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沙面屬於廣州哪裡
沙面是廣州最富有歐陸風情的地方,位於荔灣區珠江白鵝潭北岸,是一個橢圓形的小島,面積為0.3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地。最近由於其島上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群頗具特色,而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之為"羊城第九景"。
Ⅱ 廣州沙面站在幾號線地鐵
地鐵一號線和地鐵六號線
拓展:
1、簡介: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為中國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爭後,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
沙面是廣州重要商埠,歷經百年,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經營,粵海關會所、廣州俱樂部等在沙面相繼成立。沙面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留下了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總理等偉人的足跡,沙面已成為我國近代史與租界史的縮影,沙面島上歐陸風情建築形成了獨特的露天建築"博物館"。 已被開發成國家5A級景區,是廣州著名的旅遊區、風景區和休閑勝地。
2、自然環境
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沙面原名"拾翠洲",在一八五九年以前原是與六二三路相連的一塊沙洲。這里曾是漁民小艇聚居之地。沙面島上綠化較好,有古樹150多株,空氣清新,環境衛生甚佳,可以稱得上是廣州的世外桃源。
1984年10月,在古樹名木鑒定中,沙面佔102株:其中細葉榕77株,樟樹25株。有100株樹齡在百年以上,僅兩株為80年。樹齡最長的是300年以上一株,200年以上一株,其餘為80~100年;胸徑最大165厘米,最小50厘米,100厘米胸徑的達49株。這些古樹分列在沙面北街的49株,沙面南街的20株,其餘分布在現沙面公園內及北邊,沙面大街和沙面島東、西端。樹齡300年以上的那株古樟則位於沙面南街東端。
Ⅲ 廣州沙面在哪裡
問題:回答: 廣州沙面是中國最富有歐陸風情的地方,位於荔灣區珠江白鵝潭北岸,是一個橢圓形的小島,面積為0.3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地。最近由於其島上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群頗具特色,而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之為"羊城第九景"。 有關廣州沙面的資料 沙面原為珠江沖積而成的一個沙洲,早期稱為中流沙、拾翠洲。此地自宋至清代均為廣州對外通商要津。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同意把沙面"租"給英、法帝國主義,該地淪為英法租界,改為現名。1859-1862年挖掘沙面涌時,將沙面與珠江北岸隔開,只在東面架設一座石橋與北岸相通。現在沙面有沙面北街、沙面大街和沙面南街3條東西走向和沙面一至五街5條南北走向的共8條主要街道和馬路。而在東、北、西三面則分別有東橋、西橋、新西橋等與六二三路相通。島上綠樹成陰,環境幽雅,有勝利賓館、沙面賓館、白天鵝賓館、廣州國際海員俱樂部、波蘭駐廣州領事館、朝鮮輸出入商業、中波輪船股份公司廣州辦事處、沙面網球場、沙面游泳場等建築和外事單位及體育娛樂設施。 沙面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沙面最值得關注的是其控制規劃區,也即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范疇的,包括有近代沙面建造的外國租界建築群在內的范圍。這片地方,1859年劃為外國租界後,陸續便設有英、法、美、德、日、意、荷、葡等領事館及銀行、洋行。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由國民黨政府接管。舊建築中不少為西洋的古典格局。1959年周總理視察沙面時便指示要妥善安排、保護舊貌,作為半殖民地的歷史見證,並可開放為旅遊區供遊人參觀。
Ⅳ 沙面在哪裡 廣州沙面怎麼去
在廣州,沙面是一個歷史蘊涵豐富、積淀深厚、富於異國情調、風光旖旎、十分迷人的地方。因其特殊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環境,19世紀中葉以後為英法殖民主義者所看中,辟為租界,大興土木,成為駐穗外國人的樂園,近百年後,才被重新置於人民政府的管轄之下。其間,迭經政治與自然風雨的洗刷,如一幅輾轉珍藏的名畫,而愈顯其嬌媚和珍貴。 其實,沙面不正是一幅歷久彌新、 流動鮮活的畫卷馬么? 沙面島,可能是中國最富有歐陸風情的地方,位於廣州市區西面、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橋西側、珠江白鵝潭畔,與六二三路以沙基涌相隔,較完整地保留19世紀英法租界歐陸風情風貌,是廣州著名的外事游覽區和歷史 文物保護區。 ————特殊的歷史 沙面島面積僅0.3平方公里,四面環水、綠樹成蔭,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幽雅。 在新中國成立前,沙面曾經長期被英、法等國占為租界,因此這里的建築多為西式建築,著名的法租區天主教堂、英租區基督教堂、原英國 匯豐銀行、原英國領事館、原法國 領事館等都矗立在這小島上。 新中國成立後,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沙面獨特的整體建築環境得以較完整的保存。在保留原有建築特色的基礎上,許多建築經過改造修復後投入商業使用;而現存的波蘭、德國、美國、捷克、朝鮮等領事館及眾多的外事機構,吸引了大量的公務人員到此公幹。 沙面島是廣州市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有眾多歐陸風情的古建築。1997年底,國務院將沙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其中有53棟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53棟國家文物建築中,除了37棟私房外,還有16棟是直管公房。 隨後,政府對沙面島上80多幢的文物建築實行了全面保護的政策,重點修飾整理了10多幢,把沙面島建成了一個美麗的西式建築大觀園。主要旅遊景點有:具有歐陸風情特色的建築、白天鵝賓館、 勝利賓館、「沙基」慘案紀念碑、鵝潭映月、鎮江古炮、園林綠化、沙面公園、酒吧、教堂等。以商務游覽為主要內容,提供旅客商務、游覽、休閑、購物等服務。 ————特殊的景觀 沙面島可以說是廣州最有意思的地方,這里在鴉片戰爭後曾被割讓給英法列強,因此這里的許多建築都帶有明顯的歐洲風格,位於島上主幹道的法國天主教堂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島上還有一個美麗的公園。 這里的有著與廣州其他地方不同的氛圍和生活節奏,由於島上實行交通管制,因此沒有那種交通擁阻、廢氣污染的問題。像某些歐洲的小城一樣,這里的路邊有許多家咖啡館、餐店以及酒吧,人行道上放滿了優雅的小桌椅。 今天,這里古樹林立,花園大道兩旁,150多棟歐陸古建築各具特色,凸現當年歐陸建築巴洛克式及新古典式的風格,或優美雅緻、富有動態感,或雄偉嚴謹、粗大扎實,或簡單隨和、線條流暢。 在這幽靜的小島上,既滲透著怡人浪漫的歐陸情懷,亦飽含了歷史文化的觀賞價值。 這座如蔭綠樹環抱著古雅建築,清澈江水環抱的美麗小島,真不愧為南中國最獨具歐陸風情的「世外桃源」! 【鏈接】: 廣州一日游景點推薦:最廣府越秀經典一日游攻略 廣州一日游去哪裡玩?廣州一日游必玩的景點攻略(編輯:kash)
Ⅳ 廣州市的"沙面"是什麼地方
在六二三路旁邊,是一個與六二三路有一條小水之隔的小島,因為以前是法租界,因此是廣州比較集中歐式建築的地方,從那裡到江邊,是三江匯流的地方,是河南河北芳村三個地方的臨江地,逢年過節會有煙花。那裡有美國、德國領事館,有五星級白天鵝酒店,也有一些吃飯打網球的地方,有些外國人,因此也有買東西的,。環境還是不錯的,不過周圍的水就不怎麼樣。沒有你說得那麼好,不過也可以去看一下。
6路車、204等的總站。最好就是坐地鐵到黃沙站下車,過馬路就到了
Ⅵ 廣州沙面怎麼坐地鐵去
可坐地鐵黃沙站F出口下,地鐵文化公園站A出口下。
可坐公交1、9、57、123、188、208、209、217、219、236、270、297、538、552在六二三路站下,也可坐公交81、102、103、105、106、110、238、538在文化公園站下。
可坐水上巴士1在西提碼頭下。
廣州沙面建築群,位於廣東廣州市珠江岔口白鵝潭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6)廣州沙面在哪裡擴展閱讀
沙面原名「拾翠洲」,在一八五九年以前原是與六二三路相連的一塊沙洲。這里曾是漁民小艇聚居之地。沙面島上綠化較好,有古樹150多株,空氣清新,環境衛生甚佳,可以稱得上是廣州的世外桃源。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
1984年10月,在古樹名木鑒定中,沙面佔102株:其中細葉榕77株,樟樹25株。有100株樹齡在百年以上,僅兩株為80年。樹齡最長的是300年以上一株,200年以上一株,其餘為80~100年;胸徑最大165厘米,最小50厘米,100厘米胸徑的達49株。
這些古樹分列在沙面北街的49株,沙面南街的20株,其餘分布在現沙面公園內及北邊,沙面大街和沙面島東、西端。樹齡300年以上的那株古樟則位於沙面南街東端。
Ⅶ 沙面是在廣州的什麼區,離廣州火車站近嗎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
在 廣州火車站 上 地鐵2號線 (廣州南站方向) 4站 海珠廣場站 換乘 地鐵6號線 (潯峰崗方向) 2站 文化公園站 (E口出) 下車 步行 990米 到 沙面(32分鍾 6.9公里)
Ⅷ 廣州沙面在哪裡
沙面位於珠江岔口白鵝潭畔,佔地面積330畝。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咸豐九年沙面在荔灣區,位於珠江岔口白鵝潭畔。如果想去的話可以廣州坐車網查詢到沙面
Ⅸ 廣州沙面在那
沙面在荔灣區,位於珠江岔口白鵝潭畔。如果想去的話可以廣州坐車網查詢到沙面的路線
Ⅹ 如何乘地鐵去廣州沙面
乘坐地鐵1號線或地鐵6號線到黃沙站下車,D出口出,看到一座天橋,走上天橋。過馬路,下天橋後,走過河上的一座橋就到沙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