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杭州新兒保醫院地址麻煩認真點回答~給我一個好點的答案~
1、體格檢查的次數及時間間隔
體格檢查的次數年齡越小,體檢次數越多。體檢後要進行發育評價,發現缺點進行矯治,發現疾病及時治療。像那個杭州的保貝兒醫院口碑就非常好呀,我朋友都說非常好的。一般可按以下時間進
行。
(1)新生兒:應在出生2、7、ll、28天進行體檢,共4次。
(2)嬰兒期;應在3、6、9月齡和滿1周歲時各檢查一次,共體檢4次。
(3)1—3歲兒童每半年檢查一次。
(4)3—7歲兒童每年檢查一次。
2、兒童體檢的內容包括問診、體格發育測量及全身備系統的檢查。
(1)問診詢問出生年月日(公歷),計算實足年齡。
(2)全身各系統檢查請內兒科醫生給孩子做全身各系統檢查。
(3)兒童體格發育測量
頭圍測量:皮尺過兩眉弓、枕骨凸繞頭一周即頭圍,以厘米為單位。
胸圍測理:皮尺過兩乳頭及兩肩胛骨下緣繞胸一周即為胸圍,以厘米為單位。
體重測量:用標准人體磅測量,小兒是穿褲頭、背心,冬季可穿衣測量,但要除掉衣服重量(孩子母親可在晚上孩子脫衣睡覺後稱衣服的重量)。
身長測量:讓孩子靠牆直立,用皮尺測腳跟(脫鞋)至頭頂的距離(頭頂用一直尺平壓與皮尺交點處讀數字即為身長)。3歲以下小兒平卧測量,以厘米為單位。
(4)各年齡段問診重點新生兒問診重點:母親妊娠期健康情況,分娩情況,小兒出生後一般健康狀況。重點為有無窒息、黃疽輕重、嘔吐及驚厥史。嬰幼兒期間診重點:喂養情況(母乳喂養或人工喂
養或混合喂養),輔食添加情況,斷奶時間;有無佝僂病早期症狀;小兒會坐、爬、站、走的月齡;小兒視力、聽力、語言發育情況;是否患過某急性傳染病及預防接種完成情況。學齡前期間診重點:
小兒神經精神發育情況,食物內容,飲食習慣;家庭或托幼機構教養情況。
3、體格體檢時的注意事項
(1)篩查出體弱兒童立專案管理,針對疾病及時治療。
(2)使用統一體檢表(卡、冊);統一測量方法;統一評價和診斷標准。
(3)體檢時要耐心仔細地了解被查兒童的全面情況,重視詢問與檢查,並做出評價,
② 杭州市兒童醫院和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③ 我孩子4歲半,發燒時抽筋,口吐泡,嘴唇發紫到杭州省兒保醫院看什麼科為謝!
看兒科 小孩抽筋時請用大拇指按住人中 防止小孩窒息頭偏向一側 用硬的東西讓他牙齒咬住 防止咬到舌頭
④ 杭州復旦兒童醫院邵啟民看感冒發燒流涕好嗎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我的原則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燒葯,打退燒針,要給寶寶多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葯(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癥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寶寶到底有沒有發燒,粗略來說,使用耳溫槍測量後的體溫,高於攝氏37.5度時,就表示寶寶身體不適了,此時家長們必須注意寶寶是否有什麼症狀;若體溫到達38度以上,就表示寶寶真的發燒了。 寶寶如果只是38度左右的微燒,但精神狀況還是很好,則不用急著馬上帶寶寶就醫,可以在家先行照顧,不需給寶寶吃退燒葯,只需提供流質的食物與水份,依寶寶所出現的症狀判斷發燒的原因,若仍不清楚,可以打電話諮詢相關單位。若寶寶向家長們抱怨自己很不舒服,或是體溫高於39度時,再考慮給寶寶吃退燒葯,但吃完退燒葯後,不論是否有效,一定要再就醫治療,否則一般38度左右的發燒,建議不用採取退燒措施,讓寶寶自然痊癒,反而可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鍾,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寶寶發燒,葯別混著吃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葯,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葯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在一般情況下,葯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葯。
透視發燒3階段
一般嬰幼兒發燒會有下述的順序,但不一定每個狀況都會發生,有時寶寶不會經過發冷階段,會直接發熱,但發燒時有發冷症狀的寶寶,大多會燒到39度左右,也會比較難受,當然有時候發燒也會發生排不出汗的情況,因此三階段的過程家長可作為參考,但不能概括每個寶寶的發燒過程喔!
1.發冷
原因&症狀
當寶寶受到感染時,體溫調節中樞會自己調高,以保護自己,但是當體溫還沒上來前,身體會有產熱機轉,主動把熱帶到身體中心部位,這時四肢循環會變差,產生手腳冰冷的狀況。發冷是發燒的前期,測量體溫時可能還不到38度,但寶寶會全身打冷顫,甚至有畏寒的情形。
處理
為寶寶添加衣服,並讓他多喝些溫水,幫助體溫上來,以減輕寶寶的痛苦,當寶寶有發冷症狀時,千萬不要急著幫寶寶降溫,這樣做反而會讓寶寶更不舒服。
2.發熱
原因&症狀
寶寶發燒時體溫攀升,這時皮膚摸起來很燙,表示寶寶已經在發燒了,許多家長們為了讓寶寶快點出汗而為其添加更多衣服,卻容易讓寶寶體溫更高,寶寶身體會更加不適!
處理
這時家長們應保持室內通風,並讓寶寶多攝取些溫開水,為寶寶脫去身上多餘的衣物。
3.出汗
原因&症狀
當寶寶因受到感染而發燒時,體溫會自動升高以保護人體,等到感染情況穩定時,人體不需要再派出抗體與白血球來對抗細菌,這時為了降低體溫點,把熱量帶走,所以會產生排汗狀況,以降下體溫。
處理
當寶寶出汗時,表示身體正在散熱,家長們應該幫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水,以避免汗水阻塞毛孔,阻礙寶寶降溫。
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葯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葯物,降低設定溫度,這時再輔助物理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
多穿點還是少穿點?
寶寶發燒後,常常有一個問題讓家長猶豫不決:究竟發燒時應該多穿衣服免得發抖,還是脫掉衣服幫助散熱?其實,加減衣服要配合發燒的過程。當設定溫度提高、體溫開始上升時,孩子會覺得冷,此時應添加長袖透氣的薄衫,同時可以給予退燒葯。服葯半小時之後,葯效開始發揮,設定溫度被調低了,身體開始散熱反應,孩子會冒汗感覺熱,此時就應減少衣物,或者採用溫水拭浴幫助退燒。
孩子發燒時不可多吃雞蛋
孩子發燒後,通常都會出現食慾不佳的現象,這時候應該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等體溫下降,食慾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面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餚。另外,要多喝溫開水,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這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體溫再度快速升高。
當孩子發燒時,許多家長覺得應該補充營養,就給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實際上這不但不能降低�
⑤ 浙江省中醫院和杭州市中醫院看中醫兒科哪個好
浙江省中醫院和杭州市中醫院的兒科都比縣、鎮里的醫院的技術好。從你的敘述來看,不能用西醫的方法治療了,可能是激素葯物用多了;應該先用中醫的方法進行對症治療發燒、咳嗽、感冒,然後再由中醫的方法對其身體進行調理,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⑥ 杭州兒童醫院在哪
1、體格檢查的次數及時間間隔
體格檢查的次數年齡越小,體檢次數越多。體檢後要進行發育評價,發現缺點進行矯治,發現疾病及時治療。像那個杭州的保貝兒醫院口碑就非常好呀,我朋友都說非常好的。一般可按以下時間進行。
(1)新生兒:應在出生2、7、ll、28天進行體檢,共4次。
(2)嬰兒期;應在3、6、9月齡和滿1周歲時各檢查一次,共體檢4次。
(3)1—3歲兒童每半年檢查一次。
(4)3—7歲兒童每年檢查一次。
2、兒童體檢的內容包括問診、體格發育測量及全身備系統的檢查。
(1)問診詢問出生年月日(公歷),計算實足年齡。
(2)全身各系統檢查請內兒科醫生給孩子做全身各系統檢查。
(3)兒童體格發育測量
頭圍測量:皮尺過兩眉弓、枕骨凸繞頭一周即頭圍,以厘米為單位。
胸圍測理:皮尺過兩乳頭及兩肩胛骨下緣繞胸一周即為胸圍,以厘米為單位。
體重測量:用標准人體磅測量,小兒是穿褲頭、背心,冬季可穿衣測量,但要除掉衣服重量(孩子母親可在晚上孩子脫衣睡覺後稱衣服的重量)。
身長測量:讓孩子靠牆直立,用皮尺測腳跟(脫鞋)至頭頂的距離(頭頂用一直尺平壓與皮尺交點處讀數字即為身長)。3歲以下小兒平卧測量,以厘米為單位。
(4)各年齡段問診重點新生兒問診重點:母親妊娠期健康情況,分娩情況,小兒出生後一般健康狀況。重點為有無窒息、黃疽輕重、嘔吐及驚厥史。嬰幼兒期間診重點:喂養情況(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輔食添加情況,斷奶時間;有無佝僂病早期症狀;小兒會坐、爬、站、走的月齡;小兒視力、聽力、語言發育情況;是否患過某急性傳染病及預防接種完成情況。學齡前期間診重點:小兒神經精神發育情況,食物內容,飲食習慣;家庭或托幼機構教養情況。
3、體格體檢時的注意事項
(1)篩查出體弱兒童立專案管理,針對疾病及時治療。
(2)使用統一體檢表(卡、冊);統一測量方法;統一評價和診斷標准。
(3)體檢時要耐心仔細地了解被查兒童的全面情況,重視詢問與檢查,並做出評價,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⑦ 杭州兒童醫院地址
千萬不要去杭州市兒童醫院,在文暉路那個兒童醫院,裡面裝修五顏六色的,價格很坑!醫葯費很貴,2000多的檢查費用,實際葯費只要100不到。建議不要去兒童醫院。去濱江那個兒保比較好。血的教訓。絕對後悔! 我寶寶感冒,這個檢查,哪個檢查然後2000多,而且時間很久,醫生不主動問詢,就是拖著住院,一天又一天,葯只要一點點。他們保安也說他們亂收費,亂弄的。我很生氣,絕對要曝光一下!我願意付法律責任。
⑧ 杭州兒保醫院網上預約
那裡挺好的呀,不用預約直接去吧。
兒童咬指甲的病因,心理學家認為和吸吮手指一樣,杭州的保貝兒醫院就可以去看看呀一般發生在兒童情緒緊張或抑鬱的時候,並伴有睡眠障礙、磨牙齒、吸吮手指頭等症狀。有些兒童咬指甲是對自己的父母咬指甲行為的模仿的結果,如果從中香到快感,就成了頑固性習慣而不易戒除。 預防和矯正兒童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關鍵在於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嬰兒要避免錯誤地哺乳方法,如一哭就塞乳頭之類。對於已經養成此類不良習慣的孩子,應進行矯治。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小兒體內有寄生蟲的表現,建議給孩子做檢查。
(1)低熱
·?孩子發低熱時,父母可採取物理降溫法來,如將幼兒放置在溫水浴中(水溫需比人體溫度低2℃~3?℃),或者用冰袋給幼兒進行冷敷,還可用35%濃度的酒精給幼兒進行擦浴。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給孩子多喝些溫開水,不要給孩子穿太多衣服,讓孩子躺在床上進行適當的休息,增加水果的攝入。此外,室內要注意通風換氣,溫度和濕度也要保持在恰當的范圍,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20℃~25℃,室內濕度保持在60%-65%之間。
(2)中度熱
·?當孩子發熱溫度低於?38.5°C時,可同樣採取低熱的處理方法。
·?當孩子體溫高於?38.5?°C時,需根據孩子的年齡採取相應治療措施,年齡小於六個月的,治療當以物理降溫為主,而年齡大於六個月的,則可適當使用一些退燒劑來治療。
(3)高熱
當孩子發熱為高熱甚至是超高熱時,在物理降溫之外還要給孩子服用合適劑量的葯物,在其退燒30分鍾之後需要再進行體溫的測量。具體用葯最好先咨詢兒科醫生。
2.高熱驚厥
(1)要保持孩子安靜,不要挪動、搖晃孩子,盡量不要刺激孩子。
(2)可以把枕頭拿走,讓孩子平躺,將孩子的頭偏向一側。
(3)把可能會阻礙孩子呼吸的分泌物清理干凈,使孩子能順暢呼吸。
(4)用手指按壓孩子的人中穴,如果孩子出現了窒息的情況,需要及時給孩子做人工呼吸。
(5)給孩子服用治療高熱抗驚厥的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副醛等,待孩子症狀有所緩解之後,需要立即將孩子送至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具體用葯最好先咨詢兒科醫生或遵照說明書。
3.咳嗽
(1)夜間抬高寶寶頭部
如果孩子晚上睡覺的時候一直咳嗽的話,可以適度地將孩子的頭給抬高,這樣有助於寶寶呼吸道里的分泌物排出,緩解寶寶咳嗽的狀況。
(2)熱飲止咳法
溫熱的飲料有助於使處於孩子呼吸道中的痰液稀釋,加速痰液排出,減輕孩子的咳嗽症狀。在給孩子選取飲料時,需要注意最好選擇刺激性較小的牛奶或者是白開水,容易上火的橙汁和柑橘汁是不太合適的。
(3)中葯外敷法
因為有些孩子在患上咳嗽之後會出現吃不進去葯的情況,針對此種現象,父母們具有採取中葯外敷法,給孩子用一些安全有效地外貼葯,同樣也可以起到治療的效果。
4.哮喘
(1)首先需要明確導致孩子產生哮喘的過敏原是什麼,之後要採取一定的措施,盡量避免孩子與過敏原的接觸。比如如果孩子是由於蟲蟎誘發的哮喘,父母們就要注意室內的衛生及通風的狀況,這樣有助於孩子減少與過敏原的接觸。
(2)因為貓狗之類的寵物身上的細菌和其他可能導致孩子哮喘的物質較多,所以父母們最好不要在家中飼養此類寵物。
(3)可以在空閑的時間里讓孩子多多的鍛煉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與免疫力,採取一定的措施來改善孩子哮喘的症狀,比如說用冷水洗浴後再用干毛巾擦身。
(4)在飲食上注意營養,保持精神上的愉悅,有助於哮喘疾病的預防。
5.鼻炎
關於此種疾病,現如今還沒有找到可以將其徹底治癒的方法,只可以採取一定療法和葯物來緩解鼻炎的症狀。現在比較有效地治療方法是:降低接觸過敏原的頻率。
6.支氣管炎
(1)積極控制感染:若支氣管炎處於在急性發作的階段,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使用強力毒素、紅黴素、青黴素等葯物。如果此類葯物治療效果較差,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較為少見的比如先鋒黴素等葯物進行治療。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支氣管炎的病症處於急性狀態時建議選擇抗菌類葯物進行治療,但是一旦病情有較大好轉時不建議繼續使用上述所說的葯物,因為有可能會誘發一定的副作用。
(2)戒煙:在煙中含有大量會引起患者不適的物質比如尼古丁等,患有支氣管炎的病人需要做到戒煙,此外還要盡量避免處於吸煙的環境之中。
(3)促使排痰:當患者的支氣管炎處於急性狀態時,需要一邊使用抗菌類葯物進行壓制性的治療,一邊配合使用祛痰類葯物。在選取葯物時要注意不要給年齡較小的孩子使用葯效比較猛的葯物,因為其體質較虛有可能會引起病症的加劇。如果孩子支氣管炎的症狀較為嚴重,父母們可以在葯物治療的同時給他們多多按摩。
(4)盡量保持居家環境的干凈,及時通風換氣。
(5)可以讓孩子多多鍛煉來增強體質,對於預防支氣管和加速恢復進度有一定的幫助。
7.肺炎
(1)多多喝水,飲食要營養均衡,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較嚴重的話,要吃些流食。
(2)及時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最好能夠多多在床上休息。
8.手足口病
平時需要讓孩子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多喝些水,多多休息。當手足口病流行時,需要將患上此病的孩子隔離兩個星期,對於經常接觸病人的人,需要將其隔離並進行七天至十天的觀察。
⑨ 急急,請問大家,下沙兒科哪裡好兒子發燒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步驟/方法我的孩子有一回發燒,也是的,退燒葯才吃下去,不一會就退下去了,過了幾個小時又燒起來,如此反復。送去醫院看了,驗了個血,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發燒,病毒性感染的一個特徵就是反復發燒。
醫生並沒有開退熱針,也沒吊瓶,只是開了3針抗病毒針,打了3天果然就沒再高起來過。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葯(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葯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葯,而不是用重葯。
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癥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發燒伴下列情況者應送醫院治療:
(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發燒雖高,但精神尚好,服葯退熱後仍能笑能玩,與平時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調養。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則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院。
(二)觀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紅,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若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眼神發呆,則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院。
(三)觀察孩子有無劇烈、噴射性嘔吐,如有說明有顱腦病變的可能,應去醫院。
(四)查看皮膚有無出疹,若有則提示傳染病或葯物過敏。查看皮膚是否發紫、變涼,若存在則提示循環衰竭。這兩種情況均需再去醫院。
(五)觀察孩子有無腹痛和膿血便,不讓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膿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須上醫院。
如果孩子僅有高熱,沒有上述各種合並症出現,盡管退燒緩慢,或者時有反復,也不必擔心,應該耐心在家中治療、護理,可採取如下措施:
(一)保持環境安靜、舒適、濕潤,室內定時通風,成人不要吸煙。
(二)發燒是機體對抗微生物入侵的保護性反應,有益於增強機體抵抗力,因此,38.5℃以下的體溫不必服退熱葯,只有體溫超過38.5℃以上,才需採取退燒措施。
{三)病兒的衣服不宜穿得過多,被子不要蓋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溫溫升得更高。
(四)要鼓勵孩子多喝開水,多吃水果。發熱後孩子食慾減退,可准備一些可口和易於消化的飯菜,選擇孩子體溫不高,或吃葯退燒的時機進食,但不要吃得太飽。
(五)保持大便通暢。 發燒大概是讓父母最花時間、最憂慮、最著急的症狀。孩子發燒了,理所當然應去醫院就診。那麼,看病前後,父母該怎麼樣照顧他呢?
這時,父母需要仔細地觀察孩子:
(1)體溫與孩子的精神狀態:並不是說體溫越高,孩子得病就越重。有的孩子可能只有輕微的感染,體溫就會升得很高;有的則相反,即使病情很重,身體表面摸起來也只是溫和的。因此,當孩子生病發燒時,父母不要只注意體溫的高低,而更需要觀察孩子的一般情況。
如果孩子高燒但精神好,對大人逗笑反應正常,除臉頰變得紅一些外,膚色無其他改變;燒退後,孩子看起來正常,易安撫等,父母就不必太擔憂。
如果孩子發蔫,越來越像生病了,愛睡覺、精神不振、反應差、哭起來不易安撫、不斷呻吟、哭聲弱、膚色蒼白或灰暗,即使燒退了,孩子的表現不見好轉,父母仍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
(2)驚厥:雖然發燒本身並無危險(除非41℃以上),但也需要積極地採取各種方式使孩子的體溫降至正常,緩解因發熱而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及避免驚厥。如果孩子體溫升高的速度過快,孩子發育尚不成熟的神經系統會以痙攣的形式,對此變化作出反應。有些孩子驚厥前會有預示,如:手臂顫動、嘴唇抽動或目光茫然無神等,但有的孩子可能並無預示反應。
另外,需要父母費心的是護理好孩子,使孩子的體溫盡快降至正常。
(1)環境溫度:需盡量使居室環境保持涼爽。打開窗戶通風很重要。如果天氣炎熱,可以使用空調降溫。
(2)穿著:應該少穿一點,但不能過少。有些父母怕孩子著涼或者想讓孩子發汗,便給孩子捂很厚的衣服,甚至蓋上厚厚的大棉被,這種做法不利於孩子機體的散熱,反而易使體溫迅速地升高,誘發高熱驚厥。因此,要根據環境變化增減衣服。
(3)飲食:因發燒會使孩子丟失很多水分,感覺乾渴,所以需要不斷地給孩子喝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還可以給孩子准備含水分比較多的水果,如西瓜,非常符合生病孩子的口味。另外,需要補充有營養的高熱量食物,如:糖粥、雞蛋羹等,需要少食多餐。發燒的孩子胃腸蠕動慢,不宜吃油膩的食物。
(4)物理降溫:可以用泡溫水澡的方法。對於體溫升得過高(40℃以上)、發熱煩躁、曾經驚厥過的孩子,可以試試泡溫水澡。讓水停留在孩子身體上,通過蒸發使體溫降低,但勿使用冷水;還可以用35%的酒精擦拭頸部、腹股溝、腋窩等處,進行物理降溫。
(5)退熱葯:目前常用的退熱葯是含「撲熱息痛」的解熱鎮痛的葯物。它安全有效,有滴劑、溶液、片劑,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選用。當孩子體溫達38?郾5℃以上時,需要按醫囑或說明正確地服用。
發燒可以說是寶寶最常見的體征了。據統計,一般情況下因發燒去醫院的孩子佔到兒童門診量的10%~15%。也難怪,看到孩子小臉燒得紅彤彤的,渾身滾燙,再鎮定的家長也難免慌了手腳。
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辦?退燒是最好的辦法嗎?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
注意事項
專家解疑
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鍾,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葯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准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葯,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葯都一股腦用上。
寶寶發燒,葯別混著吃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葯,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葯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在一般情況下,葯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葯。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葯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葯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葯,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葯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葯物,降低設定溫度,這時再輔助物理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
多穿點還是少穿點?
寶寶發燒後,常常有一個問題讓家長猶豫不決:究竟發燒時應該多穿衣服免得發抖,還是脫掉衣服幫助散熱?其實,加減衣服要配合發燒的過程。當設定溫度提高、體溫開始上升時,孩子會覺得冷,此時應添加長袖透氣的薄衫,同時可以給予退燒葯。服葯半小時之後,葯效開始發揮,設定溫度被調低了,身體開始散熱反應,孩子會冒汗感覺熱,此時就應減少衣物,或者採用溫水拭浴幫助退燒。
孩子發燒時不可多吃雞蛋
孩子發燒後,通常都會出現食慾不佳的現象,這時候應該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等體溫下降,食慾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面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餚。另外,要多喝溫開水,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這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體溫再度快速升高。
當孩子發燒時,許多家長覺得應該補充營養,就給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實際上這不但不能降低體溫,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嬰兒的體溫升高,不利於患兒早日康復。
專家錦囊
幾招簡單的退燒法
(1)多數寶寶發燒是因為受涼感冒引起,如果寶寶發燒時手腳冷,舌苔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父母可用生薑紅糖水為之祛寒,在水裡再加兩三段一寸長的蔥白,更有利寶寶發汗。
(2)如果寶寶發燒咽喉腫痛,舌苔黃,小便黃而氣味重,說明孩子內熱較重,這時不能喝薑糖水,而應喝大量溫開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
有的父母認為給孩子用退熱葯會抑制孩子的免疫功能,但近期研究表明,即使在孩子服用退燒葯後,機體防禦系統仍在進行工作,並不會抑制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