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杭州的特色風俗有哪些
1、七家茶為杭州茶鄉飲茶習俗,相傳起源於南宋,至今尚流傳西湖茶鄉。每逢立夏之日,新茶上市,茶鄉家家烹煮新茶,並配以各色細果、糕點,饋送親友比鄰,以象徵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
在杭州的春節民間有敬元寶茶習俗。從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五,至親好友,相互往來,恭賀新喜。講究的人家,首先敬一杯元寶茶,在茶中加兩顆青橄欖,或金桔,以取新春吉利的意思。飲茶而佐以橄欖、金桔,清脆可口,茶味更香。
2、採茶的習俗,「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杭州自古就是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夢中天堂,杭州美,美在西湖。
素有天堂瑰寶之稱的龍井茶就產在風景秀美的西子湖畔。這里土地肥沃,其獨特的山區小氣候非常有利於茶樹的生長發育。大自然特別的垂青和茶農精心的培育誕生了品質優異、名揚中外的龍井茶。
3、荷花節,每年的7-8月份杭州都會舉辦西湖荷花節,舉辦地在麴院風荷,主要活動有:賞荷花、采蓮蓬、剝蓮子、做荷花餐、聽民間戲曲、放荷花燈祈福、荷花交易會、西湖荷花小姐攝影模特大賽、中國荷花品種展覽會等。
4、觀潮,錢江涌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
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觀潮始於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於唐宋 (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5、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說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的燈罩;說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稱。老底子杭州的船燈,一般以細木為骨,紮成船的形狀,再蒙上皮紙或嵌上玻璃。
還有馬兒燈,用細竹紮成馬的形狀,但沒有四條腿,用紙糊上,分為前後兩截,每截當中點燃一支蠟燭,分別系在兒童前後身上,象騎馬的樣子。
『貳』 杭州有哪些民風民俗
1、燒香:正月初一 靈隱、吳山各廟均有廟會。杭人有年初一燒頭香之習,二月十九天竺觀音廟會,俗傳二月十九,為觀音誕辰日。
2、求簽:杭州多寺廟,廟廟有簽書,民間盛行求簽占卜。凡是有求財、謀事、問病、求子、求學、求婚姻、求壽和消災免禍,無不到寺廟求簽,以求預知吉凶、禍福。
3、腌鹹菜:大葉伽菜,白菜,洗干凈後瀝干水,放缸里一層鹽一層菜,用石頭壓牢,過幾天就可以取出來吃。
4、臘八分粥:十二月初八天不亮各寺廟門口總會見排了滿滿的人龍,討個彩頭,吃一點釋迦牟尼得道前吃過的臘八粥。
5、剪窗花,貼門聯:過年過節前會剪一些喜氣洋洋的,寓意吉祥的窗花貼貼。
6、看花燈,吃元宵:花燈樣式很多,猜燈謎拿獎。
(2)杭州有什麼民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為16.2℃,1月平均極端最低氣溫為-8.6℃,7月平均極端最高氣溫為39.9℃。年平均降水量約1500毫米。6月中旬左右為杭州的梅雨季節,俗稱黃梅天,雨量多而集中且潮濕悶熱,大約會持續20天左右。
杭州有5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和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生態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和清涼峰國家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旅遊度假區: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風民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燒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花燈
『叄』 杭州春節有什麼民俗活動
元宵 燈會
新春元宵期間,在城隍閣景區、河坊街景區、南宋御街,還將有巡遊送「福」,舞龍舞獅,讓您度過一個最有「年味的春節!現場還准備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大宋皇帝巡遊」、「金豬拜年」、「福祿壽禧祈福大典」、「DIY彩燈」、「元宵漢服游園會」等,讓市民遊客在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體驗不一樣的樂趣。
『肆』 杭州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一年之始,舊時有履端之說,凌晨男子開門放火炮後,制素齋供,至廳事酬神,點燃香燭鳴放鞭炮,稱為拜天地。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城鎮鄉村均以龍燈、竹馬、獅子燈配合管弦鑼鼓,敬神賀年為樂深夜不休,稱為鬧元宵。
清明主要活動是掃墓,均以五色彩紙剪成紙錢,系於竹棒插在墳上。 各家門前插柳或以柳條為圈,套在小兒頭上;上已古指農歷三月上旬已日後專指三月初三。是日舊有臨水修楔,祓除不祥之習。新登地區是日行廟會,酬神演戲,以淥渚周王殿為最著。
杭州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搞衛生是春節一定要有的習慣,藉助清掃表達除舊之意,一家人乾乾凈凈過新春。但是,杭州人講究掃地一定要「掃進來」,不能「掃出去」。即清掃時,笤帚千萬不能從里往外掃,而要從外往裡反掃,意思就是把如意、財氣往裡收,這是老杭州對來年財富不斷增加的美好期望。
說到吃,過年吃粽子也是老杭州的習俗。粽子在寒冷季節易於保存,同時有米有肉,有咸有甜,寓意生活富足,故此杭州人過年時,家裡的婦女都會裹粽子。杭州粽子以四角粽居多,口味以醬油肉粽和細沙粽子為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杭州
『伍』 杭州民風民俗
杭州人過年少說也有千把年的歷史了。至於杭州人的過年習俗,說來話長,在特定的地域環境和文化背景下,濃郁的古都遺風和淳厚的文化氛圍滄桑般地溶入喜慶、熱鬧、歡樂、祥和的氣氛當中。民風民俗如下:
1、杭州人臘八日燒八寺香的習俗。過年時節杭州香火旺,除了宗教因素以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避難功能。早先杭州有句揶揄躲債人的老話,叫做「年廿七,勿著急;年廿八,想辦法;年廿九,有有有;三十一日不見面,初一見面拱拱手。」
(5)杭州有什麼民俗擴展閱讀:
民風民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
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范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
我國56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也是各不相同的。
『陸』 關於杭州節日的民風民俗
老杭州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走馬燈。
1、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
杭州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說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和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雲會和絲弦鑼鼓;既無節奏又無言詞的杭州人統稱為亂劈柴。
(6)杭州有什麼民俗擴展閱讀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過。
杭州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8℃,平均相對濕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5小時。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是新四大火爐之一。 相反,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黃金季節。
龍燈又稱龍舞,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對龍的崇拜。身長20米左右,直徑60---70公分,內用鐵絲做成圓形,安上燈泡或蠟燭,外用紗布包裹塗色而成。舞龍者由數十人組成。
1人在前用綉球斗龍,其餘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龍燈是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節日傳統燈彩。相傳龍是吉祥的傾向,因此民間每逢春節、元宵節、燈會、廟會及豐收年,都舉行舞龍燈的活動。
一般用竹、木、紙、布紮成,節數不等,均為單數。其形象按顏色不同,可分為「火龍」、「青龍」。「白龍」、「黃龍」,每節內能燃燒燭的稱「龍燈」。
『柒』 杭州還有哪些傳統文化
2、淳安的三腳戲。
三腳戲是杭州的傳統劇類。淳安民俗素有歌舞。每逢春節元夕,市井鄉間均有表演擀神戲和各種歌舞的習慣,尤其是跳竹馬。明光緒年間,湖北黃梅採茶戲和江西贛東採茶戲傳入浙江。在與民間舞蹈跳竹馬(竹馬班)相結合的情況下,採茶戲的劇目、音樂、表演方式,融合了本地的民間樂趣、地方語言和風俗習慣。
2.雞血石雕
雞血石雕,以昌化為最。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古代民間雕刻藝術。追溯了2000多年前。雞血石色、質、形、景、紋、意等卓越而又卓越。具有「潤、細、膩、溫、結、凝」六美特徵,質地細膩,水靈,通靈。尤其是根據「血」和「地」的特點,雕刻造型意象,變化多樣。
3.紙的製作技術。
紙製作工藝,四川省夾江縣、杭州市富陽區傳統手工藝藝。竹紙製作保持著完整的傳統工藝,採用手工的舀紙技藝造紙,從選料和成紙過程中,共有15個環節。72個工序。製作和生產流程完全與明代天工開物相合,用料講究,製作工藝復雜。
4.翻九樓!
翻九樓,又稱吊九樓,流行於閩東北及浙江地區。主要用於求雨、祈福以及理財。翻九樓表演,行頭很簡單,動作卻異常驚險。2008年,它已被列入國家非遺名錄。近年來,蕭山「翻九樓」逐漸走紅,表演地區也漸漸從蕭山擴展到了紹興、諸暨等周邊城市。
5、樓塔細十番
樓塔細十番是歷史悠久的民間樂器。據記載,公元1377年,樓塔的宮廷御醫辭職返家,著作《醫學綱目》。當時,樓塔還有一批善於音樂、善於彈鋼琴的文人和富貴人士。經常吹奏各種樂器,演奏各種古代曲子,因此樓塔「細十番」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