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動車上樓可以報警嗎
一、電動車上樓可以報警嗎
1、電動車上樓可以報警。可以撥打12345投訴熱線進行舉報。存在多次行為的,當事人可以找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進行解決,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並且可以要求業主大會為電動車建立儲存場所,不讓電動車進入室內,避免危險的發生,因電動車上樓造成損失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行為人承擔損失。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相關行為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對於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業主應當依法予以配合。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業主或者其他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或者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二、電動車上樓怎麼處罰
1、在建築物的疏散通道、樓梯間、安全出口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改正;
2、責令改正後拒不改正後500元至1000元罰款。
⑵ 電動車進電梯投訴到哪個部門
電動車進電梯投訴到政府。
居民的電動車在日常充電時,要嚴格遵循以下要求:
1、不要將電動車放在樓道充電;
2、不要將電動車停放於安全出口處;
3、不要私拉電線充電;
4、不要將電動車放在人員密集場所內停放、充電。
另外,市民應當自覺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發現電動車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時,要及時撥打「12345」舉報電話或者通過有效途徑舉報。
電動車到底能不能上樓,反對者擔心電動車上樓會引發電梯故障電動車體積大,難免撞擊電梯門、內壁和安全觸板,容易引發故障。電梯空間有限,電動車佔了電梯大半空間,嚴重影響他人乘坐,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電動車如果在電梯內起火,煙熏火燎,危害乘梯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⑶ 電動車停樓道里可以舉報嗎
樓道有電動車可以舉報,可以向物業或者公安局舉報。嚴厲查處違規停放充電行為。 物業服務企業、主管單位和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立即組織對住宅小區、樓院開展電動車停放和充電專項檢查,及時消除隱患。對檢查發現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的,應當制止並組織清理;對拒不清理的,要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者公安派出所報告。
《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了8月1日起,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築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
1違反規定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改正,對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非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2事實上,針對電動車進電梯、樓道間停放電動車等現象,早在2017年,公安部發布《關於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即明確規定,嚴禁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
3公民應盡量不在個人住房內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確需停放和充電的,應當落實隔離、監護等防範措施,防止發生火災。
法律依據:《公安部關於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
第二條 落實停放充電管理責任。 對於有物業服務企業或者主管單位的住宅小區、樓院,物業服務企業、主管單位應當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管理區域內電動車停放、充電實施消防安全管理;對於沒有物業服務企業或者主管單位的,轄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指導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確定電動車停放、充電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落實管理責任。有條件的住宅小區、樓院,應當結合實際設置電動車集中停放及充電場所。
第四條 嚴厲查處違規停放充電行為。 物業服務企業、主管單位和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立即組織對住宅小區、樓院開展電動車停放和充電專項檢查,及時消除隱患。對檢查發現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的,應當制止並組織清理;對拒不清理的,要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者公安派出所報告。
⑷ 電瓶車上樓怎麼舉報
一、電瓶車上樓怎麼舉報
1、電瓶車上樓舉報如下:
(1)可以撥打12345投訴熱線進行舉報;
(2)直接撥打96119進行報警處理;
(3)應向消防機構、村(居)委、物業服務企業、建設管理單位報告。
2、法律依據:《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三十七條
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築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
鼓勵在高層住宅小區內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存放和充電的場所。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場所應當獨立設置,並與高層民用建築保持安全距離;確需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築內的,應當與該建築的其他部分進行防火分隔。
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充電設施應當具備充滿自動斷電功能。
二、電瓶車上樓如何處罰
1、在建築物的疏散通道、樓梯間、安全出口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改正;
2、拒不改正的,對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兩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非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⑸ 電動車進電梯投訴到哪個部門
一、電動車進電梯投訴到哪個部門
1、電動車進電梯投訴到物業管理部門。物業服務區內禁止在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用電梯轎廂運載電動自行車。所以電動車進電梯投訴到物業管理部門。清楚知道電動車進電梯具有較大安全隱患卻依然這么做,且造成了危害後果的,屬於過失犯罪。但未造成危害公共安全後果的情況下,車主並無法律責任,只能以勸導為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內容的消防規劃納入城鄉規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城鄉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應當調整、完善;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不足或者不適應實際需要的,應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進行技術改造。
二、物業公司的職責有哪些
1、物業維修管理。業管理公司應當按照國家對物業管理的標准,對其經營管理的物業進行維修和技術管理,包括對房屋安全與質量的管理、對房屋維修技術的管理以及對房屋維修施工的管理;
2、物業設備的管理。需要管理的物業設備主要有給排水設備、燃氣設備、供暖設備和通風設備、電氣設備等;
3、物業環境管理。物業管理公司有義務對住宅小區的環境進行管理,使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具體包括污染防治、環境保潔、環境綠化等;
4、物業管理安全。物業公司應當採取各種措施,保障業主和房屋使用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對小區的治安進行管理,對小區的消防安全進行管理以及對出入小區的車輛與人員進行管理;
5、就公共市政設施的有關事務與政府和公共事業部門聯系。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⑹ 電動車上電梯違法嗎
一、電動車上電梯違法嗎
1、電動車上電梯違法。有條文規定電動車禁止進入電梯內。電動車不能進電梯是因為電動車材質易燃,一旦電動車著火,還會釋放大量的有毒煙氣,由於高層的煙囪效應,勢必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群死群傷。所以禁止電動車上樓勢在必行,必須阻止。
2、法律依據:《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三十七條
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築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
鼓勵在高層住宅小區內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存放和充電的場所。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場所應當獨立設置,並與高層民用建築保持安全距離;確需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築內的,應當與該建築的其他部分進行防火分隔。
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充電設施應當具備充滿自動斷電功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二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應當事先徵得道路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在經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並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採取防護措施;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道路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後,方可恢復通行。
二、電梯問題可以找哪個部門投訴
一般電梯都有專業的電梯維保公司維修。物業有義務通知維保人員及時修理。如果物業長時間不能恢復電梯正常運行,造成業主的不方便,可以先告訴,而後可以找兩個部門來解決:
1、找房管部門物業科投訴;
2、電梯質量問題,到技術監督局投訴或者立即撥打12365熱線進行舉報投訴。
⑺ 舉報電瓶車進電梯需要什麼證據
舉報電瓶車進電梯需要視頻或者照片。
把電動車推上樓充電存在安全隱患,若發現電動車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時,撥打「96119」舉報電話,或者通過有效途徑,向消防救援機構舉報。
⑻ 電動車進電梯投訴到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首先應向物業投訴,如果物業不能積極有效地解決問題,可以撥打「12345」舉報電話或者通過有效途徑向政府舉報該行為。
電動車體積大,難免撞擊電梯門、內壁和安全觸板,容易引發故障。電梯空間有限,電動車佔了電梯大半空間,嚴重影響他人乘坐,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電動車如果在電梯內起火,煙熏火燎,將危害乘梯人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清楚知道電動車進電梯具有較大安全隱患卻依然這么做,且造成了危害後果的,屬於過失犯罪。但未造成危害公共安全後果的情況下,車主並無法律責任,只能以勸導為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⑼ 電瓶車上樓怎麼舉報
法律分析:1.首先打開手機微信app;
2.在微信」我「頁面,選擇」支付「,點擊進入;
3.在支付頁面,選擇」城市服務「,點擊進入;
4.在城市服務頁面,找到」辦事大廳「的」便民服務「,選擇」舉報中心「點擊進入。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三十五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⑽ 電動車進電梯投訴到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市民應當自覺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發現電動車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時,要及時撥打「12345」舉報電話或者通過有效途徑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四條 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對全國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機構負責實施。軍事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消防救援機構協助;礦井地下部分、核電廠、海上石油天然氣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依照本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消防工作。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和成年人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第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內容的消防規劃納入城鄉規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城鄉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應當調整、完善;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不足或者不適應實際需要的,應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進行技術改造。
第九條 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准。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質量負責。
第十六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二)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
(三)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准確,存檔備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
(五)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六)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