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杭州雷峰塔的介紹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文獻及民間亦名黃妃塔、王妃塔、黃皮塔,原為五代吳越王錢_所建供養舍利的佛塔(功德塔),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南岸凈慈寺前雷峰之上,與北岸寶石山上的保_塔南北對峙、遙相呼應。
原塔於1924年坍塌,僅存遺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夕陽西下時余暉映照雷峰塔形成著名的雷峰夕照景觀,為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也因在傳說《白蛇傳》中作為法海鎮壓白娘子之處而知名於世。
歷史——
雷峰塔由五代吳越王錢_主持修建,約北宋開寶五年興建,太平興國二年完工,塔內奉藏釋迦牟尼佛「佛螺髻發」舍利,建造時稱西關磚塔,建成後名皇妃塔,以紀念孫妃並感恩宋廷的封妃、謚妃之舉,文獻及民間又稱黃妃塔、王妃塔、黃皮塔。
雷峰塔一名則得自於塔所在的雷峰,雷峰為南屏山余脈夕照山最高峰,據南宋《淳_臨安志》為舊有郡人雷就築庵所居故名,另說此峰原名中峰或回峰,中峰以眾山環繞故名,回峰以山勢回抱故名,後因回、雷二字形、聲相近而誤作雷峰(回字小篆作「䨓」,與雷字形相近)。
雷峰塔最早為七層八面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錢_原擬建十三層,高千尺,後因材力不足改為建七層,北宋宣和年間遭戰亂受損,南宋時歷經二十年重修,改為五層。
明代嘉靖年間倭寇圍攻杭州,因懷疑塔中有伏兵而縱火焚塔,木構檐廊被燒,僅存磚構塔身,其磚也因火燒皆呈赭色。後民間盛傳雷峰塔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因而市民頻頻前往盜挖,民國十三年(1924)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砌塔身坍塌,僅存遺址。
舊塔坍塌後,杭州地方官紳曾籌款擬予重建,其後建築學家梁思成、楊廷寶亦曾提出重建雷峰塔。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建雷峰塔、恢復「雷峰夕照」景觀的決定,至2002年10月25日新塔竣工。原址重建的雷峰塔新塔覆蓋了整個古塔遺址,成為遺址文物保護罩與塔合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建築。
(1)杭州寶淑塔的介紹高多少擴展閱讀:
主要景觀——
雷峰塔新塔建在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毀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採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計和大小建造。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台基二層、台基底層。
新塔台基以下兩層,平面呈八角形。台基周邊,裝飾有漢白玉雕制的石欄桿,台基以上,塔身聳立,外觀五層,其中第一層內部實際分上下兩層,只是外觀上檐屋面較高,呈現為一層。雷峰新塔各層屋面都覆蓋銅瓦,每個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翼有下懸掛銅制的風鐸。
新塔塔身的二層以上,每層都有外挑平座,平座設欄桿,繞塔而成檐廊,可供遊人登塔賞景。新塔通高71米,其中台基高9.8米,塔身高45.8米,塔剎高16.1米。新塔台基佔地面積達3133平方米,塔身建築面積29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89平方米。
塔身的設計沿襲了雷峰塔被燒毀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式制型,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各層蓋銅瓦,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美,古色古韻。
『貳』 寶淑塔的真正來歷
寶塔來歷
保俶塔位於寶石山頂,始建時代,一般認為系吳越國王錢鏐時所建。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
元朝延祐(1314-1320)年間至明嘉靖年間該塔屢毀屢建。明萬曆七年(1579年)重修為七層樓閣式,可登高遠眺。民國十三年(1924年)塔傾斜,重修為八面七級磚砌實心塔,高45.3米,底層邊長3.26米,塔剎鐵構件為明代舊物。
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
五代後周年間(948年-960年),吳延爽信奉佛教,當時為了安放唐朝高僧東陽善導和尚的舍利,建了九層高塔。
塔建後不久,北宋建立之年(即960年),吳延爽因犯「謀叛罪」,被吳越國王錢俶削職除名並流放(據《宋史》、《吳越備史》等記載)。
故吳延爽未給塔正式取名,民間就叫之為「寶塔」,後由於人們因山而叫成「寶石塔」。
(2)杭州寶淑塔的介紹高多少擴展閱讀
保俶塔,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線寶石山上,始建於北宋年間,後屢毀屢建,為1933年按明末以後的原式樣重建。
保俶塔的塔身是呈八角形的磚砌結構,共分七層,上面還有一個用木結構基座支撐的鐵鑄塔頂。寶塔第七層頂部有木製的天花板,而且還有粗原木從頂部穿出,以支撐塔頂。為這些原木預留的洞在錐形的塔頂至今仍能夠清楚地看到。
再上面就是帶有五個鐵圈的鑄鐵尖頂。塔身龐大,而且不能夠從內部登上塔頂。如果不計算尖頂的話,塔的高度據估計也達到了40米。塔身底層每一邊的寬度是2.65米,除底層外的第二至五層,每一層的外牆都略小於底層的外牆。
『叄』 西湖保叔塔高多少米
保俶塔,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線寶石山上,始建於北宋年間,後屢毀屢建,現塔為六面七級實心磚塔,高45.3米,為1933年按明末以後的原式樣重建。
『肆』 杭州的塔有多少
1、南山路上的雷峰塔
2、寶石山上的保俶塔
3、錢塘江邊的六和塔
4、錢塘江邊的白塔
5、西泠印社的華嚴經塔
6、虎跑的弘一塔
7、靈隱的理公塔和兩座經塔
其他還有什麼,一時想不起來了。
另外,六和塔文化公園內有一個中華塔苑,裡面有幾乎全國各地的塔的真實比例縮小的模型,大概有一百多座吧。
『伍』 六和塔是不是寶淑塔
當然不是了。杭州有三座塔最有名,西湖邊的保叔塔和雷峰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均可觀西湖。尤其是雷峰塔上可清楚看到西湖全景。六和塔位於錢塘江畔,可觀錢塘江。
保(人叔)[念chu]塔位於西湖的北側,寶石山上,寶石山可以直望西湖。又名應天塔、寶石塔。建於宋初,確切建立年代難考。相傳是吳越王錢弘叔奉如入京面見宋太祖趙匡胤,久留未返。他的母舅吳延爽為了祝其平安,特建此塔,所以叫保叔塔。原為九級,宋咸平得間重修時改為七級。現存塔為1933年重修,系磚石建成的實心建築,塔是小負荷大,姿態秀麗挺拔。從山下遠望塔身,修長玲瓏,亭亭玉立。
西湖南側有雷峰塔,雷峰塔原建在雷峰山上,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前。雷峰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郁。山巔原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標志性景點,與北山的保俶塔南北遙相呼應。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現出「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1924年雷峰塔倒塌之後,不僅作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現杭州市新建雷峰塔以恢復舊時的景觀。雷峰新塔建在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毀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採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計和大小建造。這座塔兼具遺址文物保護罩的功能,它由保護罩、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其中塔身和塔剎的高度為61米,地平線以下的保護罩為9.7米。 專門為保護遺址而建的保護罩呈八角形,建築面積3133平方米,外飾漢白玉石欄桿。保護罩分上下兩層,將雷峰塔遺址完整地保護起來。 塔身的設計沿襲了雷峰塔被燒毀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式制型,高約45米,共分5層,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各層蓋銅瓦,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美,古色古韻。同時二至五層還有外挑平座可供觀景。 用於裝飾的塔剎高16.10米,塔頂採用貼金工藝。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時期江南古建築的典型風格,遠處望去,金碧輝煌。 關於雷峰塔,明末杭州名士聞啟祥曾將其與湖對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評說:「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寶石如美人」,此說一出世人稱是。而清雍正年間成書的《西湖志》這樣贊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巋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台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鏡初開,火珠將附。雖赤城枉霞不是過也。」 雷峰新塔建成後,已經消失了七十餘年的雷峰夕照又將重現。遊人站在五層的外觀平座上,西湖美景能盡收眼底。作為西湖南線的制高點,極目四眺,碧波盪漾的西湖、秀美端莊的汪庄、初見輪廓的南線新景點、綠意蔥蘢的湖心三島一覽無余。而站在西湖東岸的湖濱路遠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纖細俊俏,兩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諧與美麗。
六和塔位於錢塘江邊,錢江一橋的附近,錢塘江畔月輪山上。 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為鎮江潮而創建, 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 又名「六合塔」。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層, 塔內只有7層。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塔內由螺旋階梯相連。塔內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花卉飛禽、走獸、飛仙等各式圖案, 刻畫精細。 構思精巧,結構奇妙,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
『陸』 去杭州自行遊玩,,,,西湖的最佳遊玩路線是什麼
州風景最美的山路,很適合短途的情侶談戀愛。到寶石山頂看西湖,會讓人沉醉忘返!寶石山上的寶淑塔是杭州西湖標志性建築。從寶石山一路往西,過葛嶺初陽台,到紫雲洞山門,旁邊是棲霞洞,牛皋墓。紫雲洞下左手邊有條土路通掛牌山-烏石峰的,很有野趣。烏石峰上巨大岩石,是眺望西湖湖西風景的絕佳之地。烏石峰迴走30米西南側下可到麴院風荷公園。 這一段山路的特點主要是風光迤儷,視野開闊。青石板路,一路在山脊線延伸。路兩側芳草萋萋,綠樹成蔭,間或一兩聲鳥鳴。北高峰是杭州有名的山峰,可遠觀西湖,令人心曠神怡。山頂有財神廟,古鍾和電視發射塔。下山後,山腳是靈隱寺。可乘7路公交車返城。這條山路總的來有攀登樂趣、回味無窮,適合戶外愛好者。從老東岳村附近上山,過一棵大樟樹。順著山道行進,在快到法華寺處左轉,過流香橋。從這里開始到美人山再至龍門山要經過3個山頭,過樹木叢生的山林、鑽難纏的鐵絲網,路滑山陡。這一段路上人跡罕至,建議准備登山探險的勇士最好結伴而行,互相有個照應。在過龍門山後直落石人嶺。在石人嶺有兩條分岔,一條下撤去靈隱九龍八塔。另一條路是往雲霧台上天竺山方向經琅珏當嶺到茶葉博物館下山。天竺山海拔412米,是西湖群山的最高點,都是蜿蜒盤旋的土路,有攀登樂趣。到了棋盤山後都是十里郎當的平整山道!
【路線四】萬松書院-老虎洞-鳳凰山-鳳凰亭-月岩-棲雲寺-梵天寺-皇城山腳
登山時間:2。5小時
風景指數:☆☆☆☆☆
線路簡介:這一條線路的特點就是古跡眾多、人文薈萃。從萬松書院旁邊結義亭上山,然後到老虎洞南宋古窯遺址,再往上到鳳凰山的鳳凰亭,這個地方是集杭州的靈秀於一身的:杭州城、西湖美景、錢塘江盡收眼底。下亭回走,過月岩、游棲雲寺,最後到梵天寺下山。
【路線五】靈隱-上天竺-九曲亭-竹竿山-嚴家山-丁家山-大青谷
登山時間:3。5小時精彩程度:☆☆☆☆
交通指點:Y1路 Y13路 Y2路 K807(區間)路 J17路 J18路 K807路 7/K7路 靈隱站下
線路簡介:這條線路的特點是都是土路,野趣濃郁,特別是春天的時候,兩邊開滿了映山紅、梔子花,美不勝收!過九曲亭到丁家山後,左手下到梅家塢,右手下沿著野外拓展線路,就是大青谷。一直往前可以走到宋城。進入大青谷後,門口有游5公交回城。
【路線六】龍井-棋盤山-天馬山-吉慶山-茶葉博物館
登山時間:2。5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南:27、游3路公交車至龍井。
線路簡介:由龍井緩階而上,雖然路途漫長但比較平緩,因此是兩人散步、談心的好地方。上棋盤山後往北翻天馬山,在海拔275米的山上歇歇腳看看風景是件愜意事。之後過吉慶山至茶葉博物館,一路也都是新鋪的台階,難度不高。
【路線七】九溪林海亭-小康塢-馬鞍山-虎跑後山貴人閣-白鶴峰-楊梅嶺-翁家山-龍井
登山時間:3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點:K4路 K808路 K280路 324 510 J5路 K504路 K519路 308路 514路 658路/Y5路 到九溪下車步行至林海亭
登山簡介:這條路線的特點是動靜結合、玩樂兼顧,適合山水愛好者。半天的行程經小康塢、馬鞍山、虎跑山,在最高處貴人閣是觀景的好地方,可北眺西湖南望錢塘江。貴人閣徒步到白鶴峰上觀景,游楊梅嶺、翁家山,末了在龍井還可來一杯令人神清智爽的龍井茶。
【路線八】動物園-得意亭-七星缸-紫來洞-玉皇頂-老玉皇宮-玉皇山腳
登山時間:3小時
精彩程度:☆☆☆☆?
交通指點:K4路 K808路 J5路 K504路 J1路 Y7路 514(區間)路 Y5路 822 527 315路 J9路 到動物園門口下
線路簡介:這條路線人文薈萃,風景優美。動物園下,沿著九耀山隧道走百把米,右手上山,很快過得意亭。一路沿著台階往上,過盤山公路,到七星缸,這七個缸按照北斗七星排列。再往前就是紫來洞,紫氣東來。最上面上玉皇頂玉皇宮,是玉帝住的地方啊。另一側下去,到老玉皇宮,左手下山就是玉皇山景區門口。可坐車回家。
【線路九】杭州西湖毅行線路:浙大玉泉校區教七--老和山--將軍山--美女山--靈峰山--瑞雲山--狀元峰--北高峰--美人峰--龍門山--石人亭--白雲峰--獅子籠--天門山--郎當嶺--五雲山(真跡寺)--九溪林海亭--大華山--虎跑後山(貴人閣)--虎跑正門--過虎跑路 --玉皇山--老玉皇宮--鳳皇山--萬松嶺 --雲居山--紫陽山--城隍山---吳山廣場
登山時間:8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點:k16,k21,k28路浙大終點站下車
線路簡介:這就是傳說中的杭州環西湖群山毅行線路,經典中的經典,全程25公里。每年10月底或者11月初,《旅途中國》每年都會組織年度西湖毅行活動,參加人數在5000-10000人左右,請大家關注!
【線路十】林科院-小和山-金蓮禪寺-復興亭-石關嶺-午朝山-雞溪弄-大德嶺-黃梅山-雞籠頂-白岩山-中村
登山時間:6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點:336路 J12路 K310路 K193路 小和山科技學院下
線路簡介:這就是著名的杭州西部郊區龍塢鄉午朝山山系路線,比較野,路徑復雜,兩側視野開闊,深受登山愛好者的歡迎!不過最好有向導帶路,否則夠你探索一段時間。到白岩山翻到中村下以後是杭富公路,可坐514回市區。
最近的杭州的天氣不錯的,來旅遊很好,杭州玩的地方很都,西湖的桃花很漂亮,還有我不一一列舉了,你玩一個禮拜可以先買張地圖(交通音樂版的),上面寫的很都地方都不錯,再看看杭州旅遊網站。
中檔的賓館都干凈的,價位在100-200間,別去車站旁的,稍微邊上點的。一個人的開銷嗎,一個禮拜加上住宿800夠了吧,男同胞最好多帶點。
還
『柒』 保俶塔怎麼讀保俶塔介紹
1、保俶塔拼音:[bǎochùtǎ]。
2、保俶塔是一處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築。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於五代後周年間(948年-960年),吳延爽始建之,為九級。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和尚永保師叔,簡稱「保叔」,募緣十年,進行重修,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此後,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
『捌』 杭州西湖除了雷峰塔以外在一座山上的那個塔是什麼塔
是保_塔。
保_塔是一處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築。 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始建於五代後周年間(948年-960年),原九級,為保佑吳越王錢弘_北上京城歸來而建。
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現在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此後,保_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8)杭州寶淑塔的介紹高多少擴展閱讀:
來歷
保_塔位於寶石山頂,始建時代,一般認為系吳越國王錢_時所建。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
元朝延_(1314-1320)年間至明嘉靖年間該塔屢毀屢建。明萬曆七年(1579年)重修為七層樓閣式,可登高遠眺。
五代後周年間(948年-960年),吳延爽信奉佛教,當時為了安放唐朝高僧東陽善導和尚的舍利,建了九層高塔。
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被尊稱為「師叔」的永保和尚,雙目患疾,募緣十年重修此塔,寶塔煥然一新,人們感其精神並以作紀念便改叫「寶石塔」為「保叔塔」。
「保叔塔」一名沿用時間一長,人們便產生望文生義,故編造了「宋嫂為保佑小叔造寶塔」的傳說。
『玖』 別只西湖坐船了,杭州還能這么玩!七條最美徒步路線!
杭州除了西湖坐船,靈隱寺燒香,還能玩什麼?當然是徒步啦!
山水相依,四季花木繁盛,人文古跡密集,各種類型的線路滿足不同的徒步者,無論是情侶拉小手散個心,還是背上裝備去爬山,杭州都可以滿足你。看了這七條路線你就會明白杭州是個多神奇的地方!
1、適合情侶遊玩的短途休閑路線:
斷橋—寶石山—葛嶺—紫雲洞—掛牌山—烏石峰—麴院風荷
登山時間:2小時
風景指數:☆☆☆☆☆
線路介紹:這是一條非常浪漫休閑的路線。西湖怎麼玩可能有很多種說法,從寶石山頂看西湖,絕對是最美的方法之一。寶石山上的寶淑塔是杭州西湖標志性建築。從寶石山一路往西,過葛嶺初陽台,到紫雲洞山門,旁邊是棲霞洞,牛皋墓。紫雲洞下左手邊有條土路通掛牌山和烏石峰,很有野趣。烏石峰上巨大岩石,是眺望西湖湖西風景的絕佳之地。烏石峰迴走30米西南側下可到麴院風荷公園。
2、風光旖旎的登山路線:
浙大玉泉校區-老和山-將軍山-靈峰山-鍋子頂-北高峰-靈隱大門口
登山時間:2小時
風景指數:☆☆☆☆☆
線路簡介:這一段山路的特點主要是風光迤儷,視野開闊,既可以享受登山的樂趣,還可以遠眺西湖。青石板路一路在山脊線延伸。路兩側芳草萋萋,綠樹成蔭,間或一兩聲鳥鳴。北高峰是杭州有名的山峰,在此遠觀西湖會非常心曠神怡。山頂有財神廟,古鍾和電視發射塔。下山後,山腳是靈隱寺。可乘7路公交車返城。
3、可以體驗攀登樂趣的登山路線:
老東岳村-流香橋-美人峰-龍門山-石人嶺-雲霧台-天竺山-棋盤山-天馬山-吉慶山-茶博
登山時間:4小時
風景指數:☆☆☆☆
線路簡介:這條山路總的來有攀登樂趣、適合戶外愛好者。從老東岳村附近上山,過一棵大樟樹。順著山道行進,在快到法華寺處左轉,過流香橋。從這里開始到美人山再至龍門山要經過3個山頭,要過樹木叢生的山林、鑽難纏的鐵絲網,且路滑山陡,人跡罕至,建議准備登山探險的勇士最好結伴而行。在過龍門山後直落石人嶺,在石人嶺有兩條分岔,一條下撤去靈隱九龍八塔。另一條路是往雲霧台上天竺山方向,經琅珏當嶺到茶葉博物館下山。天竺山海拔412米,是西湖群山的最高點,都是蜿蜒盤旋的土路,有攀登樂趣。到了棋盤山後都是十里郎當的平整山道!
4、觀賞文人古跡的徒步路線:
萬松書院-老虎洞-鳳凰山-鳳凰亭-月岩-棲雲寺-梵天寺-皇城山腳
登山時間:2.5小時
風景指數:☆☆☆☆☆
線路簡介:這一條線路的特點就是古跡眾多、人文薈萃。從萬松書院旁邊結義亭上山,然後到老虎洞南宋古窯遺址,再往上到鳳凰山的鳳凰亭,這個地方是集杭州的靈秀於一身的:杭州城、西湖美景、錢塘江盡收眼底。下亭回走,過月岩、游棲雲寺,最後到梵天寺下山。
5、充滿自然氣息的鄉間小路:
靈隱-上天竺-九曲亭-竹竿山-嚴家山-丁家山-大青谷
登山時間:3.5小時
風光指數:☆☆☆☆
線路簡介:這一條線路的特點就是古跡眾多、人文薈萃。從萬松書院旁邊結義亭上山,然後到老虎洞南宋古窯遺址,再往上到鳳凰山的鳳凰亭,這個地方是集杭州的靈秀於一身的:杭州城、西湖美景、錢塘江盡收眼底。下亭回走,過月岩、游棲雲寺,最後到梵天寺下山。
6、清凈散心好去處:
龍井-棋盤山-天馬山-吉慶山-茶葉博物館
登山時間:2.5小時
風景指數:☆☆☆☆
線路簡介:非常休閑清凈的地方,是一條能讓感受到平和的路線。由龍井緩階而上,雖然路途漫長但比較平緩,因此是兩人散步、談心的好地方。上棋盤山後往北翻天馬山,在海拔275米的山上歇歇腳看看風景是件愜意事。之後過吉慶山至茶葉博物館,一路也都是新鋪的台階,難度不高。
7、動靜結合的山水徒步路線:
九溪林海亭-小康塢-馬鞍山-虎跑後山貴人閣-白鶴峰-楊梅嶺-翁家山-龍井
登山時間:3小時
風景指數:☆☆☆☆
路線簡介:這條路線的特點是動靜結合、玩樂兼顧,適合山水愛好者。半天的行程經小康塢、馬鞍山、虎跑山,在最高處貴人閣是觀景的好地方,可北眺西湖南望錢塘江。貴人閣徒步到白鶴峰上觀景,游楊梅嶺、翁家山,末了在龍井還可來一杯令人神清智爽的龍井茶。
『拾』 西湖邊的那個塔是什麼塔
是雷峰塔。
典故一:白蛇傳與雷峰塔
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典故二:建造者錢俶
雷峰塔的建造者為五代時吳越國國君錢俶。據明張岱《西湖夢尋》介紹,雷峰塔興建之初,以十三級為標准,「擬高千尺」。不料因為財力不濟,當時只建了7級。元朝時一場大火之後,只留下了塔心。
(10)杭州寶淑塔的介紹高多少擴展閱讀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而建造的佛塔,初名「皇妃塔」,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後人改稱「雷峰塔」。
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
西湖,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