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覺得魚菜共生是一種什麼的存在
魚菜共生理念是契合當下與未來環保,健康,生態的生活價值取向的,這一點勿庸置疑。
目前很多從事魚菜共生的嘗試者無論熱情與勇氣確實是令人敬佩於其對投入與試錯的失敗成本的無畏與堅持
商業化成功的案例目前尚不多,或者樂觀的認為很多嘗者在成功的路上。
魚菜共生作為一個人為的生態種養系統,前期硬體投入基礎設施搭建,過程養殖參數的監控優化分析甚至需要實驗設計,需要諸多的跨學科跨行業的技術交融與整合,創新,但這些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國外此方面發展更系統化些。
發展過程的曲折和商業分折的不劃算並不代表其未來的失敗。
我也正在籌劃明年試水魚菜共生商業模或
2. 魚菜共生水培蔬菜都能種什麼,魚菜共生是怎麼做到的
1、魚菜共生模式下水培蔬菜的選擇:主要有空心菜、水芹菜、生菜、西紅柿、木耳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油麥菜、羅勒、黃瓜、茄子、萵苣、甘藍、甜菜、辣椒等。2、魚菜共生的實現步驟:為了實現魚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規模種養,國際上的主流做法是將魚池和種植區域分離,使魚池和種植區域通過水泵實現水循環和過濾,常見的有基質栽培、深水浮筏栽培、營養膜管道栽培、氣霧栽培等模式。
一、魚菜共生水培蔬菜都能種什麼
1、魚菜共生模式下,可供種植的水培蔬菜主要有空心菜、水芹菜、生菜、西紅柿、木耳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油麥菜、羅勒、黃瓜、茄子、萵苣、甘藍、甜菜、辣椒等。
2、魚菜共生模式下,常見的水生動物主要有羅非魚、觀賞魚、鱸魚、藍鰓魚、蹲魚、鯉魚、鯽魚、草魚、泥鰍、黃鱔、田螺等。
3、魚菜共生是當前較為新穎的一種復合耕作模式,它使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系,是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也是有效解決農業生態危機的有效方法。
二、魚菜共生是怎麼做到的
1、魚菜共生系統組成
魚菜共生系統組成主要包括:魚池、過濾系統、增氧設備、自動餵食器、紫外線殺菌設備、植物栽培設施。
2、水質要求
將水的pH控制在6-7左右,溫度控制在18-30℃,並將溶氧量、含氨量、亞硝酸鹽、硝酸鹽控制在相對適宜的濃度。
3、操作步驟
為了實現魚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規模種養,國際上的主流做法是將魚池和種植區域分離,使魚池和種植區域通過水泵實現水循環和過濾。主要的技術模式有如下幾種:
(1)基質栽培:將蔬菜種在礫石或陶粒等基質中,可起到生化過濾和固態肥料過濾的作用。這種方式適合各類蔬菜的種植。
(2)深水浮筏栽培:將蔬菜種於水槽上,通過泡沫等漂浮材料將其托起,蔬菜的根會向下通過浮筏的孔延伸到水中吸收養分。這種方式比較適用於葉類及部分果類蔬菜。
(3)營養膜管道栽培:將植物用定植籃固定,然後種植於PVC管道上方的開口內,讓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營養。這種方式主要用於葉類蔬菜。
(4)氣霧栽培:直接將養魚的水霧化後噴灑到植物的根繫上,使其吸收營養。這種方式主要用於葉類蔬菜,注意在噴霧前要對水進行充分過濾凈化,以免堵塞噴霧裝置。
3. 你覺得魚菜共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我覺得魚菜共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式,是現代工作方式,可以達到養魚不換水的狀態。
4. 魚菜共生大棚能夠成功嗎,魚菜共生系統需要什麼設備
目前來看魚菜共生大棚應該能夠成功。養魚離不開水,種菜也需要水和養分,魚菜共生就是將魚池的水通過虹吸管輸送到了種植槽,再通過滴灌的方式供應給蔬菜。魚池裡一般會有魚糞和飼料殘渣,這是蔬菜所需的優質有機肥,可以通過虹吸管的吸附作用輸送到種植槽。魚菜共生可以實現水的循環利用,達到節水的目的。
一、魚菜共生大棚能夠成功嗎
1、目前來看魚菜共生大棚應該可以成功。養魚和種菜都離不開水,魚菜共生就是將魚池的水通過虹吸管輸送到種植槽,再通過滴灌的方式供應給蔬菜,這樣就可以解決蔬菜對水分的需求。在魚池面可以養殖草魚、鯽魚、鯉魚等家魚和供觀賞的錦鯉。
2、魚池裡面一般有魚糞和飼料殘渣,這是蔬菜需要的優質有機肥,這些有機肥可以通過虹吸管的吸附作用輸送到種植槽,多餘的經過過濾又會回到魚池。魚菜共生可以實現水的循環利用,達到節水的目的。
3、魚菜共生大棚里主要安裝了3種特殊裝置。第1種是紫外線裝置,這一裝置主要用於水體殺菌,讓魚可以在無菌的環境里生長。第2種是曝氧裝置,可以將空氣中的氧氣變為活性氧供魚生長。第3種是補光燈,當天氣長時間陰沉、自然光線不足時,補光燈就可以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光照。
二、魚菜共生系統需要什麼設備
1、植床
植床就是種植蔬菜的地方,選擇時一定要注意2點,分別是要耐日曬和耐水泡。植床的面積可大可小,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空間選擇,可以選擇底部平整的,這樣容易安裝虹吸裝置。
2、魚缸
如果是家庭使用,魚缸一般建議選擇40-50cm深左右,大小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空間選擇。魚缸大小和植床大小的比例不需要太過糾結,只要兩者大小相差不是特別大即可。
3、PVC供水管
植床和魚池的鏈接大部分是靠PVC供水管和接頭完成,所以好的管材對後期維護非常重要,一般耐用的PVC管材後期基本不需要進行護理。
4、植床介質
植床介質就是用來種植固定、魚糞硝化等介質,在魚菜共生系統中跟土壤的作用差不多,但它不是土壤。介質可以選擇陶粒,或者是珊瑚石、火山石、紅磚碎等,介質的選擇主要考慮透氣性好,中間有大量空隙的。
5、沉水泵
水需要用水泵才能抽上植床,水泵一般有沉水泵和外置水泵,在降低噪音方面考慮,建議使用沉水泵。要注意水泵比較費電,所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一定要關閉。
6、虹吸裝置
虹吸裝置的作用是讓植床實現潮汐式漲水、排水,使植物充分吸收魚水中的養分,同時也能充分呼吸氧氣。一般硝化過濾後的凈水會再回到魚池裡面,這樣就可以實現整個生態的循環。
5. 魚菜共生技術
魚菜共生技術是指將水產養殖與水培蔬菜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利用水產養殖中排出的水分為青菜提供營養,實現循環,減少農葯等化學葯劑的使用,但我國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採用該技術,仍然利用傳統的耕作體系。
什麼是魚菜共生技術
1、技術介紹
魚菜共生技術是指將水培蔬菜與水產養殖兩種不同的養殖方法結合在一起,從水產養殖的廢水中提取營養,為青菜提供養分,從而減少化肥、農葯等葯劑肥料的使用,使蔬菜更加綠色健康。
2、特點介紹
魚菜共生技術有三大特點,第一是該技術中不會使用任何農葯,處於純天然養殖方法,第二是該技術可以使蔬菜完全脫離土壤,減少土壤的污染,第三是該技術種植的青菜屬於無污染的綠色蔬菜,標識性較強。
3、共生方法
目前已有的魚菜共生方法有漂浮法、分離法以及水生蔬菜發,漂浮法是利用定植板將蔬菜固定在魚池表面,直接利用養魚的水分水培蔬菜,分離法是利用管道連接蔬菜與魚池,使魚池中的水分直接供給給蔬菜。
4、耕作體系
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採用魚菜共生方法,大多數養殖場所多採用基質栽培、深水浮筏栽培、營養膜管道栽培以及氣霧栽培四種方法,其中氣霧栽培是將養魚的水分霧化後噴灑在蔬菜根莖處,使其吸收營養。
6. 「魚菜共生」循環系統,有魚有菜,孩子最愛
「魚菜共生」的概念在我國早已有之,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時代,人們在稻田、草叢邊的水溝里能抓到許多的鯽魚、小鯉魚、泥鰍、黃鱔,甚至還有可能抓到鯰魚,這樣自然形成生態共生空間,其實便是最早「魚菜共生」的雛形,而菜與其他植物沒有本質的區別的,只是食用方式不一樣罷了。魚菜共生是在無土環境中建立魚、蔬菜、微生物的循環系統。魚透過排泄物為植物提供營養,植物吸收養分實現水質過濾,而微生物對魚排泄物進行分解,為植物提供養分。因此,可以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達成魚菜的協同共生。魚菜共生是再循環系統中植物高效栽培的一種「清潔環保」方式。魚菜共生系統小到居家系統, 大到數萬平方的商業化生產系統都適用。
魚菜共生技術是一項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魚三者共營共生的技術,利用三者間的生態關系實現能量物質間的可循環可持續動態發展,達到一種仿自然生態而勝於自然的生態的人工系統,在建立這樣的系統時要考慮到三者之間生物種類、及生物量之比例,從而達到一種最佳的生態組合。
魚菜共生系統有幾個方面的數據要注意的:
第一,魚菜比例。 如果家庭用微型的魚菜共生系統,一般是按照1:1的比例,這種比例消化作用是足夠的,魚不會有問題,而菜種的少,肥力也是可以解決的。但如果地方允許,你想做一個比較大的魚菜共生系統,該按照什麼比例呢?根據實踐,可參考如下數據: 100公升的水配合一公斤的魚再配合一平方(陶粒-30公分深)的植床。 這樣的比例可以讓系統達到最大的平衡,當然,這樣的比例如果不會控制容易發生肥力不夠的情況,但魚是不會有問題的。
第二,魚的飼養。 按照第一點所說的比例,如果發生肥力不足,該怎麼控制呢?可參考如下數據:魚飼料喂養量應該是魚體重的3%,魚飼料的蛋白質保證在35%-45%。切記不能喂過多,過多會導致魚的排泄物過多,水中氨比重過大,對魚不利。
第三, NO3的控制。 在不單獨建硝化池的時候,一定要測試NO3的含量。根據實踐建議,NO3的含量保持在40-150PPM之間,如果過高,需要調整魚的餵食量,如果過低,則需要調整作物的數量。
魚菜共生循環系統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收到政府大力推崇,因為一方面能節約用水,城市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生產出來的蔬菜基本可以視為有機蔬菜(美國承認魚菜共生系統產出的蔬菜為有機菜,國內暫時不承認)。介紹一個簡單的小型「魚菜共生」系統: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供了魚菜共生系統的七項規則,有興趣的朋友在建造系統時,可以參考:
審慎選擇飼養池。 魚池是魚菜共生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魚池最好為圓形,池底平坦或呈錐形,以便保持清潔。請記住:盡量使用耐用的塑料或玻璃鋼水箱。
確保通風和水循環 。這意味著需要使用水泵和氣泵,讓水體含有充足的溶解氧並流動,從而確保動物、細菌和植物的健康。請記住:電費是該系統的一項主要開支,因此應當明智地選擇水泵和電源,如有可能,應考慮光伏發電。
保持良好水質。 水是魚菜共生系統的關鍵。它是將所有基本營養物質輸送到植物的媒介,為魚類提供生境。五項主要參數對於監視和控制水質至關重要:溶解氧(5毫克/升)、pH值(6-7)、溫度(18-30℃)、總氮和水鹼度。請記住:水化學看似復雜,但藉助通用測試套件,實際管理工作相對簡單。
不要使魚池過度擁擠。 將放養密度保持在較低水平能夠有助於魚菜共生系統的管理,避免沖擊和失敗。建議的放養密度為20千克/1000升,這仍將留有大量栽培植物的空間。請記住:較高的放養密度可在同樣空間里生產較多的食品,但也將需要採取更加積極的管理。
避免過度飼喂,並清除任何剩餘食物。 廢物和吃剩的食物對水生動物危害極大,因為它們會在系統中腐爛。腐爛的食物會引起疾病,並耗用所有溶解氧。請記住:每天投喂動物,但在30分鍾後應清除任何吃剩的食物,並對第二天的投喂量作出相應調整。
合理選擇植物和安排間距。 在生長期較長的植物(茄子)中間種植生長期較短的蔬菜(色拉用綠葉蔬菜)。在大型結果植物之間連續補植萵苣等嫩葉蔬菜能夠營造自然遮蔭條件。請記住:在一般情況下,魚菜共生系統中綠葉植物與包括西紅柿、黃瓜和辣椒等一些最流行的果實類蔬菜一起栽培效果極好。
保持動植物間的平衡。 採用批量耕作系統有助於確保水生動物和蔬菜的穩定收成,維持生產水平,保持魚和植物間的平衡。請記住:確保幼小植物和魚類的來源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在規劃階段考慮供應問題。
7. 魚菜共生能高產嗎能賺錢嗎
魚菜共生,不能高產、賺錢。
魚有可能把菜都吃光了。
常見的魚有:鯉魚、鯇魚等。
鯉魚,是鯉科鯉屬動物。
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鯉魚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恆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並不大。同時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故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鯉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系極大,攝食的季節性很強。
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處於半休眠停食狀態,體內脂肪一冬天消耗殆盡,春季一到,便急於攝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補充。深秋時節,冬季臨近,為了積累脂肪,也會出現一個「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餌料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釣鯉魚,要以蚯蚓、河蝦等動物性餌料為主。
春季過後,隨著氣溫升高,魚的攝食量變大,餌的質量已不主要,數量則上升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個夏季、初秋的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里,鯉魚都以素食為主。此時垂釣,應使用面餌、糟食等。
鯉魚雖屬底棲性魚類,但這並不是說它的活動區域一成不變。季候變化、水溫冷暖。風力風向、氣壓高低、朔望更替、水質清濁、水流大小、水位漲落、水體溶氧、餌物環境等,都會隨時改變魚兒的活動區域,使它們常常進行較大幅度的位置移動,若在較大水域,這便叫做「洄遊」。鯉魚同其他淡水魚相比,有共同習性也有特殊習性。這些習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餌需要、趨氧生存需要決定的。
8. 魚菜共生系統原理和優勢
魚菜共生系統的原理:魚菜共生實際上有點仿生態的意思,人工的創造一個小環境,是一種復合耕作體系,是在一個循環的環境中,通過魚進食後排泄,排泄物通過水的帶動流到栽培床上,在栽培床上分解成為營養物質供作物吸收,並將水凈化然後流回魚池,這就可以稱之為一個魚菜共生系統。
無土栽培,無土栽培技術,無土栽培設備
魚菜共生的優勢,節省土地,單位產量要高,同樣的土地單位要比傳統土培產量高,一天不停地供水供肥,並且溫室環境人為控制較為適宜作物生長。
節水,較傳統土壤栽培灌溉形式相比,能夠節約大量的水資源,節水比率達10:1。
品質安全,因為整個環境有魚在立面生存,依然使用有害葯物,環境中的魚首先就受不了,要麼生病要麼直接死掉,並且這個魚菜共生的環境中不需要使用除草劑,因為作物是生長在介質上的,不生長雜草,除蟲一般使用物理除蟲,不適用殺蟲劑。這樣一來既節省了成本,有使得作物品質有保障。
在同一個空間收獲兩種不同類型的產品,既可以收獲植物類的產品,又可以收獲魚類獲得蛋白質類產品。不過這個系統對電力的穩定性要求比較高,一旦長時間停電,整個系統就可能崩潰。
前期投資較大,需要建設完備的裝置之後才能夠投入使用運營。
運營前期需要一段時間使整個系統「發酵」讓物質轉換先形成,才能夠投入使用,這段時間幾乎沒有收入,所以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
9. 魚菜共生的利與弊
魚菜共生的原理:
是將水培蔬菜(營養液無土栽培)裡面的鹽分濃度降到淡水魚可以接受程度後,在水裡養點觀賞魚,在上面種點菜,主要用於景觀, 靠賣菜賣魚肯定要賠錢!
菜和魚都不可能高產,投資大不說,產魚菜成本特別高,而產量也不高,賺不了錢,很容易血本無歸。簡單說為了節約1畝幾百元的土地費,花幾萬元在魚(水)塘上搭架子種菜,值嗎?顯然不值!那點魚糞能長多大點菜?菜把水面上的陽光擋住了,不利於水裡面的微生物生長,魚肯定長不好,這是常識有一點養魚知識的人都知道,魚塘里水氣大、空氣濕度特高,菜容易生病,魚與菜不能共生,只能互殺!
魚菜共生只能用於製作景觀,不能用於養魚種菜,否則會血本無歸,靠種養魚賺錢的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忽悠!
10. 魚菜共生為什麼不推廣,是什麼原理
魚菜共生系統在後期的時候比較難清理和維護,而且沒有可移動性,這樣會增加管理的難度。大規模的魚菜共生系統初始投資金額非常大,而在投入資金後短期內又不會馬上見到回報。魚菜共生系統要求操作者具備相關專業知識,需要對動植物學、生物學有一定的了解。魚菜共生系統開始自循環之後還有系統的不確定性的風險。
一、魚菜共生為什麼不推廣
1、魚菜共生系統在後期的時候比較難清理和維護,因為人們在自製魚菜共生系統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從而導致這個系統被製作成各種各樣的,而且這個系統沒有可移動性,從而增加了管理難度。
2、大規模的魚菜共生系統初始投資金額巨大,這個不是普通的農民可以負擔的,而且在大規模的投入資金之後,並不會在短期內就立刻見到回報。
3、魚菜共生系統是一個閉環的生產系統,沒有害蟲和雜草,而且不使用肥料和農葯,這個系統運轉主要是依賴魚、微生物、蔬菜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求操作者要對動植物學和生物學有一定的了解,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而這種高要求高於目前我國農民的基本素質的。
4、在魚菜共生系統開始自循環之後,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風險就是系統的不確定性。因為整個系統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所以當其中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崩潰。
二、魚菜共生是什麼原理
1、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從而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沒有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可以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2、在魚菜共生系統中,水產養殖的水會被輸送到水培栽培系統,通過細菌把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亞硝酸鹽,然後被硝化細菌分解成硝酸鹽,硝酸鹽可以直接被植物作為營養吸收利用。魚菜共生系統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系。
3、魚菜共生系統不存在水污染,因此不需要經常大范圍的換水。而且系統本身是一個閉環的生產系統,系統中的水除了蒸發之外,也沒有別的耗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