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哪些產城融合
擴展閱讀
天津到鄭州機票多少錢 2025-08-04 20:24:49
寧波人口在上海有多少 2025-08-04 20:17:52
廣州和甘肅哪個城市大 2025-08-04 20:11:57

杭州哪些產城融合

發布時間: 2023-01-11 05:17:25

❶ 產城融合再提速!在這里,遇見未來城市的模樣!

城市和產業的發展,

就像兩條前行的腿,

想要走得更遠、更好,

步幅、步頻就要保持一致。

當餘杭吹響「城西騰飛」號角,

杭州未來 科技 城(海創園)產城融合再提速,

一張未來城市樣板地的藍圖,日漸清晰!

產業駛入快車道

創新空間再升級

這里有生物經濟相關企業460多家,年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這里還有阿里巴巴等數字經濟「巨頭」,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等數字領域「最強大腦」……2011年到2018年,未來 科技 城核心區企業營收從203億元上升到4997億元,年均增幅達到58%。

產業駛入快車道,未來 科技 城的創新空間也不斷再升級,即將在今年奠基的浙江人才大廈項目,建成後將為全省各地市高 科技 企業提供辦公、科研空間。另外,隨著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超重力實驗室、國際開放創新平台等科研重器與創新平台體系不斷建成,未來 科技 城距離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 科技 策源地這一目標又進了一步。

浙江人才大廈項目

階梯規劃理念

建設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

在未來 科技 城,基礎配套及生活服務配套需求日益旺盛,而未來 科技 城所做的,不僅僅是從頂層設計上謀劃城市的發展,也踐行階梯式的規劃理念,自下而上收集人們對生產和生活的需求,建設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

通過各類座談會以及問卷調查,未來 科技 城盡力收集每一個需求。大到未來 科技 文化中心功能定位,小到公園里的長椅如何安放,這些需求都被一一記錄在調查報告之中。每一點需求、每一條建議對規劃建設工作都十分重要,成為了未來 科技 城城市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

未來 科技 城文化中心效果圖

加快建設速度

未來還有重頭戲

未來 科技 城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也一直走在快車道,一直在追趕並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早在未來 科技 城成立之初,一張產城融合的規劃藍圖上就適當超前地預留了電力、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醫療

浙醫一院餘杭院區 即將建成投用,醫院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總建築面積為306511平方米,公設床位數1200張,門診量可達8000人次/日,輻射范圍至城西區域。

浙醫一院餘杭院區效果圖

教育

今年秋季,未來 科技 城人才子女將可以在 第三小學、第三幼兒園、第十三幼兒園 入學,其中,第三小學規劃48班,可容納學生數2160人;第三幼兒園規劃18班,可容納學生數540人;第十三幼兒園規劃18班,可容納學生數540人。

另外, 在建的學校還有杭師大附屬實驗學校、第三中學、第四小學、第五幼兒園 :其中,杭師大附屬實驗學校規劃90班,可容納學生數3000人,預計2020年6月竣工;第三中學規劃54班,可容納學生數2700人,預計2020年12月基本完工;第四小學規劃36班,可容納學生數1620人,預計2020年12月基本完工;第五幼兒園規劃18班,可容納學生數540人,預計2020年12月基本完工。

杭師大附屬實驗學校效果圖

住房

今年未來 科技 城公租房主體將結頂、人才房主體將基本結頂, 1404套住房將迎向未來 科技 城的人才開放

未來 科技 城公租房效果圖

交通

這里有 聯系未來 科技 城與主城區的地鐵五號線;有連接杭州西站、未來 科技 城、主城區和臨平的地鐵三號線 。地鐵5號線預計2019年底建成試運營,首通段力爭6月底開通。地鐵3號線預計2021年底建成通車。杭臨城際線預計2019年底建成試運營。

杭師大倉前地鐵站

生活服務配套、重大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為更高質量的產和更高品質的城提供了可能。

城市空間逐步由功能理性走向有機融合,

讓未來 科技 城有了發展新緯度!

作為全省創新創業高地的杭州未來 科技 城,10年多來如何成為餘杭的創新策源地,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未來 科技 城系列觀察文章,全面探究它形成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秘密武器」,小余兒後續將繼續帶大家「探秘」!

● 腔調!餘杭非遺的莫比烏斯之環,有無興趣了解一下?

● 餘杭人端午節不做這些,一定過了個「假節」!

● 開通在即!探營地鐵5號線杭師大倉前站,五大變化更便捷更 時尚 ~

內容支持/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言卿

❷ 介紹一下未來科技城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是中組部、國資委確定的全國4個未來科技城之一,是第三批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海創園規劃面積113平方公里,位於杭州市中心西側,毗鄰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和浙江大學,區位優越、環境優美、資源豐富、空間廣闊,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的創新極核。

圍繞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研發、新能源新材料研發、裝備製造研發、軟體與創意設計、海創園全力打造二三產融合發展的2.5產業集聚區,已形成了涵蓋人才、研發及產業化的全方位的扶持政策體系,積極吸引和支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著力打造人才特區,建設產城融合發展的科技新城。

建設以來,海創園招商引才工作得到海內外投資者及高層次人才積極響應,高層次人才和高端項目快速聚集,城市建設和產業配套不斷推進在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海創園已與北京、天津、武漢等地未來科技城一起,列入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浙江省委、省政府專門出台《關於在浙江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建設人才特區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見》,集聚全省資源加快打造科技資源充分集聚、體制機制充滿活力、、創業創新高度活躍的人才特區。

編輯

相對於現有各類高新園區、科研平台,科技城努力打造自身特色:一是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為優先目標,尤其重視「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的高端人才及創業團隊的引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二是以浙江經濟特色為核心支撐,支持研發項目與民企、引導民間資本成為產業資本,形成「人才+資本」的創業特色;三是以全新的引才用才機制為重要保障,通過創新政策和體制機制,引導中央企業、大型民企搭建平台,發揮引才用才主體作用,構建人才吸收和開發利用體系。

未來科技城區域范圍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總面積113平方公里,北至杭長高速公路,東至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南至杭徽高速公路(02省道),西至南湖。在此基礎上,劃定了未來科技城(海創園)35平方公里重點建設區,具體范圍為北至宣杭鐵路,東至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南至和睦水鄉,西至東西大道(含永樂區塊)。目前已落戶阿里巴巴淘寶城、中國移動4G研究院、南方水泥、奧克斯研究院、浙江福彩等項目。


❸ 誰了解杭州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的概況和產業規劃

區規劃分局:
你單位《關於要求批復<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總體規劃>的請示》(杭余規〔2014〕37號)收悉。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由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總體規劃》。現將有關事項批復如下:
一、規劃范圍
東至京杭大運河、南至繞城高速、西至西塘河、北至杭寧高速及東塘港。范圍為56.94平方公里。
二、規劃期限
總體規劃期限為2012年至2030年,近期建設規劃期限為2020年。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發展成為杭州西北門戶,杭州先進製造業基地,產城融合的城市新區,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聯動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省級經濟開發區。
2.產業發展目標:全力打造「三基地一支撐一配套」具有區域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環境友好的大運河工業基地,生產旅遊混合的都市農業基地,以研發設計、專業維修為重點的生產性服務業支撐體系,以文化娛樂、旅遊度假為特色的生活性服務業配套產業。
四、發展定位
杭州西北門戶,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都市農業的集聚區,推進良渚組團經濟發展的引擎。
五、發展規模
人口規模:遠期2030年,基地總人口為18.2萬人,近期2020年為11.2萬人。
用地規模:2030年城市建設用地按照30.5平方千米規劃控制,人均167.8平方米。
六、規劃結構
規劃結構為「一軸兩核三心六片」。
「一軸」:濱水河道景觀軸;
「兩核」:兩個景觀核心。一為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景觀核心,二是以官塘漾、堰馬漾為主要水體的濕地休閑核心;
「三心」:三個商業配套中心;
「六片」:仁和北產業發展片區,仁和老鎮區發展片區、仁和中產業發展片區、仁和南居住配套片區、農業綜合體片區(包括美麗鄉村居住區、高新農業示範區)、大運河工業片區。
七、道路網規劃
1.規劃形成「雙軸雙環四向八射」的道路交通網路框架。
雙軸:由杭寧高速公路和繞城高速公路組成的十字形區域交通軸;
雙環:由東西大道、疏港大道和拱康路組成的外圍快速截流疏解環;由獐山路、觀園路以及兩條次幹路組成的內部組團聯絡環;
四向:北向德清方向;東向臨平方向;西向良渚方向;南向主城區方向;
八射:北向永康路;東向東西大道、疏港大道、仁超路;南向杭行路和勾仁大道;西向疏港大道和東西大道。
2.規劃形成「兩高、一快、九主、十二次」的內部道路等級體系。
八、其它
1.本規劃自批准之日起實施。
2.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本規劃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本規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3.本規劃成果由文本和圖集組成,兩者互相補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規劃說明是對文本和圖集的解釋。
4.本規劃由你單位負責解釋。

❹ 產城融合示範區可以投資房產嗎

可以。產城融合示範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江東大道,周邊都是商業街,地理位置優越,有很大的升值發展的潛力大,因此可以。且毗鄰大型廣場,購物中心,教育培訓、醫療、交通等非常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