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州過年吃什麼
過年,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民俗活動,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與這最大的年文化有著密切關系。廣州市民過年,也有豐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相隨。然而一代代人過去了,廣州人的春節也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改變,連財神也有了卡通版。一些代代相傳的民俗更被年輕人淡忘。下面,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一說廣州的傳統春節。包括新春喜慶日程、廣州春節的最大特色迎春花市和新春食品等。
新春喜慶日程-了廣州人過年忙碌又熱鬧。
廣州自臘月廿三「謝灶」那天開始,便進入了年關,每天活動都有嚴密的安排。即廿三謝灶、廿四開炸、廿五蒸糕、廿六掃尾、廿七洗嘢(嘢,廣州方言,即東西),廿八包粽、廿九貼春聯、卅團年。這是節前的安排。
謝灶 :臘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爺上天,叫「謝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貢品有:一碗米,兩磚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禮燒豬肉,一些蔗、桔,紙錢等。(說到貢品,想起小時候奶奶說過的一句話:「冬柑,年橙,謝灶桔」。意思大概是冬至拜神的時候要用柑桔,過年用橙,而謝灶就要桔)。並寫好一張「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從謝灶那天起,就開始進入年關了,人們忙碌起來。廿四開炸,我想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樣的習俗了。《粵東筆記》所雲:「廣州之俗,歲終以烈火爆糯谷,名曰炮谷,以為煎堆心餡;煎堆者,以糯粉為大小圓入油效之,以祀先及饋親友,又以糯飯盤結諸花入油煎之,名曰十花;以粉雜白糖沙入豬油煎之,名沙壅。」開炸的東西大概會有炮谷、煎堆等。
廿五蒸糕:廣州市除蒸年糕外,還喜歡做蘿卜糕、倫敦糕、馬蹄糕、九層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廿六掃屋,以便乾乾凈凈迎新春。還有「迎春掃塵歌」:臘年二十三,曬被洗衣衫;臘月二十四,清潔房邊地;臘月二十五,掃房撣塵土;臘月二十六,洗凈禽畜屋;臘月二十七,里外洗歸一;臘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臘月二十九,臟物都搬走。
至於廿八包粽,我從來沒有聽過,問了家裡的老人,他們都說廣州現在沒有這樣的習俗,以前就不得而知了,後來看了一些資料,這樣的習俗在粵西地區還有保留。我們家廿八會去買魷魚、發菜、冬菇、蝦米、粉絲等年貨。廿九貼春聯包括貼門對、橫額、單語等。單語多寫著:「天官賜福」,「新春大吉」,「萬事如意」「出入平安」,「恭喜發財」。這些單語都是要按照神位來張貼的。三十團年,劏雞殺鴨,拜祭天地、祖宗、接財神等,這一天,家庭主婦們都會很忙。晚上全家吃團年飯,然後就正式進入新的一年。
這里要另外說一個傳統的習俗,廣州人叫「開門炮」。年三十晚守夜至深夜,迎侯良辰吉時,到了交子之際,便打開大門說「開門大吉」,或者貼上紅底燙金的「開門大吉」單語,燒開門炮。此時各家各戶,點燃鞭炮。有些人為了「搶炮頭」,提起幾分鍾把炮燒響。其他人聞聲接引,一時鞭炮齊鳴,,震耳欲聾,持續幾個時辰。兩三點後才逐漸安靜下來。四點多鍾,鞭炮又一次響起來,到天亮方止。開門出去,家家門口,大街小巷,都鋪滿了一層星碎的炮竹紅紙,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但是現在的廣州,由於禁止了鞭炮的燃放,除夕夜已經沒有這樣的新年習慣了。雖然還是會有些「不怕死」的人會「開門炮」但是熱鬧的程度真是不及過去。少了這一活動,總是覺得,現在的過年與小時候相比,氣氛沒有這么的濃厚。
不僅是「開門炮」,現在的廣州人保留這些節前風俗的也不多了,拿我家舉例,我自己覺得,相對其他家庭,我們家算是春節的習俗還是保留得比較完整的。廿三謝灶、、廿七洗嘢、廿九貼春聯、卅團年,這些活動還是有進行的,母親在年關有空的時候還是會蒸一些糕品。但是現在絕大多數廣州家庭都怕麻煩,或者是沒有時間,糕品都是用買的,三十的團年飯不再在家裡面吃,大多是到一些酒家團年。
正月初一開始過年;每天亦有固定的禮俗:「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尋春去,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五祈完燈,采青走百病。」春節的活動,一直鬧到元宵,方才告一段落。
行大運」 大年初一。據說是以前的廣東人,初一早上就會到野外去郊遊。有的繞著村邊,有的圍著田園,有的循著屋宅走圈圈,叫做「出行」,俗稱「行大運」,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好事常來,萬事勝意。正月初二謂之「開年」,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糍粑煎堆等禮品,攜兒帶女去串親訪友。繼續拿我家的情況舉例子,早上媽媽會殺雞拜祖宗,拜完之後就開始做開年飯(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頭牙」,吃「開年飯」)。吃完開年飯,就帶齊東西回到外婆家,開始拜年。走的時候,外婆或者外公就會把用紅紙捆紮的生菜,芹菜,蔥給媽媽,當回禮。表示:全家生機勃勃,大人勤勤懇懇,小孩聰明伶俐。人日游花地——正月初七為人日,廣州人日游花地的風俗。
新春期間,廣州人有很多禁忌和習慣:按照「老廣們」的舊習俗,農歷大年初一不能洗頭,怕洗走財氣;年初二是開年,自除夕年夜飯後,到今天才能動葷;年初三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著車公誕、人日等等有說不完的講究。還有,過年時不能買鞋,因粵語發音「鞋」同「唉」;買書更不行了,書發音同「輸」,怕這一年都「輸、輸」聲,更是大忌。在大時大節,喜筵壽宴上,習慣於談吉利語,不說喪氣話。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聲「歲歲(諧碎)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在春節期間,親故見面,總是說些甘露醇語,相互祝福。如恭喜發財、龍馬精神、萬事勝意等。過年期間,長輩會給小孩一些錢,稱為「利是」,寓吉祥之意。過年的菜餚除雞外,商店還必備燒肉(取紅燒赤壯之意)、魚(年年有餘)、發菜蚝豉(發財好市)、粉絲(聯綿不斷)腐竹、甜竹(富足、甜足)。甚至舊時女人洗頭也要挑個吉日,初一、十五不能洗頭,據說會褻瀆神明。不過隨著科學普及、時代進步,一些迷信的風俗也逐漸消失,為新的社會風尚所取代。
行過花街才過年是縈繞在廣州人心間千年難易的情結:
「廣州人不喜愛斷枝摘下的花,習慣於連根盆栽,一盆盆地運。許多花枝高大而茂密,把卡車駕駛室的頂都遮蓋了,遠遠看去,只見一群群繁花在天際飛奔,神奇極了。這些繁花將奔入各家各戶,人們在花叢中斟酒祝福。我覺得,比之於全國其他地方,廣州人更有權利說一句:春節來了!」
「我想,內地的人們過春節,大多用紅紙與鞭炮來裝點,那裡的春意和吉祥氣,是人工鋪設起來的。唯有廣州,硬是讓運花車運來一個季節,把實實在在的春天生命引進家門,因此慶祝得最為誠實、最為透徹。」
以上兩段話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五城記》裡面的話。的確,廣州的春節是用花砌成的。廣州人過年不吃餃子,廣州人過年要逛花街。
廣州傳統迎春花市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月小則在二十七日)開始,歷時三天,第三天延至新年初一凌晨才結束。一般在除夕前一個星期,這些花街就已禁止車馬通行,有關部門開始為花農搭售花的棚架和攤檔。花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一些大枝的花木早幾天就開始運來,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正式開市,那時十里花街上張燈結綵,喇叭里播放著輕快的廣東音樂,人們看花、買花、「賣懶」,人流川流不息,日夜不分,花農住吃都在花市。除夕之夜。花市進人高潮。那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中心花市常常還有著名書法家應眾揮毫,更加熱鬧。直到午夜兩點鍾,人們才慢慢散去,花農們也把賣剩的鮮花,降價拍賣,不留一點剩餘。游花街的人們,往往就在這個時候,揀到了很好的便宜貨。於是乎人人皆大歡喜,高高興興地去迎接新春的曙光。
「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語喧聲入彩門。疑是層巒采蜜使,幻成百萬賞花人。」廣州的花街,不是普通的人造景觀,不是人為的「城市名片」,更不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廣州花街是一個巨大的鮮花買賣市場,它是廣州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節目,它更是廣州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過年逛花街跟飲早茶這些習慣一樣,是廣州人獨有的文化現象,是讓廣州人有別於其他中國人的重要特徵。
廣州人過年一定要買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為什麼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廣州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樹買回家的。桃花之於廣州人,猶如聖誕樹之於西方人。廣州人對花情有獨鍾,無論是高雅之士還是庸俗市井,過年都要買桃花等老幾樣,再配搭各種各樣的鮮花。
「羊城世界本花花,更買鮮花度年華。除夕案頭齊供奉,香風吹暖到人家。」據說,廣州的花市萌芽於唐朝,成形於明清,歷久不衰。為何廣州人對花情有獨鍾?不是因為廣州人都是懂得賞花的雅士,而是因為花能代表無數的好意頭,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比鮮花更能表達世上最美好的祝願。中國人在過年的時候是需要表達願望的,是需要去舊迎新,希望一年比一年好。而廣東人尤其迷信,所以過年一定要把「意頭」這個東西搞得淋漓盡致。鮮花象徵著花開富貴、如意吉祥,完美地配合了廣州人們的這種心態和需要。行花街除了可以買花以外,更已經成為廣州人過年希望「行運」的標志。行一下花街,可以給你帶來好運氣。不好的變好,好的更好,所以花街適合任何人士去一趟,可以是一家大小,可以是一對情侶,也可以是一群希望來年能找到伴侶的光棍。花街是一個充滿歡樂喜慶的大海洋,一年之中,逛花街就是廣州人走在街上覺得最放鬆的時刻。
最傳統的應節食品象徵了廣州人對過年的期盼:
民以食為天,尤其是最會吃也最能吃的廣州人,過年的食品是最重要的,而且品種非常豐富。爆谷、煎堆、油角、蛋散、芋蝦、年糕這些都是廣州的最傳統春節食品。
俗諺雲:「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煎堆是家家必備的。煎堆餡為爆谷拌糖膠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開,去掉谷殼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製成,很薄,外面粘著芝麻。整個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黃色即可。現在也沒有那麼講究,有的人家做煎堆,裡面不會放餡的也有。另外,還有油角,其中又有軟角、脆角、酥角之分。小時候,每年快過年的時候,奶奶,媽媽帶著我一起做「油角」,雖然我不是很愛吃,也做得不好,但是和家人一起做「油角」的快樂,也是過年的一種樂趣。再有「糖環」、「冬果」、「蛋散」、「芋蝦」等油炸食物。「糖環」用糯米粉搓成團,壓進木模中,逐個「批」出,炸成金黃色,酥脆可口,一般是甜的,也有鹹的。「冬果」用糯米粉做成小條狀或片狀炸熟。「芋蝦」是用檳榔芋刨成絲後和合米粉漿落油鍋,吃起來酥化可口。「蛋散」用麵粉加豬油、蛋拌好而炸成。甜的加糖拌粉,炸後粘上糖膠;鹹的加南乳、鹽拌粉,吃起來酥化可口。
春節還必備瓜子,有紅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蓮藕、糖蓮子、糖馬蹄(荸薺)、糖冬瓜、糖桔餅、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類則有年糕、蘿卜糕、芋頭糕、馬蹄糕、九層糕、松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籠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開口的竹籠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數十斤的米做成一個年糕,金黃色的糕面插上紅棗、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鴻運長駐。蘿卜廣州方言稱「菜頭」,取「菜」與「財」的諧音,過年食蘿卜糕,是寓意招財進寶。馬蹄糕用荸薺作原料,粵方言稱「荸薺作「馬蹄」,過年食馬蹄糕,可以清熱、消滯,其調節胃口的作用已為實踐所證明,而且還有「馬不停蹄」、自強不息的寓意。
不得不提的是廣州人的餐桌的菜式。廣東地區新春美食品種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賦予美好的名稱,使人樂意享用。如發菜炆豬手稱「發財就手」,發菜炆蚝豉即「好事發財」,咸酸菜炒豬舌(廣州人稱豬利)叫「一本萬利」,炒鮮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膽扒冬菇叫「滿地金錢」,魚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還有各種雞類製品,美其名曰「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雞是新春菜餚中必不可少的,所謂「無雞不成宴」 嘛,還有燒豬肉,除婚嫁中象徵貞潔外,新春則寓意壯旺。年初一午飯時,還必備一味素菜,俗稱「羅漢齋」,用紹菜、木耳、粉絲、蝦米配製,亦有些人家蒸臘味的,但起筷時要先吃「齋」。
最後要說的是一些迎春活動,如舞獅、舞龍、踢踺子、放煙花等。
廣東的獅子與外省不同,稱為「醒獅」。在製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廣東的特色。廣東醒獅舞起源佛山,相傳在明朝初年,佛山地方出現過一頭獨角怪獸,眼大口闊,不時發出「年、年」的響聲。只要怪獸出現,老面姓便大受遭殃,不是牲畜受害,便是莊稼被糟塌。後來,大家想了一個辦法,用竹篾織成若干個獅頭模型,塗上斑駁顏色,埋伏於郊野村落,一旦怪獸出現,便金鼓齊鳴,舞將起來,驚走怪獸。於是人們認為獅子有鎮妖驅邪、如意吉祥的兆頭,以後,便於春節期間,各鄉各村均以舞獅子來消災除害,預報吉祥,這便是關於舞獅子起源的說法。春節期間的舞獅活動,除在廣場表演之外,還沿街起舞,逐家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於門,包紅掛青,讓瑞獅去摘取,名曰「采青」。藉此活動希望獅子能把好運帶到家裡。其次是舞龍,廣東的龍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態,不同的龍舞,寄託著人們不同的理想和願望。春節是喜慶之日,耍舞的多是熱烈奔放的彩龍、金龍和紗龍之類,白天舞布龍,晚上耍龍燈。至於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傳統文化,現在好像沒有太多人會做了。廣州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會在珠江邊放大型的煙花。那天晚上沿江路等地都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熱鬧非凡。
廣州過年,熱鬧豐富,讓人感受深切,廣州的本土傳統文化是多麼的濃烈。
然而,歷史長河的流逝是很快的,人們的觀念容易被新的東西遊移,特別廣州市又是外來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世風嬗變也是不爭的現實。如今生活好了,大家的觀念也變了,春節的活動各有各精彩。然而,城市的歷史文化形態以及傳統習俗,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財富。
大到一個民族的文化形態,小到一個城市的過年習俗,這。一切都需要靠民眾的力量建構,維護。廣州過年的習俗作為民俗文化的識標之一,代表了一個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深厚。文化的強大,要得到人們的認同,認同後,我們便要自覺地維護它,鞏固它.
『貳』 今年的年夜飯該吃什麼/
年年必吃的年夜飯已經越來越流於形式,但是作為春節最重要的保留節目,如何吃得好,吃得廉,又吃得別致,家庭主婦們必須得提前琢磨起來。
我們羅列、設計、對比、分析了幾類年夜飯的形式和內容,希望能給忙於著落除夕大餐的當家人一些啟迪。
關鍵詞一:實惠
類型:
自家做
初步開銷:
200-500元
日前,國內某著名市場策劃公司就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670戶普通市民的年夜飯消費問題進行了一次電話調查,結果在接受調查的670戶城市居民家庭中,有49.8%表示會在家中吃年夜飯,而選擇在親戚、朋友家中吃年夜飯的人也有34.5%,居其次。52.1%的上海人選擇在自己家裡過年,在三城市中最高。
畢竟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大年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年夜飯邊看春節晚會已成為一個固定的守歲模式,許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並不願意去刻意打破。現在生活條件的提高已經讓人對吃提不起多大興趣,在家吃飯花費少,吃得合胃,團圓氣氛濃,不僅溫馨實在,還很自由。對於時間不那麼緊張,收入又不豐裕的家庭來說可謂上上之選。
關鍵詞二:方便
類型:
上飯店
初步開銷:
800-2000元
記得還是上個世紀時,人們把去飯店吃年夜飯看成了一種時尚,因為這不僅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突出表現,更是一種觀念進步的體現。而現在這種方式已經不那麼稀奇了,「方便省心」是吸引消費者選擇在飯店吃年夜飯的主要原因,而這也是現代人最需要的。
因此離猴年除夕尚有近半個月,各大酒店飯館的年夜飯預訂已近尾聲。記者日前了解到,美林閣、小南國等往年年夜飯大戶都訂滿落市,一些地處市中心的飯店甚至出現了一桌難求的緊俏行情。目前年夜飯的定價也隨著檔次不同有較大變動。一般普通飯店一桌的定價大約在800—1000元之間,高的近2000元。而且市民對菜單的要求也與往年相比有了不小的變化。往年全雞、全鴨、全魚和大肉這「四大金剛」已不再吃香,而改為口味清淡、有營養的食品。
但在飯店吃年夜飯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整個大廳吵吵鬧鬧,上菜速度太慢,客人多,菜的質量上不去等等。市民反映最多的是,飯店因為訂桌人數太多將開席時間一再提前,最近聽說有家飯店的第一席16點半就開始了,中國人自古就有守歲的習慣,酒興正酣時被飯店通知第二輪時間已到,無疑將是件極為掃興的事。
關鍵詞三:中庸
類型:
買套餐、請廚師
初步開銷:
268-1500元
在家吃飯的缺點是麻煩,出外就餐也有缺點,但精明的當家人總能想到解決辦法,做到既省事又能闔家團圓守歲。
市餐飲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年夜飯外賣套餐花樣變化多,不僅有成品、半成品還有各種禮盒、禮包等包裝。不少年輕人都說,過年買這個送給父母很實惠,讓老人家少進廚房,多在客廳,一家人開開心心用餐,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在洗菜、燒菜上。而且,今年還新推出了「時尚家宴」系列年夜飯,它不同於其他外賣菜餚,採用嚴格的操作過程,方便、衛生、又能保持菜的原汁原味,按照說明書操作即可,堪稱「傻瓜年夜飯」。
據某賓館的管理人員透露,自去年12月份推出「時尚家宴」外賣業務以來,已經收到了近5000套定單,可見市民中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因為在飯店裡訂桌年夜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挺貴的,而且大家都擠到一個時間去消費,也很難保證用餐質量。「外賣」套餐里,既有大明蝦、小青龍等高檔菜,也有價格便宜的家常菜,套餐價位也從268-1168元不等,以滿足不同的消費階層。
而有些懂得享受生活的市民更是想出了請廚師上門掌勺的主意,定個外賣,多加200元錢,就可從飯店請個帶著高帽,拿著大勺的大廚為您現炒現吃,這份逍遙勁,甭提多舒坦了。據調查,目前廚師上門做年夜飯的均價大致在1500元左右,廚師的級別在三級以上。然而業內人士提醒市民,由於年終飯店廚師資源非常緊張,因此,此項計劃實施起來頗有難度。而且,目前市場上有一種公司,專門安排各大酒店廚師「走穴」,而廚師本身與該公司並無合同關系,這就無形中造成廚師質量參差不齊,法律上也沒有相關約束。一旦發生糾紛,不愉快的還是消費者。
關鍵詞四:時尚
類型:
沐浴+餐飲、滑雪+餐飲
初步開銷:
1200元以上(門票+附加活動+餐飲費)
沐浴+餐飲
吃年夜飯,洗除舊澡。今年,這兩樣挨不到一塊的事情卻偏偏被人想到了一起。把年夜飯安排在澡堂子里,全身洗得熱乎乎,再享受熱騰騰的年夜飯。
今年,選擇這種「套餐」的市民還不少。
記者了解到,滬上知名浴場等大型休閑娛樂場所開設的「特殊」年夜飯就很搶手,聖誕節前就高掛「滿」字牌了,其他幾家店同樣顧客盈門。
是什麼吸引眾多食客在除夕夜往浴場里趕呢?可口美食當然是個中原因,但嘗試一下新奇多多的洗浴品種、眼花繚亂的休閑項目則更是大家最終把除夕夜選在浴場過的理由。「在浴場過年夜,老人可以到硫磺溫泉里泡一泡,對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都有康復療效;太太呢,可以做個香薰SPA、面膜什麼的;至於我,享受享受足部按摩;孩子或上網或玩游藝機……」浴場常客肖先生的盤算聽來確實讓人心動。
滑雪+餐飲
今年年夜飯還可搭上「滑雪」車,領風氣之先的家庭已先下手為強,據悉滑雪場內可以容納約500人用餐的3個大小餐廳,已被預定去三分之一。
把年夜飯餐桌搬到滑雪場,人們圖的是什麼呢?丁先生的話很有代表性:「早就想帶家人去滑雪了,可平時太忙,抽不出空,我已經去『偵察』過了,除了滑雪、吃飯,裡面還可以洗澡、唱歌、打牌……我們全家准備在那裡迎接猴年的鍾聲。」
從足不出戶到在浴場、滑雪場辭舊迎新,從吃傳統的中餐到把西式自助餐作為年夜飯……雖說不同家庭對年夜飯有不同的需求,但如何物有所值,讓年夜飯在吃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體現,是現代家庭的一致追求。
『叄』 廣州有什麼好吃的
廣州好吃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這里只能先給大家粗略介紹一下早茶、小吃和飯館!先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都來介紹!
早茶基本上是最最出名的了!廣州的早茶點也遍布大街小巷,適合下里巴人的,也適合陽春白雪的,不同的人群總能找到適合他消費和品味的早茶館!
廣州留給大家的印象,最突出的印象之一應該就是美食,來過廣州的朋友,都會被廣州琳琅滿目的美食所吸引!大街小巷,走街串巷,哪裡都有的吃!
『肆』 廣州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1、冬至吃燒臘
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餘,准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談笑風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
2、冬至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廣東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廣州人還有個習俗,就是在冬至當天的中午,要做湯圓,一家人一齊吃了,以示團圓。
3、冬至吃鴨湯
廣東冬至的美食還有鴨湯。冬至是最宜養生,最宜食補的時候,如果說在冬至前適宜吃當歸生薑羊肉湯以對抗陰氣,那麼,在冬至後則可選擇老鴨湯來滋陰潤燥,平抑體內的熱氣。
(4)廣州晚餐吃什麼擴展閱讀:
每年冬至這天,在我國北方地區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冬至吃的餃子與春節吃的餃子含意不同,春節吃的餃子在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而冬至吃的餃子含有消寒之意。
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葯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葯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
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冬至過後即是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面,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冬至這天,不少數廣東人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此外還有冬至有吃薑飯等。
『伍』 廣州有什麼好吃的嗎
來廣州腸粉是要嘗一嘗的,廣州最有名的不止腸粉而且還有粥類。
美味的艇仔粥
比如說:上雜粥、魚片粥、牛肉粥、粉腸粥、豬肝粥,這些都是很經濟又爽口的小吃,廣州的海鮮也不錯,秋季的海鮮很肥碩,尤其是蟹,也很值得推薦。一般的用餐費大約每人每次10——15元(午餐或晚餐)。建議您不要因為小攤點便宜就在小攤點用餐,因為小攤的衛生條件很差,出門在外還是健康最重要、安全最重要。但廣州的小吃是一定要嘗嘗的。
廣州特色 小吃
荔影茶居型味獨特茶點心 廣州上下九路63號名匯大廈六樓荔影茶居
同記雞粥 皮爽肉滑白切雞 長壽東路福廣里3號同記雞粥粉面
其它美味:
招牌白切雞33元/斤
滑雞粥5元/碗
雞雜、雞血粥2、5元/碗
炒河粉3元/例
寶華麵店 香脆不膩豬手面 寶華路十五甫寶華麵店
其它美味:
香甜油菜3元/碟
豬手面6元/小碗
陳添記 口感脆利順德魚皮 寶華路十五甫三巷2號之三
富集湯 香味濃牛三星 十甫路「富集」
八仙炭烤 洛溪新城食街C39號 下午5點開門
文信
這是順德小吃連鎖店,主要特色是雙皮奶(這天氣凍的最棒!)、姜撞奶還有咬起來噶
蹦脆的叫什麼牛耳啥啥的東東
,我忘了名字,嘿嘿!
北京路、上下九旁的蘿卜牛腩檔是廣州人最常停駐的地方。
美味下午茶
澳門街 形式:自助下午茶
價格:28元/位
下午茶時間:周一至周日,天天供應。下午2∶15-5∶00
天河城廣場的怡景西餐廳 形式:卡拉OK自助下午茶
價格:每位28元(大小同價)
下午茶時間:星期六、日下午2∶30-5∶00
遠洋賓館二樓的美食街 形式:食街式的自助下午茶
價格:15元/位(平時免茶位費,周六、日收茶位費2元/位)
下午茶時間:周一至周日,下午2∶30-5∶00
幸運樓酒家 形式:吃什麼點什麼
價格:全部點心3.50元/碟
下午茶時間:長年供應,下午2:30--5:00
雲香酒樓 形式:吃什麼點什麼
價格:全部點心3.50元/碟
下午茶時間:周一至周日,下午2∶30-5∶00
附上一些西關,上下九步行街附近的美食店:
寶華路:陳添記艇仔粥、魚皮,在十五甫。
寶華麵店,我個人覺得價格好貴。豬手面和牛三星不錯
順記冰室,芒果雪糕和椰子雪糕是一個老師傅親手磨出來的。得過獎
強記雞粥,我反而覺得一般般
恆寶廣場旁邊的(多寶路)有一間潮寶魚蛋粉面的,很多人吃。看真正的潮州人怎樣評價啦
另外潮州粉面對面還有開記甜品,湯圓是一大特色
近第十甫路那裡有湯圓王
十甫路:南信雙皮奶
珠璣路對著的西關名食家(十甫路郵局斜對面),集中了歐成記雲吞面等3家小 吃。
十甫名都下面的琳琳牛雜,很好吃。據說老闆發了達而且分店越開越多了
蓮香樓每逢不知道星期幾,有蛋散賣(不是過年吃的那種哦)。甜甜膩膩的,軟軟的
陶陶居點心部賣的綠茶奶撻,好滑好香
下九路:皇上皇臘腸
荔灣廣場4樓西關人家,集中了許多西關名小吃,不過要BOOK 位哦
上九路:上九東有銀記拉腸,豉油皇牛腸拿過獎的。不過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好吃了。賣的只是名氣
另外介紹一下附近的小吃店,希望大家都能找著哦:
1)珠璣路轉彎有間賣豬腸粉的,牛腩和豬腸都挺不錯的。沿著和平路一直走,有一間賣竹升面的(一根大竹壓那些面,吃起來就比較爽)
2)長壽東路的堅記麵店,3塊只有一小碟,我覺得好貴啊,不過好吃嘛,沒辦法啦。可以經從上九路經由光復西路走過去。
3)長壽西路的成達美食。其實它的腸粉也是拿過獎的。我最喜歡吃鮮蝦腸和牛腩腸。上雜粥也不錯
4)沿著長壽西路一直走,來到大笪地,然後向右轉,一直走向華貴路。走吃華貴路轉右手看見了伍湛記粥店,最出名的是及第粥
還有同福東路的芬芳甜品店,糖不甩、錦鹵雲吞、布丁
惠福西路有專賣花生糖、核桃糖等的,寶華路陳添記對面小巷有賣炸雪糕的,3塊錢
北京路步行街有間太平沙牛腩粉面的分店。老店在珠光路那頭
健民葯店附近有一間賣餃子的,店鋪不大,但煎餃子很好吃
科技書店旁邊的太平館西餐廳連周總理都去過吃。
『陸』 年夜飯吃什麼
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寓意。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餘)、蚝豉(寓意好市)、發菜(寓意發財)、腐竹(寓意富足)、蓮藕(寓意聰明)、生菜(寓意生財)、生蒜(寓意會計算)、臘腸(寓意長長久久)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柒』 廣州有什麼好吃的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