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資3500交完五險一金後剩多少
法律分析:若職工的工資為3500元,以本人實際工資為社保繳費基數,那麼個人需要支付的五險費用三百到四百左右,稅後三千左右。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B. 杭州3500基數交多少社保
法律分析:3500元工資,社保合計每月繳納1163.95元。
以城鎮戶口為例,繳費基數x繳費比例費金額。
養老:單位20%,個人8%失業:單位1%,個人0.2%;
工傷:單位0.5%一2%(根據單位性質不同浮動),個人不交;
生育:單位0.8%,個人不交;
醫療:單位10%,個人2%+3如:養老單位3500x20%00,個人3500x8%80醫療單位3500x10%50,個人3500x2%+33其他險種同此演算法。農業戶口除失業保險個人也不繳費外其他險種計算標准同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C. 3500基數的五險個人交多少
個人大概交525元,因為如果是以實際收入投保繳費,3500元繳費總額就約為1050元,個人負擔約350元。公積金如果按規定10%繳納,總額就是350元,單位、個人各50%,個人負擔175元。350+175=525元。
一、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是多少
(一)養老保險:單位21%(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二)醫療保險:單位9%,個人2%+3元。
(三)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四)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自己不用繳。
(五)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自己不用繳。
(六)住房公積金: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二、五險一金離職後怎麼處理
(一)養老保險是可以中斷的,中間中斷無所謂,最後是累計年限的,不過交得越多,當然養老金也越多。辦理轉移手續:在老單位打出轉移單,交給新單位繼續上交。
(二)失業保險雖然必須要交。但和我們沒有多大關系,斷不斷不要緊,我們失業了也領不到失業金,除非把幹部身份轉為工人身份,以後退休按工人待遇領退休金。失業保險只有在街道登記的失業者才能申請(工人身份的檔案放在街道,幹部身份的放在人才或單位)。辦理轉移手續:不用辦理,到新單位繼續上就行。
(三)醫療保險比較重要,規定是中斷三個月以上就失效,三個月以後看病就得自己掏錢,小病無所謂,大病就比較麻煩,中斷三個月以上的到新單位重新上。每個上醫保的有一個存摺,終身使用,不管單位是否變化,單位應該每月把一定比例的錢打入存摺,個人可以隨時提取,用途不管。
每個上醫保的有一個藍本,就是醫療本,醫療規定門診費用2000元以上部分才可以報銷,比如花了2500,只報銷500的50%至70%(醫院不同,報銷比例不同),如果住院報得就多了。看病的時候要告訴醫院開醫保的單子,住院要帶上。
(四)公積金,單位把給你的錢和你自己的錢都存到你的公積金帳戶,只能一年取一次,要去公積金中心取,需要買房或修房,可以自取或委託單位取。辦理轉移手續:先在新單位開帳號,拿帳號給老單位,讓老單位把原來帳號的錢轉入新帳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D. 3500五險一金交多少錢
法律分析:以3500的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五險一金交56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E. 基本工資3500五險一金扣多少
如果按照國家大部分地區的繳納比例,3500元工資,扣除五險一金應該還有2975元。五險一金是指的社保和住房公積金。都是按照工資的比例進行繳納的。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4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在職職工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為「應當繳納「項目,法律上應當即為必須,同時繳納也表現出這是一項義務。 2016年3月23日「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這意味著,未來隨著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並,人們熟悉的「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醫療保險將與生育保險合並,有些大型企業會為員工購買福利,如人身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F. 杭州工資3500社保交多少
法律分析:按照杭州市社保繳費基數,3500元的工資,個人需要繳納社保367.5元(10.5%),其中養老金280元(8%),醫保70元(2%),失業險17.5元(0.5%);單位需要繳納社保1008元(28.8%),其中養老金490元(14%),醫保402.5元(11.5%),失業險52.5元(1.5%),工傷險21元(0.6%),生育險42元(1.2%)。萊垍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G. 工資3500單位交多少五險一金
法律分析:如果是以實際收入投保繳費,3500元繳費總額就約為1050元,個人負擔約350元。公積金如果按規定10%繳納,總額就是350元,單位、個人各50%,個人負擔175元。350+175=525元,3500-525=2975元,這就是余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