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餘杭留下屬於哪個街道
擴展閱讀
福州壓力表哪裡可以檢測 2025-07-12 07:42:54
福州哪裡有賣月租卡 2025-07-12 07:42:46

杭州餘杭留下屬於哪個街道

發布時間: 2022-10-22 07:47:21

⑴ 餘杭區有幾個鎮和街道

餘杭區有5個鎮和7個街道。餘杭區隸屬浙江省杭州市,下轄的7個街道和5個鎮分別是餘杭街道、倉前街道、閑林街道、五常街道、中泰街道、仁和街道、良渚街道和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鸕鳥鎮、百丈鎮。

餘杭區有幾個鎮和街道

餘杭區地處於浙江省杭州市東、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聖地」-良渚古城遺址所在地。

餘杭區區域總面積1228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餘杭區常住人口1226673人。

⑵ 餘杭區的行政區劃

餘杭區轄14個街道:臨平、東湖、南苑、星橋、五常、喬司、運河、崇賢、仁和、良渚、閑林、餘杭、倉前、中泰和16個鎮:塘棲、徑山、瓶窯、黃湖、鸕鳥、百丈。區政府駐臨平街道。
臨平副城由臨平·東湖街道、南苑、星橋、餘杭經濟開發區、錢江經濟開發區、運河、喬司、塘棲、崇賢組成,副城面積283.66平方公里。另有餘杭組團(餘杭、中泰、閑林、倉前、五常)、良渚組團(良渚、仁和)、瓶窯組團(瓶窯、徑山、黃湖、百丈、鸕鳥)3個組團式城鎮(街道)。

⑶ 杭州各個區有哪些社區街道求全~!

上城區6個街道:清波街道、湖濱街道、小營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紫陽街道。
下城區8個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暉街道、潮鳴街道、長慶街道、石橋街道、東新街道、文暉街道。
江干區6個街道、4個鎮:凱旋街道、采荷街道、白楊街道、下沙街道、閘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
拱墅區7個街道、3個鎮: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橋街道、大關街道、上塘街道;半山鎮、康橋鎮、祥符鎮。
西湖區7個街道、5個鎮、2個鄉: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西湖街道;轉塘鎮、留下鎮、袁浦鎮、三墩鎮、龍塢鎮;周浦鄉、蔣村鄉。
濱江區
3個街道:浦沿街道、西興街道、長河街道。
蕭山區4個街道、22個鎮:城廂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瓜瀝鎮、臨浦鎮、樓塔鎮、浦陽鎮、戴村鎮、河上鎮、衙前鎮、坎山鎮、黨山鎮、靖江鎮、黨灣鎮、義蓬鎮、新灣鎮、新街鎮、南陽鎮、河庄鎮、寧圍鎮、進化鎮、益農鎮、義橋鎮、所前鎮、聞堰鎮。
餘杭區4個街道、14個鎮、1個鄉: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星橋街道;喬司鎮、塘棲鎮、崇賢鎮、餘杭鎮、閑林鎮、倉前鎮、良渚鎮、瓶窯鎮、鸕鳥鎮、黃湖鎮、百丈鎮、仁和鎮、運河鎮、徑山鎮;中泰鄉。
光上城區紫陽街道就這幾個社區(彩霞嶺社區:
保安橋直街14號,十五奎巷社區:十五奎巷38幢南側,太廟社區:大馬弄25—2號,候潮社區:候潮公寓8—1號,北落馬營社區:南星公寓13—1—201,袁井巷社區:金獅苑26幢邊,新工社區:南瓦坊4幢,鳳凰社區:現過渡,海潮社區:海潮路29—2號,木場巷社區:乾年裡46號
)。
全部羅列就太多了,其他街道的社區,你再網上輸「某某社區有哪幾個街道」搜索以下吧···
社區電話網上應該還是能查到的,或查114,打打電話比較方便,一個個跑范圍太大了。。。ORZ···

⑷ 杭州餘杭鎮在哪個地方

餘杭鎮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轄鎮(今已撤銷,原轄區被餘杭區直轄,設立餘杭街道)。原為餘杭縣治,是一個有2200多年的歷史古鎮。餘杭之名相傳為「夏禹東去舍舟航登陸」而得,秦王政25年(前222)置餘杭縣,屬會稽郡。隋屬杭州,歷唐、五代不變。宋屬臨安府,元屬杭州路,明清亦屬杭州府。民國屬杭州,至1949年餘杭建制已歷2100餘年。1958年餘杭縣制撤銷,並入臨安縣,先稱躍進公社,後改為餘杭公社,餘杭鎮亦改稱在城管理區。1961年7月,恢復鎮建制位於餘杭區西南。古鎮餘杭位於杭州城中心西23公里處的南苕溪畔,西倚天目山脈,東連杭嘉湖平原,河網交錯、群山翠綠、物產豐富,歷來被譽為「文化之邦、絲綢之路、瓜果之地、魚米之鄉」。全鎮現下轄14個建制村,7個社區,戶籍人口60425人,區域面積100.38平方公里。境內餘杭塘河(運河末端)與南苕溪一南一北穿鎮而過。餘杭鎮工業基礎雄厚,為餘杭區重要的工業強鎮。2011年6月,撤銷餘杭鎮,原轄區由餘杭區人民政府直轄,並設立餘杭街道。

⑸ 杭州的地圖按區和市怎麼劃分標明各個區域的名字是什麼

  • 上城區:慶春路以南,貼沙河以西,清江路以南,包括復興路一帶;
    下城區:慶春路以北,貼沙河以西,杭長鐵路以西,上塘路以東,包括石橋路、廣濟路-半山、朝暉小區一帶。

  • 濱江區位於錢塘江南岸。濱江區轄3個街道:浦沿街道、西興街道、長河街道。

    西湖區位於杭州市西南部。西湖區轄10個街道、2個鎮: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西湖街道、轉塘街道、留下街道、蔣村街道、雙浦鎮、三墩鎮。

    下城區位於杭州市中部。下城區轄8個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暉街道、潮鳴街道、長慶街道、石橋街道、東新街道、文暉街道。

    上城區位於杭州市中部。上城區轄6個街道:清波街道、湖濱街道、小營街道、南星街道、紫陽街道、望江街道

    江干區位於杭州市區東部。江干區轄6個街道、4個鎮:四季青街道、白楊街道、凱旋街道、采荷街道、閘弄口街道、下沙街道、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

    拱墅區位於杭州市中部。拱墅區轄6個街道、4個鎮: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橋街道、大關街道;上塘鎮、康橋鎮、半山鎮、祥符鎮。

    蕭山區位於錢塘江下游南岸,東鄰紹興縣,南接諸暨市,西連富陽市。蕭山區轄4個街道、22個鎮:城廂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樓塔鎮、河上鎮、戴村鎮、浦陽鎮、進化鎮、臨浦鎮、義橋鎮、所前鎮、衙前鎮、聞堰鎮、寧圍鎮、新街鎮、坎山鎮、瓜瀝鎮、黨山鎮、益農鎮、靖江鎮、南陽鎮、義蓬鎮、河庄鎮、黨灣鎮、新灣鎮。

    餘杭區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餘杭區轄5個街道、14個鎮、1個鄉: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星橋街道、五常街道;喬司鎮、塘棲鎮、崇賢鎮、餘杭鎮、閑林鎮、倉前鎮、良渚鎮、瓶窯鎮、鸕鳥鎮、黃湖鎮、百丈鎮、仁和鎮、運河鎮、徑山鎮;中泰鄉。

⑹ 餘杭區的行政區劃是怎麼劃分的

餘杭區轄14個街道:臨平、東湖、南苑、星橋、五常、喬司、運河、崇賢、仁和、良渚、閑林、餘杭、倉前、中泰,6個鎮:塘棲、徑山、瓶窯、黃湖、鸕鳥、百丈。區政府駐臨平街道。

臨平副城由臨平·東湖街道、南苑、星橋、餘杭經濟開發區、錢江經濟開發區、運河、喬司、塘棲、崇賢組成,副城面積283.66平方公里。另有餘杭組團(餘杭、中泰、閑林、倉前、五常)、良渚組團(良渚、仁和)、瓶窯組團(瓶窯、徑山、黃湖、百丈、鸕鳥)3個組團式城鎮(街道)。



(6)杭州餘杭留下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餘杭區依託杭州未來科技城、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臨平新城、良渚新城、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等重點產業平台,打造夢想小鎮、夢棲小鎮、藝尚小鎮、人工智慧小鎮等一大批特色小鎮,經濟水平迅猛發展,位列2017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七位。

2017年,餘杭區區實現生產總值(GDP)1695.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0%,增幅高於全國6.9%、全省7.8%、全市8.0%平均水平。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區人均GDP為16.74萬元,增長7.1%。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戶籍人均GDP為2.48萬美元。

從GDP構成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0.45億元,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551.41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1093.27億元,增長16.2%。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的3.4:34.1:62.5調整為3.0:32.5:64.5,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餘杭區

⑺ 留下鎮的地理位置

留下街道地理位置優越,自古就是杭城西出要塞。杭徽公路、天目山路、杭州繞城公路三條主幹道在這里相匯,它們與縱橫交錯的鎮內幹道構成了便捷的留下交通網,成為杭州旅遊西進的大通道。留下鎮,作為小和山高教園區的信託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規劃中的留下將體現千年古鎮的特點,保留原有的古橋,並結合設計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娛中心,交水面、綠化、古橋和現代建築有機睞,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反映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建築景觀。
留下鎮西部地區青山蜿延,綠水長流,自然風光秀麗,已被杭州市定為西湖風景區外圍的西溪濕地自然保護區,杭州高教園區已在留下鎮落戶。該鎮東部、中部地區地勢平坦,工商發達,公路沿線的各行政村都已建成了自已頗具規模的工業園區和商貿園區。
留下街道地處杭城西大門,東近市中心,南連西湖風景區和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西與餘杭區接壤 ,北與西溪濕地景區相通。該鎮水陸交通便捷,杭徽公里穿鎮而過,留下河與運河相通,成為杭州市旅遊西進的大通道。全街道總面積36.1平方公里,轄2個行政村,9個社區(居民區)。總人口3.4萬餘人 ,2003年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5億元,財政總收入 9146萬元地方稅收34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8000元,先後榮獲浙江省百強鄉鎮、杭州市十強鄉 鎮、新農村鄉鎮、文明鄉鎮、雙擁模範鎮等稱號。
改革開放以來,留下鎮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開拓進取,使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95年成為杭州市第一批小康鄉鎮;96年被評為浙江省百強鄉鎮(名列第53位),杭州市社會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鄉鎮(名列第8位)。98年被評為市新農村鄉鎮,98年市青年文明小城鎮,99年杭州市衛生城鎮,98年杭州體育先進鄉鎮。

⑻ 留下鎮的街道介紹

留下於2007年11月在西湖區行政區劃調整中撤鎮建街,設立留下街道。留下街道東與西湖、古盪街道相鄰,南與轉塘街道的龍塢毗連,北部與蔣村街道、餘杭區五常街道接壤,西部與餘杭區閑林鎮相接,西南與富陽區為鄰,與西湖風景區、西溪濕地公園無縫連接,「雙西合璧」。轄區總面積36.1平方公里,總人口13萬餘人,其中常住人口近3.05萬人,外來流動人口5.5萬餘人,高校學生5萬人左右。街道下轄東岳等10個社區,石馬等2個行政村。街道黨工委下轄35個基層黨組織,其中社區黨委5個,村黨委2個,非公企業黨委2個,在冊黨員1114名。
小和山高教園區入駐學校有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外國語學院、杭州外國語學校和浙江華強學校。轄區其他大專院校有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新聞出版學院、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浙江交通幹部學校、杭州西溪成教學院留下分院,杭州第一技師學院。中小學有留下中學、西湖高級中學、杭州市東方中學、浙江外國語學院附屬留下小學、杭州藍天小學。

⑼ 杭州西湖區有哪幾個街道或者鎮

截至2019年,杭州西湖區有9個街道2個鎮。

9個街道分別為:北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古盪街道、留下街道、轉塘街道、蔣村街道、靈隱街道、文新街道;

2個鎮分別為:三墩鎮、雙浦鎮。

(9)杭州餘杭留下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新中國時期杭州西湖區的建制沿革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30日建立了西湖區人民政府,6月22日,經省委批准,建立了中共杭州市西湖區委員會。 1952年11月10日,建立古盪區。1955年5月撤銷古盪區建制,並入西湖區。

1966年5月開展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很快波及到西湖區,使西湖區陷於「文革」十年動亂之中,區委及其工作機構受到嚴重沖擊。

1968年5月,成立了西湖區革命委員會,實行黨政「一元化」領導,同年10月建立了區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

1969年3月,撤銷西湖區建制,建立杭州市郊區,並建立了郊區革命委員會和黨的核心領導小組。

1996年5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原蕭山市浦沿、長河、西興鎮和原餘杭市三墩鎮劃歸西湖區管轄。

2002年9月19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決定調整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區和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體制。

2004年底,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122個社區、3個居民區、64個行政村。

2007年,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杭州市西湖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浙政函[2007]147號)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西湖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杭政函[2007]188號)文件精神,轄2個鎮、9個街道,153個社區和36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