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杭州哪裡的小吃好吃,最有特色
1、蔥包檜兒
傳說是岳飛出征前一個老太太做給他們吃的。把細紗放在糯米粉里用竹筒蒸3分鍾,取定勝之意。河坊街有個老太太最早開始做這個的,電視上也放過好幾遍,現在做這個的店多起來了,還是那家的最好吃。
❷ 杭州哪裡的早餐最有名,最好吃
一選:南宋御街的咬不得
咬不得的價格還算親民,紅豆沙幾乎是各家早餐店必備的一款,。我尋了個座位坐下,點了一客生煎,先倒了碗米醋,然後把整顆生煎都浸泡在醋里後再夾起來吃。蘸醬風味更佳,一口咬下,生煎包立刻汁水四溢流淌而下,完完全全生煎湯包。如果要讓這汁水不浪費,自然是要放在小碟或湯勺上,先咬一口後吸掉湯汁再蘸作料再吞食,故曰咬不得。紅豆沙,吃咸生煎配甜豆沙,感覺很不錯,中和一下味道好。這里的珍珠紅豆沙里有黑色的糯米珍珠圓子,紅豆熬得爛稠爛稠的。
二選:河坊街街頭的知味觀
早餐去了知味觀,河坊街街頭的那家,專賣杭州特色小吃的店,來的都是本地人居多,有杭州特色麵食片兒川、蝦爆鱔面、還有各色小點心,是早餐的優等選擇之地哦。
三選:杭城家喻戶曉的新豐小吃
新豐小吃是杭州城家喻戶曉的小吃品牌,擁有8大系列60餘種風味小吃,其中,新豐特味大包和蝦肉餛飩尤其受到顧客的歡迎。網上有人說蝦肉小籠好吃。
❸ 度娘,杭州除了新豐小吃以外還有什麼早點好吃的
還有南方大包、永和豆漿、沙縣小吃、肯德基早餐等,品種有:香辣千層餅、天津灌湯包、永和大油條、韭菜餅、蘿卜絲餅、發糕、南瓜餅、麻球、豆腐腦、生煎包等。
❹ 杭州那裡的小吃最好吃。
吳山酥油餅:精白麵粉為原料,成品起酥,層層疊疊,色澤金黃,脆而不碎,油而不膩,入嘴即化。相傳乾隆游吳山的時候也品嘗過,民間有「吳山第一點」之稱。 品嘗地:現在幾乎沒有店家在做了。只有在河坊街上的中山中路口還有一家在賣。每隻2元5角。 蔥包檜:用上等白麵粉製成春卷皮,在裹上油條、小蔥段,在平鍋上反復壓扁,烘烤到金黃,有香味飄出,再塗上辣醬或甜醬即可。杭州人最喜歡吃的小吃之一。 品嘗地:沒有飯店和小吃店做這個了。只有在每天的早晨和下午在小巷口或小區里才有擺個小攤的杭州大姐在賣蔥包檜。天水橋(武林門)胭脂新村路口有。一副1元。 貓耳朵:也是用上白的麵粉做成形視「貓耳朵」的面瓣。再配上雞丁、火腿丁、香菇、干貝等佐料烹制,湯鮮味美、十分可口。 品嘗地:知味觀。每碗10元。 杭州小籠:用鮮肉或蝦肉拌在鮮肉里做餡。餡里再加上皮凍。用麵皮包裹製成,放在特製的小蒸籠里蒸,每籠有十個。稱為「鮮肉小籠」和「蝦肉小籠」。小籠包皮薄汁多、鮮香滑韌。 品嘗地:知味觀每客10個:鮮肉小籠7元 三鮮小籠10元。新豐小吃連鎖店每客10個:蝦肉小籠4。5元。 片兒川:用勁斗的特製面條配瘦豬肉片、筍片和雪菜同燒而成。肉片鮮嫩、雪菜筍片翠白分明。杭州最有名的兩家吃片兒川的店燒的面條味道各有特色,百年老店「奎元館」的是最經典的。料足、面滑、味鮮。慧娟面館的片兒川湯濃、面韌、味美。 品嘗地:奎元館(解放路154號 官巷口 )一碗7元。慧娟面館(望江路 132號胡雪岩故居斜對面)人氣很旺的,一碗5元。 一般的麵店有賣的話3元/碗。 油墩兒:麵粉調成糊狀,先放一點在特製的小兜里,在往裡放入蘿卜絲,或肉絲姜絲雪菜等,再放一點麵糊,在油鍋里炸至金黃,出鍋即成。外脆里嫩,香味撲鼻。 品嘗地:也很少有店家做了一般是在小攤檔上,河坊街的打銅巷口就有一大姐現做現賣一元一個。 定勝糕:將配置好的米粉放進特製的印版里,中間再放入紅豆沙,蒸少許時間就可以了。糕點比較軟,有點松,帶甜甜的豆沙味。傳說是南宋時百姓為岳家軍出征鼓舞將士而特製的,糕上有「定勝」兩字,後就被稱「定勝糕」。 品嘗地:江南春糕團店5毛/個。河坊街上有現做現買的1元/個。做得比較好的是一老奶奶做的,小孩都比較喜歡吃。 蝦爆鱔:這是比較高級的小吃了,應該說蝦爆鱔是寧式名面但是在杭州人的記憶里似乎就是是杭州的經典了,金庸先生每次來杭州都要到奎元館吃上一碗。用料純正,做功講究、程序嚴謹。汁濃面鮮,不愧是面中精品。 品嘗地:最地道蝦爆鱔就只有在奎元館了每碗22元,其他的麵店也都有賣,價格就要低一點了,如河坊街上的東樂園、狀元館、羊湯飯店和慧娟面館。 杭州小吃之傳統早餐 傳統的杭州小吃中,屬於早餐的包括:餛飩,包子(我們一律叫饅頭的),鍋貼,煎包(與包子的區別在於個頭小和餡料只有蔥肉的),牛肉粉絲。其實還有豆漿、豆腐腦、飯團。那都是路邊小店才會做的,你看見有大木桶的就是了。 知味觀 這個杭州小吃的老牌子,幾年前在遍布杭城的肯德基的激勵下,重整旗鼓,很是風光,直到現在。知味觀的名字,據說是乾隆提的: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欲知其味,觀料便知。知味觀的拿手好戲,是蝦肉餛飩和蝦肉小籠。兩個各點一客,十元錢,胃口小的姑娘恐怕就吃不了。還有貓耳朵,樣子潔白好看,秀氣得像江南女子,只有知味觀的出名;我是嫌味道太淡,不大喜歡的。曾經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飯,還沒放焰火,我突發奇想帶了兩個妹妹從大東門(現在年紀小的杭州人怕都不知道在哪裡了,其實就是新華路絲綢市場)到湖濱的知味觀去吃這兩樣東西。小妹妹一個人幹掉六個小籠,現在果然長得一團嫩肉。還有人鍾情於知味觀的大螺螄,也不過七元一份,略超出了小吃的范疇。國慶假期最後一天,下午一點半,沖到知味觀去吃午飯,只看見排隊等餛飩的人排到了大門口,桌子都已經放到了院子里。由於知味觀在湖濱旁邊,門口停車位又充足,本地司機也是很喜歡帶外地遊客去的。順便說一句,知味觀從二樓開始都是點菜的地方,幾味糟味做得很到位。 新豐 據說新豐近兩年有後來居上的趨勢。當然是和知味觀比。新豐沒有那麼大的店面,幾家店都坐落在熱鬧地區,但是小。經典的當然是餛飩和小籠,做得不錯。紅紅白白的招牌也是很好認的。 夢粱樓 夢粱樓位於吳山路,離杭州的第一家肯德基不遠。它的小吃品種更豐富,除了上面說到的那些,還有面條和各種小點心。其中的菜鹵豆腐,二元一份,比路上的不貴,味道不錯,大概用的鹹菜有其獨到之處。現在在杭州也沒多少地方吃得到了。國慶期間,客人多得吃到全店都沒有醋——醋是吃小籠時的必備之物。 杭州小吃之簡單午餐 奎元館 奎元館位於官巷口。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是不是令人浮想聯翩啊?它的位置曾經是很好的:對面是新華書店,不遠是中河路,自己在解放路和中山北路的交界處。可是,交通的發展,使得從前的繁華變成現在的限制——店門口沒法停車,司機不愛去。奎元館現在的盛名,靠金庸每年來吃碗「蝦爆鱔」維持著。真的,金庸每次來杭州都要去奎元館吃蝦爆鱔的。不過我們普通人,還是吃吃最經典的「片兒川」好了。嚴格說來,這種面條是寧波點心:鹹菜、筍片、肉片、濃湯。不過從我有記憶起它就已經是杭州老百姓的經典面條了。 陳生記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當然是雲南小吃,所以你去過雲南也就不用在杭州吃了。但是對杭州人來說,陳生記的過橋米線卻是個悠久的記憶。我在《愛上愛情》當中也忍不住提到它,而現在陳生記明明已經搬了,還聽到有人在打電話時說:「就在天水橋過橋米線那兒。」忍俊不禁。新的陳生記在中山北路和武林路各有一家,店面大了,反而沒有以前的親切。畢竟不是誰都能做到張生記那樣(那是從小做大的典範)。 寧波湯團店 吳山路還有一家,老店在中山中路,也是鳳凰寺附近。他們經營的東西不止湯團,但是我比較土,認准了他們的寧波黑芝麻湯團。現在早上多半以速凍寧波湯團做早點,也只吃白糯米黑芝麻的那一種。但是杭州人很少在店裡吃湯團當早點:太飽太膩啦。 九佰碗老湯面:近幾年才開的,但是勢頭頗猛。他們的面條其實沒什麼特殊的,但是湯的確好——叫老湯,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店裡比較干凈,缺點是很慢很慢,太餓的時候不要去。 杭州小吃之下午點心 清真飯庄 在鳳凰寺旁邊。我從來不去那兒吃飯,因為不愛吃杭州的羊肉。但是它們的高庄饅頭和菜包子卻是一絕。高庄饅頭,就是北京人說的饅頭,沒有餡的;樣子做得標致極了。而他們的菜包子,更是改變了我不吃香菇的歷史。 太子樓和南方菜館 南方大包曾經全面顛覆了杭州人的早餐習慣。一元一個的南方大包,全部是大肉包子,比普通店裡賣的貴一倍,但是確實是皮薄肉鮮。他們還搞批量生產,路邊隨處有賣,早上心急的人們,買兩個四個包子就上路了,好得很。但是現在盛況不再,包子大家有,南方大包也就在延安路自己店門口賣賣——當然生意還是不錯。而太子樓出名的是油包,加料油包。所謂的油包,應該是一種豆沙包,但是加了塊豬油。反正我極其喜歡那塊油,口感特別好。 油個冬兒、蔥包檜兒和臭豆腐
❺ 杭州的特色早餐有哪些
1、蔥包檜兒
蔥包檜兒是杭州特色早餐小吃中的代表,也是傳統風味小吃。蔥包檜兒採用的是上等的麵粉做麵皮兒,然後在裡面裹上油炸檜和蔥段,油炸檜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油條,然後放進鍋裡面煎一煎,直到煎成了金黃色即可,最後一步,抹上辣醬或者是甜醬即可,蔥包檜兒一般是在街頭銷售,現在很多的杭州早餐店也會有。

❻ 大家好,我想問下杭州下沙大學城哪裡能擺攤賣早晚餐啊。
杭州現在城管沒那麼嚴的,只要你不影響交通,沒有別人去投訴啥的,早餐車還是能擺的。至於具體位置,要你直接觀察了,地段人流量這些差一個路口都可能差很多。
❼ 在杭州有哪些地方可以擺攤賣早餐呢
勸你不要去小區夜場附近擺攤,有些喝醉酒的隨時把你的攤位砸了
❽ 杭州有那些特色小吃,在那裡
最佳答案 其實杭州特色小吃,在訶坊街一帶很多,你可以去那邊看看,自然可以吃到很多特色小吃哦#^_^* --------------------------------- 用牛包裹的全家福米粉 發現店家:花溪王牛肉米粉 發現地:古墩路紫金小區8—11號 喜歡米粉那種滑滑韌韌的感覺,在米線與義大利面之間徘徊的味道。去花溪王牛肉米粉店是源於小吃節的時候吃了一回,但就這一回,從此就愛上了那有點酸味的濃香牛肉湯。古墩路的這家我們常去,基本消費都在5元一碗上下,最出名的就是牛腩米粉,濃濃的牛肉湯里躺著一堆酸菜。本以為酸味會破壞牛肉湯原有的鮮香,但其實只有加了店裡密制的酸菜,這碗米粉才完美。湯是不能不喝的,濃濃的牛肉香味是不同於任何店的。如果你不喜歡吃牛肉,沒關系,那裡還有小排米粉也是5元一碗,不同於招牌米粉的味道,醬香濃郁,上面浮著一大片紅紅的辣椒油,小排也就是杭州人說的子排,湯微辣。 最值得一提的是店裡的全家福,把店裡上好的牛肚、牛筋、牛楠、牛腱(在牛身上找得到的大多都有),嚴嚴實實地把米粉包圍起來,好大的一碗,不過料那麼足,你不會後悔點的,甚至還可以加料,大都是三、四元一份,品種很多,桌子上還有花椒粉,吃起來令人舌尖發麻。 雞毛小店民間美味大搜索[推薦] 菜好吃才是硬道理 飯店環境不好有什麼關系,我們又不吃桌子凳子,菜好吃才是硬道理!我們在杭州城裡的那些街頭巷尾里搜出來的美食絕對會令杭州那些功底深厚的老吃客也哈喇子直流,堪稱杭州城第一的好東東。 不信,你就親自循著我們的地圖,自己摸過去試試這些來自雞毛小店的美食。 杭城第一鴨肫、鴨腳爪——順民小吃店 順民絕對是那種平時走過路過,肯定會錯過的店:十幾個平方米的小鋪子里幾張橫豎亂放的桌椅,跟街頭大排檔沒什麼區別;順民沒有菜單,所有的菜都是看廚房裡的料點的;順民白天是不開門的,只在每天晚上8點才開門的,營業一直到次日清晨。 在順民被點得最多的是鴨肫、鴨腳爪、帶魚、雪菜蘑菇、雞肉……鹹淡適中的鹵汁,剛好火候的鴨肫是那裡最有特色的,有嚼頭又不是太硬,蘸著鹵汁,過著它同樣是招牌的餛飩王。膠汁鴨爪也是很招牌的,因為天氣冷,鹵汁已經與鴨爪凍在一起,費力地啃著鴨爪,嘗著筋斗的「鴨爪肉」,因為啃得辛苦,感覺尤其好吃。 蘑菇雪菜很鮮,卻不是那種放了過多味精的矯揉造作的鮮,聽說雪菜是自家腌制的,完全是原生態的那種鮮。 地址:建國北路雙牛大廈對面 當家菜:鹵鴨肫、膠汁鴨爪、雪菜蘑菇 美味指數:9級 杭城第一咖喱——澄江面館 翠苑電影城斜對面,那家叫澄江的小面館,刺激著我的食慾。 冬蔭宮海鮮湯是必點。辣的開胃,酸的暖胃,還有翻騰著的綠色香菜,配合得恰到好處。第一勺入口,那股子酸辣味藏得很好,可慢慢的你卻會發現有什麼東西順著你的口、鼻、喉、內腹廝混成了一道熱流,然後汗就沁上了額頭。 澄江的魚頭煲用的是廣東人的做法———紅燒、干汁、五花肉配蒸,實實在在一道菜。其實魚跟肉搭台唱戲,精彩早有耳聞,雖然不免曖昧,卻也包容了一張張愛肉的嘴。至於少了湯,魚頭的香辣自然純粹了許多,腥味也沒有了,根本用不著姜、蒜、蔥什麼的來打圓場,不相乾的一切靠邊。 最後是咖喱上場。澄江的紅咖喱原味些,至於黃咖喱,估計已然改良,加了些甜味,卻也適合對辣態度模稜的女生。一直堅持著點咖喱牛腩,覺得這才是正宗。洋蔥、土豆、紅辣椒各司其職,規規矩矩;而咖喱則糾纏著肉味,慢慢溶化在你的嘴裡,像極了深愛女人解除偽飾後的濃情,擋不住、推不掉,那就乾脆張開懷抱接受。 地址:翠苑電影城斜對面 當家菜:冬蔭宮海鮮湯、魚頭煲、咖喱 美味指數:8級 杭州第一油爆蝦、炸帶魚——大頭(無店名,反正大家都這么叫那裡) 大頭的油爆蝦、炸帶魚絕對是杭城數一數二的,所有去吃過的人都這樣評價。 大頭的油爆蝦大大滿滿的一盆,全是鮮活的河蝦做的。油油地晃著眼,但吃起來一點也不油膩。一個個帶著被爆得脆脆薄薄的殼。背脊處的殼事先被劃開了,翻炒過後向兩邊敞開,就像一條淡紅色的圍裙。蝦肉很鮮甜,很有嚼頭。 至於那些泛著黃的焦,帶著漂亮圍裙的油炸帶魚,整一盤放在你的面前,算不上清爽,卻絕對好吃,肉質飽滿,還有些許彈性,外頭那口子油花,在齒間更是散出不少的香味。 地址:梅花碑信余里小區(石油公司旁) 當家菜:油爆蝦、炸帶魚 美味指數:9級 杭城第一燒雞公——文三路燒雞公 爬上文三路西溪數碼港對面,上二樓對著一樓豪氣地喊:「來只雞!」,不久底下傳來「咯咯」的叫聲以及嘹亮的回應聲:「兩斤七兩!」再點上幾盤葷素結合的火鍋料,隨即嗑起瓜子打發時間。 端上來的湯伴隨辣味飄香,隱隱約約能看見裡面嫩嫩的雞肉,大家瞅准目標以飛快的速度動筷,撈起一塊就往嘴裡塞,這么做的結果通常是燙得舌頭和喉嚨隱隱生疼,不過咬上第一口,就已經對泛香的鮮雞肉愛不釋口,所以這點犧牲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燒雞公的雞肉香滑有味,爽口而不沾牙,吃完火鍋後舀碗鮮湯品嘗品嘗也回味無窮。吃飽後毫無拘束地打個醜陋的飽嗝,頓時精神倍爽。 順便說一句,這里的瓜子味道也很正宗。 地址:文三路西溪數碼港對面 當家菜:燒雞公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小海鮮———小廚師(店名沒有,但窗子上貼著「小廚師美食」的字樣) 很偶然發現了這家店,門上沒有店名,但是在玻璃門上寫了「小廚師美食」字樣,想想大概就是叫「小廚師」吧。隔幾天去,又發現門口豎了個廣告燈箱,上面寫著「沈家門大排檔」,反正就是它的海鮮牌子吸引了我們。而且價格公道,每次去吃,兩個人吃掉三四十塊錢,能吃三四個海鮮。 「小廚師」所有的菜樣就放在收銀台的邊上,一目瞭然。蒸了條十六眉———不是自己誇自己,如果不是像我們這種專吃海鮮的刁嘴,還不會認識這種來自舟山的肉質細嫩的魚呢。魚很新鮮,蒸得也恰到好處。這種十六眉我以前只在舟山大廈吃到,結果跑出個廚師覺得眼熟,一問,竟然就是從舟山大廈出來的。小廚師還向我們推薦他們的蒸小黃魚,說是調味汁很特別,「很貴的,一盤里就要用掉1元錢呢。」 再去的時候,小廚師又向我們推薦了米魚豆腐湯,湯上來後,只見奶白的湯中是雪白的豆腐和綠綠的芹菜末,海鮮的香氣混合著芹菜的香氣,非常誘人。湯鮮美極了,魚頭也酥嫩。旁邊有看的食客叫好,說,看那米魚的小鰭還翹著呢,神氣! 地址:杭州百井坊巷南側靠近中山北路口 當家菜:米魚頭豆腐湯、清蒸十六眉、清蒸帶魚……所有小海鮮 美味指數:8級 杭城第一野筍干——老土飯店 建德、富陽的老土菜很有個性,所以不管是喜歡辣的、還是不辣的,都是所有人喜歡至極的。 老土飯店的豆腐很鮮,加上用農家自製的雪菜、健壯的黃豆芽,以及腌漬過的青辣椒,與一塊塊老豆腐在沙鍋里燉上老半天,才一起端上桌香誘食客的味蕾。老豆腐燉得火候剛好,每一個細微的毛孔都充盈著野菜熬出的湯汁,而又未被煮空。 那裡最最好吃的是嫩嫩的小野筍干,在鍋子里煸干後的辣椒讓野筍干有不一般的口感,加上略偏辣的味道刺激著舌苔,令人胃口大開。 其他還有燒辣野鴨、醬湯大魚頭都值得一嘗。 地址:天城路19號 當家菜:野筍干、燒辣野鴨、醬湯大魚頭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目魚干——甌特 開了都快半年的城西溫州餐館里最好吃的就是筍干燒目魚干,首先是原料很不一般——筍干是那種白白大大的溫州貨,特別嫩,那種絕對正宗的目魚干很有嚼頭的肉質量,味道非常一流。 美極河蝦經過大油鍋後一隻只晶瑩剔透,肉大得呼之欲出,咬一口,一不留神鮮鮮的汁水就流滿你的下巴,味道好得很。 甌特的老闆很友好,談得好的,立即踏著腳踏車買來酒買來肉,湊進顧客里,高談闊論一番。 地址:文新路富華路口 當家菜:美極河蝦、筍干燒目魚干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魚湯——方大伯的魚(無名小店,但大家都這樣叫)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果要我選擇其一,我選擇———魚,但它必須是方大伯的「魚」。方大伯的小店就在武林路口頭,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菜、三四張烙印著歲月痕跡的舊桌子、以及一個煤餅爐基本構成了他的全部家當。 每天進出方大伯小店的,多是時髦男女。口味自然五花八門,但那條魚,是每桌必不可少的。方大伯燒的魚,最好的,就是鯽魚。 如果你想偷方大伯燒魚的拳頭,似乎很容易,先起個油鍋、放魚、加水、燜,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展現在你的眼皮底下。但是,請允許我說但是,當魚上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一切努力與痴心妄想都是白費,因為你永遠無法達到那種境界———濃湯、雪白的濃湯、散發著無比誘惑的雪白濃湯、配著點點蔥花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醇香。 記得我們每次去,都後悔沒有節制,不是燙了舌頭,就是吃撐了半死。但是現在,你恐怕暫時吃不到方大伯的魚,因為大伯目前閉門謝客,休養生息。但據可靠消息———方大伯肯定還會重出江湖 地址:武林路口頭 當家菜:鯽魚濃湯 --------------------------------------------- 用牛包裹的全家福米粉 發現店家:花溪王牛肉米粉 發現地:古墩路紫金小區8—11號 喜歡米粉那種滑滑韌韌的感覺,在米線與義大利面之間徘徊的味道。去花溪王牛肉米粉店是源於小吃節的時候吃了一回,但就這一回,從此就愛上了那有點酸味的濃香牛肉湯。古墩路的這家我們常去,基本消費都在5元一碗上下,最出名的就是牛腩米粉,濃濃的牛肉湯里躺著一堆酸菜。本以為酸味會破壞牛肉湯原有的鮮香,但其實只有加了店裡密制的酸菜,這碗米粉才完美。湯是不能不喝的,濃濃的牛肉香味是不同於任何店的。如果你不喜歡吃牛肉,沒關系,那裡還有小排米粉也是5元一碗,不同於招牌米粉的味道,醬香濃郁,上面浮著一大片紅紅的辣椒油,小排也就是杭州人說的子排,湯微辣。 最值得一提的是店裡的全家福,把店裡上好的牛肚、牛筋、牛楠、牛腱(在牛身上找得到的大多都有),嚴嚴實實地把米粉包圍起來,好大的一碗,不過料那麼足,你不會後悔點的,甚至還可以加料,大都是三、四元一份,品種很多,桌子上還有花椒粉,吃起來令人舌尖發麻。 雞毛小店民間美味大搜索[推薦] 菜好吃才是硬道理 飯店環境不好有什麼關系,我們又不吃桌子凳子,菜好吃才是硬道理!我們在杭州城裡的那些街頭巷尾里搜出來的美食絕對會令杭州那些功底深厚的老吃客也哈喇子直流,堪稱杭州城第一的好東東。 不信,你就親自循著我們的地圖,自己摸過去試試這些來自雞毛小店的美食。 杭城第一鴨肫、鴨腳爪——順民小吃店 順民絕對是那種平時走過路過,肯定會錯過的店:十幾個平方米的小鋪子里幾張橫豎亂放的桌椅,跟街頭大排檔沒什麼區別;順民沒有菜單,所有的菜都是看廚房裡的料點的;順民白天是不開門的,只在每天晚上8點才開門的,營業一直到次日清晨。 在順民被點得最多的是鴨肫、鴨腳爪、帶魚、雪菜蘑菇、雞肉……鹹淡適中的鹵汁,剛好火候的鴨肫是那裡最有特色的,有嚼頭又不是太硬,蘸著鹵汁,過著它同樣是招牌的餛飩王。膠汁鴨爪也是很招牌的,因為天氣冷,鹵汁已經與鴨爪凍在一起,費力地啃著鴨爪,嘗著筋斗的「鴨爪肉」,因為啃得辛苦,感覺尤其好吃。 蘑菇雪菜很鮮,卻不是那種放了過多味精的矯揉造作的鮮,聽說雪菜是自家腌制的,完全是原生態的那種鮮。 地址:建國北路雙牛大廈對面 當家菜:鹵鴨肫、膠汁鴨爪、雪菜蘑菇 美味指數:9級 杭城第一咖喱——澄江面館 翠苑電影城斜對面,那家叫澄江的小面館,刺激著我的食慾。 冬蔭宮海鮮湯是必點。辣的開胃,酸的暖胃,還有翻騰著的綠色香菜,配合得恰到好處。第一勺入口,那股子酸辣味藏得很好,可慢慢的你卻會發現有什麼東西順著你的口、鼻、喉、內腹廝混成了一道熱流,然後汗就沁上了額頭。 澄江的魚頭煲用的是廣東人的做法———紅燒、干汁、五花肉配蒸,實實在在一道菜。其實魚跟肉搭台唱戲,精彩早有耳聞,雖然不免曖昧,卻也包容了一張張愛肉的嘴。至於少了湯,魚頭的香辣自然純粹了許多,腥味也沒有了,根本用不著姜、蒜、蔥什麼的來打圓場,不相乾的一切靠邊。 最後是咖喱上場。澄江的紅咖喱原味些,至於黃咖喱,估計已然改良,加了些甜味,卻也適合對辣態度模稜的女生。一直堅持著點咖喱牛腩,覺得這才是正宗。洋蔥、土豆、紅辣椒各司其職,規規矩矩;而咖喱則糾纏著肉味,慢慢溶化在你的嘴裡,像極了深愛女人解除偽飾後的濃情,擋不住、推不掉,那就乾脆張開懷抱接受。 地址:翠苑電影城斜對面 當家菜:冬蔭宮海鮮湯、魚頭煲、咖喱 美味指數:8級 杭州第一油爆蝦、炸帶魚——大頭(無店名,反正大家都這么叫那裡) 大頭的油爆蝦、炸帶魚絕對是杭城數一數二的,所有去吃過的人都這樣評價。 大頭的油爆蝦大大滿滿的一盆,全是鮮活的河蝦做的。油油地晃著眼,但吃起來一點也不油膩。一個個帶著被爆得脆脆薄薄的殼。背脊處的殼事先被劃開了,翻炒過後向兩邊敞開,就像一條淡紅色的圍裙。蝦肉很鮮甜,很有嚼頭。 至於那些泛著黃的焦,帶著漂亮圍裙的油炸帶魚,整一盤放在你的面前,算不上清爽,卻絕對好吃,肉質飽滿,還有些許彈性,外頭那口子油花,在齒間更是散出不少的香味。 地址:梅花碑信余里小區(石油公司旁) 當家菜:油爆蝦、炸帶魚 美味指數:9級 杭城第一燒雞公——文三路燒雞公 爬上文三路西溪數碼港對面,上二樓對著一樓豪氣地喊:「來只雞!」,不久底下傳來「咯咯」的叫聲以及嘹亮的回應聲:「兩斤七兩!」再點上幾盤葷素結合的火鍋料,隨即嗑起瓜子打發時間。 端上來的湯伴隨辣味飄香,隱隱約約能看見裡面嫩嫩的雞肉,大家瞅准目標以飛快的速度動筷,撈起一塊就往嘴裡塞,這么做的結果通常是燙得舌頭和喉嚨隱隱生疼,不過咬上第一口,就已經對泛香的鮮雞肉愛不釋口,所以這點犧牲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燒雞公的雞肉香滑有味,爽口而不沾牙,吃完火鍋後舀碗鮮湯品嘗品嘗也回味無窮。吃飽後毫無拘束地打個醜陋的飽嗝,頓時精神倍爽。 順便說一句,這里的瓜子味道也很正宗。 地址:文三路西溪數碼港對面 當家菜:燒雞公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小海鮮———小廚師(店名沒有,但窗子上貼著「小廚師美食」的字樣) 很偶然發現了這家店,門上沒有店名,但是在玻璃門上寫了「小廚師美食」字樣,想想大概就是叫「小廚師」吧。隔幾天去,又發現門口豎了個廣告燈箱,上面寫著「沈家門大排檔」,反正就是它的海鮮牌子吸引了我們。而且價格公道,每次去吃,兩個人吃掉三四十塊錢,能吃三四個海鮮。 「小廚師」所有的菜樣就放在收銀台的邊上,一目瞭然。蒸了條十六眉———不是自己誇自己,如果不是像我們這種專吃海鮮的刁嘴,還不會認識這種來自舟山的肉質細嫩的魚呢。魚很新鮮,蒸得也恰到好處。這種十六眉我以前只在舟山大廈吃到,結果跑出個廚師覺得眼熟,一問,竟然就是從舟山大廈出來的。小廚師還向我們推薦他們的蒸小黃魚,說是調味汁很特別,「很貴的,一盤里就要用掉1元錢呢。」 再去的時候,小廚師又向我們推薦了米魚豆腐湯,湯上來後,只見奶白的湯中是雪白的豆腐和綠綠的芹菜末,海鮮的香氣混合著芹菜的香氣,非常誘人。湯鮮美極了,魚頭也酥嫩。旁邊有看的食客叫好,說,看那米魚的小鰭還翹著呢,神氣! 地址:杭州百井坊巷南側靠近中山北路口 當家菜:米魚頭豆腐湯、清蒸十六眉、清蒸帶魚……所有小海鮮 美味指數:8級 杭城第一野筍干——老土飯店 建德、富陽的老土菜很有個性,所以不管是喜歡辣的、還是不辣的,都是所有人喜歡至極的。 老土飯店的豆腐很鮮,加上用農家自製的雪菜、健壯的黃豆芽,以及腌漬過的青辣椒,與一塊塊老豆腐在沙鍋里燉上老半天,才一起端上桌香誘食客的味蕾。老豆腐燉得火候剛好,每一個細微的毛孔都充盈著野菜熬出的湯汁,而又未被煮空。 那裡最最好吃的是嫩嫩的小野筍干,在鍋子里煸干後的辣椒讓野筍干有不一般的口感,加上略偏辣的味道刺激著舌苔,令人胃口大開。 其他還有燒辣野鴨、醬湯大魚頭都值得一嘗。 地址:天城路19號 當家菜:野筍干、燒辣野鴨、醬湯大魚頭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目魚干——甌特 開了都快半年的城西溫州餐館里最好吃的就是筍干燒目魚干,首先是原料很不一般——筍干是那種白白大大的溫州貨,特別嫩,那種絕對正宗的目魚干很有嚼頭的肉質量,味道非常一流。 美極河蝦經過大油鍋後一隻只晶瑩剔透,肉大得呼之欲出,咬一口,一不留神鮮鮮的汁水就流滿你的下巴,味道好得很。 甌特的老闆很友好,談得好的,立即踏著腳踏車買來酒買來肉,湊進顧客里,高談闊論一番。 地址:文新路富華路口 當家菜:美極河蝦、筍干燒目魚干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魚湯——方大伯的魚(無名小店,但大家都這樣叫)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果要我選擇其一,我選擇———魚,但它必須是方大伯的「魚」。方大伯的小店就在武林路口頭,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菜、三四張烙印著歲月痕跡的舊桌子、以及一個煤餅爐基本構成了他的全部家當。 每天進出方大伯小店的,多是時髦男女。口味自然五花八門,但那條魚,是每桌必不可少的。方大伯燒的魚,最好的,就是鯽魚。 如果你想偷方大伯燒魚的拳頭,似乎很容易,先起個油鍋、放魚、加水、燜,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展現在你的眼皮底下。但是,請允許我說但是,當魚上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一切努力與痴心妄想都是白費,因為你永遠無法達到那種境界———濃湯、雪白的濃湯、散發著無比誘惑的雪白濃湯、配著點點蔥花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醇香。 記得我們每次去,都後悔沒有節制,不是燙了舌頭,就是吃撐了半死。但是現在,你恐怕暫時吃不到方大伯的魚,因為大伯目前閉門謝客,休養生息。但據可靠消息———方大伯肯定還會重出江湖 地址:武林路口頭 當家菜:鯽魚濃湯 -------------------------------------------------- 7個角落讓你垂涎 ——杭城特色美食區搜索 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個美食集中的角落,作為美食天堂的杭州,自然不會例外 角落1信義坊 雖然從外觀上看,這里與河坊街有幾分相似,古色古香,但是信義坊的美食卻比河坊街要時尚前衛得多。 伍京堂面館 作為國內知名面館,伍京堂在杭州還是第一家。走進店裡,一種以古典為特色的裝潢風格映入眼簾,牆上配有古代的仕女圖。店面蠻小,只能容納11個桌位共40餘人用餐,布局合理。以麵食類為主要特色,外加一些小吃、小點心。面分涼面、干拌面、紅燒面,其中以涼面和紅燒面最具特色。紅燒半筋半肉面是這里的特色招牌面。地址:信義坊步行街漲橋暮雨樓1樓38號 澳洲食通岩燒 與其他店面設計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採用獨特的冷色調為主,並配以綠色調和藍色調,顯示出一幅田園風光的效果圖。營業面積400餘平方米,可容納120個左右的桌位,露天還設有幾個桌位,為那些排隊等候的人而設計的。在裡面就餐,雖然總體感覺有些冷,但是還是顯得很舒暢,很優雅,不僅有柔美的背景音樂作伴,而且還有現場的小提琴演奏。這里以食通岩燒為主,並配有自助餐、咖啡、酒類。所謂食通岩燒,就是把火山岩保持在一定的溫度,將食品放在火山岩上燒制而成。在這里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套餐,價位從50多元到100多元不等。地址:信義坊商街三寶苑136號 吳記麻辣火鍋 營業面積1200多個平方米,能容納100多張桌子的客人同時就餐,外加3個大包廂。這是一家純粹的火鍋店,沒有什麼炒菜之類的。這里的火鍋香、辣、麻俱全,湯底獨家配方,需細火慢熬8小時而成,濃郁香醇。鍋底內的鴨血豆腐是最具特色的,鴨血之嫩潤、豆腐之入味,而且可以無限量供應。並且這里的香菜和所有的調料都是免費供應的。地址:信義坊商街三元樓100號 點東西 營業面積200多個平方米,能容納50多個客人就餐的店裡,總體裝潢講究休閑、隨意,讓客人無拘無束地享受這里的美味。以東南亞、西式的美食為主,加上中式的燒菜。特色菜為咖喱、海南雞飯和印尼香辣炒飯。地址:信義坊商街漲橋暮雨樓25、26號 凱利薩 以暖色調為主,配以紅、黑色調,顯得優雅、舒服。空間寬廣,桌位設計寬敞,地處三樓,顯得視眼開闊。主營西餐、咖啡和酒。西餐主食類最具特色的菜有法蘭西多士和培根高麗菜。地址:信義坊步行街中部三元樓三樓 聖保羅巴西烤肉 面積不大,容納100來個桌位,顯得擁擠了些。主要是圍繞著巴西聖保羅中世紀的文化而打造的極具個性的店面,讓客人身臨其境感受到異國他鄉的文化和美食。主要經營巴西烤肉和西式自助餐。地址:信義坊商街三元樓77、78、79號 角落3新華路(縱向貫穿慶春路至鳳起路) 本地最不容置疑的一個美食角落,左右兩邊集中著近20家餐館,多為家常風味,哪怕回溯到幾年前,新華路的夜宵之火也足以讓無數人大淌口水。 錢江漁村 杭州號稱人間天堂,自然是集繁華塵世的萬種情致,因此總該有那麼一樣東西,說雅了是讓人驚鴻一瞥而後念念終生的,說白了就是別處都沒有外地的朋友來一趟該當見識一回的。慶春路與新華路交界處就有那麼一家錢江漁村,專賣千島湖晶龍魚頭。另外,此店還有一道清蒸黃魚鯗味道頗好,和瑤柱大白菜一樣均為此店的特色菜餚。地址:新華路和慶春路口 夢梁樓 說到夢梁樓,老杭州都知道,這是專營小吃的店家,有各種風味小吃,幾乎所有的杭城小吃都能在這里找到,還專設了具有杭城特色的賣包子窗口。如果你實在想不出吃什麼,或其他店家都吃膩了,可以到這里試試。地址:家友超市斜對面 鑫隆面館 街頭巷尾的美食是我們生活里的樂趣,而這種隨意的快樂,在很多城市都能找到。吃面就是很多食客們推崇備至的快樂。從夢梁樓分號再上去五十米,就是杭城這兩年來很有些名氣的面館之一鑫隆面館。這里的面價廉物美,深受老中青三代喜愛,比較實惠的吃法是片兒川加一個荷包蛋,湯很鮮偏甜,面條也很筋斗。地址:新華路26號 東華家常便飯 算是新華路上的元老級餐館了。主要經營家常風味菜,新菜更新速度很快,生意嘛,用不著多說的,你要吃飯只有一種選擇———早點過去。地址:橫燕子弄口 桐山村農家魚味館 桐山村農家魚味館的「難吃」是出了名的。是因為他們的菜難吃嗎?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們的菜太好吃,所以你很難找到空閑的桌子。就餐時間桌子一概擺到店外人行道上,連後面電梯下來的走廊、過道里也要放上十來張桌子。最值得推薦的當然是野筍老豆腐煲,滿滿一沙鍋的野筍、老豆腐、豆芽菜,湯里還放了胡椒粉,讓人大汗淋漓,還大呼過癮,無異於洗了桑拿般的暢快。農家本雞煲,辣子雞塊,家鄉豆乾,紅燒鰣魚、菊魚、溪魚等都是別具風味,不過要是不想站在那裡等座位,那麼,要麼趕在晚上五點前,或者,不如晚上七八點後再去不遲。地址:新華路109號 燕君飯店 信步走進燕君飯店,店裡做的是紹興菜,霉乾菜,臭豆腐等均屬當家菜,耳熟能詳,但在喧鬧的都市中,吃著這樣的家常小菜,那種親切的味道彷彿又讓我回到了自家的餐桌前。再配上紹興的老酒,自斟自飲,一點一滴,一羹一筷,浸著門外灑進的斑駁陽光,好不舒暢!地址:新華路193號 .........
❾ 杭州西湖區西溪花園附近哪裡有沒有可以租早餐攤位的地方或者哪裡有賣早餐的地方
杭州西湖區西溪花園附近,這里就有租用早餐攤位的地方。知道是賣早餐,8:00以後就不讓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