下。裝有適應不同用途的裝置和設備有的還裝備有自衛武器。
防險救生船
用於援救失事艦艇、飛機和落水人員,打撈沉沒艦艇和進行其他潛水作業的海軍勤務艦船。有打撈救生船、救生船、潛水工作船、救助工作船、救助拖船、快速救生艇和消防船等。
Ⅱ 我國在海洋方向作戰空間由近及遠的劃分是什麼
我國在海洋方向作戰空間由近及遠一般劃分為近海和遠海。
- 近海作戰空間:主要由海軍三大艦隊下屬的6大近海作戰基地負責。這些基地承擔護航護漁、近海反潛、島嶼攻防、巡邏等重要任務,保護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瀕臨海域安全,作戰范圍基本處於第一島鏈以內。北海艦隊的旅順基地負責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域安全,青島基地負責黃海南部防禦;東海艦隊的兩大基地在和平時期負責東海、台灣海峽巡邏,戰時要警戒美日韓海軍力量並掩護登陸艦隊;南海艦隊的榆林基地和廣州基地負責南海海域防務,包括南海北部灣海域、台灣島至海南島之間的弧形扇面、南海島礁的安全。近海作戰兵力由護衛艦支隊、導彈艇大隊、掃雷艦大隊、勤務船大隊等組成。
- 遠海作戰空間:從第一島鏈向外海延伸,由航母部隊、常規潛艇支隊、核潛艇基地、驅逐艦支隊抽組艦艇組成遠洋艦隊來實施作戰。這樣的劃分使部隊作戰范圍更清晰,海洋方向的縱深攻防體系更加合理,也讓力量組成更科學,可將6000噸以上的主力艦艇從近海防禦任務中解脫出來,專注於遠海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