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南宋御街是在河坊街那嗎
是一塊區域內的,南宋御街是南向北的,河坊街是西向東的,在南宋御街的南頭有交會。。
2. 杭州嚴官巷南宋御街遺址的介紹
杭州嚴官巷南宋御街遺址位於杭州市上城區紫陽街道,南距南宋皇城約400、北距南宋太廟遺址約100米,是一條長不過200、寬約5米的小巷。為配合浙江杭州市萬松嶺隧道東接線(嚴官巷段)的道路建設,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於2003年12月—2004年8月對嚴官巷的南北兩側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計1200餘平方米,發現了南宋時期的御街、御街橋堍和橋墩基礎、道路、殿址、圍牆、河道、石砌水閘設施以及元代石板道路等重要遺跡。南宋臨安城在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封建社會由封閉式的里坊布局轉變為開放式的街巷布局的一座典型城市。嚴官巷地處南宋臨安城遺址的核心地帶,與南宋皇城遺址、太廟遺址和三省六部遺址毗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次發掘發現的遺跡包括南宋御街、御街橋堍和橋墩基礎、道路、殿址、圍牆、河道、石砌水閘設施以及元代石板道路等,不僅種類多,而且保存較好,這在臨安城考古中極其罕見。特別是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南宋御街遺跡,從而確定了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而御街橋堍和橋墩基礎及河道遺跡的發現,是中國古代南方城市中採用河路並行體系布局的典型實例,也是南宋臨安城的最大特點,對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發展和變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3. 誰能告訴我杭州的南宋御街在中山路的哪個位置詳細地址
平海路中山中路往南分別穿過解放路、清泰街、西湖大道、惠民路,一直到河坊街口子上。沿線有棚橋、官巷口、羊壩頭、鳳凰寺等站點。
4. 杭州的南宋御街到底具體在哪裡
首先,杭州有兩個火車站,一個杭州站(城站),一個東站。你要先清楚自己是在哪個車站下車。如果是杭州站的話,那裡離南宋御街其實比較近。其次,南宋御街就是現在杭州的中山路,很長的。但目前修葺一新,並且比較可看的只是從鼓樓到羊壩頭這一段。其間有很多交岔路口的。
以下是城站到御街的幾條路線:
1,在城站火車站坐游2線(內環)(約1站)到西湖大道下,這個到達後可能要走一點路,到達的是御街的羊壩頭那邊附近。
2,在城站火車站坐49/K49到葵巷或浙二醫院換乘B支3路到鼓樓下,這里是御街的南端。
3,在城站火車站坐游2線(內環)到西湖大道換乘60/K60(外環)到高銀街東口下,這里是御街的中間部分,比較靠近鼓樓這端。
御街剛剛開放,雖然不錯,但還有很多未能完善之處,所以也就是看看新鮮。其實御街是跟杭州著名的明清老街河坊街呈90度交叉的,基本算是在一起的,河坊街已經是很多年的杭州著名旅遊景區之一了,比較值得一游。所以你也可以一起玩一下。
城站離那裡比較近,沒必要打車,打車也就11元以內(1元燃油費),感覺有點浪費。
5. 南宋御街和河坊街的區別
一、位置不同
1、南宋御街位置:南宋都城臨安鋪設的一條主要街道。
2、河坊街位置:杭州的商業中心,舊時,與中山中路相交的「清河坊四拐角」。
二、特點不同
1、南宋御街特點:御街南起皇城北門和寧門(今萬松嶺和鳳凰山路交叉口)外,經朝天門(今鼓樓)、中山中路、中山北路、關橋(今穿橋)至仙鳳七路與武林路交匯處。南宋臨安市中軸線,全長4185米。
從「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金陵宮(武林西側皇族先民塑像的供奉地),是皇帝祭祖的一種特殊方式。
2、河坊街特點:東起江城路,向西越南北向得建國南路、中河中路、中山中路、華光路、勞動路至南山路,路長1800多米。吳山廣場至中山中路為步行街,綠石板路面,寬13米,其餘道路32米。
舊時是「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國以來,分別為孔鳳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煙、萬隆火腿店、張允升帽庄四家各踞一角,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區片。
(5)杭州御街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河坊街於2002年十月開街,改造後的河坊街體現了清末民初的風貌。重點突出文化價值,構建以商業、醫葯、建築為主體的市場文化,保持其歷史真實性、文化延續性和風格完整性,確定河坊街為步行街。
河坊街是最能夠體現杭州歷史文化風貌的街道之一,也是西湖申報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恢復和改造再現了杭州的歷史文脈,為杭州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6. 杭州晚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7.錢江新城
錢江新城位於杭州江干區,錢塘江北岸,是一個集金融、貿易、商業、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商務中心,也是杭州最繁華的地段之一,走在錢江新城,環顧四周高樓林立,在錢塘江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雄偉壯觀,因此,錢江新城也成了許多外來遊客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7. 南宋時,杭州的天街即御街是今天的什麼路
中山路,是中國最常見的路名。不過杭州的這條中山中路,八百多年前曾經是南宋天子出行的御街又叫做「天街」。這個名字,聽聽便有種至高無上的感覺。唐俊傑說,這條路是當時皇帝的專用之道,也是趙宋政權象徵性的建築,處於臨安城的中軸線,連接著南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當年宋高宗南遷臨安,曾為了遷都的事,反復周折了三次,終於選擇了臨安,這里水網密布金兵鐵騎難入,又堪稱萬物富庶的「東南第一州」。定了都城,便開始選皇宮地址,鳳凰山下是吳越國的王宮,數百年建設已頗具規模,改建皇宮可以節省財力人力,鳳凰山與吳山相連,是全城制高點。
而這條御街,便是連接鳳凰山和市區的中軸要道。
宋代皇帝一般會坐上祭祀的玉輿,踏上御道(御街中間專為皇帝所走的路)。前面是兩頭大象開道,緊隨其後的是穿戴考究的群臣、禁衛,歌舞隊連亘十餘米,「有如仙隊玉京來,妙樂鈞天盈耳。」
御道外便是供百姓行走的道路和用於排水的溝渠,再往外商肆林立,大小鋪席,連門俱是。
雖然御道和百姓行走的道路有黑漆杈子相隔,但百姓若想看到皇帝的龍顏倒也不難。皇帝出行,臨安城是要萬人空巷的,人群都擠到長達4100多米,寬不少於16米的御道上,與皇帝來個「親密接觸」。這在素以開放著稱的盛唐是想都不敢想的,唐朝百姓被坊牆圍起,不能隨意走出指定范圍。而到了宋朝,「市坊合一」,商品經濟終於劃時代而起。
「當時百姓和皇帝車隊的距離可以近到說『別擠啊!我看到皇上衣角的顏色了!』可見當時的皇帝還是挺『親民』的。」唐俊傑說,「不過畢竟是皇帝的鸞架到來,是禁止喧嘩的。登高觀禮者太不尊重,光膀子者太過不雅,都是被禁止的。
一條御街便可見當時南宋的繁華勝景。無論是「市坊合一」的商業結構還是百姓與皇帝共用一條御街的開放氛圍都頗值得後人玩味。南宋,除了偏安的投降派外,究竟還留給後人多少有價值的遺產?是否真如現代史學大師陳寅恪所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那個馬可波羅筆下的「華貴城市」究竟有多麼繁盛?一個個謎題等待著後人不斷解答。
8. 杭州御街在哪裡
,,,如果你要看真的御街,有的,在地下被挖出來的,為此專門造了一個博物館,在中河路上,那裡叫上倉橋,就在第四人民醫院門前,這里距離鼓樓也很近,計程車司機都知道,,,,
9. 杭州的南宋御街由誰設計
中國美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
昨天,CCTV《面對面》播出了《王澍:一個建築師的理想與現實》,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年前被震撼的杭州南宋御街就是最近剛剛得了國際建築界的最高獎普利茲克獎--王澍的作品,這個獎項是全球建築領域最高榮譽。找出一年前拍的照片,細細品味,再一次翹起大拇指,一個在商業社會中堅守自已信念的設計師。正如王澍在《面對面》所說:「說一句比較激進的話,我對中國的城市現狀也是完全絕望的,這個根本不是我們的目的,這不意味著好的生活,環境能變成如此惡劣的狀態,而且接下來越走越危險,我們都可以預見得到,這個城市會出什麼問題如果我們提前,像我們是所謂的學者,學者就是要領先社會做一些研究,想一些事情,如果我們不能夠提前看到這些東西,發出自己的聲音,或者做一些樣板示範,我覺得我們就沒有盡到我們的責任。而且光說空話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做實實在在的事情。」
南宋御街地處杭州市中山路的,是王澍從2007年到2009年歷時三年主持設計的杭州市政府歷史街區改造項目。這條街上各種建築風格雜陳,什麼都有。王澍說:「這條街原來那麼著名,很多人生活里的回憶,都有很多回憶在這個地方。那麼城市快速發展20年之後整個城市裡老的街區,我們經常說杭州城裡有10萬間老房子,拆了還剩下1萬間的時候,大家就開始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否則我們都沒法說這個城市杭州了對吧,只剩下一個城市西湖,整個的城市都已經完全改變。當時每一個院落里頭住滿了人,但是都是來租房子的那種承租戶,非常錯綜復雜,咱們中國傳統的、西洋傳統的,完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各種各樣的房子都在里頭。那麼這樣一條街要想把它給做起來,我說這只有上帝可以做。 」
在這條南北長4000多米的古街上,王澍再一次實現了他一直堅守的中國本土建築學理念。
10. 古代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是哪裡
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是御街附近。貫穿杭州南北的御街,長27里多,兩邊店鋪林立,這里有最豪華的商店,最大的飯店,以及最時尚的
茶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